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花开在草原上十六步:对联常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6:42:08

如何写好对联(一)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却又必须具备以下特点: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一)对联规则·基本篇
名对名,动对动,
实对实来虚对虚,
数字上下两相望,
词类相当结构同。
上下两句字数等,
之间莫有虫子(重字)现。

 
(二)对联规则·平仄篇
一声二声为平,(指汉语拼音中的一声和二声,如烟YAN1,言YAN2)
三声四声为仄。(指汉语拼音中的三声和四声,如眼YAN3,燕YAN4)
上句用仄作尾,
下联以平来结。
三平尾,三仄尾,(指上联或下联中,最后的三个字)
对联忌讳不可要。
一三五位可不论,(一三五,指上联或下联中,排位是奇数的字)
二四六字巧分明。(二四六,指上联或下联中,排位是偶数的字)
一三五, 天下汉字任我用。
二四六, 他说平来我说仄,他说仄来我说平。
细敲平仄费心机,
朗朗上口成好联。

 

(三)对联规则·机关篇
偏旁部首设陷阱,(落英上联:木椟竹简绢丝纸,青丝华发写青史)
同音同字当机关。(落英下联:夜阑珊,意阑珊,倚栏望月沐山岚)
巧拆汉字埋地雷,(彩衣上联:水干无有汗,遇日则更旱)
其实还有些规则的,不过上面所说的,对于初学者够用了。
另,对联的机关还有很多,如无情对、词牌对、典故对、回文对,顶针对等等,在此,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四)对联按名词宽对和严对。掌握宽严,分为工对、邻对和宽对。此项分类与句型无关。对联(楹联、春联、喜联、挽联)原则上须用工对(但也允许有突破)。诗联在要求上低于对联,但平仄一定分明。当然,如果写现代诗就无须这样了  

对对联分宽对和严对,宽对只要字数一致,结构基本一致就行.严对则要求平仄相对,结构一致,词性一致,这里就不必多讲
一声二声是平,(指汉语拼音中的一声和二声,如烟YAN1,言YAN2)
三声四声是仄。(指汉语拼音中的三声和四声,如眼YAN3,燕YAN4)
上句用仄作尾,
下联以平来结。
三平尾,三仄尾,(指上联或下联中,最后的三个字)
对联忌讳不可要。

怎样才能写好对联

 

对仗是对联的基本特征,没有对仗就没有对联。对联创作必须在对仗上下功夫。律诗对仗限于两句之间,一般用在颔联和颈联,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允许重复。骈文对仗扩大到前两句和后两句之间,允许同位虚字相重。对联对仗的严格要求不亚于律诗,而且将长联同边自对的形式发展到登峰造极的程度。

1、同类词相对

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

这是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中的一副对联,非常工整。同类词相对是对仗的基本原则。该联,都是高度抽象的哲学名词。是词意相近动词。在语法上是副词, 在字面上又可理解为时间又可理解为空间在字面上是词意相近的副词,在语法上可视为省略了动词。但必须了解其中还有句内自对自重,是反对,而且都重用一次,这才是此联的精华所在。

在谈到对仗时,人们常常作语法分析,以便说明词性相同或语法结构相同。但是过分强调语法分析,有时也会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王力在谈诗词格律说,语法结构相同的句子(即同句型的句子)相为对仗,这是正格。但是我们同时应该注意到:诗词的对仗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只要求字面相对,而不要求句型相同。(《诗词格律》第127页)这对于楹联的对仗也是正确的。楹联是观赏性很强的艺术,所以有时只要求字面相对,即同类词相对,特别要求虚字对虚字,实字对实字。有些同类词可供选择的范围较小,如数字,人名,地名,书名,动物名,植物名等等,不要轻易超出范围。特别要指出,只要自对工整,互对不必要求词性相同。

2、忌合掌

生意兴隆通四海

财源茂盛达三江

此联为旧时商店通用春联。平仄合律,对仗工整,而且与爆竹声中恭喜发财的气氛相协调,很受商界欢迎。但深一步研究就会发现,通四海达三江是一个意思,有合掌之嫌。七言联一共才14字,其中6个字只能当3个字用,岂不可惜。对联是文章中最精练的文体,决不允许浪费笔墨。为了以较少的文字提供较多的信息,必须避免上下两联说同一意思。例如,在新春联中用震乾坤惊世界报家音传吉语发祥光腾瑞气虽可强调喜庆或强盛气氛,仍不免有合掌之嫌。

袁枚在《随园诗话》中提到黄星岩随园偶成云:山如屏立当窗见 / 路似蛇旋隔竹看。厉樊榭咏崇先寺云:花明正要微阴衬 / 路转多从隔竹看。二人不谋而合。然黄不如厉者,以如字与似字犯重。竹垞为放翁摘出百余句,后人常以为戒。(《随园诗话》卷五,二二)这段话说明在诗中对仗要避免同义词相对,用,虽字形字音不同,但字义相同 ,亦不可取。这似乎有点苛求,连大诗人也难免的事,我辈怎能不犯?但应该看到,要避免合掌,就要从避免同义词相对做起。

 3.反对为优

清风明月本无价

近水遥山皆有情

这是梁章钜因编辑《沧浪亭志》而获得的集句联,上联系欧阳修句,下联系苏舜钦句,皆沧浪亭本事。此联用了反义词皆有情本无价,含义是,清风明月到处都有,但对俗人来说,有钱也买不到;近水遥山本为无情之物,但在诗人眼里,都成了有情之物,对比强烈。说近水遥山清风明月工整,是指句中自对工整,即遥山近水明月清风十分工整,而且近水遥山是反对,更有情趣。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造化赋形,支体必双,神理为用,事不孤立。又说丽辞之体,凡有四对:言对为易,事对为难;反对为优,正对为劣。言对者,双比空辞者也。 事对者,并举人验者也。反对者,理殊趣合者也。正对者,事异义同者也。(《文心雕龙》卷七丽辞第三十五)。反对者,理殊趣合者也是说:虽义理不同,而旨趣相合。也就是相反相成,殊途同归。这是对仗的精义。春联十年宦比梅花冷 / 一夜春随爆竹来(《名联谈趣》289条),上联的冷淡,反衬出下联的热闹,也是反对为优的好例子。

4. 句中自对

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这是西湖花神庙旧联(《楹联丛话》卷六),由四言六言两句合成。红对翠,燕对莺,雨对风,朝对暮,都是句中叠字自对,而且全联用叠字。由此可见,只要句中自对都是 工对,全联一定是工对。

5.同边自对

下笔千言正桂子香时槐花黄后

出门一笑看西湖月满东浙潮来

这是阮元题杭州府贡院联,由三个四言句加一领字(正 / 看)组成。贡院是考举人的场所。上联讲考试的季节很美,考试时文思潮涌,下笔千言,个个都有中举的希望。隐含折桂槐厅之意,即读书,应试,做官。下联讲考试的地方很美,考完后不管成绩如何,应该放松一下,去西湖赏月,钱塘观潮。用诗一般的语言给考生做政治思想工作,实在高明。此联桂子香时,槐花黄后西湖月满,东浙潮来分别都是同边自对,有极大的艺术魅力。

6. 相重相对

名满天下不曾出户一步

言满天下不曾出口一字

此联挂在清代钱湘灵室中,为三峰释硕揆所书。梁章钜称:《柳南随笔》载:钱湘灵陆灿晚年居虞山,老屋三楹,适当石梅之下,松阴岚翠,如眉临目。先生兀坐其中,拥书万卷,咿唔不辍。过其门者往往驻足觇伺,流连不去,先生咿唔自若也。室中榜一联如上(《楹联丛话》卷一)。钱陆灿,常熟人,字湘灵,号圆沙,顺治举人。好藏书,教授常州、金陵间,从游甚众。康熙中徐乾学等为耆年会,陆灿年八十四,齿尊名高,会中人皆兄事之。有《调运斋集》。此联应作于清初,从语气看,不像自撰。十言联中重了七字,亦少见。说明顺治康熙年间的楹联仍允许同位相重,现在不会有人再做这种楹联了。对联的基本规律是,由相重相对发展为自重自对

 7. 自重自对

佛言不可说不可说

子曰如之何如之何

这是明荆州太守袁箨庵(于令)罢官后,流寓金陵,落魄不得意时所写的门联。《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有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 论语?卫灵公》有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未如之何也已矣。此联用语,出自经典,但已经改写,故不是集句。妙在庄重中有调侃,不言中有牢骚。上下联各有三字重复一次,可以加强语气 。自重自对远比相重相对高明,自然成为楹联的发展方向。

对联与其他文体的区别之一是:对联表面上无题,实际上有题。对联是张贴、悬挂、书写、铭刻在实体上的,成为室内环境或名胜古迹的组成部分,因此题目不言而喻。《红楼梦》第五回讲,宝玉倦怠,欲睡中觉。当下秦可卿引一簇人来至上房内间,宝玉看见有一副对联,写的是:世事洞明皆学问 / 人情练达即文章及看了这两句,纵然室宇精美,铺陈华丽,亦断断不肯在这里了。后来大家来至秦氏卧房。刚至房中,便有一股细细的甜香,宝玉此时便觉眼饧骨软,连说:好香!入房向壁上看时,有唐伯虎画的海棠春睡图,两边有宋学士秦太虚写的一副对联云:嫩寒锁梦因春冷 / 芳气袭人是酒香。这两副对联烘托出两种室内环境,两种个人风格。

对联文意必须切题,也就是说要切人、切物、切时、切景。梁章钜在评论对联时,常常用把切题作为优劣标准之一。

1.夫人不可

思亲泪落吴江冷

望帝魂归蜀道难

这是徐文长题夫人祠联(《楹联丛话》卷六)。据陈寿《三国志》称:先主(刘备)遣诸葛亮自结于孙权。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并力,与曹公(曹操)战于赤壁,大破之。。。。。。琦(刘表长子刘琦)病死。群下推先主为荆州牧,治公安。权稍畏之,进妹固好。可见孙权将其妹嫁给刘备是巩固孙刘联盟的需要。此联充分揭示出夫人感情上两难的处境。字面上没有夫人三个字,但字字都表达了夫人的感情,非常感人。

2 只有武则天合适

六宫粉黛无颜色

万国衣冠拜冕旒

这是武后庙集句联(《楹联丛话》卷十二)。上联用白居易《长恨歌》中回头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指武则天开始像杨贵妃一样得宠。下联用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中九天阊闾开宫殿,万国衣冠拜面旒 指武则天后来当了女皇。慈禧太后垂帘听政还算不了皇帝。所以,这副对联在中国历史上只有送给武则天最合适。

3 虎丘花神庙不同于西湖花神庙

一百八记钟声,唤起万家春梦

二十四番风信,吹香七里山塘

这是苏州虎丘花神庙联。虎丘山在苏州西北七里,寒山寺在苏州西十里枫桥。一百八记钟声来自寒山寺。虎丘附近多花农。故云吹香七里山塘。梁章钜评曰:却移作西湖之花神庙联不得

4 既写花神又写月老

廿四风吹开红萼,悟蜂媒蝶使,总是因缘,香国无边花有主

一百年系定赤绳,愿浓李夭桃,都成眷属,情天不老月常圆

这是魏滋伯题西湖花神月老祠联。上联写花神,下联写月老。梁章钜评曰:丽语柔词,与题相称(《楹联三话》卷上)。

5 弹冠相庆,还是不寒而栗

相逢尽是弹冠客

此去应无搔首人

清朝董邦达在北京理发店中写了这副对联,某亲王大为赞赏,从此他的书画闻名京师(《楹联续话》卷四)。这副对联好在既隐喻理发,又隐喻当官。梁沈约《郊居赋》有或辞禄而反耕,或弹冠而来仕 弹冠客就是当官者。宋陆游《秋晚登城北门》有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 搔首是无可奈何之状。理了发,当官有望,万事如意,弹冠相庆。同样是一副理发店对联,却使当官者不寒而栗:

又:磨厉以须问天下头颅有几

及锋而试看老夫手段如何

此联相传为石达开所作,这家理发店在广西贵县,是太平军起义前的联络站。石达开写这副对联目的就是要引起豪杰之士的注意(《古今联话》第32 页)。

上面分三个层次谈楹联作法。平仄是结构层、对仗是文字层,文意是思想层。其实三者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我们在分析的时候,先讲平仄,再讲对仗,最后讲文意。撰联时刚好相反,首先要立意,跟据内容确定形式,选择相应的最佳结构,然后按照调平仄拟定出句,再按照出句考虑对句。出句和对句的平仄对仗可反复调整,甚至可以推倒重来,重新选择最佳结构,直到满意为止。在征联情况下,除出句已确定不可更改外,其他也一样。

 

常用楹联的写作方法

 

一、春联作法

在楹联的“家族”中,春联诞生较早,至晚到五代就有了史料记载。过年贴对子,就是贴春联。

长期以来,中国的百姓,包括文人和以“书春” (摆摊写春联)为业的人,积累了写春联的丰富的经验,也为后世留下许多精品。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创作春联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1、描春景

天回地暖,日丽风和,阳春白雪,满目生机,这与人们迎接春天的雀跃心情十分和谐。因此,春联自古以来就以描绘春景为擅长的笔法。如:

春莺唱柳

喜鹊登梅

又如传统春联:

又是一年芳草绿

依然十里杏花红

在描写春景时,常用一些具有新春特色的词,如:

植物——竹、梅、杨、柳、桃、李、杏。

动物——莺、燕、鹊、凤、鹏。

器物——爆竹、酒杯、锣鼓。

颜色——红、绿、金、碧。

2、颂吉祥

本来,祈福纳祥、驱鬼避邪,是远古桃符的原始功能,从桃符向春联演化过程看,吉祥话语是不可少的,如:

春光播福

和气致祥

又如传统春联:

天增岁月人增寿

春满乾坤福满门

而今,吉祥话已不单是对个人、对一个家庭的祝福了,更多地是对祖国江山热情的赞颂,对祖国前程美好的祝愿,如:

天地英雄气

风云浩荡春 (赵朴初)

八表同庥瞻丽日

四民有庆乐丰年 (刘叶秋)

3、限时令

有些对联已用了几百年,如“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属于“长命百岁”的。用多了,便有陈旧之感,应该出新。对联出新的途径之一是限时令,这大致有两种情况:

作干支联

即在春联中嵌入当年纪元的干支(甲子、乙丑、丙寅等),如:

甲兵洗净

子舍承欢

前人将每个轮回中六十年间不同干支纪元都作了现成的联,供每年选择使用。应该说这是一种创新,但也有缺憾。由于天干10字、地支12字在组词能力上有限,往往干支联文辞生涩,用典过僻,一般人读不懂。也有时干支联并不完全符合当年情况。即以甲子年论,1924年为“甲子”,那时各路军阀正打得火热,“甲兵”无法“洗净”,老百姓叫苦不迭,那里还能“承欢”呢?而1984年,已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八年了,“甲兵”早已“洗净”;到2044年,谁也说不清,大概也不会有“甲兵”的战事了。如果不承袭前人,结合本年实际作干支联,通畅易懂,雅俗共赏,则是上乘之作了。

作生肖联

即在春联中嵌入本年的生肖(鼠、牛、虎、兔、龙、蛇等),如:

闻鸡起舞

跃马争春

此联是1981年《羊城晚报》征联作品,实际上可以用于今后任何一个“鸡年”(×酉)和任何一个“马年”(×午)

只用一种生肖的,有指示当年的作用,如笔者所作戊辰(1988)年联:

顺雨调风龙气象

锦山绣水凤文章

用相邻两个生肖,可表示年份的交替,如笔者所作丙寅(1986)年联:

牛耕绿野

虎啸青山

生肖可以替代,常用以“阳”代“羊”,如:

阳春开物象

丽日焕天文

有些生肖,不是人们“喜爱”的动物,且不吉祥,因此很难直接入联,如鼠、蛇、犬、猪、猴等,就不一定生硬地入联,称“鼠年”、“蛇年”、“狗年”了。当然,也可以另辟蹊径,做出趣联来。

4、写时事

以时事入联,是对联的传统,也是春联的传统。可写过去一年发生的事、正在发生的事以及将要出现的事。这些事件,都关系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借春联之机,表示群众的关注情绪。如:

且把桃符纪国耻

常看竹叶报平安

这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春联。又如:

翻身休忘本

饮水务思源

这是土地改革时期农村的春联。这类对联是历史的记录,是生活的写照,如果有兴趣把各个历史时期甚至每年的春联搜集齐全,可能会成为小型编年史和中国大事记的。当然,写时事联要注意不要将标语口号合盘端出。

5、抒胸臆

有些春联,看起来没有什么春意、春景,也不嵌干支、生肖,纯是一些愤世之作。这是因为旧时一些知识分子生活凄惨,满腹牢骚无处渲泻,等到过年时,便触景生情,不禁舞文弄墨,直抒胸臆。如:

鼠因粮绝潜踪去

犬为家贫放胆眠

可以想见,此处主人一贫如洗,无依无靠。一般说来,这类春联有较强的艺术性。

 

二、婚联作法

结婚是人生一大乐事,亲友馈赠之中倘有婚联为贺,将更为隆重、典雅和有意义。然而,婚联并不好写。因为撰写婚联思想要新,手法要高,要多几分喜气谐趣,还要少几分陈词酸腐,是不容易的。下面具体介绍一下怎样作婚联。

1.恭贺——破除旧习

贺,是婚联主题;贺什么?反映了时代精神。可以希望新婚夫妇白头偕老,如“二姓合婚,百年偕老。”可以赞扬他们感情深厚:“志同道合创业,夫德妻贤成家。”

写婚联时要注意克服封建意识,即摈弃旧婚联的旧意识,如“喜看红梅多结子,笑看绿竹又生孙”之类。且不说它不符合计划生育,就内容上也是陈旧的。又如:“赤绳曾系足,红叶苦题诗。”反映了“命由天定”的宿命思想,这和当今青年的恋爱观相去甚远。再如:“鸿案相庄百年偕老,凤占叶吉五世其昌。”用的“举案齐眉”的典故。《后汉书》上说梁鸿妻孟光,给丈夫端饭,不敢在梁鸿面前仰视,举案(食盘)齐眉,恭敬至极。这是封建社会所推崇的夫妻生活楷模,在当今已极不合适了。

2、祝福——宜用比喻

比喻,大概是婚联中最常见的。

说婚事,常用“花好月圆”、“双星合璧”。如:

花好月圆青春艳

夫歌妻唱恩爱长

玉镜人间佳合璧

银河天上渡双星

说男女,常用乾坤、琴瑟、龙凤、鸳鸯、凤凰、鸾凤、并蒂花、连理枝、同心结、比翼鸟、双飞燕、青梅竹马等。如:

乾坤交泰

琴瑟合谐

交颈鸳鸯并蒂花下立

协翅紫燕连理枝头飞

其中,有些比喻如蝶恋花、庭前燕、鱼得水、鸟语莺啼、鸳鸯戏水、鱼水承欢,不妨认为是对男女之情的暗示,如:

两情鱼水春作伴

百年恩爱花常红

男欢女爱鸳鸯戏水

情投意合鸾凤朝阳

比之更进一步,则成性谐谑,即“荤联”,其中也有雅俗之分。几十年前一美术教员与一数学教员结成伉俪,好事者曾作婚联:

形体须从三角验

测量能到几何深

当属雅谑。

3、勉励——忌用口号

幸福、恩爱这类字眼,虽然抽象,但在婚礼上还是颇为动听的。作为勉励,也可以说些“比翼、同心”的话。所忌讳的,是说些标语口号,给人以说教的感觉。

4、内容——要有区别

要区别娶与嫁。常见婚联一般用于娶,而嫁有特殊性,嫁女常用于归、嫁妆、克勤等语;“嫁男” (招婿)常表述“婿儿”的关系,用“东吴招亲”的典故,赞扬其“新风新事”等。

要区别新婚与续婚。续婚常用“梅花二度”、“琴瑟重调”;复婚常用“鹊桥再架”、“破镜重圆”等。

要区分结婚时令,使婚联更切时间。如正月新婚:

巧借新春迎淑女

喜将元旦作婚期

二月新婚:

杏坛春暖花并蒂

兰闺日晴燕双飞

三月新婚:

三月桃花红锦绣

万盏银烛引玉人

四月新婚:

豆蔻正开香尚蕊

蔷薇才放露初匀

五月新婚:

花开并蒂蝴蝶舞

连理同根杨柳青

六月新婚:

双飞黄鹂鸣翠柳

并蒂红莲映碧波

七月新婚:

云汉桥成牛女渡

春台箫引凤凰飞

八月新婚:

秋色平分佳节夜

月华照见玉人妆

九月新婚:

诗题红叶同心句

酒饮黄花合卺杯

十月新婚:

国有贤才扶世运

光摇烛影看新人

十一月新婚:

画眉笔带凌云气

种玉人怀咏雪才

十二月新婚:

合欢共醉黄封酒

度岁新添翠袖人

有的婚联更切日期(阴历),如“十二日新婚”:

十年树木桃李争艳

二姓联姻鱼水偕欢

有人将初一至三十日的嵌字联集在一起,成了一组30副切日婚联。

 

三、寿联作法

寿联是用于为他人(或自己)祝贺生日的,按中国人的习惯,年满三十岁(而立之年)才可称寿,因此寿联主要用于三十岁以上的人。

作寿联之前,要准备好有关“材料”,主要有:性别、年龄、诞辰季节(月份)、其人社会地位及职业特点、与自己的关系等,如对这些了解甚少或了解不周,是无法落笔的。

创作寿联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注意用词

为了和一般题赠联相区别,寿联用一些能点示主题、表示祝寿意义的词:

表示祝寿:福、寿、德、宁等。

表示增寿:永、长、添、增等。

表示祈愿:献、颂、祝,喜等。

以长寿、美好的动植物设喻,表示祝福:鹤、龟、鹿、凤,椿、萱、桃、梅等。

有些词是专为区分性别和称谓的。如“椿”,即大椿,树名,语出《庄子·逍遥游》:“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秋,此大年也。”以大椿象征高寿,后以其代指父亲,也称椿龄、椿庭。再如“萱”,语出《诗经·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因谖与萱同音,后人以萱草称之,为忘忧草。背,古文与北同音,指北堂。这是一首描写妇人思念从军远征的丈夫的诗,后人将“萱草”、“萱堂”、“北堂”作为母亲的称呼。可见,椿与萱既不可混用,更不能用于为别人家老者祝寿。

2、要切合身份

人有男女之分,首先要分别男寿、女寿、男女双寿。如:

愿献南山寿

先开北海樽  (通用男寿)

慈竹荫东阁

灵萱茂北堂  (通用女寿)

椿萱夸并茂

日月庆双辉  (通用双寿)

其次,要区分辈分。寿者是长辈,还是同辈;长辈之中,是何种亲属关系。这些,都要在联文中表达清楚。

长辈者如:

愿岁岁以今日良辰陈千秋雅戏

祝姥姥从古稀七十到上寿百年  (祝外祖母寿)

仰丈人峰,名高北斗

修半子礼,颂献南山  (祝岳父寿)

前一联以“姥姥”(北方人之称谓,南方人称“外婆”)一词标明身份。后一联以丈人峰双关,又以“半子”表示自己的身份关系。

同辈者,不须有何特殊标示,语气可更自然随和些,不能用表示上下辈分的词。

再其次,要区分职业,如:

寿比萧伯纳

功追高尔基

这是叶挺寿郭沫若五十寿联。萧伯纳和高尔基是爱尔兰和苏联的著名作家,为世界文坛所翘首,与之相比较,人们自然理解到此联是为大作家作寿的。又如:

术精业亦精,名士名医随客唤

人寿己也寿,仙桃仙李逐年栽

不难看出,这是给一位名医的寿联。

3、要突出特点

通用寿联比较实用,由于程式化,其艺术能力逐渐消蜕;只有那些有特点的“不可移于他人”的寿联,才能不断闪烁艺术的光辉。

所谓特点,大体有两个方面的涵义:

一方面,要写出作寿人的特点。如邓颖超贺冯玉祥的一副寿联:

写诗写文章,亦庄亦谐如口出

反帝反封建,不屈不挠见胸襟

作为政治家、军事家和社会活动家的冯将军,是人们所熟悉的;作为白话文作家,是冯将军这一“儒将”的特殊风采。仅以对联而言,冯将军是“五四”以后“白话联”作家中最为瞩目的一位。“要想着收复失地;别忘了还我河山。”“一桌子点心,半桌子水果,那知民间疾苦;两点钟开会,四点钟到齐,岂是求命精神”等一直在人们口中流传着。邓颖超的这副对联就比一般的称颂祝寿更有特色。

另一方面,寿联本身也要有艺术特色。清代皇帝作寿很讲排场,寿联也铺天盖地,最后无非是过往烟云,那些一般性的谀词早被人忘却了,但一副贺嘉庆皇帝的春联却得以流传:

顺泰康宁,雍然乾德嘉千古

治平熙世,正是隆恩庆万年

这是因为联中嵌入“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五位帝王的年号,构思非常巧妙。

最难的恐怕是在寿联中表现作者的感情了。自寿联往往带有强烈的感情意味。自寿联是为自己祝寿用的,仿佛是寿诞上自己的一番开场白,即兴讲话。最典型的是郑板桥的六十自寿联:

常如作客,何问康宁,但使囊有余钱、瓮有余酿、釜有余粮,取数页赏心旧纸,放浪吟哦,兴要阔、皮要顽,五官灵动胜千官,过到六旬犹少

定欲成仙,空生烦恼,只令耳无俗声、眼无俗物、胸无俗事,将几枝随意新花,纵横交插,睡得迟、起得早,一日清闲似两日,算来百岁已多

这也是“板桥体”,跟他的画、诗一样,脱俗、超凡,又有几分怪异,可谓“文如其人”。

4、要符合时令

首先,寿联要表现寿龄。

如三十岁:

正值壮年,应知不朽方为寿

恰当而立,须识文章可永龄  (男寿)

三十初进延龄酒

百年喜开益寿花  (女寿)

四十岁:

不惑但从今日始

知天犹得十年来  (男寿)

宝婺星辉歌四秩

蟠桃瑞献祝千秋  (女寿)

古人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故常以“而立”、“不惑”等表示年龄。婺,为星宿名,女宿,代指妇女(庚,男宿,代指男子)。秩,为十岁。

五十岁:

数百筹之桑弧,过去五十,再来五十

问大年于海屋,春华八千,秋实八千  (男寿)

设帨遇芳辰,百岁期颐刚一半

称觞有莱子,九畴福寿已双全  (女寿)

古时男子出生,以桑木为弓,蓬草为矢,使射人射天地四方,以寓志在四方之意,故以桑弧()蓬矢代指男子。据苏轼《东坡志林》,有三老人互问寿年,其一人曰:“海水变桑田时,吾辄下一筹(数码),尔来吾筹已满十间屋。”原意为长寿,后人将海屋添筹(寿算)用作祝寿语。设帨,为女子生日之称。期颐,指100岁。莱子,为人名,70余岁还穿彩衣跳舞,以娱双亲。

六十岁:

春秋不老

甲子重新  (男寿)

玉芽久种春秋圃

青液频浇甲子花  (女寿)

七十岁:

三千岁月春常在

六一丰神古所稀  (男寿)

年过七旬称健妇

筹添三十亨期颐  (女寿)

“六一”指欧阳修,号六一居士,寿近七十(10071072)。七十岁称“古稀”之年。

八十岁:

杖朝步履春秋永

钓渭丝纶日月长  (男寿)

逾古稀又十年,可喜慈颜永驻

去期颐尚廿载,预征后福无疆  (女寿)

杖朝,代指八十岁。“八十杖于朝”。(《礼记》)钓渭,指姜子牙八十岁垂钓渭水遇文王的典故,常用来标指八十岁的人。

九十岁:

九秩曾留千载寿

十年再进百龄觞  (男寿)

明月有恒,纪年合献九如颂

长春不老,添闰当称百岁人  (女寿)

《诗·小雅·天保》有“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连用九个“如”字,有祝贺福寿延绵不断之意,后以“九如”为祝寿语。后联中“添闰”的构思较新。我国阴历有闰月之说,3年闰1个月,5年闰2个月,19年闰7个月,90年闰33个月多,所闰之月近三年,说“添闰当称百岁人”也是概括而言。

一百岁:

人生不满公今满

世人难逢我竟逢  (男寿)

瑶池喜晋千年酒

海屋欣添百岁筹  (女寿)

俗语有“人生不满百”和“世上难逢百岁人”,前联将“百”字隐去,恰言“百”字,构思精妙。

寿联也要切合月份或季节。

以男寿为例,各月寿联有(粗体者为标示月份的词)

银花火树开佳节

玉液琼酥作寿杯  (正月)

瑶岛香浓芝草圃

玉楼人醉杏花天  (二月)

修褉良辰开绮席

悬弧令旦晋琼觞  (三月)

蓬矢风搴春尚驻

椿荫云护夏方新  (四月)

正交端午作生日

惟有昌阳可引年  (五月)

椿树大年宜有庆

莲花生日正当时  (六月)

坐看溪云望牛女

笑扶鸠杖话桑麻  (七月)

清秋此日逢华诞

佳气如云护直庐  (八月)

东篱满绽黄金菊

北海欣开白玉樽  (九月)

梅占阳春人益寿

筹添海屋算长绵  (十月)

三祝正逢人应瑞

一阳乍启日添筹  (十一月)

青山有雪存松性

碧落无云称鹤心  (十二月)

此外,还有适合每一季(春、夏、秋、冬)的寿联,不再介绍了。

 

四、挽联作法

挽联,也叫哀挽联,或者是为纪念死者而作,或者是为自己而作(自挽)

挽联产生于北宋,据《两般秋雨盦随笔·卷六·挽联》:

挽联不知起于何时,古但有挽词而已。即或有脍炙二句者,亦其项腹联耳。《石林燕话》载:“韩康公得解,过省殿试,皆第三人,后为相四迁,皆在熙宁中。苏子容挽云:‘三登庆历三人第,四入熙宁四辅中。’”此则的是挽联之体矣。

熙宁(10681077)是宋神宗国号,按此说法,苏颂(子容)挽韩绛(康公)联,应是最早的,时间为韩绛卒年1088年。作为联史资料,此联意义重大;但以此当成作挽联的样板,却有若干欠缺之处。

作挽联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宜颂扬

人死以后,别人追忆他的功勋德业、学问建树、处世为人,是很自然的事。因此,挽联宜颂扬其人。它和现今的悼词不同,悼词篇幅较长,文字较多,在肯定成就的前提下,可以(一般不言)提及死者的缺憾,而挽联仅寥寥数语,要想来个“三七开”、“二八开”,是无论如何也说不清楚的。因此,一般挽联只论功德。如:

旗扬滇省,军震川疆,听叱咤一声,洗清帝制腥膻,风起云飞酬壮志

身寄外邦,心怀祖国,该临终遗电,试问同胞痛哭,泪枯血竭为何人

这是挽蔡锷联,以其一生和临终的典型事例,塑造了一个近代民主革命家和爱国者的崇高形象。又如:

著书以仲长统自期,炎炎菿言,骇小儒之耳目

革命继顾宁人而起,烈烈正气,振大汉之声威

这是挽章炳麟联,分别赞扬了他在著书中的学问建树,在革命中的刚烈精神。

如果说亲友、师生、官兵、上下级之间的赞扬,容易理解,也顺理成章的话,那么,作为敌对势力间,若能客观地评价对方,则需要有大气度、大胸怀的。清康熙帝这位有作为的政治家在这方面也才识过人。众所周知,清军入关、扫平江南后,郑成功据厦门、金门两岛抗清,甚至攻打过南京。1661年,郑成功率12万余人收复了被荷兰占领达38年之久的台湾,继续抗清,次年病逝台湾。康熙制联挽之:

四镇多贰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

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联中,不但肯定了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功绩,而且对他抗清之举予以理解,这对那些明代遗臣也起了安抚作用。

2、用哀语

挽联与贺寿、题赠联不同,也与祠庙联不同,虽须赞颂,但必用哀语,否则,何言之“挽”?

恩泽四海

功高九天  (挽伟人)

医德高尚众口颂

药方神灵百疾除  (挽名医)

这样的联,除非挂在追悼会上,否则,实难看出它是“挽联”。有些专用联在这方面也未加审慎:

经学驾唐宋而上

其人在儒侠之间  (挽章炳麟)

除专利、建共和,上下五千年,周武商汤宁足比

抑强权、求解放,纵横九万里,列宁林肯未堪夸  (挽孙中山)

前面所引用的苏颂一联,全联无一哀语,恐怕是有所忽视了。但也有这一可能:本是一首挽诗(挽词),从中摘下二句,哀语在其他未摘之句中。

没有明确哀语的联,也未必不是挽联,它有两种情况:

一是有隐约的哀语,或者说,有些词可作哀语来理解。如前引挽章炳麟联(“著书以仲长统自期”),“烈烈正气”,就可以理解为悲壮之意。

二是有哀意,如康熙挽郑成功联,作为帝王不能用“痛哭”之类的语言,“方知海外有孤忠”却能恰当地表露其哀悼、惋惜之情。

应该说,在挽联中,注重哀意比标明定语更重要些。对于初学者,首先要学会使用哀语,写出实在的挽联。为此,将常用哀语,介绍于下:

泪、梦、魂、魄、忠、烈士、千古、英灵、千秋、浩气。  (以上名词)

哀、悼、悲、伤、哭、啼、恸、惊、垂、忍、殒、落、折、断、沉、遗、泣、萎、愁、凋、谢、慰、叹、归、震、怜、瘁、痛、唳、渺、空、裹、朽、留、终。  (以上动词)

寒、凄、惨、冷、残、寂寞。  (以上形容词)

犹、永、正、未、讵。  (以上副词)

犹在、永留、长留、宛在、瞑目、伤心、含笑、饮恨、月冷、奠云、招魂、安息、雨洒、泉涌、风号、风惨、云凄、山颓、山例、木坏、曲终、断肠、狂摧、地坼、天崩、寿终、正寝、化焳、驾鹤、骑鲸、仙游。  (以上词组)

兰摧、玉折、落花、残月、楼空、韵冷、香消。  (以上专用于女性)

3、切身份

挽联必须切合死者的身份。挽男、挽女,要用专用语区别开;不同职业的人,如政界、军界、商界、学界等,都有各自的职业语;亲族之中,对不同称谓的人,也有相应的用语和典故。这些,一般实用的对联书中,都列举备尽。不难“查”出,不再举例了。

需要介绍和提请注意的是,挽联必须切合作者的身份。一位妇人去世,其父()是挽女,其夫是挽妻,其子()是挽母,其妹是挽姊,作联人要符合各自的身份。同是学术界,师生之间相挽,口气迥然不同:

小草沐栽培,念教泽无涯,久叹源流泗水远

高山殷向往,庸音容永隔,空怀道范岳云深  (挽老师)

笔砚几相同,若论青蓝,我且视为畏友

门墙今顿寂,遍罗桃李,畴有似此良才  (挽学生)

前一联学生以“小草”自比,视老师为“高山”,哀叹自己再不能得到恩师的教诲了;后一联老师认为自己虽然桃李满天下,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把所喜爱的学生看成知心朋友,现在学生死了,自己顿然感到寂寞,十分惆怅。

不仅长幼有序,师生有别,就某一事件来讲,局内局外之人写法不同;同事共业者,疏远亲近之人,也多有分别。试看康有为挽戊戌变法被难六君子联:

殷干酷刑,宋岳枉戮,臣本无恨,君亦何尤,当效正学先生,启口问成王安在

汉室党锢,晋代清谈,振古如斯,于今为烈,恰似子胥相国,悬睛看越寇飞来

谭嗣同等六人在戊戌变法中遇难,康有为作为这次变法的主要人物,必然会写下这壮怀激烈的文字。他从殷比干、宋岳飞、明方孝孺、以及伍子胥等枉遭杀害,直向当今清室顽固派发出声讨,毫无畏惧,也毫无顾及。试想,如不是康有为所处的地位,别人写联,恐不会如此披肝沥胆吧。

4、重感情

有时写挽联,不必赞颂,不必叙事,仅表现作者痛哭欲绝的感情。这样的联,感人至深,情重意笃,常成为挽联佳作。

亲族联中,以夫妻间相挽,感情最重,如夫挽妻联:

最怜儿女无知,犹自枕畔娇啼,问阿母重归何日

但愿苍天有眼,补此人间缺憾,许良缘再结来生

如泣如诉,虽为家常话语,却最能表达心意。又如妻挽夫联:

夫妻恩,今世未全来世再

儿女债,两人共负一人完

这是何香凝挽廖仲恺联,对逝者事业,不著一字,倾诉的是夫妻感情和自己的信念。

有一副妇人自挽联:

君去,君何患无妻?倘异时再叶鸾占,莫谓生妻不如死妇

父随儿悲,儿终当有母、愿他日得酬乌哺,须知养母即是亲娘

这副似“遗嘱”的自挽联,劝慰丈夫,关怀儿女,肺腑之言,催人泪下,贤惠之德,令人起敬。

朋友之间的挽联,也应重感情。19161031,近代民主革命家黄兴逝世,正在日本养病的蔡锷有一挽联:

以勇健开国,更守静持身,贯彻实行,是能创作一生者

曾送我沪上,忽哭公天涯,惊起挥泪,难为卧病九州人

下联所写,真实感人,字字泣血。

5、叙死因

挽联应叙述或点示死亡原因,因为死于横祸而突然离去,更能表现哀思之沉重;即使死于疾病,或积劳所致,或中年早逝,都可写出弦外之音。读康有为挽戊戌被难六君子联,可以知道谭嗣同等人是惨遭杀戮的。

如郭沫若挽张曙联的上联:

黄自死于病,聂耳死于海,张曙死于敌机轰炸,重责寄我辈肩头,风云继起

点明张曙“死于敌机轰炸”,比“死于病”、“死于海”者,更激起后人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

如尹逸挽昆明“一二·一惨案”烈土联:

硬要当主人,要你知吾学生多么英勇

偏不做奴隶,看他把我民众如何屠杀

明白告知世人,爱国学生是被反动派屠杀而死,雄风长在,浩气千秋。

某挽溺亡者:

百岁亦何为,世路奇岖,不如乘风破浪去

一杯安足恋,江流浩渺,同在高天厚地中

“乘风破浪”、“江流浩渺”,是点明死因的话,但它们不是随便说出,暗含一些警世、愤世的意味在内。

19878月,作家高澍在青海被酒后开车的司机撞亡,作为挚友,我写了一副挽联,结尾句是“君留遗著我恨车”,也是点明死因。

有时死亡地点,也要在联中点明。如吴山尊挽李调元联:

百金囊尽扬州死

万里魂归蜀道难

李调元为四川才子,官于江南,客死扬州,一贫如洗,友人合资以葬,其身再不能归葬家乡。联中用地名把这些表示得很清楚。类似用法很多,像聂荣臻挽叶挺长联的下支有“孰意黑茶山上飞陨长星”句,点明叶挺等“四八”烈士飞机遇难的地点。

 

五、行业联法

所谓行业,在这里特指商业和部分工业、手工业。有些行业,如饭店、客栈、铁匠铺,古已有之,行业联出现也较早。手工业的发展,使得商业分工很细。到了清末,交通、水电等行业出观,又使行业联内容丰富多了。时至今日,经济部门分支更多,新的“行业”层出不穷,行业联也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对联作者不但经常要参加各种商业征联,而且常应约为新的企业、店铺题联,创作好的行业联显得更重要、更实用了。

总结以往行业联创作的经验,结合新行业联创作的特点,要写好行业联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追溯历史

追溯本店历史和字号的来源。如京华老字号征联时,杨起所作的“六必居”酱园联:
  黍必齐,曲必实,湛必洁,器必良,火必得,泉必香,京华古都传统,必严必信,居家旅行,懿哉君子

味斯淳,气斯馨,泽斯清,质斯正,形斯雅,品斯精,嘉靖年间风骨,斯承斯盛,佐餐助酌,莞尔佳宾

该酱园始建于明嘉靖9(1530),其“六必”为“黍稻必齐,曲蘖必实,湛之必洁,陶瓷必良,火候必得,水泉必香”,是其酱园生产的传统工艺,故名为“六必”。这些,都在联中得到恰当的表述。

追溯本行业的历史和与本行有关的重要轶闻。如纸店联:

薛家新制巧

蔡氏旧名高

下联指东汉蔡伦造纸,上联指唐薛涛创制新笺,这都是纸行的重大历史事件。又如扇子店:

羲之五字增声价

诸葛三军仗指挥

联中引出两位与扇子有关的古代名人。据《晋书》所载,大书法家王羲之“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这便是上联所讲的。下联是说的诸葛亮。据《语林》记载,诸葛亮与晋宣帝战于渭滨,乘素舆,著葛巾、执白羽扇指挥三军。这就是后来舞台上的诸葛亮形象。

这种关于历史的描述,还常常上溯到远古之人以及神话人物,药店举尝百草的神农,石作坊举炼石补天的女娲,火柴厂举发现钻木取火的燧人氏,丝织业举下凡人间的织女等。这就使各行业的对联充满了传奇和浪漫的色彩。

2、介绍产品

工商业对联的作用有两个,一是装饰门面,一是吸引顾客,后者更为重要。

可以是一般地介绍产品或商品,如:

雪花资润泽

香水溢芬芳  (化妆品店)

以六书传四海

愿一刻值千金  (刻字店)

更应该介绍名产品,这对那些老字号来讲,尤为重要。如:

泉美花香,彼此心同双合盛

气清韵永,精诚力致五星红

这是张少成题北京双合盛啤酒厂联,该厂五星牌啤酒进入欧美市场,为祖国赢得声誉,联中以“五星红”双关,予以概括。

笔者几年前曾为南通油脂厂题联:

污随江海滔滔去

香润身心爽爽来

联中介绍了该厂江海牌洗衣粉和具有治疗皮肤病功能的香皂。

介绍产品、商品,最忌讳广告气,“载誉”、“名高”之类的词,不宜入联。

3、招徕顾客

追溯历史、介绍产品,自然有招徕顾客的功效,若真正令消费者满意,主要是靠信誉,靠职业道德。

商业要讲经济效益,说通俗些,是要赚钱。根据商业心理学,顾客对“财源茂盛达三江”一类对联并不喜欢,所谓“茂盛”,不就是从顾客的腰包中取得的吗?人们愿意看到这样的对联:

友以义交情可久

财从公取利方长

新商业对联,更强调对顾客热情周到、文明礼貌。但是,往往对联写得很不错,实际上服务态度相去甚远,对联成了一种自我讽刺。也有些只是些标语口号,缺乏一种真诚,如:

满足生活需要

调节市场供求

或者:

礼貌服务

文明经商

这样的“对联”,无法令顾客满意和舒心。其实,口号不必去喊,文章也不必做在表面上,对联要稍为超脱些,并要有一些文采才好,如:

货有高低三等价

客无远近一样亲

4、富有哲理

我国封建社会中的土大夫阶层往往“重农轻商”,视商为“俗”。倒是一些十分雅气的对联,能为商正名,为商“脱俗”。其雅,不仅文字雅致,而且意义深邃,有较深的哲理,它们是行业联的精品。

戏台、理发店对联哲理性强,已为人们所熟悉。其实,用心揣摩,哲理性也无“行”不在。如:

权衡凭正直

轻重在公平  (秤店)

有材皆中选

适用乃为宜  (木器店)

胸中存灼见

眼底辨秋毫  (眼镜店)

1984年,马萧萧先生为北京保温瓶厂题过一联:

所贵者胆

可暖乎心

在新的行业联创作中,像这样极贴切、极富理性的联,当属凤毛麟角了。

5、嵌入字号

旧时各行业(尤其商业),喜欢在联内嵌进自家的字号,以别于其他家。其字号多取一些吉利名字,如大同、悦来、义利、茂源等。自然,联意也多为“财源茂盛”类的祈祝语,从文学艺术上讲,难为上乘之作。惟一些戏园、旅馆、酒楼的嵌字联,尚可一读:

丹经九转而成,视菊部文章,真摩到神仙化境

桂幸一枝可折,笑梨园子弟,亦与争富贵虚名  (天津丹桂戏园)

该书不成,学剑不成,且作个逆旅主人,藉消日月

送往于此,迎来于此,常愿得天涯知己,共话升平  (苏州月升旅馆)

翘首仰仙踪,白也仙、林也仙、苏也仙,今我买醉湖山里,非仙也仙

及时行乐地,春亦乐、夏亦乐、秋亦乐,冬来寻诗风雪中,不乐亦乐 (杭州西湖仙乐酒家)

这一嵌字号的创作之风,至今不衰;非但不衰,大有成为主流之势。据统计,1984年底,陕西日报为17家西安名胜古迹、名厂名店征联,评出佳作24副,其中名厂名店有19副。19副名厂名店联中,嵌厂店名的,有13副,占68%。1986年底,北京晚报与中国楹联学会、北京市楹联研究会举办的京华老字号征联中,共评出一二等奖联159副,其中嵌字号的有116副,占73%。可见,嵌入字号,是行业联创作的重要途径。

[常作印博客语文课堂]对联常识

 

孩子们:

对联是我们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学形式。本学期我的课本第三单元安排了《诵读欣赏 对联六副》,想必大家还有深刻的印象。但遗憾的是,课本只让我们欣赏了几副妙联,并没有告诉我们对联的常识。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经常先出现让大家对对联的题目,所以,我们必须了解对联的常识,这也是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必修课!(2009-11-13)

 

对联常识

 

对联贴挂:(面对门)上联具右,下联具左。

如何鉴别上下联:看每一联作后一个字,上联末字必是仄声(上声、去声、入声),下联末字应是平声(阴平、阳平)。(注:现代汉语里已没有入声字)

 

对联的基本要求(特点)

一、字数相等 词性相同
  对联的首要条件就是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字数不相等就不叫对联。(极特殊除外)对联的另一个重要条件是上下联词性必须相同,即名对名,动对动,形对形,数量对数量,代对代,副对副,介对介,虚词对虚词。
  例如:传说,明代大学士谢缙九岁时,跟父亲在河边洗澡,把衣服挂在一棵老树上,父亲触景生情,出了个上联:
       千年老树为衣架
       谢缙看看大江,立即应道:
       万里长江作浴盆
       不难看出,上下联字数相等。并且长江老树浴盆衣架,词性都是完全一致。

  二、结构相称 节奏一致
  对联的上下联,必须做到结构相称,相互照应,节奏一致,停顿相同。就是说,主谓结构要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要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要对偏正结构,复句结构要对复句结构。且上下联在语意停顿、语言节奏上,也必须保持一致。
例如:明代有个顾鼎臣,字九如。相传他幼时聪慧过人。有一次,老师出了个上联:

花坞春晴,鸟韵奏成无孔笛

顾鼎臣立即对出:

树庭日暮,蝉声弹出不弦琴
又一天,父亲出对考他:

柳线莺梭,织就江南三月景

顾鼎臣略加思索,立即对出:

云笺雁字,传来塞北九秋书

树庭花坞蝉声鸟韵不弦琴无孔笛云笺柳线雁字莺梭塞北江南九秋书三月景都是偏正结构相对;弹出奏成传来织就都是动补结构;日暮春晴 ”属主谓结构。两副对联的上下联在停顿节奏上也都一致,均为2-2-2-2-3。就是 ** **  ** ** ***   

三、平仄交对 仄起平收

自古以来,我们汉语就是四声分明的语言,古代叫平、上、去、入。后来演变为阴、阳、上、去四声。现在,按照普通话的标准,四声分为一、二、三、四声,也就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所谓平,就是阴平、阳平(一、二声);所谓仄,就是上声、去声(三、四声)。对联讲究平仄相对,就是要做到阴平、阳平对上声、去声,也就是一、二声对三、四声。对联中的平仄相对,包含两层意思:一方面,上联或者下联内部的平仄应当交替更迭;另一方面,上下联之间平仄也应当相对。一般来说,只要我们在上联或下联的节奏停顿处,做到平仄交替,在上、下联的对应位置做到平仄相对就可以了。
例如:
     明朝有个七岁的儿童叫吴文。一天,他正在书房写字,忽然听到有人在他家蚕房吟道:
       蚕作茧,茧抽丝,织就绫罗缎匹
       吴文看看手中用兔毛做的笔和笔下的文章,随口对出下联:
       兔生毫,毫扎笔,写出锦绣文章
      上述对联的平仄是: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副对联之所以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悦耳动听,正是由于做到了本联平仄交替,上下联平仄相对。
  四、表情达意 内容相关
  对联虽短,但它也像一篇文章一样,要主题鲜明,中心突出,辞达意顺,内容相关。即上下联应围绕一个中心意思,表达作者的特定的思想感情,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无情对除外)。具体表现为,并列关系,反对关系,顺承关系或连接关系,因果关系。除此之外,还有些对联的上下联在逻辑上组成假设关系或选择关系,但多为并列关系。
  例如:

明朝郭希贤,八岁就能出口成对。有一年,春暖花开的时节,跟父亲交游。只见桃花盛开,紫燕飞舞。父亲即景出一上联:
       燕入桃花,犹如铁剪裁红锦
       郭希贤想,既然有燕尾的铁剪,就应有梭子方能对,于是吟道:
       莺穿柳树,却如金梭织翠丝
       这副对联的上下联共同围绕春天生机勃勃的美景,但分别将燕入桃花莺穿柳树比喻为铁剪裁红锦金梭织翠丝,在逻辑上属于并列关系。
       有一副咏煤联:
       一味黑时犹有骨
       十分红处便成灰
       此联是转折关系,或叫反对关系。
       兰洲河神庙有一副对联:
       曾经沧海千重浪
       又上黄河一道桥
       此联是时间上的先后关系,也叫顺承关系或连接关系。
       章乃器有一副挽鲁迅先生的对联:
       一生不曾屈服
       临死还要斗争

      上下联从逻辑结构上构成一种递进关系。
      1913年,毛泽东同志曾为病死的七名同学撰写挽联:
      为何死了七位同学
      只因不习十分间操
     上下联组成了一种因果关系。
      《登鹳雀楼》中有一副寓含哲理的格言联: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上下联形成一种目的关系。
  注:以上内容选编自张延华 张红梅编著《对联艺术入门》一书,略有删改.

-------------------------

题后的话:

孩子们!如果你想深入学习对联,建议你读一读《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古今绝妙对联汇赏》等书。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同样,掌握了对联的基本知识,熟读一些妙联,你同样也能写出精彩的对联来。

《声律启蒙》是清代车万育撰写的训练儿童对对联,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 这类读物,在启蒙读物中独具一格,经久不衰。明清以来,如《训蒙骈句》、《笠翁对韵》等书,都是采用这种方式编写,并得以广泛流传。

学习《声律启蒙》只有靠多读、多背,加深理解。

《声律启蒙》内容节选(这是古代入学小孩子的必修课):○一东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羞看百炼青铜。

 

贫对富,塞对通,野叟对溪童。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荷风。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