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者斗恶龙5宝珠:不尤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1:36:59

读《近思录》,张载言:“责己者当知无天下国家皆非之理。故学至于不尤人,学之至也。”

夸张了吧,不尤人就是学之至?

在车上,放下书,想去。为什么学?是为了自由、美丽地活着。什么妨碍了?我想起熟悉的亲人、自己、周围的人,清楚看到了尤怨对生命的戕害!尤怨使眼中的人世变得丑陋乖离,从而对人的生命释放着顽固的毒素,而美丽才能滋养人的生命!

如果感到不顺心了,把原因归于别人是再容易不过的事了,自然也就滋生了怨恨!

归错于人,造成了己是人非的享受,这也很吸引人。但正因为己是人非,所以就怨恨!

尤人最终有何用呢?除了伤害自己,还能有什么?

我没能更早明白这点,而我看到那么多人,任年华逝去,仍不明白!实际上,我们的文化中,对这个问题早就有认识了。这让我不由想到我所受教育中传统文化的缺失!

孔子言:“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天乎!”这一点竟要感慨只有天知道?我如今能约略明白这一点。只有摆脱了怨天尤人生命特质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孔子的所作作为,理解他为何“知其不可为为之”。孔子知道“不怨天,不尤人”有多难!

为什么不能怨天尤人?

“见贤便思齐,有为者亦若是;‘见不贤而内自省’,盖莫不在己。”这是程颐的话,是对“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分析。在怨天尤人时,认识到“莫不在己”,所怨尤的东西,原来自己身上也全有,那有什么资格怨尤呢?回到“责己”上来,“知无天下国家皆非之理”,那么就不必苛求了。不苛求别人,就无怨无尤了。

想起“我即是你”这句话,还有佛家的“无我”。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怎么能不“不怨天,不尤人”?

程颐的学生谢良佐与老师相别一年,老师问他的学业,他回:“也只去得个‘矜’字。”问何故,回:“子细检点得来,病痛尽在这里。若按伏得这个罪过,方有行进处。”

一年,“子细检点”,为一个字!我们文化里面,是重视“日三省吾身”的,去认识自己,因为人一切对外界的反应,都源于对自己的认识。若识得“矜”字,知道不是自己都对,知道自己的限制,那么,自然“不怨天,不尤人”!

程颢说到“圣人责己感也多,责人应也少”,也在强调“反求诸己”,多自省,少要求别人。

程颐门人张思叔怒骂仆夫,程颐提醒他:“何不动心忍性?”“思叔惭谢”!

孔子说颜回好学,“不迁怒,不贰过”,自己情绪不佳了,不迁怒于别人的不是,这也是自省。

印象中,特别是老年人,会说:“我身体不好,不能生气,你们不要让我生气。”这就把自己生气的原因完全归于别人了!

甚至,对不如己意的东西,可以抱一份感激心态。因为。那给自己提供了一份认知,提供了自省的契机,自己可以从中更能领悟造物所赋予的,可以让生命得到更空阔的领域!

以此自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