翔田千里2017封面:高考作文多拿15分的6个策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9 04:50:31
本文引用自快乐汉《高考作文多拿15分的6个策略(转)》       现在的高考,什么科目最容易拉开成绩?不是数学,不是英语,而是语文。高考作文满分60分,综合历年成绩,绝大多数考生都打40分左右。这20分扣得很冤,但是很难拿到。为什么?

       高考分数已很难拉开

       现在的高考题已经不再具备当年选优拔尖的功能,变得更趋向水平测试。不但试题越来越基础化,各地每年印发的《考试说明》也基本上将当年的高考题型介绍得一清二楚。这种模式带来的后果就是,只要考生基础扎实,考试不出错,分数就不会太差。

       现在的高考分数模型是一个枣核型:高分考生极少,低分考生也极少,绝大多数考生的分数都在中间,而在十几年前,高考的分数模型是金字塔型:如果冲不上去,就在最底层。以2011年海淀一模理科分数分布为例,超过600分的考生577人,330分~599分考生6758人(330分是根据成绩估算出的理科三本录取线),330分以下考生1618人。可以看到,高分段每百分不到600人,低分段每百分500人,而中间分段每百分则有2500人。如果这是一次真的高考,高分段考生基本会被名牌大学瓜分,低分段考生则安心上高职或者复读,而大多数考生则很尴尬,和自己同样分数的人一大堆,即使多考了一分两分,意义也不是很大。

        于是很多人把高考冲刺拿分的注意力转向了作文,如果能拿到被扣掉的20分,意义非凡。

       高考作文的“40分现象”

       非常不幸的是,高考作文历年分数最集中的是40分,也就是绝大多数考生都被扣了20分。国家基础教育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温儒敏曾对此进行过分析,他认为作文分数“趋中率”太高,已失去选拔的功能。作文评分一般分4个等级,其中二等40分上下。据北京、福建等多个省市调查,近四五年来,二等作文卷占75%~80%,一等占8%~10%,满分作文凤毛麟角,35分以下的三四等也不到20%。作文写得差不多就可以拿40分,写得再好也很难拿高分,写得再差也很难落入三四等,这种现象在数学、物理等其他学科中很少见。

      温儒敏认为,高考作文“40分现象”的成因首先是阅卷等级划分标准虚化,其次是阅卷老师追求“保险”——为公平起见,一般规定同一份作文需2~3人评阅,彼此给分差异若超过5分,就需重新评阅。但判作文很辛苦,工作量相当于数学的两倍,又必须在7天之内判完。阅卷人看一篇800~1000字的作文,时间只有一到两分钟,甚至只有几十秒。如果两位阅卷人打分相差6分以上,就必须由第三个人来判,阅卷进度就拖延了。于是阅卷人就会彼此求同“趋中”,最简单的方式就给二等,即40分。

      高考多拿15分的6个策略

      既然知道了高考作文判卷的运作方式,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调整作文写作策略,争取在作文上多拿10~15分。在最后十几天的冲刺期,别的科目绝不可能有这么高的回报。

      策略1:书写工整。判卷老师不会给一份阅读都很困难的作文打高分的。

      策略2:开篇吸引眼球。判卷老师不可能仔细读你的全文,如果开篇无新意,你的作文很容易被扔进40分的那一堆里。

      策略3:严禁啰嗦。纵观历年满分作文,没有一篇充斥口水话的,洗练是高考作文必须具备的。

      策略4:多准备素材。这不是写作的好方法,高考拿分却很有效。温儒敏也曾批评过现在的语文教师违心教学,称他们鼓励考生大量使用名人名言,并用猜题的方式给学生指导作文。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么做很合多数阅卷老师的口味,至少现在如此。

     策略5:不要写得过于“八股”。高考作文阅卷的问题不是标准问题,而是中学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 “求稳求保险”,造成学生作文不敢“出格”,文风普遍四平八稳,八股味浓厚。这就导致了高考作文要么文艺腔十足,要么忧国忧民,显出一种和考生年龄不相符的文风,虽然这种文章前些年被大量当做示范文,但近年来明显风头已变。

     策略6:用最朴实的语句搭文章框架。文章脉络必须清晰,主架构不想要太多修饰。别指望判卷老师有心情仔细揣摩大段拗口的“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