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之城曲谱完整:【转载】两封理想主义的家书(转自彭晓芸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9:38:49

2011-02-13 03:43 星期日 晴


  
一对不可思议的父子 两封理想主义的家书
  
    爸爸的信———
    学会鄙视自己,才不会妥协
    【儿子的附注】
    半月前接到家里电话,我爸说给我写了封信。当时我还改了个状态说,哥们发什么鸟神经?有事打个电话就拉倒了,还写信。心里想着难不成是偷情被我妈逮到,闹离婚了不知道怎么向 我启齿?还是想告诉我有一个跟我一般大的弟弟? 总之诡异得让我担惊受怕了半个月。 结果,我勒了个去的,真给我写信了。昨天晚上收到快递,信很沉。我琢磨着难不成信里还夹着一沓RMB寄给我?赶紧打开一看,我X,只有信,23页的长信! 这个老男人精神抖擞地又装文艺X了。不过我不得不很没出息地承认,看完后虽没内牛满面,但还是流出了一些比我精子要珍贵得多的小泪滴。 我将信全文打出来了,删了一些涉及真人真名以及一些他人隐私的事,其它基本原文呈现。 顺带给我爸的文字吹个牛,这是我今年看过的最励志的男默女泪文。
   
    爸爸有些话想送给你,18号是你23岁的生日,接下来这一年你也即将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爸爸有些话想送给你。 先说一些一直以来你可能不知道的事。在你四五岁的时候,你特喜欢把小鸡鸡往插座里塞。当时你真的把你妈吓坏了,她把你小鸡鸡能够到的插座全部用胶带封上。 结果有一次,你居然爬上桌子把小鸡鸡往插孔里塞。 你妈快急疯了,问我怎么办。我就弄了个打火机的打火器电了下你的手背,并严肃地告诉你把小鸡鸡插进插孔里比这要火凶(厉害)一万倍。 从此,你真的不再把小鸡鸡插进插孔里了,而是迷上了拿这个打火器电别人的小鸡鸡。我安慰你妈,电别人的总比电自己的好。 你一定有印象,在你初一的某个晚饭时,我把性书(《金赛性学报告》)放在桌上叫你拿回房间看。你妈说了句,鬼儿吊(小孩子)看这书干吗?还饭桌上拿出来,偷偷放你房间里就是了。 当时你十分难为情地低下了头。 后来我看到《钱江晚报》采访你,你回忆这事时说,其实你是装的,你六年级暑假就看过了。 我要告诉你,儿子,其实爸妈也是装的。

    你知道为什么爸爸要在那个时候给你看性书吗?是你妈早上洗到了你画地图的内裤(画地图是我爸自称是遗精的形象表达),我们商量着是时候该给你性教育了。给你看这书,你妈事先是知道的。她就是怕你难为情,才装自己也不好意思,好给你个台阶下。 所以,以后你工作了千万要记住,大人的心思你是看不透的,别老以为自己灵光(聪明),别人都是老嗨(傻逼)。人犯嗨(傻)的时候,往往自己不知道。 还有你高一或者高二那年?我记不清了。有一次你妈整理你抽屉,翻出了避孕套,又把你妈吓坏了。问我这孩子小小年纪怎么就学坏了,这该怎么办?    我安慰她,这总比小时候把小鸡鸡插到插孔里要好吧? 但你妈还是很急,问我怎么办,是没收了还是放回原处? 我说,检查下生产日期,放到抽屉最上面来。爸爸这么做就是想委婉地告诉你,你干的坏事爸妈都是知道的,所以没有照样放回原处。爸爸是主张你成年后再有性行为的,但你如果已经发生了,爸爸也不反对,你能用避孕套,爸爸很欣慰,这说明我们家性教育是很成功的,所以爸爸没有没收你的套。你妈着急爸爸很理解,当然爸爸不急,因为爸爸觉得就算急,也应该是女孩的爸妈急。
    从小到大,对于你的爱好,爸爸从不干涉,小时候干涉过一回,干了爸爸这辈子最后悔的一件事,这个待会再说。
    小学前你酷爱打麻将。你妈反对,我却赞同,我觉得打麻将不仅让你很早地学会了数数加减和识字,而且还让你分清左右,大大开发了你的智力。到了三四年级的时候,你已练就了能用手盲摸出所有麻将牌。逢年过节,你就给亲戚朋友们表演。我觉得你很争脸,你妈觉得很丢人,这样下去你会变成赌棍。但事实证明,你现在对女孩子的兴趣远远超过麻将。
    后来你学国际象棋,你妈不同意,觉得下棋那是跟遛狗钓鱼配套的老年人运动。年轻人应该学画画。 后来你淘气,没去你哥那学画画,天天摸到文化宫打台球。被你妈发现了,你妈很生气,叫我去台球店拎你回来。我那次找你的时候,你正在帮老板跟一中年人打香烟。老板见了面夸你台球打得相当好,收你当小徒弟,说你在这一带打台球很有名。爸爸确实不懂台球,不知道老板是说真的还是帮你吹牛。但爸爸听了心里还是很高兴的。 但你妈不高兴,觉得打台球是小混混的运动,还不如让你去干老年人的运动。 于是就让你学国际象棋去了。
    后来爸爸知道丁俊晖以后,才悟过来原来打台球还能这么出息。如果时间能倒流,我愿意做一次丁爸爸,就算你不是真的丁俊晖,爸爸认了。反倒现在,我心里老觉得是不是把一台球神童砸自己手上了? 后来你下国际象棋,半年后就拿了丽水市第一。爸爸很惊讶。觉得这次得吸取教训,好好培养你下棋。结果不知道为什么,你自己不要下了。你妈不同意,觉得这是一个特长应该继续培养,以后拿奖了搞不好中考高考可以加分。当时爸爸就讽刺你妈,不知道是谁以前说这是老年人运动,没前途。虽然爸爸不知道你为什么不愿意继续下,但是我觉得,既然你不愿意了,逼你也没意思。
    如果国际象棋这事,我还能说服你妈的话,那么你休学写小说这事,真的让我们家陷入了激烈的家庭矛盾。 关于你休学写小说这事的成败得失有代沟,这很正常。你妈当初听到你不想读书想写小说,快疯了,骂你长这么大就没一次让她省心过。也骂我,都是我不闻不问纵容你自由发展给惯的。她觉得,小说什么时候都能写,但读书这玩意是不能停的,一旦休学在社会上混了一年,就直接成小混混不会回去读书了。就算回去读书,肯定静不下心来考上大学。 我说,我相信你会的,因为你向爸爸承诺过只需要一年时间实现自己的理想,然后乖乖回去上课。

    这个承诺的代价是我赌上了跟你妈的婚姻。你妈当时知道我支持你休学,闹着跟我离婚,爸爸压力很大。当然庆幸的是,你最后遵守了自己的承诺,用实际行动证明你没有变成小混混,还是上了大学。 你当时质问你妈,为什么不尊重你的理想?你现在长大了,再回过头来换位想一想,我们两父子尊重过你妈的理想吗?

    是的。你妈没有理想。 我跟你妈结婚的时候,我就问过你妈的理想,你妈说,赚钱好好过日子呗,讲什么理想。你妈就是这么传统现实的小女人,干的活是相夫教子,把自己的个人价值依附在家庭上。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她很可悲;但作为妻子和母亲,她很伟大。她只希望你能好好读书,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娶个好老婆,然后生个胖儿子,接着为你的孙子操心。这就是她全部的理想。而你休学后,让她在一堆中年妇女们吹牛自家儿子考了第几名时一点都插不上话。她觉得很没面子,她就是那种活在别人眼里的人,她是很累,但她一把年纪难不成我们俩还忍心强迫她改改价值观吗? 
    爸爸很理解你,休学那一年,你妈的整天唠叨和长辈们苦口婆心的劝说让你很烦躁,压力很大。其实爸妈何尝不是这样。在朋友同事,亲戚长辈面前,爸妈是不负责任的父母,没有把你劝回正道。你奶奶还直骂我毁了郑家唯一的香火,怎么对得起你死去的爷爷! 不过爸爸不后悔自己这个决定,因为我觉得这对于你的人生来说,是一次很好的教育。它让你明白在这个世俗的社会,坚守理想的代价不仅仅需要一个人,还需要一群人。爸爸可以毫不脸红地吹牛说,是爸爸的强大支撑了你实现理想。 我希望你以后也能成为这样的爸爸。爸爸之所以能理解你的理想,懂你那句“很多理想年轻的时候不坚持,老了就力不从心了”,是因为爸爸就是活生生的力不从心的例子。 
    我29岁娶你妈,30岁生了你。结婚的时候,房子住的是你妈单位分的,工资你妈是我的四倍。我汽校毕业的,但不会修车不会开车,我只会拍照。因为穷,当时家里的姐妹们甚至你奶奶都看不起爸爸,认为爸爸不务正业,拍照发不了大财。 在一群用钱来衡量人生价值的老嗨(傻逼)面前,我懒得搭理她们,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靠着120块的海鸥照相机,爸爸拍出了这辈子最优秀的作品,在国内外拿奖,真的养活了自己。 直到碰到你妈,有了你以后,我知道光养活自己是不够的,还得养家。虽然你妈丝毫不介意她赚钱来养家,但是我介意。爸爸没有抵挡住世俗的诱惑,妥协了,后来放下了照相机开舞厅、开冷饮店、开餐馆,我安慰自己,赚了钱还可以回来继续实现理想。

    但是爸爸低估了钱的力量。 钱让我们住进了大房子,钱让别人看得起我们,同样钱也糟蹋了爸爸最好的年华。爸爸曾经一度钻进钱眼里,除了赚钱,对别的一点都不感兴趣。等到后来觉得赚够了钱,该去重新拾起理想的时候,我悲哀地发现,已经找不到感觉了。我觉得自己很失败,难道我这一辈子勤勤恳恳努力下来就只是为了让当年的海鸥变成现在的尼康吗?就是为了当年睡街头拍照变成现在住高档酒店去拍领导开会吗? 
    爸爸曾经一度把自己的理想寄托在你身上,爸爸给你取名叫郑艺,就是希望你以后搞艺术。爸爸在你小时候,经常给你介绍照相机,看摄影杂志,但你只对麻将感兴趣。爸爸就强迫你每天听我给你上半小时的摄影课。最后的结果是你把柯达傻瓜机该装胶卷的地方拿着装水。爸爸很生气,当时,就给了你一巴掌。这就是爸爸最后悔的事。
    ……(涉及他人隐私,省略)
    在这个社会,理想太容易妥协,欲望太容易放大。 年轻的时候,爸爸立志要成为全世界最厉害的摄影家,后来退到成为全中国最厉害的,再后来退到全中国最厉害之一,再退到能在浙江省小有名气就好。 而欲望呢? 最开始爸爸没有欲望,拍自己喜欢的,拍自己想拍的东西;后来觉得为了养活自己拍点自己不想拍的也没事;再后来为了能升官,多拍拍领导想拍的未尝不可;再后来只要能赚钱,不拍照也行。 原则(底线)就是这么一退再退,当退到某一天,我拿着相机卖力地拍着领导讲话,你妈打麻将拿着《大众摄影》垫桌脚,我就突然很鄙视自己。我这十几年都在干吗啊?

    所以,当你姨妈很鄙夷地说:当小学老师能赚几个钱?还不如跟着她开店倒房子。你很幼稚地说:赚钱不是我的理想。当你妈说你文笔很好,应该努力进入党政机关工作,考公务员当秘书的时候,你很无奈地说:《人民日报》和新华社的文章我写不来。我听了就哈哈大笑,只有她们俩还老嗨相地继续跟你说,写不来可以学嘛,多工作几年就会写了。

    爸爸不理解为什么你会喜欢上小学老师这个工作,就像我很惊奇你怎么能想得出经典丽水话里那么多的黄色小广告。不过爸爸喜欢看到你投入到自己喜欢的事情中去,并过得快快乐乐。就像爸爸对着《老白谈天》说的那样,你爱干吗干吗,你想干吗干吗,自由发展,爸爸全力支持。随着年龄的增长,你的很多想法会变得更成熟,比如不是所有妥协都是失败,有时候妥协是为了更大的坚持。
    试想,如果你只是一个一线的小学老师,你最多只能改变一个班的孩子。但如果你是一个校长?一个教育局局长?自己开个学校?你想一想会不会造福更多孩子呢?
    当然,爸爸不要求你二十几岁就明白这些道理。如果一个人从20岁就开始妥协,做自己不喜欢的事只为了一心往上爬,那么到了爸爸这个年纪的时候,他绝对妥协成了混蛋。
    ……
    爸爸童年里的理想是被人强加上去的。像爸爸现在跑步的时候经常呼一些口号,你觉得很好笑,比如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提高警惕,保卫祖国。但是爸爸当年喊这些的时候可是正儿八经的。所以上次爸爸听你发表理想主义的长篇大论时,爸爸很震撼,你真的不是小孩子了,有自己的想法。爸爸当时说你不切实际,那是爸爸这个年纪的人本能的回答。后来爸爸睡觉前想了想,为什么很多人一听到理想主义的生活,连试都没有试过就断定自己做不到呢?甚至还要打击去试图这么做的人?爸爸不知道为什么一不小心就成了这样的人。

    爸爸知错就改,现在衷心希望你理想主义地活一辈子,也祝福你找到一个同样理想主义的女孩子。如果将来你妥协了,千万别以妥协为荣,也别给自己的妥协找借口,要懂得鄙视自己。
    只有不断鄙视妥协的自己,才能坚守住做人的原则。只有不断反省梦想的价值,才不会让暂时的妥协变成永远的放弃。惟独房子,一个男人要靠自己挣,最近你妈吵着要我一起拿钱出来买房子。她的理由是,一个男人结婚前父母不给他准备房子是很没面子的事。我已经明确告诉你妈了,你将来的房子,我一毛钱不会出,出得起也不会出。我觉得儿子买房不是父母的责任,就算有钱也不出钱给你买房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

    但是如果你要创业,只要你有一个合适的想法,爸爸做你的股东;只要你想出国留学,爸爸愿意倾家荡产在你身上投资。

    惟独房子,我觉得一个男人要靠自己挣。要么你自己一边理想主义地生活,一边挣够买房子的钱,要么就为了房子妥协你的理想,再要么就有本事找到一个跟你一样理想主义的人压根不需要买房。这种考验能让你人生变得丰富,并且帮助你长大。

    还有顺带交代了后事。 如果我先你妈走,那么我希望你能把你妈接来跟你一起住,就像奶奶现在住我们家一样;如果你妈先我走,我绝不会跟你住,我雇个保姆去大港头租个房子一个人过。 我不需要你来赡养,你过得开心,能成家立业养好自己的孩子就是对我,也是对郑家最大的报答。如果以后有孙子,而且他喜欢摄影,这可能是我住到你家的唯一理由。

    最后,从今年开始,以后每年给你爷爷上坟时,你走在最前头。如果你以后有了自己的房子,那么家里得供着你爷爷,租的房子就算了。 唠唠叨叨写了一叠,最后还得肉麻一下,你是爸爸的骄傲。

    生日快乐!
    一切顺利!
    郑国强
    2010-12-14

在这个拼爹的社会,你让我无往而不胜
  (上接b11版)
  儿子的回信———
  首先告诉你个事
  我把你写的信贴到了网上。结果感动了一大群小萝莉。你可以考虑一下,是不是别拍照,改行写男默女泪文算了。

  不过,我×,我对你揭露的那些我小时候的事表示强烈质疑与不满。

  首先是小鸡鸡塞插座这事,我觉得这是你对我赤果果(裸裸)的诬蔑。 你这种仗着当事人年幼无知毫无记忆,妄图恶语中伤其鸡鸡太小的阴谋论是无法得逞的,因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我出镜率极高在群众中享有盛名的室友可以证明。

  其次,关于避孕套事件,您真是用心良苦。但问题是,我当时因为取用频繁愣是没发现你的用心,我还以为是我自己不小心拿了之后没有藏在抽屉底下。还暗暗高兴发现得及时没有给我妈没收。囧。你看,你装×装得那么辛苦,我傻×傻得这么得意,意思完全没领会在一个层面上。所以下次如果你还想来这么一出,我建议你用一百块钱把避孕套包上,这样就算瞎了我的狗眼,我也能摸出来。

  再次,别装无辜地说好惊讶我怎么想出那么多经典丽水话的黄色小广告。我×,搞得好像跟你半毛钱关系都没似的。你在钟楼底下开歌舞厅那会,正是我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我幼小的心灵怎么经得起如此灯红酒绿的喧嚣世界的荼毒?虽然每次放学路过那都还没有开门,但是启蒙忒早的我,怎能不浮想联翩?

  你看看你每次饭桌上都讲些什么玩意,不外乎三类东西。一政治八卦,二黄色笑话,三政治八卦中夹杂着黄色笑话。在这种环境下,我还能不堕落淫荡吗?要不是我天天温习我妈床头的党章,我怎么还会像现在这样保持着纯情小正太的高尚情操?所以你丫别装得多文艺男知青,以显出跟我截然不同的追求诱骗校内无知小萝莉,这封信我放到网上之后,你的形象荡然无存。

  最后,解释下为什么不下国际象棋。你还真别说,自从我妈说下棋是跟遛鸟钓鱼配套的老年人运动后,我越下越觉得真他妈的是老年人运动。 每次想到班里打篮球的哥们我就心理不平衡。我勒了个去的,一群连年段比赛都拿不到名次的篮球队,打个几分钟下场就有小MM递毛巾递饮料,还能引来花痴尖叫。我每天一坐下好几钟头,见不到半个女人,拿全丽水第一也没小萝莉夹道欢迎我。这实在是太没有天理了。当时想来想去就觉得这运动太不拉风,断然放弃。哈哈。 不过台球我真的是大爱,本来搞不好你真能做世界冠军他爸,现在肠子悔青了吧,只能当一丫臭老九他爸了。哈哈。

  据我妈说,我小时候就没聪明过,如果我能坚持台球是因为“骚”的话,那么我还坚持了很多事情就是因为我“蠢”。 有一次隔壁邻居的孩子叫我拿储蓄罐跟他换弹珠,我就傻呵呵地拿着跟他换了。我妈下班后,还觉得赚大了的我特高兴地把这事告诉了她。我妈骂我傻× ,你知道储蓄罐里的硬币能买多少颗弹珠吗? 我说,可我喜欢弹珠,不喜欢硬币啊。
  把我妈给气得,直到今天,她还是不断地用这个例子来羞辱我,意思就是我脑残,不懂计算得失。 
  的确,直到今天我做人生中的每一个重大选择之前都是拿着我小时候的逻辑来思考———喜欢还是不喜欢?

  我喜欢国际象棋,可能当时喜欢的理由特幼稚,觉得“国际”听上去比“中国”有范,就去下国际象棋了。后来我不喜欢国际象棋了,我就不下。 
  我喜欢写小说,而且当时很不想因为学业而耽误了写了一半的小说,我就休学了。写完了,没什么事情好干,我就又回来上学了。 
  我喜欢丽水话,而且喜欢和一帮同学一起乐呵乐呵,我就做了“经典丽水话”。我不喜欢把它搞得太商业,而且我觉得自己目前做不出能超越《小蝌蚪找妈妈》的作品,我就不做了,也不愿为了钱植入软广告。

  在我妈眼中这就是赤果果(裸裸)的幼稚和傻×。我是没有体会到赚钱的辛苦。可能我妈说得对,所以我能过得这么潇洒。这也是我最感激你的地方。是你牺牲了你的理想,换来了让我实现理想的物质基础。 
  爸爸,我知道那段为了赚钱而丢弃理想的日子,你过得很不开心。虽然你都是嘻嘻哈哈极力掩饰,但是那段时间你特容易喝醉,喝醉了之后就是大哭。你压力很大,我知道。 你脑海中理想的生活肯定不是这样的。为了撑起这个家,你跟许多不想打交道的人打交道,你喝了很多不想喝的酒,装了很多不想装的孙子。没有人过问,也没有人在意过你内心是不是真的快乐。别人想当然地以为,有钱升官了当然就快乐了。而你青春没有付诸梦想的遗憾,为了物质生活妥协精神追求的无奈,没有人会懂。 
  但是你比其他家长牛×的地方在于,你没有把我当成你的附属,逼着我替你去实现你没完成的理想,尽管你曾经这么尝试过,但你打住得及时。尤其还有我妈,这样一个成天打着“我都是为了你好,听我的没错”的旗号的控制欲超强的家长跟你对比,我×,你就成中国封建家长里的奇葩了。

  牛×的家长是帮助子女实现理想,只有傻×的家长才控制子女实现他们的理想。

  你让我敬佩
  你让我敬佩的不仅仅是你的强大支持了我实现理想的可能,而是即便现在,你已经过了拍照的巅峰状态,当初号称成为全世界最牛摄影家的理想已经遥不可及,但我仍然看到了你的努力。 爸爸,拿不到金奖又怎么样呢?成不了世界最牛的摄影师又怎么样呢?对于别人来说,你需要有一大串的定语来证明自己。但对于我来说,爸爸,两个字就足够了。

  作为儿子,我真正关心的是你是不是享受拍照的过程。你能把一个爱好坚守一生,这已经足够牛×了。多一个头衔还是少一个奖项,一点都不会妨碍我以后跟你孙子吹他爷爷的牛×。你的人生让我肃然起敬,不仅不失败,是赤果果(裸裸)的成功典范。

  就像你对着《老白谈天》所说,人并不一定要干出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只希望我过得快快乐乐。我也是这么想的,我从不要求我爸是李刚,我只希望你快快乐乐地活着。更何况你年轻的时候已经充分证明了自己,让我以“这是郑国强的儿子”骄傲地在丽水生活着,接下来应该是轮到你以“这是郑艺的爸爸”骄傲地存在于这个世上的时候了。

  这种对于爱好的坚持,对于梦想的态度潜移默化感染了我。我不断地激励自己,我的爸爸在穷困潦倒的时候还坚守着理想,跑遍了全国;一把年纪吃喝成一胖子上楼下楼都还喘的人,居然为了能拍到日出,爬上了浙江最高峰。那么年富力强的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坚持理想?为什么不试一试做自己喜欢的事养活自己呢?

  其实无论你愿不愿意掏钱买房,对房子我都没什么追求。《新周刊》新年贺词里讽刺道,当今的爱情是在房产证里的爱情。我×,我还真不相信了,我丫的买不起房子就嫖不来小MM了?你理想主义了30年,我自己也很想知道自己能理想主义多久,一个平凡的工作和一间狭小的出租屋会不会摧毁我的精神追求。

  另外,我对于你从暑假开始跟我妈分床睡,跑来跟我睡的这种无耻行径,表示强烈谴责。我实在受不了你的呼噜,你×× 的怎么就不会被自己的呼噜吵醒。 
  鉴于肉麻的结尾已经被你先用了,那么我只能来个气势磅礴的结尾:在这个拼爹的社会,你让我无往而不胜。
  祝
  身体健康!
  郑艺
  2010-12-19类:当下评论 | 评论:0 | 浏览:1467 | 收藏 | 转发至天涯微博 | 查看全文>>--------------------------------------------------------------------

中国式“教孝不教慈”的隐忧

2011-02-20 14:28 星期日 晴

   中国式“教孝不教慈”的隐忧
   ——郑氏父子独特在哪里?
  彭晓芸
  
   按照编者所加标题言,这是一对“不可思议”的父子,一对“理想主义”的父子。父亲郑国强热爱摄影,尽管人生经历诸种波折,仍然不改其衷,成为当地颇有名气的摄影家,更重要的是,“能把一个爱好坚守一生”,这样的人生让儿子郑艺“肃然起敬”,视为心目中的“成功典范”。
   父子俩的家书公开发表于2月12日的《羊城晚报》之后,我在微博摘发链接,引来网友极其热烈的讨论,还是如编者所言,人们震撼于这对父子的“与众不同”、“特立独行”。
   这对父子果真那么出离于常规吗?还是我们的社会文化土壤有着太多冥顽不化的成规甚至陋习?这对父子,只不过是以较为平等甚至嬉笑怒骂的方式在进行对话,他们挑战的,无非是当下中国社会的一些所谓“主流价值观”:子女当无条件恭顺父母,中国是个讲究孝道传统的国度;成功是获得名利,取得一定社会地位……诸如此类。
   其实,类似的家书并不少见,《傅雷家书》以及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堪称典范,这对父子呈现的,只不过更具草根精神,更接近当下互联网一代的话语方式。其中的父子,儿子郑艺是千千万万80后中很常见的一类孩子:以玩世不恭、插科打诨的姿势展示他们这一代人的独立精神,他们的人生相比过去世代的孩子,更懂得自主,更希望祛除政治意识形态的束缚,呈现“我”的独特存在和个体价值,韩寒应当说是这一代孩子的典型样本;相对独特的,倒是这位父亲——郑国强。郑国强这样的父亲,在他的同龄人中,反而不是多数,而是一个难得的、具有终身学习精神的“上一代”。
   如果说傅雷、龙应台这样的知识精英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并不出奇,那么郑国强这样的父亲的学习能力和教育理念则更具有向社会大众呈现的价值。他是一位普通而又不普通的父亲。他和当下多数中国人的命运一样:为了撑起一个家,“跟许多不想打交道的人打交道,喝了很多不想喝的酒,装了很多不想装的孙子”,在同一个体制面前,郑国强父子没有任何资源优势,既非官父子、也非富二代,甚至连有点资本作清高状的知识精英也算不上,他们要面对庸常的俗世和人际关系,他们要解决起码的生存问题。唯一与别人不一样的,就是这位父亲在跌跌撞撞中还是守护着自己作为一个个体行走于世的价值,这个价值,不是升官发财,也不是成为世界一流的摄影师扬名立万,而是仅仅保存着他作为郑国强——一位热爱摄影的普通公民在日常生活之外所希翼的人生格调。
   正是这样的示范,让儿子郑艺在潜移默化中感同身受,甚至被父亲执着的精神所震动,从而自然而然地有了作为儿子郑艺个人的坚守和追求:他不愿意去考公务员,不愿意读热门的商科,他的理想简直普通得会让中国社会多数功利的父母“发指”和“抓狂”,他,仅仅想做一名小学老师。 
   郑国强这样写道:“爸爸不理解为什么你会喜欢上小学老师这个工作……不过爸爸喜欢看到你投入到自己喜欢的事情中去,并过得快快乐乐。”郑国强并没有完全摆脱望子成龙的集体无意识,但他终究还是凭借着强大的学习精神明白了一个道理:让孩子做他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且快乐。郑国强没有把孩子的顺从视为孝的核心要素来要求,他对孝道有了自己的阐发和新的认同:“我不需要你来赡养,你过得开心,能成家立业养好自己的孩子就是对我,也是对郑家最大的报答。如果以后有孙子,而且他喜欢摄影,这可能是我住到你家的唯一理由。”
   这番话让人想到耶鲁大学教授陈志武关于“养儿防老不道德”的理念,这一观念在当下中国社会还是颇有颠覆传统的意味,而认为不可行的人,也多归咎于中国当前的制度保障缺失,这当然是一定的现实困境,但除了物理意义上的“赡养”和生理意义上的“抚养”,我们往往忽视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命题:即中国传统的“父慈子孝”观念,在当下中国社会,遭遇了什么问题?我们长期以来的误区在哪里?
   在《中国文化与中国青年》一文中,钱穆曾经比较深入地阐述了他关于东西方文化的缘起、差异的观点,他说“青年少年则常见于孝,壮年中年则常见于爱,老年晚年则常见于慈。曰孝,曰爱,曰慈,皆仁也。青年无不知孝父母,壮年无不知爱配偶,老年无不知慈伦类。”他进而论述:“大抵中国主孝,欧西主爱,印度主慈。故中国之教在青年,欧西在壮年,印度在老年。我姑锡以嘉名,则中国乃青年性的文化,欧西为壮年性的文化,而印度则老年性的文化也。又赠之美溢,则中国为孝的文化,欧西为爱的文化,而印度为慈的文化。”
   这番论断多半会引发争议,但有一点不可否认的,中国的确是一个讲究孝道多于讲慈的社会,所谓“教孝不教慈”是也,钱穆言则是“中国传统,教孝胜过教慈”,理由是慈属先天情感,不必刻意培养,孝属后天德行,需要著力陶冶。如是一种传统,实际上使得中国人一直处于将学习止步于青年人的状况中而停滞不前,为人父母需要“习得”被孝文化大大地覆盖过去了,而缺乏学习精神的父母一辈往往更加捍卫父权家长制,在当下中国可谓愈演愈烈,成为一道难以弥合的鸿沟,甚至有“父母皆祸害”这样的豆瓣小组应运而生。
   如果说过去世代的代际冲突更多集中在人生阅历的不同造成的“时间鸿沟”,那么,今天的代际冲突,实际上更集中体现在获取资讯和持续学习的能力在两代人之间造成的“信息不对称”,或可称之为“信息鸿沟”。
   我曾经请过一位阿姨,做了一年,她突然提起有个儿子在广州,我说怎么从未来看你,你也从未外出去和他相聚呢?她说儿子不愿意见她,说话间很淡然,可以感觉到,那是怎样一种淡漠的亲子关系!我说或者你打电话关心关心孩子,问问他近况也好。有一日,她真的打电话了,劈头一句话便是:“你没出去混吧,你可不要学人吸毒,电脑害死人,你不要去网吧……”我问她,你的孩子在广州从事什么职业,你要这样说他呢,阿姨说她的儿子在广州一个理发店当学徒,一边打杂一边学手艺。我便对她提了一点建议,告诉她,这样对孩子说话,很是伤害他,表明了你对孩子的极度不信任,他好端端地做学徒,学手艺,跟吸毒这些事情有什么联系呢?问问他现在会不会剪头发了,比莫名冒出一个“吸毒”的言辞,可能让孩子觉得你更尊重他。另外,电脑也不是“害死人”,如果他在学艺期间,假日去去网吧,了解他需要的资讯,这也是学习,未必就是去“混”。
   阿姨学习能力挺强,下一次讲电话,我便听见她在问具体问题了,不再一句大话盖过去责备一通。其实,阿姨和孩子的这种关系,是当下“一代打工者”和“二代进城打工者”之间的典型关系,一代打工者尚且没有融入都市生活的信息流当中去,而且他们随时愿意回家乡生活,而二代打工者由于文化程度提高,在城市生活中已然是半个城市人,多数几乎不再可能回到农村务农。正如有研究富士康工人的自杀时提出的困惑:这些年轻人的家庭为何没有给他们提供求生意愿的最后屏障呢?能够找到部分答案的,依然可以归咎于两代人的这种“信息鸿沟”,恰恰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隔膜,早已使两代人之间无法沟通,甚至还产生了亲密关系之间的冲突和伤害。
   也许你会说,农民工群体毕竟是社会的一个底层阶级,不能苛求他们有很强的学习能力,那么,不要忽略了,即便是在既得利益阶层,这种“信息鸿沟”依然存在,只不过冲突的层面更多体现在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上。如郑国强的经历,如果他不断地妥协,他可能成为一个光鲜的既得利益阶层,如果他缺乏自省能力,他很可能和很多的父母一样,以父权压制孩子服从他安排的道路:升官发财之类,以自尊和威权为执念拒绝接受新的思维,进而指责孩子接触的“普世价值”。
   当年轻人都已经分成两种人:会翻墙的和不会翻墙的,可以想见,存在于以50后和80后为代表的两代人之间的阻隔,会是多么的难以逾越。而这,不是讲讲孝道便可解决的,也不再是过去的代际冲突那样,所谓“到了年轻人也成为父母的时候,他们就自然理解了为人父母的苦心了”,历史并没有全然重复,因此,新一轮的代际冲突,夹杂着社会文化和政治背景的暗语,与中国的体制性拘谨紧密关联,甚至正在成为政治问题的一个表征。
   “孝道”我们讲了数千年,而为人父母必须“习得”的观念,则被遮蔽了太久太久。因而,在郑氏父子身上,我更愿意把赞赏留给这位父亲,他的学习精神正是他的孩子郑艺的幸运,恰如郑国强所言:“爸爸知错就改,现在衷心希望你理想主义地活一辈子,也祝福你找到一个同样理想主义的女孩子。如果将来你妥协了,千万别以妥协为荣,也别给自己的妥协找借口,要懂得鄙视自己。”
   人的成长,往往与社会的演进同构,如果一个社会止步不前或者被各种粗鄙的价值观裹挟,那么,其中年长而又手握权力资源的社会成员,往往容易成为既得利益者而不愿意放手,不愿意“知错就改”,进而与年轻世代形成一种利益冲突甚至社会断裂。基于此,也许今天我们要发出一种不同的声音了:中年智则国智,中年富则国富,中年强则国强,中年独立则国独立,中年自由则国自由,中年进步则国进步!
  
  
   《羊城晚报》 2011-02-20 观点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