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拉瑞亚肉前最好装备:读书人的清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1:45:44

读书人的清高  


  长期以来,人们对"清高"一词的理解多含贬义,清高有孤芳自赏,自鸣得意的意思,其实,这是对"清高"真正含义的一种误解。

  为此我专门查了词典,《现代汉语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清高是人品高尚,不同流合污。从这个定义看,清高是为人处世应该追求的一种崇高的境界;一种非常可贵的品质;一种十分难得的素质。

  "清高"在我国传统文化里是一个特有的概念,就是读书人对功名权贵的不屑态度。在古代,有知识有头脑的人被恭称为"读书人",这部分人成为传承民族文化,丰富精神财富,提高人们整体智力,维护社会道德的主要力量,由于儒家的"学而优则仕"传统,他们在很大程度上还要担负起"治国平天下"的重任。无论怎么改朝换代,读书人总处于"士农工商"社会阶层的第一位,等同于统治者。"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种黍",这些话语既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实,也透露出读书人的自豪和清高。

  清高是清幽而高洁的境界,具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洒脱和深远。古代读书人的清高常常表现为:往日里琴瑟和鸣,吟诗作赋,远离名利,洁身自好,不屑与流俗为伍;而郁郁不得志之时,则讥笑尘世,隐居山林,忍受心灵的折磨,度过寂寞清贫的一生,却为后人留下千古绝唱。

  现实生活中,读书人是具有清高品质的最大群体,清高似乎成了读书人的特质。一个人书读得多了,受的教育多了,思想境界、道德涵养水平必然会比那些不读书的高出很大一截,对于社会的认识也会不一样,对于那些司空见惯的低俗之事自然不会去做,清高可以说是一个人的知识、道德水平达到一定层次的必然产物。

  读书人人格清高,崇尚真理,追求美好的人生理想,不顾一切地捍卫人格尊严,甚至情愿以身殉职,用牺牲生命的方式来反抗邪恶。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历史上许多清高超拔之士的壮举。如屈原的"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侍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而折腰"。清高成为读书人反抗邪恶的武器,维护人格尊严的盾牌。

  清高与富贵很难结缘,清高与清贫常相伴而生。清高不是因为优越,而是因为幽雅。优越产生的不是清高,而是高傲。读书人最能忍受生活的清贫和寂寞,而喜爱享受精神家园的丰富和幽静。

既然清高自古以来就是值得赞美的清风劲节,那么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清高"一词多用于贬义?它的词性是什么时候在人们的脑海里发生了异化?

  从上个世纪50年代起,没完没了、大大小小的运动就对准了读书人,先是把读书人那种温情脉脉,作为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情调加以鞭笞,接踵而来的就是反右派、拔白旗、反右倾、十年浩劫,矛头不仅指向时政言论,就连仁义礼智信的品行,温文尔雅的风貌也在扫荡之列,致使那些素来洁身自好的,不争名于市的,不轻言附众的,不阿谀奉承的,具有个性的读书人,纷纷以清高进行自我批判。很显然,"清高"在当时的社会舆论中成为贬义词,而与褒义词绝缘。

  虽说"清高"在极"左"思潮的暴风骤雨中已经异化,但仍有像顾准、遇罗克那样的耿介之士,不随波逐流,不惜牺牲身家性命来维护清高尊严的读书人。

  可是,在当今商品经济的大潮中,这"清高"却被许多"读书人"抛到了脑后,为了争名、争利、争评奖、争职称,不惜抄袭、剽窃、弄虚作假、拉关系、送红包,甚至雇人代笔、搞假文凭、假学历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学术尊严荡然无存,学术腐败的丑闻却不绝于耳。

  在这团乌烟瘴气弥漫的氛围中,当然也有因不满现行的研究生考试制度,而辞去清华大学教授一职的陈丹青先生,但像他这样清高的读书人真是少得可怜!

  一代代读书人以"立志"、"立言"、"立名"为人生追求,胸怀"以天下为己任"的雄心,为民族的文化踵事增华,为兴国安邦而殚精竭虑。作为一个读书人,他首先应该是个清高的人。

  (2006年5月26 日)
摘选自刘明清《从愤青到思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