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火索氏体评级标准:极品艺术欣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5 22:05:37
《妈祖阁》 取材高山石
现上,宏
《东望洋灯塔》利用石料黄白颜色相间的特点,审时度势施以技艺。稍加“刀斧”把底部黄色部分刻成巨大裸露的山岗,适形适色地表现出东望洋山的地势,并通过写实的表达能力,以深浮雕技法,把上面的白色部分维妙维肖地雕刻成灯塔、教堂与炮台,用这些极具特色的“实景”展示澳门城市的这道亮丽的风景。蜿蜒而上的石阶,居高临下的灯塔,高高低低的树木,时隐时显的幢幢高楼……,在严谨布局和精心刻划下,都展现出魅力的一面,亦表现了作者对物象敏锐的感悟。
《主教山教堂》取材老岭石

《主教山教堂》作品追求整体效果。为了更好地表现主教山教堂均衡美感的特征,作者大胆地剔除石料中不和谐的部分黄色,以黑色衬底,使主题突出;运用散点透视,以浮雕技法进行深入细微的刻划,把具体形象组进了与现实相适应的结构之中,突出
了教堂的尖拱顶结构和高高的钟塔,以钟塔上的矩形十字表明宗教性质,借飘浮的云彩衬托钟塔之高,并使之与教堂直刺天空的
屋顶、精美的教堂三面结合起来,形成同一体,从不同角度让人感受到和谐的形式美。作品结构合理完整,创作手法与造型趋于
凝重典雅。
《大三巴》取材都成坑石

《大三巴》大三巴是中西合璧的产物。为了真实地表现大三巴这一澳门独特地域性的典型,作者写实与夸张手法并用,以深浮雕技法,生动细致地刻划出大三巴的巍峨、沉雄和肃穆,并将哪吒庙前移至大三巴毗邻处,以体现东西方文化的兼容并蓄和多元共存的澳门城市景象。结构布局上合理、严谨、巧妙,不同景物,其远近距离不同,体量变化亦有所不同,且层次分明,清晰生动,使引发思古幽情的欧陆建筑、中华传统庙宇及心旷神怡的现代风光,在雕刻这条链上,闪现出时空变化的节奏感。右侧蓊郁苍翠的树木,也衬托出大三巴的古老与沧桑。整件作品蕴藉着丰富的内涵。
《圣安多尼教堂》取材高山石

《圣安多尼教堂》因材施艺,以高浮雕技法来表现这座庄严华丽的具有巴洛克风格的圣安多尼教堂。为突出其重要,作者加强了构图力度,运用散点透视法,将教堂立面不对称和只有一钟楼的特征的刻划吻合于真实,且充具鲜明的特色;为突出其古老,借助象征手法,以绿荫如盖,盘曲纠结的古木隐喻教堂年代的久远,给人以强烈的沧桑感;同时巧色利用恰到好处,既适形适色,又具有优雅的风致。作品体现出细腻精湛的风格。
《主教座堂》 取材都成坑石

《主教座堂》以浮雕技法刻成。采用散点透视,在单纯中求丰满。作品以教堂右侧钟楼为重心,菱线为中轴,向西边伸展。三段式的大堂,左右独立的钟楼,用它们之间的远近距离酿造出一种古典氛围,让人既一目了然,又寻味不尽;而在外表质感的刻划上,作者充分发挥自己精湛的雕工,使所刻物充具特征,简约之中不乏气派,生动地再现了这座具有古文物性质的古典教堂。
稀世珍宝



























每件都是价值连城啊!

玉羊首提梁壶
玉羊首提梁壶,清嘉庆,通梁高16.8cm,通盖高10.1cm,口径8.9cm,足径6.8cm。 壶白玉质,玉白如脂。壶体为圆形,通体及盖、纽均雕作瓜棱状,腹部一侧凸雕羊首为流,肩部设3个系纽,上接3柄如意形铜胎掐丝珐琅质地的提梁。壶底中部阴刻隶书“嘉庆御用”四字款。 玉壶是清代宫廷重要的生活用品之一,样式极多,除羊首壶外,尚有凤首壶、龙首壶等,还有与玉杯、盘成套者。此壶以瓜棱形作器身,以羊首作流,结合了动物和植物的题材,又将玉器的素净与珐琅的斑斓集于一器,造型新颖别致,从质地到作工均属上乘,为清嘉庆时期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青玉三羊双池水丞
青玉三羊双池水丞,清,高4.8cm,口径分别为3.5-6.5cm和 2.6-5.9cm,底长19.4cm。 水丞青玉质,两水池前后相连,椭圆形口,方唇,平底。池肩部琢刻谷纹,凸雕的3只羊伏于池侧,前后顾盼,相互呼应,妙趣横生,寓意“三阳开泰”。 水丞属文房用具,可贮水,以备研墨、洗笔之用。

黄玉三羊尊
黄玉三羊尊,清,高14.2cm,口径7.6cm,底径6.8cm。 此器黄玉质,局部有褐色浸痕。圆形口外侈,颈部有环状凸棱,腹部凸雕三羊首,三羊前足形成器足,足下衬一圆托。 三羊组合的艺术造型和纹饰图案在清代非常盛行,除玉器外,陶瓷、绘画中也往往以“三阳开泰”为题作为岁首称颂之辞。但黄玉雕三羊尊这样的器物却非常少见。

青玉瓜棱执壶
青玉瓜棱执壶,清,高26.7cm,口径5.6cm,足径7cm。 壶青玉质,圆口,圆盖,长颈,高挑流,曲柄,瓜棱形腹,莲座式足。壶肩琢一周缠枝花纹,壶嘴处嵌一金圈装饰。此壶玉质莹润,工艺精细,为痕都斯坦玉器风格。 痕都斯坦玉器出现于汉地,首见于清乾隆时期,受波斯文化和伊斯兰艺术风格的影响,其注重选材用料,讲究造型变化,成器胎薄体轻,装饰纹样繁密,色彩艳丽,对比鲜明。由于痕都斯坦风格的玉器深受乾隆皇帝的喜爱,其对清宫玉作和民间玉肆的琢玉技艺产生了相当的影响。

痕都斯坦白玉单耳叶式杯
痕都斯坦白玉单耳叶式杯,清,高4.5cm,口径11.3-7.9cm。清宫旧藏。 杯白玉质,胎薄体轻,呈花叶形,口、壁舒张而器足收束细小。单耳雕成叶蔓,杯身刻叶筋,花叶之形态既生动逼真,又颇富装饰性,雕琢之纹饰于简练中见精致。 此杯造型为典型的痕都斯坦风格,以凝脂般的白玉雕为花叶状,于清丽素雅中又显出富贵之气,当是清代御用之饮酒器。

碧玉葫芦万代莲座高把杯
碧玉葫芦万代莲座高把杯,清,高18.1cm,口径7.4cm,足径7.4cm。清宫旧藏。 杯为一对,碧玉质地,由杯体与柄足两部分连接而成。杯体为钟铃倒置形,柄为葫芦形,杯体与葫芦形柄之间有一俯仰莲瓣形座,柄下为双层圆座。杯由上至下分别雕琢藤蔓、葫芦、缠枝莲、莲叶、雷纹等纹饰。 清代宫廷中各种形制的玉酒具一应俱全,且多为构思巧妙、工艺精细之作。此对杯造型独特,雕琢细腻,可称清宫玉酒具中的精品。

碧玉太白醉酒水丞
碧玉太白醉酒水丞,清,高4.7cm,长9.3cm,宽6.9cm,口径1.35cm。清宫旧藏。 水丞碧玉质,局部有墨斑,圆雕人物和桃式容器,大小二桃相连,大桃内空,用以盛水,旁又雕一人斜倚水丞,以手扶膝,神情欢愉酣畅。 古代瓷器、石雕、泥塑等工艺中常有此种“太白醉酒”题材的作品。

玛瑙花鸟纹小插屏
玛瑙花鸟纹小插屏,清道光,长9.5cm,宽8.3cm,厚1cm。清宫旧藏。 插屏玛瑙质,长方片状。正面运用俏色技法利用原料上的白色巧加碾琢,山岩、梅花、凤鸟错落其间,呼之欲出,衬以浅棕色的背景。背面阴刻隶书道光帝御制“探梅诗”: 何处寻芳信,前村消息来。 一枝依绿竹,几点逗苍苔。 影细因风瘦,心清待雪开。 春敷千万树,庚岭好音回。 末署“臣琦善敬书”,并阴刻篆书“臣”、“琦善”两印。 清代插屏用料多为白玉、青玉和碧玉,玛瑙料较罕见。此插屏更利用玛瑙料上间杂的白色雕成图案,别开生面,清雅宜人。

青玉异兽砚滴
青玉异兽砚滴,清,高9.3cm,长16.5cm。清宫旧藏。 砚滴青玉质,利用玉斑圆雕作异兽形,兽背上驮有一水注,为贮水口,圆形水注上又雕饰小兽。 此器造型别致而又不失工整,为清宫造办处玉作的制品。

玛瑙桃形小水丞
玛瑙桃形小水丞,清,高3.5cm,口径2.4-3.2cm。清宫旧藏。 水丞白玛瑙质,半透明,局部有红色,作桃形,器内空,器外装饰镂雕的桃枝、桃叶,以巧做技法使料中的红色恰好置于桃尖上,生动逼真。 巧做也称俏色,最早见于商代,主要是利用玉质本身的不同颜色进行设计加工。此水丞匠心独具,玛瑙光莹润泽的材质与桃的造型相结合,仿佛传说中天上的仙桃落于书案,突出了仙寿的吉祥寓意。

青玉叶式笔掭
青玉叶式笔掭,清,高0.8cm,长14.5cm,宽9.5cm。清宫旧藏。 笔掭青玉质,有黑斑,叶形,并琢叶蒂及叶之卷尖。叶表面略凹,凹面很浅,表明此器当是用作笔掭。叶底面雕筋脉纹。玉料上的黑斑为经火后留下的痕迹。 此笔掭之形制显然受西域装饰风格的影响,碾琢简练而富于装饰性。其青玉质润而色稍黯,着墨之后应愈显清雅沉着。

青玉把莲水虫荷叶洗
青玉把莲水虫荷叶洗,清,高7.1cm,口径8.7-11cm。清宫旧藏。 笔洗青玉质,荷叶形,叶心下垂,叶边内卷,形成内凹的洗心。底部和叶边四周浮雕水草、荷花、小荷叶及蟹、螺、蛙等物相配。 此笔洗雕工精细,莲叶造型与其它附属纹饰相映成趣。与其它荷叶洗不同,本器以把莲为形制特点,碾琢的物象生动逼真,且富于自然生趣。

青白玉五子笔架
青白玉五子笔架,清,高4.6cm,长12.5cm。清宫旧藏。 笔架青白玉质,以圆雕结合镂雕技法塑造姿态各异的5个童子,每人手中各持不同的花果枝叶。此笔架造型活泼,五子高低错落中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五子形象表现于文房用具中则寓“五子登科”之意。

青玉天鸡尊
青玉天鸡尊,清,高21cm。 天鸡尊以整块青玉琢成,玉质局部有黄色沁。天鸡昂首直立,双翅紧贴体侧,长尾弯卷垂地,喙边长须飘逸。背负一方口尊,尊颈部饰蕉叶纹,腹部饰兽面纹,这些虽为商周青铜器的常见纹饰,但在此器上的表现形式均已脱离古法,实属新创。 天鸡毛羽的雕刻彰显有致,刀法粗犷古朴,为清代玉器之佳作。

水晶天鸡尊
水晶天鸡尊,清,通高14.2cm,口径2.3-3.6cm。 尊以无色透明水晶圆雕而成。天鸡翘首直立,双翅贴体,长尾卷曲支地,背负螭耳尊,尊的盖纽亦为一直立小天鸡。 天鸡尊在隋代已出现,1956年湖北省武汉市241号隋墓即出土有青瓷四系螭耳天鸡尊。到了清朝的“康乾盛世”,天鸡尊的造型已趋成熟并且广泛流行,用各种材质制作的天鸡尊层出不穷。 此天鸡尊利用水晶晶莹剔透的质感,运用了挖空、透雕、圆雕多种工艺手段,其效果清透灵动,光彩夺目。

青白玉三羊开泰笔架
青白玉三羊开泰笔架,清,高6.3cm,长13.4cm。清宫旧藏。 笔架青白玉质,三羊卧姿造型。笔架运用“留皮雕”技法,羊角处留有黄皮色。 此三羊造型笔架寓“三阳开泰”之意,为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三羊一大两小,母子神态亲昵。满含温情,加之玉质润泽,笔架十分舒和优美。

青玉三鹅笔架
青玉三鹅笔架,清,高5.2cm,长12.8cm。清宫旧藏。 笔架青玉质,三鹅相连形,各衔谷穗、花枝,鹅腹下饰小浮萍。 “三鹅”是印度婆罗门教中月天(月神)的坐骑。中国古人对洁身自好、风度翩翩的鹅亦颇喜爱,古代以鹅为题材的工艺品为数甚多。此青玉笔架碾琢精良,玉色洁润,鹅之形丰满柔美,且衔谷穗、花枝,当是寓岁美年丰之意。
中国国宝级艺术品
01.祝寿图——整件作品由名贵的紫檀木及印度檀香木制成。紫檀檀香插屏宽:35cm 高:33cm,画面描绘出童子祝寿的吉祥如意的欢乐场面, 寓意富贵长寿和国泰民安、政通人和,神州处处皆春风的祥和气氛。 其花纹全部由手工拉锯制成,花纹图按-2对称均匀、精工。画面拉花精细,人物图按-2采用烙铁经不同的温度变化绘制。该插屏制作难度大,整座插屏设计古朴庄重,典雅秀逸

02.寒江独钓——寒江独钓壶17×6.5×10CM,是寿山石雕著名工艺师林文霖先生 的作品,石壶作品取材于唐代诗人柳宗元所作的《江雪》一诗,向世 人展示了一幅寂静、凄寒的渔翁独钓图:空中雪花纷飞,山中无鸟兽,路上无人迹。然而就在这幽僻清冷的世界里,一位头戴斗笠、身披 蓑衣的老翁,竟独自坐在一只孤零零的船上垂钓寒江!柳宗元是借描写山水景物,歌咏隐居的渔翁,来巧妙地表达自己不愿与当权者同流 合污的内心世界。林文光在制作中巧妙地采用巧色处理画面,技法的多变,使作品更充满其意境,是一款可遇不可求的精品

03.观音——该尊《观音》22×28CM,以整块黄水晶雕刻创作,黄水晶是一种 颇为罕有,产量较少的水晶。作品中水晶透彻质感把观音慈仁的神态表 情刻画得淋漓尽致,手执莲花姿态高雅、自然。雅服饰的皱褶刻画得犹如飘动的感觉,表现极具细腻完美,再现了高超的工艺和匠心独具的艺 术构思,作品采用立雕形式构思设计表现,技法则运用了镂雕、圆雕等多种刀法。作品造型独特,含蓄,展现出了极富浓郁的东方文化底蕴和深邃的宗教文化

04.翡翠吉羊——羊,儒雅温和,温柔多情,自古便为与中国先民朝夕相处之伙伴,深受人们喜爱,崇敬。古代中国甲骨文中"美"字,即呈“羊”“大”之美。 《说文》云"美与善同意",“羊者祥也”足见其时羊已成美、善象征.中国先民深信羊可为人带来上苍关怀、恩赐,是故以羊为吉祥如意神兽,并传梦中见羊乃王者之兆。中国古代"吉祥"多被写作"吉羊",阳与羊同音。该作品就是以羊为美之写照。该作品16×14CM,以整件翡翠以镂雕、透雕等技法创作完成

05.曰丽河山——作品《曰丽河山》40×36CM 作者陈舟,以名贵鸡血石雕刻,刻画了锦绣河山的美景,作者以娴熟细腻的技法把亭台楼阁、繁茂劲松、绿树、老桥流水等刻画出美的形态,使人感受大自然那巧夺天工鬼斧神工的艺术韵味,作品充分利用其俏色再显了我国工艺美术独到的艺术魅力

06.福寿无疆——作品《福寿无疆》17×30CM,运用立雕、镂雕技法雕刻,以硕果寿桃、佛手、石榴为主题,意喻福寿无疆、子孙满堂,整件作品以写实手法表现,充分利用其翡翠俏色,更突出了作品的意境

07.老啸九天——作品《老啸九天》宽33CM高112CM,采用天然水晶极品 “金发晶”,整件作品构思严谨,设计古朴庄重,大方,气势宏大。以多变的镂雕、圆雕雕刻技法,水晶以其透明的质感使作品增添了一种祥和富贵之气。作品,巧妙运用透明和磨砂工艺,祥老的神态更显栩栩如生,使作品更显艺术之神韵。老象征着权力,它是和平的使者,也是消灾辟邪镇宅的吉祥之物

08.鞋——作品《鞋》31×14.5CM,采用青田封门冻石雕刻,作品构思独特,巧妙运用其俏色,作者以生活中平凡的一个鞋,刻画出反映了人生经历的曲折,在平淡中更凸显人性化的生活阅历。路在脚下,这鞋曾经踏遍万里崎岖、这鞋曾为事业的成功走南闯北、这鞋永远使人难忘,是它陪伴我们走向了成功之路

09.花开富贵——翡翠《花开富贵》30×40CM。该作品以镂雕技法把百花齐放、喜气百鸟刻画得生动、活泼。作品中以民间喜闻乐见的牡丹、佛手、寿桃、石榴等图按-2表现,寓意着人们对幸福生活、富有和长寿的追求。作品展现出"双喜临门"、"喜报春先"“花开富贵”的热烈喜庆画面,更是一件翡翠工艺精品

10.水藻纹镂雕白玉壶玉器——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从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到现代丰富多彩的玉器制品,其中无不包含着华夏民族对玉的崇尚,以至于历史学家不得不在浩瀚的中国发展史上为其确立了单一的“玉器时代”,从而使玉器由手工艺品提升到一个历史的文化特征,它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水藻纹镂雕白玉壶22.5×14.8×11.5CM,是由整块质如凝脂的白玉雕琢,壶身纹式为满工水藻纹,采用镂空透雕,圆雕等高级工艺技法。器身造型饱满,圆润洁白,又玲珑剔透,华丽富贵。在现代玉器艺术品中,它是一件不可多得的收藏极品

11.富贵长寿——该作品13×19CM,以极其罕见的天然金黄水晶创作,并以立雕、圆雕等技法雕刻,作品构思独特,富有强烈的艺术韵味。作品意喻富贵平安、长长久久、圆圆满满、生意兴隆,也是消灾辟邪镇宅的吉祥之物

中国瓷器去年十大高价排行榜

第一名:胭脂红地粉彩缠枝花卉梅瓶 清乾隆 高37.5厘米 成交价:4150.2万港元 该梅瓶形躯饱满,丰艳的粉彩釉色及完美的手工让此器成为存世乾隆官窑瓷器中最令收藏家梦寐以求的珍品之一。瓶的制造过程十分繁复,烧好瓶胎后,工匠继而在瓶胎上勾画出细致的花纹,然后再在花卉纹上烧上不同的粉彩色调。此作品除了反映当时皇宫内工匠们的巧夺天工的技巧外,更显露出乾隆皇帝独特的个人眼光和品位

第二名:青花龙凤呈祥棱口洗 明永乐 径18cm 成交价:2638.3759万港元 此次明永乐青花龙凤呈祥棱口洗的付拍,引起了市场不小的波动,来自世界各地的藏家会聚一堂,激烈竞投这件难得的珍宝。整件洗共饰有11龙和11凤,飞龙舞凤,极为罕见。据了解,类似的龙凤纹作品仅有数件传世,一件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另一件则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此次推出的这件洗,过去40年来一直为一位亚洲收藏家珍藏,乃现今私人珍藏中仅存的一件,也是从未公开拍卖的私人珍品

第三名:青花釉里红云龙纹天球瓶 清雍正 高51厘米 成交价:1518.24万港元 该瓶瓶身烧绘上一条红釉大龙,大龙神态勇猛英明,翱翔于云层中。据介绍,瓶的构图灵感来自15世纪初期明朝年间的青花龙纹瓶,加上18世纪精湛制瓷的手工技巧,而成为糅合了两个不同时代特色的佳作

第四名:磁州窑刻花褐彩瓶 北宋 高27厘米 成 交 价:1350.375万港元 这件北宋磁州窑刻花褐彩瓶极具历史和艺术价值。瓶上所刻花朵在起伏的枝干上盛放,匠心独运,外加瓶身完美无瑕,成为元、明、清艺术品广泛仿效的对象。藏家对此珍罕品反应十分踊跃,纷纷竞投,创下了磁州梅瓶拍卖的世界记录。

第五名:青花矾红云龙大盘 清雍正 径47.2厘米 成 交 价:1298万元 此盘为雍正官窑代表性器物,胎壁轻薄,釉面细腻,青花绘流云海水,矾红绘行龙,海水浪花生动,内外九条龙笔画严谨,底书"大清雍正年制"楷书款,为宫廷陈设之用,存世极少

第六名:御制寒山听雪阁碧玉山子 清乾隆 径25.5厘米 成交价:835万港元 这碧玉山子上有繁复细致的雕刻:一面刻有亭台楼阁、迂回小径、小桥流水,另一面刻有巍峨松林、瀑布流泉及御题诗六首。这一摆件用来点缀文人雅士的书桌或饰柜,恐怕再合适不过

第七名:青花海石榴纹卧足碗 明成化 径13.2厘米 成交价:682万元 此碗曾在1995年北京翰海春季拍卖会上以242万元的高价成交。此碗敞口,弧壁,卧足。青花装饰,内心书梵文,内口沿卷草纹,外口沿回纹,外壁环饰套勾海石榴纹,外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此碗胎薄体轻,色泽淡雅匀净,轻盈秀雅,笔意活泼自然,为明成化青花瓷器中的精品。

第八名:铜鎏金嵌百宝福寿香熏 清乾隆 高24.5厘米 成 交 价:671万元 此香熏为海外回流品,鎏金浑厚,宝石众多,造型精美,光彩夺目,为清宫御用之珍品。据介绍,像这样制作精美的香熏,其使用者应该是皇帝。

第九名:粉彩观音坐像 清乾隆 高29厘米 成 交 价:495万元 此观音在北京翰海1999年秋季拍卖会上以106万元成交。该作品所绘观音像盘腿端坐在莲花坐上,手捧火珠,面目慈祥,粉彩浓厚鲜艳,为乾隆时期的艺术精品

第十名:黄玉出戟螭龙瓶 清乾隆 高18.3厘米 成 交 价:440万元 拍卖公司:北京翰海 此瓶色如蒸栗,仿商周青铜器造型,稍加改变。玉质莹洁美艳,造型端庄大方,琢工精致超绝,底足内阴刻“乾隆年制”四字篆书款,为清宫陈设之物。
NO.1:清乾隆御制珐琅彩古月轩题诗花石锦鸡图双耳瓶
器高16.5厘米,香港苏富比2005秋拍
成交价:人民币122,408,800元
古月轩始于清代康熙年间,是用珐琅彩在玻璃胎上施以彩绘,经高温烧制而成。此器系为乾隆皇帝特别烧制的赏玩器,由宫中造办处御画匠亲绘。该双耳瓶曾于1975年5月12日于伦敦佳士得拍卖,以16000英镑(合22万人民币)成交,30年后的今天其价格涨了500多倍。

NO.2:翡翠原石
110×55×60厘米/重约500公斤,中鸿信2005春拍
成交价:人民币88,000,000元
此翡翠原石体积庞大,重约500公斤。原石通体绿色,有三条石筋分布其间,整体呈现磅礴气势,在原石细腻的表面上,亿万年自然形成的片片浓绿色的凸起部分,及一道道石筋,犹如一幅层峦叠翠、溪涧奔流的山水画,又如一首沧海桑田、韵律优美的田园诗。

NO.3:元十四世纪中期青花锦香亭图罐
器高27.3厘米,香港佳士得2005秋拍
成交价:人民币49,989,600元
该罐是8件传世的元朝人物故事图青花罐中的一件,所绘场景出自著名杂剧《孟月梅写恨锦香亭》,亭台、花草、人物都栩栩如生。此罐为英国铁路基金会旧藏,1989年5月香港苏富比曾以308万港元的价格拍出。

NO.4:清乾隆外粉青釉浮雕芭蕉叶镂空缠枝花卉纹内青花六方套瓶
器高40厘米,纽约苏富比2005春拍
成交价:人民币47,615,200元
此器是乾隆早期御窑厂烧造的器物,器型规整,工艺精湛奇巧,集粉彩、珐琅彩、镂空等多种装饰技法于一器,纹饰图案融合了中西文化,代表了中国陶瓷工艺的最高水平。1984年纽约苏富比拍出该瓶的价格为54.6万港元,至今升值约80倍。

NO.5:清乾隆青花缠枝花卉龙凤争珠图双龙耳扁壶
器高45.2厘米,香港苏富比2005秋拍
成交价:人民币36,336,800元

NO.6:明永乐青花折技花果纹墩碗
直径34.8厘米,香港佳士得2005春拍
成交价:人民币32,181,600元
大型明永乐青花碗为数极少,纹饰以最上等钴料描绘,主题与表现手法俱仿洪武青花器,此碗是其中一例。折枝花果纹饰在明初较为流行,至永乐不但用于御制青花器,还见于甜白釉器。这件拍卖品体积特大,造工精美,青花色泽鲜艳,代表着永乐御窑的瓷艺成就。

NO.7:王翚仿唐宋元诸名贤横景六幅图手卷
纸本设色,北京九歌2005秋拍
成交价:人民币35,200,000元
王翚(1632-1717)清初六大家之一,名石谷,号耕烟散人等。仿唐宋元诸名贤横景六幅作于1715年,是王晚年最佳的仿古山水作品,在王?的存世作品中将风格各异的山水装为手卷,亦颇为罕见。

NO.8:吴冠中1988年作《鹦鹉天堂》
《鹦鹉天堂》是吴老69岁(1988年)时创作的。时年二月,吴老应新加坡国家博物馆之邀,赴新举办其个人画展,此画为其游新期间即兴之作,写实写意,数十只鹦鹉各具神态,顾盼喁喁,一片祥和景象,画家匠心独具,关怀直指人类生存生态生活的大主题。

NO.9:明宣德青花云龙纹葵口洗
直径18.9厘米,香港苏富比2005秋拍
成交价:人民币29,807,200元
宣德内云龙外团龙纹的葵口洗可算最具代表性:在洗中心绘以五爪游龙穿梭于祥云间的雄姿,棱壁上下各饰双圈蓝线。外壁以二组上下相对及较小的团龙纹饰配合。云龙纹则可分带框和无框二类,本器属前者。

NO.10:任伯年《华祝三多图》
立轴、设色绢本、212.5×106厘米,中贸圣佳2005春拍
成交价:人民币28,600,000元
任伯年,初名润,后改为颐,原字次远,伯年是其成名后长期使用的别字。此幅《华祝三多图》又名《华峰三祝图》,所绘为一历史典故,出于庄子的《天地》篇。讲古帝尧出巡至华封古地,华封人向尧三祝,尧三次辞谢的故事,是一个极富有哲学意蕴的古老主题。

极品中国古玩艺术

金釉珐琅彩法轮 清.乾隆 高27.6厘米 宽16.7厘米 底径10.8厘米 法轮是佛家八宝之一,象征佛法永不熄灭,像轮子一样旋转不停。此器施金釉,饰珐琅彩。中央八根菱形轮辐代表佛祖释家牟尼一生传教的八件大事。

金嵌珠宝“金瓯永固”杯 清 故宫博物院藏。此杯是皇帝每年元旦子时举行开笔仪式时的专用酒杯。夔龙状鼎耳,象鼻状鼎足,杯体满錾宝相花,并以珍珠、红宝石为花心。杯体一面錾刻“金瓯永固”四字。

玉人   东汉   高4. 1厘米   1980年江苏省邗江县甘泉二号墓出土。   和田青玉,部分受沁泛白。圆雕作整体人形,以汉八刀手法在面部琢出眉目嘴鼻,头戴高冠,宽带博衣,衣领右衽,长裙拽地。腰部两侧横钻一孔,用以系挂。这一玉人,通称“翁仲”,是迄今所见唯一的出土实物。

掐丝珐琅兽面纹提梁卣 清 乾隆(1736年-1795年) 高27.8厘米,腹径20厘米,底径13厘米 颐和园管理处藏 卣身浅蓝釉地,饰掐丝回纹锦地,腹部饰饕餮兽面纹,兽面纹用色丰富,充满世俗的浪漫气息。该器仿古青铜器,掐丝匀称细腻,填釉饱满,工艺精致,为乾隆时期掐丝珐琅器精品。

金桂月挂屏 清 故宫博物院藏。以金锤出奇秀的山石和高耸的桂树, 盛开的桂花挂满枝头。空中高悬一轮明月,朵朵白云飘逸而过,描绘了一派金秋美景。左上角嵌金字楷书“御制咏桂”诗一首。

青白玉双鹤衔灵芝纹佩 金(1115年-1234年) 高6厘米,宽8.2厘米,厚0.6厘米 北京房山长沟峪金代石椁墓出土 首都博物馆藏 玉佩细润无瑕,以镂雕加阴刻线纹制成一对飞鹤,鹤口衔灵芝草,嘴尖相对,两腿合并交叉,比翼齐飞,作对称状。鹤为吉祥飞禽,以鹤为题材的玉器在金代少见。造型简洁明快,雕琢生动有力,是金代出土玉器中的珍品。

鹰形金冠顶、金冠带 战国 内蒙古杭锦旗阿鲁柴登匈奴墓出土。顶部为一展翅雄鹰,中部为浮雕四狼与四羊图案,下部为浮雕虎、羊、马的冠带。此冠带工艺水平极高,代表了战国时期匈奴地区贵金属工艺的最高水平。

青花赶珠龙纹大瓶 清.雍正 高58.5厘米 口径19.7厘米 底径29厘米 敞口、束颈、圆腹,器形硕大、端庄。主题图案为赶珠龙纹。青花发色浓艳。同类器多见于乾隆官窑,雍正制品罕见。

“广陵王玺”金印 东汉 江苏邗江甘泉山二号东汉广陵王墓出土。铸造而成,印面阴刻篆书“广陵王玺”四字,印纽为立龟。印主人为东汉光武帝刘秀的第九子广陵王刘荆。

青玉兽面纹出戟花觚 清(1644年-1911年) 高17厘米,口径8.7×7.3厘米,底径6.7×5.5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青玉。器型仿古时青铜,用作陈设。此器由三截粘合而成,腹部饰变形兽面纹,其他部位饰叶纹,为清代特有纹饰,纹饰优美,刀法精湛,器壁极薄,为清代仿古玉器中精品。

银槎 故宫博物院藏。 杯、道人的头、手及云头履分别铸造后再焊接而成,浑然一体,毫无痕迹。 尾刻“龙 ”二字,腹下刻“百杯狂李白,一醉老刘伶,知得酒中趣,方留世上名。”作者朱碧山,浙江嘉兴人,以擅长制造精妙的银器而负有盛名。他的作品,自有元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称诵。

翡翠双桃子母洗   清   高3. 9厘米 长1 2.8厘米 宽9. 2厘米   器雕作双体洗,一大一小,由双桃雕空而成,其同生于一枝上,形似子母。双桃之侧,不仅分别长出一双石榴和一对佛手,还分别立着一只鹊鸟。

犀角雕兰亭修禊图杯 明(1368年-1644年) 高31.7厘米,口径10.7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此杯采用螺旋式构图,刻画了晋时王羲之等人在兰亭欢聚宴饮的画面。全器刻划二十三个人物,衬以崇山峻岭、小桥亭榭,刀法有力,层次分明。

金嵌松石铃形佛塔 清 故宫博物院藏。由塔刹、塔腹、塔基三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精雕细刻,并镶嵌珍宝。造型明快庄重,别具一格,布局合理,錾雕精细,给人以美的享受。

斗彩八吉祥纹大盘   清·乾隆   高6厘米 口径50. 7厘米 底径31厘米   纹饰繁密,色彩艳丽,盘心由内向外分别绘有双凤穿花、缠枝牡丹、祥云托八宝、海水杂宝纹等。

金蝉玉叶 明代 江苏省吴县市五峰山出土 以构思奇特的方法,将一栩栩如生的金蝉,悠然自得地栖息在一洁白无暇的玉页上,金光玉耀,妙趣横生。

粉彩勾莲纹翎管   清·乾隆   高4.3—6厘米 口径1.3—1.8厘米   翎管是古代官帽上插花翎的用具,为中空的圆柱体,顶端有圆形小钮,可缝缀于帽顶。此件瓷翎管以白地粉彩为主,绘有勾莲、蝙蝠、如意、寿字等图案。

金嵌珠天球 清 故宫博物院藏。这件天球是清宫造办处制作的天球模型。球体由金叶锤打的两个半圆合为一体,接缝处为赤道,分布在球体上的三百个星座、三千二百十二颗星,用大小珍珠镶嵌而成,并刻有星辰的名称,球体外面环绕了子午线和地平线。九条不同形态的行龙共擎球体,气势磅礴,生动自然。下有圆形珐琅座。此球体是我国绝无仅有的艺术珍品。

芙蓉石炉   清   通高1 7厘米 口径1 4.9厘米   炉仿作圆簋形,盖呈覆圈足圆碗形,圈顶四侧各拱一镂雕翔风,簋喇叭颈,溜肩双耳,镂雕作变体挂凤,挂于左右两侧的口沿和腹上,腹前后侧饰衔环铺首,喇叭形圈足。

粉彩三秋图笔筒   清·乾隆   高15厘米 口径1 9厘米 底径1 8. 7厘米   笔筒为六方形, 口沿描金,外壁六个面上分别绘有粉彩石榴、山茶、菊花并题写行书《咏石榴》、隶书《咏山茶》、篆书《咏菊花》诗三首,均为皇帝亲笔御书。石榴、山茶、菊花均是秋季花实,合称“三秋”图。

鎏金鱼龙纹银盘 唐 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唐窖藏出土。盘面呈六角葵形,内底锤出一对鱼龙,鱼龙周围錾刻六组花卉,盘口沿也锤出六组花卉,纹饰部分皆鎏金,极其神秘生动。

绿釉粉彩双风穿花瓶   清·乾隆   高23. 9厘米 口径7. 3厘米 底径8.7厘米   颈部贴朱雀形双耳, 内施湖绿釉,外翠绿釉上绘粉彩双凤穿花纹。底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矾红篆书款。此瓶纹饰精细,釉色鲜艳,较为罕见。

手形玉花插   清   通高11厘米 宽7.5厘米      白玉。器作佛手形。佛手一大三小,同生于一盘枝上,大者居中,小者和枝叶居边,正好以中者的高大之状凿孔为插,造型十分巧妙自然。

金冠 明 北京市定陵出土。用细金丝编累而成,两条盘龙踞于顶部,构成而龙抢珠,制作精细,是明代金银工艺的杰作。

羊脂玉《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勒子 北宋 “宣和”元年(1119年) 高5.8厘米,直径1.4厘米 首都博物馆藏 玉勒子通体各面均以双勾阴文刻楷书体《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共十六行,二百九十二字。刻有“皇宋宣和元年冬十月修内司玉作所虔制”款,字形小如芝麻,笔触纤细如丝,娟秀飘逸,显示了纯熟高超的琢刻水平,是极为难得的铭刻玉器。

乾隆御墨 清 乾隆(1736年-1795年) 带盒,一套5块 盒高4.5厘米,长27.7厘米,宽22.8厘米 首都博物馆藏

狮纹银盘 唐 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唐窖藏出土。盘内底锤出一对蹲坐的狮子,神态威猛,狮子周围錾刻六组折枝花,盘口沿也锤出六组花卉,纹饰部分皆鎏金。

粉彩灯笼瓶   清·乾隆   高30.5厘米 口径11厘米 底径9.8厘米   瓶身似圆形长灯笼,外壁用粉彩绘有庭院婴戏图,远处山峦起伏,近处有小桥、流水、亭台、古松,三十个衣着艳丽的童子或手持福字灯,或燃放鞭炮,或敲锣打鼓,在庭院中嬉戏玩耍。

鸱吻形玉杯   明   通高13.8厘米 长径13.1厘米   白玉。杯作鹅吻形,雕鸱首为底,开虬尾为流口,再后加兽形把而成。鸱吻首作鱼龙形,张口露齿,卷须披发,体扁圆,饰绳索纹、勾连卷云纹、回纹等。

金壶 明 北京市定陵出土。颈部满饰如意纹,肩及腹部镶嵌白玉及各色珠宝,下部錾刻二龙戏珠。

五彩龙凤碗   清·雍正   高6.3厘米 口径15厘米 底径6厘米   清档中称之为“五彩红龙碗”,是皇室后宫中“常在”一级的妃子所用,自康熙朝创制直至晚清历朝均有烧造。

粉彩“百禄”尊   清·乾隆   高45.3厘米 口径1 6厘米 底径24. 4厘米   牛头尊形,绘粉彩百鹿图,山坡上近一百头形态各异的梅花鹿或觅食、或戏嬉,充满静谧安详的田园气息。鹿与“禄”谐音, 百鹿即“百禄”,取高官厚禄之意。

鎏金银八角杯 福建省邵武市故县村出土。杯为八角形,夹层壁,杯底錾刻《踏莎行》词一首,外壁画面分别表现词意的内容。此杯造型优美,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技术精湛,是宋代银器中的珍品。

玛瑙花插   清   高1 6厘米 宽8厘米      器雕作树桩形,以一段松树为花插,松石之侧,梅枝相依,既有鹤立其下,又有鹊登梅上。画面取材于传统题材“松鹤延年”和“喜鹊登梅”雕琢而成。

粉彩象驮宝瓶瓷塑   清·乾隆   通高34厘米 长24.5厘米 宽17厘米   象作回首状,施米灰色釉,棕毛毕现,元宝形鞍上驮有葫芦形珐琅宝瓶。这是宫廷中常见的陈设器, 象是太平盛世的象征, 象驮宝瓶喻意“太平有象”。

清康熙青花万寿纹尊 官窑青花万寿纹尊高达77厘米。它胎体厚重,器内满釉。尊的周身绘寿字纹。口的上沿两周,每周77字;口的侧沿、圈足外沿每周48字;器身竖列75行,横置130排,共计整整一万字。字的大小随器物的造型曲线伸缩,规整而自然,造作而有风韵。烧制如此硕大的器物,需要高超的烧瓷技术;如此明丽的青花发色,需要上等青花色料描绘;表现如此繁缛多姿的异体“寿”字要有深厚的文字功底;如此非凡的整体策划更显示出封建帝王的威势和臣子们的恭敬。

簇花玉洗   清   高6厘米 长15. 3厘米 宽11.3厘米   青玉。玉雕作簇花花瓣形,乃取花瓣为洗,外簇梅花为饰而成。洗不仅,沿雕出花瓣形,洗内还雕有花筋,共五瓣。外簇之梅花, 系镂雕而出,其绕洗大牛圈,下盘根错节,上花开团簇,花间还有一蟠螭游向洗池,别具风味。

紫地珐琅彩牡丹纹碗   清·乾隆   高4.4厘米 口径 11.9厘米 底径5.8厘米   珐琅彩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宫廷烧制的名贵品种。此碗在紫色的胭脂釉上绘绿色的枝叶、蓝色的花瓣、红色的花蕾、黄色的花心, 色泽浓艳华贵。

虎纹玉璧   宋   直径11.4厘米 孔径2.6厘米 厚O.5厘米   青玉。璧呈扁平圆形,中有对钻圆孔,一面分内外两圈,内圈刻谷纹,外圈刻龙纹;一面镂雕两只对峙螭虎,一大一小,作扭身拖尾、侧首相望状,充分利用了圆璧的回转造型。

嵌绿松石龙纹金带扣 西晋 湖南安乡刘弘墓出土。中心图案为一飞龙,眼睛用绿玉制成,颈部排列由小到大的金珠,龙身中部镶嵌一颗较大的绿松石,龙脊以金珠串成,龙尾分叉,四爪弯曲有力,关节处镶绿玉。外缘饰件绳纹,原来镶有玉珠,以脱落。带扣制作精巧细微,金碧辉煌

镶珠宝三棱形金带饰 明(1368年-1644年) 长10.5厘米,宽6.3厘米,重114.5克 昌平区明十三陵定陵地宫出土 昌平区明定陵博物馆藏 采用多种工艺技法精工细作而成,底部为三菱形和卮杯形组成的花丝金托,灵芝形圆钮。正中镶嵌猫眼石,四周装饰红、绿宝石及珍珠。此猫眼石晶莹灵动,为世间罕见之奇珍。

青釉八卦纹琮式瓶   清·乾隆   高28. 5厘米 口径8厘米 底径11厘米   仿上古玉琮造型,施开片青釉,外壁模印凸起的八卦图案。

蓝釉描金粉彩开光转心瓶   清·乾隆   通高70厘米 口径20厘米 底径24厘米   转心瓶是乾隆官窑创制的特有瓶式,工艺极为复杂,在镂空的瓶内套装一个可以转动的内瓶。此瓶底施湖绿釉,书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

金嵌松石满达 清 故宫博物院藏。满达即曼荼罗。此满达原藏故宫佛堂,通体镇花镶嵌珊瑚、青金石、松石、蜜蜡等,周边镇四个梵文,华丽庄重,是佛教艺术中的珍品。

鲍天成款犀角雕螭虎纹执壶 明 晚期(1572年-1644年) 通高13厘米,口径15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此器刀法流畅,以形制胜。图案刻划简洁,螭龙姿态活泼,为犀角雕中精品。底有阳刻“鲍天成制”篆书印章款。鲍天成为明晚治犀能手。

翡翠鱼化龙玉件   清   高9. 8厘米 底长10. 5厘米   器雕作跃鱼与游龙状,鱼顶浪起身,一半鱼身已跃起,尾击水面,激起一层浪,游龙就附在其出水的首尾上。其状乃取材自传统故事“鱼跃龙门”情节雕刻而成。

斗彩皮球锦碗   清·雍正   高5.6厘米 口径10.3厘米 底径4.2厘米   斗彩创烧于明宣德朝。先于釉下用青花勾边,再在釉上填五彩或粉彩的瓷器装饰。右者为青花勾边的半成品,左者是填彩后的成品。

银镶珠“金翅鸟” 云南省大理市崇圣寺三塔主塔塔顶发现。金翅鸟昂首展翅,立于一莲花座上,雄健有力。这件器物是十一或十二世纪,时期重修塔刹时放入,反应了大理国金属工艺的地方特点。

明宣德青花寿山福海纹炉 青花寿山福海纹炉上虽然没有书官窑款,但它不仅是明代宣德朝官窑瓷,而且是官窑瓷中的重要器物。炉高58厘米,造型仿青铜鼎。它与一般白地蓝花的青花器不同,是蓝地白花,即以青花为地,白釉表现海浪。浓重的青花发色、青料略有蕴散的缺陷美、仿青铜鼎的造型与满器似要外溢的海浪相融于一体,使青花炉具有憾人心魄的艺术魅力,令观者为之动容。完整的宣德青花寿山福海纹炉仅存一、二件,足以见其珍贵。

瓜棱形玉炉   清   高8厘米 宽1 0.5厘米   白玉。 器雕作瓜棱形。先将炉雕出扁圆形,再雕出棱条。炉盖为圆钮圆盖,亦同饰瓜棱。炉短颈,方唇,口沿上出双环耳,底帝三乳丁足。

斗彩缠枝花卉碗   清·雍正   高5厘米 口径1 0厘米   先以釉下青花勾边,然后在釉上填粉彩图案。斗彩雍正、乾隆时期极为流行。此碗造型小巧,纹饰精细,绘有五彩缤纷的缠枝梅花纹。

耳玉瓶   明   高18.7厘米 口径3.1—3.7厘米   1956年江苏省南京市牛首山弘觉寺出土   青白玉。器作圆瓶,长颈,双贯耳,圈足。通体雕刻纹饰,其中圈足、双耳雕刻螭龙纹,瓶身雕双层浅浮雕, 以龙纹、回纹、蕉叶纹、仰莲纹为地纹,上浮雕螭龙纹。

“文帝行玺”金印 西汉 印面阴刻篆书“文帝行玺”,印纽为盘龙。

银鎏金“论语玉烛”龟形器 唐 江苏省丹徒县丁卯桥唐窖藏出土。整体为一乌龟驮圆筒的形象,满饰多种花纹,造型奇异而装饰华丽。与此玉烛同出的还有五十根以上《论语》为内容的酒令筹。推测这件玉烛是用来装酒筹的。这样的器物在国内仅见,为唐代后期金银器中的瑰宝。

炉钧釉三系瓶   清·雍正   高22 6厘米 口径5.3厘米 底径8.5厘米   炉钧釉是清代官窑利用法翠为原料,在低温窑炉中二次烘烤而成。瓶肩设三系,肩、腹、胫部各有三道弦纹,底刻“雍正年制”四字篆书暗款。

绿松石子母鸽   东汉   长1.2厘米 高0.87厘米   1970年江苏省徐州市上山一号汉墓出土在一小块绿松石料上,琢出母鸽哺喂子鸽状,造型生动,形象逼真,雕琢技艺娴熟高超,是一件微型圆雕珍品。

金兽 西汉 江苏盱眙南窑庄西汉窖藏出土。呈豹形,蜷伏状,豹头枕伏于前腿之上颈部戴三轮项圈,头顶有一环纽,通体锤饰圆形斑纹,这种制造办法至仍为孤例。毫无疑问,这个金兽是中国古代金银器中的重中之重。

银鎏金凤纹大盒 唐 江苏省丹徒县丁卯桥唐窖藏出土。盖面锤出双凤及变形缠枝,四周围以飞燕和花草,盖及盒侧面刻缠枝和奔鹿纹,下腹部刻八组牡丹团花,所有纹饰皆鎏金,异常华丽。

鎏金舍利瓶 浙江省瑞安县仙岩慧兴塔出土。由龛、瓶及底座组成。满饰花纹,结构巧妙,图案生动。

仿钧釉双耳出戟瓶   清·雍正   高34厘米 口径11.8厘米 底径13厘米   仿宋代钧窑出戟尊造型。肩部增设了双环耳。釉面凝厚,以红色为基调,口部为天青色。底刻“雍正年制”四字篆书款。

金八角亭式龛 清 故宫博物院藏。八角亭状,两层,每层各供奉佛像一座。通体錾刻花纹,并嵌珍宝。造型别致,錾刻精细,采用了镶嵌、掐丝、镂空等多种工艺,代表了当时花丝镶嵌工艺的高超水平。

画珐琅缠枝花卉纹瓶 清中期 高38.2厘米,口径11.5厘米,足径13.5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通体施粉红色釉,器身分别用蓝、绿、白等多种釉料绘缠枝莲纹,两侧饰铜镀金夔龙耳。器型秀美,制作精细。

玉炉   清   通高1 6厘米,通宽1 9.5厘米   碧玉。炉仿作圆簋形,盖呈覆碗状,顶镂雕盘龙,簋双耳、圈底,耳为饰凤套环活耳,腹底三侧出铺首,铺首垂须,绕过圈底,形成了三须足。盖、炉通体浮雕兽面纹。

翡翠瓜形洗 清   高5.2厘米,通长1 8.6厘米,通宽11. 6厘米。   器雕作瓜形,巧借开瓜膛而成。瓜上藤叶缠绕,中有一茎绕过洗口,将洗分成双,其侧有仔瓜附挂,还有两只蝴蝶停在一旁

层五足银薰炉 唐 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唐窖藏出土。炉由盖子、笼子和炉子身三部分组成,壁上有五个环状纽,各系吊环,既可放置又可悬挂。

金虎纹圆形饰 战国 新疆维吾耳自治区托克逊阿拉沟三O号匈奴墓出土。圆形金片压模而成,具有高浮雕效果。虎身后肢反转,是中、西亚游牧民族典型的表现手法。

绿釉紫龙盘 清·康熙 高6.4厘米 口径31.8厘米 底径22.4厘米   盘内外施低温绿釉,刻有五条赶珠龙纹,并填紫彩。此品种传世罕见,为皇室后宫中“贵人”所专用。

明洪武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 1957年3月,在江苏省江宁县东善桥响龙山附近,被当地农民叫作“娘娘坟”的土包上,发现了一座明代墓葬,出土了47件文物,这件岁寒三友纹梅瓶即是其中的一件。墓主人是明代洪武朝駙马都尉宋琥和安成公主。梅瓶是作为墓主人生前喜爱之物下葬的,也是墓主人高贵身份的象征。岁寒三友纹梅瓶高41.7公分,造型优美,器型完整无缺,岁寒三友指松树、绿竹、梅花三种常绿植物,象征着高洁的志向,是元代文人画的常用题材。也许是追求画面对称的缘故,明代洪武朝的岁寒三友纹饰都添绘一株芭蕉。这种情况沿袭明、清两代,甚至在清代岁寒三友纹中,芭蕉成为主要纹饰。这件梅瓶美中不足的是其釉里红的釉色欠佳,但瑕不掩玉,它于1993年被国家文物局文物鉴定组定为国宝级文物。

刻花赤金碗 唐 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唐窖藏出土。碗壁锤出双层莲瓣,上层莲瓣内阴刻折枝花和鸳鸯、鹦鹉、鹿、狐狸等珍禽异兽,下层刻宝相花。其余部分可飞鸟流云,花卉等。皆以鱼子纹为地。此碗制作精细,纹饰富丽,为稀世珍品。

翡翠东坡赤壁夜游插屏   清   长27.6厘米 高22.1厘米 厚1.15—1.25厘米   器作扁平圆角长方形,重2660克,安置在红木插座上。由翡翠琢磨制成,正面琢刻描金人物山水图,利用黛、绿、青、 白等色块,顺色巧设。 画面取材于明代文学家魏学洢《核舟记》中的苏东坡夜游赤壁场景,受吴门画派风格影响。此件插屏属清代乾隆嘉庆年间苏州民间作坊翡翠玉雕珍品。

郎窑红折沿碗   清·康熙   高7. 5厘米 口径1 9.2厘米   康熙年间江西巡抚郎廷极主持景德镇御窑时所烧。釉色深沉、凝厚,釉面光亮有开片,底施苹果绿釉。郎窑红造型以各式瓶居多,碗类器较少。

金嵌珠宝蝴蝶簪 清 蝴蝶状。用透空掐丝的技法制成,上嵌红、蓝宝石。做工细腻,雍容华贵。

舞马御杯纹银壶 唐 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唐窖藏出土。造型仿我国同时代少数民族的皮囊壶,腹部两侧各锤出舞马衔杯纹,纹饰全部鎏金。文献记载,唐玄宗时曾于宫中置舞马取乐,天宝以后取缔。这件壶上的纹样为文献记载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莲瓣纹玉洗 清 用上等纯润青玉雕琢,透明晶莹。器作莲瓣花形,呈椭圆状,下出矮圈足,系清代贵重文房用具。

黄釉刻双龙戏珠纹盘   清·康熙   高6.9厘米 口径40. 9厘米 底径26厘米   施纯正的低温黄釉, 又称“浇黄”。此釉系明代宣德(1426—1435)时创烧,康熙时产量较大,主要用做皇帝、皇太后、皇后的日常餐具,亦有少量的祭器。

鎏金银面具 北京市房山县东方红炼油厂出土。契丹贵族有“用金银为面具,铜丝络其手”的葬俗。这件面具保存完好,具有较高的价值。

金兽 春秋 辽宁省凌源三官甸子春秋墓出土。鹿形,制造者准确到捕捉了小鹿受惊回首、拔腿欲奔的一刹那。属于夏家店上层文化遗物。

玉镂空寿字镶宝石簪 明(1368年-1644年) 通长13.5厘米,宽6厘米 昌平区明十三陵定陵地宫出土 昌平区明定陵博物馆藏 出自孝端皇后棺内,寿字白玉簪头镶嵌红蓝黄宝石,玉质莹润,端庄大方,簮杆背面刻“万历戊午年造”六字年款。

斗彩和合二仙图花盆   清·康熙   高32厘米 口长58.5厘米 底长41厘米口沿上绘万字锦地团寿纹和团鹤纹,腹壁六面分别绘有斗彩和合二仙图,神态各异。口沿下墨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楷书横行款。

明永乐青花云龙纹扁瓶 青花云龙纹扁瓶是明永乐朝(1403—1424)的官窑瓷,高46厘米。因它腹部的造型是圆形,前人浪漫的将瓶与明月相联想,所以老古玩界的人们亲切的称之为宝月瓶。同许多明代永乐朝的官窑瓷一样,青花云龙纹扁瓶带有异国色彩,这与郑和下西洋的事件有关。您看,它的造型据有伊斯兰教器物的特征,绘青花所用的颜料是产于今天伊朗的“苏泥渤青”料,特点是发色浓重,有铁质黑斑。在器物扁硕的腹部,对称绘着两条好像要腾飞而出的蛟龙。虽然器物上没有绘官窑款,但是腾龙尽显帝王之气。

金錾花高足白玉藏文盖碗 清 故宫博物院藏。由碗盖、碗体、碗托三部分构成。碗盖半圆形,莲花纽,盖面錾刻云头纹;白玉碗体,部刻“乾隆年制”;碗托錾番莲花。此碗造型别致,纹饰典雅,是宫廷收藏的珍贵艺术品。

绾发玉冠   宋   高6厘米 长9厘米   1970年江苏省吴县灵岩山毕沅墓出土   青玉。冠作花瓣状,系将玉料开膛挖空,外雕双层绽开花瓣,顶镂雕出两片合瓣而成。冠下端两侧对钻有双凤,插入一束冠发簪。簪为碧玉,作云头如意状,时代略晚。

金奔马 北魏 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旗左翼中旗希伯花鲜卑墓土。铸造而成,形若飞奔的骏马,造型简约而生动。马颈及尾部各有一环,上系金练以供系戴。

五彩花鸟纹花盆   清·康熙   高32. 9厘米 口径60. 9厘米 底径39厘米   施豆青釉,绘五彩八哥、梅花等图案,色彩艳丽、明快。边饰为富贵(牡丹)长寿纹。口沿下书青花“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楷书横行款。

缠枝花果长方形金饰件 江苏省吴县吕师孟墓出土。腰带饰件,表面高浮雕缠枝花卉。

金托白玉执壶 明(1368年-1644年) 一套2件,通高26.5厘米,底径7.9厘米 昌平区明十三陵定陵地宫出土 昌平区明定陵博物馆藏 此器出自万历棺内,玉执壶是明代玉器中极有特点的玉器皿,造型受瓷器等工艺的影响,图案丰富,造型浑厚。该壶兽吞式流,盖与柄有玉链相连,腹部刻“卐”、“寿”二字及牡丹纹,雕工刚劲有力,下承金托。

猿形银饰件 战国 山东省曲阜县鲁国故城遗址出土。猿猴作回首攀缘状,姿态极其生动。背面有一圆纽,可能为带勾一类器物。

青花十二月花卉杯   清·康熙   高5厘米 口径6.7厘米 底径2.7厘米一套十二只,分别绘有十二月花卉纹:正月水仙,二月玉兰,三月桃花,四月牡丹,五月石榴,六月荷花,七月兰花,八月桂花,九月菊花,十月芙蓉,十一月月季花,十二月梅花。背面各题诗一首,并钤“赏”字方印。

玉雕人物带板 明(1368年-1644年) 一套20块,条形径5.7*2.2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带板玉质莹润,在镂空锦地纹上采用镂雕、透雕技法雕出群婴嬉戏的图案,工艺精湛,为明代带板的代表作。

仿汝釉花觚 清·雍正 高27.1厘米 口长22厘米 口宽19.4厘米   施天青色釉,有鱼子样小开片。觚又称“花觚”,为仿商周青铜器造型。汝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清代仿汝釉又称为“仿铜骨鱼子纹汝釉”。

金錾花扁壶 清 故宫博物院藏。壶体呈扁圆形,正背两面开光,錾刻夔龙戏缠枝莲花。此壶花纹规整,线条流畅自然,实为錾雕工艺的杰作。

青花鱼龙变化纹盘 清·康熙 高7.6厘米 口径39厘米 底径29.5厘米 盘沿外折,釉面滋润匀净。盘心绘青花鱼龙变化纹, 两条鲤鱼相互追逐嬉戏,一条出水蛟龙张牙舞爪,为中国传统吉祥图案。

王冠形金饰 东汉 江苏邗江甘泉山二号东汉广陵王墓出土。形若西方的王冠,用一金片卷成环形,上段近八角形,表面有精细的掐丝花纹,每个角上嵌有绿松石。

青玉白菜花插 清(1644年-1911年) 高16厘米,最大径10.3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此器以多种技法琢成白菜形,口部倾斜,腹部饰前后翻卷的菜叶,造型极为生动逼真,是件不可多得的陈设工艺品。

龙凤形玉佩   六朝   通高5. 8厘米 宽5厘米 厚0. 5厘米   1951年江苏省南京市邓府山3号墓出土。   玉呈青白色。佩作龙蟠与凤栖状,先将玉片裁出龙凤形体,再雕刻其部位纹饰而成。龙曲颈卷身,向背上卷,呈倒“s”形,凤即栖在上卷的龙尾上,侧首与龙首相背。

青花《圣主得贤臣颂》笔筒 清·康熙 高1 6厘米 直径1 9 .3厘米呈直简形,施白釉。外壁用青料在釉下楷书《圣主得贤臣颂》全文。字体端正,排列 整齐。以釉里红作“熙朝传古”方印。

碧玉螭龙云纹鸡心佩 清(1644年-1911年) 长7.7厘米,宽4.6厘米 海淀区索家坟清黑舍里氏墓出土 首都博物馆 玉佩以镂空技法琢制,一面雕螭纹及鸳鸯戏水;一面为凤鸟,依附于祥云之中,琢刻线条细密流畅。

掐丝团花金杯 唐 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唐窖藏出土。造型为典型的波斯样式,把手也具有波斯风格,腹部的宝相花,则是中国化了的佛教花纹。多种文化因素的混合是唐代金银器的特点之一。

“储秀宫制”红彩九龙盘 清.光绪 高8.1厘米 口径47.6厘米 底径29.8厘米 此盘较为罕见,内外用釉上红彩绘有九条赶珠龙纹。底书青花“储秀宫制”四字篆书款。“储秀宫”是慈禧太后的寝宫。

黄地粉彩百花纹碗 清.乾隆 高8.1厘米 口径18.5厘米 底径7.5厘米 百花纹又称“万花堆”,是清乾隆、嘉庆时期景德镇粉彩瓷器中常见的花卉题材。器壁满绘各式花朵,犹如万花堆聚,五彩缤纷,寓意“百花呈瑞”。

嵌宝石佛塔 清 长方形塔基,錾刻梵文。覆钵形塔腹,外镶嵌雕錾莲花并嵌红、蓝宝石与珊瑚的佛欢门,龛内供奉佛像。塔刹十三层,塔伞錾花,下垂璎珞并坠以红、蓝宝石。塔顶以金丝制成日月圆形,内嵌珊瑚、白玉。佛塔工艺精湛,花纹清晰,层次分明,是故宫所藏小型佛塔中的佼佼者。

青玉镂雕花耳牡丹花熏 清(1644年-1911年) 高10.2厘米,口径14厘米,底径9.5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香熏是清代宫廷和官员家中广泛使用的净化空气的陈设品。

铜胎鎏金掐丝珐琅三足香炉 清 乾隆(1736年-1795年) 高66厘米 首都博物馆藏 此器器型高大美观,豪华富丽,用于宫廷陈设。器身通体施天蓝色珐琅釉,彩色缠枝莲间饰万寿团花,以铜镀金象首为足、耳。该器寓意太平吉祥,掐丝细腻流畅,制作工艺复杂精致,表现出乾隆时期掐丝珐琅器物向多种技法发展的倾向。

黄地青花六龙捧寿瓶 清.乾隆 高57厘米 口宽12.4厘米 底宽13.1厘米 造型颀长挺拔,黄釉下绘青花六龙捧寿纹。此瓶是御窑厂专为庆贺高宗弘历六十寿辰而烧制的陈设瓷。

金饰 北齐 山西省太原市北齐娄睿墓出土。此金饰用多种技法和材料制作而成。先在金片上用压印和镂刻的方法作出花底,然后再镶嵌珍珠、玛瑙、蓝宝石、绿松石、贝壳及玻璃等,各种颜色交相辉映,颇为华美。

沉香木雕九老图山子 明(1368年-1644年) 通高45厘米,宽13.6厘米 北京市文物公司藏 山子挺拔灵秀,描绘的是唐会昌年间白居易等九位文人在洛阳龙门香山寺宴集的情景,布局章法紧凑,人物姿态神情各异。

青玉三老祝寿山子 清(1644年-1911年) 通高16厘米,宽24.5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青玉,山形,雕山林景色,图中楼阁掩映,山石丛树间流云缭绕,一轮红日高照,该作品取三老之典故,有贺寿之意,三老旁有童子侍立,童子手中杂物中含喜庆、如意之意,寓意吉祥。

仿古龙凤纹玉壁 清乾隆 用整块青白玉雕镂,器表经人工处理成赭黄沁泽,古色古香。一面雕琢云龙纹,另一面雕琢云凤纹,工艺精细。

金爵、金托 明 北京市定陵出土。爵腹部及盘底有二龙戏珠纹样,爵柱端、下部及口沿镶嵌红、蓝宝石。极其华贵。

乳钉狮纹鎏金银盏 江苏省溧阳县小平桥荷花瑭宋窖藏出土。整体呈海棠形。盏壁为夹层,底部錾刻狮子戏绣球图,间以乳丁纹。此盏仿青铜器,工艺巧妙,给人以浑厚之感,具有独特的时代感。

银镀金高翅冠(公主) 辽(907年-1125年) 冠通高30.4厘米,冠高26厘米,造像高4.4厘米,立翅高30厘米,口径19.5厘米,重830克 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奈曼旗青龙山镇辽陈国公主墓出土 内蒙古博物馆藏

文王访贤”金饰件 江苏省吴县吕师孟墓出土。腰带饰件。

御题青金石山景 清 乾隆(1736年-1795年) 高15.8厘米,宽13厘米,厚5厘米 颐和园管理处藏 山子山石层叠,奇松横飞,溪流潺潺,雕琢技艺高超。青金石色质地细腻,材料硕厚,呈深蓝,色彩艳丽。山子一侧刻御题诗。

鎏金鸡冠壶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洞后村窖藏出土。形制模仿契丹民族的皮囊壶,壶壁錾刻卧鹿,鱼子纹为地。装饰与纹样有唐代遗风。

青花釉里红如意尊 清 雍正 高 23.5厘米 口径5厘米 底径10厘米 如意尊是雍正朝特有的造型。此尊呈葫芦型,有对称的如意形双耳。外壁绘缠枝西翻莲,以青花绘枝叶,釉里红作花朵,红花配绿叶更显清新雅丽。

黄玉双夔耳盖瓶 清(1644年-1911年) 高19厘米,口径4.7×3.3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黄玉,颈两侧饰夔龙耳,腹部雕琢三螭作追逐状,器底阴刻篆书“乾隆年制”款。

金錾云龙纹执壶 清 故宫博物院藏。壶体呈瓶形,錾刻立龙戏珠图案。此壶造型优美,纹饰刻画精细,显示了极高的工艺水平。

青花携琴访友图花盆 清.康熙 高18厘米 长33厘米 宽22厘米 运用墨分五色的方法,将青花料分成浓淡不同的色阶,所绘山水画面近浓远淡,具有立体感,此法有“青花五彩”之誉。

泰子”金印 西汉 印面阴刻篆书“泰子”,印纽为立龟。

银鹰座带盖玉琮 战国 通高7.5厘米 琮射径6.3厘米 孔径5.5厘米 1965年江苏省涟水县三里墩西汉墓出土 琮系西周制品,黄玉受沁,形呈扁方柱体,外方内圆,光素无纹,有矮短的圆口的射。上覆圆形银盖,顶心粘嵌扁圆弧凸水晶一枚,盖沿一周透穿四组八个小孔;下配四鹰足鎏金银座,鹰作张口、展翅、站立壮,遍饰精刻纹饰。盖、座系战国制品,出土于西汉墓中。器内有烟熏残迹,系作香熏用。

白玉仿痕都斯坦菊瓣碗 清(1644年-1911年) 一对2件,高5.1厘米,口径9.2厘米 首都博物馆藏 此玉碗壁薄不足1毫米,重45克,饰两层纹饰,外壁琢卷草纹和五瓣花,腹部琢外凸内凹的细瓣番莲纹。整器轻薄剔透如蛋壳,纹饰繁密柔美,琢刻技艺高超,抛光技术堪称一绝,是清代宫廷造办处仿痕都斯坦薄胎玉器中的代表作。

如意纹金盘 江苏省吴县吕师孟墓出土。金盘似由四个如意纹云头相叠而成,中间有凸起的四云头相对组成盘心,盘内阴刻繁密的变形缠枝花卉。

清乾隆霁蓝釉描金双凤宝磬纹盆奁 霁蓝釉描金双凤宝磬纹盆奁是清代乾隆朝的官窑产品。一盆一托称为盆奁。在亮丽的宝石蓝釉上,以金彩描绘双凤宝磬纹,使花盆显得十分华贵。双凤宝磬纹由一对凤凰和一只磬组成。 磬是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用玉石制成,它的谐音吉祥,十分招当朝皇帝的喜爱。乾隆皇帝曾让百名乐师在紫金城的大殿上演奏磬,想必一定妙如方响,乾隆朝官窑瓷中常以磬作为纹样装饰亦不足为奇了。让人感叹的是,不仅在盆和托的表面绘有纹饰,在它们的底部也用金彩描绘出小朵花,以掩盖支烧的痕迹。乾隆皇帝有一方“惟精惟一”的印章.清代乾隆时期的金彩使用真金,在花盆的底部用真金描绘纹样,也为“奢侈”二字作了注解。

仿哥釉瓷瓶   清·雍正   高1 9厘米 口径9.9厘米 底径1 3.5厘米   哥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仿哥釉以明成化制品最佳,清雍正、乾隆时期产量最大。清仿者又称“仿铁骨哥釉”。

白玉缠枝竹节佩 金(1115年-1234年) 长5.6厘米,宽4.5厘米 房山区长沟峪金代石椁墓出土 首都博物馆藏 玉佩透雕盘卷在一起的竹枝,于一节间雕出三片竹叶,以单阴刻线示叶脉,双阴刻线示竹节,形态逼真,通体镂空,可系佩。竹子生长在南方,在北方金代玉作中极罕见,这是迄今所知最早以竹为题材的金代出土玉饰。

金盏、金勺 战国 湖北省随县擂鼓墩战国曾侯乙墓出土。盏盖及腹部饰有精细的蟠螭纹和云纹,底部为三个倒置的凤形足,为曾侯乙墓中的精品。铸造而成,反映了战国南方金银工艺仍然受到青铜工艺的影响。

玉琮 良渚文化 高7.2厘米 射径上端8.5-8.6厘米 射径下端8.3厘米 孔径上端6.8-6.9厘米 孔径下端6.7-6.8厘米 1982年江苏省武进县寺墩遗址M4出土 透闪石软玉,呈乳白色,带翠绿褐红斑纹。器呈扁方柱体筒形,外方内圆。孔为对钻而成,孔壁微弧,磋磨光滑。外表四面各由竖槽分为四块凸面,中部有横槽分为上下两节。每节以四角为轴,精琢细刻繁缛面纹,上节为带冠人面,下节为兽面,两侧曲尺形边框表示人上肢,兽前肢。这是微雕工艺的杰作。

清乾隆蓝地粉彩御题诗纹轿瓶 轿瓶是挂在轿子内的装饰。乾隆皇帝一生中六下江南,四次东巡,每年还要到木兰围场打猎。迢迢万里,轿子是他重要的出行工具。乾隆皇帝共写了七首咏轿瓶的诗。您现在看到的轿瓶上写的这首诗作于乾隆七年,是32岁的乾隆皇帝在去木兰围场打猎途中写下。诗中吟道:“宋汝称名品,新瓶制更佳。 随行共啸咏,沿路撷芳华。往处轻车称,簪来野卉斜。红尘安得在,香籁度帷纱。”这首诗表达了轿瓶伴他出行的愉快心情。回京后,他下旨要臣下将诗写于新制的轿瓶之上以愉悦。

青玉鹰熊合卺杯 明(1368年-1644年) 高9.9厘米,双连口径8.4厘米,足径8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酒器。两筒间有一展翅鹰,脚下踩一伏地熊,鹰熊谐音“英雄”,构思巧妙。合卺杯一般为连体双筒形,取其二杯相连、永不分离之意。是明代创新器型,为明代宫廷常见用器。

金錾花八宝双凤盆 清 故宫博物院藏。此盆是后妃仪仗中的八件金器之一。盆沿錾饰杂宝、灵芝、犀角、宝轮、双钱、宝珠等,上嵌松石、珊瑚为装饰。盆底以缠枝花为地,锤出三朵莲花,两侧錾刻对称的双凤纹。

明洪武红彩云龙纹残盘 1964年初春时节,南京明故宫玉带河的疏浚工程中出土了一批明代瓷片,从中捡出了这块红彩龙纹盘残片,残盘的复原口径是15.6厘米,内心绘三朵短脚飘带云,内、外壁各绘两条龙纹。以不同的品种表现同一种纹饰,是明洪武朝(1368-1398)官窑瓷的特点之一。盘上所绘的云龙纹是明代洪武朝官窑瓷的典型纹饰,还见到有红釉印花、蓝釉印花、外酱釉内蓝釉印花、青花印花等品种的完整器,但这种釉上红彩品种没有完整器传世;同时,残盘也是仅有的半件明代洪武朝的釉上红彩器。古瓷鉴赏家们在为它的完整性感到遗憾时,也为其展示了明代洪武朝的一个瓷器品种而感到庆幸。

白玉东方巨龙花熏 现代 高34.5厘米,宽32厘米,厚22厘米,连座高45厘米 夏长馨设计 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藏

金棺银椁 唐 陕西省临潼县新丰镇庆山寺遗址出土。金棺、银椁的形制基本相同,满饰花纹,并粘贴释迦牟尼十大弟子和珍珠、宝石、水晶等,整个棺具玲珑别致,工艺绝伦。

金累丝殿式龛 清 单脊飞檐宫殿式,两层,每层正面有三个佛欢门,两侧各有一个佛欢门,皆嵌以珍珠。通体镶嵌累丝缠枝纹,并以松石其嵌八宝图案。
清三代瓷器精品赏析

清康熙 黑地绿彩山水纹瓣口冼
康熙时期的冼,形制较多,有青花、三彩、红釉、天蓝釉、冬青釉等品种。器口内敛,与足径相似,腹扁圆,底内凹平坦,滚圆窄圈足。器型灵秀典雅,制作规整,胎釉坚细。
这件 黑地绿彩山水纹瓣口洗,上有六字楷书款,宽14cm。
佳士得1995年秋季香港工艺、古玩拍卖会上推出了这件展品,开价为400,000至450,000元港币。最终以570,000元港币成交。

清康熙豇豆红太白尊

豇豆红,是一种似豇豆颜色的红釉品种,又有美人醉(霁)、桃花片、娃娃脸等名称,出现于清康熙晚期,后亦为康熙红釉中最名贵的品种,而且这一品种通常仅限于太白尊、菊瓣瓶、柳叶瓶、莱菔尊、凸蟠螭瓶、印泥盒、镗锣洗、苹果尊等八种造型。在民国出版的《增补古今瓷器源流考》中所列出的三种“为世所宝”的康熙单彩釉作品中,就有所谓的“美人霁”,当时对它的评论标准是:“美人霁佳处在于淡红中显鲜红色与茶褐色之点背光则显绿色。”《饮流斋说瓷》中亦将其“可贵”之处定义为:“莹润无比居若鲜右暗之间妙在难以形容也”。实际上美人霁(或称豇豆红)与其他霁红作品一样也是以含铜釉料作呈色剂,它的那些“可贵”的效果来源于烧造时对氧气的控制不力,正如开片瓷器来源于烧造过程的缺陷,由于氧气的过量造成的绿斑反而成为一种偶然的美丽釉色。
豇豆红一般施于小型器物之上,以文房用具为主,少有中型盘和碗杯,绝无大件器。由于豇豆戏釉器烧制难度大,又专限于供宫迁御用,所以流传下来的极为稀少而珍贵,且其中大部分早年已流散到国外,收藏在各国著名的博物馆中。日常所见到的,多数为清末光绪及民国时的仿品。
康熙豇豆红作品因其独特的地位,在古玩市场上历来价格不菲。1996年香港CHRISTIE秋拍静观堂藏品中有一套有损有修的豇豆红文房用品共八件,估价为450-550万港币,最后以717万港币成交。2001年CHRISTIE纽约春拍,有一件豇豆红苹果尊的估价高达40万美金。
2001年6月上海敬华拍卖有限公司在春季拍卖会上也推出:
清康熙豇豆红暗花团螭太白尊
小口,略侈,短颈溜肩,半圆形腹,浅圈足,腹部暗刻三团螭龙暗纹,器内、器底施白釉,外部器身则于娇艳的红色中隐现点点悦目的绿斑。估价在15万至20万元人民币,以28.6万元人民币成交。

清雍正 白地釉里红三果纹碗一对
釉里红,雍正时期又叫“宝烧红”。制作比康熙时期更为精细,色调也不象康熙时期那幺浓艳,采用的是轻描淡写的手法。而另一种以釉里红填绘三鱼、五蝠的,红色却很鲜亮。常见品种还有冬青釉地釉里红团龙、团凤盘、碗及天蓝釉地釉里红葡萄十方碗等。
这一对白地釉里红三果纹碗是雍正时期的作品。圈足圆腹,口微侈。碗体为青白色,釉里红呈三果纹,发色纯正,稚拙古朴。为雍正官窑典型器物。上有“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雍正本朝。高12。2厘米。
中国嘉德拍卖公司于1995年拍卖会上推出了这件作品,估价为30,000至40,000元人民币。

清雍正 炉钧釉直颈瓶
炉钧釉,为雍正时始烧的新品种之一,系两次入窑烧制的低温釉,具有仿钧窑的釉色。釉中掺有粉剂,因而釉厚不透明;釉面开细小片纹,其结晶体呈深浅不一的红、蓝、紫、绿、月白等色,并熔融与一体,组成各种不同的垂流条纹,有的垂直,有的弯曲,还有的似山峦云气,与斑点交织在一起,布满器身。釉中的红色并不鲜艳,红中泛紫,常称之为“高粱红”.炉钧釉器底、口里的釉面,都于其外壁釉面相一致。底足涂釉或不施釉;涂釉的圈足内底面阴刻四字篆书款识,并有釉汁垂流。胎体较轻薄,胎际覆黑色,足脊尖窄而整齐,亦为其时代特征。
这件炉钧釉直颈瓶,上有六字篆书刻款,高17.8cm.
佳士得1995年秋季香港工艺、古玩拍卖会上推出了这件展品,开价为300,000至400,000元港币。最终以345,0000元港币成交。

清乾隆 仿哥釉八封方瓶
民窑哥釉器造型浑厚圆润,釉质肥厚,釉面呈粉青、米黄或灰白色,多为干隆时期所制,但一些口部涂有白釉,或器身有铁锈花装饰的器物,其制作年代有的应早于干隆时期。干隆时的哥釉器,有牲耳瓶、冼口瓶、荷叶冼、砚、盘、碗和小文玩等。
这件仿八哥釉八封方瓶是清干隆时期的作品。圈足四方瓶,敛口,器形规整。四面凸起八卦纹,制作工整。上有“大清干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中国嘉德拍卖会与1995年拍卖会上推出了这件作品,估价为30,000-450,000元人民币。

清乾隆 青花礬红彩龙纹盘
乾隆青花的蓝色基调,呈色稳定、浑厚、沉着。但在半个多世纪内,随着时间的推移,早期至晚期的色调呈现出一定规律性的变化。早期青花,仍保留着雍正时期呈色不稳而晕散出廓的特征,它是前后两朝接替过渡中的必然现象。此后逐渐形成正蓝明快的色调,呈色稳定,纹饰清晰。
这件青花礬红彩龙纹盘,直径:47.6㎝ 高:7.5㎝.
这件展品也是件名品,首次在1984年11月20日香港苏富比拍卖会,当时估8-10万港元,结果以20.9万港元成交;之后,1990年5月15日再次出现于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估280-350万港元,最后以308万港元成交。中国大陆渖阳故宫、Idemitsu美术馆都有类似的收藏。

清乾隆 宜兴炉钧釉茶壶
炉钧釉,为雍正时始烧的新品种之一,于乾隆时技术达到顶峰。系两次入窑烧制的低温釉,具有仿钧窑的釉色。釉中掺有粉剂,因而釉厚不透明;釉面开细小片纹,其结晶体呈深浅不一的红、蓝、紫、绿、月白等色,并熔融与一体,组成各种不同的垂流条纹,有的垂直,有的弯曲,还有的似山峦云气,与斑点交织在一起,布满器身。釉中的红色并不鲜艳,红中泛紫,常称之为“高粱红”.炉钧釉器底、口里的釉面,都于其外壁釉面相一致。底足涂釉或不施釉;涂釉的圈足内底面阴刻四字篆书款识,并有釉汁垂流。胎体较轻薄,胎际覆黑色,足脊尖窄而整齐,亦为其时代特征。
这件宜兴炉钧釉茶壶,宽18.5cm.
佳士得1995年秋季香港工艺、古玩拍卖会上推出了这件展品,开价为500,000至70,000元港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