仡佬族与竹子:《历史是一台大戏》--研读“永乐”这台大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06:22:32

明洪武时期

 

洪武时期,实际上为永乐时代做铺垫的,为什么我们这么说呢?

 

翻开明朝的历史,我们发现,明朝能留给后人的东西基本上都是
在永乐时代完成的。明成祖朱棣,一手开创了“永乐盛世”,永
乐朝时“赋入盈羡”,国力强盛,出现了郑和七下西洋的空前壮
举,在东北设立了奴儿干都司,编纂了《永乐大典》,大规模营
建皇宫并迁都北京,浚通大运河,使大运河的漕运能力由每年不
到五十万石提高到五百余万石,大工迭兴而国力不绌,外国贡使
来华者“络绎于道”,一片盛世景象。之后的“仁宣盛世”,其
国家太平和强盛也是永乐时期鼎盛的余绪。

 

而这些事情是在什么时候开始做的呢?是在朱棣刚刚登基后就马
上开始了,永乐元年,朱棣就颁布了以下几道诏令:

 

(1)从南京迁都北京。故宫、天坛和永乐大钟是营建京师的三大
工程。从各地徒民到北平。


(2)命福建都司造海船三十七艘,命京卫及浙江、湖广、江西、
苏州等府卫造海运船二百余艘。


(3)命解缙等人开始筹备编纂《永乐大典》。

 

这三件事中任何一件放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了不起的工程,如
果没有朱元璋所做的一切做铺垫,没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和强
大的国家财政支持,是根本做不了的。

 

太子朱标

 

朱标生性仁厚,从小接受儒学教育,师从宋濂等人。朱标聪颖好
学,温文儒雅,颇具儒者风范。史籍中多称他“为人友爱”“孝
友仁慈,出于至性”。方孝孺曾称颂他:“三朝兼庶政,仁孝感
婴孩”“懿文光典册,善美过照明”。在百姓当中,他的仁孝之
名也是广为传颂。

 

这样的人,他挡在前面就是一面墙,他不走能行吗?所以他就被
安排走了,他死的时候只有37岁,非常年轻。包括后来的秦王秦
樉、晋王朱也是这样安排的(两个人死的时候都只有39岁)。
在人间的表现都是因病而死,可是从神传文明的角度来看,它其
实就是这样安排的。

 

朱棣就这样一下子从老四变成皇长子,历史学家都惊呼朱棣的运
气太好了。他们不走,朱棣怎么上来呢?

 

朱允炆

 

如果去分析一下朱允炆的性格,会发现他和他的父亲朱标非常象,
也是一个仁孝之人。既然朱标都安排走了,为什么还要安排一个
朱允炆来呢?

 

我们来试着分析一下,我们知道,朱元璋不但制定了很多的严刑
峻法,而且还留下了一本《祖训》,对后人做了很多的规定,什
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包括怎么做都写得清清楚楚。这样一来,
就把后人束缚住了。你要去破开它,就会遇到非常大的阻力,如
果这些事交由朱棣来做的法,对他要做的事就会有很大的影响。
所以就需要有那么一个人把这些所谓的祖制祖训先改变了,那么
后面的人再来修改的时候阻力就会小很多,朱允炆其实就是来干
这个的。

 

我们来举两个例子,比如朱元璋在“胡惟庸”案后,废除了丞相
制,并规定今后不得再立丞相。而朱允炆虽然在形式上没有设丞
相,但方孝孺、齐泰、黄子澄三人的实际权力比丞相还要大,所
有的政令都出自三人,他们几乎就是朝庭的化身。朱棣后来的内
阁七子的设置,也是借鉴了建文时期的这种安排,但他们品秩低
(最高是五品),又不直接管理朝政,实际上只是朱棣的顾问团。

 

朱元璋以“严”为纲,而朱允炆则施行仁政,但“仁”得有点过
头,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虽有仁名,却纪纲不立。就好
比一个病重身体很虚的人,你一下子给他下很重的药,他可能就
一命呜呼了,那是不行的。你看有经验的医生,都要先调养好他
的身体,等恢复元气了,然后再慢慢下药。但朱允炆的这些措施
对于缓和当时的社会局面是很有益处的,相对宽松的改制也取得
了一些成绩,明朝史学家朱鹭称之为“四载宽政解严霜”。朱棣
后来焚毁了大部分建文朝时的记录,但却保留了建文时期关于民
生和军事这两方面的记载,也足以说明这一点。

 

另外,如果我们把明朝看成是一出戏,那么朱元璋和朱棣无疑是
两个主角,这两个主角要是放在一起,就会互相抢戏份,造成两
个人都不出彩,所以他们中间就得有那么一个衔接,过渡一下,
这也是的朱允炆起的作用之一。

 

朱棣要做成那么大的事,不经过考验能行吗?所以朱允炆这一关,
对他来说就是检验,他必须得通过了,才能建立那么大的功业。
这和唐太宗前面有个李建成,康熙皇帝前面有个鳌拜,实际上是
一样的。而且我们看到,朱棣虽然和朱允炆打了三年多的仗,但
影响的面较小,并没有伤到国家的根本,主要的产粮区和承担赋
税的江浙地区并没有波及到,它只是考验而不是要破坏。

 

黄子澄

 

黄子澄其实是朱棣带来的人,但是在人这里,表现上他却是朱允
炆的所倚重的人。为什么我们这么说呢?我们来看一下:

 

当朱允炆准备要削藩时,齐泰曾建议先对威胁最大的燕王动手,
而黄子澄则力主采用汉景帝时的做法,先削弱藩、逼燕反、再削
燕,这样一来,燕王朱棣才有了起兵的借口。如果按齐泰的建议,
先对朱棣动手,朱棣其实是很难有胜算的机会,你看后来靖难之
役开打之后,如果朝廷策略得当、用人得当,朱棣根本就打不了,
更何况当时还有宁王朱权的加入(包括最厉害的朵颜三卫)。如
果朱允炆只是先针对朱棣下手,宁王会不会加入还是个问题。

 

靖难之役开始后,起用老将耿炳文的正是子澄,当耿炳文初战失
利后,立即就被撤换了。按理说,战场上输赢是正常的,不应该
这样轻率换下主将,而且耿炳文在初战失利之后,以守代攻,朱
棣的胜算并不大。

 

换上李景隆之后,初战即告失利,黄子澄报喜不报忧,所以我们
看到李景隆不但没有被惩罚,反而加封太子太师。

 

朱棣的三个儿子在南京,也是黄子澄力主放回北平的。黄子澄真
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啊,其实他自己也是不知道的,都是在为自己
来时的使命使劲折腾。

 

方孝孺之死

 

方孝孺被杀,背后应该还是有原因的,不只是因为他忠于朱允炆
而已。

 

我们注意到方孝孺的身份是理学宗师,他的老师宋濂,也是一代
理学宗师,但方孝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他的老师造诣更高,
在朱学(朱熹)这一门中有着很高的地位。这可能是方孝孺的死
因之一。

 

在明初确立以朱学为主导的正是宋濂和刘基,当时所定乡、会试
第一场“五经”义的考试限定必须用程、朱等注传。他们认为:
儒家的道理已被朱熹等人说尽了,后世的学者只能追随程朱的学
说,而不能有所逾越。这其实是很荒谬的,就象你去学《易经》,
你不去看原文,而只是去看孔子所做的《易传》一样。学儒学,
不去看儒家经典,而只是看程朱的注解,那差得太远了。

 

程朱的学说其实是变异的邪说,是偏离法的生命安排的。而永乐
的使命是以文治天下,尊儒尊孔(永乐中期大修孔庙、重新编撰
儒家经典),方孝孺被杀之后,朱学虽然仍影响了明代一百多年,
但呈现渐渐式微的状态,再也没有出现象方孝孺这样的大儒,到
明中叶之后,就被王阳明的致良知之学取代了。

 

道衍和尚曾嘱燕王:“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
天下读书种子绝矣。”


其实道衍和尚本人是不认同程朱学说的,他晚年曾写了一本《道
馀录》,就是专门批判程朱学说的。而他所说的读书种子,应该
是指读书人的这种气节,即所谓的忠义人才。

 

蓝玉

 

蓝玉被杀是在1393年,而在之前,也就是1388年蓝玉曾主导了捕
鱼儿海战役,这场战役是北元政权遭受的最大挫折。蒙古帝国之
元朝虽然离开了中原,但在漠北一直保持有完整的官僚体系。经
此一役,北元的职官体系基本被摧毁。如果说在这之前,蒙古贵
族心中或许还有着重振旗鼓、重新入主中原的希望,那么捕鱼儿
海战役后,希望就彻彻底底地破灭了。从此,逐鹿中原只能成为
他们可望而不可及的美梦。

 

还有对北元政权更为致命的打击。捕鱼儿海战役之后,黄金家族
丧失了在蒙古部落中至高无上的地位,大多数蒙古部落不再承认
黄金家族的宗主权,宣布自立。为了争夺新的宗主权,蒙古部落
内部因而陷入了连绵不断的内讧之中,再也无力南下反击明朝。
其间,虽然蒙古有过几次统一,但始终未能对明朝构成倾覆性的
威胁。

 

正是在这场战役之后,1390年朱棣才获得第一次出征的机会,他
抓住了机会,证明了自己的军事能力,并在实战中一步一步成长
起来,蓝玉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杀的,后来的傅友德、王弼、
冯胜也是这样,这应该都是在给朱棣让路。朱棣在起兵靖难之前
这十年的带兵生涯中,在军中提拔了许多青年将领,这些将领在
朱棣靖难之时都已经成为军中的骨干。朱棣率大军南下时,许多
地方不战而降,那些城池的守将正是朱棣提拔的青年将领。

 

历史,就是一场大戏!一切都是安排好的,需要好好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