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荣耀嬴政平a流:剖析毛泽东特定知识结构与其晚年错误的关系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8:13:12

剖析毛泽东特定知识结构与其晚年错误的关系

2012年01月29日10:21人民网刘玉我要评论(6) 字号:T|T

[导读]在毛泽东看来,”民主这东西,有时看起来似乎是目的,实际上只是一种手段。”在该认识的指导下,毛泽东倡导大民主,而且幻想不依靠法制治理国家。

二、毛泽东的独特性格与气质

毛泽东晚年探索中出现的反复、逆转甚至是相互矛盾现象,不可否认地与他的思想性格有特定关系。

强调物质的运动和斗争,并视之为普遍规律,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这种哲学思维,影响和铸造了毛泽东的个性,毛泽东自己称之为是“虎气”和“猴气”兼于一身的性格。这种性格,使得毛泽东常常不满足于稳定和平衡,而是希望运动和斗争。他常常在思考新问题,探索新思想,给自己、也给中国革命和建设不停地提出新的奋斗目标。由于有的思考是探索性的,并非成熟的观点,因而往往出现一些矛盾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尤为突出。许多并非成熟的思想观点,而仅仅是他一时的感想,或是对某一具体事物的看法,有的甚至不过是文学家们常称之为的“思想的火花”,却被一些人当成“最高指示”,作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来推行,结果给革命和建设事业带来消极影响。例如:毛泽东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对中国历史上儒家和法家的一些评说,仅是毛泽东在读中国哲学史时的有感而发,并非毛泽东的一贯思想,结果却被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搞了一场评法批儒运动,并被引申为一场“革命”与“保守”的政治斗争。又如:毛泽东对张铁生交白卷及黄帅“反潮流”的有关批示,显然与他一贯主张的学生要在德、智、体三方面全面发展相悖,可在那个特定的政治条件下,却被当作了实行教育革命的“最高指示”,给教育事业造成消极影响。

自信以至有些固执,是毛泽东的又一性格特征。近年来一些在他身边的工作人员的著述对此有所披露。无论是对自己的个人生活,还是对党和国家的重大活动和决策,他都非常自信甚至是有些固执己见。过分的自信和固执,使他难以在错误的道路上加以自我矫正。1965年5月,毛泽东曾对彭德怀说:“也许真理在你那边。”“将来还可带兵去打仗,以便恢复名誉。”“事实已经很清楚,真理确实在彭德怀一边(毛泽东对此不能说没有认识),但毛泽东的用语却含糊其词。在一定场合,针对某个事件,毛泽东有时往往不是服从真理,而是向自己的自尊和自信屈服。对于毛泽东的过分自信以至固执,党和国家其他领导人是有所顾忌的。从大局着想,如不顺从他很可能造成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混乱甚至党的领导核心的分裂,从真实情况看是难以反对,正如邓小平所说:“有些问题我们确实也没有反对过,因此也应当承担一些责任。当然,在那个条件下,真实情况是难于反对。”所以,即使对毛泽东的思路和观点有疑问和意见,也很少当面直陈,往往是在实际工作中稍加变通。这无疑是毛泽东探索出现逆转的重要原因。

毛泽东是伟大的政治家,又是不拘一格的诗人。“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芙蓉国里尽朝晖”,“到处莺歌燕舞”,“六亿神州尽舜尧”,这些表达了毛泽东对未来美好社会的向往。“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则表达了他为实现美好理想的信心与恒心。可以说,中国绝大多数人都曾被毛泽东这些极富浪漫色彩的词句而感染、振奋。但当我们把这些浪漫主义的诗句同他的政治实践联系起来考察时会发现,他那浪漫主义的诗人品格对其政治实践是有相当影响的。当他将诗人的浪漫不适当地运用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中时,便难以避免出现失误。正是他那“冷眼向洋看世界”的革命乐观主义情怀中,隐埋着听不进正确批评和意见的因子:正是他那浪漫主义的诗人品格,为其本来就理想化的社会主义蓝图和建设方案又重重地涂上了一层瑰丽的色彩,使之具有某种程度的空想性。

#fmbloginfo,#fmblogpop{display:none;}

  • 分享到:
  • 微博 孤魂野鬼已转播
  • 空间
  • 朋友
  • 邮箱
  • 1推荐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