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警2和3哪个好玩:英雄年代:当年的“红色偶像”怎样炼成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17:56:52

英雄年代:当年的“红色偶像”怎样炼成的

2012年01月27日23:15腾讯读书我要评论(0) 字号:T|T

  文章摘自:《与我们青春有关的记忆》
  作者:吴晓赟
  出版社:凤凰出版社
  版次:2010年6月第一版
  本书简介:中国人偶像的变迁历程,亦是中国人寻找自我的历程,其背后是一个宏大的历史发展轨迹。回眸新中国成立60多年的历程,在战争、建设、复兴的风风雨雨中,中国人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而那一个个伴随着共和国成长的偶像们,则见证了共和国由疲弱到强盛、由保守到开放、由封闭自我到走向世界的曲折之路。是的,一代人已经老去,而一代人正在成长,无论是谁,他们在面对自己的青春时仍是充满热情和希望,而在他们的心里也留下了永远无法割舍的青春往事……[连载内容]

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偶像,就会推出什么样的偶像。正如法国学者涂尔干所说:“人类是在不知不觉中崇拜他们的社会的,神圣的东西首先要依附在集体的,非个人的力量之上,这种力量恰恰就是社会本身力量的再现。”偶像,恰恰就是这“神圣的东西”一种具像表现。

新中国的偶像史,从1949年10月1日开始。1949年10月1日是一个新旧时代的分水岭,站在这条分水岭上往回看,是一段充斥着耻辱和悲惨的灰色岁月,站在这条分水岭往后看,则是一段洋溢着希望和梦想的红色岁月。那时的中国人,尽管还没有抚平灰色岁月遗留下的伤痕,却已然意气风发地将“实现共产主义”当作目标,准备好大干一番。

一个国家的诞生,需要洋溢的激情,更需要鲜活的英雄。红色英雄,就是那个时代年轻人的偶像。新中国承载着所有人对新生活的希望,年轻人又是未来的象征。1949年中国人站起来了,但1949年的中国内有忧外有患。中国带着希望和忧患迈入新时代,对当时的年轻人而言,“为国献身”就是最富感召力的口号之一。人们要用生命捍卫的不单是新生的中国,也是对未来的期望。于是,一批批红色英雄应运而生,在电影里,小说里,诗歌中,人们尽情地讴歌英雄人物。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邱少云、黄继光、罗盛教……都迅速成为红色中国的新偶像,巍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被广为传颂。

与此同时,一个叫雷锋的小战士映入了人们眼帘。这个平凡的战士对党、对领袖有着诚挚的信任,对轰轰烈烈的革命事业热情十足,他很快就成为那个时代的标志性人物。“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曲被广为传唱。如今,这些红色偶像已经成为国人的历史沉淀,一段激情岁月的注解。

新中国的偶像史,从1949年10月1日开始。那天,是一个新旧时代的分水岭,站在这条分水岭上往回看,是一段充斥着耻辱和悲惨的灰色岁月,站在这条分水岭往后看,则是一段洋溢着希望和梦想的红色岁月。那时的中国人,尽管还没有抚平灰色岁月遗留下的伤痕,却已然意气风发地准备好迎接新的生活。

每段岁月都会有属于自己的青春,每段岁月也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偶像。回望那段红色岁月,就会发现,在如今这个崇尚偶像,精通种种偶像制造之术的时代,人们对偶像的爱却不如那段岁月来得强烈,来得单纯,来得义无反顾。如果说中国有什么偶像是根植在整个民族的魂魄里的话,静下心想想,就会发现竟还是那些立在国家记忆之初的偶像们。只不过那个时候,人们不习惯说“偶像”,而更喜欢说“榜样”、“模范”。

现在的偶像是一种消费,那时的偶像则有着召唤出人们潜能的神奇魔力。

其实,一个新生的国家是最需要偶像的。刚刚庆祝完新中国的成立,人们就进入了20世纪50年代。这个年代给中国人的记忆是深刻的。中国的经济经过连年战乱已凋敝不堪,中国的国际环境也不那么尽如人意。美国不肯承认新中国的政权,国民党在台湾嚷嚷着要反攻大陆。正沉浸在建国喜悦中的中国人,一不留神就发现,中国已夹在了正斗得酣畅淋漓的美苏之间。

建设国家就好比建房子,建国的最初几年就好像给房子打地基,地基牢,房子才好建得结实。那时中国的领导人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他们需要将所有中国人凝合成一股雷霆万钧的力量,再让这种力量以气吞万里如虎的气势扫平所有威胁新中国生长的东西。那时的中国虚弱不堪,如果人们“各家自扫门前雪”,这承载着无数人希望的新中国可就前途不妙了。事实上,在庆祝新中国成立的狂喜劲儿过后,全国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埋头干活,莫谈国事”的现象,而这的确不是一个好兆头。因为当时几乎整个世界,都处在意识形态的争斗中,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各拉着一班“兄弟”针锋相对,人们都在忐忑地猜测着是否会爆发新一轮世界大战。中国是新生的红色国家,中国就算想“埋头干活,不问政事”也是不可能的。

红色偶像就在这样的时代条件下诞生了。

中国的领导人发现,要想给中国挣一个光明的未来,就必须让中国人树立起民族自信心。毛泽东告诉中国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大家要坚忍不拔,英勇斗争,要积极乐观,要充分准备。

对当时的中国来说,大无畏的英雄主义必不可少。一个国家倘若在新生时期唯唯诺诺,那它的命运就将被别人牵制在手里,而一个国家要是被别人牵制住了,这个国家中的人也就难以摆脱为人操纵的宿命。

中国人对“为人操纵命运”的悲哀深有体会。英雄在个人层面来说,就是敢于面对困难,能够执掌自己命运的人。执掌自己命运,亦可以解释成“按自己的信念生活下去”。这和现在那些强调个性的偶像们并没有不同,只是现在的偶像要的是个人的个性,那时的偶像要塑造整个国家的个性。中国的领导人需要做的,就是将所有人的信念都集结到一起,将红色偶像作为社会典范,让人们把成为红色偶像作为自我价值实现的最高目标。

红,是青春的颜色,是象征着繁盛和生机勃勃的颜色。红色偶像同时也是激情、乐观、向上的偶像。红又是鲜血的颜色,是革命的颜色,那个时代的红色偶像都带着英雄的气质。

在那时的年轻人看来,共产党是一个光芒四射的名字,是共产党率领着中国人跳出了被压迫的深渊,是共产党结束了中国人被奴役的命运。人们相信,只要跟着共产党走,再大的困难都能克服。

在中国共产党的宣传中,政治立场坚定的英雄人物始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那在解放战争年代,躺在敌人铡刀上面不改色的小姑娘刘胡兰,以及与敌人碉堡同归于尽的董存瑞,都在共产党强大的宣传下成为妇孺皆知的名字。人们对这些红色英雄充满敬意,正是因为无数像他们这样的人舍生取义,大家才有机会过上当家作主的日子。与此同时,人们也开始认真地思考,如果国家需要我为国献身,我是否也有足够的勇气?

对中国人来说,英雄散发着难以抵挡的魅力,他们成为时代偶像简直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

中国是一个浸染着浓厚英雄情结的国家,这种英雄情结一直贯穿在中国历史之中。在远古时代,中国有逐日而死的夸父和补天裂的女娲,在战乱时期中国有念叨着“齐身、治国、平天下”的文人孔子,也有大呼“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的农民陈胜。英雄是国家的尊严。

人一旦崇拜起某个偶像,就会不知不觉地效仿偶像。HOT在席卷中国时,很多男孩子都梳起了HOT样的发型,张晗韵成名时,很多女孩子也开始将厚厚的刘海梳到一边。在不怎么遥远的5、60年代,英雄是偶像,人人都渴望成为英雄。

那个年代的年轻人,多在黑暗的旧社会度过童年时代,多出身贫苦,多在青春年华迎来了新中国。他们热血澎湃,他们的阶级立场坚定不移,他们对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无限崇敬,他们一早就知道他们将肩负起开创新中国事业的责任,他们愿意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这个崭新的国家。

自古英雄出少年,1949年以后中国社会涌现出的英雄多出自这些年轻人中间。不同于以往任何一个时代,这些红色英雄或许没有过人的本领,没有睥睨万物的气魄,但他们却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工作着,忠于职守。他们认真地学习着马克思主义,热情百倍地背诵着毛泽东的著作。他们以自己是“普通而敬业”的劳动者为荣,他们大多是平凡的工人或解放军战士,他们像焰火一样燃烧着自己的青春。雷锋就是这红色偶像中最具代表性的。

“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一想到自己的青春将与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的进程融为一体,这些年轻人就格外振奋。这些红色偶像是贴近平民的,有英雄气概的,易于大家模仿的——比如默默奉献,低调地做好事。人们可以很方便地以这些红色偶像为学习对象,做闪闪发光的红星。

在这个大建设时代,中国不断地树立典型,树立模范,充分地调动起人们的积极性。俗话说人往高处走,当这些典型被上升到自我价值的典范高度,人们就自觉地将“向典型靠拢”当成自己的目标。

共产党在树典型上,非常有经验。还在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就把“树英雄”当作推行政策的方式。但那时,由于共产党还没有成为执政党,这一时期的典型多以团体的面貌出现,且树典型本身也没有成为共产党的制度。很多时候,党只是在总结工作经验的时候,号召人们向工作成绩突出的个人或村子学习罢了,而很少把这些典型人物当作“自我价值的典范”或“伦理道德的标志”,也没有借这些典型人物对全社会进行意识形态教育。

直到中国共产党执掌了全国政权,树英雄、立模范才逐渐演变成一种制度。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罗盛教、雷锋、王进喜……频繁地出现在电影、书籍、宣传画上,他们的事迹还被写入了学生的课本。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在当时的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种教育并非只面向学生,而是面向全中国。

中国人常说“乱世出英雄”。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红色偶像的涌现出现一个高潮。“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口号铺天盖地,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为国献身的人是最受推崇的,是毫无疑问的英雄。朝鲜战争爆发不久,北京电影制片厂就派出专门的新闻大队和志愿军一起“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八一电影制片厂则拿出了《钢铁运输线》、《救死扶伤的英雄们》等反映志愿军战士英勇形象的电影。中国的宣传网络全速运转着,反复向人们传递着一个信息,“志愿军战士就是最可爱的人”。

到了20世纪60年代,则出现雷锋这样典型而全面的红色偶像,树立红色偶像的运动再次达到高潮。

有人说,红色偶像在今天已经过时了。但这些人并没有注意到,这些红色偶像以及为他们感染、震撼的那代年轻人,都已经一同构成了20世纪5、60年代历史的一部分。任何与历史融为一体的人,都不会真正过时,因为人总要不断地从历史中汲取力量,总要借助回顾历史来找寻自己的位置。那些红色偶像树立起的“为国献身”、“默默奉献”的英雄精神已经沉淀成中国人的道德标尺,它和影响了中国人数千年的儒家道德伦理融合在一起,死死扎在中国人的观念之中。时间可以改变“为国献身”的方式和“默默奉献”的内容,但沉淀在中国人记忆深处的道德观念是难以改变的。1949年10月1日,是中华民族的新生,注视这些红色偶像即可以看到新中国的精神、气魄、风骨。这些红色偶像凝聚着当时中国人心目中的美好人格,他们被推上台前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叙述自我人格理想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