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拉瑞亚世界之树:安徽出土藏礼于器的系列青铜鼎赏析(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9 02:45:47

安徽出土藏礼于器的系列青铜鼎赏析(图)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26日 13:28 《东方收藏》杂志

  安徽 马起来

  安徽是中原夏商周三代王朝与南方各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发生广泛交往的重要地区。早在商周时已有淮夷、群舒、徐、楚部族的记载,西周以后,部族和小国更是星罗棋布,后来又经历了春秋、战国时的大国争霸和统一战争。在这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必然会留下重要的文化遗物——青铜器,其中青铜鼎占据重要地位。

  鼎,礼器。古代炊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于煮、烹饪或盛鱼肉;还是刑人之器,又是炼丹、煮药、煮茶之器。形状大多是两耳、圆腹、三足,也有四足的方鼎。青铜鼎是在新石器时代广泛使用陶鼎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有资料表明,目前发现最早的青铜鼎出现在商代早期。青铜鼎本是炊器,后来成为一种礼器。这类器物叫做青铜礼器,青铜鼎就是礼器中最重要的器具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新发现的光是收藏于安徽省博物馆的青铜器,就达4000余件,这里选择的26件青铜鼎,包括西周8件、春秋13件和战国5件,它们在不同发展阶段中形成了各时期的风格特征。

  本文介绍安徽出土的西周、春秋、战国青铜鼎26件,除几件已标明地方市县收藏外,其余均现藏安徽省博物馆。

  青铜器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安徽的古代青铜器与黄河流域的青铜器一样,发展很早,其造型、纹饰早与中原文化有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但又呈现出地区的独特风格。穿越历史,感受国宝,观赏安徽出土的古代青铜鼎,使我们从一个艺术的侧面看到一个地方青铜文化的发展概貌,看到一个地方文化的局部。正是这无数的局部、侧面文化的总和构成了祖国统一文化全貌。青铜时代离我们已很久远,但那个时代青铜器的精巧工艺与优美雄伟的造型,在世界文明史上,至今仍然放射着奇异的光彩,吸引着人们。

  西周时代的青铜鼎数量多,是当时青铜礼器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式也有相当的变化,中晚期变化更大。

  ←蝉纹鼎

  蝉纹鼎1974年六安县孙家岗出土,埋藏地下两千七八百年,完好无损。造型规整庄重,花纹细密清晰,属国家一级文物。通高27厘米,口径24厘米,重5.9公斤。盖面饰一圈兽面纹,三足上部也饰兽面纹,上下呼应。上腹部饰蟠虺纹,下腹饰蝉纹,两种纹饰都隔以6个对称垂直小扉棱,主题纹饰为蝉纹。

西周蝉纹鼎

  图右蝉纹鼎其形制、纹饰与图左的蝉纹鼎基本相同,只是肚子大,无盖,满身绿锈。看来图右比图左岁数大,年头多。

  →环带纹鼎

  1982年寒假的一天,巢湖市一位小学教师,路过一家废品收购站,见到一堆破铜烂铁上倒卧着一个庞然大物,虽然断了一条腿,形象很气派,花纹也很奇怪,意识到它不是寻常之物,随即告诉了当地文物部门,这才使这件国宝级文物没有被当成废品化为铜水而重见天日。此鼎现藏巢湖市博物馆。

西周环带纹鼎

  这件环带纹鼎为方唇敛口,鼓腹,圜底,蹄形足,通高21.5厘米,口径21.3厘米,腹深10厘米,耳高4厘米,足高7.3厘米,重3.25公斤。立耳稍外撇,耳内侧饰云纹和鸟纹,外侧饰云纹,口下一周为鳞纹,腹部饰环带纹,足根饰兽面纹。环带纹是青铜器纹饰之一,环带曲折如波浪,因而又称波浪纹,凹处常填上其他小纹饰加以配衬,烘托主题纹饰,丰富了内容。此鼎特色之处在于耳部纹饰,花纹细密多样,线条错落流畅,这在青铜鼎中比较少见。其造型、花纹均为中原地区西周中晚期风格。由于此鼎是从废品堆中捡出的,没有明确出土地点,而且安徽地区迄今也没有发现与它相同的鼎,故而专家认为有可能是从中原地区传入江淮境内的。

  西周青铜鼎在中期以后,由于奴隶制走向衰落开绐有了新的特点,制作一般轻薄简陋,并且出现了较前简单潦草的涡纹、云雷纹、重环涡纹和窃曲纹等纹饰,如云雷纹鼎、涡纹鼎、重环涡纹鼎。

  ↓凤纹方鼎

  此件铜鼎呈方形,一对小耳,4个矮足,体态轻秀,富有生活气息,这就是皖南原屯溪市飞机场1965年出土的西周晚期凤纹方鼎。该鼎高22.8厘米,口长28.5×26.5厘米,重5.7公斤。薄薄的方耳立于口沿,口沿略大于底部,直腹,平底,腹部四角饰有双扉棱,增添美观。

西周凤纹方鼎

  突出的是,四壁中间均饰有两个长冠垂尾的凤纹,并呈半浮雕状。在凤纹下的空白处还填以蛇纹,丰富纹饰内容。整个画面,简练明快,主题突出。可以说是西周晚期一件具有代表性的青铜器杰作。

  ↑蟠虺纹鼎

  此鼎直耳,圆腹,圜底,窃曲纹,平盖。盖中置一直纽,盖面饰一圈窃曲纹,是由两端回钩的或“S”形的线条构成扁长形图案,中间填以目形纹。这种纹样在西周中、后期青铜器上常见,一直沿用到春秋战国。该鼎的腹部饰有一周蟠虺纹带,是鼎的主题纹饰,也是青铜器上常用的纹饰。蟠虺纹是由蟠屈的小蛇(虺)的形象构成几何图案,细密而神秘。三足上端饰兽面纹并附扉棱,三足正向蹄足演变,此种风格,据专家说,有的已进入东周初期了。此鼎1971年在肥西县八里岗出土,高22厘米,口径22.5厘米,重4公斤。

西周蟠虺纹鼎

  春秋时代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时期,周王室铸造的青铜器减少,但各诸侯国却大量铸造,开始与中原春铜器相异,器型在实用的前提下,追求奇异新颖,形成自己特有的风格而各具色彩。

  →云雷纹鼎、云纹鼎

  鼎为直耳,圆口,圜底,三柱足瘦细外撇,器体轻薄,造型古朴。纹饰简单,只有腹部饰斜角云雷纹,下饰一周很细的凸弦纹。鼎高28.1厘米,口径31厘米,重3.75公斤,1971年铜陵市火车站出土。与铜陵市相邻的繁昌县,1972年也出土一件附耳“云纹鼎”,造型雄健,纹饰简洁。两鼎都是饰斜角云雷纹,看来时代相近。

  云雷纹,青铜器上的一种典型的纹饰,基本特点是以连续的回旋形线条构成的几何图案。云雷纹常作为青铜器上纹饰的地纹,用以烘托主题纹饰,盛行于商和西周,沿用到春秋战国时代。

  ←窃曲纹罐鼎、罐形鼎

  此窃曲纹罐鼎满身裹着蓝锈,但纹饰很清晰。圆口,直颈,鼓腹,肩腹间置对称环耳。腹饰变形窃曲纹和三角纹,三足饰兽面纹,膝部有两道箍节,还有小扉棱,显得秀丽美观。整个形状像罐,俗称罐形鼎,也有称浴鼎。浴,通常是指洗澡,如沐浴、海水浴。此鼎底部有明显的炊烟痕迹,有可能是古人洗澡烧热水的用器。1979年青阳县庙前公社出土,鼎高25厘米,口径18.5厘米,重7公斤。

  同样,“罐形鼎”底部也有炊烟痕迹。两鼎外貌相似。此种器型又称为浴鼎或汤鼎。汤有两个含意,古时候的汤,一般是指热水;另一个含意是指食物加水煮熟后的液汁,如米汤、菜汤、参汤等。如此大肚子的鼎,煮饮用的汤,要多少人才能喝完呀!看来它还是烧热水洗澡的浴鼎。该鼎1955年江北寿县蔡侯墓出土,高47.5厘米,口径23.6厘米,重13.5公斤。

  ↓三足羊首鼎

  鼎作绵羊形,器身作半球状。羊头昂起,眼、鼻、嘴毕现,两角向下卷曲,双耳外侧饰点纹,胸脯凸出于鼎外,羊背为平盖,有鼻纽,盖前端有半圆豁口与羊颈部嵌合,盖后伸出部分作羊尾,尾上饰云雷纹,子母口,三扁足皆作丁勾形外撇,两足在前,一足在后。高11厘米,口径10厘米,器体单薄灵动,重仅0.8公斤。羊通祥,在古代属于吉祥用语。古人把羊作吉祥之物予以崇拜,以求吉祥多福。三足羊首鼎,一件别出心裁的匠心之作。1976年寿县魏岗出土,现藏寿县博物馆。

  ↑兽首鼎

  兽首鼎从个体到形制都比较奇特,全器作动物造型,形似古代祭祀时使用的牺牲,故又名牺鼎。鼎前端兽首突出,双角耸立,两眼圆睁,兽身为器,三个柱形足。兽背为口,盖置环纽。盖顶饰水波纹,耳外侧饰圆点纹(空心连珠纹),兽角饰重环纹,颈下两侧饰蟠虺纹,腹部饰一周蟠虺纹。整器造型浑圆,纹饰多彩,体态憨厚,地区特色明显,他处罕见。

  该鼎通高27.7厘米,口径19.8厘米,重4.8公斤,1959年在舒城县五里公社砖瓦厂出土。西周末期,当黄河流域的青铜鼎趋于衰退时,长江流域的鼎却以新的面貌展现多姿的风采,到春秋中晚期完全形成自己特有的风格。以鼎为器,以兽造型,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器种。

  →蟠虺纹盖鼎、蟠虺纹鸟盖鼎

  蟠虺纹盖鼎盖作圆拱形,正中有鼻纽衔环,活动自如。盖顶以鼻纽为中心,内圈饰一周绳纹,外圈饰两组S形蟠虺纹,腹部上下也是饰两组S形蟠虺纹,中间饰一周突起的绳纹作间隔。足根部饰变形兽首纹。整器制作规整优美,花纹精细清晰,圆浑端庄,风格清新,定为国家一级乙等文物,现藏青阳县博物馆。该鼎是1995年在江南青阳县龙岗窑厂出土。通高16.1厘米,口径13厘米。这种式样的鼎源于西周时期,春秋中晚期流行于楚国,并逐步发展成为具有楚文化特征的器型。

  春秋晚期随着楚文化的向外传播,在安徽的泾县、六安县和江苏的丹徒、吴县等地也有相同形制的鼎发现。有的追求美观,形体也有变化,如“蟠虺纹鸟盖鼎”,形制新颖,地方特色明显。

  ↑→乔夫人鼎、窃曲纹鼎、窃曲鳞纹鼎

  春秋中期的青铜器风格趋向简朴,纹饰多为粗线条,粗犷厚实,如乔夫人鼎。此鼎1970年6月在合肥市四里河出土,是一位农民在河塘捞泥时发现的,可谓是一件出水文物。高25.7厘米,口径19.8厘米,重5公斤。盖正中置鼻纽,盖缘分置3个高于鼻纽的竖纽,揭开盖仰放可盛放食物。两附耳直立宽厚,三柱足粗壮挺健。盖缘裙边饰重环纹,腹部饰窃曲纹,腹下饰凸弦纹一周。整器造型敦厚古朴,纹饰粗犷简练,显示出独特的区域特色,不愧为春秋青铜器中的上乘之作。

  值得注意的是,盖面内圈还铸有7字铭文,文曰:“乔夫人铸其饙鼎”。“饙”是何意?据《说文》:“饙或从食,滫饭也。”《尔雅·释言》说:“饙、馏,稔也。”孙炎注:“蒸之曰饙,均之曰馏,是饙为炊蒸之义。”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孚部》说得通俗:“米一蒸曰饙,再蒸曰馏。”今北方人称熟食蒸热为馏,如把馒头馏一馏。可见“饙鼎”就是两千年前蒸馏饭食用的锅。在春秋封建社会,能为一位妇女特意铸造如此精美的“锅”,实属少有。可见当年合肥这位“乔夫人”不是一般女流之辈。

  与乔夫人鼎形制相似,特别是主题纹饰都是窃曲纹的还有如“窃曲纹鼎”、“窃曲鳞纹鼎”、“窃曲纹鼎”(无盖)。

  战国时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初步确立,奴隶社会崩溃的时期,为适应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生活的需要,青铜器向日常生活用具发展。

  ↑铸客大鼎

  铸客大鼎,挺拔庄重,气势恢宏,重400公斤,为楚王重器,故冠以“大”字。高113厘米,口径87厘米,腹深52厘米。1958年9月17日,毛泽东主席视察安徽省博物馆时,甚是赞赏,说它里面能煮一头牛。鼎的口沿上阴刻“铸客为集……侣……”12字铭文。因铭文为首两字“铸客”,加之器体巨大,故名“铸客大鼎”。又铭文中有“侣”字,为便于区别其他铸客鼎,所以又称为“侣大鼎”。

  该鼎不光造型规整气派大,纹饰也美观,工艺更精湛。大鼎12字铭文的出现,改变了以往认为战国铜器上少有铭文的传统看法。铸客大鼎属“国宝”文物,是安徽省博物馆镇馆之宝。

  ↓铸客升鼎

  这种战国后期的青铜炊器,民国二十二年(1933)在寿县朱家集李三孤堆楚王墓出土。此鼎通高51厘米,口径45.6厘米,重约15公斤。造型、花纹与春秋“蔡侯”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该鼎的腹部外置有四兽,形象生动,攀沿探首,仿佛在窥探鼎内的香肴;同时鼎口沿镌刻有“铸客为王后小为之”9字铭文。

  铭文中的“铸客”,专家认为是从其他诸侯国请来的工匠,说明战国时期的工匠已不再是奴隶社会时期奴隶主的附属品,身份比较自由。“王后”在上古有君王和王嫡(正夫人)两种含义。据专家考证,此“王后”为王嫡含义,即正夫人。“”为府从贝,即府库之府。“小”即少府。少府掌管宫中服御诸物,衣服、珍膳、宝货等。铭文大意是,他处请来高手为正夫人少府制作此器。寿县李三孤堆楚王墓出土的青铜器统称为“楚器”。

  ↑楚王熊肯釶鼎

  此鼎是楚王专为宗庙祭祀制作的重要礼器。形体新奇别致,两只方耳倾倒,口沿伸出长流,腹部光素无纹饰,仅于腹上部饰一周突弦纹,蹄足高峻雄壮,足跟部高浮雕兽首纹,神气坚实。该鼎的造型与纹饰,把使用的价值和艺术美感巧妙地结合起来,是楚国末期青铜鼎的典型风格。在鼎的口沿外壁还刻有12个字铭文,为研究战国时期青铜鼎铸造提供了重要资料,也是研究当时汉字发展的珍贵资料。

  ↑四连环鼎

  战国晚期青铜器造型和纹饰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只图效用,不尚雕饰,如楚王墓出土的这件四连环鼎造型新颖,器身素面,简朴实用。

  四鼎相同,腹部相连,共有4足和6个附耳。盖为圆拱形,较深,子母口,缝合严实。盖面饰两圈凸弦纹和3个牺纽,牺纽略高于正中小纽,这样取盖仰放时,3牺纽便成了足,还可盛放食物。

  设计巧妙的四连环鼎,就如同现代的分隔火锅,同时可以烧煮四样不同的食物。战国时代“火锅”的发现,向我们展示出2000多年前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奢侈的享乐生活,也使我们从一个侧面看到了中华古老饮食文化的丰富多彩。该鼎通高15厘米,单个口径10.8厘米,重4.3公斤,1972年在太湖县长河水利工程出土。战国时期,楚国由湖北迁往安徽建都长达19年,历经4个王,因此楚国遗物包括青铜器,在安徽出土的不仅数量大,而且珍品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