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让二手中频1.5吨电炉:米市路 光阴之眼穿过失落的唐宋繁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4:09:19

        心灵地图
        我最先是在地图上凝视广州的。
        从广州地理的变迁史上看,广州是世界上仅有几个两千多年里从没转变过市中心的古城。但是两千多年来,纷纷扬扬的泥土降落在广州的躯体上,就快湮没了广州原来的面貌。只有一些古老的街道,虽然街道上的建筑换了、行人变了,但还如同千年前一般,成为广州地图脸谱上深深浅浅的皱纹。
        在现今的北京路附近,一向是城市的政治中心,这里的街道简洁明了,多数是丁字型街口,自有一派庄严气概。但是往西看去,过了现在的西湖路一带,已是唐宋时期的城市西郊,横街小巷纵横交错,渐渐趋于密集。华南师范大学的曾昭璇教授告诉我,在唐宋时期漫长的岁月里,这里是广州的西城,是“番坊”,大量外国人住在这里,商品贸易一时兴盛起来。到明清时期,又再往西南方向、沿江地带扩展建设新城,利用其水运交通同样是作为商业区所用,广州的城西长期是历史上商业繁荣的地区。
        西城的繁华从唐朝就开始,当时是如何繁华?至今我们不得而知,最多也是一些古书籍中,会提到当地的人口数目,让我们猜想那时的居住密集度和人们的生活。但是,给我们最直接的答案的,却是各个古集市留下来的街名。在采访中,曾昭璇教授还说起,广州城的商贸业一发展起来就是以批量运售为主,所以很早就形成米、油、纸张等颇具特色的专业街,商贸传统一直延续至今不衰。
        我在地图上细细寻找,很快在越秀区上找到了米市路、纸行路、扁担街、绒红街、梳篦街、玛瑙街等路名,一看就知道曾经是一个个专业集市沿变而来的,据说唐宋时,在今惠福路附近主要是商业旺地,经营油、米、扁担、木头、竹器、纸、绒线,梳篦等,现在这些街道路段大都沿袭旧称。再往西南方向看,又能找到杉木栏路、桨栏路、豆栏街、鸡栏街等地名,这一带是明清时期广州的新城,按一些广州古地方志的解释,“货物所聚散地曰栏”,也就是说,在明清时期,这里成为杉木、船桨、豆制品、家禽的交易场所。而所有这些交易场地,都随岁月流逝,不再是原来样貌,只有他们的名字在无意中说出自己的历史。
        从一条条街道的名称,展开的是一幅如同《清明上河图》一般热闹的广州城形象,在时空交错中,各个行业的集市交错形成广州日常的生活,让她成长为一座千年的商都。一直到今天,广州依然拥有众多专业性集市,繁华胜昔,无愧商都之名。
        面对那一个个曾经的集市,我真不知该从哪里来开始寻找古都广州的商业之旅。最后,我想起广州的另一个名字“穗”,这个名字说明广州在历史上都是重要的粮食生产销售基地,而粮食,也是一个城市居民生活中最基本的交易物品。广州的米市路,就是历史上粮食交易中心。
好吧,那就从米市路开始吧。

        发现之旅
        残痕寂寂,已是老街迟暮日

        在地图上,米市路并不是特别好找的一条路,一些单开张的地图上甚至还找不到这样的一条路,后来我还是在一本《广州市地名图册》上见到她的芳踪,与朝天路相连着,短短的一小段路,很沉默的样子。
        现实中的米市路也是一片淡然。在两边的大树的荫蔽下,路面上有了斑驳的花纹,同众多老市区的街道一样,这里车辆不多。两边都是低矮的楼房,临街的地方基本上全是铺面,乍一看,她会很容易湮没在广州老市区的街道群之中。
        不同的是米市路上整齐的两排商铺,全部是出售电子元件的,大大小小的电子配件堆在各家店里,冷冷的金属在阳光下闪着银光。路边有两个老人坐在横街口,打着蒲扇看着来来往往的人们,几天后我们再次来到这里时,还是那两个老人家在闲坐,时间对他们来说也许不重要。
        与米市路相交的一些横街倒有些意思,金城巷、小康新街、米市新街等地,街口是一个圆圆的楼牌。走进去基本上都是无路可走,倒不是街巷,像是个小小的生活小区。金城巷里全是红色的红砖楼,在冷静中带着热烈,小康新街里有个缠满绿藤的架子,告诉人们这里安宁的生活。

金城巷里还有点越来越稀少的青石板路。

学宫街里没有什么学宫,倒是安静的生活小区。

        据说这里曾是繁荣一时的“米市”,整条街成为谷米交易市场,但是现在,我们走遍这短短的街道,却找不到一家卖米的店面。也许,在近千年前的农业社会里,稻米作为重要的生产作物,其需求和交易都受到人们的重视,才会形成一个“米市”,但在如今的时代,在这样寸土寸金的地界里,再来形成一个“米市”,可能更是天方夜谭。

        借问故邻,遍寻旧事少人知
        一个小巷口坐着一位老人家,我们在这条街上走过几次时,她总用平和的眼光追随着,在她堆满皱纹的脸上,眼晴却显得有点清澈。于是,我们停下脚步,和老人家聊了一会天。
        记者:阿婆,您在这里住了很久吧?
        阿婆:是啊,几十年呢。
        记者:这里以前是什么样的呢?
        阿婆:以前啊,这里是个市场。
        记者:是个市场?是不是卖米的?
        阿婆:卖米?也有卖米吧,什么都卖,主要是卖菜,一人占了一个地方就卖了起来,很吵的。这路面也不是现在这么干净,都是泥。你们找市场啊?现在搬到甜水巷了。
        记者:那市场以前是什么样的?
        阿婆:那我就不知道了。
        记者:这里叫米市路,是不是有个卖米的市场?
        阿婆:是叫米市路,不过好像没有听过卖米的。为什么叫米市路我也不知道。

满街白花花的大米演变到今天是银晃晃的电器元件。

米市路上的电器元件集市已有规模化的势头。

        与阿婆道别后,往前又一个小巷口,有个卖日常用品的小摊档。看得出主人是把家门口的一面墙打开来做点小生意,是我们在老市区常见的“前店后家”经营模式。女主人很健谈,当我们表示对她家门口一个长满绿藤的架子很赞赏的时候,她只是谦虚地说,在这里住了几十年了,都是老房子。而马路上的铺面呢?只是近几年才改成卖电器的,“以前是个市场,”她说,“后来这里的居民反映太乱太吵了,没人管理,所以才全部搬走,改建成现在的电子电器专业街。不过在这里卖东西的也多数不是本地人,都租给外面来做生意的人了。”

        曾经繁华,唐时明月宋时风
        据华南师范大学80多岁高龄的地理系教授曾昭璇介绍,现在米市路一带的街道,大部分是在宋朝就已有了雏形,但更早的历史应该追溯到唐朝。唐朝时,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海上贸易已相当成熟。于是专门开辟一个区域给外国人居住和贸易,这个区域北到现在的中山路,南达惠福路,西抵人民路,东至解放路。区域内本地人和外国人杂居,据说人数可能在十二万以上。但后来历经战乱,唐代番区被毁,一直到宋代,才重新修建包括唐番坊在内的西城,宋代西城中的街道四通八达,但不会太宽,也没有马车通行的记载。曾教授经过考证后认为,我们所讲的这个区域,基本上所有的主街都是宋代的老街。
        也许就在那时,米市路一带曾有过一个规模较大的粮食交易市场,历史上的广东向来是“余粮省”,米市路的存在并不让人意外。但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乡镇企业、商品经济发展的同时,却加大广东粮食不足的缺口,据一些资料显示,2000年广东粮食自给率只有70%。米市的存在似乎意义不大。

走过唐宋年间的辉煌岁月,米市路现在和任何一条普通街道没什么两样,“米市”两字唯成了一个还有光泽的符号而已。

清末民初的米铺场景。  资料图片

        米市路以后走向何方?据说越秀区正逐步将这里规划成电子电器元件专业街,将米市路、朝天路、光塔路建成以经营电子电器元件为主的专业街。虽然不再是封建经济下的粮食市场,却成了现代科技的另一个产物,世间变幻的种种,其实也正沿着一个内在的规律吧。

        闲逛见证千年古代商都
        有时间的话,按地图的指引走走广州古西城的商业区,看看地名上记叙的历史与今天完全不同的现状,沧晦桑田就在不经意中展示在人们的眼前。

        那天上午,我们从地铁的公园前站出来,沿着中山六路转进朝天路,据说这里历史上有个朝天门而得名,短短的一段路上,有老字号艳芳照相馆、有名牌学校朝天小学,都是曾出现在“广州地理”专刊中的熟面孔。走过朝天路就是米市路,路上都是电子元件,也没兴趣去详细参观,但是对街上一些红色的老房子有点兴趣。走过米市路,刚转向惠福西路,就看到一小片空地,想是刚拆掉的民居空地。原来这里就是晋代时珠江北岸的渡口,称“坡山古渡”,明代在此建了一座五仙观,保存至今,门口还有很老的石雕。现在五仙观要整修,门口将建一个绿化广场,真庆幸在所有一切还没完全改变时遇上它。从五仙观对面这里一些小街巷,也可以通往绒线街、梳篦街,但特色也不强,看看就是了。
        再沿惠福西路往西走,快到尽头了就是纸行路。纸行路里有一两家出售装饰品的小店,有兴趣不妨看看。不然再往西走就到了人民中路,人民路已是唐宋时西城的边界,过了这段路,再往西南便是明清时期的新城。
        从人民中走到人民南,这段路比较长,但商业发达,路边有不少小店可赏玩。一直走到与一德路相对面的和平东路,这时我们已经从唐宋走到明清,从唐宋的西城商业区走到明清的新城商业区,看得出,当时的广州城在成长。走进和平东路,一转右就进了桨栏路,也就是历史上卖船桨的地方。桨栏路上花花绿绿的布艺可能会吸引了一点眼光。桨栏路上有条小街,叫装帽街,是近代帽子集散地。走过桨栏路,沿长乐路往南走就看到杉木栏路,也是东西走向,但被新建成的康王路劈开成两半,过康王路口继续往西走,这边杉木栏路上的骑楼虽然有点旧,但也颇为精致,有些看头。
        但是总的看来,相比当年曾经繁华一时,这里剩下的也许是千年商都的几抹印痕。他们度过了热闹的青春岁月,如今淡然地坐看云起云落。

        行业街拾趣
        相关街道概览

        纸行路:在中山六路与惠福西路之间,北边与光孝路相接。相传从明代时,这一带多为造纸手工作坊,纸行路由此而得名。到了清朝时,以位于广大路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的书院群。书院群带旺书坊业,书坊文化产业逐渐发达,纸行街也兴盛一时,如今却只剩下几家印刷店,其余都是各种寻常的店面,街道的特色性已经不强。
        绒线街:在解放中路,过惠福西路往南的第一个小路口进去就是绒线街,街口有简单的路牌写道绒线街三字,但稍不留神就会错过。说是街不如说是市,几乎每家每户都打开临街的那面墙,简简单单开理发店的、摆着缝衣车做裁缝的、就着窗子卖小杂货的,许多老人也在门口摆着地摊。明代时,这里的居民专门产销绒线、绳索等商品,但现在已找不到—家卖绒线的。
        (注:惠福西路附近的专业街市:象牙街:解放中路绒线街往南下一个路口,可能因明时多为象牙、玉器作坊,梳篦街:象牙街往西,明代此处居民多以加工梳篦为业。)
        浆栏路:南与和平东路相连,北连光复南路,东通十八甫路。这里曾是船桨的集市,但现在看来可得换名叫布行街了。远远望去,一溜都是“布”字大招牌。街道较宽,两旁停着装货的面的,街道两边的楼房都是紧密挨着的骑楼,三四层高,风格上是岭南与西洋相结合。临街的路面都是做布艺生意的,林列地摆着样品,花花绿绿地吸引着路人的眼睛。这里大都做批发生意的,各家有各家特色,有做装饰的珠饰和花边面料,做衣服的面料,做窗帘的厚布料。
        杉木栏路:杉木栏路在广州市西南,东接长乐路,西至十八甫南路。因明代时期是卖杉木的集市,名为杉木栏路,后来在1932年拆建为路,由此而得名。沥青路面现如今只剩下空荡荡的街道骨架和两边的树木,老人们聚着闲聊。路前端是一个海鲜批发市场,下午三四点钟,鲜货上市了,大卡车风风火火地把货送到这里,然后小商贩们再从这里转运出去。保鲜问题又带旺了卖冰的商家,一片生猛场面。
        (“栏”字的地名,在明清时期基本上是指货物集散交易的地方。以“栏”字为名的路段还有:豆栏街:在和平东路与十三行路之间;鸡栏街:在杉木栏路往十三行路方向的横街上;莱栏横街:在梯云路与清平路交界的路口上;塘鱼栏大街:在珠玑路与梯云路附近。)
        装帽街:北起桨栏路,南到和平东。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时是帽的销售地。
        故衣街:人民南路南段西侧巷内,北至和平东路,南至十三行,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以经营故衣为主。
        猪仔墟:东起带河路,西至福华坊,因清时是南海一些群众销售小猪的地方。

        行业街逸闻
        经纶大街、麻纱巷的支机石传说
        在龙津东路,有两条名字颇为特别的街巷,一条叫经纶大街,—条叫麻纱巷。它们的来由都与旧时繁盛的上西关丝织工业有着密切联系。
        清代,西关长寿里,青星里(即今长寿路、德星路)一带是广州有名的百货批发专业街。当时这里经营苏杭杂货、洋货的店铺有数十家之多,经营批发的品种十分繁杂,有头绳、针线、纽扣、花边、脂粉等土制小商品,也有生丝、绫绸、绢、纱等丝织品及竹纱、呢布等疋头。属于上西关的今龙津东路、中山七路金花直街一带遂成为丝织手工业作坊(俗称:机房)的集中地。最兴旺之时这里几十条的横街窄巷几乎都是清一色的机房。以上的两条街巷名称,就是当时历史的遗留痕迹。
        据说上西关机房织出的丝缎十分精美,质量上乘,深受人们的欢迎。这里有一个流传已久的故事。汉朝博望侯张骞是机房行业的祖师爷。相传有一次他邮访西域,乘坐侧槎上了月宫,看见宫中的仙女在织世间从未见过的光彩夺目的天衣云锦。张骞遂拜仙女们为师学习织造技艺,并要带回人间,造福世人。仙女们教会了张骞,并在临别时赠给了一枚宝石,并说如以这块宝石作支机石,什么美丽的绫罗绸缎都能织出来。上西关的机房主一向对纺织业祖师张骞十分敬重,每逢旧历八月十三日张的诞辰,全行都休息庆贺,以示尊敬和虔诚。不仅如此,每家机房的每台织机下面都按习俗常年挂有支机石或堑有支机石。果然,有了支机石,间间机房都能织出五彩缤纷的锦绸,有的是“七彩锦”,名声亦因此传播得很远,锦缎也销路日广,甚至远销往印度。
                ——摘自《广州西关风华•西关地名掌故》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  郭毓玲  实习生  林博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  邹卫

来源: 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