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刀:新疆7日行(2011年9月5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2:09:20
        早晨8点40从宾馆出发,去天山天池游览,110公里,10点到达。乘区间车到湖边,车上的女导游边给我们讲解两边的风景,边介绍哈萨克族的风俗。最有意思的是,问候哈萨克人的时候,可以说:“你家的羊好吗?牛好吗?”他听后就会热情地接待你。但是不能夸赞他的孩子,因为他们认为,孩子受到夸赞,就会被魔鬼嫉妒。这个小导游还有趣地告诉我们区分公羊和母羊的方法:公羊的尾巴前后甩,似乎在对母羊说“过来!过来!”;而母羊的尾巴是左右摆,似乎在说“不去!不去!”。天池古称“瑶池”,处于天山东段最高峰博格达峰的山腰,湖面海拔1910米,南北长3.5公里,东西宽0.8~1.5公里,最深处103米。天池实际就是一处堰塞湖,湖水系高山溶雪汇集而成。天池四周的山腰上,有许多云杉林,云杉形如宝塔,是著名的风景树。深绿的云杉林,挺拔、整齐,很有气势,显示出一种高山风景区特有的景色。清澈湖水,皑皑雪峰和葱茏挺拔的云松林,构成了天池的迷人景色。天池共有三处水面,除主湖外,在东西两侧还有两处水面,东侧为东小天池,位于天池东500米处,传说是西王母沐浴梳洗的地方,故又有“梳洗涧”、“浴仙盆”之称。西侧为西小天池,又称玉女潭,相传为西王母洗脚处,位于天池西北两公里处。我们先在天池边上拍照,12点乘游船在湖面上游玩、拍照。12点半游船停在靠岸的第一站--西王母庙的下边。我们在这里下船,没有参观西王母庙,而是沿着湖岸向出发的地方步行。行走间,我忽然想出了“天山天池天成”的上联,却想不出恰当的下联,想到了一句,却很不满意。离开湖边,我们沿着天池瀑布前行,一直走到“时来运转”水车处,在那里乘车离开。沿途一直有飞流直下的瀑布陪伴,轰鸣之声不绝于耳。每当回望瀑布时,恰似一道长虹从天而降,煞是壮观。全程大约5公里,步步下行,并没有感觉特别累。途中经过了写着“飞龙潭”三个大字的东小天池,它与天池的联系,显然就是瀑布。        14点半前后,出发回乌鲁木齐。在乌鲁木齐吃午饭,16点10分向吐鲁番进发,全程500公里。吐鲁番在天山的南侧,应属南疆的北部,17点14分路过著名的达坂城。听裴导说,达坂城的名气,不是来自优美的自然风光,也不是来自醉人的民族风情。它没有出奇的古迹,没有特别的故事,它的出名,只是因为一段优美的旋律和一段质朴诙谐的歌词,那就是歌曲《达坂城的姑娘》。裴导说,他的父亲就是被《达坂城的姑娘》这首歌从山东吸引到新疆来的。可能是因为达坂城徒有虚名,又伤害过裴导一家,所以虽然我几次建议拐到达坂城看看,他始终没有同意(因为不在我们的旅游范围内)。我们注意到,达坂城附近的环境很特别:公路左侧是茵茵绿草,一片生机,而右侧竟然是荒凉的戈壁,寸草不生!这里的戈壁与克拉玛依的戈壁不同,这里的地面似乎是黑色的石块铺成,并不是我们熟悉的黄沙或沙土,是真正的不毛之地。神奇、神秘而又遥远的新疆,今天虽然切身感受着你,却也是无法形容你。过了达坂城,公路左侧的绿草也消失了,两侧都是一望无际的黑色戈壁,寸草不生,毫无生机,这种景象直到吐鲁番收费站才突然改变。在达坂城和吐鲁番之间是近百公里的风区,中国华能集团在这里建了许多风力发电站。有一件事情足以说明这里环境之恶劣:往返吐鲁番的公路不是紧靠在一起的,而是两条独立的公路,相距100多米远,为的是防止大风季节里,大风刮得车辆失控,造成事故。        到达吐鲁番后,我们直接来到景点游玩。18点40分前后,到达交河故城。以下是后来上网查了资料后整理出的有关交河故城的介绍:交河故城建在30米高的黄土台上,长约1650米,两端窄,中间最宽处约300米,呈柳叶形。这里是古代西域三十六城郭诸国之一的车师国前国都城,是该国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在公元前2世纪至5世纪由车师人开创和建造,在南北朝和唐朝达到鼎盛,9至14世纪由于连年战火,交河城逐渐衰落。元末察合台时期,交河城毁损严重,终于被弃。古城分为寺院、民居、官署等部分,总面积47万平方米,现存建筑遗迹36万平方米。城内建筑物大部分是唐代修建的,保留着宋代以前我国中原城市的建筑特点。全城象一个层层设防的大堡垒,人行墙外,像处在深沟之中,无法窥知城垣内情况;而在墙内,则可居高临下,控制内外动向。交河故城的布局大体分为三部份,一条长约350米,宽约10米的中心大道(南北方向),把居住区分为东、西两大部分。大道的北端有一座规模宏大的寺院,并以它为中心构成北部寺院区。城北还建有一组壮观的塔群,可能是安葬历代高僧的的塔林。东南方有一座宏伟的地下宅院,顶上有11米见方的天井,设有四重门栅,天井地面,有一条宽3米,高2米的地道,长60米,与中心大道相通。这里可能是安西都护府的住所,后为天山县的官署衙门。我们从南门沿着中心大道进到景区里时间不长,就到达了这个景点,并进到地下宅院参观。西部有许多手工作坊。中心大道两侧是高厚的土垣,垣后是被纵横交错的短巷分割的“坊”,临街不开门。“坊”内有居住遗址和纺织、酿酒、制鞋等手工作坊。东侧有军营和民居。交河城仅有东门和南门两座城门。由于城建在30米高的悬崖上,不用筑城垣,城门亦非正式建筑。南门是古代运送军需粮草、大军出入的主要通道。南门地势险要,有“一人守隘,万夫莫向”的山崖,东门巍然屹立在30米高的峭壁上,主要是为城内居民汲引河水的门户。交河故城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最大、也是保护得最好的生土建筑城市。由于当时时间比较晚,在裴导的催促下,他们五人走得很快,几乎是走马观花。我则不愿意浪费这难得的机会,想看得更仔细些,就没有随着他们走,而是自己拐到了另一块更大的区域,来到了东西大道、民居参观,并沿中心大道,经过了望台回到了南门出口。在我们参观的时候,景区里除了我们几人外,再没有看到其他游人。我独自一人在陌生的、空旷的、破旧的古城内参观,恍惚间有一种穿过了时光隧道的感觉,仿佛走进了遥远的古代。每到一处景点,我都不由地想象着当时生活在这里的人的状态。夕阳把我的身影投在苍凉的、毫无生气的古城地面上,我不知自己是不是在做梦,是不是来到了阴间。由于时间太紧迫,在每处景点,我都只能匆匆地看上一眼,拍几张照片便迅速离开。19点40分,从交河故城出来后,坐车不到10分钟,我们来到了第二个景点--交河古村维吾尔民俗陈列馆参观。维吾尔民俗陈列馆用实物或雕塑立体地展示了维吾尔人的历史变迁、生产劳动、民居建筑、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等风貌。       20点10分我们离开两处景点,直接来到裴导的接待据点--位于吐鲁番市里的一家回民饭店。在这里主要吃了半只烤全羊,请三位维族演员唱歌跳舞。饭后,入住在吐鲁番大饭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