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拉瑞亚陨铁镐:〖诗词常识〗诗词格律知识五十二篇:(17) 词的平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12:19:28
 雨中笠翁欢迎您!  更多精彩请您欣赏:收藏分类100大项800余子项,主要有:影音曲舞、宗教神学、文化艺术、民风民俗、植物动物、美女靓照、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异域风情、书画旅游、花鸟鱼宠、娱乐八卦、幽默搞笑、人生哲学、职场创业、饮食文化、体育武术、医疗救护、养生保健。百科常识、悬疑揭密、政治军事历史、奇闻异事、空间美化、朗诵经典、音乐音画、戏剧舞蹈、曲艺小品、美图雷照、怀旧、文化、读书、博览、影视、等内容 谢谢光临
诗词格律知识五十二篇:(17) 词的平仄
词在押韵上比近体诗要宽得多,但在平仄上却与近体诗一样讲究,甚至在一些地方比近体诗还要严格。由于词的句式参差,长短不一,因此词的平仄不像近体诗那样按句式有统一的定例,可以类推。 词的平仄主要是根据词牌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规定。一种词牌其原创者所填的词,或某一名家所填的词往往就成为这种词牌的平仄范例。
词讲究平仄,所谓字有定数,句有定式,韵有定声,其中韵有定声指的就是押韵和平仄,所以后人填词,大多照词谱的规定强合,不敢越雷池一步。其实在唐宋时期,词人填词未必如此拘束,以押韵而言,同一调式,押仄韵者有之,押平韵者亦有之;平仄亦是如此,如《康熙词谱》中《贺新郎》收词式十一种,其上阕第二句按苏轼原创词作“仄平平、平平仄仄”,但在此十一式中,符合的只有三式,此外作“仄平平、仄仄平平”的两式,作“仄仄平、平平仄仄”的两式,作“仄平平、仄平平仄”的一式,将此句与下一个四字句合起来改造成上五下六或上六下五两句的三式。下阕第二韵句苏轼原作是“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但其它诸式作“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的三式,作“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的三式,作“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的各一式,从句式到平仄安排都与苏轼原作不同。由此可见在唐宋时期,对于每一种词牌的句式和平仄都具有一定的自由度,也正是这个缘故,《康熙词谱》中每一词牌差不多都有两种以上的词式,多的达十余种词式,还不能说已经将各种词牌的词式搜罗殆尽。所以对于词的平仄格式我们一方面要了解其基本规律和特点,另一方面也不要对传统所说的韵有定声、不可更易过于信从。
词的平仄格律是受近体诗的影响并且是从近体诗的平仄格律发展来的,但是词的平仄要求与近体诗又有不少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是由词的特点决定的。
首先,词的句式形式与近体诗不同。近体诗的句式是整齐的,而词的句式整体上是长短参差的,词当中最短的句子可以是一个字,最长的句子可以多到十一个字。在一首词中,句式长短参差,其前后的平仄匹配关系就不像近体诗那么单纯,会有很多复杂的情况。
其次,词的节奏形式与近体诗不完全相同。近体诗的基本节奏形式是二二式,以两个字为一个节奏单位。在五言、七言诗中,一般的节奏形式是二二一、二二二一,最后一个字因为有吟诵拖腔,所以一个字占一个节奏单位。 近体诗的这种基本节奏形式虽然有时也有例外,如前面举到的杜甫《曲江》颔联“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两句的节奏是“二三二”式样,但这样的节奏形式是很少的,不属于常规节奏形式。更重要的一点是,在近体诗中一个音节的音步是绝对不会出现在一句诗的开头的。词的基本节奏形式虽然也是“二二”式,但非二二式的变式如“一二”“二一”“一三”等也很常见,而且词中有出现在句子开头的“一字逗”,即一个字占一个节拍而又出现在句子的开头。
再次,近体诗一般已经与音乐分离了,至少在近体诗的创作时不需要依傍任何音乐曲调。 词则不然,词一般都是照着音乐的曲调来写的,因此对音乐的曲调有相当的依赖性,而这种依赖性又主要表现在押韵和平仄上。以上三个特点决定了词的平仄要求必然与近体诗有所不同。基于此,我们了解词的平仄,主要就是要了解其平仄格式中与近体诗不同的地方。下面分三点来谈。
1.逗及逗的平仄。
所谓“逗”,是词中特有的一种语言单位,指的是在节奏和平仄安排上独立而在意义和句法上与后面的部分构成一个整体的语词单位。“逗”常见的有一字逗、二字逗、三字逗、四字逗,此外也有五字逗、六字逗和七字逗。在词谱中一般一字逗不标,二字逗、三字逗称“读”,四字逗一般都视为“句”,但有时也不标,六字逗、七字逗都视为“句”。但是将四字以上的“逗”视为“句”是不对的,它割裂了词句的句法和语义关系,所以在这里我们统称为“逗”。“逗”一般是不入韵的,与后面的部分构成一个意义和句法的整体,成为一个完整的句子,这是“逗”与“句”的根本区别所在。不过,“逗”在节奏和平仄的安排上却是相对独立的,所以我们要单独来看它们的平仄格式。
一字逗绝大多数都是仄声,例如: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柳永《八声甘州》上阕)
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王安石《桂香枝》下阕)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王安石《桂香枝》上阕)
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辛弃疾《水龙吟》上阕)
作平声的只偶尔一见,例如:
方、春意无穷,青空千里;愁、草树依依,关城初闭。(张先《庆春泽》下阕)
一字逗无论是作仄声还是作平声,都是固定的,不可变更。
二字逗不常见,其平仄是比较自由的,但在具体的词牌中往往被认为是限定的。二字逗的平仄格式以“平仄”“仄仄”式为常见,“仄平”“平平”式少见。例如:
愁坐、望处金舆渐远。(杜牧《八六子》下阕)
(平仄)
谁问、听歌窗罅,倚月钩栏,旧家轻俊。(史达祖《瑞鹤仙·风怀》下阕)
(平仄)
不记、归时早暮,上马谁扶,醒眠朱阁。(周邦彦《瑞鹤仙》下阕)
(仄仄)
垂杨岸、何处红亭翠馆?如今、游兴全懒。(张翥《摸鱼儿》下阕)
(平平)
三字逗比较常见,其平仄也是比较自由的,但在各词牌中也往往同样被看作是限定的。三字逗的平仄格式常见的是“仄平平”“仄平仄”式,其它如“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等也是可以的,但三字皆作平声的“平平平”式极其罕见。例如:
故画作、远山长。(欧阳修《诉衷情》上阕)
(仄仄仄)
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金波淡、玉绳低转。(苏轼《洞仙歌》)
(仄平平) (平平仄)
共携手、红窗描绣,画扇题诗。(潘元质《采桑子慢》下阕)
(仄平仄)
觑着人、欲下未下。(辛弃疾《采桑子慢》下阕)
(仄仄平)
垂杨岸、何处红亭翠馆。(张翥《摸鱼儿·送春》下阕)
(平平仄)
四字逗的平仄也是很自由的,其基本格式是“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也最为常见,其它如“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等都是前两种基本格式的变式,也都是允许的,但“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式罕见。例如:
旧盟都在,新来莫是、别有说话。(辛弃疾《采桑子慢》下阕)
(平平仄仄)
醉里精神、众中标格谁能画?(蔡伸《采桑子慢》上阕)
(仄仄平平)
忍记那回、玉人娇困,初试单衣。(潘元质《采桑子慢》下阕)
(仄仄仄平)
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无言,惟翁醉中、和其天。(苏轼《醉翁操》上阕)
(平平仄平)
夜寒霜月、飞来伴孤旅。(周邦彦《解蹀躞》上阕)
(仄平平仄)
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黄庭坚《虞美人·宜州见梅作》下阕)
(仄仄仄平)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点绛唇》下阕)
(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
祇有一部、随轩脆管繁弦。(晁补之《金盏倒垂莲》上阕)
(仄仄仄仄)
“逗”除了以上四种之外,五字逗、六字逗甚至七字逗有时也能见到。例如:
曰有心也哉、此贤。(苏轼《醉翁操》上阕)
(仄仄平仄平)
谁佩同心双结、倚阑干。(冯延巳《虞美人》下阕)
(平仄平平平仄)
回首渌波三楚暮、接天流。(李璟《摊破浣溪沙》下阕)
(平仄仄平平仄仄)
根据以上所述,可以作这样的小结:“逗”是词中特有的一种不独立的语言单位,它最短的可以是一个字,最长的可以是七字,它的平仄是相对独立的,对平仄的要求整体上也是比较自由的,能够与所配合的部分的平仄协调起来当然更好,不能配合也无大碍。词谱中往往将“逗”的平仄定为限制性的,不可更易,事实上这是不正确的。
2.一字句至四字句的平仄特点
词最短的句子是一字句,最长的句子是十一字句,但是八字以上的句子一般至少都包含一个逗。上面已经说过,逗的平仄是相对独立的,所以考察句的平仄格式,只需要考察一字句到七字句就可以了。
与近体诗比较起来,从一字句到四字句是词独有的,而五字句、六字句和七字句则是与近体诗共有的。这里先谈一字句到四字句的平仄特点。
词中一字句很少见,单用的只有《十六字令》中有。一字句与一字逗的区别有两点:一字句在意义和句法上都是独立的;一字句都是入韵的。
归!猎猎西风卷红旗。(张孝祥《十六字令》)
此外《钗头凤》《惜钗分》中有一字句迭用的: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陆游《钗头凤》上阕)
一字句都是入韵的,所以其平仄要依词的韵脚而定。
二字句也比较少见,其与二字逗的区别也有两点:一是二字句在句法和意义上是独立的。二是二字句是可以入韵的。在平仄上,二字句不入韵的以及入韵而韵脚是仄声的,则以“平仄”式为多见。例如:
团扇,团扇,美人并来遮面……(王建《调笑令》)(入韵)
湖上,闲望,雨潇潇,烟浦花桥路遥……(温庭筠《河传》上阕)(不入韵)
后字入韵而本词押平声韵,则一般是“平平”式。例如: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上阕)
三字句分连用和不连用两种。连用的三字句大多是连用两个,其中后一个总是入韵的,前一个入韵与不入韵均可,依词牌而定。连用两个的三字句如果对偶,其平仄一般是相对的。例如:
深院静,小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李煜《捣练子》)
(平仄仄,仄平平)
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温庭筠《更漏子》上阕)
(仄平平,平仄仄)
如果是平列的,则两句的平仄往往一致。例如: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白居易《长相思》上阕)
(仄仄平,仄仄平)
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苏轼《江城子》下阕)
(仄平平,仄平平)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陆游《钗头凤》下阕)
(平平仄,平平仄)
不连用的也就是单用的一般不能独立,总是与其它句子配合使用,要么在前要么在后,但无论在前或在后,在意义和句法上三字句都是相对独立的,这与三字逗不同。单用的三字句在前的有入韵与不入韵两式,入韵的,一般本词都押仄声韵。但无论入韵还是不入韵,在前的三字句末一字以仄声最为普遍,前二字则“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均有,视具体词牌而定。例如: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李白《忆秦娥》上阕)
(平平仄)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周邦彦《兰陵王》上阕)
(仄平仄)
时自笑,虚名负我,半生吟啸。(元好问《玉漏迟》上阕)
(平仄仄)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下阕)
(仄仄仄)
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李重元《忆王孙·春词》下阕)
(仄平平)
三字句出现在所配合的句子之后,则都是入韵的,本词押韵也不限于仄声韵。如果押仄声韵,在平仄上以“平平仄”“仄平仄”为多见,“平仄仄”和“仄仄仄”比较少见。例如:
旧情才展,又被新愁分了。未成云雨梦,巫山晓。(赵企《感皇恩》上阕)
(平平仄)
不道离情最苦,正凝伫。(杨无咎《扫地游》下阕)
(仄平仄)
念月榭携手,露桐闻笛。沈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周邦彦《兰陵王》下阕)
(仄仄仄)
如果押平声韵,以“仄平平”式最为多见。例如: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上阕)
(仄平平)
小雨一番寒,倚阑干。(万俟咏《昭君怨》上阕)
(仄平平)
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苏轼《醉翁操》上阕)
(平仄平)
在词中,四字句最为常见,节奏上一般都是二二节拍,一三节拍的罕见,三一节拍的几乎没有。四字句也分单用和连用两种,连用的可以两句连用、三句连用甚至四句连用。单用的四字句一般都是不能独立的,须与其它句子配合使用。在平仄格式上,四字句不论单用连用,“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都是常见的基本平仄格式。“平平仄仄”式允许有“平平平仄”“仄平仄仄”等变体;“仄仄平平”式允许有“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等变体。“仄平平仄”式本是“平平仄仄”的一种变体,但这种格式在词中很常见。在有些词牌中,这种格式中的第一字和第三字是可平可仄的,是“平平仄仄”式的变体,但在更多的情况下,这种格式是固定的,不可更易。例如: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李白《忆秦娥》下阕)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欧阳修《诉衷情》下阕)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
应念潇湘,岸遥人静,水多菰米。(苏轼《水龙吟》上阕)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长亭道,一般芳草,只有归时好。(曾允元《点绛唇》下阕)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由此可见,“仄平平仄”式不能只看作是“平平仄仄”式的变体,而应将它作为词中特有的一种正体。
除了“仄平平仄”式之外,四字句还有“平仄平仄”式,虽然不多见,但却也是一种正体。例如:
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王安石《桂香枝》下阕)
(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仄)
清逼池亭,润侵山阁,云气凝聚。(蒋捷《永遇乐》上阕)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
对于四字句的平仄,值得提到的还有连用时的一些规律和特点。先说两个四字句连用时的平仄规律。两个四字句连用的有平列、对偶两式,如果是平列的,则两句的平仄格式一般都是相同的。例如:
思君忆君,魂牵梦萦。(刘过《醉太平》下阕)
(平平仄平,平平仄平)
满院花阴,楼影沉沉。(朱藻《丑奴儿·春暮》)上阕)
(○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相思一度,浓愁一度。(史达祖《解佩令》下阕)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如果是对偶的,则两句的平仄格式一般都是相对的,例如: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苏轼《念奴娇》上阕)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周邦彦《满廷芳》上阕)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非干病酒,不是悲秋。(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上阕)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但有时如果这两句不是独立的,也可以与平列的一样,两句的平仄是一致的。例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秦观《鹊桥仙》上阕)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下阕)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再说三个四字句连用时的平仄特点。三个四字句相连时,在平仄上有一个特点,就是喜欢将其中的一句或两句用拗句,如“平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仄”等。例如: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上阕)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王安石《桂香枝》下阕)
(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 仄平 平仄)
孤鹤归来,再过辽天,换尽旧人。(陆游《沁园春·有感》上阕)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此外,四字句的平仄还有两点须注意:一是连用四个仄声字或连用四个平声字,都是极其罕见的。二是“平仄仄仄”和“仄平平平”两式一般是不允许的。
3.五字句——七字句的平仄特点
词中五字句和七字句的基本平仄格式与五言、七言近体诗的基本平仄格式一致,这里不赘述。五字句和七字句的平仄值得注意的是以下两点:
其一,“仄字头”和“平字头”。所谓“仄字头”,就是第一字是仄声字第二字是平声而该仄声字是限定的;相应地,“平字头”就是第一字是平声字第二字是仄声字而该平声字是限定的。在五字句中,“仄字头”一般出现在“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和“仄平平平仄”等格式中。例如:
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冯延巳《谒金门》上阕)
(仄平平仄仄)
小楼明月调筝,写春风数声。(刘过《醉太平》上阕)
(仄平平仄平)
都把一襟芳思,与空阶榆荚。(姜夔《琵琶仙》下阕)
(仄平平平仄)
“平字头”一般出现在“平仄平平仄”中。例如:
窗含月影,瓦冷霜华,深院重门悄。(秦观《解语花》上阕)
(平仄平平仄)
在七字句中,“仄字头”一般出现在“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等格式中。例如:
数声和月到帘栊。(李煜《捣练子》)
(仄平平仄仄平仄)
泪湿阑干花着露。(毛滂《惜分飞》上阕)
(仄仄平平平仄仄)
乱分春色到人家。(秦观《望海潮》上阕)
(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字头”一般出现在“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等格式中。例如:
多情自古伤离别。(柳永《雨霖铃》下阕)
(平平仄仄平平仄)
邻墙桃影伴烟收。(冯艾子《春风袅娜》上阕)
(平平平仄仄平平)
其二,“三五限定”。在近体诗中除为避免孤平而对第三第五字有所限定之外,一般情况下,一三五的平仄是“不论”的,但在 词中五字句的第三字和七字句的第五字的平仄一般却都是限定的。五字句第三字限定的例如:
烟柳暗南浦……十日九风雨……哽咽梦中语。(辛弃疾《祝英台近》)
(○平仄仄平仄) (○仄仄仄平仄 ) (○仄仄仄平仄)
试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辛弃疾《祝英台近》下阕)
(平平仄平仄)
还乡空断肠……画船听雨眠。(李白《菩萨蛮》
(○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李煜《忆江南》上阕)
(○仄仄仄平平)
七字句第五字限定的例如:
兰舟同上鸳鸯浦。(张翥《摸鱼儿》上阕)
(○平平○平仄平平仄)
何事长向别时圆?(苏轼《水调歌头》下阕)
(平○仄平仄仄平平)
玉树歌残秋露冷。(萨都剌《满江红》下阕)
(○仄仄○平平平仄仄)
彩笔新题断肠句。(贺铸《青玉案·春暮》下阕)
(○仄仄平平仄平仄)
在近体诗中,六言诗是比较少见的,但在词中六字句却是很常见的。六字句的平仄是在四字句的前面加上一个节奏音步即两个字,其基本平仄格式是:
(a)平平仄仄平平
(b)仄仄平平仄仄
不过在词中,仄收的六字句以从(b)变来的“平仄仄平平仄”最为常见,其次是“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属于拗体,非常少见。平收的六字句最常见的就是基本格式(a),其次是“仄平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及“平平仄仄仄平”都很少见。
在以上各式中,第一、第三、第五字原则上都是可平可仄的,不过这三字的自由度又有所不同,第一字的自由度最大,第三字次之,第五字的自由度最小。例如:
春到南楼雪尽,惊动灯期花信……莫把阑干频倚,一望几重烟水。(万俟咏《昭君怨》)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吹彻小梅春透……人与绿杨俱瘦。(秦观《如梦令》)
(○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仄 ○平仄仄平仄仄)
小楼明月调筝……翠绡香暖云屏。(刘过《醉太平》)
(○仄平○平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
在有些词牌中也有几乎一字不易的。例如:
巷陌雨声初断……惹破画罗轻扇。(周邦彦《过秦楼》上阕)
(仄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
天禄故人年少……争看庾楼人小。(黄庭坚《离亭燕》)
(平仄仄平平仄 平仄仄平平仄)
帘外余香未卷……多少呢喃意绪。(吴文英《双双燕》)
(平仄平平仄仄 平仄平平仄仄)
西园夜饮鸣笳。(秦观《望海潮》下阕)
(平平仄仄平平)
夜深玉露初零。(秦观《满廷芳》上阕)
(仄平仄○仄平平)
六字句第二、第四字相对于奇数字来说要严格一些,但有时也可以拗,因而形成六字句的很多拗体,有第二第四字平仄相同的,有第四第六字平仄相同的。例如:
如今有谁堪摘。(李清照《声声慢》下阕)
(平平仄平平仄)
夜久绣阁藏娇。(吴文英《玉漏迟·春情》下阕)
(仄仄仄仄平平)
无言自倚修竹。(姜夔《疏影》上阕)
(平平仄仄平仄)
谁复商量管弦。(王建《调笑令》)
(平仄平平仄平)
整体来说,六字句的平仄不如五字句和七字句的平仄那么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