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频电源主控板:用工业化思路发展现代农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2:01:33

用工业化思路发展现代农业

——温岭、临海、德清三市县调查

 

发展现代农业,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浙江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关键时期。面对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农业与农村经济已经发生产业分化、农业经营方式分化、农村劳动力就业分化、农民收入分化的客观实际,怎样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推进农业经营制度创新,又好又快地发展现代农业?2007年5月9日至14日,省委党校第二期领导干部进修班A班一组全体同志,赴温岭、临海、德清三市、县进行了专题调研。三市、县已有的探索性实践、经验与典型告诉我们:以现代工业化思路与方略,推进农业经营制度创新和增长方式转变,在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基础上,改变农业单家独户小生产、小流通、低品质、低水平、低效益的生产方式,以市场供求关系和高效生态为导向,以现代科技与经营管理方式为手段,把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流通与国内外市场融为一体,构建新型经营管理体制机制,不断提升现代化组织化水平,有效增强核心竞争力与效率、效益,正初步显示出又好又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途径与光明前景。

用工业化思路培育新型主体转变农业经营

    这三个市、县通过用工业化思路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及增长方式,培育和重塑了一大批走向现代农业发展道路的经营主体,促使农业生产、流通与管理步入产业化企业化市场化现代化运作:

——主体企业化产业化:以产业化的发展思路培育与构建起产权明晰、经营有方的现代农业企业主体,大批农业经营者由“自然人”转变成“企业法人”。一类是围绕将某一特色农产品发展为一大产业而培育建立起来的股份制企业性质的专业合作社。如温岭市箬横西瓜合作社由法人代表彭又达等29户农户发起,现有152名社员。社员或以货币认购股金,或以经资产评估机构评估的实物、技术与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价出资。合作社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取得企业法人资格。创建于2002年10月的临海市涌泉柑桔产业合作社,由132个社员以5亩桔圆为一般参股合作组成。拥有核心柑桔示范基地1100亩、杨梅基地5000亩,联结社员基地8100亩,并建有贮藏库、培训中心、产品配送中心、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总资产达1000万元。经工商登记的企业法人主体温岭市绿牧草鸡产销专业合作社由年饲养量5万只鸡、年销售量30万只鸡和一人能服务于30户40万只鸡以上的农户、营销者、科技人员交纳股金组建,入社社员125人。第二类是按照公司法规范组建的农业经营公司。这些公司往往有一批有知识、有抱负的现代农业经营人才,现代意识强。公司均以市场化经营为导向,以合同等为纽带,或直接联结农户,或联结农业合作社,或联结或直接经营产业基地,把不同类型的合作社与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实现农业的大生产、大流通,从而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和经营效益。如由浙江省青年星火带头人林学青领衔创办于2002年7月的温岭市新曙光农业有限公司,现有职工102人,其中农艺师1人、助理农艺师2人、技术员6人,平均年龄28岁;注册资金250万元,总资产已达508万多元、权益475万多元、流动资产299万多元、固定资产209万元,负债33万元,2003年以来每年年总产值均在1200万元以上,利润360万元以上。第三类是通过村合作经济组织取得成片土地经营期权而得以产业化经营发展的私营农场企业。如地处温岭沿海的台州罗氏果业有限公司,由多年经营水果进出口生意的农村能人罗永海本人占股份83%注册成立。1999年7月,他从17个沿海连片的村有偿取得15年的2000亩海涂土地经营权,聘请浙江省农科院、浙江大学4位教授为常年技术顾问,与省农科院、浙江大学建立长期技术合作关系,雇用27名技术人员、100多名普通职工,建立标准化水果生产基地,现总资产达2000多万元。第四类是,一批以种苗与销售等产业经营环节联结农户,农户不参股而凭籍市场化利益机制形成生产关系的初级专业合作社,也具备一定范围和水平的产业化经营。如成立于2004年的德清县江亮肉鸭专业合作社,以配合饲料企业与嘉兴文虎酱鸭厂为依托,以本地广大肉鸭养殖户为基础,实行产、供、销一条龙合作,目前已有社员103户,通过合作社出售肉鸭200万只,实现销售收入4800万元,社员户均1.5万元。此外,还有通过招商引资引技和村经济合作组织为中介取得农户流转的成片土地经营期权的外商独资的现代农业企业。如浙江德清阳光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就是一家美商独资农业企业。其注册资金1000万美元,主要经营国内领先的现代化容器苗生产基地。阳光园艺产品以新为主,乡土树种并重。产品有扦插苗、生态绿化容器庙、观赏小盆栽、彩叶花灌木和乔木容器苗等。容器苗植株健壮、洁净环保、一致性好、观赏性强、造型搭配灵活、四季移栽成活率高、适用于远距离运输,广泛应用于市政园林、办公楼宇、公寓别墅等场所的环境美化工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温岭市已拥有各类农业龙头企业88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台州市级龙头企业29家,建立基地16.6万亩,联结农户13万多户,年销售收入60.1亿元;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78家,入户社员4135户,示范带动40611户。临海市已有不同层次和类型企业化经营的农业专业合作社128家。德清县自2003年至2006年,新增各类农业企业352家,其中农产品加工企业175家、农业种养企业9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4家、农产品营销企业24家;到去年底,农业企业总数已达437家,其中市级15家、省级6家、国家级2家。这一大批农业企业的诞生与发展,建起了一座田野上的“露天工厂”、“半露天工厂”和“非露天工厂”,促进了农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基础上的产权制度明晰与优化配置,造就了一大批农业企业经营者、技术员、营销员与职业工人,有效地将原来分散的传统的农户的小生产、小流通,转化成了产业化企业化经营发展的大生产、大流通。

——生产标准化品牌化:把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都纳入标准化生产、标准化管理和特色品牌塑造的轨道。在以工业化思路与方略发展现代农业中,这三个市、县都高度重视并采取实质性举措,围绕在市场上打响优质与特色品牌,全面推行农业标准化品牌化生产。如温岭市近几年来就先后制订了玉麟西瓜、温联果庶、温岭草鸡、白毛乌骨鸡、温岭高橙等25个农产品73项地方系列标准。这些标准涵盖该市农业主导产业、骨干农产品和地方特色农产品的方方面面,做到主要农产品生产都有标可依。同时绝大多数按标准化生产的农产品都用心设计与打造自己的品牌,对品名与商标进行注册。临海市的西兰花是个种子与产品市场“两头在外”的主要农产品。其中,单日本“食品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中需检测的指标就从原来的16个剧增至498个。2002年春天,曾遭遇一批运到日本的西兰花被对方测出农药残留超标而全部退货的事件,西兰化一夜成了“苦菜花”。吸取这个沉痛的教训,该市西兰花种植基地的上盘镇不仅迅即成立西兰花产业合作社,并狠抓、严抓标准化生产,还开除了3名未按规定标准施药的社员,持之以恒地不断规范和严格标准化生产。当年底,产品重新获准进入日本市场,并销到了东南亚。由于坚持标准化生产,每逢西兰花上市季节,全国各地保险出口速冻加工企业总是优先收购临海的西兰花,并且价格一般比其他地方高出40%左右。目前,临海市西兰花基地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冬春西兰化生产中心和重要的国际西兰花生产基地,产销量占浙江的50%、全国的25%,年产值1.54亿元,年出口900多批次,创汇1044万美元。该市也因此被评为“中国西兰花之乡”。临海市将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在农业的各个产业中加以推广,从而取得显著成效。德清县针对近年来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要求越来越高的实际,大力推进农产品质量由安心、放心向无公害、绿色、有机转变。到2006年底,全县建立无公害农产品、森林、绿色、有机食品基地48.1万亩。其中,10万亩“水精灵”青虾养殖基地通过了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项目验收。全县农产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定53只、绿色食品7只、有机食品(菜)6只,获得国家原产地标准注册5只,省著名商标13只,省名牌产品16只。其中水精灵牌清虾、山伢儿牌早园笋、欧诗漫珍珠系列产品等,享誉满大江南北。为了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品牌化塑造与营销,三市、县都高度重视并指导、监督各类农业企业、合作社依法依规抓好自身的标准化品牌化规范化生产与经营管理。从调查的情况看,凡农业企业与合作社均有自己的标准化品牌化生产管理规范。如温岭市箬横镇西瓜合作社始终坚持统一提供种苗、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科技推广、统一土地承包、统一生产技术、统一物资供应、统一质量标准、统一使用商标、统一市场销售、统一结算分配“十统一”。罗氏果品公司按照《绿色农产品行动实施意见》,不断完善果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全面实施葡萄、鲜梨、西瓜绿色生产标准,在同行业中产品质量、科技含量与新产品开发能力均居领先水平。新曙光农业有限公司更是因为有一整套完善的生产、管理操作规程,实施从引种到采收的全程监控,而成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领头雁。公司的核心基地被农业部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甜玉米、小西芹被农业部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主导产品网纹甜瓜也被农业部认定为绿色食品。同时,各地都十分重视培育具有本地优势的特色农业产业或者引进发展市场稀缺的特色种养业。如临海围绕最负盛名的柑桔、菜叶、杨梅和西兰花,着力培育精品农业。“临海蜜桔”荣获中国农博会金奖,“临海蟠毫”茶叶成为中国名茶。绿牧特种动物养殖有限公司饲养驼鸟500余只,每年向市场提供驼鸟产品50余吨,产值400万元,成为浙江最大的驼鸟养殖场之一。标准化品牌化生产的支撑点是高技术高知识含量、而高技术高知识含量要靠聘请专家、培训职工和加强科研等来融合。这三市、县的政府有关部门及农业企业、合作社自身都十分重视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经营规模化市场化:采用基地式或根据气候、地理条件到全国各地甚至国外错位建设基地等方式,形成并不断扩大规模,同时建立灵敏可调的市场化加工、贮藏、包装、运输、营销体系。如温岭箬横西瓜合作社在本市建立较大规模基地的同时,为了实现季节错位、全天候产销,先后到海南、广东、广西、江西、安徽、云南等建立了17个适合生产其“玉麟”牌西瓜的基地;同时合作社组建的玉麟西瓜有限公司在国内20个省市50多个水果批发市场建立销售网点,灵活调控营运与销售,从而“玉麟”牌西瓜风靡上海、广州、深圳、重庆、福州、杭州等一大批大中城市,实现规模经营的俱佳效益。今年始,他们又去缅甸建立了6000亩新基地,扩张势头强劲。温岭市绿牧草鸡产销专业合作社也不仅在本地联结825户养鸡户,还先后在山东、重庆、长沙、深圳建立饲养基地及屠宰场;同时在上海9家超市、108家卖场和华东各省欧尚超市等建立销售网点,现每天销售“绿牧”牌草鸡5万只以上。新曙光农业有限公司不仅建立了总面积1000多亩的5个直属基地,总面积400多亩的3个伙伴基地,同时还建立保鲜冷藏库1座,并配套建设了供水供肥系统、喷滴灌系统、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等一系列设施,大大提升了现代化经营水平,成为台州市农业龙头企业。罗氏果业有限公司自2005年以来,在经营好本地2000亩基地的同时,又到省外拓展水果基地4000亩。现其优质水果年产量1万吨以上,行销国内60多个大中城市,总利润近千万元。德清县全县农田土地流转面积已达19.9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75%。目前,农业生产企业与种养大户已达5467家,其中经营规模1000亩以上的已有22家,最大的清溪鳖业公司经营面积达3200亩。规模经营也带动了产业链的拉长与拓展。如清溪鳖业公司还结合养殖业开辟了以钓鳖观光为主的特色休闲旅游。结合鳖塘轮作,投建现代设施,试种优质稻,打算奖励与名牌产品清溪鳖挂钩营销。三市县不少规模较大的特色农林牧渔业基地纷纷兼营起特色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和农家乐等综合服务业。

用工业化思路构建现代农业支撑与保障体系

    温岭、临海、德清在以工业化思路与方略发展现代农业中,市、县党委和政府都着力构建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体系与保障体系。他们有许多共性的做法,也有各自的一些独创或特色。

    在支撑体系建设方面主要有三:

    一是健全农业信息搜集与发布制度,不断提高农业信息化服务水平。温岭市全面开展“百万农民信箱”建设,全市注册农民信箱人数达39604人。迄今农民信箱发送信息总数已达103万条,其中利用农民信箱发布防冻抗寒抗台等公共信息979条、农产品供求信息890条。温岭市加强农村劳动力资源和用工需求调查,建立了内存劳动力留转信息库和用工市场信息库。德清县委、现政府根据“开放带动,接轨沪杭”战略和“强工业、精农业、扩城市、兴三产”的四个工作重点,不断健全本县以推进名、优、特和绿色农产品发展、促进农业企业与农民开展标准化和品牌建设为主的信息网络。

    二是实施不同层次的现代农业从业者及转移农民的素质培训工程。温岭市坚持以市场为需求、以转移为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2006年,共投入1339万元,累计培训各类农村劳动力42680人,其中农业专业技能培训3528人,农业后备劳动力培训880人,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9368人,发放培训证书36713本。临海市实施发展现代农业的“阳光培训工程”。他们一手充分利用各类农业教育资源,根据农业主导产业发展需求,加强对专业大户、合作社骨干和农业企业经营者的培训,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掌握现代农业知识与技能的农业生产经营者;一手积极推进“村企连结”的订单培训方式,开展“万名特色技工”培训项目,在积极培育适应现代农业发展新型农民的同时,把转移农民的培训与就业有效对接起来,努力实现培训一个、合格一个、转移一个。

    三是把推进农业科技合作与引进农业高级技术人才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升科技水平。德清县始终把科技放在首位,走科技密集型发展“名、优、特、绿”优势农业的路子,在不断健全农技推广网络、加强种子种苗工程建设、大力推广应用农业“三新”技术的同时,积极主动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人才与科研的优势,借力提升本县农业科技水平、广泛实施农业科技合作项目,创新性地构建起并不断深化“产学研”德清模式。2005年、2006年两年农业、林业即组织县级技术推广站、农业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实施科技合作项目19项,共安排专业合作社科技合作专项经费200万元。温岭市目前已有70多家农产品基地(企业、合作社)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同时,他们将合作与引进人才结合起来,迄今全市已引进吸收不同层次现代农业人才525名。如新曙光农业有限公司于2004年聘请宁波农科院为技术支撑单位,引进高中级职称人才及大学毕业生15人,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引进、试验、示范与推广,实施现代化生产经营管理。2006年该公司650亩标准化大棚基地实现单位面积产值9800元、利润4000多元。台州罗氏果业有限公司与浙江大学、省农科院建立长期技术合作关系,现有技术人员27人、专家4人。

    在保障体系建构上也主要有三:

    其一,制订出台扶持与鼓励政策,加大发展现代农业投入的力度。2005年和2006年,温岭市委、市政府分别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农村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全面实施“村村新”工程,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的扶持力度,规定市、镇两级财政每年对农业的投入资金不少于6000万元,重点扶持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专业合作社、种子种苗工程、信息化示范工程、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民素质培训工程等项目。对获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国家无公害农产品、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的,每只分别奖励10万元、5万元、2万元、1万元。临海市以着力达造现代农业强市为目标,加大政策激励引导力量,形成“政府推动,部门联动,合作组织带动”的格局,把着力打造柑桔、杨梅、茶叶、西兰花四大主导产业等现代农业与打造现代农业强村、强镇紧密结合起来,不仅形成了现代农业的“四张新名片”,还有力推进了做精做优区域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各类农业特色园区、畜牧业、“渔家乐”等新兴观光产业,不断拓展农业相关产业领域。从今年开始,该市又启动“百村千户科技示范推广”活动,并要求主导产业所在的重点镇(街道)必须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场,每个村确定科技示范户,对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中作出重大贡献的优秀人员市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德清县一手加大政府投入与政策扶持的力度;一手积极招商引资和发动社会多元主体对现代农业投入,形成了工商资本、外商资本、民间资本共同加大对现代农业投入的多元化投资结构。自2003年以来,该县先后出台了《关于培育农业企业加快农业企业化步伐的若干意见》、《关于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推进农业企业化的若干意见》、《关于增强农业主体创造力加快农业企业化发展的意见》,在农业企业注册登记、信贷、税收、用地、建设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对农业企业开展标准化和品牌建设、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规模型生产基地、发展外向型农业、技术改造、科技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进行补助或奖励;对农业重大项目加大扶持力度,实行一企一策办法。2003年至2006年县级公补助或奖励农业企业化资金2600余万元。2003年以来共引进农业外资(含农产品加工项目)9912.8万美元,县内外资20.68亿元,同时县内农民通过股份制方式兴办的310多个农业企业的总股本金也达到1.14多亿元。

    其二,创新并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加速土地流转,为现代农业发展创造基础性根本性条件。三市、县都从本地实际出发,坚持“依法、有序、有偿、创新”的原则,积极引导和鼓励村留土地、农户联产承包土地在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剥离的基础上向农业企业、农业基地集中,发展规模经营、品牌经营、特色经营。他们及时研究制定土地流转新政策。如德清县对土地使用权中、长期转让的农户实施了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全县已有19万多亩土地实行流转,占全部土地的70%以上。

    其三,积极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及金融信贷等其他相关保障工作,建立农业风险防范与安全保障机制。温岭、临海两市地处浙江东南沿海,遭受台风等自然灾害的频率很高,属农业灾害高风险地区。2006年温岭市作为浙江省11个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共保经营试点县(市)之一,采取“1+X”模式,选定水稻、大棚蔬菜(西瓜)、生猪、鸡、鸭5个险种开展试点。2006年全市办理农险业务1148笔,总保额5178.7万元,总保费264.3万元,保险收入位列全省首位,占11个试点县(市)保费总收入的26.4%。2007年,临海市也被列为全省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县之一。他们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吃透政策要领,选好试点项目,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和实施政策,现试点工作正在全面展开。同时,他们还积极做好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等工作,为现代农业的稳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德清县筹资1600万元组建了县农业发展担保公司,累计为农业企业提供贷款担保7500万元,有效缓解了农业企业贷款难问题。在完善、提升和加快建设全县发展现代农业的“六大体系”中,还积极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农业生态环境和保护体系、农业法制保障和动植物疫病控制体系建设。

启示与建议

    温岭、临海、德清三市、县用工业化思路发展现代农业的成功的探索实践,为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之中的浙江乃至更广泛地区,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与有益的启示,并触及不少理论与实践的重大问题,引发我们的思索。

    启示与建议之一:以工业化理念与方略发展现代农业,其实质是对农业增长方式、经营方式的又一次重大变革和制度创新;这一变革与创新已经显示出农业、农村、农民的更加美好前程,实践证明是既符合农业二十多年全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又顺应国内外市场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及相关消费的需求的;因此,这一经验有必要从本质上作出更加全面的理论总结与剖析,并在面上推广。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精髓。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标志是生产力的现代化,因此,必然要求有先进的、现代化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没有农业社会经济制度的现代化。落后的农业生产关系就会形成一种桎梏,阻碍先进的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毋用置疑,家庭承包经营构建了我国现代农业和农民权责利相统一、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相统一的基础生产关系,极大地解放了农村劳动力与生产力,不仅为我国的农业、农村发展并且更为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作出了奠基性的巨大贡献。但是,也要看到,由于生产经营组织过于分散,原有的统分经营模式已经不利于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要素在更大范围的更优化配置,不适应现代农业尤其是规模化经营的发展要求。如我国出口的农产品屡屡遭受外国的技术壁垒的阻挡,其主要原因就是我们的生产者还没有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组织起来,使农业的整个生产过程得不到严格的有效的控制。因此,我们必须与时俱进,顺应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勇于创新,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制度。所谓现代农业制度,就是适应和促进现代农业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制度的总和,具体说就是土地制度、生产组织、经营方式和与之相配套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运行机制以及政策、法律法规的集合。建立现代农业制度,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一些经验,但不能照搬,也不是从零做起。农业农村改革近三十年来,我们已经创造并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象温岭、临海、德清等我省一大批市、县创造的这些新经验,就是建立在原有经验根基上的发展。只要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发扬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精神,把这些来之不易的经验加以集成创新,就能勾勒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农业制度的基本构架。

    这里需要强调指出的是,我们决不能看到家庭承包经营生产分散的组织形式而怀疑甚或否定其基础生产组织形式。而要充分认识到,现代农业首先也是适合以家庭为经营单位的;同时,家庭承包经营创造了极好的利益机制,较适合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合作基础,因而仍然具有强大的活力与旺盛的生命力,并且不仅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最基本“起点”与“根基”,也是我们所要建设的现代农业制度中最基本的“细胞”与“有机源”。我们决不能再犯以往那种超越历史发展阶段、急于求成而搞单纯行政命令、“一平二调”、“归大堆”之类的错误了。现代农业的合作制、企业化产业化和现代农业的发达的社会化服务等等。都需要我们用市场化的目标、机制与手段去引导、组织和推进。

    随着我省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提升,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必然下降,但这不等于农业不重要,发展现代农业不紧迫。农业的极其重要的地位与作用永远是其他任何产业都不可替代的。农业强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所以,发展现代农业不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也关乎我国整个现代化的全局。当前,各级党委、政府有必要对发展现代农业问题进行一次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入的调查与研究,切实加强对探索发展现代农业新路子的工作领导。转变政府职能不是放松甚至放弃对农业的领导,而是要求政府领导及部门顺应我国经济发展和世界农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与趋势,转变观念,转变工作方式,进行创新性实践,积极引领和推进又好又快地发展现代农业。

    启示与建议之二:发展现代农业、建构现代农业制度的核心是推行农业企业化产业化市场化经营,必须始终牢牢把握以市场为导向、为核心和抓手,积极探索我国小规模的农户生产与社会化大市场衔接的有效途径与方式,正确处理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现代农业制度所涉猎的各种关系与问题。

    温岭、临海、德清三市、县与我省许多地方以往曾经经历过的实践告诉我们,重新确立农户承包经营为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微观基础后,我们曾经作过“引导农民走市场”的许多尝试,但大多结果不理想。特别是那些简单地把农民推向市场的做法,引来的只能是农副产品生产的大起大落,农民利益的损伤,有的局部甚至导致灾难性后果,这以后,也曾尝试过主要以供销合作社与城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商业等主体衔接农业与农民的路子,也由于利益机制、市场化机制存在较大问题,仍然不能较好促成农业的产业化现代经营。总结了这些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后,三市县走的是一条农业企业化产业化市场化的新型路子,即积极引导农民围绕市场需要并具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建立合作组织、培育和扶持实行股份合作或资本等多种要素松散型合作的“龙头企业”,进而实行推行基地式品牌化市场化综合经营。这就较好地解决了以市场为主导力量、利益机制合理便捷和有效提升农业产业经营水平与效率效益的问题,从而取得各方俱佳的可喜成效。美国、日本、欧洲不少发达国家的农民有着上百年的合作历史,农民素质也比较高,他们走过的基本路径是“农户+合作社+公司”。即农户自愿组织起来成立合作社,随着合作社的发展,合作社又办起了农产品加工厂或多种经营功能的各类公司。日本、荷兰等一些国家的合作社已经发展成为在国内外均具较大影响的经济组织。而我国的情况不同。从作为地处东南沿海发达地区三市、县看,由于我们的农业、农村合作组织发展时间短,农户素质欠高,完全靠农户自发组织起来的相对更少。所以,在发展现代农业初期,更多的情况是在市场引导、能人冒出、政府鼓励和扶持的农业“龙头公司”带动下发展。起初多为“公司+农户”的形式。随着公司的发展,公司无力与千家万户打交道,又要降低交易成本,就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推动农户实行多种方式的合作与联合协作,形成了与发达国家完全相反的路径,即“公司+合作社+农户”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研发机构+合作社+农户”等。是否可以说,这正是符合我国我省国情、省情的农业企业化产业化经营的基本组织形式。它有效实现了小农户与大市场的顺利对接,在不触动农户承包经营权或继续在农户小规模经营的基础上,通过吸收包括外来要素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流转与配置以及在产业链上的分工与合作,将各经济主体的利益有机结合起来,以产业链条或产业体系的“有机整体”面貌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搏击,外拓市场竞争能力,内化市场风险,共创双赢或多赢的效益。它既克服了传统观念上农户小规模经营的弊端,又大大提高了农业、农户的组织化程度,还由于产业链或产业体系的集聚效应使得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理念、管理手段等有了大有作为的空间,显著壮大和提升了农户及其相关的农业产业链、产业体系在市场竞争中的生存发展能力与竞争力。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农业企业化产业化经营是个庞杂又动态发展的系统,如果不紧紧抓牢市场这个导向、核心与抓手,即精心做好与包括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在内的社会化大市场相衔接的工作,那么风险仍然是很大的,经营也会失去旺盛持久的活力与张力。要看到并引导所有的农业经营者与劳动者看到,随着我国温饱问题基本解决、许多地区基本实现初步小康后,人们对农业的需求开始发生了深刻变化,不仅对农产品的质量和多样化提出新要求,并且也要求农业功能的多元化,如生态环保、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等等。显然,如此丰富和多样化的需求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业生产者难以提供和满足的。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正是要求并促使农业的经营者、劳动者学会并懂得经营农业。而要经营好农业,必然借鉴工商企业的经验,将工商企业的经营之道嫁接于传统农业。

    同时,我们必须确立支持农业企业化产业化市场化即是扶持农业与农民的思想。不仅要引导和帮助农业龙头企业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并且必须引导他们按照市场化要求及其规则,与农民建立密切、合理的利益链接机制,搞活搞精经营。要重点扶持龙头企业,也要更多地扶持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增强他们的实力,提高他们与龙头企业的谈判地位。要更加重视并扶持围绕衔接社会化大市场、联结大网络、搞活大流通,建构多种所有制、多种形式的农业投入机制和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

    启示与建议之三: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现代农业制度,必然呼唤并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要按照建立和完善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制度的要求,调整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农业、农村工作的职能定位,创新体制架构与工作机制、工作方式。

我国农村继家庭承包经营、税费改革之后,目前已进入第三步改革即综合改革阶段。前不久,温家宝总理指出,第三步改革的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和完善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制度。在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现代农业制度中,政府应当转变哪些职能并怎样实现转变?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借鉴温岭、临海、德清三市、县的实践与经验,当前拟突出抓好以下几个转变:

    第一,转变投入机制、转变公共财政职能。必须进一步持续加大政府公共财政的投入,并转变政府财政投入的方向与方式,把政府的钱主要用于推进农业企业化产业化市场化经营、建设现代农业制度的关节点上,并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同时,转变观念,不断开辟新的农业投入渠道,逐步形成农民积极筹资投劳和流转土地经营权、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资本与技术及经营管理能力等多种要素的多元化多形式投入新机制。

    第二,转变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装备水平的投入、组织建设和使用管理方式。既要把农田水利设施和适用于高技术、能够抗灾害的种植大棚和养殖设施等基本建设作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行农业企业化产业化经营的一件大事来抓,又要积极探索更好实现建、管、用权责利更好统一的有效形式。如三市县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农民开展直接受益的农田水利等工程建设,实施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等做法;运用政策引导、行政推动、市场化组织、鼓励先进等手段,重点支持有机肥改造和水肥一体化设施建设,着力推进、不断扩大农产品有机化、无公害化、优质化进程与范围,不但有效推进了农产品品牌建设,还有效保护和提高了耕地质量;鼓励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及农村清洁能源,既发展了现代农业,又优化了农业与农村环境。

    第三,转变农业科技工作方式,创新建设现代农业科技体系。从三市、县的实际看,除了拟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投入,加强国家、省科研基地和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创新建设外,还应更加重视深化农业科研院所的改革、转变高等院校农业教育与教学科研方式,推动有限的农业科研精英与骨干力量,更有积极性地更多更自觉地融合到现代农业发展的第一线去,充分释放院所高校及科研骨干的能量。同时,重视和鼓励农业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自办科研与科技推广机构。从三市县情况看,我们的不少农产品的种苗还掌握在荷兰、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的手里,而另一方面,我国的农产品出口又遇到日益增多的技术壁垒。因此,我国我省各级政府及农业科研机构应切实加强农业各类种苗的自主创新科研与培育;同时,切实加强农业标准化生产的研究与推广。

第四,转变农业规划职能与方式,更好地依据社会化大市场的需求与发展,指导和引导区域农业发展与结构优化。要从农业不仅具有食品保障功能,并且具有原料供给、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出发,科学预测和判断国内外市场需求,从本地的综合优势与核心竞争力出发,既有一定前瞻性又具有可行性地制定区域农业发展指导规划;要从发展现代农业企业化产业化经营必须配之以多重支撑与保障体系出发,将农业规划拓展为全方位的综合性规划。

第五,要把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现代农业制度同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同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紧密结合起来,转变就农业抓农业的思维和方式。要改革和完善农村基层行政管理体制,处理好市、县政府、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的关系;在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稳定渔民的水域滩涂养殖使用权,规范土地与水域承包经营权流转,加快推进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明晰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的同时,从法规与政策上,健全和完善诸如进一步延长承包经营权和赋予更大流转自主权、延长流转经营期限,以及基础设施投入与耕地、水域质量保障评估等在内的规制。要把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地结合起来,加大以城带乡、以工哺农的力度,统筹发展,互相促进。在充分发挥政府制定制度与经济运行中作用的同时,也要按照现代农业市场化经营的要求规范和约束政府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