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买出租车前景如何:如何看筹码分布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0 06:30:51
一、筹码分布的基础知识

     “筹码分布”的准确的学术名称应该叫“流通股票持仓成本分布”,在指南针证券分析软件中,它的英文名字叫“CYQ”。

     其实,“筹码分布”是一个很中国化的名字,因为在世界范围内,可能只有中国人管股票叫筹码,或许也只有中国人把投资股票叫“炒股”。而股票一加上“炒”字,就有了更多的人为操作的味道有了更多的博弈的味道。而如果把股票的仓位叫做“筹码”,那就无异于把股市当成了赌场。这多多少少是对股市的不尊敬,但我们的股市有着浓厚的博弈色彩却是事实。在股市的这场博弈中,人们要做的是用自己的资金换取别人的筹码,再用自己的筹码换取别人的资金,于是乎就赚了别人的钱。所以对任何一个炒股的人,理解和运用筹码及筹码分布是极其重要的。

      或许“筹码分布”和“CYQ”的称谓,应该有一个更贴切的名字,但这个说法大家已经用了几年,成了一种习惯,想改也比较麻烦,所以就约定俗成,暂且如此称谓吧。

    “筹码分布”的市场含义可以这样理解:它反映的是在不同价位上投资者的持仓数量。

◆二、筹码的转换过程研究与分析
 
     股票价格的涨跌变化从表面上看仿佛只是股价的变化,但是其内在的本质却是市场中持股者手中筹码的转换变化。一轮行情的上涨与下跌均是由于市场中个股筹码在不同价位进行不断转换造成的。要对市场中个股涨跌变化的本质进入深入了解就必须要对筹码转换的过程进行综合分析。

 所谓“筹码的转换过程”指的就是市场中持仓筹码由一个价位向另一个价位转换搬运的过程,筹码转换不仅仅描述的是筹码在价格上的变化过程而且筹码数量的转换。

    在市场中能够造成个股筹码不断转换主要的力量是来自市场中个股背后主家的行为。市场主力的行为将直接影响到股票筹码在不同的价格区域内的转换过程。如果将筹码转换的过程简单的比喻为“筹码搬家”,那么市场主力就是“搬运工”,它们最本质的目的就是在筹码由低到高的搬运过程中显现利润。

  主力完成一轮行情的炒作由以下四个阶段构成:吸筹阶段、洗盘阶段、拉升阶段、派发阶段。

  吸筹阶段:此时股票筹码的价格处于相对低位,主力的主要任务是在该区间进行大量的收集廉价筹码。市场主力在该区域所完成建仓量的多少将直接影响到其将来拉升股票高度能力的大小。收集的筹码越多,控盘度越高,市场中的筹码就越少,拉升时的抛压就越轻,最后实现的利润也就越大。反之,收集的筹码越少,控盘度越轻,市场中的筹码就越多,拉升时的抛压就越重,最后实现的利润也就越小。这也就造成了市场主力控盘度的大小与日后股票拉升时的累计涨幅成正比,这就造成了市场中跟庄的散户投资者为什么总是利用各种方法在挖掘具备“低位高控盘庄股”条件的个股。
  
     洗盘阶段:吸筹完毕后市场主力为了将盘面中的中线套牢或着短线跟风的浮动筹码给洗出来必须进行必要的洗盘阶段。洗盘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少日后拉升过程中的获利抛压及自己实现拉升后的利润最大化。

  其实,主力在吸筹阶段及洗盘阶段的整个过程就属于一个筹码转换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主要是以市场主力买入,散户卖出为筹码转换的主要转移方向。当主力将这两个过程完成之后在市场条件成熟之后将发动拉升行情,此后筹码转移的方向将相反。

  通常主力在吸筹及洗盘阶段时股票的价格总是很疲软使得投资者心态焦躁而抛出,而当主力进入拉升及派发阶段时股价往往呈现价增量涨以吸引市场投资者跟风派发的目的。

拉升阶段:筹码不断滚动,但是只要是以前累积收集的低位筹码没有向高位移动,那就可以判断主力并没有出货!如果大家发现低位的筹码不断减少,而高位不断出现筹码的累积现象,那就是主力在偷偷派发出货了!这时大家就需要警惕、小心了!

派发阶段:低位筹码向高位移动!

◆三、超级移动筹码分布

1、红色的筹码为获利盘,蓝色为套牢盘;

2、中间白颜色的线为目前市场所有持仓者的平均成本线,表明整个成本分布的重心。如股价在其之下,说明大部分人是亏损的。

3、获利比例:就是目前价位的市场获利盘的比例。获利比例越高说明越来越多的人处于获利状态。

4、获利盘:任意价位情况下的获利盘的数量。

5、90%的区间:表明市场90%的筹码分布在什么价格之间

6、集中度:说明筹码的密集程度。数值越高,表明越分散;反之越集中

7、筹码穿透力:就是筹码穿透力的含义是以今日股价穿透的筹码数量除以今日换手率,穿越的筹码数量和筹码穿透力成正比,被穿越筹码数量越多筹码穿透力越大。

8、浮筹比例:当前价格周围聚集的最容易参与交易的筹码数量。定位为浮动筹码。

◆四、 超级移动筹码分布理论形成

1、市场主力是何时进场的?主力怎样收集筹码的?其成本是多少?何时拉升?怎样完成出货的?如果获悉主力运作的动向,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要充分了解这些,我们就要知道市场成本的流动情况。这样就引发了一个长期存在的市场事实,就是市场的持仓成本。可以这样理解,如果聚齐全体流通盘的股东进行交易,然后大家按照其买入成本把手中的股票放在K线相应的价位上,这样股票就会堆积起来,某价位的股票多一些,就堆的高一些,反之,就矮一些。如果有人买掉手中的股票,就将从原来的价位位置拿掉,而重新堆积买方新建仓的价位上。这样我们就可以形象的看到市场交易中所发生的成本流动情况。我们把移动成本分布用一条条柱线来组成图案,每一条线加起来正好是100%的流通盘。超级移动筹码分布就是用来监测主力运作的动向的新工具。它形象地反映了市场交易中所发生的成本流动情况。而且还充分考虑了主力对到以及大宗转让交易制度下成交量和交易成本的真实分布情况,力求为让投资者提供更准确的决策依据!

2、超级筹码分布形态表示

超级移动成本分布显著的特点就是形象性和直观性。它通过横向柱状线与股价K线的叠加形象直观地标明各价位的成本分布量。在日K线图上,随着光标的移动,系统在K线图的右侧显示若干根水平柱状线。线条的高度表示股价,长度代表持仓成本数量在该价位的比例。事实上一个上市公司流通盘最少也在千万以上,这样在形态上形成象一个群峰组成的图案,这些山峰实际上是由一条条自左向右的线堆积而成,越长表明该价位堆积的股票数量越多,也反映了在此位置的成本状况和持仓量,这些长短不一的线堆在一起就形成了高矮不齐的山峰状态,也就形成了筹码分布的形态。随着交易的不断进行,这些筹码(如果把一只只股票看成是一个个筹码的话)在不同的价位进行流动,使得形态分布发生变化,因而形成不同形态特征。


筹码分布的研究思路遵循这样的逻辑:庄家无论多么强大,他终归属于投资者的范畴,既然是投资,就需要买和卖,而只要是发生过的买和卖的行为,就会在筹码分布的技术分析图表上留下痕迹,聪明的散户可以通过分析主力进出的迹象,从而获知主力的真实意图。这样一来,散户和主力就可以互为对手了,虽然主力有各种各样的优势,但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散户们的小资金,固然不可能主动引发行情,但小有小的优点,就是完全有可能跟庄进出。在这样的前提下,散户的利润来源成了庄家的操盘成本,这世界就公平了。

  但是筹码分布反映的只是市场事实,并不能区分主力的筹码和散户的筹码,因而我们需要研究出一套在筹码分布中识别主力仓位的方法,这就是所要讨论的主题。

  客观的说,目前此项研究尚处在比较初级的阶段。毕竟通过技术来分析庄家的行为是一个世界级的难题,目前所取得的成果虽然令人兴奋,但研究还远没有结束。

  即使将来市场规范了,市场可能不再存在恶意操纵股市的庄家,但市场不可能不存在主力,投资机构的观点永远是我们必须关注的。因为这些投资机构,具有强大的调研能力及专业的分析能力,而且他们还可以通过控股来干预上市公司的运营,提升上市公司的业绩。无中生有的拉抬股价,可以被判为坐庄并遭到谴责,但是价值发现以及改变和提升上市公司的品质,却恰恰是各类大型投资机构应尽的职责。

  所以,研究主力的动向和行为是技术分析永恒的目的和任务,并且也是中小投资者获取投资回报的捷径。

如何利用筹码分布分析主力行为(一)


    筹码分布的一个重要作用是用来侦察和判断主力的行为。可以说,从诞生之日起,筹码分布的各种技术指标就是为了捉庄而设计的,这使得它们非常切近现实。

  在我们的股市中,庄家和散户是不平等的。庄家拥有资金优势、信息优势以及人才优势,庄家看散户的牌非常容易,而散户想知道庄家有多少筹码却极其困难。公众投资者获知主力行为的方法,历来是打探消息。殊不知股市上绝大多数的消息都是庄家炮制的,具有极大的虚假成分。事实上,中国股市呈现出的是个很不公平很不合理的格局:庄家炒股的目的是从散户身上挣钱,而散户却不断的从庄家手中获取信息和操作建议,这可以用得到一个成语——与虎谋皮。

  这真是个恐怖的格局。

  或许这就是我们研究筹码分布,并最终使它产生的内在动力和原因,因为筹码分布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状况。

  筹码分布的研究思路遵循这样的逻辑:庄家无论多么强大,他终归属于投资者的范畴,既然是投资,就需要买和卖,而只要是发生过的买和卖的行为,就会在筹码分布的技术分析图表上留下痕迹,聪明的散户可以通过分析主力进出的迹象,从而获知主力的真实意图。这样一来,散户和主力就可以互为对手了,虽然主力有各种各样的优势,但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散户们的小资金,固然不可能主动引发行情,但小有小的优点,就是完全有可能跟庄进出。在这样的前提下,散户的利润来源成了庄家的操盘成本,这世界就公平了。

  但是筹码分布反映的只是市场事实,并不能区分主力的筹码和散户的筹码,因而我们需要研究出一套在筹码分布中识别主力仓位的方法,这就是所要讨论的主题。

  客观的说,目前此项研究尚处在比较初级的阶段。毕竟通过技术来分析庄家的行为是一个世界级的难题,目前所取得的成果虽然令人兴奋,但研究还远没有结束。

  即使将来市场规范了,市场可能不再存在恶意操纵股市的庄家,但市场不可能不存在主力,投资机构的观点永远是我们必须关注的。因为这些投资机构,具有强大的调研能力及专业的分析能力,而且他们还可以通过控股来干预上市公司的运营,提升上市公司的业绩。无中生有的拉抬股价,可以被判为坐庄并遭到谴责,但是价值发现以及改变和提升上市公司的品质,却恰恰是各类大型投资机构应尽的职责。

  所以,研究主力的动向和行为是技术分析永恒的目的和任务,并且也是中小投资者获取投资回报的捷径。

  1、主力的吸筹

  吸筹是主力介入一只股票的第一个实质性动作。当然在吸筹之前,主力需要做非常细致的调研和其他各类准备工作。这些工作一般是在极秘密的状态下进行的,否则一旦消息泄露,散户们会立刻与主力争夺低位筹码,这是主力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但是,只要是大规模的吸筹,主力便很难做到不留痕迹,总有一部分中小投资者进货成本同主力是一样的,这就是跟庄盘。而只要这些跟庄盘的规模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主力一般可以承受。

  许多读者认为,理解主力并摸清主力的意图是件很困难的事情,其实没那么复杂。之所以产生理解困难,是因为我们通常是站在我们的立场上去想问题,如果换一个思路,假如我们自己是主力,我们给自己做一个操作计划,很多问题可能就清楚了。

  比方说,主力会在什么位置上吸筹?如果我是主力的话,我当然不会在高位入场。坦率的说,中国的上市公司大部分是垃圾化的公司,把这些公司的股价做得太高,市场不会接受。因此主力吸筹的位置大部分是在股价的低位区。再如:主力选择什么时机吸筹?正是因为主力喜欢低位的筹码,因此主力的吸筹大多发生在熊市期间。这样做的原因有二:其一,熊市的股票都比较便宜;其二,熊市是散户恐慌的季节,散户们会害怕股价可能会跌得更低,于是纷纷把股票抛出去,以便在更低的价位抄回来,降低自己的成本。于是主力就有吸筹的机会了。这就是对于为什么有大行情的股票往往都是垃圾股的解释。其中的原因是,这些基本面并不好的个股,散户们是不愿意要的,而主力则凭借着雄厚的实力介入,把某些垃圾股作出了诱人的行情。等广大散户们反应过来,没人要的“黄脸婆”早已变成了“二八娇娘”,追么?恐怕一般散户是即没那胆量,也没那能力。

  于是我们可以形成第一个结论:判断一只股票是否有主力正在吸筹,要看这只股票对散户有没有吸引力。如果这只股票在扮演“大众情人”的角色,那主力就不可能大规模建仓入场。另一方面,并不是所有的所谓“低价位”的股票、或是散户不要的个股主力就要,判断某只股票是否是主力正在吸筹,需要很多证据。

一、 主力吸筹的K线特征

  在这里我们介绍几种主要的K线组合形态,这些K线形态暴露了主力的吸筹动作,在庄家分析中极具参考价值。

  A、慢牛走势

  主力的吸筹改变了一只股票的供求关系,这使得一只股票的下跌动能被完全抵消,股价呈现缓慢上扬的格局。但为什么一定是慢牛呢?大家知道:要想坐庄于一只股票,需要大量的筹码,如果主力吸筹过猛的话,会引发这只股票迅速上涨,从而暴露主力的意图,引起市场公众的追涨,这是主力吸筹时所忌讳的。所以,主力的吸筹永远是温和而隐蔽的

像图4-1,这只股票用了两个半月的时间,股价温和上扬了20%,每日的涨幅很少有超过3%的。虽然两个月涨两个涨停板不能算少,但比起这只股票后来拉升期的气势来说,这种上涨是非常含蓄的

图4-2:新希望(0876)主力吸筹后的拉升

  这里面有个问题,主力是否可以在图4-1的两个月的交易中,吸到他计划中所需要的筹码?实际上是做不到的。事实上在图4-1之前,主力就已经开始了战略性建仓。只是主力的早期吸筹行为过缓而难于判断其时间和数量,而在图4-1的图形之后,主力的吸筹意图就显露出来了。

  这就是用筹码分布来进行庄家分析的特点,我们无需每时每刻都知道主力在做什么,我们只需要捕捉主力暴露出的一些蛛丝马迹,利用这些线索判断主力的意图。这很像是军事侦察,虽然侦察兵们只发现了一个敌方的炮阵地,但是他完全可以由此推断在炮兵的背后还有步兵的存在,这个区域可能是敌方进攻的目标之一。

  B、牛长熊短

  有时候一只股票的股价被缓慢推高后,忽然这只股票迅速下跌,但随后股价自低位重新开始缓慢上升。从盘面上看,会发现一种锯齿样的K线组合,这种K线我们叫它“牛长熊短”,这是主力打压吸筹的痕迹。如图4-3

图4-3中的那一根触目的大阴线,发生在1999年5月10日。有人认为,这是主力的故意打压,主力不愿意其吸筹成本过高,他想在一个比较小的空间内多吸纳一些筹码,所以在把股价推高之后,主力瞅准机会来了一个大动作,把股价迅速打压下来。这样不仅节约了时间和空间,而且这种大阴线会给散户造成强大的心理压力,当股价再次被推高时,散户的解套盘就蜂拥而出,主力如果愿意,还可以进一步吸筹。这只是一种假设。也可能这根阴线是一种市场意外,但无论如何牛长熊短含有两拨慢牛走势,主力吸筹的意图比单纯的慢牛走势要明显得多。另外我们还需要关注这种走势所发生的位置,只有相对低位的牛长熊短才可能被判为主力吸筹,在一只股票已经上涨了许多之后的牛长熊短,仅可以理解为主力不大可能出货,而不能简单的理解为主力正在加仓。

C、“挖坑”形态

  谈到主力的打压吸筹,很多看盘高手都读得懂一种被称之为“挖坑”的K线形态。所谓“挖坑”是一个非常形象化的说法,它是指股价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横盘震荡之后,股价突然向下破位,将横盘箱体打穿,但随后股价又被向上拉起,回到原先的横盘箱体内部,其走势在盘面上画出了一个“坑”,见图4-4。

公用科技这只股票,记得原先叫佛山兴华,这几年一直很活跃,上上下下的被主力炒了好几次,每次都是庄家赢了。图4-5是1997年下半年的走势。1997年5月以后,该股一直下跌,1997年7月8日,跌到5元的价位开始反弹,没多久再探5元价位,然后再次反弹。在1997年8月25日之后,这只股票在6元左右进行了一个为期20个交易日的横盘,横盘中的振幅非常狭窄,不足5%,也就是说,在这个横盘区中没有人能进行高抛低吸的操作,投资者要么进场要么出场。

  公用科技在1997年8月至9月,其所在的横盘位置就是次低位。在这个位置上,前期的短线筹码是盈利的,既然有获利盘,就自然存在获利抛压;同时,由于股价自最低点上扬了20%,早先深度被套的筹码其套牢程度得到了缓和,甚至一些筹码已经解套。所以次低位这个位置很特殊——在这个位置上,股价面临来自三个方面的抛压:获利盘、解套盘和套牢盘。我们在前面谈过,在面临强大市场抛压的背景下,股价的后续走势非常重要。如果股价受阻回落,那是非常正常的事,但如果股价强势横盘甚至上扬,则一定有主力资金支撑股价。让我们再次来验证一下我们的结论。

  在图4-5中,公用科技在经历了为期一个月的次低位横盘之后,自1997年8月25日开始,其股价突然向下暴跌,连拉两根大阴线,其价位最低探到了5.09元,但随后股价强劲上扬,仅仅几天就涨到了6元以上。在这一上一下之间,我们谈到的两个重要的技术信息都出现了:一个是“挖坑”,一个是“牛长熊短”,而这两个技术特征都是主力吸筹的标志。在1997年10月7日之后,该股又做了为期7个交易日的次低位横盘,而这个短暂的横盘比上一个横盘的价位高出了5个百分点,这5%使得前一个横盘区的跟庄筹码全线获利,于是新的一轮获利了结盘再次涌出,而这些筹码也被主力悉数收走。一切迹象都在悄悄诉说着一个信息,庄家吸筹的愿望非常强烈。果然,1997年10月17日,在主力的筹码已经足够多的时候,该股开始了强有力的大牛股行情。

  事后有人问:那么多的散户为什么要把筹码交给庄家,散户们是不是太傻了?话也不能这么说,只能说主力的手段实在高明。

  我们再看图4-5的左半部分。这只股票的下跌过程可以描述为振荡盘跌,这种走势容易激发散户们的一种幻想:如果我能够在每一次反弹后出货,在它跌下来之后再补回,那么即使股价跌了5个跌停板,我们也能在这几次的抢反弹中,牟得不低于30%的盈利。于是当股价进入第一次次低位横盘的前几天,许多投资者将自己的筹码抛掉,大家寄希望于股价再次振荡盘下时再买进。但随后股价并没有立刻下跌,这时候大家就有点慌了,成交量也逐渐开始萎缩,市场呈现出观望的气氛。但随后的两根大阴线再次证明,这只股票的股性就是振荡,即使是次低位横盘,也挡不住股价的回落,于是当股价第二次进入次低位横盘时,多数散户选择了离场。

  这叫什么呢?这叫“市场训练”。主力操纵着股价,上来下去再上来再下去,逐渐形成了一个周期性的振荡规律,同时也培养了一些“聪明”的散户,这些人高抛低吸真的挣了一些钱,到了最后主力忽然之间打破了这种规律,在最后一次短线高点上,将“高抛”的筹码全部吃下,股价没有回落,而是向上突破,将试图低吸的散户全线轧空。

  通过对公用科技这只股票的总结,我们提出了一个股市定理:股市没有简单规律。因为一个规律一旦形成,主力就有机会反规律操作,你卖我买,你买我卖,大获其利。有人说股市中盛行的名词之一是“骗现”,其实所有的骗现采用的都是看起来比较有规律的技术图形。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二、主力吸筹要多长时间

  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因为相当多的主力不希望自己的庄被别人抢走,因而总有一定数量的筹码会长时间留在自己手里。我们更关注的是主力拉抬之前最后的补仓吸筹,这一次的补仓可以使主力的仓位升高到足以顺利拉抬股价的程度,这个过程最短也需要约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我们来看图4-6。
该股的大规模吸筹动作开始于1999年4月12日,截止在1999年5月14日,历时一个月。而随后的故事极其精彩,大家几乎是耳熟能详。5月17日该股向上突破,成为了当年最耀眼的明珠。从图4-6所反映的成交量来看,4月12日以后这只股票成交量明显的放大,而股价的震荡也变得非常激烈。在这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这只股票形成了43%的换手。依照一般的说法,在主力的吸筹过程中,总换手率的1/3可以被主力拿到,于是可以判断,东方明珠最后一个阶段的吸筹,主力大约增持了流通盘的14%左右的筹码。当然对于其后东方明珠的走势来说,这14%的筹码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主力在4月12日之前就已拥有了相当多的底仓。

  像东方明珠这样的高效率吸筹的个股并不多见,主力的吸筹时间往往长达半年以上。主力的吸筹时间与其吸筹位置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主力要想降低吸筹成本,他需要让股价在低价区长期横盘。显然散户不愿意在这么低的价位上大幅割肉,于是主力只好用时间去磨。如果主力想加快吸筹节奏,势必需要抬高吸筹股价,而进行次低位吸筹。由于主力提高了吸筹效率,自然就缩短了吸筹与拉抬的时间间隔。因此对于散户选股来说,一味的追求低价位并不一定带来更高的回报,或许次低位是主力与散户的双方好点。在这里可以用得上一句围棋术语:敌之要点乃我之要点。

  在观察了许多庄股的走势之后,我们不得不对主力的耐心产生了深深的敬意。有些股票主力甚至是在一年前吸的筹,在第二年的大行情中再做拉抬。看来,咱们中小投资者应该做一个自我批判:虽然在股市里没有挣过多少钱,套牢的时候几乎是套多久都可以,但跟起庄来却心急得很,一只股票三个月不涨他就考虑换股了,即使受到5%的损失也不在乎。这样换过几次之后,您就会发现您所受的损失比去年的全部盈利都大。每一年的大行情走完之后,很多人发现自己骑过无数匹黑马,只不过骑的时候,那马不是在跑马场上,而是在马厩里。

  主力吸筹是个中线技术特征,其上涨的必然性也仅相对于中长线的上涨而言。但主力吸筹后一般都是要运作的,否则他费尽心思的吸筹做什么?只不过什么时候拉抬是主力说了算,你我只能等,毫无办法。

三、主力的低位温和吸筹

  首先我们应该先来界定何谓“低位”。

  按照经验,主力在高位出货后,至少要等到股价下跌6个跌停板(以10%为1个跌停板),才会考虑再次进货的问题。

  主力的低位温和吸筹,一般都要引发筹码的低位密集,因而筹码分布的低位密集是主力低位温和吸筹的明显标志。

  但是判断主力的吸筹,仅有筹码的低位密集这一技术指标是不够的,需要有更多的证据。比较理想的状况是在筹码的密集过程中,可以找到“牛长熊短”,或者是“次低位窄幅横盘”这两种指标。还有我们曾经谈过的筹码分布的“双峰填谷”,也是主力低位温和吸筹的技术特征之一。

  需要强调的是,同样是低位温和吸筹,其低位和温和的程度也是有差别的。次低位横盘、双峰填谷,是低位温和吸筹中比较积极和热烈的图形,相比之下,慢牛走势或牛长熊短则温和得多。

  除非我们想在主力吸筹时进行高抛低吸,否则我们不应该在主力刚刚开始温和吸筹时入场。对于此类个股,如果我们可以发现两次或数次主力明显的吸筹标志,就可以大致估计主力的吸筹量。在判断主力吸筹量已经不小的时候入场,比刚刚发现主力的吸筹特征就迫不及待的买进要好的多。更严格或更保险的操作计划,是等到可以确认主力高度控盘时再考虑入场,这时的入场可以让你的获利犹如“探囊取物”。

四、通吃套牢密集区

  通吃套牢密集区是主力吸筹时的一种手法,这种作法需要富有力度和激情。通常是主力大力拉抬股价,诱使前期的套牢盘抛出,而且是你卖多少我买多少,是谓“通吃”。看样子,“通吃”仿佛是照单付帐没商量,其实是主力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比较有效的收集到了想要的筹码。

  “通吃”的作法虽然激烈,但却是主力吸筹的有效战术。大家不妨替庄家设想一下:用什么方法能够迅速得到筹码?低位的慢牛走势,主力吸纳的是散户的割肉盘;而次低位的横盘,主力可以吸到一些短线的获利盘,可能还包括一部分的解套盘。可无论如何,主力的低位温和的吸筹方式,要依赖于散户对股价的极度失望,主力的筹码是散户自愿赠送的。如果主力再心急一些,连做一个次低位横盘的耐心都没有,那他就只好去抢了。

  筹码分布上的套牢密集区,则是争抢股票的最佳区域。

  我们可以看图4-7。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在一般的情况下,股价穿越套牢密集区会引发大量的解套抛压,主力也可以因此获得大量的市场筹码。于是主力就通过穿越这个套牢密集区来完成建仓,这就是主力通吃套牢密集区进行吸筹的市场意义。

  图4-7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是1999年5月17日,这一天,这只股票上涨了5.4%,形成了7.14%的换手。这根阳线所处的位置正好是筹码的一个密集峰。7.14的换手是个不小的成交量,说明这只股票的解套抛压是相当重的,但我们凭什么判断主力正在吸筹呢?其依据在大盘上。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4-8:1999年5月17日的大盘背景

  1999年的5月17日,大盘处在普遍下跌的过程中,股指从1997年的1500点,已经下降到当时的1000点附近,市场信心已接近全面崩溃,是所谓“黎明前的黑暗”中最黑暗的那几天,当然许多人并不知道这是“黎明前的黑暗”,还以为是“漫漫熊途无绝期”呢。在这种大盘背景下,解套盘很少有不逃的道理。

  我们的结论是:在熊市大盘背景下,股价放量穿越筹码密集区,就是主力通吃套牢密集区的技术特征。在这里大盘背景相当重要,因为在牛市中也经常看到股价对密集区的放量穿越,但这种放量很可能是主力的对倒,弄不好是要上当的。

  在1999年5月17日前后的几天之中,长安信息不是唯一的通吃套牢密集区的个股,类似的股票可以找到一大批。其中最著名的是上海的广电信息(600637)和联华合纤(600617)。而仅仅在两天后,“5.19”行情爆发,这些股票几乎都成了龙头。

  看来,这种熊市环境下的大面积的主力吸筹,可能是一轮巨大行情的前兆。由于当时的市场低迷,也由于在此之前的多次反弹均告夭折,这个重要前兆常常被市场忽略,以至于在行情真正到来的时候,不少人缺乏准备,错失良机。

五、逆势飘红

  忽然之间,我们觉得熊市越发可爱,因为这是主力建庄的季节。那些在熊市中逆势飘红的个股几乎个个有庄。庄家吸的是散户筹码,只有在散户不乐意要股票的时候,庄家才能吸到筹码。散户彻底厌烦了某股,庄家恰恰吃的饱,吃的好。熊市不赚钱,散户没情绪,就想卖股票,于是大多数超级主力都把自己的吸筹时间选在了熊市。因为牛市一旦到来,散户就兴致勃勃地大举入场了。这种情况会大幅提高主力的吸筹成本,因而在大盘下跌的背景下,个股的逆势上扬也就成为了判断主力吸筹的一个重要依据。现在让我们来挑一只股票说明这个逆势飘红的道理。

图4-9:1999/12/27的青鸟天桥(600657)
下方的K线是大盘指数

  这张图的下半部分是大盘指数,上半部分是青鸟天桥的K线。大家应该注意到,在最后的十几个交易日内,青鸟天桥的走势跟大盘完全相反。大盘持续下跌,青鸟天桥持续上涨。本人还很清楚的记得1999年末的市场氛围,那时的股市非常低迷,大部分的散户已经回家,散户那时主要的问题是已经没有资金再做什么股票了。即使有股票走强,也很少被大家议论。过两天就是阳历新年,千禧之夜比股市更令人关注。这时候青鸟天桥出动,它很像是个在黑夜中偷营劫寨的,但是它成功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4-10:2000年,新世纪的前20个交易日的青鸟天桥

  新千年短短20个交易日,青鸟天桥竟然上涨了整整一倍。这只股票由于有北京大学的相关题材,2000年后长时期受到市场的关注,但该股随后的走势非常糟糕。遗憾的是,市场散户没有在主力吸筹的时候跟进入场,而是在高位凭借对北京大学的敬仰,将自己几乎是全部的家当奉献给了青鸟。可这只鸟并没有像投资者所希望的那样下一枚金蛋。

  这就是股市的逻辑:主力拣的是散户不要的东西,散户拿的是主力高价出手的垃圾。人人都不看好的股票不见得就不好,人人都看好的股票却一定不好,谁拿谁将被套牢。

  以上介绍的是一些较常见的主力吸筹以及识别主力吸筹的方法。但俗话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主力的吸筹其实是没有一定之规的。而且由于主力在吸筹的过程中,总是尽量避免被别人发现,所以识别主力的吸筹需要下一番功夫。每一只股票背后的主力都有他自己建庄的故事,建庄的过程可谓五花八门,甚至有些庄家,他的货是从其他主力手里协议收购的。将市场上这些五花八门的主力吸筹的手法一一阐述其实是没有必要,大家只需要理解一个原理:与其说监测主力,倒不如监测散户。因为主力吸纳的筹码是散户的,什么时候散户乐于把股票抛出来,那散户的出货对象就是主力,就比如说逆势飘红,在这种风险下散户不敢买股票,那么把股价推上去的这些成交量,就几乎没有例外的是主力正在入场。

  我们知道有许多地方令散户害怕。比如说,一段时期的最高位;各种类型压力线所在的位置;缺口以及M头等等。在这些散户不愿意买股票的地方,股价形成横盘或者上扬走势,那一定是庄家干的。如果你发现,你周围的散户都在卖股票,那么你该做什么呢?你要做的其实只有一件事:把他们卖的股票悄悄的买回来。

  需要指出的是,主力吸筹并不意味着主力明天就要拉抬,也不是所有主力介入的股票都能上涨,主力也有弃庄的时候。因此操作上需要选择最佳的介入时机,同时还要有一些耐心,并且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主力的仓位是这个市场中最大的秘密。知道了这个秘密,对散户来说就象知道了埋金子的地方,甚至无异于在阿里巴巴的宝库门前喊了一声:"芝麻开门"。

  一、 探知主力仓位的原理

  在现实情况中,人们一般是很难探知这个秘密的。这个秘密主力不会讲,也没地方打听。某些投资者希望通过累积盘面上的大额成交单去计算主力的仓位,但这种方法,其实与事实的出入非常大。因为就我们所知,为了反追踪,主力常常把自己的筹码分成若干份,像已经公告过的亿安科技的主力,他就一共用了600多个散户帐号,来进行一只股票的运作。

  假定一个10个亿的资金在盘面上运作。10个亿应该算是比较大的资金了,但当它被分割成100份、或者被分成1000份的时候,它就不那么引人注目了。因为即便是10个亿的大资金,如果分布在1000个帐户上,那每个帐户上就只剩下100万,那么在盘面所看到的交易量,无非是一个中户的交易量,你找不出庄家在哪。也就是由于大家特别关注这些大笔的成交,反而使得主力又多了一种骗线的方法。如果主力想吸筹的时候,他会故意放出一个大单子做为抛压,让你以为有大户要离场,他却可以用小单子完成吸筹。反过来,主力要出货的时候呢?可以用单笔大成交单买进,然后再用10倍于大成交单的小成交单渗透式卖出,你拿主力一点办法也没有。

  很多人幻想可以通过结交操盘手个人来获知主力的持仓。市场上的传闻有很多,但是这些传闻也有相当大的问题。回忆一下,我们确实听说过某个主力拥有某上市公司股票的传闻,但我们从来没有听说过主力在哪只股票上减仓的消息。这个市场事实又一次说明,主力拥有哪只股票的消息很可能是故意泄露的,主力暴露自己持仓和公开自己所获知的信息的目的是一样的,无非是想在其拉抬的过程中引诱大家抬轿,甚至是在其出货的时候引诱公众资金入场。我们不妨再回忆一个细节,每每当我们获知某只股票的消息的时候,这些股票的价格一般都不低,既然这些市场灵通人士可以打探到主力仓位这个核心秘密,那为什么在主力低位吸筹期间却毫无消息传出?在主力出货期间,更无从获得警告。看来,庄家们为了自身的利益,经常不惜拿自己的熟人和朋友开涮。本人曾经跟一位股友争论了不下一个小时,这位朋友说,庄家亲口告诉他,他们(庄家)仍然在东方明珠这只股票中没有走,而这个时候东方明珠恰恰处在暴跌前最危险的高位上。还有更滑稽的故事,某些著名电视台及报刊的编辑部,经常是一个办公室,从上到下全套在一只股票上,谁骗了他们?有意思的是,这些大记者居然还在为他的庄家朋友辩护,意思是说他的朋友原本打算护盘,无奈抛压太重,想扛也扛不住。

  在这种情况下怎么测算主力仓位呢?

  先看获利盘。试问,你平时的习惯一般是获利多少抛出呢?大部分散户的回答是获利10%-20%抛出手中筹码,即散户很难将股票的浮动盈利做到20%以上,于是我们就有了第一个原理:获利不抛的筹码是主力的筹码。

再看解套盘,散户的普遍持股心理是“获利则焦躁不安,深度被套则异常平静”。大熊市中,证券营业部基本是人去楼空,别说是买卖股票,散户们连看盘都懒得看。而当股价见底反弹,投资者接近解套的状态,股市就重新活跃起来。当股价回到前期套牢区附近,大都会引发比较大的成交量,说明这些早期被套的投资者一旦解套,便纷纷选择了离场观望。

  这就象这样的情景:一群旅游者在溶洞的迷宫中遇险,他们迷路了,已经好几天迷失在错纵复杂的洞穴中,黑暗、寒冷、饥饿和恐惧包围着他们。这时候,忽然找到了一个洞口,射进来的一束阳光让他们欢呼,这意味着他们得救了。他们会怎么做呢?他们一定会迅速逃离这黑暗的地方。这是人之常情。很少有人如此浪漫:说既然已经得救了,那我何必着急走呢?这经历还是很难忘的吗,那就让我多住上两天,体会体会这难忘的洞穴经历。这样的旅游者大概不会有的。所以,解套离场是散户普遍的行为准则。

  但事情总有例外,如图5-1,就有些令人费解。

这只股票的技术图线乍一看没什么特别,股票自高位下跌了20%,随后又缓缓推高,当初被套筹码获得了解套。从成交量上看,也呈现出了解套放量的态势。但仔细观察该股的换手率,我们发现它的换手率事实上非常低,比如最后一根K线(2001/03/30),其换手率仅为0.43%。熟悉换手率的朋友都知道,一旦一只股票的换手率小于1%,从分时图上观察,这只股票基本没有交易,这种状况在技术上称之为无量。方才我们谈到,在一般情况下,一旦套牢盘被解套,市场会涌现出足够数量的解套抛压,但是该股在60%的筹码获得解套的状况下,没有解套抛压产生。为什么方正科技这只股票的投资者如此坚强?难道他们被套一次之后,死不悔改,不惧怕再次被套?该股随后的走势揭开了谜底。这只股票几天之后迅速被拉高,显然主力已经在拉抬之前就准备好了仓位,这些解套不卖的筹码,事实上是主力的筹码。

  这不难理解,假如主力持有超过流通盘50%以上的筹码,即使是解套也没有出货的机会。因为如此诸多的筹码一旦抛出,股价会重新下跌,主力将面临的是再度被套。所以即使主力想走,也必须把股价再拉高若干个涨停板,给自己构造一个足够的出货空间。

  这是股市的另一个重要的原理:解套不卖的筹码是主力的筹码。

  散户最烦什么?散户不怕股票下跌,股价下跌了,拿着就是了,心态好得很。最烦的是股价长期不涨。一个月的时间内,甚至两三个月的时间内,一会儿让你挣10%,一会儿让你赔10%,一会儿再让你挣10%,一会儿再让你赔10%,这两三个月折腾来折腾去的,任凭谁也受不了这样的心理折磨。因此,股价的长期震荡横盘,散户往往会忍耐不住,在某个位置上把股票抛掉--惹不起还躲不起吗?于是我们又有了第三个原理:横盘洗不掉的筹码是主力的筹码。

  这样,我们通过对散户的研究获得了判断主力仓位的三个基本原理,用这些原理可以进一步寻找精确计算主力仓位的技术方法。


二、下移法测量主力仓位

  接下来,我们统计一下有多少筹码获利不卖。

  首先,获利多少叫获利?大家各有各的说法。我给大家一个参考标准:获利25%依然不卖的筹码是主力筹码。因为按照散户的操作习惯,这25%足够促成获利了结了。但大家显然不愿意每次都用计算器来算算25%的位置是几元几角,好在软件上有一个10%等比坐标线,每两根线的间隔是一个10%的涨跌停板,从图上大致估计两个半涨跌停板的位置还是比较方便的。我们用此来代替刚才所说的25%(两个半涨跌停板的价格幅度是27%):先左右移动K线图上的光标,把它指向您所关心的那一根K线,再上下移动光标,光标自近期最高价下移两个半跌停板,然后再从筹码分布窗口中,读出光标下方的筹码数量,这个筹码数量就是主力持仓量。

  图5-2是著名的亿安科技,其最后交易日是1999年6月11日。这时亿安科技的股价并不高,当天最高价是29.48元。把K线图的光标从29.48元这个近期最高价下移两个半跌停板,大致移到23元左右的位置,然后再看筹码分布窗口右下角的那个随光标移动的数字,这就是现在在光标位置上可以看到的89.95的数值,意思是自光标以下的筹码总量为流通盘的89.95%,这就是我们测量出来的主力持仓量。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这种测量方法到底准不准确?

  由于我们没有资格去交易所查人家的帐,又由于主力采用的是分仓手法,所以很长时间里大家对这种测量方法心里没底,恰恰是亿安科技这只股票给了我们验证该方法准确性的机会。

  2001年,随着亿安科技操纵市场的行为被全面爆光,管理部门组织了一次司法调查。最终查实:从1998年10月5日起,亿安科技的四个庄家公司――广东欣盛投资、中百投资、百源投资和金易投资是利用627个个人股票帐户及3个法人股票帐户,大量买入亿安科技之前身"深锦兴"股票的。四公司其时据称共持有公司股票53万股,占流通股的1.52%。而到2000年1月12日止,四公司所持亿安科技股票已达3001万股,占到了流通股的85%。(据《财经》杂志2001年6月号报道)。于是我们把光标移到2001年1月12日,再下移两个半跌停板来估计一下当时主力的持仓量,结果是主力持仓约为86.87%,与政府调查的结果仅相差了不到2个百分点。看来这种测量方法的准确度还是可靠的。

  我们定义这种测量主力仓位的方法叫"下移法"。它开创了技术分析的一个新时期,在此之前精确计算主力仓位几乎是不可能的。开个玩笑说,这个方法发现于2000年有些遗憾,如果它早些问世,我们就可以在1999年亿安科技的股价仅为20多元的时候发现这只股票庄家高度持仓,那时和庄家玩一把会很有意思。而到了2000年2月,该股已涨到了126元,就是借给我十个胆子我也不敢"与庄共舞"了。

  我们再看一下1999年6月24日的东方明珠。见图5—3。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5—3与图5—2有一个小小的区别,图5—2所测量的那个交易日是该股最高的收盘价,但图5—3的股价已经从近期最高价向下做了一些小幅调整。请大家记住,下移法测量主力仓位,光标要从近期最高价格向下移动,在图5—3中,近期的最高价出现在11个交易日之前,从该日的收盘价下移两个半跌停板,大致移到30元股价附近,同时把光标对准你要测量的那一根K线,就是图中最后一根K线(1999/06/24),随后,我们读出光标之下的筹码量是6.71%。东方明珠此时此刻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在一个月以前,同样是用下移法测量,我们测出主力的持仓量约为60%,而现在主力持仓量只有大约6.7%了,剩下的筹码到哪里去了?不能排除主力出货的可能性。尤其是1999年6月份,东方明珠高位强势横盘,沪市股市大旗不倒,非常风光。接下来甚至又创了一个小小的新高。其主力在充分搭建了市场公众对这只股票的想象空间之后,该股风云突变:两周内跌去了6个跌停板,中小投资者全线被套,苦不堪言。

  但下移法也有缺点:如果股价不实现向上突破,我们就无法采用下移法测量。尤其是那些低位横盘的个股,主力筹码、散户筹码混在一起,用下移两个半跌停板的方法几乎看不见任何筹码,因此下移法主要适用于正在强劲上扬的拉升期的个股。

三、横盘法测量主力仓位

  既然下移法是一种测量股票拉升期主力仓位的技术方法,那么,有没有在股价的相对低位区精确测量主力仓位的方法呢?有,这种方法叫"横盘法测量主力仓位"。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5-4:山东巨力(0880)1999/12/21

  这只股票自1999年10月26日开始,已经进行了两个月的横盘,其间震荡幅度为10%。从K线图上看,在这个震荡空间内有很多大阳线和大阴线,盘面上非常热闹。而在这个长达两个月的横盘中,我们把光标对齐这个横盘箱的箱底,结果发现,有高达58%的筹码在长达两个月的横盘震荡中,没有被洗掉。因而可以肯定,该股主力的持仓量不会低于58%。

  这种测量主力仓位的方法就叫横盘法。横盘法要求一只股票要在一个横盘箱体内横盘两个月以上。这时候把K线图的光标对准横盘箱体的下沿,然后再从筹码分布窗口中读出光标之下的筹码量,这个筹码量就是主力的持仓量。

  这只股票的主力在完成了吸筹之后,于2000年1月26日向上突破,半年内总上涨空间约为70%。可以说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大黑马庄股,在其股价向上突破后,我们用下移法测量了该股的主力持仓量,其结果是61%,这个数据与当初横盘法测量的主力仓位非常接近。

  由此看来,获知主力的仓位状况并不困难,你需要知道一些原理,再用一个最简单的工具--筹码分布就可以了。而一旦在低价位区发现高控盘主力,你最少也会有30%的获利空间。在大多数情况下,主力高控盘庄股的总涨幅要在一倍左右,否则主力要出货是非常困难的。

四、估计主力仓位的其他方法

  上述方法是我们探知主力仓位的主要技术手段,但复杂而多变的股市不会给我们如此的幸运,让主力老老实实的按照固定的套路去操作并暴露自己的真实意图。相反,神机妙算的主力恨不得自己是百变金刚,千方百计的掩盖其仓位、动向及一切真面目。而我们也必须多练几手,总结出更多的探寻主力仓位特征的方法。

  A、筹码密集区的低位无量上穿

  主力吸筹往往在筹码分布上留下一个低位密集区。在大多数情况下,主力完成低位吸筹之后并不急于拉抬,甚至主力要把股价故意再作回到低位密集区的下方,因为这个地方市场基本没有抛压,所有投资者处在浅套状态,护盘相对容易一些。一旦时机成熟,主力从低位密集区的下方首先将股价拉抬到密集区的上方,形成对筹码密集区的向上穿越,这个穿越过程极易暴露主力的持仓状况,如果主力巨量持仓的话,盘面上就不会出现太多的解套抛压。即股价上穿密集区而呈现无量状况,这个时候我们就知道该股已由主力高度持仓了。

  技术上我们必须对“无量”这个市场特征给出较明确的参考标准:即用换手率来精确估计成交量。通常我们不单纯使用成交量这个技术参数,因为股票的流通盘有大有小,同样的绝对成交量并不能说明这只股票是换手巨大还是基本没有换手。如每天900万股的交易,对于中国石化(600028)来说仅占其流通盘的千分之5.8,而对于胶带股份(600614),这900万股已经是它流通盘的全部了。用放量与缩量来监控获利抛压也不是一个好主意。而换手率则本质得多。

  依照本人的经验,我们可以把换手率分成如下个级别:

绝对地量:小于1%
成交低靡:1%——2%
成交温和:2%——3%
成交活跃:3%——5%
带量:5%——8%
放量:8%——15%
巨量:15%——25%
成交怪异:大于25%

  我们常使用3%以下这个标准,并将小于3%的成交额称为“无量”,更为严格的标准是2%。

下面我们看一个例子(图5—5):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5—5:综艺股份(600770)1999/03/23

  这是综艺股份(图5—5)1999年3月末的K线图。当时这只股票的价格仅为8.11元(复权价)。我们从图上可以看到该股正在从筹码密集区的下方实施向上的穿越,但它的换手率非常小,3月23日那一天的换手率仅为1.74%,属于成交低靡范畴,而在上穿筹码密集区的过程中有约60%的筹码得到了解放。于是,解套不卖的筹码占了流通盘的60%。我们由此可以认定,这60%的筹码大部分为主力所有,于是这只股票的庄家持仓量已经合格了。该股后来的走势是众所周知的,到了2000年2月21日,该股创下了63.95元的最高价。

  以上是通过筹码密集区的无量上穿来判断主力的持仓量的方法,即一旦发现筹码密集区以低靡成交量向上穿越,则被穿越的筹码大部分是主力持仓。这种估计主力持仓的方法尽管简单,但对于低位捉庄的参考价值却是巨大的。

  这个方法有一个小小的缺陷,因为它没有实现指标化,设计和实现电脑自动识别系统时会感到复杂,于是就有了如下的指标量化分析:


B、 博弈K线低位无量长阳

  很多技术分析指标是因需求而设计的,博弈K线的出现是因为大家需要一个技术指标用来计算每个交易日被穿越的筹码量。博弈K线的长度即博弈K线的开盘与收盘之差,是博弈K线的衍生指标,叫“博弈K线长”(CYQKLEN)。博弈K线长阳线的技术标准是:我们认为博弈K线长大于18即为博弈K线的长阳线。从市场含义上看,CYQKLEN大于18的那个交易日,当日有18%以上的套牢盘被解套,观察这些解套盘的解套抛压具有足够的参考价值。我们定义当CYQKLEN大于18%,同时换手率低于3%,为博弈K线的无量长阳。

  这种技术特征的市场含义是:解套无抛压,即为主力控盘标志。

  下面我们做一个测试:用指南针的鬼域平台将买入条件设置为CYQKLEN大于18,换手率小于3,而卖出条件设置为获利10%卖出,套牢20%止损。结果是赢利的,但成功率仅为55%。

  这说明,仅仅知道主力的高度控盘是不够的。因为虽然主力持有了相当多的筹码,但我们很难推测主力下一步要做什么。就像亿安科技,从几元钱到100多元钱,一路上都是主力高度控盘,但是100元的主力高度控盘,只说明主力现在还没离场,至于他明天是否开始出货却不得而知。主力是否有出货意图,与这只股票的位置显然有很大关系,利用指南针软件上的指标评价功能,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买入博弈K线无量长阳的个股,其收益率与个股年相对价位之间的关系:

图5—6:不同年相对价位(RPY1)上的博弈K线低位无量长阳的收益率

  这张图的横坐标是个股的年相对价位(RPY1),这个指标是以循环年最高价及最低价为基准,测试个股在其间的相对位置,其算法为:

  RPY1=(当前价-循环年最低价)/(循环年最高价-循环年最低价)×100%

  图上大家可以看到红色或绿色的柱状线,其高度表示资金收益率,红色代表挣钱,绿色代表赔钱。在这张图上可以清楚的看到RPY1越小,买入博弈K线无量长阳的个股越赚钱。在“RPY1”28以下可以获得50%左右的资金收益率,这是个很不错的结果,而“RPY1”小于28其市场含义是股价在本年度内处在相对偏低的位置。这就是说,买入博弈K线低位无量长阳的个股是赚钱的。

  研究发现,即使加上低位条件依然是不够的。鬼域平台给了我们另外的一些信息:当0AMV指数的CYEM指标大于4.2之后,博弈K线的无量长阳收益率迅速上升,平均可以得到超过200%的资金收益率。0AMV—CYEM代表了中线资金入场的速度,这个指标大于4,表示的是每天有4%的增量资金入场。这个结论告诉我们,在增量资金大举入场的大盘环境下,低位高控盘庄股普遍有向上启动拉抬的机会。

这张图专门标出了2000年1月13日的那根K线,位于图的中间偏右一点,图的下方是博弈K线。我们可以看到在2000年1月13日左右,这只股票上出现了大量的博弈K线无量长阳,1月13日的换手率仅仅为1.58%。这一天的大盘指标是0AMV—CYEM为4.37%,显示了资金大举入场的信息。这只股票的后续走势相当理想,它几乎涨了整整一年,到了2001年1月,其股价已经从6元多涨到了17元以上,近乎两倍。

  大盘条件与低位条件哪一个更重要,这是需进一步讨论的问题。2001年的操作表明,大盘是相当重要的获利因素,尤其对于技术上呈现博弈K线低位无量长阳的个股。因为这个指标反映了主力的战略性建仓,而他何时开始运做则要配合大盘。在良好的大盘情况下,个股相对位置可以放宽松一些,不一定非得绝对低位不可,中价位的股票也是可以做的。像方才的华立控股,它2000年1月13日的RPY1为50.77,就是个标准的中价位。

  用博弈K线捕捉庄家的高控盘,涉及到了许多不同的技术分析指标,这增加了投资者使用该技术的复杂性,况且只有指南针等少数软件才涉及了0AMV等指标。但是由博弈K线衍生出的分析及获利方法,其获利能力非常强,因而以技术复杂性为代价,换取较高收益是值得的。

C、 90比3

  90比3是另一种判断主力高度控盘的方法。意思是说如果一只股票在筹码分布上获利盘大于90%,同时换手率低于3%,则可以认定主力高度控盘。如图5—8。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在图5—8中,我们把光标移动到了画面的左半部分,并把筹码分布锁定在2001年3月9日的那一天。这时我们看到这只股票在17.6元左右的价位上呈现出满盘获利的格局,获利盘高达99.26%,而该日的换手率仅有1.55%,这是极为典型的满盘获利无抛压,显示出主力的控盘度非常之高。而随后的6个涨停板的持续上涨完全是主力控盘的结果,而并非烟台万华的基本面有多么出色。

  同样,我们依然要讨论90比3与大盘有什么关系。90比3是一种高位高控盘的庄股,不仅高位而且有风险。但股市里还有另一句话,叫越是有风险的地方越安全,关键要看所谓的高位风险是否有条件释放。经验表明,在大盘熊市期间,买一些高位的股票反而可以挣到钱。个股高风险再加上大盘熊市,表面上看是雪上加霜,但两件坏事加在一起反而是好事,就象数学上的负负得正。因为在大盘低迷期间主力不可能有出货机会,因而这些高位高控盘的个股,为了保持高位形象,主力不得不花费很多金钱,当大盘真正转好的时候,主力便顺势把它们推得更高,然后再考虑出货问题。于是在大盘低迷时的高位个股,反而比同期的低位个股更安全。

  但是上述熊市做高位股票的理论,说不定哪天就失灵了。因为万一各位读者看了以上的作法而都去依法操作的话,主力就有了高位出货的机会。即使历史证明熊市的高位个股反而有抗跌性,在下也建议大家不碰为好。

  2000年3月9日的大盘环境处在一种震荡横盘的状态,市场氛围不很活跃。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大家看到了烟台万华的强劲上扬,但跟风盘依然不多,于是主力显得非常孤独,只好一味的推高。终于,在股价自15元翻了一倍涨到30元之后,这只股票才开始放量,散户的跟风盘逐渐涌入,主力才得以脱身。

  最后我们要重申:90比3所找到的是主力相对高位的高控盘庄股,一旦这种股票处在了绝对高位,要充分注意其潜在的巨大风险。

D、成本均线发散及筹码低位锁定

  在前面《筹码分布的基础知识》中,谈到了一种称为筹码低位锁定的形态,该种形态也是非常典型的主力高度控盘特征,用肉眼极易观察。当发现筹码的低位锁定时,我们不妨再用下移法精确测量主力的仓位,再结合主力的建仓成本,最后决定是否跟进。而主力的建仓成本,可以通过低位密集区的峰价位来估计。

  用成本均线也能获知主力的高度持仓。成本均线很像大家常用的移动均线,这种均线是一种量价的均线,它计算的不是一段时间内的股价,而是一段时间内的平均持仓成本。由于成本均线中含有成交量的因素,因而它们是一种更合理的均线系统。

  成本均线的形态也分为密集和发散两种。在股价的拉升期间,成本均线的密集或发散反映了不同的市场状态,成本均线的密集被认为是主力中度持仓的标志,即主力持仓量约占流通盘的60%左右;而成本均线的发散,可以认为主力的持仓量在70%左右甚至更高一些。我们比较两只股票,以体会成本均线的密集与发散状态的不同的市场含义。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5—9:成本均线的发散与密集

  图5—9中的两只股票,一只是1998年5月14日的英豪科教(600672),另一只是2000年4月17日的马钢股份(600808)。这两只股票的上涨幅度很接近,均为8个涨停板,其上涨所经历的时间也一致,均为两个月左右。但它们的成本均线状态却迥然不同,左图为英豪科教,它的成本均线散的很开,其黄色的五日成本线比兰色的无穷成本线高出四个涨停板;而右图的马钢股份,几条成本均线密集的挤在一起,五日成本线距离无穷成本均线仅为两个涨停板。成本均线发散的市场含义是:投资者持仓成本差异巨大,而成本均线密集则反映市场各个不同时期的平均成本相差不多。

  进一步解释这种差异,可以做如此结论:如果主力持仓量巨大,当个股巨幅上涨之后,由于大部分筹码依然是低位区的主力持仓,因而近期短线追涨盘的成本就和主力底仓形成巨大差距;但如果主力在低位区没有巨量持仓,那么随着股价上扬中的中小投资者获利了结,及新的追涨盘的继续接棒,其建仓位置很难高于早期获利盘20%,于是造成了成本均线的相对密集。

  这样就有了一个结论和一个技术标准。结论是:股价上升过程中成本均线呈现发散状态,这只股票是主力高度控盘;如果股价上升过程中成本均线密集,则该股为主力的中度控盘。相应的技术标准是:五日成本均线高于无穷成本均线四个涨停板以上,则该股为主力的高度持仓,主力持仓量为70%左右甚至更高一些。经过下移法测量图5—9中的英豪科教,其主力持仓约为流通盘的76%,马钢股份主力的持仓量约为流通盘的65%。

  对主力仓位的估算是技术分析中最具魅力的部分,就如同打牌时翻看了人家的底牌。股市的不确定性随主力仓位的透明而逐渐消失,而使我们的判断有了更大的把握。可以这样通俗的叙述:如果主力高度控盘,如果主力没挣到钱,如果该股还不上涨,那么难受的是主力。退一万步讲,就算主力弃庄而逃,所承受的损失也比散户大的多。所以,只要能够在不高的价位上发现个股主力的高度持仓,起码中线范畴就赢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