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假 重庆 多久内休掉:力耕不吾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8 19:58:43
——农夫陶渊明作者:吴 云2012-01-10     天津网-数字报刊

  陶渊明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伟大诗人。他生于东晋,因家贫,为了维持生计,曾断断续续做了13年的地方官。晋末宋初,政治黑暗,在他41岁那年,毅然诀别官场,归隐田里。归田后的陶渊明,其生活来源靠耕田。在此期间,他和农民的来往更加频繁:“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移居》其二)与农民相处得很和谐,逐渐使他感到耕田的乐趣,并体会到:“晨出肆微勤,日入负耒还。山中饶(多)霜露,风气亦先寒……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耕田很辛苦,须早出晚归,要受风寒之苦。可是退一步想,四体疲乏并不可怕,这样或许能避免横祸的临头。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归田后的陶渊明,生活越来越艰辛:“旧谷既没,新谷未登。颇为老农,而值年灾……旬日以来,始念饥乏。”(《有会而作·并序》)正当青黄不接,又碰上了灾年,进入老年的陶渊明,粮食曾缺乏到难以充饥的地步。在《乞食》诗里,证明陶渊明曾经乞讨过:“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主人谐余意,遗赠岂虚来。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他在饥饿之时,竟不知向何处去。走进一个墟,叩开主人的门,自己却口讷词拙,不知说什么好。好在主人了解他的来意,不仅给他粮食,还请他饮酒;而且谈得很投机,不知不觉到了黄昏。在中国古代作家中,进入中年,用耕田来维持生活的,陶渊明是第一人;作为著名诗人,穷到行乞的地步,陶渊明也是第一人。所以陶渊明一生写了大量归隐农村的田园诗,终于使他成为我国古代田园诗的创始人。

  中国古代曾归隐,又写过田园诗的,在唐代有孟浩然和王维。孟浩然的前半生曾刻苦学习,40岁时才到长安求取功名未遂。此后,他的大部分时光在故乡鹿门山隐居。孟浩然的著名田园诗有《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叶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比孟浩然略小的王维,出身于大地主家庭;他40岁以前做官,此后便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王维较著名的田园诗有《渭川田家》:“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仗候荆扉……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读了孟浩然、王维的田园诗,使人感到尽管他们努力把诗写得通俗、质朴,但由于他们的经济地位,特别是他们没有亲自耕耘的经历,更没有像陶渊明那样为衣食困苦所迫,因而孟浩然、王维的田园诗,总是显露出游离于现实之外的悠然情调,更缺乏陶诗那种深刻地反映农民疾苦与理想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