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者r2000db低音很重:阜宁陈氏渊源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5 15:38:13

阜宁陈氏渊源序

阜宁陈氏,渊源宏大,上溯祖德,所谓“饮水思源”,“慎终追远”,不可忘本也。

一、上溯四千七百年前,陈氏先祖是黄帝。黄帝部落原先生活在河北涿鹿一带,生活方式以游牧为主,农业为辅。先后与炎帝、蚩尤部落发生大规模争地盘的战争并取得胜利,形成以黄帝部落为主的中华民族的雏形。九传至舜,尧将二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为妻,赐姓妫氏,让他们居住妫纳河边生活。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相传,舜出生在河南省濮阳县五星乡瑕丘村,每年正月十八(舜的出生日)舜帝故里庙会,“万人同吃一锅饭”的传统已沿袭一千多年。(每人需交七元钱)。尧年老禅让帝位,舜摄行天子事八年,尧崩,舜守制三年后又执政三十九年。舜100岁时南巡苍梧,崩,葬在湖南省宁远县九嶷山南。2005916日,湖南省首次以省政府的名义,在九嶷山舜帝陵前,举办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规格的祭舜活动,共十万余人参加大典,纪念这位人文始祖。
二、上溯三千五十年前,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封妫满于陈,以备“三恪”,今淮阳之宛丘,建立陈国。妫满是舜帝的三十四世孙,是陈姓的始祖。谥号陈胡公。陈国历经二十世、二十六君,五百六十八年,后为楚国灭亡。
三、上溯二千六百八十年前,公元前672年,陈国大夫公子完奔齐,以国为氏,子孙后改田姓,为田姓始祖,齐桓公聘为工正。数传至田和,代姜齐为田齐,周天子封田和为齐侯,三传至因齐为齐威王,成为战国七雄之首,称霸中国,数传至齐王建,为秦始皇所灭。活动地点在今山东省,陈完家族墓地在烟台市咀子山。
四、上溯二千一百九十年前,恢复陈姓。齐王建儿子在齐国灭亡后,各自逃难分为七姓,其中三儿子田轸,参加项羽起义军,灭秦后因战功,被项羽封为颍川侯,全家迁到颍川,今河南省禹州市境内,恢复陈姓。数传至陈寔,为东汉桓帝时太丘长,世称文范先生,儿子陈纪,孙子陈群,均有贤名。传说陈寔带领儿孙拜访颍川“四长”之一当涂长荀淑老先生家庭,当晚,德星并集,亮如白昼,惊动汉桓帝,太史奏五百里内有贤人聚会。故陈姓堂号为德星堂。陈纪、陈群先后在董卓、吕布、曹操、司马懿营中为官。
五、上溯一千七百年前,公元三百年,晋八王之乱,南迁曲阿。陈群数传至晋太尉陈准,其弟陈徽曾任扬州剌史。战争频繁,兄弟俩随子女举家迁至江南曲阿新丰湖(今江苏丹阳县城北十八里)合族而居。
六、上溯一千四百五十年前,公元五五七年,陈霸先建立陈朝。陈准数传至文赞,生子三:长子谈先次子霸先三子休先。谈先、休先为梁朝散骑常侍和骠骑大将军。霸先作为武将,为讨伐侯景叛乱,从广东高要太守任上领兵北伐,历经百战,屡战屡胜,封陈王,后受梁禅为帝,建立陈朝,都建康(今南京)。传文帝陈蒨、废帝伯宗、宣帝陈顼、后主叔宝,共三十三年,为隋朝杨广所灭。相传阜宁陈氏是叔宝弟叔明的后代。
七、上溯一千二百七十七年前,公元731年,岳阳王叔慎五世孙陈旺建庄德安县太平乡常乐里永清村,立江州义门陈根基。陈朝灭亡后,叔宝有妹妹嫁给杨坚为妃,全家被俘长安,受到宽待。叔宝弟陈叔达为隋绛州太守,被李渊赏识,围而不攻,为保护全城居民生命财产不受损失而降唐。陈叔达曾为李渊处理“玄武门事变”,出力立功,深受李渊、李世民父子宠信。叔宝弟陈叔明曾在陈朝被立为宜都王,叔明五世孙陈兼在江州做官,陈旺投奔兄长,陈兼迁官别任,陈旺落户德安县太平乡常乐里永清村置产。陈兼后裔陈伯宣,有文才,世称海内文宗,朝庭屡征不应召,隐居在江西庐山太平宫注《史记》。伯宣全家后来到德化县齐集里落籍。因唐末战乱,又搬到德安县太平乡常乐里永清村,即今德安县车桥乡义门陈村,建立陈氏庄园,十五世不分家,合族而居。陈家被唐、宋两朝五帝赐封“江州义门”,陈氏名扬天下。后被宋仁宗下诏分析义门陈氏,北宋嘉佑七年,把陈氏家族分迁全国十五个省,计三千余人。
八、上溯九百四十五年前,公元1063年,落户苏州阊门。分析义门时,陈伯宣五世孙陈兢后裔迁居苏州阊门,经商为生,传数世。至元末,张士诚统治苏州十年,爱民如子,受到市民拥护。朱元璋派大将徐达围攻苏州十个月。苏州市民全力支援张士诚抵抗,后因故失败,张士诚被杀,苏州市民遭到朱元璋军队报复。
九、上溯六百四十年前,据阜宁陈氏七修家谱说:“兴一公避元末之兵乱,自姑苏阊门避兵昭阳旋迁于古盐城县冶殷家庄即后属阜宁县(现属建湖县辛庄乡陈桥村)之陈家桥 。”另一说是“洪武赶散”迁阜宁。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因造南京城墙缺乏资金,和江南首富沈万山达成交易,沈万山负责出资建造聚宝门(今中华门)至水西门的城墙,朱元璋将苏州阊门一带的老百姓迁到苏北开荒,所遗土地、财产归沈万山所有作为补偿。一则解决苏州市民怀念张士诚不服朱元璋统治的隐痛;二则解决苏北因连年战争,人口减少,土地荒芜无人生产的矛盾。兢公后裔兴一公随着市民迁移队伍,从苏州阊门登船,和戴姓表弟一同来到苏北兴化县昭阳,后迁到盐城县庙湾(阜宁旧名)殷家庄(现建湖县宝塔镇陈家桥村)娶了殷氏女为妻,经过六百多年艰苦创业,分为西门、东门、南门、中门、北门、中南门陈氏六个分支,后裔现有十多万人,历经抗倭,抗清、抗捻、抗日,反蒋多次战争的洗礼,成为盐阜地区陈、王、顾、戴、刘姓的首姓大族,产生了武进士陈为倚、中华民国众议员陈伯盟、省议员陈为轩、海军少将陈德鸿、江苏省副省长陈必亭、海军陆战队旅长陈昌锋等诸多名人。
阜宁陈氏宗谱,因元末战乱断代,从兴一公始,后经历代先贤续修,已经八次,祭祖等祠务活动后继有人。其中东门宗亲在陈德治、陈必华等人组织下,于二00五年正月十六日(农历)在阜宁县沟墩镇三合村陈必儒家举办东兴大祭;二00六年正月十六日(农历)在射阳县海河镇福兴村十一组陈尚佐家举行第二次东兴大祭;二00七年正月十六日(农历)在射阳县海河镇福兴村三组陈昌华家举行第三次东兴大祭,参加者均达千人以上,九世同堂,共祭先祖,宗族欢聚,亲情融融,并刻录光盘传世。值东门三修可聘公家谱之际,是为序。
                      
兴一公十九世孙   陈洪宪 谨撰  
                               2008
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