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鸡游戏界面中文翻译:大年初六 “送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1:57:59

送穷

“送穷”,是中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其意就是祭送穷鬼(穷神)。民间广泛流传的送穷习俗,反映了人民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关于送穷的日期,各地习俗不一,有正月初三、正月初五、正月初六、正月的最后一天等说法。

送穷 - 历史渊源

穷神的漫画形象

“送穷”,是中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其意就是祭送穷神。送穷还有许多别称,诸如“送五穷”“赶五穷”“送穷土”“送穷衣”。

穷神,又称“穷子”、“穷鬼”,相传穷神乃颛顼之子。据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引《文宗备问》记载:“颛顼高辛时,宫中生一子,不着完衣,宫中号称穷子。其后正月晦死,宫中葬之,相谓曰“今日送穷子。”

穷神身材赢弱矮小,性喜穿破衣烂衫,喝稀饭。即使将新衣服给他,他也扯破或用火烧出洞以后才穿,因此“宫中号为穷子”。

“送穷”的习俗产生于唐代以前。《天中记》卷四引《岁时记》:“高阳氏(即传说中的帝王颛顼)子瘦约,好衣弊食糜,正月晦日巷死。世作糜,弃破衣,是日祀于巷,曰送穷鬼。”

唐韩愈《送穷文》注引唐《四时宝鉴》:“高阳氏子,好衣弊食糜,正月晦巷死。世作糜,弃破衣,是日祝于巷,曰除贫也。”

唐姚合《晦日送穷》诗:“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宋朝以后,送穷风俗依然流行。

清人俞曲园《茶香室三钞·送穷鬼》录前朝人的词有:“奉劝郎君小娘子,空去送穷鬼。”

送穷风俗具休的仪式,韩愈《送穷文》中,提到要为穷神“结柳作车,引帆上墙。”这就是说,送穷时既要为“穷神”准备下象征性的车船,还要给“穷神”带上干粮。有的地方还有“以芭蕉船送穷”的做法。

送穷 - 日期

关于“送穷”的日期,有六种不同说法,送穷的日子虽各有异,各地送穷的日子也各不同,但有一点还是共同的,即都是安排在正月新春进行。

(1)以正月晦日为送穷日。

唐代韩愈《送穷文》李翘注:“予尝见《文宗备问》云:颛顼高辛时,宫中生一子,不着完衣,宫中号为穷子。其后正月晦死,宫中葬之,相谓曰:‘今日送却穷子。’自尔相承送之。”

唐代训方《里语徵实》引《四时宝镜》:“正月晦日衣敝食糜,是日祀於巷,曰送穷鬼。”

明代陈耀文《天中记·晦日·送穷鬼》:“高阳氏子瘦约,好衣弊食糜,正月晦日巷死。世作糜,弃破衣,是日祀於巷,曰送穷鬼。”

唐代韩鄂所撰的《岁华纪丽》一书中也写道:“孟春晦日(即农历每月最后一日),甫聚行乐,送穷。”

(2)以正月二十九日为送穷日。

《岁时广记·月晦》引《图经》:“池阳风俗,以正月二十九日为穷九日,扫除屋室尘秽,投之水中,谓之‘送穷’。”

(3)以正月三十日为送穷日。

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河南?洛阳风俗琐录》:“腊月三十送穷鬼,与南方送更饭相同。”

(4)以正月初三为送穷日。

清代顾禄《清嘉录·小年朝》:“《远平志》:正月三日,人多扫积尘于箕,并加敝帚,委诸歧路以送穷。”

(5)以正月初五为送穷日。

民国陕西《中部县志》记载:“五日未明,束纸为人、舟车、糗饵,送之通衢,谓之送穷。”所说的舟车、糗饵均是韩愈《送穷文》中的描写。

民国陕西《续修南郑县志》更明确指出:“五日,扫除门庭尘积炮滓,弃通衢,亦韩退之‘送五穷’故事也。”

(6)以正月初六为送穷日。 

宋代吕希哲《岁时广记·人日》引宋吕原明《岁时杂记》:“人日前一日,扫聚粪帚,人未行时,以煎饼七枚覆其上,弃之通衢以送穷。”

至今北京仍保留有正月初六送穷鬼的风俗。

送穷 - 仪式

送穷

送穷风俗具休的仪式,据《岁时杂记》记载:“人日前一日扫聚粪帚,人未行时,以煎饼七枚覆其上,弃之通衢,以送穷。”

韩愈《送穷文》中,提到要为穷鬼“结柳作车,引帆上墙。”就是说,送穷时既要为“穷鬼”准备下象征性的车船,还要给“穷鬼”带上干粮。有的地方还有“以芭蕉船送穷”的做法。

这一天各家用纸造妇人,称为“扫晴娘”,“五穷妇”,“五穷娘”,身背纸袋,将屋内秽土扫到袋内,送门外燃炮炸之。这一习俗又称为“送穷土”,“送穷媳妇出门”。

在陕西韩城一带,破五这一天忌出门,而且要将鲜肉放在锅中炙烤,还要爆炒麻豆,令其崩裂发声,认为这样可以崩除穷气,求得财运。

此外旧时除夕或正月初五要吃得特别饱,俗称“填穷坑”。

送穷 - 各地习俗

北京地区

正月初六这一天,老北京家中主妇要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出去,谓之送“穷鬼”。门上的挂笺也可摘下来同时扔出去,叫作送“穷神”。这一天最受欢迎的是当年满12岁的男孩,12是6的二倍,可称六六顺。

送“穷神”需要供煎饼,扎纸车,有干粮、有交通工具,“穷神”就走了。厕神这一天要来检查卫生,所以要清理厕所。

晋西北地区

太阳未出山,要掀起炕席,打扫一些炕土,送到野外;鸣炮、烧香、敬纸,称为“送穷”。

晋北地区

民间习惯用彩色纸剪成人的图像,小孩子拿到街头,互相交换。把自已的纸人送给别人,称为“送走穷媳妇”;把别人的纸人换回来,称为“得到有福人”。

晋东南地区

民间习惯将烂衣服扔到墙外。传说上古高阳氏之子正月里穿一身破衣烂裤,生活上吊儿郎当,后来惨死在巷外。民间扔衣以祭,称为“送穷鬼”。

晋南地区的送穷来历,又传说是古代颛顼时期,宫中生下一个男孩,穿上新衣服就哭。如果硬将新衣服给他,不是撕烂,就是故意在屎尿堆中打滚,人皆呼为“穷子”。送穷节,民间习惯掏厕所,将粪堆在门外,称为“送穷子”。

天津地区

正月初五或初六为送穷日。春节期间的诸多禁忌中,不倒垃圾最为突出。民俗认为,春节至初五不倒垃圾,能够聚财,否则就倒了“福气”。然而,垃圾堆多了,毕竟影响卫生,所以到了初五要倒出去,叫“送穷”。人们通过倒垃圾来送穷,如此则一年与穷无干,当然也就富贵有余了。送穷的方式也颇多,简单点的是清早响着爆竹把垃圾倒出门外。

广东地区

广东人将年初三作为“送穷日”,客家语则根据“送穷”二字的谐音称此日为“三重日”或“生虫日”,福建人也有相同的说法,将这一天作为“穷鬼日”(或称为“赤鬼日”)。

俗传进入春节后,人们至少要到了初三才能扫地。在此日把家中的垃圾向外清理或倒入河沟里,带有把“穷鬼”清理出门的好意头;又传说称这一天晚上,是家家户户家中老鼠嫁女的大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