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内饰振动刀裁床:从沉甸甸的历史积淀中摄取人性的真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6:50:52

从沉甸甸的历史积淀中摄取人性的真谛

——读凡君先生小说集《华西街的夏天》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凡君先生《华西街的夏天》这个短篇小说集,可谓情、性俱酽,读后让我坠入沉甸甸的历史积淀,看到了纷纷尘世中人性的纯真。

我喜欢读小说,特别是张扬人性、呼唤人性、求索人性的作品。翻开凡君先生这本小说,作品中栩栩如生、朴实无华的许多人物跃然纸上。无论是唐木匠兄弟、李唢呐、曾、谭和我、或是杜大妈、王驼背、荷花、二娃、马波这些人物都那么真实,真实得让我似曾相识,犹如挚友。原来这都是我昔日岁月中身边芸芸众生的再现。对于这些往事,我早已在记忆中淡去,而凡君先生却用其绝妙的生花之笔,将他们充满迷惘挣扎、喜怒哀乐的平凡经历提炼升华到了作品之中。那其中鲜活的人物、生动的情节无时不令我扼腕击节—— “感人至深”在于真实,这也正表现了作者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理念。

“文学即人学”。古今中外,大凡有所建树的文学艺术作品,无不具有广泛而深厚的人民性----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作家们那种与庶民百姓同呼吸、共命运的悲悯情结,就是作品得以永恒的生命基因。

悲,指慈悲,对人间的苦难有一种博大的爱的眼光 ;悯,指同情,然而同情不是轻视、蔑视和可怜,而是感同身受的情感。悲悯就是哲人以大智大慧的胸怀来怜悯同情苦海中的世人。

凡君先生小说《唐家沟的人》中的“我”,就是以这种洋溢人性的情愫去追忆昔年的唐二叔和所有那些唐家沟的人们――

那是“知青下乡”,“堵死资本主义的路,迈开社会主义的步” 的锣鼓喧天的岁月。“四十来岁还是光棍一条” 的唐二叔,“头上围着汗渍斑斑白色翻黄的汗巾,上身裹着一件疤上重疤,钉上加钉的油黑发亮的空心对襟棉袄。用谷草搓成的一根如胡罗卜、风葙杆粗的草绳在腰上紧紧系了两圈,活象一条刮了皮的菜花蛇!……” 好一段人物肖象描写!(我真想全文录下与诸君共赏,囿于篇幅,就此打住。)活脱脱一个新版“老润土”,可这已是上世纪中后期的“火红”年代。
    唐二叔勤劳、忠厚、善良、木讷,具有中国式农民所有的优秀品质,随和到顽皮蒙童可以在他头上恣意摸弄。(换了“阿Q”是不行的,不知“唐二叔”这叫“进步”或“退化”?)可他却命途多舛,“幼时丧母,少时丧父” ,只好“什么都陪着小心” 和鳏居的木匠哥,“更疼、更亲” 侄女,“将将就就、俭俭朴朴过日子”。   唐二叔虽说“从来没进过城”,他不知那乐器叫“二胡”,但却言“好听……”,他也“喜欢听我们摆城里人的生活” ,因为他也是人,有着与生俱来的天赋人性,同样有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向往。
     文学的价值不在于颂圣祭神,贵在反映社会,颂扬人性,鞭笞丑恶。作品中唐家兄弟居于社会底层的底层,自不待言是“厄运”缠身。他惹了一下“唐队长的挂角亲,就好象在太岁头上动了土,摸了他的灶神菩萨……” 于是,不仅二叔挨打,扣了十五天工分,“哥佬倌”也被“打扒在地上”引发肾炎,“惨淡地离开了养育他的故土……”

“琴声揉碎了人们的心”——这就是“知青”们当年看到的广袤乡村。

   党中央最近召开的“十七届三中全会” 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又一个里程碑。作品创作于二十多年前,作者不仅赞颂了人性的优点,也揭示了人性里的种种不完美。作品用艺术的笔触,形象地提出的许多问题,今天在又一个“三中全会”的公报中找到了答案。笔者不得不佩服凡君先生目光的深邃,从中看到了一位“知青”出身的共产党员“关注民生”的良心,以及“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优秀品质。

“知青”是特定历史背景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单纯得象一朵朵粉嫩的荷花。在摘下“红卫兵袖套”后,他们揣着“一颗红心”,别父离母,满心以为“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年青人嘛,下去锻炼锻炼,见识见识。觉得好得不得了。——农村空气又好,阳光又好;天是蓝的,地是绿的。而今地主老财都斗倒了,贫下中农都当家作主了,人民公社,集体劳动,看着电影里,“向阳花”们在地里边唱歌逗趣,边采茶摘棉,那个浪漫劲可不摆了! 可现实中那好些个“木匠、二叔们” 的真实命运,却让“知青”们看到了生活中的残酷。

“知青”生活由极度的热情而跌至无尽的沮丧。人性的某些物质,往往因挫折和苦难而得到考验和提高。虽说党中央早已否定了“知青运动”,但这番经历也铸就了许多的人生辉煌。

作者没有塑造“高大全”,作品中没有声震华夏的响亮口号。作品中的“我”早退却了“狂热”,他想的只是“能在宣传队混工分” 逃避劳动,“食、色,性也” ,作品的许多细节都展示了人性的真谛,这就是文艺创作得以永恒的诀窍。     

“谭”是一个娉婷高挑,眉目清丽而又不苟言笑的姑娘,她城府极深,为了生存,她捭阖自如地应对着人们对他美色的垂涎。(可以看出“我”也是十分喜欢她的。)然而,她累了!后来在人生的大舞台上,她反倒“激流勇退”,“成了一名看客”。啊!何止一个“谭”妹妹,不知有多少女知青,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洗尽铅华,枉抛了美丽青春的华彩。

《舞台人生》中的许多事件都是感人至深的。试看“绷起阶级斗争那根弦” 的私语、“父母都戴上海表” 的李唢呐的艳事、小青年们情窦初开时的三角恋爱、伴和着红苕酒唱的 “知青歌”、娃娃们对回城的渴望、各奔前程后对昔日“知友”的绻恋……等件件桩桩的细节描写,无不展现了人性和现实的冲撞,从中领略到作者一种可贵的审美情趣。

    《华西街的夏天》是这个集子的“压轴大戏”。值此 “改革开放三十年纪念” 的今天,我们来回顾这个城市腹心小小华西街的往事,不啻有着深刻的社会意义。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角色可以有不同的“获得”,目的不同,结果也是不一样的。人性里有善也有恶,还有更多的是不好不坏或者可以随时改变性质的东西,我们应该学习泰然面对,然后尽量“激发”有益于社会进步的“善念”。
   《华西街的夏天》中的主人公杜大妈是个大好人。她一心为公,忠于职守,对地段干部的身份非常自豪,常常在人前自诩“我们领导”。然而,她在那特殊的历史中思想僵化,囿于桎梏之中而不自知,由此她也作了些今天看来匪夷所思的事情。小说中“斥荷花”、“管志敏”、“水边捉‘鸳鸯’”、“怕人叫‘万岁’” 这些情节都很精彩。后来,二娃为了求工作挣表现,“想起了杜大妈的教导” 而误传火灾,让杜大妈“还没来得及指挥战斗” ,就因摔倒而引发脑溢血,死在了慌忙救火的路上。

大妈当地段“领导”几十年,留下的没有金钱,却只有珍藏了多年的“印着‘八一’” 的口盅、十几个“红袖笼”、电影招待票……等等见证荣誉的小家什。杜大妈的死伴随着一个时代的落幕,读后怅然,自然而然地引发了我们对改革开放前后比照的深深思索。

凡君先生这个集子里的所有作品,都透析出一种崇高的人文精神。作品摒弃了庸俗的功利,勾勒出了那个时代社会底层碌碌众生的千姿百态。

晚清时期龚自珍有一句名言:"一代之治即一代之学"。温家宝在一次回答记者的提问时,引用了林则徐“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的诗句。 他又用白居易的诗句告诫地方官员“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俗话说“言为心声”。温家宝的这些话洋溢着他的博爱之心、悲悯之心、爱民之心。也是一种充满人性光辉的价值观的体现。凡君先生的创作思想也同样是“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无论在“江湖、庙堂”,他都揣着一颗悲悯众生的博爱情怀。

“悲人所悲,痛人所痛”,是人类的原始情感。它虽朴实无华,却无比美丽。怀一颗悲悯的心生活,平淡的生活也能活出浓烈来;怀一颗悲悯的心去扫描人生,最原始的善良就会推动我们的作品走向更高的精神境界。

《华西街的夏天》是一部具有较高的社会意义和艺术效果的作品,很值得大家品味。可也有庸人妄加评论,言其“对语言的感觉和运用上还不够准确、细致”,笔者认为此论实属大谬。作品语言俗中有雅,既有“南瓜白菜”“鬼子进村”的恢谐,也有“野渡芳池”“致君泽民” 的典雅;有“战天斗地”,也有“轻声软语”,在朴素的文字中透出了作者知识的渊博。之所以作品中许多人物形象都很丰满,是因为作者从沉甸甸的历史积淀中,摄取了人性的真谛,这才成功的塑造出了一个个逼真的艺术典型。读罢掩卷,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位“区作协”主席值得嘉许的创作理念,以及驾驭语言的深厚功力。 

                                                           2008.12.12

 

刘凡君:重庆大江集团宣传部长,重庆巴南区“作协”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