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的重量:广州地名沧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0:14:35
芦荻巷 

  现在广州中山七路附近,有一条叫芦荻巷的街道,很久以前,这里曾是芦苇丛生的江岸。 

  广州地貌变迁很大。1937年,我国著名地理学家吴尚时教授,曾在广州市郊七星岗发现海蚀崖和海蚀平台,证明至少距今六千年前,广州大部分地方为海水所淹没,当时狮子洋的海浪可以直拍越秀山麓。珠江三角洲实际上是东、西、北三江在海湾上淤浅而成的。宝源路地层的海贝年代,鉴定为二千一百年前,说明这一带汉代还是海域。直到唐代和宋代,黄埔附近的水域仍被称为大海,海珠桥附近被称为小海。 

  宋初,中山六路西门口以西的地方,仍未成陆,波浪滔滔。古代广州三石之一浮丘石(位于中山七路东侧),还是一块微微露出水面的礁石。浮丘石的地理位置正好在芦荻巷的附近,因此,这一带成陆之前,完全有可能是芦苇丛生的江岸,那么芦荻巷当是名副其实的了。 

  桑地街沧桑 

  广州著名商业街,在越秀区。东起北京路,西至广州起义路,长551米,宽7米。建于宋代,因街内多为豪门巨商宅第而取名,著名的“许地”即在此。清朝时曾有“苏杭街”之称。1966年改称群众街,1981年复名。1980年10月正式开辟工业品市场,建有简易钢架档位,有700多户个体商业摊档,主要经营服装、百货、工艺品和鞋帽等等,以批量销售为主,兼有零售、来料加工、代销等,价格低廉,是广州商业的橱窗之一,也是旅游、购物、观光之地。 

  濠畔街的盛衰 

  在市区西南部,大德路南侧,东连解放南路,西接人民南路。因在明朝广州护城濠之南畔而得名。据史书记载,明代广州濠畔街之盛,可与南京秦淮河媲美。清代时,濠畔街西段是广州金融商业中心。各地会馆集中于此,规模宏大,各会馆门前均建有戏台。银号(钱庄)多间,直到光绪中期,由于金融受英国入侵打击才逐渐衰退直至倒闭。咸丰同治年间,这里已经有经营多种商品的店铺,多是前店后仓。濠畔街后来逐渐演变成一个小商品作坊街,很有特色。清末民初,这里是广州最大的乐器生产作坊,并有牛皮革业和多种手工业生产。解放后,濠畔街成为牛皮、牛皮散件、制鞋配件街。这里除了有1946年开业的全市最大的建成鞋料店外,尚有100多间个体、集体皮鞋皮料店摊,能买到各种各样的鞋料。 
 二沙地是芳村区的地名,现在附近有个省内最大的花卉市场,不但规模大、更兼建筑相当精美,都是些欧式小别墅、玻璃顶小屋子,配合了周围的绿化环境和广州少有的宽马路,很应该是广州的新一景。广州叫“沙地”的即冲积平原,是典型的珠江三角洲地理现象。二沙地属“花地”的范围,自古以来,芳村就有种植鲜花的习惯,现在更成了全国闻名的花木集散地,“芳”村便愈发的芳香、而“花地”几十年来也因应成为羊城晚报的一个招牌栏目。 
 惠爱大街 城内东西向主要街道,分为十约。宽约5~7米,官衙前空地可阔至50米(如将军署前),为商业主街。今中山四、五、六路。 
三株树 今三株树南。因曾有三株巨树,故名。 
芳草街 今存。此街明代所建,因在番禺学宫先贤祠旁,故名。 
亚婆塘 今雅荷塘。 
钱局街 地在仓边街钱局前。清雍正间建有广宝钱局,又称厘局,故名。今称厘局街。 
丹桂里 今存。因在明代广东贡院附近,故名。 
都土地巷 今存。因巷内有都土地庙而得名。 
都府街 今存。历代曾在此建都督府,故名。 
旧仓巷 今存。宋代曾在此建过盐仓,故名。 
秉政街 今存。街内曾有秉正庙(为纪念张买办事秉公而建),故名秉政街。 
百岁坊 今存。清代有百岁牌坊(为祝贺百岁老人黄天球而建),故名。 
拾桂坊 今存。清代贡院旁。科举及第雅称“拾桂”,故名。 
龙腾里 今存。清代广东贡院旁,故名。 
龙虎墙 今存。明清时是贡院的一段西墙,墙上曾张贴公布科举名次的“龙虎榜”, 
大塘街 今存。宋代为文溪河道,后淤塞为鱼塘,明代填塘建街,故名。 
高华里 今存。清代为按察司狱司,民国19年(1930)拆狱建街。 
长塘街 今存。曾有长条形鱼塘,故名。 
近圣里 今存。因近广州府学的孔子庙,故名。 
府学西街 今存。在宋代所建广州府学之西,故名。 
学源里 今存。原为宋代所建府学,后变为民居。 
圣贤里 今存。曾有明代著名学者黄瑜、黄佐故居,故名。 
贤思街 今存。原为明代广东盐运提举司所在地,故曾名盐司街,后取谐音为贤思街。 
双门底 因在宋代“双门”附近,故名。广州主要商业街。街西为南海县,街东为番禺县。有拱北楼,咸丰十年(1860)毁,同治三年(1864)修复。今为北京路北段。 
史家巷 清代有史家大屋,故名。今称史巷。 
善庆坊 今存善庆里,清代与德庆坊相对,含“德善皆有,可庆可贺”之意而名之。 
善庆街 今存。原意取“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之意。 
长兴街 因建有长兴楼而得名,今名长兴里。 
光孝街 今光孝路。因有光孝寺而得名。 
光塔街 今光塔路。因有光塔而得名。 
大市街 今惠福西路。街北有坡山穗石洞、五仙观。 
四牌楼 今解放中路。清初名忠贤街,固有惠爱、忠贤、孝友、贞烈四坊而得名。广州南北主街。 
魁 巷 今存。明初,内有魁星楼,故名。 
仙湖街 今存。因南汉南宫的仙湖而得名。 
惠福巷 今存部分。明代建有惠福夫人祠,故名。 
书坊街 今存。清代街内多为书店和文具店,故名。 
九曜街 康熙二十二年(1683)建提督学院署。有环碧园,康熙、乾隆时名园,光绪二十一年(1895)改称喻园。街今存,称九曜坊。 
朝观街 即“潮水可灌人”之意。今存。 
大有仓 今存。因原为清代粮仓大有仓,故名。 
流水井 今存。因街内有唐代流水井,故名。 
龙藏街 今存。因明代龙藏寺而得名。 
双门底 指拱北楼一段。今北京路一段。 
华宁里 俗名黄泥巷。今存。 
七块石 本南汉宝石桥,七块长条巨石铺成,因地面淤高成街,故名。下即左一脉渠道。今存。 
花塔街 有净慧寺(六榕寺),因六榕塔(俗称花塔)而得名。今六榕路。 
吊碑井 井在街口。井北侧有白垩纪红色砂岩石条嵌入井壁,下半部斜挂水中,故名。今福泉街。 
高第街 今存。宋代此处多高门第宅,故名。 
宜安里 今存。宋代此处多为许氏宜安堂之产业,故名。 
素波巷 今存。宋代此处在广州城门--素波门之前,故名 
木排头 今存。宋代此处为珠江岸边,常泊放木排,故名。 
大新街 多象牙店。今大新路。 
小新街 今存。与大新街为邻,但小于大?陆郑?故名?? 
石亭巷 今存。清初岑石亭在此建屋,巷口牌坊书“石亭巷”,故名。 
相公巷 今存。因明代有吴相公祠,故名。 
状元坊 今存。因有宋代状元张镇孙故居,故名。 
达新街 今存。因连接大、小新街而得名。 
卖麻街 今存。因宋代有织网及实麻皮之集市,故名。 
晏公街 今存。因明代有晏公庙,故名。 
珠光里 康熙时有珠光殿文昌宫,相传上梁之夕有珠大如碗,其光竟天,故名。今扩为珠光路。 
回龙社 今有回龙直街及回龙上、下街,无回龙社之名。 
海味街 清代为海味集市,故名。今存。 
古仓前 毁于日军飞机轰炸。 
会仙街 拆城时改建成今一德路。 
仓前街 南下天字码头。因位于清代驻粤八旗兵的谷仓之前,故名。今名仓前直街。 
五仙直街 今为五仙里。因清代有五仙门而得名。 
龙王直街 今存。清初建有龙王庙,故名。 
迎珠街 今存。该街20年代仍为珠江河边,与海珠石相对,故名。 
连珠街 今存。因与迎珠街为邻,故名。 
油栏直街 今海珠南路,路之西仍有一段名为油栏通衢。 
石公祠直街 今存。清初有石公祠(祀清两广总督石琳),故名。 
潮音街 原为江中七星礁,阻潮声噪,清代又有潮音庵,故名。 
第一津 今存。明代城西护城河第一个埗头,故名。 
珠联百睦 联珠里和百睦坊之合称,今存。 
宝 岗 清初墓葬区,下多村落,清末开街,有宝岗首约。 
花洲古渡 为今水果西街(果栏)所在。 
珠海波光 为古江岸,西?ㄏ?峡。街名尚存?? 
海天四望 为古海岸,东通洪德路。街名尚存。 
龙庆坊 潘氏故里。清末发展有龙庆北、西、里、南约及龙庆坊5条次街。今存。 
同福里 海幢寺地。今存。 
客家井 客民迁入建村后始成街。今存。 
天字码头岸堤马路 光绪十二年张之洞修。由海珠桥至天字码头,长120丈(约400米),为广州第一条马路。 
长提马路 光绪三十年岑春煊始修,宣统二年(1910)建成。从海关到东濠口,长3600多米。路填宽约16.67米(涌口不填)。 
西堤马路 光绪二十九年堤工局修。由西濠口至黄沙粤汉铁路总站。 
东沙马路 光绪三十二年三月始修,翌年完成。由东较场经东明寺、牛头角至沙河,为广州第一条城郊马路。今先烈路。 
云桂桥 明何维柏建于云桂乡故居,今存,又名小港桥。三桥孔跨鸭墩水,为花岗岩东瓜石条砌筑。长34.86米,宽3.4米。桥墩有分水尖,上端出两层挑梁,承托桥面石梁。边梁中刻“云桂”二字。桥西立“云桂桥之神位”。清多次重修,最后一次修葺在宣统三年。 
漱珠桥 在河南龙溪北口。十三行富商潘启购地开龙溪乡时在运粮河界河上建三桥,漱珠桥为其中之一(另二桥为环珠、跃龙)。桥建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今存部分,并成为旱桥。 
环珠桥 在龙溪首约,潘启建于乾隆三十五年。今成旱桥,旁即同福路路桥。 
凤安桥 龙溪第四桥,在鸡鸭滘口。旁即凤凰岗,有炮台。 
东 桥 在沙面,又名法国桥。桥有步级,防车辆入内。今存,曾吊起移位。 
西 桥 在沙面,又名英国桥。为入岛主道。有步级防车驶入。 
东濠桥 连接长堤和火车站,又名东堤桥。建于光绪三十三年,初为木桥,长约29米。今为铁桥。 
百子桥 在紫来街东口,因建育婴堂而得名。 
利济桥 跨海珠涌,清中叶易为石桥,改“待月”为“利济”。抗日战争期间桥栏大部分被毁,只存石板桥面及小部分栏杆,90年代复原。
 位于海珠中路西侧的擢甲里,因为居住过宋代进士黄勋和明代状元伦文叙而小有名气。印象中擢甲里可以算是广州城最古老的地名之一。原想此行可以去寻觅古老的气息,去品味宋明文化的味道,但当我真正行走在这条小巷上的时候,却深深体会到什么是过眼云烟,短短的二百多米,除却巷头擢甲里的门牌,没有任何可以和其它普通街道相区别的地方,现在的擢甲里,有的只是平静的街道、够不上年份的旧楼、麻将桌上厮混的老人。 

    现在的广州地图上很容易忽略二百多米长的擢甲里,但史书上却无法抹杀这短短的小巷。从目前可查的最早的明代地图中,就可以发现“擢甲里”的字样。至于擢甲里名字的来历,当地的居委会和居民都表示一无所知,有个别人猜测是不是和曾经住在福地巷和擢甲里交界的明代状元伦文叙有关,但根据《广州地名志》记载:曾经居此的宋代进士黄勋高中后重修故居,定巷名为擢甲。而进一步的内容,记者在广州图书馆的地方文献中查得,《广州城坊志》记录,宋绍兴二年,黄勋得中进士之后,当时的南海郡守李陵十分看中他的才华,为黄勋修葺府第,并将其所居地起名为“擢甲里”。事有凑巧的是,黄勋的弟弟黄熙在后一科科举考试中也得中进士。关于黄勋这个人,史书中记载他非常孝顺,母亲去世的时候因为家境贫寒没有钱来操办丧事,有人劝他火葬算了,黄勋却哭泣着说:“我母亲有什么罪,为什么要受到这样的待遇?”因而坚持不火葬,在当时也是至情至性之人。 

    战争阴影下的历史断层 

    《广州地名志》的副主编廖汝忠老师向我们介绍说,城市和农村不一样,农村的居民以土地为生,居住相对稳定,所以经常可以发现世袭多代的宗族。但是在城市,特别是在像广州这样的城市,人口流动性比较大,再经历几次战争带来的迁徙,所以很难寻找到一个居住稳定的世族。 

    擢甲里就是如此,在清朝,擢甲里以及附近的朝天路、光塔路曾经是满族聚居地。但是,20世纪上半叶的战争席卷了擢甲里,目前居住于此的这批居民,大多是解放后从广州附近的农村迁移过来的,这里的建筑也都是解放后修建的。肖三伯是这里最老资格的居民之一,他回忆说:“1953年我从湛江搬来的时候才12岁,抗日战争中日本人的飞机大炮让擢甲里成为废墟一片,我当时就租了一块烂地,开了一个铁匠铺,记得当时到擢甲里来居住的很多人都和我一样,都是从农村来到广州的打工仔,大家用自己的双手建立起了今天的擢甲里。至于当地原来的居民,基本上都躲避战火走了。” 

    其实在擢甲里的历史上,类似影响的事件可能还有很多,白云苍狗的起起伏伏让擢甲里发生了若干个历史断层,因此现在的居民对于擢甲里的由来所知甚少,也就不难理解了。 

    更名风暴中的幸免于难 

    擢甲,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擢为擢升,甲表示居第一位。两者合在一起字面理解为提拔到第一的位置,隐含科举高中的意思。在广州,类似于擢甲里这样的地名原先有不少,像现在的红专里,是从科甲里更名而来的,现在的进步里,之前的名字叫做进士里。文革的时候除四旧,所谓的科甲里、进士里等等都被算为封建主义的糟粕割掉了尾巴,换上的是最有那个时代烙印的词汇。 

     那么为什么擢甲里幸免于难呢?廖汝忠老师分析认为,是更改地名的人文化水平不高的原因。一般县级以上的地名是由政府来制订的,但是像城市中小街道、小胡同的命名或者更名,基本上是住在本地的百姓行为,擢甲这个词对于当时更名的人来说可能超出了他理解的范畴。 

    擢甲里以后会不会被更名呢?廖老师觉得可能性不大,毕竟地名有相对稳定性,如果经常变动,对历史的考证、文化的延续都是不利的。 

    名副其实的风水宝地 

    在擢甲里的西侧,还有一条福地巷,因明代居住此地的伦文叙中了状元,其子伦以谅、伦以训先后为探花、榜眼,故取名“福地”,寓人杰地灵之意。严格意义上讲,福地巷应该是擢甲里的一部分。《广州城坊志》中记载说“福地巷在西门擢甲里内”,而传说中的伦文叙故居————福地巷1号就地处擢甲里的中段,两者构成一个“丁”字形状。 

    根据住在福地巷1号对面、擢甲里38号的一位阿婆回忆,80年代的时候,福地巷1号还住一位姓伦的老太太,据说是伦文叙的后人,不过现在老人家已经撒手西去,而福地巷1号的地址上也在1997年建起了穗安楼。26层的穗安楼是擢甲里最高的建筑,它的一至三层是整个华南最大的邮币卡交易中心。 

    在《广州城坊志》上还有这样一种意见:伦文叙的府第就是原来宋代黄勋的故居,由此看来,福地巷1号是名副其实的风水宝地。 

    个人闲逛 

    在老城区行走,总是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发现,因此步行是最好的方式。 

    从地铁的西门口站出来,北行是通往光孝寺的光孝路,南行是纸行路,相传纸行路在明代时多为造纸手工作坊,但现如今作坊的痕迹荡然无存。 

    沿着纸行路往南走200米左右就到了光塔路,光塔路因为唐代所建的光塔而得名,光塔路距离擢甲里不到二十米的地方是广州市满族小学,它是全国第一所也是广州市唯一的一所满族小学。 

    这家满族小学还颇有些故事,据说它是建立在原来满族镶红旗宗祠之上的,在满清政府被推翻后,习惯了领取官家俸禄的八旗子弟一下掉到了社会最底层,满族人孩子的教育成为很头痛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满族镶红旗人汪宗猷于1946年6月,筹办了广州市满族小学的前身————国光小学。1954年11月,汪宗猷将全部校产献给国家,从此国光小学由私立改为公立,1956年更名为“广州市满族小学”。 

    过了擢甲里再往前走不远就到了进步里,原名进士里的它在史料上很难确定名字的由来,有后人推测可能也是和擢甲里的宋代进士黄勋有关。 

    进步里的对面是玛瑙巷,这个唐代中东商人的玛瑙集市已经被多幢高层民居所取代。进入玛瑙巷约100米,有一条因为宋代名臣崔与之的府邸而得名的崔府街,《宋史·表卷第四·宰辅》中清清楚楚地记载着崔与之曾任宰相4年,其实他一日也未到任,倒是先后13次向皇帝提出辞任此职,这在历史上也算是独一无二的事了。 
 原名泰通坊,因宋代状元张镇孙的故居在此,所以更名状元坊。说是状元坊,其实并不是很大的一个广场什么的,而只是一条非常狭窄的小街,宽处不过4米左右,而窄的地方更加是1—2米而已。沿街两边都是一两层的小楼房,装修都是采用米黄带红色的瓷砖。 
它的位置在市政府西南,人民南路东侧,东接天成路。原名泰通坊,因宋代状元张镇孙的故居在此,所以更名状元坊。还有一种说法也认为是纪念宋代状元张镇孙,不过详情是:当时元军压境,广州告急,粮食尽,外援绝,为保广州城百姓免遭入城元兵的屠杀,张镇孙宁愿自己投降被俘,广州因此没有遭屠城之祸。张镇孙在被元兵押解上京的途中,在大庾岭愤而自尽。所以广州人民为张镇孙故居立了状元牌坊,将他原来住的街“泰通里”改名为“状元坊”。 


现在是广州有名的新潮学生市场,什么新奇好玩的东西都有。
 一百多年前,在广州状元坊,有间首饰铺名叫“朱义盛”。
   50年代初状元坊有几间“朱义盛”,XX“朱义盛”,有间叫做老号“朱义盛”,水池养有一只大龟,表示“老号”。
   “朱义盛”专卖镀金(银)的首饰,(假)金银首饰。
    广州有竭后语:朱义盛──流野(假冒的东西)。
 东山

  东山,因以前有座东山寺而得名,旧东山寺大概就在“东百”对面的东山小公园一带。寺右村、寺贝底、寺贝通津等村名、地名都与东山寺有关,大概的意思就是寺后边一带的村和路。

  东山是广州的老城区,以前仅指中山一路附近,而现在的东山区则包括了德政路以南水荫路以东的大片区域。 

新河浦,因以前叫新河浦村而得名。现在新河浦的房屋,都是民国陈济堂时期那些归国华侨起的,听讲,当时那一带地皮都给华侨们买下了。所以以前的人讲,东山少爷,就是指那一带的华侨子第,意思就是有一定素质有钱仔的意思。顺便讲埋,西关小姐其实是指西关一带的女仕好打扮,会打扮的意思,也就是靓的意思! 
另外,听讲现在新河浦那边的恤孤院路,以前真的有孤儿院的,就是这个原因,此路叫此名。 

  梅花村,那里其实从来都不是村,那里是陈济堂主粤时期才建成的,主要都是陈济堂兄弟等人高官及一些要员的住所,亦可以讲是政府官员的官邸,听讲当时此村建成时相当有规划,楼房一般为二至三层的小洋房同,道街宽阔,人们在当时就叫模范村。由村主要道都种两列梅花,所以模范村又叫梅花村。 

  扬(杨)箕村,以前叫播箕村,由于其地形中间高四边低,象一只倒放的播箕(播种用的梢箕,栯圆形的),于是播箕村,由于口音的问题,时间长了,竟叫成了扬(杨)箕村。 

天河

  天河(村),其实天河并没有什么神仙似传说,“什么天河其实没有河”乱说的成份相当高。 

  天河村姓李,是河南大塘村的分支,由于民国期间,大塘村出了个督军李福林(27年震压广州起义,他功劳好大),村人相当骄傲,籍此大塘村就多了个名字,天池,作为大塘的分支,有“车边”岂可以放过,你叫天池,那么我叫天河。天河村就是这样叫来的。 

  后来抗战期间,日本仔在天河村后边(东边),建了一个军用机场,叫天河机场(地址在现在天河公交场一带),于是,天河村到石牌岗一带,就被人们泛指成天河了。 
 惠如楼始建于清光绪元年(1875年),是广州历史最悠久的茶楼之一。原址在中山五路117号,1995年3月因地铁建设需要,搬迁至三元里广花路 212号。惠如楼原是陈惠如夫妇经营的小食肆,由于陈氏多财善贾,食品味美价廉,故生意蓬勃发展,以后陆续增设了三如、多如、太如等“九如”的如字号茶楼,成为当时茶楼业的巨子。到了本世纪20年代,广州食坛盛行设“唱女伶”以招徕顾客,惠如楼地处闹市,自然成为女伶出没的地方。这些来来去去的女伶,既为惠如楼带来日益增多的食客,又使惠如楼的声名四处传扬。1965年公私合营后,惠如楼成为国有企业。此后,经过多次扩建装修,至80年代中期,已成为一间楼高五层、近1000个座位的大中型酒楼。如今拆迁重建的惠如楼,经营面积 2000多平方米,座位 500多个,其门面装璜、室内陈设布局与搬迁前的老茶楼相比,古朴中蕴含着现代、豪华的气派。 惠如楼历经百年不衰,其成功之道就在于历代经营者都以热情待客、讲求菜点的质优价廉为经营宗旨,不断创造新的业绩。惠如楼一向经营正宗粤菜,如“百花鲜竹盒”、“碧绿桃花卷”、“惠如清香鸡”等菜式久负盛名。同时,它的点心更值得称道。名点有“脯鱼干蒸烧卖”、“凤凰贡品月饼”、“酥皮蛋黄莲蓉包”、“榄仁萨其马”、“甘香鸡仔饼”等。“榄仁萨其马”是用新鲜鸡蛋开面粉搓成面团,压成面条后,再以纯正花生油炸至金黄,然后用白糖浆并加入少许麦牙糖拌匀成形,最后以椰蓉作底,榄仁作面,故而吃起来有浓郁的榄仁味和椰香味,具有松化可口且不粘牙、甜度适中不觉腻滞的特点。可茶可点,也可作送礼佳品。 
 上社:据说这里住的是姓陈的,让个姓谢的人住,于是叫让谢,由于谐音的关系,转变成上社. 
居民点“棠下”条释文为:“以唐姓得名,后以谐音转为‘棠’”。该居民点如确“以唐姓得名”,按当地地名习惯称呼,一般为唐家村、唐家庄、唐家舍或简称唐家、唐村之类。而称“下”者,一般指山下、树下、堤下,如古渎里村即有一小居民点名“榉树脚下”,抗日战争前当地确有若干株大榉树,这一小居民点的地名确名符其实。至于棠下村,早在五、六十年前县人即如此称呼,如此写法。溧阳民谚云:“毛尖花红棠下瓜”(毛尖为地名,盛产花红(水果);棠下所产西瓜特优)。故这条释文的根据似嫌不足。这“唐”字,并非必须忌讳或不雅之字,何以要“谐转为棠”?释文中的“后”,不知究源于何时?实际上这“棠”是一种乔木,有赤棠、白棠两种。白棠即民间所称棠梨树,既结棠梨,又是良材,过去农民多爱种植。邻县宜兴(现为市)即有同名居民点“棠下村”,其释义为:“相传因建在棠梨树下而得名”。似较符合实际。   一德路:为何叫作“一德”颇费推敲,传云原先这里的街道相当杂乱,清未重新规划,把相邻几条横街狭巷改作通衢,是名“一德”,取古语“一德立而百善从”之意。 
   
  著名的圣心教堂,即“石室”就在这条路上。因整个建筑都用花岗石砌成,故名。石室始建于1863年,竣工于1888年,是东南亚唯一的石结构天主教建筑,也是全球4座全石结构哥特式教堂建筑之一,1996年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德路不仅以石室引人注目,现在还成为广州著名的“十大商业街”中的“海味街”,而其“国际玩具中心”的雏形也已呈现。值得一提的是一德路和邻近的十三行、沙面、高第街、西来初地等是古代、近代、现代南方的贸易中心,很值得开发成旅游景点。 
 在解放中路魁巷南侧内街,街名与魁巷内文魁星有关,至于是不是有人在此中过探花,就记者实地采访发现,即使是住在这里的人也众说纷纭,有说真的出过探花的,但有的却认为这里原来是个热闹的花市,故名探花。根据史料上记载,探花巷两旁原来多为祠堂,而探花一词,书中无处考证。
在解放中路魁巷南侧内街,街名与魁巷内文魁星有关,至于是不是有人在此中过探花,就记者实地采访发现,即使是住在这里的人也众说纷纭,有说真的出过探花的,但有的却认为这里原来是个热闹的花市,故名探花。根据史料上记载,探花巷两旁原来多为祠堂,而探花一词,书中无处考证。
 “隐瞒”非“隐扪”,“萧条”非“消条”,文盲!
1949年11月,广州解放,蒋光头败逃前炸毁海珠桥,无辜平民死伤惨重,河南的房子玻璃窗被震得碎裂,正在桥上走的行人、停泊在附近的疍家船上的人死伤无数。如此惘顾人民生命的腐败政权不灭,天理不容。蒋光头还要炸毁发电厂和各大企业,中共地下党发动工人成立护厂队,与蒋光头的走狗、特务进行殊死斗争,保住工人饭碗,保住新生政权的经济命脉。解放之初,大型工厂、银行都有持枪的警卫,此后发展为持短枪、由公安部门管理和定期训练的经济警察,本大猫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想跟随人流混进潘高寿药厂去,也被门口的经济警察(上穿警服,戴警帽,下穿蓝色裤子,腰挎一支不知什么类别的短枪)拦住,呵呵。蒋光头仍不甘心失败,多次派特务到广州,企图炸电影院、戏院、发电厂、其余大型的骨干企业。英勇滴广州公安国保叔叔依靠人民群众,特务全部落网,一律枪毙,震慑住特务分子,有的怕死的契弟仲未天光就投案自首保命。其中立功的小朋友还及时改名、搬家、转学,防止蒋光头丧心病狂滴报复。

从1950年到1957年,广州经济文化蓬勃向上,欣欣向荣,大批港灿离开破破烂烂滴香港(当时香港的生活水平远远比不上广州),慕名投奔广州闹革命。1957年以后,北京那边,老毛、老刘极左思想抬头,“反右”极端扩大,工商业改造极端冒进,人民公社“大跃进”造成大倒退,老刘先是拥护老毛整倒老彭,树立两大主席的权威,后是通过“三自一包四大自由”将功补过,经济略有起色,又头脑发热搞“四清”,老刘声大气粗滴到处抓基层“走资派”,搞得很多干部“冇啖好食”,日斗夜斗,乱成一团。没想到文革狂飙起,老刘首先当了最大的走资派...... 在这二十年中,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出现过停滞,但纵向比较总有进步,不可能比解放前还差。而且老毛、老周确定广州为每年春秋两届交易会举办地,使广州成为当时全国最开放、商品经济最活跃的地区。当然香港在六十七年代已经崛起,把广州远远滴甩在后面,轮到广州阿灿大偷渡,以致形成广州城市偷渡者自成一个庞大帮派,仅是广州一个城市的偷渡者碰到一起聚堆的人就打得讲客家话、潮汕话的偷渡者落花流水(互抢衣服食物之类的)。而偷渡者中,以粤语区和兼通粤语的珠三角客家居多。直到80年代中期,广州经济崛起,发财机会比香港还多,远比偷渡强,偷渡潮瞬间枯竭,珠三角富裕村庄年年有巨额分红更让大量港灿想回乡入户,但村民代表会议坚决不同意。 

改革开放带来巨大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但是,在解放后到改革开放前,依然有民族的脊梁在拓展着中国的经济命脉,基本建设一刻也没停过,就连十年动乱期间也没停过,而且还包括投入水利、水电、建筑、交通等行业的部队。连海军部队也参与东江供水工程的建设。铁道兵部队集体转业为铁道部的工程局,工程兵部队一部分转为武警水电部队,一部分整个师滴投入深圳初创时期的基建工程,后来集体转业扎根特区,成立专门的建筑工程公司。正是改革开放前动员全国全军的力量投入经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才为改革开放的腾飞提供了最必要的条件。改革开放,并非是在一张白纸上描绘蓝图。解放初,才是真正面临一穷二白的困境,才是在一张白纸上描绘蓝图。稍懂历史的都清楚。现在,人们对社会现状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主要的原因是信息化程度高了,社会环境宽松了 ,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知情的渠道拓宽了,而不是今天过得比不上从前。略举一例,改革开放前,煤矿灾难也是不断发生的,但你看不到报道,更看不到国家领导人纷纷出面、举国紧张的场景。周总理是那个年代的另类,所以才有那么多人流着眼泪怀念他。   天河村及天河区来由的另一说:现在的天河村以前叫大山河,后来系"登桐"既参谋长,个时广州李姓族望"兆椿"帮大山河班兄弟改伽,为因佢话山河大极都有限,不如叫:天河啦,从此就有左天河村,86年六运会后就打出个天河区,"兆椿"系清末进士,同届金銮殿毕业既有:探花东莞陈伯涛,后来太史蛇羹既江太史江孔恩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