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焊机改二保焊:苏州的工艺美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9 15:12:06
苏绣 

苏绣是我国四大名绣之一。虎丘塔和瑞光塔出土的五代北宋初的苏绣经袱,图案色彩鲜明,古朴大方,绣工纯炼。宋代以后,苏绣工艺日臻完善。清代著名苏绣艺人沈寿的作品在世界博览会上曾获奖。苏绣既是日用品,又是艺术品,给人以美的享受,能用不同的针法绣制不同题材的各种绣品。特别是“双面三异”(异色、异样、异技)绣法,引起世界瞩目。精品双面绣“小猫”,竟要求将一根丝线分成四十八分之一的细度来绣制。苏绣品经常作为国家级礼品赠送给外国首脑。

0

  • 2008-12-18 12:21
  • 回复
  • 墙角梅50
  • 119位粉丝

2楼

琢 玉 

五代时苏州玉工琢玉已名噪海内,明代苏州琢玉工艺被推为全国之首,“良玉虽集京师,工巧则推吴郡”。清代苏州琢玉作坊多达八百余家,城西一带比户皆闻沙沙之声。玉器摊肆遍设阊门吊桥附近,四方玉商争相选购。苏州玉雕具有空、飘,细的艺术特色,作品分为平面和立体两大类,造型生动,线条流畅,琢磨工细,古雅有致。还能将碎玉镶嵌人物、花鸟于屏风、插架等陈设上,更见匠心。精巧卓绝的苏州玉琢器外销各国,深受欢迎。

  • 2008-12-18 12:22
  • 回复
  • 墙角梅50
  • 119位粉丝

3楼

微雕

微雕,从狭意上讲,即在米粒大小的象牙片、竹片及数毫米长短的头发丝上镂刻书画诗文,其作品需用放大镜甚至显微镜检视,才能分辨字画,是我国传统工艺美术品种中最精细微小的一种。艺人必须具有相当高的书法功底和娴熟的运刀技术,屏息静气进行刻作,历来被称为“神技”。苏州微雕艺人能在一粒米大小的象牙上雕刻十首唐诗并落款,还能在一根五毫米长的白发上刻下张继《枫桥夜泊》诗。利用象牙微雕与发刻相结合,创作的《友谊环球》,更令人称绝。

  • 2008-12-18 12:23
  • 回复
  • 墙角梅50
  • 119位粉丝

4楼

泥人捏像 

苏州泥人源远流长,出土文物中发现有五代、北宋时的苏州泥人。至清乾隆年间,产销盛极一时。虎丘山塘一带的艺人以深浅不同颜色的细泥作原料,用双手为人捏像。根据对象的面色,仅用手指头的功夫,于谈笑间即刻捏成,所捏泥像连皱纹瘢疤等都毫无差异,按上须发就更为逼真。泥像晒干后还给穿上特制的衣冠鞋袜,并根据衣着质地的不同决定泥捏的价格等级,最后装入楠木盒,盒内安放小桌椅,玲珑精致,极为有趣。《红楼梦》中也有薛蟠从苏州带回泥人的记载。可惜这一精湛技艺今已失传,有关部门正在研究恢复这一传统技艺。

  • 2008-12-18 12:24
  • 回复
  • 墙角梅50
  • 119位粉丝

6楼

苏 扇 

历史悠久、驰名中外的苏扇,品种有檀香扇,折扇、绢宫扇、纸团扇等,均以制作精巧玲珑、富有艺术特色而著称。折扇自明代起就具有精细雅致的特点,扇骨以竹片为主,扇面有画面和素面两种,其中老矾扇面为名牌品种。檀香扇扇骨以檀香木制成,华美高雅,芬芳馥郁,尤为妇女所喜爱。绢宫扇又名纨扇、团扇,秀雅宜人,自汉代起就在我国流行。纸团扇轻便灵巧,价格低廉。此外,苏州民间还有芭蕉、麦草、麦管、羽毛等编织成的扇子,各具特色。

  • 2008-12-18 12:25
  • 回复
  • 墙角梅50
  • 119位粉丝

7楼

苏灯 

闻名海外的苏州灯彩,早在宋代已形成独立的工艺行业。1959年全国花灯评比中,苏州灯彩独树一帜,被命名为“苏灯”。苏灯是绘画、剪纸、纸扎、编织及刺绣的综合工艺品。品种很多,光怪陆离,丰富多彩,集中体现了江南水乡的民间风味。玲珑剔透的走马灯最能表现出苏灯的特点:点灯后,灯的内壁可自动旋转,所绘的故事戏文循环展现,栩栩如生,特别受人喜爱。

  • 2008-12-18 12:26
  • 回复
  • 墙角梅50
  • 119位粉丝

8楼

缂丝

一种以“通经断纬”手法来编织丝织品的传统工艺。南宋时期在苏州、松江一带流传并得以发展,明代形成特有的风格,延至清代,缂丝作品成为向皇家进贡之物。缂丝原为苏州一带乡村农闲时的副业,技艺父子世代相传。解放后,在继承宋以来名家作品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发展了枪(镶)色技巧,创作了一批富有时代气息、姿态万千的屏风、中堂、山水,人物等新作品。利用苏州缂丝技艺仿制的明代万历帝龙袍,1984年获得国家金杯奖。

  • 2008-12-18 12:27
  • 回复
  • 墙角梅50
  • 119位粉丝

9楼



苏州宋锦属于高级丝织物,是我国三大名锦之一。南宋时,苏州出现了专供装裱书画之用的织锦新品种,这些绚丽多采的织锦与书画轴子同时被保存下来,宋锦之名从此脍炙人口。后宋锦图案一度失传,清康熙年间,苏州机坊购得《淳化阁帖》,上面所裱宋锦多达二十余种,古锦又恢复生产。苏州宋锦采用精密细致的“三枚斜纹地”织法,图案有规矩格子形、整齐几何形和活泼散花形三种格调,色彩华丽,质地坚柔,广泛运用在名贵书画的装裱,工艺品的装潢和华丽的服饰方面。

  • 2008-12-18 12:28
  • 回复
  • 墙角梅50
  • 119位粉丝

10楼

剧装戏具 

苏州是我国传统的剧装戏具生产基地。唐宋以后,随着歌舞戏剧活动的兴起,剧装戏具生产更为发展。明代在阊门西中市和吴趋坊一带,出现了制作戏衣、戏鞋及刀枪、绒球等专业工场。苏州生产的剧装戏具范围广,品类多,达一千余种。选料考究,能根据剧种和戏班的风格、角色的身分及舞台气氛的需要,配制浓艳、素静不等的剧装;并发挥苏绣之长,用盘金银绣,更是金碧辉煌,畅销全国。蟒袍曾获轻工业部优质产品奖。

  • 2008-12-18 12:30
  • 回复
  • 墙角梅50
  • 119位粉丝

11楼

苏州装裱

 苏州装裱崛起于明代宣德年间,苏州丝织业所产的绫绢量多质好,更促进了苏裱艺术的发展。嘉靖、万历年间达到全盛时期。所谓“吴装最善,他处不及”。苏裱继承了宋代米芾的装裱技艺,经文征明父子等人揣摩改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特点是选料精良,配色素雅,装制熨贴,形式多样,且裱工精佳;同时,古绢古纸冲洗、补全各种技法比较全面。有些书画因年代久远,收藏不善,出现霉点或已残缺不全,只需经高手精心装裱修复,即可重焕青春。

  • 2008-12-18 12:31
  • 回复
  • 墙角梅50
  • 119位粉丝

12楼

红木雕刻 

 苏州红木雕刻技艺在明代已名闻遐迩,出现不少木雕名家。清代杜士元能在核桃上雕刻苏东坡乘舟游赤壁。苏州红木雕刻形成了疏朗灵活、润厚清逸、运刀含蓄的风格,主要运用于建筑和家具的装饰及盘盒等器物小件。苏州红木器具用材名贵,色彩沉着古雅,表面光洁如镜,手触滑润舒适,而内部榫楔坚固。以其独特风格被称为“苏式”。现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元首楼上全套红木家具,即由苏州红木雕刻厂提供,其中“龙床”雕龙千条,供外国元首夫妇寝睡。此外红木小件也精雅可爱。

  • 2008-12-18 12:32
  • 回复
  • 墙角梅50
  • 119位粉丝

13楼

湖笔 

 
清代道光年间,苏州已取法吴兴,生产兔毛笔。1937年后,大批湖笔工人从浙江吴兴迁居苏州,承袭祖业,以制笔为生。解放后苏州湖笔生产蒸蒸日上。增加了几十种国画笔和高档书画笔。湖笔有近三百个规格品种,分为羊毫、兼毫、紫毫、狼毫、鸡毫五大类,粗者如碗口大,细者如绣花针。苏州湖笔选料严格,工艺精细,性能多样,品种齐全;具备“尖、齐、圆,健”四大特点,深受国内书画家的欢迎并畅销国外。最近还创制成“胎毛”笔。郭沫若曾赋诗称赞;“湖上生花笔,姑苏发一枝”。


  • 2008-12-18 12:35
  • 回复
  • 墙角梅50
  • 119位粉丝

14楼

桃花坞木刻年画 

清雍正、乾隆年问盛极一时。与天津“杨柳青”木刻年画,为我国木刻年画的南北两大中心。内容主要为“辟邪纳福神像”和“新年欢乐吉庆”两大类。深受铜版画的影响,以一版一色套印为特点,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色彩鲜艳。

  • 2008-12-18 12:37
  • 回复
  • 墙角梅50
  • 119位粉丝

15楼

明朝时,随着经济的繁荣,戏剧也成了城市居民的文化生活内容,昆曲也就在明嘉靖年间应运而生。 

昆曲是继承宋元南戏,经过创新而发展起来的苏州地方剧种。其创始人魏良辅(字尚泉)为江西豫章(今南昌)人,寄寓太仓。曾用十年时间,深入研究了南北戏曲的腔调与乐器,并在张野塘、过云适等人协助下,吸收了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等长处,对流行在昆山一带的戏曲腔调进行整理加工,形成一种舒畅婉转的新腔,即昆腔。它对以后戏曲音乐的发展影响较大。魏所著《南词引正》是研究戏曲声腔的宝贵资料。

  • 2008-12-18 12:39
  • 回复
  • 墙角梅50
  • 119位粉丝

16楼

苏州评弹


苏州评弹,是评话和弹词的合称,流行于苏南、上海和浙江北部。评话特点只说不唱,说者多为一人,表演时以醒木作道具加助气氛。弹词表演者大都一至三人,自弹自唱,乐器多为三弦、琵琶和月琴。苏州评弹用苏州方言说唱,语言生动,表现细腻,唱腔优雅,通俗易懂。清朝乾隆以后,苏州评弹呈现了兴盛的局面,涌现了一批著名的艺人,如御前弹唱的王周士,马调创始人马如飞等。长期来,弹词唱腔不断创造发展,至今已形成了十多个深受欢迎的曲调流派。

  • 2008-12-18 12:40
  • 回复
  • 墙角梅50
  • 119位粉丝

17楼

从“苏滩”到“苏剧” 

苏剧的前身“苏滩”,原名“对白南词”,是一种清唱形式的曲艺,它大约发源于二、三百年前的苏州,流行于江南一带。“苏滩”又分“前滩”和“后滩”,前滩大都改编昆曲,是对白南词中的正戏;后滩是对白南戏中的“玩笑戏”。清末民初,主要承接堂会或在茶馆书场演出;三十年代初,当时的苏滩艺人朱国梁、张风云等创办“国风社”(后改为“国风剧团”),将苏滩搬上舞台,演出了不少整本戏,从此,苏滩从坐唱发展成为具有浓郁江南地方特色的剧种——苏剧。

  • 2008-12-18 12:42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