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模拟器mac版本:网络时代的大学师资(中国青年报 2006-3-2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19:59:37
双城记
网络时代的大学师资
2006年03月22日

梁子民 毕文昌

 

    梁:这些年,中国大学大幅度扩招,师资不足成为明显的问题。虽然每年新毕业的博士数量激增,求职不易,高校选人余地很大。但人们普遍认为,大学师资的整体水平在下降。原因很多,有用人制度方面的老问题,也有网络时代出现的新问题。

    毕:网络的出现,造成了信息传播的深刻变革。20多年前,我上大学的时候,要想搜集某一方的信息,是一件很费力的事。到图书馆里,查到卡片,不一定能找到相关的书报杂志;找到相关的书报杂志,不一定能找到有用的信息。现在,只要会使用搜索引擎,很多信息都可以迅速在网上查到。虽然不免鱼龙混杂,但搜集信息变得非常容易,现成的知识可以在瞬间从网上获得。这对教师是一个挑战:你可以从网络上获取现成知识,学生又何尝不能呢?如果仅仅是获取现成的知识,年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可能在一般教师之上。

    梁:现在,传播知识、获取知识和保存知识的方式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教师如果只会向学生照本宣科,他有没有为人师表的资格就成了疑问。网络使获取一般知识变得简单了。现成的书本知识,学生不依赖老师也可以得到。那么,为人师表的资格在哪里呢?我觉得,已经从知识转向视野、方法、经验、思想、人格等方面。

    毕:最重要的是思想和人格。大学教师的魅力不在于传播现成的知识,而在于思想的创见和独特的风格。特别是从事社会人文学科的教师,缺乏思想的活力,没有关怀社会进步的热情,很难受到学生的欢迎。

    梁:网络优势很多,但它也是一把双刃剑,弄得不好会伤到自己。获取知识便捷了,抄袭和拼凑也方便了。现在一些大学生从做作业,到撰写毕业论文,过度依赖网络,甚至靠网上现成的东西投机取巧,猎取学分和文凭。风气所及,已经影响到大雅之堂上的学术出版物。前段时间的一件学术丑闻,最初就与一篇如此产生的硕士论文相关。

    毕:在网络时代,教师工作的意义主要在道德建设、精神追求和创新思维。我甚至想呼吁需要重现新的师徒传授模式。师徒相授才会得到学术的真谛,现在这种流水线式的知识生产,很难产生高级人才。流水线式的下线博士,能不能承担好教书育人的责任?特别是人文社会领域的学术,与年龄、阅历、社会经验的关系太大了。一些博士有学历,无阅历;有著作,无创见;有知识,无魅力。

    梁:前些时候,我到南方开会,见到一位上海学者,你也认识他。他的太老师是中国现代一流学者,既是学科的奠基人,又是学派的开创者。他的老师也是现代一流学者,成就卓著,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他本人是当今一流学者,在专业领域国内领先,国际承认,而且有公共关怀。如今他到了花甲之年。那天我问他,你培养的博士生也有好几十个了,有没有特别满意的传人?他说,目前还没有。因为需要三个条件,一是学问,二是人品,三是活动能力。有的博士学问人品尚好,但活动能力不行。有的博士学问能力都行,但过于自私。三者都具备,还没有一个。

    毕:这和社会风气有关,不完全是教育本身的问题。

    梁:现代学科制度完善以后,高校教师的来源越来越强调学历的刚性标准。这有其合理性。但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如果不能从其他社会渠道吸收人才,完全依靠博士补充大学师资,可能会有问题。从制度建设上说,大学老师的来源不能像现在这样单一和僵化,要广开“才”源。

    毕:教师的增长方式出现了僵硬的状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唯学历、唯职称现象。最近广西师大出版社出了一本很受读者欢迎的新著,名叫《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一万册投放市场一个星期就脱销了,出版社已经二次印刷。作者张宏杰是建设银行葫芦岛市分行的客户经理,今年33岁,已经出版了4本著作。他很想到大学教书,辽宁某大学文学院也很想要他。但他只读到本科毕业,学士学位,达不到校方规定的学历门槛。文学院做不了主,只好动员他先读博士,曲线进入。其实,几年前史学家戴逸就看中了他的才华,想收他读博士,做关门弟子,但他发愁,现在考博士,外语成绩有刚性标准。放下正得心应手的研究,去攻外语,实在不值得。我就想,为什么不可以抛开学历,直接考察他的学术成果够不够教书的水平呢?蔡元培当年不是这样把梁漱溟请上北大讲台的吗?

    梁:其实,在改革开放初期的时候,大学吸收师资曾经很灵活。当时百废待兴,在短时间内为中国的大学教育补充了不少新力量。曲阜师范学院,直接到监狱里挑选遭遇冤假错案的知识分子来教书。那时虽然没有建立完善的学术制度,反而比现在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