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厘岛和沙巴哪个好玩:释迦牟尼生命历险记(十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7:11:53

对生命流转的观察

    在佛陀眼里,整个如幻的世间是我们共同创立的,是我们自己运用无明创立起来的。我们自己参与进去,自己在其中控制一个位子、占有一个位子,这其实是我们自己玩的游戏,玩的是无明的游戏。

    我们决定有一个"我",是基本无明的开始。这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什么时候我们决定有个"我"呢?

    每一个生命都在本质上不生不灭,追溯"我"这一念无明的源头是没有意义的。所以佛教显宗称其为"无始无明",密宗的宗喀巴大师则称其为"俱生无明"。

    "我"叫无明占据一个空间、占据一个时间、占据一个心识体,而跟整个世界互相摩擦互相运作。在这摩擦运作当中要保护自身,就会造成一个根本保护自己的心,不断地要保护自己,使自己生命不断地延续下去,这是求生意志,也是无明的力量。

    无明的力量超过一切存在,变成生命的意志力,这个意志有痕迹,不会消失,而且不断地记载和存储在心识中,根本上它也是无相的,但是却会实质化地在我们的生命中表现出来――有因缘时,它就会被激活而运作起来,形成一世一世的轮回。

    而且你的累积跟我的累积又各有不同而自作自受,但彼此之间又有交互关系,又有沟通影响,形成很不可思议的法界体,就像万花筒一般,个个相交、相互映现,这也就是业识。

    因缘和合时,靠这种记存的载体(业识)投胎便会产生精神体、物质体(名和色),产生现在的因缘,这个过程佛教称作"名色缘识"。记存的载体(业识)当生的影像又会累积在载体里作为下次的因缘――识缘名色。所以不断再变,没有主体但是存在主流,三世就这样轮转不息,从生到死,从死到生。

    这种记存的载体(业识),就是我们一般观念中所谓"灵魂",佛教称做"中阴"或"中阴身",是指我们生命亘古以来的一个含藏性,也就是我们过去所有生命经验的累积。它形成一个记忆体,这记忆体会自我凝聚,相类似的会有凝聚的功能,所以有集聚的作用。而且会一直相续,并以微细的方式存在,它不必样样都引起现象,只是其中比较强大力量的部分,就现成这辈子的中阴现象。

    按照佛陀的观察,引动力量与较微细基本粒子结合,就形成天人的中阴,其中色界天人的色质最微细,所以一般而言色界中阴是呈透明状的,欲界的天人中阴则较粗,人界的中阴则更粗,像五、六岁的小孩一样,但也是透明状的,饿鬼道与地狱道的中阴就很粗重难看了。

    这个记忆体在一期生命死亡、下一期生命未显现前会单独出现,但这个中阴身并非纯粹的精神体,它是精神意识招聚微细粒子(微细色)所组成的。纯粹的精神体没有中阴身,因此无色界天人没有中阴。

 

 

世出世间上上禅 

  在有了四禅八定的功夫和实证境界后,真正进入了由定力所产生的出世间智慧的观照境界,就对宇宙和生命有了深刻的了解。

  我们到此地步会因为如此真实和深刻的观察,而达到内息妄念的境界。同时,又会对社会和人群产生极强烈的厌倦和出离情绪,这样一来就会贪住定境不求上进。拥有一颗出世超然的心当然是后面修行的基础,但是执着于这种心也是无法真正入世办道,成就菩萨行愿的。

  《法华经》中,头陀第一的大弟子迦叶尊者曾报告说:佛陀啊,我们内心灭除了妄想,一念不生,就很知足了。以为解脱的大道除了这个,就再没有别的了。我们一听到您说要帮助众人,要净化宇宙,教化大家共同解脱云云,唉,我们马上头痛,一点儿也不高兴。

  佛陀听了,当然不高兴,于是他说:唉,我将来涅槃以后,有些弟子就不相信这部《法华经》了,真正菩萨的行为愿力,即不知道也不了解。这些弟子自己为自己做了一些小功德,就以为可以证入涅槃永远解脱了。这怎么可能呢?

  所以,按照佛陀的意愿,这个时候就需要将定境打掉,完全退藏于密。我们可以按佛教古代大德的经验,起修世出世间上上禅。

  将禅定观察的对象完全从四禅八定的了解宇宙生命等外境收回来,只定于观照心的实相,念念不离对自性的观照。

  功夫做得久了,四禅八定的境界自然会消失。

  慢慢地,我们可以达到一心安住随意自在,只有"心的自性"这样一个实相,本体即觉受,觉受即本体,烦恼即菩提,菩萨即烦恼。这时候,可以心住一念,如如不动;或者起观,了了分明。还可以大止大观,定慧平等。

  明明了了观照心的自性。而后离一切妄想,身心寂定,内不贪恋禅境,外能舍一切对立的相。

  达到这一步,我们就可以心身空寂,一想到"我"就会发生思考困难--但不是一般所谓的"人最不了解的人是自己"--对"我"很明了很清楚,但也明白已经不是语言文字能够得着的了。看到所谓的"别人"只不过是另一个自己而已。

  看到外境,会真切地感受到一切万有无不从"我"的心识中流出,主客观的对立对待完全消失。想到生命,心里很清楚是无始无终的,当下只不过是"这个过程里的突出之处"罢了。

  这时候想起《金刚经》中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就会恍然大悟。

  当然这样的人实在是太平凡了,一点儿神奇相也没有,法眼尚未清净的人根本没有办法了解他的那个境界。看出他一天24个小时"定即是慧、慧即是定",是需要识真货的人才行的。

起修四无量心

    佛陀教导我们发起菩提心,发起广大不可思议的愿力,真正入世办道,完成六度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的万行功德,对治自度自了的心理倾向,而我们需要起修四无量心。在古传的修行法门中,四无量心通过观照来训练,四无量心观又称"四等",是和四禅四定合称为小乘佛教的"十二门称"。

    事实上,大部分人是稍有一点禅定的经验,就需要起修。

    因为我们如此地容易厌恶他人、傲慢自负;又因为贪住定境,很容易贪图享受禅乐而什么都不想干,逃避作为一个社会人的责任。

    那么如何起修四无量心呢?

    首先从心底里看到所有人在无明的牵动下,轮回不息苦海无边。而后:

    慈无量心:冤亲平等,不论远近,快乐着所有人的快乐,痛苦着所有人的痛苦,愿意让所有的人快乐安宁。常有喜悦、快慰、幸福和爱心出现在定境中。接着产生对所有人的真实关注和真正爱护,达到了无量无边的一种挚爱境界。再用这挚爱的情怀追索生命历程中曾经的有过,转回来延续这样的无悔人生的源流。

    慈无量心,就是达到用精诚激扬个体生命的情感――温热自己,也温热所有的人。

    悲无量心:苦难中的感知,总是远比欢乐中的体味更刻骨铭心。生命经历了挣扎、奋进、搏斗以后,又回归了"本色":自它诞生之日起,便有万般忧愁,活着总是苦多乐少。无论如何显赫和辉煌,都无法逃离生命的原苦。顺利与礼遇,仍不能冲淡活着的困苦与失落。一念到此,痛切地悯念和爱护所有的人。

    悲无量心,就是达到成就别人,就是成就自己的真实境界。

    喜无量心:任何时候,每一个个体生灵,既生活着,就都会渴求拥有一个圆满的人生,而圆满人生的重要构成,就是内心的自由和喜悦。当所有的人在喜悦中,身心才会相对平衡,那么自性智慧的开发和培养、生命的无限丰富、心灵的无限自由才会成为可能。

    喜无量心,就是能够以禅悦的喜乐为工具,传递和导引所有的人。

    舍无量心:所有的人都是因有"我"而为"得到"活着,不得便会引起极大痛苦。应当以不取不着的态度面对自己的"所有"。以难舍能舍、不贪不得行持,便能尽可能地满足所有的人。

    舍无量心,就是认真做事业、持苦行、负责任,所得所获能够回向众人、回馈法界,从不认为自己会从中真的"得到"什么。

    世出世间上上禅和四无量心逐步融合,就达到了如来清净禅的要求,下一步必须入世办道了。

    佛教《四十二章经》中说:贫穷布施难。修行人住在禅定中,贪着禅味越修越穷,无疑不是师长的错,对于他本人的生命也没有什么真实利益。所以尤其要精进勇猛地入世办事,将事业搞得红红火火,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真实有效地做好菩萨本份,将六度万行当作本份干起来。

    也有人很着急地表示:坚决不从明心见性――禅定入手,就直接"六度"好了。这么说的人真是有意思,不可思议。

这样子的直接"六度"法大约只是"六欲",跟菩萨行持的六度波罗蜜一点都不相干。何况,六度波罗蜜中本身就有禅定、般若两项。

 

六度波罗蜜的一些要点 

  弃圣绝智或者如达摩祖师所说:廓然无圣--我们完全投入世间,做菩萨的本份道业,要让"无我"彻底变成生命的本能和习惯。

  这个要求听起来高了些,但必须如此。当禅定的力量被退藏于密,我们会完全地和光同尘,被所有的人的心念所扰动。这时候,我们自己会如此真实地感觉到自己又成了一个"凡夫"--自己的心念常常变化无常,再也没有定境中那种恒定的感觉,看起来和别人一个样--然而这才是菩萨的"无我"。

  把无我理解成什么也"没了",毫无感觉无动于衷,无疑是一个奇怪而错误的看法。

  但真正的境界还是不一样的。一般人的心念的变化无常里面,包含着很僵硬的特质。有人认为僵硬的想法就是不变的想法,其实僵硬和不变是不一样的。不变的应该是一个大的生命方向,譬如说对众人的悲心永远不变。如果是做事情的方法永远不变,那叫做我执。吃东西一定要从这样子吃起,不这样吃不行就痛苦,这是我执。

  所以,到六度波罗蜜的时候,其他的都可以变,不变的是在悲心当中,在智慧当中,在精进当中,在六波罗蜜当中,这是有意义的。否则所说不变只是无明而已。

  这样认清楚之后,我们对照佛陀的教导,在每一个刹那中,看看自己是不是在如来的清净禅当中?是不是随时随地在精进,在行六度波罗蜜?

  但是有些人听到这些就马上开始胃痛开始紧张:"好可怕!我现在还不清净,烦恼多多,怎么办?"因为境界没有达到,希望自己立即要"达到"而产生了很大的痛苦,这是违反清净义的。

  一个精进的人,绝对不会因为没有做到某些事情而产生痛苦,因为产生痛苦是错误的,我们应该很努力、很认真地去做某些事情,真正要惭愧的是没有努力去做。如果我们不明白自己到底有没有努力,这就是愚痴。

  没有做到的地方,很清楚很明了地知道自己没有做到,但绝不是"马上"就要怎么怎么样,还必须以缘起法则去观察,去做,也就是不跟自己叫劲勉强,绝对不能因为因缘不到而痛苦。因为这种痛苦是伤害自己,它会让行六度的人更没有力量去做事情。

  但是,为了不要去痛苦,却反而自我武装、自我防卫、自我欺骗,到处跟别人炫耀,一点也不能明心,护持自性,这也是错误。一旦落入这个错误,就要立即观照警惕。否则,要么不精进,懒散不想负责任,到处说空话变成一个浅薄的"佛油子";要么精进,但是靠的是物质欲望的驱动力。

  所以,如果不能看清楚自己的心事,看不清楚自己有没有精进,那是违反修证义。但是如果看到了而产生痛苦,则是违反清净义。

  不管那种情况,都是"我"的无明又跑了出来。现在,我们了解到了必须让"无我"成为本能、成为习惯的意义了。

  我们要努力尽心去修行,一感觉到自己没有精进、圆满,就要不断的努力再努力,除了佛陀之外,谁又是真正的精进者呢?如果我们对自己的精进很自满,就更错误了。

  生命是无始无终的过程,在如来清净禅里,我们不断的精进,不断的努力,现在已经精进了,但是我们不会满足的,我们要再精进,而且不会疲累。我们不会因为精进而产生自满--自满是很累人的,会傲慢会自负,会造成自我和人我的分裂和对立;我们也不会因为不精进而产生痛苦,痛苦也很累人--不会,我们只会不断的相续努力。

  什么叫精进?没有休息叫精进吗?不是的,精进是指能使得上力,方向越来越清楚,越来越明白,越来越能真实行持六度波罗蜜,越来越自在,越来越有力。我们会越来越明白与诸佛体性清净不二,在这世间中行菩萨行。

所以,我们真实的精进原则是:有愿无望。

 

帮助每一颗佛心成长 

  佛性,用现代话来说就是"成佛的可能性",这不是说不需要其他条件就一定能成佛。佛性、佛心代表成佛的可能,佛陀认为,只要能好好地帮助每一个人的佛心成长,人人都能圆满成佛。

  佛陀了知每一颗佛心在各种不同因缘条件下成长的机会,观察每一颗佛心已经事先转动的痕迹。

  佛陀明白,只有以每一个生命体为中心,以每一个人、每一颗佛心,以自己的特性为中心来帮助他们成长,而非用意识、情绪、喜恶来主导,这才是佛法教育。

  教育原本是要帮助每一个人完成自己,现在,佛陀不只帮每一个人完成他自己,更帮助每一个人完成其成佛的轨迹。

  所以,佛陀强调在这里弟子们必须把自我拿开,有愿无望,观察缘起,形成一条清净的道路,帮助众生成就。成佛就是自利利他,觉行圆满的过程。自利是帮助自己的佛性,利他是帮助他人的佛性,而使众人觉行圆满。这落实到生活上,就是一个佛菩萨的生活、菩提的生活,是拥有菩提心的生活。

我们如果活在其中,就是生活中的菩萨,不是只活在经典中的菩萨,我们过的就是菩萨生活。

 

人人是菩萨 

 

    佛陀的教化说明,菩萨绝对不只是让人供养在殿堂上而已,也不是供在寺院里,我们必须让菩萨走进我们的生活,活在我们心中。我们的手必须变成观世音菩萨的手,那么实然、那么贴切,帮助每一个众生,也帮助我们自己。

    佛陀的教法在《华严经》中,对此作了具体的说明。整部《华严经》可以说是在每一个时代不断地重新上演,在每一个生命中不断地上演。《华严经》就像在记录一切生命在宇宙中奋斗成长的血泪轨迹。

    它一开始是《世主妙严品》,显示释迦牟尼佛,各种世主、天神,不断地赞叹释迦牟尼佛,就像平剧中在主角要出场之前,先遣各种跑龙套的,出来宣说主角如何如何厉宝,吊足大家的胃口。忽然问释迦牟尼佛现起,整个莲华藏世界海也就拉开序幕。标出圆满究竟的佛果、佛土,接着再告诉我们要怎么达到,怎么开始修行。

    "信为道源功德母",从信开始,十信、十住、十回向,到十地、十定、十通、十忍,等妙二觉,如此圆满了这些过程就成了。这是离世间,《离世间品》之后是《入法界品》,刹那间回落到世间,入于法界。

    释迦牟尼佛在经中示现时说道:"稽首普贤恩",毗卢遮那佛成就时说:"稽首普贤恩",为什么呢?原来一切的菩萨行在《华严经》中都统摄为普贤行,普贤行是成就佛果之道,毗卢遮那佛之因即是普贤因,毗卢遮那佛之行即是普贤行,毗卢遮那佛果即是普贤果,这就是为什么要稽首普贤恩泽的原因。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毗卢遮那因,也就是我们的佛性,所以每个人都具足普贤因。如果我们修菩萨行,那么就是行普贤行,成佛之后就是毗卢遮那佛。如此转动,落实到每个人身上就很清楚了。我们发起菩提心,就是善财童子了,我们修菩萨行时,就是普贤菩萨,一直到成佛,就是毗卢遮那佛。

    我们看《华严经》,要把它看成自己的知活,把自己的生活转成《华严经》的生活,这样才是尊重奉行佛陀在《华严经》中的教导。

一生解脱显佛性 

    我们本具佛性,本来是佛。但为何没有成佛呢?其实是我们自认为没成佛,这是下劣想;可也不是下劣想,是我们自认为下劣想。

    这里,就有一个严重的问题:究竟什么是佛性,如何是佛?

    我们通常见到的答案大约是"完美"的同义词;而这个完美也是他自认为的完美。再或者是庙里的金身塑像,只是把它理解成活的,存在于某个天堂一般的佛国中。

    其实万有都是佛性的一大化现而已。或者用佛教的说法:是毗卢遮那佛的化现。

    佛陀说过,自己和众人一样,也是毗卢遮那佛的化身。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毗卢遮那佛的化身。只是我们不认为自己是毗卢遮那佛的化身,如此而已。

    我们乐于在无明中建立"我",乐意执迷而不寻求"本来面目"。

    这就是问题所在。其实也没有问题,只是大家认为"有问题"。

    禅宗有位师父曾经将前来询问:"如何是佛?"的学僧打了一顿,然后说:"真荒唐,你自己的东西,还来问别人。"

    我们一般很难理解禅师的气愤,顶多当个笑话。但禅师说的是实相。

    那么,我们能否今生开发佛性,今生健康,今生解脱呢?

    在佛陀的教法中,答案是肯定的。无论是显宗的即心成佛还是密宗的即身成佛,都肯定我们今生可以解脱。

    即身成佛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个别的小宇宙与外界的大宇宙交摄统一起来的形态。

    密宗将六大(地、水、火、风、空、识)引进即身成佛的体系中来,也就是说我们要起修我们自身这个小宇宙,成就我们自身这个佛国,用这个小宇宙广摄成就无限大宇宙。

    "我"自身这个小宇宙能广摄成就无限大宇宙?

    这在一般观念中简直是太不可思议了。就每一个人而言,每一个人修证成佛,境界就会进入毗卢遮那佛的世界,这个时候宇宙是没有边际的。

    那么哪里是宇宙的中心点?答案是:每一个地方都是宇宙的中心点,每个人都是宇宙中心。

    你只要一作用,就可以是宇宙的中心点,但是宇宙中心点自身绝对不妨碍对方为中心点,也不妨害全部的对象为宇宙的中心点。这里是完全开放性的,完完全全的开放境界。

    正因为如此,小宇宙才能广摄成就无限大宇宙。

    这样的开放是从佛陀的教法当中、从"无我"的习惯当中所产生的力量,所以说即身成佛是要具备一定条件的。

 

以自己为宇宙 

    我们在追求即身成佛时,要先转化自身这个小宇宙。我们自身也是个小宇宙,也具有时、空、心,也有四大的属性,所以我们自身就以正见来摄受、指导我们自身的四大,借由修持使我们这个小宇宙圆满。

    在密宗的无上瑜伽部里,以自身为坛城,自身就是宇宙法界坛城,自身就是宇宙一切佛所居住,自身即寄居于法界当中。

    这种说法有什么根源?在《华严经》里:或以菩萨身为净土,或以诸佛身为净土。《大乘庄严宝王经》里面说,观世音菩萨的毛孔能够含摄十方佛土,普贤菩萨到他的毛孔里面旅游了12年,还差一点迷路。从这样的看法来讲,大家自身当中有无量诸佛安住其中。

    《华严经》里的世界观很有意思,它不只是建立以有形的土地为世界:时间可以成立一种世界,思想也可以是一种世界,光也可以是一种世界,音声也可以是一个世界,这些都可以做为宇宙的安立之地的。所以说可以有无量无边的宇宙。

    因此,我们不要小看自身,要超越妄想执着,以自身五蕴为佛身为法界身,修证自身的小宇宙与整个法界大宇宙相应,从而超越现有宇宙的生成基因--成、住、坏、空,超越由我执所成的世界,建立真实的净土。再回转过来,净化和庄严外在大宇宙。

    关于小宇宙跟大宇宙的交涉交融,就天台宗或是净土宗所建立的是:我们自身以自己为体性,以自性(法身佛)为我们的法界体性。我们的净土就是由我们的八识转换的,报身是第七意识转的,而成所作智是转前五意识,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由此能够作幻化千百亿化身。

    为什么是这样子呢?在生灵为第八意识,是含藏一切种子识的记存体;而在诸佛来讲叫做大圆镜智,是一切过去净业所成,具一切大功德的。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如何对待"身",也就是肉体这个"自性众生"。有许多人初入门时,为了对治以前过分严重的物欲,以"臭皮囊"的眼光看待身体。当然这是必要的,但一执着就坏了。

    我们必须深刻地了解:这是对肉体这个众生怀有敌意的态度。在有了一定的出离心和解脱力以后,就要舍掉这种知见,否则就会产生肉体和自身的不统一,有许多修行人后来身体越来越差,除了没有真正进入禅定的修证外,也与这种态度有关系。

    就即身成佛而言,进入初禅境界时是色界状态,此时身体会产生比较稳定的地、水、火、风、空,这是很稳定的自身小宇宙相。在《金光明经》里面说:地水二蛇向下,火风二蛇向上。地、水二大的属性是向下,风、火二大是向上,在初禅时各住其本位,所以四大体性很稳固。有了这样一个最基本的基础,我们追求即身成佛就有了身体这个本钱。

    其次,让我们来了解如何对待"心",也就是识--这无疑是无边无量的众生了。我们在分分秒秒间会产生多少"识"呢?恐怕没有人能说得清。但我们要了解,相对于外在时空而言,我们自身是次元时空,而这些"识"都是我们自身这个次元时空下一个层次的次次元时空的生灵。

    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每个人的每一个想法,背后都有他亲身的经历和他自己的思维逻辑在支撑。反过来说,每一个想法都靠在了"经历"这样一个时间上,"逻辑"这样一个空间上。每一个想法念头都又在互相影响、互相关联,还能"广摄成就大宇宙",因为想法和念头可以让我们自身快乐或者痛苦,当然也可以让我们自身转识成智,成就佛果。

    从这个现象观察,我们就能知道什么叫"芥子纳须弥"。

    只不过以前,我们从有"我"的习惯出发,控制和占有想法念头,于是反被控制和占有,我们掉到想法中烦恼不已,让自身这个小宇宙、念头这些次次元时空的生灵完全成、住、坏、空,成了轮回相。

    现在,我们要对它们慈、悲、喜、舍,转识成智让它们成为我们的清净大海众菩萨,它们所依的时空成为净土佛国,这样就能将一切过去化成净业,具一切大功德。

    于是从初地菩萨以上,开始有了净业,地地净化。而净业背后的动力是什么?其实所有的净业是来自于根本的大悲愿力,这就是动力。所以,自身就能够与法界交融。

    这一根本的大悲愿力对自身是这样,对别的人、别的生灵也是如此。如果对自己能"大悲",对别人就不行,那么即身成佛的前提要件就压根不具备:没有养成无我的生命习惯。

    从初地、二地、三地......到十地菩萨,等觉、妙觉菩萨,进入最后金刚喻定,在金刚喻定里,一念忆起,现证成佛。而现证成佛后,修行人就会观察缘起,依止于相应个人的因缘,就开始要以佛的广大境界来教化大宇宙,所以世界又重新出现了--下一个阶段的六度万行。

    比如《华严经》所说的境界是:始成正觉的毗卢遮那如来首先出现在《世主妙严品》,这一品是一切世间主、修行人,过去与他有因缘的都来集聚一起来赞叹佛。赞叹之后如来现相,就开始以他广大的境界来教化了。

    那么之后如何修持?就从十信、十住......十定、十通(详见《大智度论》)到达最后毗卢遮那佛圆满境界,次第修学,到最后能远离世界,远离世界之后,转入现前世间而入世间,于是入法界品出现了。《入法界品》是在世间行道,即入法界,此次的"世界"对他来说是法界。那么另一种则是在《法华经》里面,毗卢遮那如来证入久远成佛的本师释迦牟尼佛,法、报、化三身总持于一身,教化十方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