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哪里卖熔铜炉:陈端生的困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3:09:26

陈端生的困境

2012年01月13日 11:08 本文来源于财新《新世纪》      端生此等自由及自尊即独立之思想,在当日及其后百余年间,俱足惊世骇俗

庄秋水|文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秋天,十八岁的陈端生开始写作,她要把久已萦怀的人物化作活生生的故事,让他们在离合悲欢中长存。

  端生出生于杭州的士绅之家,祖父陈兆仑是1736年博学鸿词科中试的十五人之一,父亲和伯父皆有功名,母亲亦出身官宦之家,富有才华。从明代万历以来,江南地区商品经济和印刷品爆发性的繁荣,催生出“才女文化”。许多士绅家庭藏书极为丰富,家庭内的女性是忠诚的读者。江南闺秀们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而且能够跟随家庭旅行,并创作诗歌、随笔和戏剧。有些上层家庭会为他们博学的女儿刻制文集,作为家庭文化和财富的象征,赠送给亲友。

  到端生成长的年代,因满清入关被打断的女性文化消费趋势再度繁荣。据她在作品中透露,她和妹妹一直受到最好的教育,共同成长,“姊妹联床听夜雨,椿萱分韵课诗篇”。此外,她们从小便随祖父和父母宦游南北,眼界开阔。端生和当时其他官宦人家的女眷一样,喜欢听弹词,对流行的《天雨花》《笔生花》《玉钏缘》极为熟稔。

  可能出于对故事的钟爱,端生决心复活《玉钏缘》里的几个主要人物,写一部为闺中女子吐气扬眉的作品。十八岁的女孩全身心投入了创作,在一个秋冬便完成了八回书。1769年,父亲调任山东登州知府,端生便随父离京赴鲁。次年,她完成了《再生缘》十六卷,共六十余万字。她赋予心爱的女主人公孟丽君无比的才华和美貌,逃婚后女扮男装,连中三元,位极人臣。孟丽君与父亲、未婚夫同殿为臣,却远比他们刚毅明断。在男人的公共世界中,孟丽君如鱼得水,甚至超越了社会世俗的性别定义,对自己的新身份和新地位引以为傲。

  很快,端生风雅安稳的少女岁月结束了,母亲和祖父相继去世。在守孝服满后,她嫁给了范菼。在《再生缘》回首,她曾有“幸赖翁姑怜弱质,更忻夫婿是儒冠。挑灯伴读茶声沸,刻烛催诗笑语联”这样的诗句,想来她的家庭生活颇为美满。不幸的是,婚后七八年,范菼在科场舞弊案中受到牵连,被流放伊犁。

  直到1784年,端生才动手写第十七卷,此时她已经三十四岁,才情已不如少女时代那样火山般的喷发,一年间只断断续续地写完一卷。此后,这位天才作家再也不曾拾起隽笔,也不曾等到1796年范菼因嘉庆继位大赦返回浙江的那天。端生何以未完成自己发愿写完的作品?独自支撑家庭的繁劳是有的,丈夫获罪的精神苦痛也是有的,不过真正的原因,恐怕是她和孟丽君一样,陷入了无可解脱的困境。

  端生死后,另一位杭州才女梁德绳补足了后三卷。最后的结局是孟丽君身份暴露,又拒绝做皇帝的妃子,将被问斩,亏得太后一力维护,最终一夫三妇大团圆。在后世的种种戏曲改编中,一直沿用此种结尾。如果是这样一个为当时人所接受的大团圆结局,想来在十年之内,端生自可以完成。她之所以搁笔,应该还是不晓得如何安置孟丽君。她创造了一个逃脱樊笼的女主角,却无法驾驭她的命运。

  孟丽君蔑视挑战三纲五常,在端生的年代引起了戒备和敌意。甚至是那些同样杰出的女性,也认为孟丽君“灭尽伦常”“辱父欺君”。 但真正的危险还是来自于端生自己。她让孟丽君进入男性世界来反抗社会对女性的定位和塑造,以和男人并驾齐驱作为生存的价值所在。于是,可爱能干的孟丽君也渐被权欲俘虏,既不愿再回到被男权奴役的状态,也没有真正获得精神的自由。

  我们当记得,端生成长的年代,《红楼梦》已诞生并流传开来。美女宰相孟丽君为“自身可养自身来”骄傲,这份独立已是人性的解放。端生选择孟丽君在被皇帝、父母和未婚夫的逼迫下吐血之际戛然而止,也正是代孟丽君珍惜她百计千方获得的可贵自由。陈端生的困境,亦是当日中国在挣扎中寻求出路的社会态相。

  值得庆幸的是,近两百年后,端生有了一个异代知己。1954年,陈寅恪先生作《论<再生缘>》,认为这部书“在弹词文学中所以独胜者,实由于端生之自由活泼思想”,他断言“端生此等自由及自尊即独立之思想,在当日及其后百余年间,俱足惊世骇俗”。■

  作者为媒体主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