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拉瑞亚pc日曜龙防御:中国风景名胜博览总汇(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8 22:20:57
文/网络     编辑制作/  文萃君道
江西庐山简介
庐山于1996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I)(IV)(VI)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江西庐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的佛教和道教庙观,代表理学观念的白鹿洞书院,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紧密联系的文化景观。

壮丽的庐山
庐山位于中国中部江西省九江市南,北濒长江,东接鄱阳湖。山体总面积302平方公里,南北长、东西窄。全山共90多座山峰,最高峰为大汉阳峰,海拔1474米。群峰间散布有许多壑谷、岩洞、瀑布、溪涧,地形地貌复杂多样。
现主要有12个景区、37个景点、230个景物景观。庐山早有“神仙之庐”的传说,水气缭绕的万顷江湖,使庐山夏日清凉,雨水充沛,云雾弥漫。庐山的年平均雾日多达191天,弥漫的云气为庐山平添了许多迷人秀色和神秘色彩。
庐山是一座集风景、文化、宗教、教育、政治为一体的千古名山。这里是中国山水诗的摇篮,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慕名登临庐山,为其留下4000余首诗词歌赋。晋代高僧慧远(公元334~416年)在山中建立东林寺,开创了佛教中的“净土宗”,使庐山成为中国封建时代重要的宗教胜地。遗存至今的白鹿洞书院,是中国古代教育和理学的中心学府。庐山上还荟萃了各种风格迥异的建筑杰作,包括罗马式与哥特式的教堂、融合东西方艺术形式的拜占庭式建筑,以及日本式建筑和伊斯兰教清真寺等,堪称庐山风景名胜区的精华部分。庐山不但拥有“秀甲天下”的自然风光,更有着丰厚灿烂的文化内涵。

三叠泉景色
庐山地处江南台背斜与下杨子坳隐的交接带,区内地层除三叠纪外均有系统的出露,构造明显,展现出地壳演化的主要过程。
庐山具有独特的第四纪冰川遗迹,是中国第四纪冰川学说的诞生地、山麓郡阳湖滨.遗留着末次冰期时由古季风环流产生的独特的风沙丘群。 更多同类内容
该区地质构造复杂,形迹明显。主要有北东向华夏式构造和北北东向新华夏式构造。许许多多的断裂构造,形成众多的山峰。庐山是第四纪强烈上升的断块山,当庐山上升之际、周围相对下陷,鄱阳盆地进一步发展,继而形成鄱阳湖。 选自:
北部以招曲构造为主要特征,形成一系列秀丽的岭谷地貌、南部和西北部则由一系列的断层崖,形成雄伟高峻的五老峰、秀峰、石门涧。山地中分布着宽谷和峡谷,外围则发育着阶地和谷阶。山上和山麓地带都存在着古地面。在庐山与长江的交接地带、鄱阳湖的形成与扩张、塑造出一系列独特的湖滨地貌,与之相连,长江九江河段的地貌演变,湖洲交错的鄱阳湖大平原,形成了多种地貌的汇集,表现出极高的地理地质科学价值与旅游观赏价值。庐山众多的奇峰怪石壑谷瀑泉岩洞等,形成了奇特瑰丽的山岳景观。
云雾频繁,夏季凉爽,是庐山气象的显著特征;土壤呈垂直分布现象;植物显示出中国第三纪植被组成的特点;昆虫形成了庐山特有的种群。

含鄱口
庐山气候温适,夏天凉爽,冬天也不太冷,这是庐山又一优越条件。节令特色:春迟、夏短、秋早、冬长。庐山气温,根据历年记载:最高只32℃,最低在-16.8℃,全年平均为1℃,可见庐山气温适度。一至于四季,按季节平均计算差异也较正常:春季是11.5℃,夏季为22.6℃,秋季则为17.4℃,冬季常在1℃左右。庐山顶端因处高空地带,加上江环湖绕,湿润气流在前进中受到山地阻挡,易于兴云作雨。所以,庐山雨量丰沛,全年平均降雨量1917毫米,年平均有雨日达168天。庐山云雾较多,全年平均有雾日达192天。更奇异的是庐山云雾常年此出彼没和变化莫测,给庐山增添了妙景。庐山水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在雨量丰沛条件下,有多达90多座峰岭的庐山,因地壳运动和冰川剥蚀的巧琢,有的峰岭夹峙峡谷自然形成陡壁深壑,峭崖渊涧,构成众多的瀑床,加上水源四季不断,形成数量众多景观壮美的瀑布,此为庐山一奇。可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各处山峰海拔均在1000米以上,最高峰汉阳峰海拔达1474米,且山上树林密布,山下江湖环绕,加上常年雨水多,空气湿度大,使夏季山上山下的气温差异较大。每年盛夏,鄱阳湖盆地赤日炎火,最高气温可达39℃以上,而山上夏季平均气温只有22.6℃左右,早晚常在15~20℃之间。从挥汗如雨的山下来到凉爽宜人的山上,真是两重世界两重天,正如白居易所赞:“初到恍然别造一世界者。”
武夷山简介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地处中国福建省西北部,根据区内资源的不同特征,将全区划分为东部自然与文化景观、中部九曲溪生态、西部生物多样性、城村闽越王城遗址等4个保护区。同时划定了外围保护地带缓冲区,面积27888公顷。

武夷山玉女峰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的东部,是山与水完美结合,人文与自然有机相融,以秀水、奇峰、幽谷、险壑等诸多美景、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众多的文物古迹而享有盛誉。中部是联系东西部并涵养九曲溪水源,保持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区域。西部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分布着世界同纬度带现存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

武夷山大红袍
鉴于武夷山具有上述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自然与文化资源,中国政府推荐武夷山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武夷山于1999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武夷山风光
地处中亚热带,境内海拔1800米以上的山峰有34座,形成天然屏障,冬季可阻挡、削弱北方冷空气的入侵,夏季可抬升、截留东南海洋季风,形成中亚热带温暖湿润的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潮湿,雾日长,垂直变化显著。保护区内年平均气温8.5--18度,年平均降雨量为1486--215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8--84%,早霜10月份,终霜3月份,无霜期253--273天,平均雾日达120天,随海拔高度增加年日照数递增率为21.3小时/百米,年降水量递增率为44--54毫米/百米。
天柱山简介

天柱山
安徽天柱山自古即为中华历史文化名山,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刘彻登临天柱山封号“南岳”。道家将其列为第14洞天、57福地;三祖寺是佛教禅宗的发祥地之一,传说中禅宗三祖僧璨大师曾在此弘扬佛法,寺院有一座觉寂塔,可惜年久失修,如今已经不为游人所开放。天柱山又名皖山,安徽省简称“皖”由此而来。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是对天柱山雄奇景象的精彩描叙。
天柱山属花岗岩峰丛地貌,地质遗迹丰富,是全球瞩目的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的重要地段,还拥有国家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级旅游区、全国文明森林公园、中华十大名山等称号。2005年9月,经专家评审,国土资源部批准天柱山为国家地质公园,面积135.12平方公里。
天柱山在长江北岸、安徽省潜山境内,其主峰海拔1489.8米,高耸挺立,如巨柱擎天,因而称为天柱峰,山也就此得名。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写了一首赞美天柱山风景奇秀的诗“江上望皖公山”(皖公山即天柱山),诗云:“奇峰山奇云,秀木含秀气。清晏皖公山,巉绝称人意......”
天柱山过去还有潜山、皖山、万岁山称。据说,称万岁山是因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南巡时,亲临皖山设台祭岳,敕封皖山为“南岳”,被誉为“江南第一山”。又因春秋时为皖国封地,山名皖山,水名皖水,安徽省简称“皖”即源于此,所以又称为安徽的“源头山”。在祭岳时,人群高呼万岁,所以将此山称为万岁山。后隋文帝诏废,隋唐以后,南岳改为衡山,天柱山被列为国内五大镇山之“中镇”。其余四镇是:北镇医巫闾山(在辽宁省)、东镇沂山(在山东省中部)、西镇吴山(在陕西省陇县)、南镇地稽山(在浙江省绍兴)。
天柱山有42座山峰,山上遍布苍松、翠竹、怪石、奇洞、飞瀑、深潭。《天柱山志》称其“峰无不奇,石无不怪,洞无不杳,泉无不吼”。可见其自然景色之奇崛。
谷口前潜水碧波荡漾,后依天柱群峰。这里林木葱茏,环境清幽,李白、苏东坡、王安石等文人骚客都曾在此题诗。现仍保留有“诗崖”胜迹,王安石所题诗文为人盗取,至今“诗崖”上仍有不少处露出四方型凿坑,让人惋惜。
从三祖寺向西北沿石级登山,展现在眼前的变幻无穷的瑰丽景色。转一个弯,天地一新;上一道岭,风光又异,使人应接不暇。
天柱峰如擎天巨柱,雄伟壮丽,气势非凡。在天柱峰前正面崖壁上,镌有“孤立擎霄,中天一柱”八个大字,横书其上。“顶天立地”四个大字直书其下,气魄宏伟,令人惊叹。天柱峰左、右侧有飞来、三台两峰相峙,更显得气势磅礴。
天柱山飞来峰下的神秘谷被游人称为“天柱一绝”。神秘谷长约五、六华里,谷底由54个形态各异的洞穴且成,洞连洞,洞套洞,洞内有牖,有庭,有门,有石梯,有石栏。在暗洞中穿行,难辨东西,不知阴晴,压抑沉闷;但一出洞口,即见光明,又使人不觉激动欣喜。
天柱山的风景多而奇,难怪明代诗人李庚赞曰:“天下有奇观,争似此山好”。1982年,天柱山以安徽天柱山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
天柱山在长江北岸、安徽省潜山境内,其主峰海拔1488.4米,高耸挺立,如巨柱擎天,因而称为天柱峰,山也就此得名。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写了一着赞美天柱山风景奇秀的诗“江上望皖公山”,皖公山即天柱山,天柱山的风景多而奇,难怪明代诗人李庚赞曰:“天下有奇观,争似此山好”。1982年,天柱山以安徽天柱山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
天柱山,因主峰如柱倚天而得名。又名皖山、皖公山,有“江淮第一山”、“古南岳”之称。座落于大别山南麓与长江中下游平原交汇处,主要山体距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城西北9公里。风景区总面积333(主景区82.46)平方公里,是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全山有45峰、17岭、18崖、14岩、25洞、86怪石、18瀑、17泉、7关寨、2寺观、有植物119科、1000种以上。
天柱山为古皖文化荟萃地,人文景观博大精深。道教尊天柱山为第14洞天、57福地;佛教禅宗二祖、三祖曾在此往来驻锡;唐佛光寺、南梁山谷寺显赫一时;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黄庭坚等文人墨客存留的近400方摩崖碑刻,集历代文学和书法之精华;石牛古洞摩崖石刻之多之精,名冠安徽全省;薛家岗古文化遗址,将新石器时期原始风光重现。天柱山自然景色奇绝,自然风光雄奇灵秀,雾潮云海,瑰丽壮观,兼具黄山之雄奇、庐山之幽秀。既有奇松怪石、飞瀑流泉,又有峡谷、幽洞、险关、古寨。这里植被繁茂、物产丰富,珍贵植物有香果树天女花、鱼鳞木、珍珠黄杨、云锦杜鹃等,珍稀动物有花面狸、琴鸟、娃娃鱼等数十种。主峰海拔1485米,奇峭峻拔,直插云天。水资源十分丰富,冠盖全国名山。

天柱山炼丹湖
天柱山位于安庆潜山县西部,自然景色奇绝,自然风光雄奇灵秀,雾潮云海,瑰丽壮观,兼具黄山之雄奇、庐山之幽秀。安庆属于亚热带沿江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5°c-16.6°c,年平均降水量1300mm-1500mm,无霜期248天。农业和渔业占较大比重,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最佳旅游时间建议:
天柱山位于安徽省西南的安庆市。安徽省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交替的过渡地带,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全省年平均气温为13℃-16℃。降水充沛,年降水量700-1200毫米,但地区差异明显,东部多于西部,南部多于北部。

天柱山飞来峰
九华山简介
九华山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城西南,是以佛教文化和自然与人文胜景为特色的山岳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国家首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是“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大愿地藏王菩萨道场,向有“国际性佛教道场”之誉,同时也是著名的游览避暑胜地,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
作为皖南斜列的三大山系(黄山、九华山、天目山)之一,九华山西北隔长江与天柱山相望,东南越太平湖与黄山同辉,总面积 120平方公里。号称九十九峰、十八景,鼎盛时,寺庵一百五、僧尼三四千。九华山群峰争峙,却玲珑秀丽。之所以成名,除了它得天独厚的优美环境外,还应归功于诗仙李白和高僧金乔觉。李白游山时,远眺九峰如天赐九莲,触景生情,咏有《遥望九华峰》一诗,赞曰“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使“九华名遂闻于天下”。稍后,朝鲜半岛高僧金乔觉,渡海来九华修行,传说他是地藏菩萨的化身,普度众生,功德无量,“远近焚香者,日以千计”。
九华山山势雄伟,群峰竞秀,植被繁茂,瀑飞泉涌;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佛教气氛融为一体,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风景尤著名者,旧志载有九华十景:天台晓日、化城晚钟、东崖晏坐、天柱仙踪、桃岩瀑布、莲峰云海、平岗积雪、舒潭印月、九子泉声、五溪山色。此外,还有龙池飞瀑、闵园竹海、甘露灵秀、摩空梵宫、花台锦簇、狮子峰林、青沟探幽、鱼龙洞府、凤凰古松等名胜。山间古刹林立,香烟缭绕,古木参天,灵秀幽静,现存寺庙78座,佛像6000余尊。著名的有甘露寺、化城寺、祇园寺、旃檀林、百岁宫、上禅堂、慧居寺等,收藏文物达千余件。

九华山主体由燕山期花岗岩构成,以峰为主,盆地峡谷,溪涧流泉交织于其中。山势嶙峋嵯峨,有九十九峰, 十八景,其中以天台、天柱、十王、莲花、罗汉、独秀、芙蓉等九峰为最,十王峰为九华山第一高峰,海拔1342米。周围群峰争峙,千姿百态。如台如柱,鬼斧神工。山间则清泉潺流,银瀑飞泻,有日出云海、佛光雾淞、雪霰幽潭,蔚为奇观。百种名花异草,争奇斗艳;千亩闵园竹海,郁郁葱葱。飞禽走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神彩奇异的九华宛如一幅幅清丽多姿的山水画卷。
九华山的最高峰十王峰海拔1342米,不是很高,但是景点众多,山路艰难;此外九华山春来迟,秋偏早,夏短冬长,有着典型的高山小气候特点,海拔越高,这种四季变化的规律就越明显。所以,游玩九华山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游览九华山最好的季节是3月至11月。
安徽黄山简介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处在歙县、黟县、太平县、休宁县之间,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徽州地区,黄山山脉东起绩溪县的大嶂山,西接黟县的羊栈岭,北起太平湖,南临徽州山区。东邻浙江,南连江西,北与宣城、池州两市接壤。是长江与钱塘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具体位于东经118°1' 度,北纬30°1' ,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面积约1205平方公里,其中精粹风景区153平方公里。

飞来石
黄山是中国著名风景区之一,世界游览胜地,黄山风景区(Huangshan Mountain)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主峰莲花峰,海拔1864m。黄山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由于山高谷深,气候呈垂直变化。同时由于北坡和南坡受阳光的辐射差大,局部地形对其气候起主导作用,形成云雾多、湿度大、降水多的气候特点。黄山集名山之长: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庐山之飞瀑,雁荡山之巧石,峨眉山之清凉。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 徐霞客两游黄山,赞叹说:“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又留“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更有“天下第一奇山” 之称。可以说无峰不石,无石 不松,无松不奇,并以 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黄山四绝著称于世。其二湖,三瀑,十六泉,二十四溪相映争辉。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各异。黄山还兼有“天然动物园和天下植物园”的美称,有植物近 1500种,动物500多种。黄山气候宜人,是得天独厚的避暑胜地,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疗养避暑胜地。1985年入选全国十大风景名胜,1990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是中国第一个同时作为文化、自然双重遗产列入名录的。2004年2月入选世界地质公园。蜚声中外,令世人难忘。古今有很多黄山诗词流传于世。 2007年5月8日,黄山市黄山风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黄山之美,是一种无法用语言来表述的意境之美,有着让人产生太多联想的人文之美。无论是艳阳高照下显现出的铁骨峥嵘之阳刚之美,还是云遮雾绕下若隐若现的妩媚之美,亦或是阳春三月里漫山遍野盛开的鲜花透出的浪漫之美,甚至在雪花纷飞的严冬处处银妆素裹下的圣洁之美。
游过黄山的人都说:黄山的“主旋律”是在云雾中。这就是说黄山最好的景色是在高峰地带,而且是有云雾时为最佳。当人们在高山之巅俯首云层时,看到的是漫无边际的云,如临于大海之滨,波起峰涌,浪花飞溅,惊涛拍岸。黄山云海,特别奇绝。漫天的云雾和层积云,随风飘移,时而上升,时而下坠,时而回旋,时而舒展,构成一幅奇特的千变万化的云海大观。每当云海涌来时,整个黄山景区就被分成诸多云的海洋。被浓雾笼罩的山峰突然显露出来,层层叠叠、隐隐约约,山之秀之奇在这里完美的表达出来。飘动着的云雾如一层面纱在山峦中游曳,景色千变万化,稍纵即逝。

黄帝源
黄山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地处中亚热带北缘、常绿阔叶林、红壤黄壤地带。由于山高谷深,气候呈垂直变化。同时由于北坡和南坡受阳光的辐射差大,局部地形对其气候起主导作用,形成云雾多、湿度大、降水多的气候特点,接近于海洋性气候,夏无酷暑,冬少严寒,四季平均温度差仅20℃左右。夏季最高气温27℃,冬季最低气温-22℃,年均气温7.8℃,夏季平均温度为25℃,冬季平均温度为0℃以上。年平均降雨日数183天,多集中于4-6月,山上全年降水量为 2395mm。西南风、西北风频率较大,年平均降雪日数49天。
普陀山简介
普陀山,在浙江省舟山岛东侧约5公里处,与舟山群岛的沈家门隔海相望,面积近13平方公里,属舟山市普陀区。它是观世音菩萨的道场,与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素有“海天佛国”、 “南海圣境”之称,是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普陀山的名称来自佛教《华严经》,全称为“普陀洛迦”、“补坦洛迦”梵语的音译,意为“美丽的小白花”。由于中国历代帝王多建都在北方,所以自元朝以来,惯称为“南海普陀”。
普陀山呈狭长形,状如苍龙卧海,南北纵长8.6公里,东西横宽3.5公里,面积12.5平方公里,环山一周30公里。最高峰佛顶山海拔291.3米,有石阶1060级。岛上层峦叠翠,洞壑幽美,梵宇琳宫,时隐时现。海边浪击危崖,潮涌金沙,海风袭袭,烟波浩渺。清代裘琏曾拟定十二景:短姑胜迹、佛指名山、两洞潮声、千步金沙、华顶云涛、梅岑仙井、朝阳涌日、盘陀夕照、法华灵洞、光煦雪霁、宝塔闻钟、莲池月夜。虽未全括,但也说明,普陀的确兼有“海之胜,山之幽,佛之瑞”。前人曾把普陀山和西子湖相比而言:“以山而兼湖之胜,则推西湖;以山而兼海之胜,当推普陀”。

普陀山四面环海,风光旖旎。山石林木、寺塔崖刻、梵音涛声,皆充满佛国色彩;名胜古迹,故事传说,都大多与菩萨结缘,被誉为“第一人间清净地”。“每逢佛事,屡现瑞相,信众求拜,灵验频显”。每年农历二月十九观音诞辰日、六月十九观音得道日、九月十九观音出家日,四方信众聚缘佛国,普陀山烛火辉煌、香烟燎绕;诵经礼佛,通宵达旦,其境况之盛令人叹为观止。绵延千余年的佛事活动,使普陀山成钟灵毓秀之净土,累积佛家文化之深蕴。

普陀山的风景名胜、游览景点很多,主要有普济、法雨、慧济三大寺,这是现今保存的二十多所寺庵中最大的。普济禅寺始建于宋,为山中供奉观音的主刹,建筑总面积约一万一千多平方米。法雨禅寺始建于明,依山凭险,层层叠建,周围古木参天,极为幽静。慧济禅寺建于佛顶山上,又名佛顶山寺。奇岩怪石,著名的有磐陀石、二龟听法石、海天佛国石等二十余处。在山海相接之处有许多石洞胜景,最著名的是潮音洞和梵音洞。岛的四周有许多沙滩,但主要的是百步沙和千步沙。千步沙是一个弧形沙滩,长约3里,沙细坡缓,沙面宽坦柔软,是一个优良的海水浴场。岛上树木葱郁,林幽壑美,有樟树、罗汉松、银杏、合欢等树。大樟树约有1000余株,其中有一千年古樟,树围达6米,荫遮数亩。还有一株“鹅耳枥”,是我国少见的珍贵树种,列为国家二等保护植物。
普陀山属中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主要特点是冬暖夏凉,四季分明;风大雾多,雨量充沛,春季多雾,奇幻莫测,旅游登山,如入神仙世界;盛夏时节,白天最热平均气温不超过 29℃,入夜凉风习习,凉爽宜人;入秋以后,秋高气爽,是观日出东海的绝佳场所;隆冬时节,风和日暖,少见冰雪。
雁荡山简介

雁荡山灵峰景区-朝阳云雾
雁荡山,中国十大名山之一。这个集世界地质公园、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等名誉为一身的名山,坐落在浙江温州乐清境内,面积841公顷。因“山顶有湖,芦苇丛生,秋雁宿之”故而山以鸟名。雁荡山根植于东海,山水形胜,以峰、瀑、洞、嶂见长,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之誉,史称“东南第一山”。开山凿胜,发轫于南北朝,兴盛于唐宋,文化底蕴丰厚。
雁荡山根植于东海,山水形胜,它以奇异的造型地貌,峰、瀑、洞、嶂见长,山怪峰奇、层峦叠嶂、惟妙惟肖、千姿百态,古洞石室、飞瀑流泉,形成独特的景观。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之誉,史称“东南第一山”。其中北雁荡山形成于1亿2千万年前,是一座典型的白垩纪流纹质古火山,景点550多处,辟有八大景区,其中灵峰、灵岩、大龙湫精华荟萃,被称为“雁荡三绝”。
雁荡山系绵延数百公里,按地理位置不同可分为北雁荡山、中雁荡山、南雁荡山、西雁荡山(泽雅)、东雁荡山(洞头半屏山),通常所说的雁荡山风景区主要是指乐清市境内的北雁荡山。
灵峰是雁荡山的东大门,雁荡山最华美的乐章之一。沿鸣玉溪而上,山腋两壁,危峰乱叠,溪涧潺潺。日景耐看,夜景销魂。每当夜幕降临,诸峰剪出片片倩影,“雄鹰敛翅”、“犀牛望月”、“夫妻峰”“相思女”… …一一显灵,形神兼备,令人神思飞翔,浮想联翩 。
雁荡三绝(灵峰、灵岩、大龙湫),灵岩正当其中,人视为雁荡山的“明庭”。元代文学家李孝光云:“峭刻瑰丽,莫若灵峰;雄壮浑庞,莫若灵岩。”正道出了“二灵”审美风格上的区别。以灵岩古刹为中心,后有灿若云锦的屏霞嶂,左右天柱、展旗二崖对峙,壁立千仞。因“浑庞”而生肃穆,人处其中,顿觉万虑俱息。
马鞍岭与东岭之间,古称西内谷。谷中有水名锦溪,源于大龙湫,注经行峡沿筋竹涧入清江而归海。据说谢灵运当年探幽筋竹涧,终未能上溯入山,错过了和大龙湫邂逅的机会,不然,雁荡开山祖师未必轮得到洋和尚诺巨那来当。龙湫宴坐雨濛濛,这是一种福分。即使你家住黄果树,不看大龙湫也是一个遗憾。
两崖对峙曰门。雁荡山中称“门”的景点多达十几处,而以显胜门为最。显胜门两岩高耸两百米,而间距仅数米,这种近距离的束峙产生的效果至为强烈,令人头晕目眩,不能久待。一张还须一弛,一刚还须一柔,秀丽金姿的砩头溪和松坡溪正好充当了“弛”和“柔”的角色,恰如虞姬舞于项王之前,两相映衬,便成无限风光。
雁荡山最北端的仙桥景区,传说是仙人王子晋骑鹤飞临之地。此间许多景点都跟这位飞仙有关:仙桥、仙亭、仙人洞(北石梁洞),吹箫峰,仙亭山,丹灶岩,石棋枰……一百平方公里的景区内,山山水水间无不氤氲着清彻骨髓的仙气。溪叫仙溪,湖叫龙湖,湖中有琼岛仙山,跳崖而死的贞女叫仙姑,她藏身过的石窟叫仙姑洞。
一道芙蓉溪串起了古今两个湖:雁湖和芙蓉湖。“上有湖,方可十里,水常不涸,秋雁归时多宿于此……”那高山顶上的湖使雁荡山得到了一个别具神韵的名字,也给游人心里添了一片浩淼的碧波,由于终成涸泽,它又成为他们心中难圆的一个梦。寻梦的人们只找到一片云海,以及壮丽的日出和日落。
三折瀑是造物主玩弄的一个迷藏,它居然瞒过了徐霞客的眼睛,直到本世纪才向人展露真容。名山如名著,就这般能予人以不断发现的惊喜。在雁荡山众多瀑布中,三折瀑最为奇异,其中尤以中折瀑为极致——有人甚至称它为“雁山第一胜景”。据说包藏中折瀑的是冷却了的火山口,火与水如此相克又相生。
羊角洞景区是雁荡山斜逸旁出的一个支脉。在归宗雁荡以前,它以自己的名字——方山久为世人所知,且有自己的开山祖师。那位祖师是一个羽士。它的一系列洞文化教育和其他建筑因而充满了道教和巫风的气息,是雁荡山八大景区中最具中国民间宗教文化色彩的地方。这一景区由羊角洞和双龙谷两部分组成。

雁荡山灵岩景区-百岗日出
北雁荡面海背山,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夏天凉爽,6-9月份月平均气温在2°C。可谓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年降水量为 1800亳升左右,以5至9月份降水量较多。春夏多雨雾,是看云海的好时机,也是观赏山花和飞瀑流泉的最佳季节。秋游雁荡,天高气爽,层峦叠嶂,一览无余,满山红叶,美不胜收。北雁荡山冬暖夏凉,气候调和,空气新鲜,泉水清澈,使人悦目快心,因此不仅是游览胜地,也是避暑休养的佳境。

雁荡山雁湖景区-雁山云海
旅游贴士
1. 雁荡山的最佳旅游时间是春季、夏季、秋季。看瀑布,当然是在雨水丰盛的季节,五六月或八九月,挑个雨后晴朗的日子,看北雁荡山200米落差的大龙湫,确像一条巨龙从天而降,巍为壮观。
2.游灵岩时要安排好时间,莫错过每天下午三点的飞渡表演,如果天气好的话,表演时间在一小时之内。
3.游灵峰一定要看夜景,这才是雁荡山的精灵所在。白天看似普普通通的山峰此时都披上神秘的盛装,惟妙惟肖,再加上导游给你天花乱坠地一吹,如入仙境一般。
4.雁荡山的物质特产“雁山五珍”即雁茗、香鱼、观音竹、金星草、山乐官。雁茗主要是指白云茶,荼色、香、味俱佳,早在明朝就被列为贡品。香鱼,学名鲇鱼,有“淡水鱼之王”之誉。观音竹,茎小叶细,高约1米,为观赏植物之雅品,现几乎绝迹。金星草为药用草本植物。山乐官是一种鸟,形似金雀,其鸣声高低婉转,回响山谷,如山中乐队,故名。
5.雁荡山的药材、水产与水果也很出名,游客除了品尝海鲜外,还可以购买诸如鱼鲞、虾干、海带、海菜等干货带回。其它食品特产有芝麻酥、花生酥、冬米糖、黑米酥等,是旅游者馈赠亲朋好友的佳品。
6. 雁荡山八大名菜:鸡末香鱼、蟠龙戏珠、雁荡石蛙、土豆野味煲、美丽黄鱼、蛤蜊豆腐汤、碧绿虾仁、清真海蟹。在品尝海鲜美味的同时,应注意身体,尤其是北方的游客,切不可暴食。尝小吃:雁荡风味小吃讲究色香味,只要观其色、闻其香,顿使胃口大开,著名的有香螺、番薯粉丝汤、雁荡烙饼、米粉丝面、茴香五味豆腐干、绿豆面等
到雁荡山,还不得不品尝一下它独特的传统风味小吃。许多游客畅游雁荡后都说:“观山景、尝小吃、品海鲜,其乐融融。”雁荡风味小吃讲究色香味,只要观其色、闻其香,顿使胃口大开,著名的有香螺、番薯粉丝汤、雁荡烙饼、米粉丝面、茴香五味豆腐干、绿豆面等。到了清明时节,还有清明馃。
7. 特色活动:中雁荡山下的白石镇,一年一度的农历三月初十大会市,历史久远。史书最早记载见清道光《乐清县志》:“白石市,在九都,三月初十”。相传早在宋末元初,集市就已形成。市日历时一周,农历三月初十为高峰期,规模宏大,万商云集,百业兴隆。三月初十,在清明节前后,春耕来临之际,历来购买锄、镰、犁、耙等各式农具,簟、镰箩、畚斗、等各种农家用具,是市日一大特色。集市中心场地“马道滩”,过去是一片面积约50亩的沙石滩,滩内棚架摊位星罗棋布,交易的商品、农副产品、山地货种类繁多。人们在市场上都可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生活必需品和农业生产资料、工业方面的产品和配件。
富春江-新安江简介

白云源
自古以来富春江、新安江的山水风物名及天下。富春江-新安江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主要包括富阳、桐庐、建德三县(市)。
位于杭州市西南郊的富阳,素称“春江第一城”,著名景点有:鹳山“春江第一楼”、新沙岛农家乐、碧云洞、龙门瀑布、三国孙权故里、元代画家黄公望隐居地等。大源镇附近还有国内独一无二的“经纬线科学公园”。
“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桐庐一段的富春江两岸洞奇石美,山清水秀,古今中外众多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3000余首盛赞桐庐的佳作。宋朝诗人范仲淹赞桐庐为“潇洒桐庐”。目前,桐庐已形成了以山、水、林、洞为特色的五大旅游景区,有瑶琳仙境的溶洞奇观,有“天下独绝”的天目溪漂流,有红灯笼乡村家园的乡村公园风情,有中药鼻祖圣地桐君山,还有国家森林公园大奇山,既可寻胜访古,纵情山水,又可体验乡村风情、田园乐趣。
从桐庐的芦茨埠往西一直到建德的梅城镇,就是闻名中外的七里泷峡谷了,七十里群山夹峙,峭壁陡立,江水好似一匹白练,缭绕在层峦迭嶂之间,滩多水险,江流湍急。素有“小三峡”之称。
以“奇山碧水”的旖旎风光和人文荟萃的名胜古迹闻名于世的建德,自古就有“锦峰绣岭、山水之乡”之誉,古有“严陵八景”,今有“新安十景”,现己形成以市府所在地新安江城为中心的东、南、西三条旅游线。东线以富春江小三峡景区称美,有“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之妙趣;南线以灵栖洞天、大慈岩为主、其中“东海龙宫”、“中国最大天然立佛”等景观世之罕见:西线以新安江水电站、千岛湖等景点猎奇,其中千岛湖集太湖之浩瀚、西湖之娟秀于一身,堪称天下奇观,而新安江城又以“风凉、雾奇、水清”三绝闻名,堪称“清凉世界”,是理想的避暑胜地。锦绣新安江被誉为中国的“多瑙河”,每年吸引看上百万国内外游客来此观光、避暑、度假、疗养。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富春江七里泷,其旖旎的风光如一首清新的诗,一幅淡雅的画;又象一条历史的长河,包孕着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故富春江七里泷以“山青、水清、史悠、境幽”为主要特色,享有 “小三峡”之誉。
富春江七里泷全长23公里,分为“一关三峡”即“乌石关、乌龙峡、子胥峡、葫芦峡”,沿 途有梅城古镇、双塔凌云、子胥野度、葫芦飞瀑、七里扬帆、严子陵钓台等名胜古迹,是富春江国家森林公园的主体。
船行其境,有“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的诗情画意,自有一番怡然之情……“两岸画山相对出,一脉秀水迤逦来”。富春江小三峡就是以其“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魅力吸引着古今中外的游人。历代文人墨客如谢灵运、李白、杜牧、孟浩然、范仲淹、陆游等1000多名诗人不仅游历了富春江小三峡,而且还留下了2000多首传世之作。所以,富春江小三峡又被称之为“浙西唐诗之路旅游线”。 七里泷上游有一道溪流从北岸汇入,这就是著名的胥溪,相传春秋时楚国伍子胥避楚平王谋害,逃奔吴国,后经此渡口吴国都城姑苏。渡口石壁危立,上有摩崖石刻“子胥渡”三个大字。 此处江面开阔,悄悄寂寂,古道萦回,故名“胥江野渡”。“葫芦飞瀑”在七里泷南岸坌柏湾内。沿坌柏溪行500米,迎面山崖鞍部有一飞瀑,瀑高百米,从陡壁直泻而下。壁间有一形似葫芦的石窟,瀑布先泻入葫芦口中,再从底部冲出,飞珠抛玉,直注深潭,腾起层层白雾雨花,璀璨濯目。 “奇山异水、天下独特”。富春江七里泷,秀丽的山水风貌与璀璨的古迹文化相映,宛如一幅绚丽的画卷。
富春江—新安江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主要包括富阳、桐庐、建德、淳安四县市,上接黄山,下连西湖,山清水清、境幽史悠,以水见长,山、水、林、岛、洞并茂,人文景观众多,是我国东南部著名的“黄金旅游线”。

富春桃源
亚热带北缘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7.4℃,年均总降水量1600毫米,日照充足,年均日照总时数为1760小时。由于新安江水电站的建成,形成了冬暖夏凉的宜人小气候。
最佳旅游时间是盛夏季节,江水从新安江水电站105米坝底奔流出来,就像深井里出来的水一样,气温常年保持在12-17摄氏度。炎炎夏日,这里却是温润清新,沁人心脾,没有半点尘埃,故新安江享有“清凉世界”之称,是我国著名的避暑胜地。
千岛湖最佳旅游季节是9月-11月,秋高气爽,平均气温在12-18℃,雨少。4-5月也不错,不过雨多了点,切记带好雨具。千岛湖秀水节(9月中旬)秀水节是千岛湖向世人展示迷人魅力的一个良好契机。节日期间将举办水上主题晚会、秀水烟花盛会、秀水美食狂欢夜等近20个活动项目。游客们不仅可以欣赏优美的湖光山色,还可以玩得酣畅淋漓。

红灯笼乡村家园
杭州西湖简介
我国各地共有西湖36处,其中浙江9处,广东、湖南、四川各4处,江西3处,河北2处,福建4处,江苏、广西、云南、湖北、河南、安徽、山东、陕西各1处。此外越南河内也有西湖。其中最著名的是我国杭州的西湖,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也被誉为“人间天堂”。

西湖
杭州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面,它以其秀丽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而闻名中外,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也被誉为“人间天堂”。西湖的水面面积约4.37平方公里(包括湖中岛屿为6.3平方公里),湖岸周长15公里。水的平均深度在2.27米,最深处在 5米左右,最浅处不到1米。湖南北长3.3公里,东西宽2.8公里。苏堤和白堤将湖面分成里湖、外湖、岳湖、西里湖和小南湖五个部分。1982年西湖被确定为“国家风景名胜区”,1985年被选为“全国十大风景名胜”。
西湖古称“钱塘湖”,又名“西子湖”,古代诗人苏轼就对它评价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形态为近于等轴的多边形,湖面被孤山及苏堤、白堤两条人工堤分割为5个子湖区,子湖区间由桥孔连通,各部分的湖水不能充分掺混,造成各湖区水质差异,大部分径流补给先进入西侧3个子湖区,再进入外西湖;湖水总面积5.593平方公里;,总容积1.10亿立方米,平均水深1.97 米;西湖底质是一种有机质含量特别高的湖沼相沉积,属于粉砂质粘土或粉砂质亚粘土,最上层皆为藻骸腐泥层(黑色有机质粘土),中层泥炭层或沼泽土,最下层为基底粉砂层;入湖河流部是短小的溪涧,主要补水河流为金沙涧、龙泓涧和长桥溪泄流。
杭州之美,美在西湖。
西湖傍杭州而盛,杭州因西湖而名。自古以来,“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美是杭州”,以西湖为中的的西湖景区,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也是全国首批十大文明风景旅游区和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她三面云山,中涵碧水,面积约60平方公里,其中湖面6.5平方公里。
西湖之美,美在其如诗如画的湖光山色。
环湖四周,绿荫环抱,山色葱茏,画桥烟柳,云树笼纱。逶迤群山之间,林泉秀美,溪涧幽深。100多处各具特色的公园景点中,有三秋桂子、六桥烟柳、九里云松、十里荷花,更有著名的“西湖十景”和“新西湖十景”以及“三评西湖十景”等,将西湖连缀成了色彩斑斓的大花环,使其春夏秋冬各有景致,阴晴雨雪独有情韵。
西湖之美,美在湖山与人文的浑然相融。
西湖不仅独擅山水秀丽之美,林壑幽深之胜,而且更有丰富的文物古迹、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把自然、人文、历史、艺术巧妙地融为一体。西湖四周,古迹遍布,文物荟萃,60多处国家、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20多座博物馆(纪念馆)熠熠生辉,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游览胜地。年接待中外游客3000多万人次。
西湖之美,更美在人们对她的呵护及对其历史文脉的传承。
为使西湖这颗天堂明珠更加绚丽多姿、璀璨夺目,自2002年起,杭州市委、市政府作出重大决策,开始实施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六年来先后建成西湖南线景区、杨公堤景区、湖滨新景区、梅家坞茶文化村、北山街历史文化街区、两堤三岛景区、龙井茶文化景区、灵隐新景区、吴山新景区、高丽寺、八卦田遗址公园等项目,重建、修复历史文化景点150多个,环湖公园景点和博物馆全部免费开放,西湖“一湖两塔三岛三堤”的全景重返人间,“东热南旺西幽北雅中靓”的新格局基本形成,向中外游客展现了传统与现代互动,坚守与开放兼容的盛世西湖的动人风貌。
西湖的美不仅在湖,也在于山。环绕西湖,西南有龙井山、理安山、南高峰、烟霞岭,大慈山、临石山、南屏山、凤凰山、吴山等,总称南山。北面有灵隐山、北高峰、仙姑山、栖霞岭、宝石山等,总称北山。它们像众星捧月一样,捧出西湖这颗明珠。山的高度都不超过400米,但峰奇石秀,林泉幽美。南北高峰遥相对峙,高插云霄。
其它景点还有保俶挺秀、长桥旧月、古塔多情、湖滨绿廊、花圃烂漫、金沙风情、九里云松、梅坞茶景、西山荟萃、太子野趣、植物王国、中山遗址、灵隐佛国、岳王墓庙、西溪湿地。
西湖不但独擅山水秀丽之美,林壑幽深之胜,而且还有丰富的文物古迹、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自然、人文、历史、艺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西湖古迹遍布,拥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5 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5处,还有39处文物保护点和各类专题博物馆点缀其中,为之增色,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游览胜地。
杭州西湖风景区以西湖为中心,分为湖滨区、湖心区、北山区、南山区和钱塘区,总面积达49平方公里。西湖的美在于晴中见潋滟,雨中显空蒙。无论雨雪晴阴,在落霞、烟雾下都能成景;在春花,秋月,夏荷,冬雪中各具美态。湖区以苏堤和白堤的优美风光见称。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西湖,是一首诗,一幅天然图画,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不论是多年居住在这里的人还是匆匆而过的旅人,无不为这天下无双的美景所倾倒。
著名景点
西湖十景:形成于南宋时期,基本围绕西湖分布,有的就位于湖上: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西湖十景各擅其胜,组合在一起又能代表古代西湖胜景精华,所以无论杭州本地人还是外地山水客都津津乐道,先游为快。
西湖新十景:是一九八五年经过杭州市民及各地群众积极参与评选,并由专家评选委员会反复斟酌后确定的,它们是:云栖竹径、满陇桂雨、虎跑梦泉、龙井问茶、九溪烟树、吴山天风、阮墩环碧、黄龙吐翠、玉皇飞云、宝石流霞。
西湖新新十景:2007年10月20日西博会开幕式晚会上,宣布了“三评西湖十景”的结果。灵隐禅踪、六和听涛、岳墓栖霞、湖滨晴雨、钱祠表忠、万松书缘、杨堤景行、三台云水、梅坞春早、北街梦寻这些景点成为新一代西湖十景 .
西湖山林景点:云栖坞、烟霞岭、五云山、翁家山、水乐洞、吴山城隍阁、凤凰山、狮子峰、月轮山、南高峰、理安山、郎当岭、鼓楼、北高峰吉祥宫、法喜寺、风篁岭、飞来峰造像、南屏山、法镜寺。
其它景点还有长桥旧月、花圃烂漫、金沙风情、九里云松、太子野趣、植物王国、中山遗址。

断桥残雪
杭州市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16.2℃,夏季平均气温28.6℃,冬季平均气温3.8℃,无霜期230-260天。年平均降雨量1500毫米,平均相对湿度也比较高,在70%-85%之间。一年中随着冬夏季风逆向转换等天气状况均会发生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形成春多雨、夏湿热、秋气爽、冬干冷的气候特征。杭州市东部连海、西部连山,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光、热、水的地域分配不均,小气候资源丰富。但因季风在进退持续时间和强度上的不稳定性,常导致气象灾害发生。
杭州市地跨南、北两个热量带,气候特征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同时受山体、水体影响,具有明显的小气候优势。
1.光温同步、雨热同季
杭州市受东亚季风的影响,形成了光、热、水同季且配合良好的气候特征。
每年3月下旬,杭州开始进入春季,太阳辐射逐月增强,气温同步回升,平均气温在14℃-20℃之间,平均最低气温也在10℃左右,气候舒适,凉暖宜人。接着便进入“清明时节雨纷纷”的季节,3-5月各月雨日都有半个月左右。绵绵春雨带走了寒冬的冷漠,蒙蒙薄雾轻轻笼罩了湖光山色,亭台楼阁隐约其间,可谓“浓妆淡抹总相宜”。此情此景,促成了民间“三月三,看桃花”,“清明时节去踏青”的传统。春回大地之后,山间堤岸桃红柳绿、游人云集,大有“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的盛况。
6月中旬,夏季接踵而至。杭州虽离海不远,又有西湖,可以受到江河湖海的调节,但夏季的气温仍然较高。初夏时节,在梅子黄熟之际,是一年一度雨水集中的梅雨期,历时约有1个月。其间,连日天气阴霾,晴雨多变,降雨频繁,雨量较大。一般在7~8月梅雨期过后,雨水明显减少,此时这一带正好出于副热带高压控制下, 降水量较前期减少,太阳辐射量达到最高,进入本市的高温伏旱季节,极端最高气温可达39℃-40℃,35℃以上的高温天气也有20多天,酷暑难当。8月下旬至9月中旬,台风活动频繁,杭州受其影响,雨水显著增多,此外,北方冷空气的影响亦逐渐增强,气候出现早晚凉、中午热的状况。
9月份进入夏秋转换季节,下旬光热水同步下降,受热带风暴(台风)和冷空气影响秋季来临,伏旱得以缓解。此时,月平均气温变化于17℃-24℃之间,也是温凉适宜的时节。就像春季一样,杭州又迎来了一个游览旺季,“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中秋赏月、钱塘观潮、满陇寻桂等时令活动异彩纷呈。
10~11月受大陆冷高压控制,气温日较差大,到了11月下旬,进入冬季。冬季光热水处于低值期,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1月最冷,平均气温为3.3℃-3.6℃,极端最低气温能降到零下5℃左右。冬天降水量并不多,但从12月至次年2月,各月平均都有9-10天的雨雪期,偶尔还会出现冰冻现象。
2.气候多宜,资源丰富
杭州市南北地跨1.3个纬距,海拔250米以下的平原低丘谷地(简称平原低丘谷地,下同)年平均气温相差2℃,≥10℃的活动积温相差600~800℃,山区与平原年平均降水量可相差300mm以上,年日照时数相差150小时以上。
杭州市西南部的千岛湖湖区、梅城两江小平原、寿昌盆地,四面环山,中间有水体调节,是杭州市降水较多、热量条件最优、无霜期最长、越冬条件优越的区域;东北部的河网平原和滨海平原,地形向北敞口,降水量偏少,光照充足,热量条件较湖区稍差;中部的河谷平原、盆地介于南北之间,气候多宜,降水适中,热量条件较优。
杭州市广大山区,气候垂直差异显著,气温随高度上升而下降,千米以下的山区雨量随高度上升而增加,组成了复杂多样的立体小气候。
3.气象灾害时有发生
由于冬夏季风交替的不稳定性,杭州市气象灾害时有发生——春季连阴雨、倒春寒、晚霜冻,夏季洪涝、干旱、高温、台风,秋季连阴雨、干旱,冬季的低温冻害等。以杭州市区为例,有的年份酷暑难耐,日极端最高气温达40.3℃,有的年份寒冷刺骨,极端最低气温达-9.6℃;有的年份3月下旬下雪,冻害严重;有的年份久旱不雨,有的年份暴雨成灾;另外台风、强对流天气经常严重影响杭州。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旅游禁忌
1、根据天气变化,注意防寒保暖,最好携带雨伞。
2、尽量避免接近动物和鸟类。研究发现,不少疾病都与其传播有关。
3、气温多变,皮肤易过敏。尽量不与花粉等过敏源接触。有过敏者应带上抗过敏药品和防晒护肤品。
4、在活动时也应注意财物的保管,最好不要带过多的贵重物品。
南京钟山简介
钟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以钟山(紫金山)和玄武湖为中心。钟山是南京地区群山之首。古称金陵山,战国时楚国在此建金陵邑,即由此山得名。汉代开始称钟山,东晋时开始称紫金山,因山有紫色页岩,远望山顶,紫云缭绕,气象万千。钟山蜿蜒逶迤,形如莽莽巨龙,山、水、城浑然一体,雄伟壮丽,气势磅礴,古有“钟山龙蟠,石城虎踞”之称。

钟山风景名胜区蜿蜒起伏,宛如游龙。山光与水色齐收,山、水、城、林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有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驱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中山陵以及辛亥革命名人墓。还有孙权墓、明孝陵、灵谷寺等名胜古迹多处。自钟山远眺,玄武湖五洲烟柳,十里春风,燕雀湖波光墙影,紫霞湖林海明珠,尽收眼底。使人心旷神怡。富贵山、覆舟山、鸡笼山秀峰塔影,林木葱郁。自然生成的山林野趣,加上匠心独运的精美建筑,使得钟山风景区成为自然美与人文美紧密结合的上乘佳作。
钟山风物,当以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及其附属纪念建筑群为最。中山陵,位于紫金山中茅山的南坡,前临平畴万里,后拥苍崖千丈,由我国著名建筑师吕彦直设计,融汇中国古代与西方建筑的精华,庄严简朴,别创新格。墓地全局呈“警钟形” 图案,寓“使天下皆达道”之义。陵墓建设自1926年1月破土动工,至1929年6月1日奉安大典,主体工程历时三年多,到1931年全陵工程次第落成。环绕中山陵的主体建筑,还有一系列纪念性建筑,如为便于孙中山先生家属守灵而在陵墓后上方建造的永慕庐、存储奉安大典纪念物品的奉安纪念馆以及宝鼎、音乐台、流徽榭、仰止亭、光华亭、行健亭、藏经楼等,都是当时各界人士和海外华侨为缅怀孙中山先生而捐资建造的。为了纪念中山先生,还在中山陵园区内建立了享誉中外的中山植物园及陵园温室等。中山陵两侧,长眠着近代民主革命时期的一些风云人物,如孙中山先生的亲密战友和国民党政要等。1928年,国民政府决定在中山陵东侧的灵谷寺址改建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增建牌坊、纪念堂及纪念塔。在由灵谷寺无梁殿改建的纪念堂内,镌刻着北伐、抗日诸役阵亡将士姓名军衔,据计当时共刻碑10块,有人名33000多个。钟山北麓,还有座庄严肃穆的航空烈士公墓,墓碑上刻着3306位为抗日而捐躯的中、美、苏等国烈士姓名。
与中山陵建筑群前后辉映的是明孝陵建筑群。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及马皇后的陵墓。陵园占地广大,陵垣周长达22.5公里,从下马坊到独龙阜宝城,纵深2.5公里,是明代帝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整个建筑群分为两部分:从下马坊开始,经禁约碑、神烈山碑、大金门、神功圣德碑碑亭、御河桥、石象生、石望柱、石翁仲到棂星门,是孝陵引导部分神道。过棂星门向东北折,才进入陵园的主体建筑,依次有金水桥、文武方门、孝陵门、孝陵殿、内红门、方城明楼,直到宝城。地宫即位于宝城之下。明孝陵的神道长达2400米,曲折幽深,其中部转弯处为孙权陵墓所在的梅花山, 神道绕过山麓,呈S形,与历代帝王陵墓前开阔直达的神道形制迥异。明孝陵地面木构建筑物虽均毁于兵燹,但总体布局气魄恢宏,尚存建筑雄伟壮观,石刻砖雕,图案清晰,技艺高超。特别是尚未发掘的明太祖及马皇后墓室,在数百年来'朱元璋下葬,南京十三个城门出棺材"等民间传说、裨史杂记的渲染下,更具神秘的色彩。明太祖朱元璋亲自选点,在钟山之阳督造营建了规模宏大的明孝陵,还对那些追随他百战沙场、创基立业的开国功臣“赐葬钟山之阴”,形成“山外诸峰列侍臣”的布局。史书记载钟山之阴共葬十余位明初开国功臣,丰碑乔木,陂陀相接。至今保存基本完好的有中山王徐达、开平王常遇春、歧阳王李文忠、江国公吴良、海国公吴祯、皖国公仇成等人的墓葬。石兽错落,翁仲杂陈。
在钟山风物中,历史最为悠久的为佛寺建筑。在六朝时期,钟山寺宇达70余所,梵宫刹宇林立,钟磬之声相闻,“多少楼台烟雨中”。岁月沧桑,历代迭有兴废,至今仅山左之灵谷寺犹具规模。特别是灵谷寺中的无量殿形制高大,全用砖砌,不用寸钉片木,故又称无梁殿,为国内现存同类建筑中时代最早、规模最大者。钟山其余寺庙,大多荒废,如梁武帝普通元年(520年)在钟山绝顶兴建的大爱敬寺,最为宏丽,梁武帝萧衍曾亲往游览赋诗,昭明太子萧统和之。该寺后毁于战火,至今犹可见其遗址。钟山现存宗教建筑,如无量殿、宝公塔、志公殿、定林寺等,均为重要的历史遗迹,唯多后代重建。然钟山绝顶或半山溪谷之间,时见颓垣遗基,古寺废址,六朝钟山佛寺全盛景象,可见一斑。
钟山文化遗迹亦颇具特色。就碑刻而言,唐代大画家吴道子作画、大诗人李白作赞、大书法家颜真卿所书的宝志和尚像赞碑,即世称“三绝碑” 者,素负盛名,原建钟山独龙阜,后随灵谷寺迁往今址。坟头村附近的阳山碑材,即明成祖朱棣下令开凿,原拟作为刻制孝陵神功圣德碑的碑材,其碑额、碑身、碑座硕大无比,通高73米,总重量达1.5万吨,堪称“绝世碑材”。钟山第三峰上,建有我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天文台,还保存浑仪、简仪、天球仪和圭表等珍贵文物,均为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天文仪器。此外,钟山北高峰上梁昭明太子读书台、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雨中游钟山定林寺的摩崖题刻、明代紫霞真人隐居的道家 “第三十一洞天”等处,均为钟山胜境,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
南京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5.3℃,年降水量1106.5毫米,6月中旬-7月初为梅雨季节。南京向有“火炉”之称,7-8月极端最高气温有时高达40℃,一般也在35℃左右,“夏热冬寒”是南京较之其它江南城市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显著气候特征,通常12月份下雪机会最多。
河北苍岩山简介
苍岩山位于太行山脉中段的井陉县境内,距河北省会石家庄市70公里,景区总面积124.12平方公里,核心景区面积62.63平方公里。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区、中国历史文化名山,福庆寺为苍岩山的核心景区,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三大悬空寺之一。

苍岩山菩萨顶
苍岩山以“楼绝、檀奇、山雄、谷幽、林秀”为特色,自古就享有“五岳奇秀揽一山,太行群峰唯苍岩”的盛誉。最著名的景观有苍岩山十六景:岩关锁翠、风泉漱玉、书院午荫、碧涧灵檀、悬登梯云、桥殿飞虹、峭壁嵌珠、绝巘回栏、空谷鸟声、悬崖绮柏、说法危台、虚阁藏幽、尚书古碣、阴崖石乳、窍开别天、炉峰夕照。这里群峰巍峨,怪石嶙峋,深涧幽谷,古树名木,清泉碧湖,构成了奇特、幽静、秀丽的自然景观。苍岩山是冀中南佛教历史名山之一,千年古刹福庆寺以卓越的建筑艺术和美丽的民间传说构成奇异壮观的人文之美。据现存碑文记载,福庆寺原名为兴善寺,宋大中详符七年 1014年 宋真宗敕赐“福庆寺”之名。相传隋朝南阳公主曾在此出家修行。苍岩山庙会因民间朝拜公主演化而来,民俗文化活动代代传承,不断发扬光大,被列入省级文化遗产名录。

桥楼殿
苍岩山风景名胜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短多风,夏热多雨,秋高气爽,冬寒干燥 因受地形和海拨高度的影响,气候区域性变化和垂直差异均较显著 年平均气温12.5℃

桥楼殿春色
河北野三坡简介
野三坡风景名胜区(以下简称野三坡)地处北京西南,河北省涞水县境内,太行山与燕山的交汇处,巍巍太行从这里沿冀、晋、豫边界千里南下,峥峥燕山从这里顺京、冀、津一路东行。野三坡距北京市中心120公里,素有“世外桃源”之称。这里生态环境纯净自然,地质构造丰富多彩,历史文物珍贵稀有,民族风情独具特色。野三坡总面积600余平方公里,分百里峡、白草畔、拒马河、龙门天关、鱼谷洞、金华山及三皇山七大景区。融碧水青山、奇洞怪泉、峡谷溪流、瀑布冰川、长城古堡、摩崖石刻、春花秋叶、名树古禅、云顶花园、高山草甸、飞禽走兽等罕见景观于一体。这里先后被授予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中华环保生态示范区、国家地质公园、全国创建文明风景名胜区先进单位、世界地质公园等称号。现在,这里已成为观光、休闲、度假、会议、科考、健身的旅游胜地。



野三坡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春多风、夏多雨,秋爽,严冬少雪。平均气温12摄氏度,尤其是夏季清凉避暑,白天温度基本上都在30度以下,晚上18度左右,平均气温22℃。无霜期165天,平均日照2800小时,平均年降雨量600毫米。
新疆天山天池简介
天池的海拔是 1928米,南北长3.5公里,湖泊的最深处为103米。天池景区的景观资源是欧亚大陆腹地干旱区自然景观的代表。风景区内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地域突变强烈,在短短80公里的直线距离内,囊括了高山冰川、湿地草甸、森林峡谷、湖泊山岳和戈壁沙滩等自然景观,形成完整的植物垂直景观带谱,为国内外罕见。

天池远观
以远古瑶池神话及宗教和民族风情为文化内涵的人文景观,其独特的神采,是景区珍贵的文化遗存。天池景区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的“博格达峰人与生物圈”国际保护区。被评为5A级风景旅游区,列入中国湿地保护名录。
天山天池位于新疆乌鲁木齐东北100公里,博格达峰北坡山腰。湖面海拔1910米,南北长3.5公里,东西宽0.8~1.5公里,最深处103公尺。湖滨云杉环绕,雪峰辉映,非常壮观,为著名避暑和旅游地。天池成因有古冰蚀-终碛堰塞湖和山崩、滑坡堰塞湖两说。由天池流出的三工河为山麓阜康县农牧业主要灌溉水源。

天池的春天
天山天池风景区以天池为中心,包括天池上下4个完整的山地垂直自然景观带,总面积380.69平方公里。天池湖面呈半月形,长3400米,最宽处约1500米,面积4.9平方公里,最深处约105米。湖水清澈,晶莹如玉。四周群山环抱,绿草如茵,野花似锦,有“天山明珠”盛誉。挺拔、苍翠的云杉、塔松,漫山遍岭,遮天蔽日。天池自然保护区可分为“大天池北坡游览区”、“大天池游览区”、“十万罗汉涅般木山游览区”、“娘娘庙游览区”和“博格达峰北坡游览区”,每区八景,五区四十景。
天山天池湖水系高山溶雪汇集而成,水深近百米,清纯怡人。每到盛夏,湖周绿草如茵,繁花似锦,最为明艳。即使是盛夏天气,湖水的温度也相当低,乘游艇在湖面上行驶,一阵阵凉风吹来,暑气全消,是避暑的好地方。天山天池天池东南面就是雄伟的博格达主峰(蒙古语“博格达”,意为灵山、圣山)海拔达5445米。主峰左右又有两峰相连。抬头远眺,三峰并起,突兀插云,状如笔架。峰顶的冰川积雪,闪烁着皑皑银光,与天池澄碧的湖水相映成趣,构成了高山平湖绰约多姿的自然景观。天山天池天池四周的山腰上,有许多云杉林,云杉形如宝塔,是著名的风景树。深绿的云杉林,挺拔、整齐,很有气势,显示出一种高山风景区特有的景色。清澈湖水,皑皑雪峰和葱茏挺拔的云松林,构成了天池的迷人的景色。

天池的睡眠
气候属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南疆干旱,光照长,少雨,年降水量仅20-100毫米,而北疆却达100-500毫米.
年平均气温南疆平原10C-13C,北疆平原低于10C。极端最高气温吐鲁番曾达48.9C,极端最低气温富蕴县境可可托海曾达-51.5C。南疆平原无霜期200-220天,北疆平原大多不到150天。
甘肃麦积山简介
麦积山风景名胜区在西秦岭北支脉的东段包括麦积山、仙人崖、石门、曲溪四大景区和街亭古镇。

其中,以麦积山石窟最为著名。麦积山为典型的丹霞地貌,因形如农家麦垛而得名,山崖拔地而起,山势险峻,周围绿树成林,环境清幽。西汉末年,麦积山已成为天水名将隗嚣的避暑宫。已成为我国著名的大型石窟群之一。

麦积山周围风景秀丽,山峦上密布着翠柏苍松、野花茂草。攀上山顶,极目远望,四面全是郁郁葱葱的青山,只见千山万壑,重峦叠嶂,青松似海,云雾阵阵,远景近物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景,这图景被称为天水八景之首的“麦积烟雨”

各景区门票--仙人崖22元 :净土寺10:石门22元:牧马滩森林公园10元:街亭温泉20元:曲溪10元
风景区内气候条件也比较好。由于风景区位于南北交界处,所以冬天不太冷,夏天不太热,誉有西北江南之称。
陕西西岳华山简介
华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海拔2154.9米居五岳之首,位于陕西省西安以东120公里历史文化故地渭南市的华阴县境内,北临坦荡的渭河平原和咆哮的黄河,南依秦岭,是秦岭支脉分水脊的北侧的一座花岗岩山。凭藉大自然风云变换的装扮,华山的千姿万态被有声有色的勾画出来,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另外,山东、山西境内也有两座山名为华山。亦可作人名,有历史学家、电影导演、作家、舞美设计等。
陆友仁《砚北杂志》卷下言:“张说《华山碑》云:太华山者,当少阴用事,万物生华,故曰华山。然则不当为去声也。”按《水经注》卷十九言:“远而望之若华状,故名华山。”可为陆氏佐证。杜荀鹤诗中“华山”之“华”即读平声;如《费徵君墓》云:“不知三尺幕,高却九华山”,又《送李明府》云:“惟将六幅绢,写得九华山。”然今人敢用作平声者,少矣。又按陆氏所引,出《西岳九华山碑铭》序中,实唐玄宗语,张燕公仅作铭耳。

——引自钱钟书《谈艺录》之《附说二 说华山之华字》
东汉班固《白虎通义》言:"西岳为华山者,华之为言获也。言万物生华,故曰华山。"则“华”似读去声,且备一说。
华山的西边是终南山,钟馗故里欢乐谷是唐代赐福镇宅圣君钟馗的故里。
华山不仅雄伟奇险,而且山势峻峭,壁立千仞,群峰挺秀,以险峻称雄于世,自古以来就有"华山天下险"、"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正因为如此,华山多少年以来吸引了无数勇敢者。奇险能激发人的勇气和智慧,不畏险阻攀登的精神,使人身临其境地感受祖国山川的壮美。
我国古书中早就有关于华山的记载。最早述及华山的古书,据说是《尚书·禹贡》篇,但最初华山叫"惇物山",华山被称为西岳与东岳泰山并称,最早见于《尔雅·释山》一书。西岳这一称呼据说是因周平王迁都洛阳,华山在东周京城之西,故称"西岳"。以后秦王朝建都咸阳,西汉王朝建都长安,都在华山之西,所以华山不再称为"西岳"。直到汉光武帝刘秀在洛阳建立了东汉政权,华山就又恢复了"西岳"之称,并一直沿用至今。
由于华山太险,所以唐代以前很少有人登临。历代君王祭西岳,都是在山下西岳庙中举行大典。《尚书》载,华山是"轩辕皇帝会群仙之所"。《史记》载,黄帝、虞舜都曾到华山巡狩。据记载,秦昭王时命工匠施钩搭梯攀上华山。魏晋南北朝时,还没有通向华山峰顶的道路。直到唐朝,随着道教兴盛,道徒开始居山建观逐渐在北坡沿溪谷而上开凿了一条险道,形成了"自古华山一条路"。
华山以其峻峭吸引了无数浏览者。山上的观、院、亭、阁、皆依山势而建,一山飞峙,恰似空中楼阁,而且有古松相映,更是别具一格。山峰秀丽,又形象各异,如似韩湘子赶牛、金蟾戏龟、白蛇遭难……。峪道的潺潺流水,山涧的水帘瀑布,更是妙趣横生。并且华山还以其巍峨挺拔屹立于渭河平原。东、南、西三峰拔地而起,如刀一次削就。唐朝诗人张乔在他的诗中写道:"谁将依天剑,削出倚天峰。"都是针对华山的挺拔如削而言的。同进华山山麓下的渭河平原海拔仅330-400米,而华山海拔2154.9米,高度差为1700多米,山势巍峨,更显其挺拔。
华山名字的来源说法很多,一般来说,同华山山峰像一朵莲是分不开的,古时候“华”与“花”通用,正如《水经注》所说:远而望之若花状”,故名。中国五岳之一,陕西省名山。位于华阴县,属秦岭东段。东临潼关,西望长安,南依秦岭,北靠黄渭,古称太华山,又称西岳华山。由中(玉女)、东(朝阳)、西(莲花)、南(落雁)、北(五云)五个山峰组成。远望主峰状如金元宝,与周边环绕几小山远望形似莲荷;西峰翠云宫前又有倒扣莲花花瓣石, 称「花山」又因近临黄河是华夏发源地,人们口音等,故称「华山」。整体为花岗岩断块山,最高峰海拔2157.9M。险峻的奇峰峭壁俯瞰渭河平原,有壁立千仞之势,自古为游览胜地。华山多局部山地形气候,山水向岩石节理集中,形成冲沟。沟谷堆积有巨大岩块,著名的「鱼石」即为清康熙年间(1662~1722)爆发泥石流所形成。华山北坡大断层近期仍有活动,1556年华县地震达到芮氏8级。

华山的最佳旅游时间是每年的4月到10月,这也是华山的旅游旺季。农历三月十五日是朝山日,会有盛大的庙会和庆祝活动。
华山四季景色神奇多变,不同的季节可以欣赏到“云华山”、“雨华山”、“雾华山”、“雪华山”。
春季雨足雾稀,万物初醒,山花烂漫,是踏青访春的好去处;夏季能见度高,气候凉爽宜人,可看到日出和山间瀑布,时常伴有云海出现,叹“但闻人语声,不见有来人”之幽境;秋季温度适中,红叶满山,山崖为底松桧为墨,一抹绚烂令人心颤,是登山的最佳季节;冬季白雪皑皑,雪淞峭壁远山相望,给人以仙境美感。而日出则是华山一年四季都不可少的景致。
华山日出日落参考时间:春季: 5:00-6:00 ;夏季: 4:30-5:20 ,秋季 : 5:00-5:20 ;冬季: 5:30-6:00
华山从山麓到山顶,气温成直线递减。一年中七月份递减较大,一般为0.5°C左右;一月份较小,在0.3°-0.4°C。华山年平均气温较低,只有6.8°C,年温差也偏小,仅为18.8°C。
华山春季干燥,风多过隙;夏季雨量渐长,但山上转瞬即晴;秋季晴多雨少;冬季寒风刺骨。每年降雨天较少,多集中于六至八月,年降雨量达成1030毫米。华山晴天多,山顶云雾天多,日照时间相对减少。年平均日照1710.4小时。山上七至八月份,相对湿度最大;十二月至次年一月份,相对湿度最小,两者相差20%。因群峰高耸,使高原气流受到阻挡。天气多风且风向频率(百分率),山上山下,山北山南,均不同。一年中西北风的频率比较大,其次是西南风。其频率各占11%。
春秋两季为最佳旅游季节。

云南西双版纳简介
西双版纳位于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境内,北纬21°08′~22°36′,东经99°56′~101°50′.属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湿润区.由于入射角高,冬至时分高度角最低为45°本区热量丰富,终年温暖,四季常青。具有“常夏无冬,一雨成秋”的特点。一年分为两季,即雨季和旱季;雨季长达5个月 (5月下旬—10月下旬),旱季长达7个月之久(10月下旬—次年5月下旬),雨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0%以上.本区热量丰富,终年温暖,四季常青。又因距离海洋较近,受印度洋西南季风的控制和太平洋东南季风的影响,常年湿润多雨,所以森林繁茂密集,植物盛多.因此西双版纳被誉为“植物王国”. 1993年10月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接纳西双版纳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国际生物圈保护区。从世界地图上一眼看去,会发现在西双版纳同一纬度上的其他地区几乎都是茫茫一片荒无人烟的沙漠或戈壁,惟有这里的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像块镶嵌在皇冠上的绿宝石,格外耀眼。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有占全国1/4的动物和1/6的植物,是名副其实的“动物王国”和“植物王国”。

橄榄坝
景区包括景洪市风景片区、勐海县风景片区、勐腊县风景片区三大块。 每一块内又有若干景区,共有19个风景区,800多个景点,总面积1202.53平方公里。该区有著种类繁多的动植物资源,被称之为“热带动物”王国。其中许 多珍稀、古老、奇特、濒危的动、植物又是西双版纳独有的,引起了国内外游客和科研工作者的极大兴趣。景观以丰富迷人的热带、亚热带雨林、季雨林、沟谷雨林风光、珍稀动物和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民族风情为主体。该区景观独特,知名度高。

民族风情园
西双版纳拥有许多的世界之最和中国之最,其中包括最多鸟类等多项纪录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之最、中国之最。
经国务院1982年10月8日批准定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西双版纳全州总面积有19582.45平方公里,人口100多万,下辖景洪市和勐海、勐腊两县。这里居住著傣族、哈尼族、布朗族、基诺族、拉祜族、佤族、瑶族等十几个民族, 其中傣族85万, 汉族25万,其他民族25万。与老挝、缅甸接壤,国境线长1069公里。
西双版纳是国家第一批44处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有着300多万亩自然保护区,其中70万亩是保护完好的大原始森林,森林占全州总面积近60%, 到处青山绿水,郁郁葱葱,以其美丽和富饶闻名遐迩。

傣族园
西双版纳境内共有植物二万多种,其中属热带植物5000多种,有食用植物一万多种,野生水果 50多种,速生珍贵用材树40多种。许多 植物是珍贵用材或具有特殊用途,如抗癌药物美登木、嘉兰;治高血压的罗芙木;健胃驱虫的槟榔;风吹楠的种子油是高寒地区坦克、汽车 发动机和石油钻探增粘降凝双效添加剂的特需润滑油料;桐子油可替代柴油;被誉为“花中之王”依兰香可制成高级香料;有1700多年前的古茶树;有天然的“水壶”、“雨伞“;会闻乐起舞、会吃蚊虫的小草、见血封喉的箭毒木……
广大茂密的森林,给各种野生动物提供了理想的生息场所,目前已知有鸟类429种,占全国鸟类总数2/3,兽类67种,占全国兽类总数的16%, 西双版纳鸟兽种类之多,是国内其他地方无法相比的。其中被列为世界性保护动物的有亚洲象、兀鹫、印支虎、金钱豹等;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野牛、羚羊、 懒猴等13种,还有许多二、三类保护动物。
作为“旗舰物种”,亚洲象对生态环境有着不凡的意义,1977年,我国宣布亚洲象为濒危物种,并在西双版纳成立野象自然保护区。现在亚洲象的生存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其数量也从20世纪80年代的80余头发展到现在的300头左右。我国的亚洲象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也有少数分布在旁边的普洱〔思茅〕市。
西双版纳还盛产橡胶,是全国第二大胶区、橡胶单产居全国之首,另外还盛产大米、多种热带水果和砂仁等珍贵药材,是名副其实的“植物王国”、 “动物王国”、“绿色王国”、“南药王国”。
到版纳旅游,有时会看到美丽的孔雀、白鹇、犀鸟在林中飞翔;有时会看到大象在公路上漫步;有时会看到羚羊、野鹿、野兔在奔跑……那情那景,真叫人开心,这是在其他地方难以想象得到的奇观和乐趣啊!
西双版纳属热带季风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一年内分干季和湿季,年平均气温在21℃。干季从11月至翌年4月,湿季从5月至10月。终年无霜雪。 年雾日达108—146天。景洪地区极端最高气温达41.1℃,极端最低气温2.7℃,常年适于旅游观光。 西双版纳因地处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北部边缘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山区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终年温暖、阳光充足、热量丰富、湿润多雨,具有“长夏无冬、一雨成秋”的特点。一年只分为雨季和旱季两季。雨季长达5个月(5月下旬——10月下旬),旱季则长达7个月之久(10月下旬——次年5月下旬)。雨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的80%以上。
云南大理简介

茈碧湖
大理风景名胜区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治州。云南省西部,是一个依山傍水的高原盆地。这里是云南古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南诏、大理国的都邑,被誉为"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大理市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大理古城、三塔寺、蝴蝶泉等文物古迹享誉中外,苍山洱海、风、花、雪、月的自然景观久富盛名,构成了秀丽独特的自然景观。大理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明朝洪武年间修建并完整保留至今的大理古城,屏山镜水环境优美,古朴典雅生意盎然,并成为当地历史文化的主要载体,崇圣寺三塔、太和城遗址,元世祖平云南碑、苍山神祠、佛图寺塔、喜洲白族民居建筑群......等文物古迹,纵贯了唐、宋、元、明、清及民国等各个历史时期。大理作为数百年云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文人名流荟集,史籍文献甚丰。加之在当地占主要地位的白族人民,文化素养历来较高。因此,明、清以来大理素有"文献名邦"之称,历代以来人才辈出。大理文化是中原文化、藏传文化、东南亚文化及当地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白族人民从服饰、住居、婚嫁、信仰、习俗以及庆典节日,都充满着独特的民族情趣,这些浓郁的民族风情,增添了古城的历史文化气氛,更加增添了大理历史文化名城的迷人色彩。
大理风景名胜区包括:苍山洱海、石宝山、鸡足山、巍宝山、茈碧湖温泉五个景区。
苍山洱海风景区由气势恢弘的苍山、秀丽的高原明珠洱海及山海之间自然与人文完美结合的田园风光构成。苍山洱海风景区孕育、沉积了丰厚的历史文化,有突出的南诏大理文化、独特的本主崇拜、多彩的民族风情和丰富的民间传说。其间有世界知名的唐代三塔、蝴蝶泉、南诏德化碑、三月街、喜洲白族民居等文化景观,还有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景观、独特罕见的天气景观、地质景观等。苍山洱海风景区集数顶桂冠于一身,涵盖了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优秀旅游城市、最佳魅力城市等。
巍宝山风景区位于大理市南50公里的巍山县,主要由全国闻名的道教名山巍宝山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巍山古城组成。巍山是南诏历史的发祥地,巍宝山古建筑群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数十座道观古建筑,其中青霞宫、长春洞、培鹤楼等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进入景区可感受到浓厚的道教文化和传统的彝族风情。巍山古城保留有完整的明清城池格局和古街巷、古民居风貌,延续了较好的民族历史文化生态。
石宝山风景区位于大理市北135公里的剑川县,由石钟山石窟、宝相寺和海云居三个游览区组成。景观类型以石窟雕刻、宗教古建、丹霞地貌和森林景观为主。石钟山石窟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南诏大理国时期的造像雕刻艺术闻名国内外。以宝相寺为代表的古建筑群依山附崖,险中见奇,被誉为“云南的悬空寺”。石宝山地质属第三纪层,石质为红色砂岩、砾岩,风化球状的砂岩形象独特,被誉为“石宝”。在此举行的一年一度的石宝山歌会,展示了风情浓郁的白族歌舞和独特的白族文化。
鸡足山风景区位于大理市东60公里的宾川县。鸡足山是我国的佛教名山,与著名的四大佛教名山齐名,在东南亚一带影响较为深远。以雄、奇、幽、秀的山岳风光、丰富的植物景观和浓厚的佛教文化而闻名,其中以“绝顶四观”和“八景”最为著名。主要景点有金顶寺、伽叶殿、祝圣寺、佛塔寺、九莲寺、华首门、玉龙瀑布、空心树、杜鹃长廊等。
茈碧湖风景区位于大理市北70公里的洱源县,以地热温泉和高原湖泊景观为主。湖区面积8平方公里,湖面如镜,明净清丽,湖上除领略湖光山色外,可看水花树奇观。湖北有环境清幽的梨园,仿佛世外桃源。湖周围有星落棋布的温泉,丰富的温泉休闲疗养服务给风景区增添了较大的吸引力。

大理苍山洱海
大理州地处低纬高原,在低纬度高海拔地理条件综合影响下,形成了低纬高原季风气候特点:(1)四季温差小。较接近北回归线,太阳辐射角度较大且变化辐度小,形成年温差小,四季不明显的气候特点,“四时之气,常如初春,寒止于凉,暑止于温”,四季温差不大;(2)干湿季分明。大理州冬干夏雨,冬半年(11月至次年4月)干季雨量仅占全年降雨量的5~15%,夏半年(5~10月)雨季降雨量占全年的85~95%;(3)垂直差异显著。全州由于地形地貌复杂,海拔高差悬殊,气候的垂直差异显著。气温随海拔高度增高而降低,雨量随海拔增高而增多。河谷热,坝区暖,山区凉,高山寒,立体气候明显;(4)气象灾害多。由于季风环流的不稳定性和不同天气系统的影响,大理州气象灾害较多。常见的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低温、洪涝、霜冻、冰雹、大风等。
大理属高原型季风气候,没有明显的严冬酷暑,四季皆宜旅游。但夏秋之交雨后气温下降很快,当地有“一雨成秋”的说法,因此那时来大理旅游的游客最好带上几件秋衣,以防着凉。
不过正如一首歌里唱到的那样:“大理三月好风光”,春季,无论是前往大理古城,或是登苍山、游洱海都是再适合不过的了。

大理三塔
云南路南石林简介
石林的主要游览区李子箐石林,面积约12平方公里,游览面积约1200亩。主要由石林湖、大石林、小石林和李子园几个部分组成,游路5000多米,是石林景区内单体最大,也是最集中、最美的一处。乃古石林位于“石林”以北13公里处,也叫新石林或摩寨石林,占地5000多亩,新辟游路6公里多。与“石林”相比,这里又是另外一种特色和风格。进入乃古石林,只见黑森森的一片怪石如大海怒涛冲天而起,气势磅礴,又像壁垒森严的古代战场,令人思绪万千。景区内还有神奇瑰丽的地下溶洞,人们称之为地下天宫或水晶宫,属地下岩溶地貌。 长湖位于路南县城东15公里的维则村旁,系岩溶湖泊。湖长3公里,宽仅300米,故名。湖中有蓬莱岛,湖底布满参差错落的石笋、石柱。长湖深藏在圭山的怀抱里,故又称“藏湖”。芝云洞位于石林之西北约5公里处,又叫紫云洞,由大,小芝云洞,大乾洞、猪耳朵洞组成,总面积约2.55平方公里,它是岩溶地貌的地下奇观之一。 奇风洞位于李子箐石林东北5公里处。它由间歇喷风洞、虹吸泉和暗河三部分组成。每年8至于11月,会时有大风从大小数十厘米的喷风洞吹出,安静的大地顿时呼呼风响,尘土飞扬,并伴有隆隆的流水声。2、3分钟后,一切复原,数分钟后又再次喷风。雨季间隔15至30分钟喷一次风,旱季约隔一小时。

路南石林是一处有着坚硬石灰岩床的区域。它经地壳运动抬升,断裂后,部分岩石被水溶解、冲刷而形成。这一大片石林位于中国云南省昆明市东南约120千米处,面积约5平方千米。

有些岩石确实酷似树木,但其他的则像刀、鸟、兽、蘑菇、庙宇和山、许多岩石都有名称,便如莲花峰、大叠水瀑布、狮子亭和凤凰灵仪等。有些则形成为开然桥和拱门。最矮的石柱 约有一个人那么高,最高的达30米-----相当于8层楼的高度。

岩石之间有水池和过道,有些还有树和灌木。附近遍布着红色、粉红色和紫色的杜鹃花和山茶花。
每年6月,住在该区的彝族人都要举行一次火把节。在一个跳舞节目中,由两个男子扮成的一只老虎威胁着采水果的女人,男人们手拿干草叉把它赶走。
1982年,路南石林以云南路南石林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
石林地处中亚热带湿润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石林海拔较高,具有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干湿季节分明,类型多样的气候特点。气温稍高于昆明。
贵州黄果树简介
黄果树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省安顺市,距省会贵阳市128 公里,距西部旅游中心城市安顺市区45公里,有滇黔铁路、株六复线铁路、黄果树机场、320 国道、贵(阳)黄(果树)高等级公路贯通全境,新建的清(镇)黄(果树)高速路直达景区。景区内以黄果树大瀑布(高77.8米,宽101.0米)为中心,分布着雄、奇、险、秀风格各异的大小18个瀑布,形成一个庞大的瀑布“家族”,被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评为世界上最大的瀑布群,列入世界吉尼斯记录。黄果树大瀑布是黄果树瀑布群中最为壮观的瀑布,是世界上唯一可以从上、下、前、后、左、右六个方位观赏的瀑布,也是世界上有水帘洞自然贯通且能从洞内外听、观、摸的瀑布。明代伟大的旅行家徐霞客考察大瀑布赞叹道:“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甚雄伟;所谓'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俱不足以拟其壮也,高峻数倍者有之,而从无此阔而大者”。

黄果树大瀑布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以黄果树大瀑布景区为中心,分布有石头寨景区、天星桥景区、滴水滩瀑布景区、霸陵河峡谷三国古驿道景区、陡坡塘景区、郎宫景区等几大景区。是全国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首批获得国家评定的 AAAA级旅游区,景区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文明风景区”示范点、“西部最具魅力旅游景区”。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评为“中国最美丽的地方”,被《人民日报》社评为“中国风景名胜区顾客十大满意品牌”,荣获“欧洲游客最喜爱的中国十大景区”等荣誉称号。
2007年3月,黄果树风景名胜区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AAAAA级旅游景区。

黄果树大瀑布美景
黄果树景区内风景秀丽、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经省级环保部门测定每立方厘米的空气含负氧离子 2.8万个以上)、气候宜人(每年平均气温16℃左右)。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设施完善,是休闲、度假、观光、疗养、吸氧“洗肺”的理想胜地。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位于安顺以西45 公里,景区由黄果树大瀑布、天星景区、灞陵河峡谷等景点构成。景区的中心是世界著名的黄果树大瀑布,高77.8米,宽101.0 米,气势磅礴,宏大壮观。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竭尽赞美之词:“一溪悬岛,万练飞空,捣珠崩玉,飞沫反涌,所谓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俱不足以拟其壮也”。……“盖余所见瀑布高峻者有之,从无此阔而大者”。水大时,如银河倒倾,奔流直下,声若雷鸣,震颤山谷,十里之外,尤闻其声。雾珠升腾百米之高,阳光下数道彩虹时隐时现,如梦如幻。古人撰联言其妙: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红霞似锦,何须梭织天生成。水小时,数道清流从悬崖缓缓坠落,如少女秀发披肩,妩媚娟秀。更有奇者,大瀑布后有一水帘洞,长134 米,贯穿全瀑,万幅绞绡掩罩六个洞窗,瀑声盈耳,惊心动魄,瀑窗水挂珠帘,伸手可及。称“天下第一奇洞”。黄果树夜景采用现代大型灯光布景艺术,神奇地表现夜幕下瀑布的雄姿、烟雨朦朦的犀牛潭和树影婆娑的两岸峡谷风光。
黄果树大瀑布是世界上唯一能够从前后左右上下多角度观看的瀑布,其景观变幻无穷,因此,它是世界名瀑中最美丽最壮观的瀑布。
在瀑布上游和下游,18 个雄奇险秀、风格各异的瀑布组成黄果树瀑布群,有落差高达410 米的滴水滩瀑布,有瀑面宽达110 米的陡坡塘瀑布,有滩面长达350 米的螺丝滩瀑布及形态秀美的银练坠潭瀑布等,是天然的“瀑布博物馆”。
中心景区的石笋山公园,石丛奇特,曲径通幽。盆景园师法自然,浓缩景观,又为一绝。
距黄果树大瀑布七公里被人们赞为“天然大盆景”的天星景区,一步一景,三步一画,山、石、水、林、洞、瀑无不奇妙绝伦。四围青山如画,植被茂盛,清流密布,古树怪石奇异多姿,“有水皆成瀑,是石总盘根”。天星洞幽深宁静,形态万千,扑朔迷离。“银练坠潭”瀑布如千万条银练串流入潭,潇洒秀美,璀璨夺目。
天星下游的郎宫河,高山对峙,波澜起伏,古榕掩映,村舍错落,田园风光美不胜收,郎宫漂流,又别是一番佳境。

黄果树大瀑布周遍景色
以黄果树大瀑布为主体,包括陡坡塘、螺丝滩等瀑布,位于镇宁、关岭两自治县交界处的白水河上。
黄果树大瀑布离贵阳市一百五十公里,瀑布高七十四米,宽八十一米。瀑布河水的流量,水小时只有几个流量,最大时达到一千多个流量。水大时,瀑布溅珠飞洒到一百多米高的黄果树街上,两三里外能听到雷鸣般的响声。水小时河水仍然分成四支,辅展在整个岩壁上,不失其"阔而大"的气势。瀑布后有一长达一百三十四米的水帘洞拦腰横穿瀑布而过,由六个没事窗、五个洞厅、三股洞泉和六个通道组成。从水帘洞内观看大瀑布,令人惊心动魄。这样壮观的瀑布下的水帘洞,在世界各地瀑布中也是很罕见的。瀑布前面是一很深的箱形岩溶洞峡谷,左为悬崖峭壁,古木森森;右为钙华坡、石笋山,芳草繁花,辅上云天;中为犀牛潭、马蹄潭......,潭滩相连,逶迤相接。
位于黄果树瀑布下游二公里处的螺丝滩瀑布,以滩面逶迤绵长为其特点。河水从拦河坝翻下,分成两股,环绕石间梯间、绿州,最后作方形交汇,形成左右相对的两个瀑布,左大而缓,右小而陡。瀑布最高处为三十一米,滩面逶迤长达三百五十米。黄果树中心区还有一些小型瀑布。
黄果树瀑布附近,有以蜡染和石头建筑著称的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安庄乡石头寨;有隐蔽在十二株古老的大榕树中的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白水乡滑石哨,两寨都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情。有者斗洞和上洞,前者是旱洞,在关岭县白水乡者斗村;后者是水洞含旱洞,在镇宁自治县扁担乡上洞村。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高原气候或温热气候只限于海拔较高或低洼河谷的少数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4~16℃之间,而其余少数地区计有省之南部边缘的河谷低洼地带和省之北部赤水河谷地带,为18~19℃,省之东部河谷低洼地带为16~18℃,海拔较高的省之西北部为10~14℃。各地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出现在7月份,最低值出现在1月份。就全省大部分地区而言,7月平均气温为22~25℃,1月平均气温为4~6℃,全年极端最高气温在34.0~36.0℃之间,极端最低气温在-6.0~-9.0℃之间,但其出现天数均很少,或仅在多年之中偶尔出现。全省大部分地区的气候四季分明,四季以冬季最长,约105天,春季次之,约102天,夏季较短,约82天,秋季最短,约76天。
四川剑门蜀道
剑门蜀道是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剑门关为核心,北起陕西宁强,南到成都,全长450公里。剑门蜀道沿线三国文化深厚,庞统、蒋琬、姜维、邓艾、马超、鲍三娘等在此留下了精彩的故事;剑门蜀道沿线古迹众多,三星堆遗址、德阳文庙、昭化古城、七曲山大庙、皇泽寺、千佛崖等都是重要文物;剑门蜀道沿线美景密布,富乐山四季花似锦,翠云廊古柏三百里,明月峡“飞梁架绝岭”。因1000年前诗仙李白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得以名扬天下。数百里古蜀道上,峰峦叠嶂,峭壁摩云,雄奇险峻,壮丽多姿,构成了川陕交通的一大屏障。如今,更以山高谷深和众多的名胜古迹吸引游客。

剑门关
剑门蜀道属于剑门蜀道风景区,位于绵阳、广元市境内。剑门关距广元较近,因此,剑门蜀道风景名胜区,主要是指广元经剑门关、剑阁到绵阳这一线的风景名胜。范围再扩大一些,则可以把江油、平武的风景名胜也包括在内。是在连绵不断的秦岭、巴山、岷山之间,以“蜀道”为主干的带状风景名胜区。入川经广元、剑阁、梓潼、绵阳、德阳等地。沿线地势险要,山峦叠翠,风光峻丽,关隘众多,唐代李白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形容。景区范围广大,山水林泉等自然景观丰富,沿蜀道分布着众多的名胜古迹,主要有古栈道、三国古战场遗迹、武则天庙皇泽寺、唐宋石刻千佛岩、剑门关、古驿道翠云廊、七曲山大庙、李白故里等。
翠云廊
绵阳市境属于东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一般冬季持续时间较长,大多在三个月以上,但冬季平均气温在0℃以上,故冬无严寒,夏季全市气温最高,但是7月平均气温在24.2℃至27.2℃之间,故夏无酷暑。由于冬季平均气温起伏不大,使年气温的振幅变化也较小,年均气温在18.7℃至 21℃之间。绵阳市区的大部分气候特点为:热量丰富,光照条件好,雨量充沛,夏季东部易旱,西部易涝;年均气温14.7℃至16.3℃;日平均气温稳定在 10℃以上持续235至251天;最冷月平均气温3.9℃至5.7℃,热月平均气温在24.2至26℃;极端最低气温-4.8℃——7.3℃,极端最高气温36.1℃至37℃;无霜期252至300天;太阳总辐射76.7千卡至92.8千卡/平方厘米.年,年日照时数在927.7至1376.7小时之间,相对湿度全年平均为70%资80%之间,以偏北风和东北分为主要风向,年平均风速在0.8至1.6米/秒之间,静风频率较高。
绵阳市多年平均降水量在825.8毫米资1417毫米之间,有年、季、月降水量分配不均和变化率大的特点。市区降水量最多在1286.86毫米至1727.8毫米之间, 最少在506.4毫米资611.6毫米之间。
从季节分配情况看,春季降水量市区在147.5至156.2毫米之间,占全年降水量的13%至19%之间,市区夏季降水量在867.7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61%。秋季降水量仅次于夏季,市区为204.1毫米。冬季为降水量最少的季节,市区在19毫米至27.5毫米之间。月平均降水量最大值在7月份,一般在200毫米以上,降水量最少月份为12月份至次年1月份,其降水量在10毫米以下。夏半年多雨,冬半年少雨。
以日降水量0.1毫米以上为一个雨日的标准计算,绵阳市区为133——144天之间。就月份看,7月和9月雨日最多,8月和10月次之,12月和1月雨日最少。
绵阳市去年降水量平均强度为7.3毫米/日,年平均大雨在7.7至9.4天之间,中雨日在22.3至27.8天之间,小雨日在126至165.4天之间。
市境冬季较温暖,故降雪极少,市区年平均降雪日数为1.4—2.5天之间。
中岳嵩山简介
嵩山古老的岩石系形成于23亿年前,此前,嵩山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据中外地质学家考察,嵩山岩石发育完整,在地球发展历史上,历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五代,习称为“五世同堂”。嵩山地区的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出露,构成了中国最古老的岩系,登封群的“登封朵岩”。据中国地质界测定,这里是世界上稀有的自然地质宝库。据地质学家考察,经过23亿年的“ 嵩阳运动”,8亿年前的“中岳运动”,5、6亿年前“少林运动”,才结束了地质史上的元古代,进入了古生代的寒武纪和奥陶纪。又经过约两亿年,此处地壳上升至海平面以上,因其受风化和剥蚀作用,形成了嵩山地区的含煤地层。两亿三千年前后,中国的版土上,又发生了一次延续很长时间的地壳运动,南北广大地区的“燕山运动”,嵩山地区受到南北方向的推挤,形成了今天的山势地貌。

嵩山古生物化石十分丰富,在嵩山既有海象生物化石,也有陆象生物化石,还有古脊椎动物化石。这些古生物化石是地质和古生物演化的宝贵资料,嵩山奇特的地质构造,使它蕴藏了丰富的煤、铝、铁、麦饭石等矿产资源。
中岳嵩山,群峰挺拔,气势磅礴,景象万千。由峰、谷、涧、瀑、泉、林等自然景素构成的“八景”“十二胜”。八景是:嵩门待月、轩辕早行、颍水春耕、箕阴避暑、石淙会饮、玉溪垂钓、少室晴雪、卢崖瀑布。唐代光启年间(885年~887年)进士郑谷游中岳时,为登封八景同赋诗以赞:
月满嵩门正仲秋,轩辕早行雾中游。
颍水春耕田歌起,夏避箕险溽暑收。
石淙河边堪会饮,玉溪台上垂钓钩。
余雨少室观晴雪,瀑布崖前墨浪流。
嵩山除“八大景”以外,还有“十二胜景”即:
龙潭贯珠琼将流,嵩阳洞天景色幽。
少室夕照垂金钱,御寨日落苍谷口。
石池高耸云崖畔,石僧迎实站山头。
石笋闹林柏涛滚,珠廉飞瀑震山吼。
高峰虎踞云天啸,猴子观天盼解咒。
熊山积雪稍奇观,峻极远眺天地悠。
这些自然景观或雄壮魁伟、秀逸诱人,或飞瀑腾空、层峦叠嶂、多彩多姿。嵩山林木葱郁,一年四季迎送风雪雨霜,生机昂然。峻极峰上松林苍翠,山风吹来,呼啸作响,轻如流水潺潺,猛似波涛怒吼,韵味无穷。嵩山秋色,少室红叶更是迷人。少室山山势陡峭险峻,奇峰异观,比比皆是。登上山顶环顾四周,群山碧绿,林海荡漾,雪雾飘渺如临仙景。灵霄峡、大仙峡、响潭沟、挂冰崖、水帘洞、回音楼,景物天成,引人入胜。
嵩山中部以少林河为界,东为太室山,西为少室山,有太阳、少阳、明月、玉柱等72峰。
太室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北,为嵩山之东峰,海拔1440米。据传,禹王的第一个妻子涂山氏生启于此,山下建有启母庙,故称之为“太室”(室:妻也。)。太室山共有三十六峰,岩幛苍翠相间,峰壁环向攒耸,恍若芙蓉之姿。主峰“峻极峰”,则以《诗经·嵩高》“峻极于天”为名,后因清高宗乾隆游嵩山时,曾在此赋诗立碑,所以又称“御碑峰”。登上峻极峰远眺,西有少室侍立,南有箕山面拱,前有颍水奔流,北望黄河如带。倚石俯瞰,脚下峰壑开绽,凌嶒参差,大有“一览众山小”之气势。山峰间云岚瞬息万变,美不胜收。古人吕守曾(字待孙,河南新安人。雍正甲辰进士,授完县知县,历官山西布政使)有诗曰:“三十六峰如髻鬟,行人来往舒心颜。白云蓬蓬忽然合,都在虚无缥缈间。”道出了嵩山之奇美和游人心境的愉悦与宁谧。

少室山,东距太室山约10千米。据说,夏禹王的第二个妻子,涂山氏之妹栖于此,人于山下建少姨庙敬之,故山名谓“少室”。少室山山势陡峭峻拔,也含有三十六峰。诸峰簇拥起伏,如旌旗环围,似剑戟罗列,颇为壮观。主峰御寨山,海拔1512米,为嵩山最高峰,山北五乳峰下有声威赫赫的少林寺。少室山顶宽平如寨,分有上下两层,有四天门之险。据《河南府志》载,金宣宗完颜列与元太祖成吉思汗交战时,宣宗被逼出京,曾退入少室山,在山顶屯兵,故称“御寨山”。御寨山西有水柜一处,人称“小饮马池”,水量能供万人食用,传说明末李际遇起义即在此处驻兵。

太室山和少室山,两座高山层峦叠嶂,绵延起伏于黄河南岸。自古以来,它们引起了许多诗人的遐想,吸引了无数游客的关注,于是历代的墨客骚人、僧道隐士以及帝王将相,根据这些山峰的形态和面貌。差不多给每一座山峰都起了美丽的名称,遂有七十二峰之说。在这些群峰的环抱里以至峰顶之上,逐步盖起了无数的梵宇琳宫、道院僧房。
河南省处于暖温带和亚热带气候交界的边缘地区,所以气候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
旅游注意事项
嵩山山下全年平均温度14.3℃,山上平均8.5℃,山上年降雨量864毫米。
嵩山上主要有许多名寺名庙,它们是旅游者颇爱光顾游览的重点,但旅游者在游历寺庙时有四忌需牢记心头,以免引起争执和不快。
一忌称呼不当 对寺庙的僧人、道人应尊称为“师”或“法师”,对主持僧人应称其为“长老”、“方丈”、“禅师”。喇嘛庙中的僧人称其“喇嘛”,即“上师”意,忌直称为“和尚”、“出家人”,甚至其它污辱性称呼。
二忌礼节失当 与僧人见面常见的行礼方式为双手合十,微微低头,或单手竖掌于胸前、头略低,忌用握手、拥抱、摸僧人头部等不当之礼节。
三忌谈吐不当 与僧人道人交谈,不应提及杀戮之辞、婚配之事,以及食用腥荤等话,以免引起僧人反感。
四忌行为举止失当:游历寺庙时不可大声喧哗、指点议论、妄加嘲讽或随便乱走、乱动寺庙之物,尤禁乱摸乱刻神像,如遇佛事活动应静立默视或悄然离开。
同时,也要照看好自己的孩子,以免孩子因年幼无知而做出不礼貌的事。
龙门石窟简介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城南13公里处。这里两山对峙,伊水中流,犹如一座天然门阙,在春秋时期称“阚塞”或“伊阚”,隋以后称龙门。龙门自古为险要关隘,交通要冲,向为兵家必争之地。因山青水秀,环境清幽,气候宜人,素为文人墨客观游胜地。又因石质优良,宜于雕刻,故而古人择此而建石窟。这里青山绿水、万象生辉,伊河两岸东西山崖壁上的窟龛星罗棋布、密如蜂房。1961年国务院公布龙门石窟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龙门风景名胜区被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0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龙门石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6年1月被中央文明办、建设部、国家旅游局联合授予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2007年5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全国首批5A级景区。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际(公元493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的营造,从而形成了南北长达1公里、具有2300余座窟龛、10万余尊造像、2800余块碑刻题记的石窟遗存。
龙门石窟是北魏、唐代皇家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是皇家意志和行为的体现,具有浓厚的国家宗教色彩。在北魏时期雕凿的众多洞窟中,以古阳洞、宾阳中洞和莲花洞、石窟寺这几个洞窟最有代表价值。其中古阳洞集中了北魏迁都洛阳初期的一批皇室贵族和宫廷大臣的造像,典型地反映出北魏王朝举国崇佛的历史情态。这些形制瑰异、琳琅满目的石刻艺术品,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域外文明交汇融合的珍贵记录。

唐代龙门石窟的重点洞窟中,以规模宏伟、气势磅礴的大卢舍那像龛群雕最为著名。这座依据《华严经》雕凿的摩崖式佛龛,以雍容大度、气宇非凡的卢舍那佛为中心,用一周极富情态质感的美术群体形象,将佛国世界那种充满了祥和色彩的理想意境表达的淋漓尽致。这组雕像体现了大唐帝国强大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显示了唐代雕刻艺术的最高成就。
清代武亿曾说:“龙门不仅为石镌佛场,亦古碑林也”。 “龙门二十品”是魏碑体的代表,它基于隶、形于楷,是隶书向楷书的过渡,是后代碑拓鉴赏家从众多的石刻题记中精选出来的魏碑书法精华。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称魏碑有“结构天成、笔法跳跃、精神飞动、血肉丰美等十美,他大力提倡学习书法应从龙门二十品入手,给“龙门二十品”以极高的评价。久负盛名的“龙门二十品”和褚遂良的“伊阙佛龛之碑”,分别是中国书法艺术史上魏碑体的珍品和唐楷书体的典范,堪称中国书法艺术之杰作。
龙门石窟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所处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景色优美,更是许多石窟难以比拟的。龙门石窟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洛阳市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季风环流明显,因此,四季温度和风向变化较显著。洛阳市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冬季寒冷雨雪少,春季干旱大风多,夏季炎热多雨且集中,秋季晴和日照长。年平均气温:14.7℃,年平均降雨量:601.6mm
河南省鸡公山简介
鸡公山风景区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南38公里的豫鄂两省交界处,地理坐标为东径 114°05’,北纬31°50’。京广、京珠、107国道沿山麓西侧穿过,景区面积287平方公里,海拔 800 多米,历史上与庐山、北戴河、莫干山合称中国四大避暑胜地。早在一千四百年前的北魏时期就有文字记载,明清以来,更有许多名人骚客来山观赏,留下了大量的赞美诗篇。作为供人们避暑游览的风景区,始于本世纪初,兴盛于二、三十年代,建设发展历史逾百年。 1978年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对外开放的八大景区之一,1982年列入全国第一批44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6年被评为“河南省十佳旅游景区”,2001年被国家旅游局授予为“全国保护旅游消费者权益示范单位”。现为“中国少儿手拉手活动营地、中国老年协会疗养基地和中国文联艺术家采风基地”。

佛光、云海、雾淞、雨淞、霞光、异国花草、无日不风、青分楚豫被称为鸡公山的八大自然景观,素以“山明水秀、泉清林翠、气候凉爽、风景幽奇、别有天地”而驰名。海拔不高,但位置独特,有高山气候,却无高山反应,特别适宜疗养避暑。它是由奇峰怪石,泉溪瀑布,珍花异草,山村田园和风韵殊异的楼台亭榭等诸多因素构成的自然风景区。被誉为“中国避暑胜地,豫南云中公园”。鸡公山盛夏无暑,气候凉爽,夏季平均气温24℃,“午前如春,午后如秋,夜如初冬”,享有“三伏炎蒸人欲死,清凉到此顿疑仙”之美传。不仅如此,由于地质构造运动,形成了鸡公山千姿百态的奇峰怪石,大者嶙峋耸峙,小者造化精灵。皆具怪、巧、奇、美的特点。
早在本世纪初,鸡公山先后有二十四个国家的近千名外交官和传教士以及国内的军阀巨贾,曾来此兴建了300幢风韵殊异的度假别墅和园林。这些多民族、多国别的建筑群落,依山作势,交相辉映,时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其“环境优美、格调高雅、欧美风情、名流汇聚”的历史风采,在全国山岳型风景区中是数一数二的。鸡公山还是南亚热带与北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南北植物均可在这里安家落户,植被覆盖率高达87%。有各类植物2000多种,其中仅中草药就占600多种,被称为“天然植物园’,和“天然中草药园”。当年李时珍千里迢迢来鸡公山采药,为《本草纲目》增添了丰富的内容。本世纪初,英美植物学家也曾在鸡公山研究培育植物,使鸡公山成为中国“池杉、落羽杉”的母林基地,可以说这里是生物工作者理想的科研、教学基地。古往今来,鸡公山以其雄伟秀丽的景色和特定的地理环境,还招来了许多历史名人,有明太祖朱元璋、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以及红花女那富有传奇的故事,这些都给鸡公山增添了许多动人的色彩。
避暑胜地越百年,金鸡腾飞唱盛世。鸡公山旅游度假四季皆宜:春天莺飞草长,幽兰飘香;夏季云雾缭绕,沁凉如水;入秋红叶满山,万木霜天;冬来瑞雪飘飞,冰清玉洁。在鸡公山您会充分享受大自然对您的恩赐;在鸡公山您会充分感受山里人的热情好客;在鸡公山您会得到无限的商机和发展机遇,美丽的鸡公山,正敞开温馨的怀抱,伸出热情双手,欢迎五湖四海的朋友来游览鸡公山品味鸡公山。

鸡公山盛夏无暑,气候凉爽,夏季平均气温24℃,"午前如春,午后如秋,夜如初冬",享有"三伏炎蒸人欲死,清凉到此顿疑仙"之美传。
青岛崂山简介
崂山位于山东半岛南部的黄海之滨,距青岛市中心40余公里。地处北纬36°05′~36°19′,东经120°24′~120°42′。山区东南二面濒临大海,西部自南而北与青岛市区的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李沧区、城阳区接壤,北部与即墨市相邻。绕山区东南的海岸线长87。3公里,形成了13个有名称的海湾,有大小岛屿16个。

崂山,东高而悬崖傍海,西缓而丘陵起伏,山区面积446平方公里。山脉以崂顶为中心,向四方延伸,尤以西北、西南两个方向延伸较长,形成了巨峰、三标山、石门山和午山四条支脉,崂山的余脉沿东海岸向北至即墨市的东部,西抵胶州湾畔,西南方向的余脉则延伸到青岛市区,形成了市区的十余个山头和跌宕起伏的丘陵地形。
崂山的最高峰名为巨峰,又称崂顶,地处北纬36°10′,东经120°37′,海拔1132。7米,峰顶面积约1。5平方公里,为崂山的主峰。
崂山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变化和季风进退都较明显,具有雨水丰富,年温适中,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的特点。由于濒临黄海,受海洋的调节作用,又表现出春冷、夏凉、秋暖、冬温、昼夜温差小、无霜期长和湿度大等海洋性气候特点。崂山因受海洋影响,加之地形复杂,东部山区降水较多,空气湿润,小气候区明显,太清宫附近被誉为“小江南”,巨峰北则名为“小关东”,中部低山和丘陵区降水适中,形成半湿润温和区。青岛的最佳时间是夏季。
东岳泰山简介
泰山雄峙于山东中部,古称“岱山”、“岱宗”,春秋时改称“泰山”,被称为东岳,位居五岳之首。泰山前邻孔子故里曲阜,背依泉城济南,面积达426平方公里,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气势雄伟,拔地而起,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誉。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
泰山最引人入胜的地方就是泰山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受过皇帝封禅的名山。同时泰山也是佛、道两教兴盛之地,是历代帝王朝拜之山。历代帝王所到之处,建庙塑像,刻石题字,留下了众多文物古迹。历代名人宗师对泰山亦仰慕备至,纷纷到此游览。历代赞颂泰山的诗词、歌赋多达一千余首。走进泰山,就是走进历史。

泰山的风景名胜以主峰为中心,呈放射形分布,历经几千年的保护与建设,已 成为中国山岳风景的代表: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泰山拔起于齐鲁丘陵之上,主峰突兀,山势险峻,峰峦层叠,形成“一览众山小”和“群峰拱岱”的高旷 气势。泰山多松柏,更显其庄严、巍峨、葱郁;又多溪泉,故而不乏灵秀与缠绵。缥缈变幻的云雾则使它平添了几分神秘与深奥。它既有秀丽的麓区、静谧的幽区、开阔的旷区,又有虚幻的妙区、深邃的奥区;还有旭日东升、云海玉盘、晚霞夕照、黄河金带等十大自然奇观及石坞松涛、对松绝奇、桃园精舍、灵岩胜景等十大自 然景观,宛若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人文景观,其布局重点从泰城西南祭地的社首山、蒿里山至告天的玉皇顶,形成“地府”、“人间”、“天堂”三重空间。岱庙是山下泰城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前连通天街,后接盘道,形成山城一体。由此步步登高,渐入佳境,而由“人间”进入“天庭仙界”。
泰山风景区内,有山峰156座,崖岭138座,名洞72处,奇石72块,溪谷130条,瀑潭64处,名泉72眼,古树名木万余株,古遗址42处,古墓葬 13处,古建筑58处,碑碣1239块,摩崖刻石1277处,石窟造像14处,近现代文物12处,文物藏品万余件。其中城子崖遗址、四门塔、大汶口遗址、 灵岩寺、岱庙、千佛崖石窟造像、龙虎塔、九顶塔、冯玉祥墓等,先后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游泰山要看四个奇观:泰山日出、云海玉盘、晚霞夕照、黄河金带。
泰山日出是泰山最壮观的奇景之一,当黎明时分,游人站在岱顶举目远眺东方,一线晨曦由灰暗变成淡黄,又由淡黄变成橘红。而天空的云朵,红紫交辉, 瞬息万变,漫天彩霞与地平线上的茫茫云海融为一体,犹如巨幅油画从天而降。浮光耀金的海面上,日轮掀开了云幕,撩开了霞帐,披着五彩霓裳,象一个飘荡的宫灯,冉冉升起在天际,须臾间,金光四射,群峰尽染,好一派壮观而神奇的海上日出。

云海玉盘----泰山云雾可谓呼风唤雨,变换无穷:时而山风呼啸,云雾弥漫,如坠混沌世界;俄顷黑云压城,地底兴雷,让人魂魄震动,游人遇此,无须失望,因为你将要见到云海玉盘的奇景:有时白云滚滚,如浪似雪;有时乌云翻腾,形同翻江倒海;有时白云一片,宛如千里棉絮;有时云朵填谷壑,又象连绵无垠的汪洋大海,而那座座峰峦恰似海中仙岛。站在岱顶,俯瞰下界,可见片片白云与滚滚乌云而融为一体,汇成滔滔奔流的“大海”,妙趣横生,又令人心朝起伏。
晚霞夕照----当夕阳西下的时候,若漫步泰山极顶,又适逢阴雨刚过,天高气爽,仰望西天,朵朵残云如峰似峦,一道道金光穿云破雾,直泻人间。在夕阳在映照下,云峰之上均镶嵌着一层金灿烂的亮边,时而闪烁着奇珍异宝殿的光辉。那五颜六色的云朵,巧夺天工,奇异莫测,如果云海在此时出现,满天的霞光则全部映照在“大海”中,那壮丽的景色、大自然生动的情趣,就更加令人陶醉了。
晚霞夕照与黄河金带的神奇景色,与季节和气候有着很大的关系。为了能使登泰山者充分领略和享受这一奇观美景,就必须选择恰当的旅游时机。泰山旅游图应该说秋季最好,因为这时风和日丽,天高云淡;其次是大雨之后,残云萦绕,天晴气朗,尘埃绝少,山清水秀。你尽可放目四野,饱览“江山如此多娇”的秀容美貌。

游泰山,4月~11月为佳,观日出则以秋季为最佳。岱顶夕照比之日出更吸引人,据说天气好的时候可以看见黄河。冬天要待下雪时,景色才出奇。雨天不要轻易 放弃登山,此刻山上常会遇到云海奇观,若遇上日出云海就更幸运。
井冈山简介

井冈山位于江西省西南部,有“红色摇篮、绿色家园”之美誉,是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被先后评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明风景名胜区、5A级旅游区。
1927年秋,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来到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胜利之路,培育了凝聚中华民族之魂的井冈精神,被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迄今为止,井冈山有保存完好的革命旧址遗迹100多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1处,被誉为一座没有围墙的革命博物馆,被列为“首批全国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十佳基地”、“全国优秀社会教育基地”、“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井冈山风景名胜区面积333平方公里,有茨坪、龙潭、黄洋界、主峰等11大景区,76处景点,460多处景物景观,融雄、险、秀、幽、奇为一体,峰峦、云海、山石、飞瀑、溶洞、冰挂、珍稀动植物、高山田园风光等应有尽有,堪称“绿色明珠”和“天然动植物园”。蜚声中外的十里杜鹃长廊,享誉全球的黄洋界、八角楼以及被载入百元人民币背景图案的井冈山主峰,同纬度保存完好的7000公顷次原始森林,更使这块土地倍具魅力,有“生态山、财富山、成功山”之誉。
经过25年的发展,井冈山风景名胜区已建立健全精干高效的管理体制,红色旅游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和井冈山旅游网,各种旅游配套设施已日臻完善,吃、住、行、娱、购、游能较好满足游客的需求。井冈山机场已开通上海、北京、深圳、长沙、南京航线,井冈山火车站有往返南昌、北京、上海、深圳等10趟始发列车。

井冈山地处亚热带,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宜人,空气清新,每立方厘米空气中含负氧离子8000多个,有的地方高达16000多个,是理想的革命传统教育、观光避暑、旅游休闲、国际会议中心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苏州太湖简介
太湖风景名胜区是以太湖水域、岸线、岛屿、湿地和山林植被所构筑的自然景观,以及以吴越史迹为导线而串联起来的吴越文化古迹、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和珍贵的明清园林、建筑所构成的人文景观为资源要素的,融风光游览、休闲游憩及科学文化活动等功能于一体的山水湖泊型风景名胜区。太湖风景名胜区规划总面积3091平方公里,其中景区面积为888平方公里,分别为苏州市的木渎、石湖、光福、东山、西山、甪直景区;吴江市的同里景区;常熟市的虞山景区;无锡市的梅梁湖、蠡湖、锡惠、马山景区;宜兴市的阳羡景区等13个景区和无锡市的泰伯庙、泰伯墓2个独立景点组成。
太湖的自然景观特征。太湖风景名胜区“湖不深而辽阔,山不高而清秀”,是一派“平山远水”、“山长水阔”的“吴中山水”景色。湖面烟波浩淼,气势磅礴。湖中岛屿星罗棋布,错落有致。沿湖低山丘陵,逶迤连绵,山水相间,湖岸线曲折蜿蜒,大小水湾串连套合,山重水复与缥渺浩瀚相得益彰,构成一个个千姿百态的天然山水画面。湖光山色与镶嵌在山环水抱之中的渔港、村落所构成的田园风光,也是太湖风景名胜区的景观特色画卷。
太湖的人文景观特征。太湖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文物古迹众多,人文资源丰富,特别是文风之盛,在全国有一定地位。这里不仅自然风光旖旎秀美,也诞生了渊源久远的史前文化,而且有吴泰伯开创的、在春秋时期一度强盛的大吴国文化。秦朝统一以后,这里又曾几度处于南朝政治的中心地区,后来更成为全国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重点地区之一。富有特色的太湖风景园林建筑,其历史可以追溯到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秦汉以后,太湖又成为名士避世隐居之处。南北朝时,建造私家园林和丛林寺庙之风十分盛行。自古以来以来人文荟萃,文物古迹众多。太湖地区大量明清时期古城、古镇、古村落、古建筑、古墓葬和古文物遗存,以及内涵深厚的吴地文化和水乡民俗与秀美的太湖自然风光交相辉映,造就了太湖独特的吴文化人文景观特征。
太湖风景名胜区景观类型概括起来有十大类:
山水交融、构图秀雅、千姿百态的天然山水画面;
重峦叠嶂、山势嵯峨、形态各异的奇峰怪石;
千百年的古树名柯和繁花似锦、硕果满山的传统植物景观;
洞体深邃、钟乳瑰丽、奇异万状的古溶洞、水洞;
扑朔迷离、变幻莫测的雾幔、云海、串月、旭日、晚霞和四季更迭的天象景观;
常年不涸、甘冽清腴的名泉和曲折幽邃的涧潭溪流;
小桥流水、绿树人家、稻香桑茂、碧波繁花的江南田园风光;
典雅古朴、富于诗情画意的各种古典园林、古桥梁、明清古建筑群和水乡文化古镇;
著名的古雕塑艺术珍品和历代名人留下的大量碑碣石刻、书法图画、诗词著作;
考古发掘出来的代表江南文化历史的远古文物和优美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及其遗迹。
全省气候具有明显的季风特征,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大致以淮河—灌溉总渠一线为界,以南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以北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全省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四季分明。

五大连池简介
五大连池位于中国黑龙江省北部,地处小兴安岭山地向松嫩平原的转换地带,106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14座新老期火山群峰傲立,800多平方公里的熔岩台地浩瀚壮阔,数百处自涌冷矿泉天然出露。新期火山喷发的岩浆,阻塞了远古河道,形成了5个溪水相连的串珠状火山堰塞湖,五大连池因此而得名。山川辉映,水火相容,由此构成了“世界顶级旅游资源”,被科学家比喻为“天然火山博物馆”和“打开的火山教科书”。

五大连池矿泉水是“世界三大冷泉之一”,在民间享有“神泉”、“圣水”和“药泉”的美誉,种类丰富,储量巨大,富含几十种微量和宏量元素,天然含气,是珍稀的饮用和医用矿泉资源,是世界极品矿泉。
目前,风景区内开发十二大旅游观光区,有400余处地质奇观和旅游景点供游人观赏,每年接待海内外游客百余万人次。多年来,五大连池先后荣获“世界地质公园、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两项世界级桂冠,还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著名火山之乡、中国矿泉城、中国国家自然遗产”等十二项国家荣誉于一身。
历史上,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蒙古族、满族和汉族先民生活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观火山奇景,品世界名泉,游熔岩王国,享民俗盛宴,五大连池永远向游客们敞开火山般热情的怀抱。
五大连池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夏季凉爽,年平均气温0.5℃,平均降雨量为514.3㎜。每年5—10月间,五大连池白天气温较高,夜间凉爽气候宜人,是避暑度假的最佳去处。
镜泊湖简介
国际生态、冰雪旅游、休闲避暑胜地——镜泊湖,坐落在牡丹江市境南80公里处的群山之间,是4800年前历经五次火山喷发,熔岩阻塞了牡丹江古河道而形成的世界最大火山熔岩堰塞湖,镜泊湖景区由百里长湖、火山口原始森林和唐渤海国遗址三部分组成,规划面积为1726平方公里。镜泊湖于1982年被国务院首批审定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2006年被世界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地质公园。
纯朴自然的镜泊湖,岛湾错落,峰峦叠翠,景色清秀,古迹隐约,尽揽春花、夏水、秋叶、冬雪于一湖。山清水秀的镜泊山庄,风光旖旎的百里长湖,气势雄浑的吊水楼大瀑布,雄奇壮阔的火山口原始森林,怪石峥嵘的地下熔岩隧洞,盛衰疑谜的渤海古国遗迹,神奇而灵气充溢的毛公山,文化底蕴深厚的药师古刹,粗犷浓烈的地方民族风情,激发爱国情思的抗联遗址,繁复珍奇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令人惊叹神往,流连忘返。
风景区的季节和气候特点;镜泊湖风景区位于中纬度亚洲大陆东岸,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这里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因其群山环绕,森林密布,水域辽阔,自成体系,形成了小气候特征。5月—9月份平均气温为10摄氏度至20摄氏度,是度假避暑的最佳温度,受镜泊湖水域、森林的影响,这里的空气特别洁净,负离子含量高。

辽宁千山简介
千山风景名胜区位于辽宁省中部,距鞍山市中心17公里,总面积125平方公里,规划面积72平方公里,其中核心景区面积44平方公里。千山,古称积翠山,又名千顶山、千华山、千朵莲花山,以峰秀、石峭、谷幽、庙古、佛高、松奇、花盛而著称。厚重的历史宗教文化和神奇瑰丽的自然风光,古往今来一直是吸引游人的人间圣地,有“天成弥勒地,关东第一山”之美誉。
千山1982年被确定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2年被评为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区,2006年被评为首批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当代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游览千山后,对千山秀美多姿的自然风光给予高度赞誉和评价,留下了“南有黄山,北有千山”的题词。
千山一年四季景色怡人,春天梨花漫谷;夏季溪水潺潺;秋天漫山红叶;冬季则是玉树琼枝,一派北国风光。

千山因佛道两教共居一山而形成了“古刹隐山林,道观筑谷间”的奇妙场景。九宫、八观、五大禅林、十二茅庵等四十余座庙宇,如同璀璨的珍珠,镶嵌在千山的奇峰翠岭之间。特别是身高70米的天成弥勒大佛,坐落于千朵莲花山中,自发现以来轰动海内外,成为世界奇观。为千山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千山由仙人台国家森林公园、大佛景区、天上天景区、五佛顶景区和百鸟园五个游览区构成,有景点400余处。
鞍山位于松辽平原的东南部,为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丰富。年平均气温10℃。1月最冷,气温最低可达-20℃;7月最热,白天气温通常在25℃-30℃。
北岳恒山简介
恒山,人称北岳,与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并称为五岳。北岳恒山,是海河支流桑干河与滹沱河的分水岭。恒山,号称108峰,东西绵延 150公里,横跨晋、冀两省。它西衔雁门关、东跨太行山,南障三晋,北瞰云、代二州,莽莽苍苍,横亘塞上,巍峨耸峙,气势雄伟。恒山主峰,居于浑源县城南,海拨2016.8米,山高为五岳之冠。恒山以道教闻名,古往今来,以奇险吸引着游人。据传,四千年前,舜帝巡狩四方,来到恒山,看到这里山势险峻,峰奇壁立,遂封恒山为北岳。秦始皇时,朝封天下12名山,恒山被推崇为天下第二山。历史上,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曾到恒山巡视、祭奠。以后的历代帝王,也差不多都差使臣到恒山朝圣。历代名人、学士,诸如李白、贾岛、元好问、徐霞客等人也都游览过恒山胜地,并留下吟咏恒山的诗章。果老岭、姑嫂岩、飞石窟、还元洞、虎风口、大字湾等处,充满了神尽色彩。悬根松、紫芝峪、苦甜井更是自然景观中的奇迹。苦甜井在恒山半腰,两井相隔一米,水质却截然不同。一井水甜美清凉,被称为甜并;另一井水却苦涩难饮。甜水井井深数尺,却取之不间,可供万人饮用、唐代时,玄宗李隆基曾赐匾甜井为“龙泉观”。恒山自古以来就有 “人天北柱,绝塞名山”之称。1982年被国务院首批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悬空寺素有人间仙境之称,它凌空构建,横木为梁,上载悬崖峭壁,下临陡峭深谷。在悬空寺下面,崖石上刻有“壮观”二字。据说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浏览后所提。

恒山风景区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雨量集中,秋季短暂晴朗。这里早晚温差大,古诗人有“雁门关外雁人家,早穿皮袄午穿纱”的诗句。恒山地区年平均温度为6.1℃,1月最冷,平均-12℃,7月最热,平均21.6℃。极端最高温为35.9℃,极端最低温为-37.3℃,是避暑的理想之地。
五台山简介
五台山列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位于山西省五台县东北,由一系列大山和高峰组成,其中五座环抱高峰,峰顶平坦宽阔,“有如垒土之台”,故名五台山。因五峰耸峙,山势雄伟,素有“华北屋脊”之称。五峰环抱,方圆达250千米。东台海拔2795米,因其东望明霞,如波似海,故称望海峰;南台海拔2485米,细 草杂花,灿若铺锦,故称锦绣峰;西台海拔2773米,月坠峰巅,宛如悬系,称挂月峰;北台海拔3058米,云浮山腰,巅摩斗杓,称叶斗峰,是五台山最高峰;中台2894米,石翠岩碧,碧霭浮空,称翠岩峰,是五台中心。五台北部阴谷处有终年不化的“千年雪”“万年冰”,北台盛夏时亦可偶见降雪,因此五台山 亦称清凉山,是夏季避暑胜地。
五台山历史悠久,北魏孝文帝、隋炀帝、宋太宗、元英宗、清圣祖、清高宗等都曾驾幸五台山,至于历朝历代皇帝、皇后遣使札礼五台山者,更是 自北魏到清朝,从未间断,翻开五台山各大寺的“庙史”,第一页几乎全是“敕建”二字。五台山也是我国唯一兼有汉地佛教和喇嘛教的佛教道场,因此受到西藏、 内蒙、青海、甘肃、黑龙江等少数民族的无比尊崇。
五台佛国也诞生了一大批高僧名师,盛唐时期,这里成了海外信徒留学听经的高等佛教学院,千百年来,印度、日本、蒙古、朝鲜、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国佛教徒,很多人都到五台山来朝圣求法巡礼,有些甚至留在五台山修行终身。
五台山属温暖带半干旱型森林草原气候带北端,为明显的大陆性气候,山地性质明显,气候差异很大,有清凉山之称,是旅游避暑的胜地。
五台山气候变化直接受大气环流的影响,四季变化明显。春季温暖干燥多风,夏季潮湿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多风。
北戴河简介
北戴河风景区位于秦皇岛市的西南部,距离秦皇岛市区约15公里,风景区西起戴河口,东至鸽子窝、金山嘴,东西长约13公里,南临渤海湾,北依联峰山,南北宽约2公里,是著名的避暑度假、疗养休闲胜地。
北戴河地处辽西走廊西部,且森林绿化覆盖率很高,因此它不仅是很多留鸟和夏候鸟聚集的乐园,而且是众多旅鸟迁徙的理想通道和歇脚站。据有关资料所载,我国鸟类共计1186种,而北戴河就有20个目61个科的405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的68种,不少还是世界著名的珍禽。
北戴河海滨滩面平缓,沙软潮平,海水清澈,是中国著名的天然海水浴场。1898年,清政府正式将北戴河海滨开辟为“各国人士避暑地”。北戴河风景区临渤海湾处开辟有30多个海水浴场,这里沙质细腻柔软,水质良好、盐度适中,是沙滩沐日、海里弄潮的理想场所。

北戴河风景区的名胜古迹众多,有“二十四景”之称,主要有联峰山、鹰角亭、通天涧、骆驼石、对语石、观音寺、韦陀像、莲花石公园等,山青海蓝,潮落潮起,风雨阴晴,变幻多姿,美丽异常。风景区西面是婀娜俊美的联峰山,山色青翠,植被繁茂。南面是悠缓漫长的海岸线,质细坡缓,沙软潮平,水质良好,盐度适中。东面有鸽子窝公园,是观日出、看海潮的最佳境地。沿海岸线向内,更有秦皇宫、北戴河影视城、怪楼奇园、金山嘴、海洋公园等各种风格、不同特色的旅游景点分布,加上众多街心公园和花园的点缀,山、海、花、木与掩映其中的各式建筑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优美、和谐的风景画。
北戴河风景区内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且空气清新,为北戴河海滨休疗养、旅游事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现在北戴河风景区已被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由于中央首长夏季经常来此办公,又被誉为“夏宫”。
北戴河地处中纬暖温带,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又因受海洋的调节,具有多风、湿度大、雨量适中、气候宜人的海洋型气候特点。适宜的气候和百分之70以上的森林覆盖率,以及复杂多变的海岸线,孕育了大量的植物,鸟类和海生动植物,其中尤以鸟类最为驰名。
避暑山庄外八庙简介
避暑山庄景区位于承德市区北部,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典皇家园林。2007年被国家旅游局列入首批5A级景区,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和旅游胜地四十家之一。

避暑山庄风光

承德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北省承德市,距北京230公里。 1982年经国务院审定公布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4年12月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风景名胜区以避暑山庄外八庙为核心,以北巡线路为轴线,南起古北口金山岭长城,北到木兰围场,呈一条线三大片分布,总面积为2394平方公里。区内以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金山岭长城两处世界文化遗产为主体,以皇家宫苑、皇家寺庙群、皇家猎苑、明代长城、森林草原、丹霞地貌为主要风景资源,以我国多民族文化有机融合、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有机融合为特征,集风景游览、审美观赏、文化认知、休憩娱乐、避暑度假、科学研究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特大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承德市属于寒温带、半干旱向半湿润过度的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昼夜温差大的特点,年均气温8.9度,年均无霜期160天。夏季多温凉,冬季少严寒,雨量适中。
十三陵简介
明十三陵风景名胜区位于北京城西北约40多公里的昌平区天寿山麓,是明朝十三个皇帝的陵墓所在地,陵区面积达120平方公里,始建于1409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92年被认定为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2003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景区内自然景观幽美,文物古迹荟萃。计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处:即明十三陵,居庸关长城,银山塔林,隶属于明十三陵特区办事处。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以北30公里的昌平区境内。由明成祖朱棣及其以后共计十三位皇帝的陵墓建在这里。构成庄严有序的整体布局,故名“明十三陵”。目前对外开放的有四处景区。即长陵、定陵、昭陵、神路。
居庸关长城:位于北京西北约50公里处,是万里长城久负盛名的关隘。92年以来,明十三陵特区办事处投资亿元,历时五载,对居庸关长城进行修复。修复后的居庸关长城不仅再现了我国古代比较完整的长城建筑设施,更有助于中外游人全面深入了解万里长城的文化内涵,是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银山塔林:位于昌平区东北约15公里,自唐朝时就建有寺庙,金代建有大延圣寺,为京北名寺。该地现有寺庙遗址及塔林。塔林现存僧舍利塔十八座,其中五座密檐式砖塔造型秀丽挺拔,砖雕细腻,为我国古塔中的珍贵遗物。
明十三陵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冬季寒冷干燥。
八达岭长城简介

长城,东饮渤海之涛,西连千里大漠,绵延十万余里。像一条腾飞的巨龙,纵横于华夏大地。在万里长城千百座名关险隘中,八达岭长城因其地势之险要,历史之悠久,文化之丰富,建筑之雄伟,景色之壮观,名声之远大,堪称名关险隘之首。
八达岭长城风景名胜区(以下简称八达岭长城)位于距北京60公里的延庆县境内,危楼高耸,雉堞连环,凭险而居,地形特殊,通衢西北,拱护陵京,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的八达岭长城,是护卫京城的重要门户。古人有“居庸之险,不在关城,而在八达岭”之说。
1961年,八达岭长城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87年,被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名录;1991年被评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首;2007年,被评为全国首批5A级旅游风景区;同年,荣登世界新七大奇迹榜首。
迄今为止,八达岭长城累计接待中外游人1.5亿,并先后有尼克松、伊丽莎白女王(二世)、曼德拉、叶利钦、小布什、普京等460多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以及众多的世界风云人物登临。
八达岭长城地区气候宜人,位于燕山沉降带西端的抬升地段,山峦叠嶂,沟壑纵横,森林覆盖率达到96%以上。八达岭长城筑在海拔600至1000米的山脊之上,拥有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年平均气温比北京市内低6~8℃。
八达岭长城四季分明,春花铺锦,夏绿叠云,展向天边去,神往青冥。漫道红衰翠减,爱丹林浓染,秋气澄清。更冬来莽莽雪岭,玉龙腾春,风光尽收方寸。
美景美图
精品美文
音乐空间
职场技巧
音画图文
感悟哲理
星座运清
生活百科
史海钩沉
健康常识
书画古玩
网页特效
电脑技巧
在线书架
精美相册

您已阅览  秒   感谢光临
背景音乐: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