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黑三死者遗物:过午不食减肥的体会及总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0:31:01

践行过午不食已将近两年,总结如下:一,过午不食是可行的,至少对于一些人是这样。二,过午不食和坐禅是相互促进的。三,一天总是要吃上一顿饭的,如果一上午没吃,那么过了午也照样吃。四,练习过午不食要循序渐进,由一日三餐到早午两餐,等完全适应早午两餐之后再日中一食,要稳步走,欲速则不达。

07年年底,偶尔在网上看到日中一食,决定尝试一下。结果,很快就减了肥,由145斤减到123斤,之后,体重就稳定了。身体也感觉良好,徒步行走的能力也有所增强,能够站立的时间也有所延长,口臭也缓解了。有时,晚上的饥饿感较强,常常因抗拒不住美食的诱惑而饱餐一顿,偶尔也会吃早餐。

有时要外出游玩,不想在外吃午餐,于是尝试了一段时间的早晚两餐。09年6月15日,开始再次尝试过午不食,吃早午两餐。09年7月22日,开始再次尝试日中一食。因为早午两餐,要排便两次,否则屁就较多。即使排便两次,晚上7点之后屁也多起来了。于是,进行日中一食,午后排便一次的尝试。

践行期间,一直坚持基本锻炼,包括仰卧起坐、俯卧撑、半蹲。初期,偶尔会觉得饥饿乏力,不过,运动几下则顿觉气力充沛。坚持下来,感觉越来越好。

有时晚上会吃些水果,实际上,不吃也可以,口渴喝清水就行,吃纯粹是为了享受。后来看到《十二头陀经》中关于断数数食的描述,“我今求一食尚多有所妨。何况小食中食后食。若不自损则失半日之功。不能一心行道。为佛法故。为行道故。不为身命。如养马养猪。是故断数数食。应受一食法。过中饮浆则心生乐著。求种种浆果浆蜜浆等。求欲无厌不能一心修习善法。如马不著勒。左右啖草不肯进路。若著辔勒。则啖草意断随人意去。是故受中后不饮浆法。”于是,决定严格要求自己,身体感觉更舒服了,晚上思路也更加清晰,更有灵感。

坐禅有助于宁静心绪,消除饥饿感战胜诱惑。

午餐后刷牙有助于约束自己,也有助于牙齿保健。有几次,我几乎抗拒不住美食的诱惑,但想到刷牙的麻烦,还是战胜了诱惑。战胜诱惑,难的是第一次。只要第一次战胜了,以后会越来越容易。战胜几次之后,诱惑就消失了。

曾经,我也想严格执行过午不食。即使一上午没吃,过午也就不吃了。不过,这样会使自己特别期盼那顿午饭,潜意识中会打乱一些计划,以便不要错过那顿饭,感觉很不舒服。再想想,即使今天没吃到饭,坚持下来了,如果明天再没吃到呢?如果总没有机会在上午吃到呢?所以,我一天总是要吃一顿饭的,如果一上午没吃,那么,过了午也照样吃。

我午后一般不运动也不从事体力劳动。如果午后进行强烈的运动或体力劳动,能否坚持过午不食呢?这种情况下,我会根据身体感觉酌情处理。

感悟“不求色声香与味,常求无上最胜智”,开卷有益。我看书,对于有所感悟或不太理解的章句会摘录下来做笔记,以后会再次阅读。一次,这个习惯真是帮了我个大忙。在再次阅读《华严经》的笔记时,看到“不求色声香与味,常求无上最胜智”,很有感悟。奇怪的是,第一遍看《华严经》居然没有印象。我想,看第一遍时,我没有体会,即时看到了,也没有感悟。当有了体会,再次翻看时,也就有了感悟。所以说,开卷有益,好书一定要多看几遍,做好笔记。

要特别注意克服对美味的思恋。把吃饭当作服药,不要陶醉于美味,饭后也不要回味美味。有饥饿感时,更要注意克服,否则会越想越饿。做梦吃喝的根本原因就是对于食物的思恋,要反省并克服。不要想食物,不要想美味,流口水就是由于这些想法在作怪。克服了思恋食物心,即使很饿,看着别人吃喝也不会流口水,也能安定下来和吃者谈话。

还要注意克服对某种食物的依恋。克服对于某种食物的偏好,离开哪种食物都能安定吃饭。不要挑挑拣拣,不要为了吃到某种食物而奔走忙碌。

一定要精进,战胜各种诱惑,才能体会到成功后的诸多益处。如《华严经》所讲,“佛子善谛听,我今如实答,或有速解脱,或有难出离。若欲求除灭,无量诸过恶,当于佛法中,勇猛常精进。譬如微少火,樵湿速令灭,于佛教法中,懈怠者亦然。”。学佛懈怠好比小火燃烧的木头,一湿就灭了。所以,学佛要精进,勤读经书,严格持戒,勤奋坐禅,思教悟理。

进入09年12月,感觉已经适应日中一食了,身体感觉良好,也体会到了日中一食带来的清净以及诸多益处。于是,就写了写感受及总结。

过午不食可练习,由易到难稳步走。

早午两餐断晚餐,完全适应再向前。

日中一食得清净,坐禅持午相促进。

立即刷牙午餐后,协助自己来持午。

一天总要吃一顿,即使过午亦要吃。

午后劳作太强烈,晚餐酌情自处理。

半蹲以及俯卧撑,仰卧起坐要坚持。

思恋美味要克服,吃饭如药不陶醉。

饭后更不要回味,否则会越想越饿。

做梦吃喝要反省,灭除思恋食物心。

不想食物及美味,看人吃喝无口水。

不要依恋某食物,可弃绝任何食物。

不求色声香与味,常求无上最胜智。

好书要多看几遍,有了体会才能悟。

学佛勇猛常精进,勤读经书严持戒。

勤奋坐禅常思悟,勤修言行灭诸恶。

燃木火小湿则灭,学佛懈怠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