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拉瑞亚 放置门:(二)四饮的分类与主症 金匮要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7:18:25
原文问曰: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一) 问曰:四饮何以为异?师曰:其人素盛今瘦①,水走肠间,沥沥有声②,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咳逆倚息③,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二)
校勘
名词解释①素盛今瘦:谓痰饮病人在未病之前,身体很丰满;既病之后,身体消瘦。 ②沥沥有声:水饮在肠间流动时所发出的声音。 ③咳逆倚息:谓咳嗽气逆,不能平卧,须倚床呼吸。
释意以上两条总述痰饮的分类并分辨其主症,为全篇的提纲。痰饮,古称澹(或淡)饮,指体内过量水液不得输化,停留或渗注于某一部位而发生的疾病。它是一个总的病名,其中又可分为痰饮、悬饮、溢饮和支饮四种。由于总的病名为痰饮,具体辨证中又有痰饮一证,所以前人对痰饮一名的解释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前者是四种痰饮的总称,后者仅指痰饮停留于肠胃的病变。广义痰饮病的形成与人体水液代谢失常密切相关。《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这是人体水液的正常代谢情况,故广义痰饮是由肺脾肾气化失常,三焦水道通调失职,影响体内水液的运化、敷布和排泄,水饮停留于不同部位而形成,尤其以脾气虚不能为胃游溢精气为其主要病机。仲景对痰饮病的分类,是以病位和症状为基础,并涉及病因与病机,现将痰饮、悬饮、溢饮、支饮鉴别如下: 痰饮饮停部位胃肠;病机脾阳虚弱,水谷化饮留于胃肠,形体失常;症状素盛今瘦,肠间沥沥有声,胸胁支满,目眩,短气,脐下悸,吐涎沫。 悬饮饮停部位胁下;病机水停胁下,肝肺气机不利,升降失常,气饮相搏;症状咳吐胁下引痛。 溢饮饮停部位四肢肌表;病机水饮流于四肢肌表,复受外邪,肌腠闭塞,壅阻于经络肌肉;症状当汗出不汗出,发热恶寒,身体疼重。 支饮饮停部位胸膈;病机饮停胸膈,水邪壅肺,气机不利;症状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冒眩,心下悸,腹满。 溢饮病重时可见四肢微肿,支饮其形如肿,两者与水气病之水肿有主次之分,应予鉴别。
按语
选注《诸病源候论》:“流饮候:流饮者,由饮水多,水流走于肠胃之间,漉漉有声,谓之流饮……支饮候:支饮,谓饮水过多,停积于胸膈之间,支乘于心,故云支饮,其病令人咳逆喘息,身体如肿之状,谓之支饮也……溢饮候:溢饮谓因大渴而暴饮水。水气溢于肠胃之外,在于皮肤之间,故言溢饮,令人身体疼重而多汗是其候也……悬饮候:悬饮,谓饮水过多,留注胁下,令胁间悬痛,咳唾引胁痛,故云悬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