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品最高:想起了“夏令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9:26:03

想起了“夏令时”   劲飚

 

国务院日前发文,从今年6月1日起,市民到超市、商场、集贸市场购物时,将另外花钱买购物袋了。这一终结我国塑料袋“免费时代”的政策一出台就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一政策的实施能从多大程度上控制“白色污染”?又将给老百姓的生活和消费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对于治理“白色污染”,老百姓当然是非常拥护的。可是,据调查,只有30%的网民认为此政策对自己影响不大,而认为此政策对自己完全没有影响的为零。

塑料袋的功能已经扩大到了我们生活中的许多方面,有一次雨天,我看到有位女士头上套了个塑料袋,大概是由于没带雨具,情急之中,用此来防止头发被雨淋湿。而在长途汽车上,每个座位前都有个免费的塑料袋,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是“垃圾袋”,放置瓜皮果壳,免得旅客向窗外或车内地板上乱丢,有痰也可以吐在纸上,放进塑料袋内,到站后一并处理。在居民小区里,每家的生活垃圾,都是用购物带回来的塑料袋装着,投到垃圾桶里去的。就算是出差离开宾馆时,对于尚未晾干的衣服,也是用塑料袋装着放入包内,以免搞湿了其他物品。可见,塑料袋并不是像某些人所形容的那样“十恶不赦”,而是与人民的生活紧密相连的。

细看此规定,除了禁止违规生产超薄塑料购物袋外,其主要内容是“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在商品价外收取塑料购物袋价款。旅客列车、客船、客车、飞机、车站、机场及旅游景区等不得向旅客、游客提供超薄塑料购物袋(包装袋)。”也就是说:并不禁止提供塑料袋,而是由“免费”改为自己出钱再买塑料袋了。我不禁怀疑决策制定这规定的这些人,是不是与这些“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的行业有什么利益瓜葛了。如果没有,那么至少是他们在思维逻辑上出了什么问题了。

“白色污染”是由于“免费”造成的吗?显然不是,是由于使用塑料袋者的素质不高,随意乱丢才造成的。让消费者再化钱买塑料袋,他就不随意乱丢了吗?不见得,楼上往楼下乱扔东西的现象还少吗?随地吐痰的人还少见吗?再说了,“天上不会掉馅饼”、“羊毛出在羊身上”是人人皆知的道理,这些决策制定者不会弱智到连这个都不懂吧?那么为什么又把提供塑料购物袋说成是“免费”的呢?

如果说现有的“不可降解的塑料袋自然腐烂需要200年以上”,那么对于这个问题的科技攻关应该是政府的当务之急,可是据报道:“今年916日审计署公告的一项审计结果显示,1999年,环保总局以‘治理白色污染研制开发代用品’名义申请科技三项费2000万元,其中的1850万元被中晟公司用于炒股和对外投资,其余的50万元和100万元分别通过天津市环保局和江苏省环保局拨给天津市绿岛新技术发展公司和南京绿色资源再生工程有限公司,用于这两家公司的经营支出。”( 20071214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而“白色污染”的板子却打到了消费者的身上。这是“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上世纪九十年代曾经实行过一段时间的“夏令时”,就是要人们在夏季把钟表(时间)人为地拨回一小时(早上7点半上班,实际上是6点半上班,“掩耳盗铃”式地自己“忽悠”自己),当时宣传时,那些“专家、权威”说的是天花乱坠的好,怎么科学,怎么有利于节约能源、提高效率,但最后还是“寿终正寝”了。因为,“实践的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愿这一次的“禁白”不会只是为了给奥运会“涂脂抹粉”、“增添光彩”的“短期措施”;不会只是让商家“合法”地再捞一把,让环保总局再增加些炒股和对外投资的资本。

2008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