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水保司:教育,就是打开孩子的心灵密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0 12:26:23

意大利教育学家蒙特梭利认为,孩子天生并不是一张白纸,相反一开始就有一个精神胚胎。在这个精神胚胎中藏有心灵成长的密码,并且只有孩子自己通过自己的行动、感受和思考才能解开这个密码。

那么由此我们可以领悟到教育的一些物质来。教育从来都不应该是说教,更不是按照我们成人的逻辑结论来要求孩子要如何如何的,让孩子自己有所思有所悟,是对他们最好的教育。来看一位父亲的教育案例:

一个自小就痴迷汽车的男孩,好不容易盼到了能够开车的年龄,考取了驾照后,他就迫不及待央求开爸爸的车去兜风。他的爸爸同意了,两人约好,男孩可以上午开车兜风,下午把车开去维修站检修,4点钟的时候,再开车去公司接爸爸下班,两人一起回家。

男孩下午把车送到了修理站,然后就跑到附近的一家影院去看电影。他忘记了时间,一直看到了下午6点,才忽然想起爸爸还在公司等他。男孩吓坏了,他急匆匆地开车赶到爸爸的公司,因为担心老爸再也不给他开车,便撒谎说车子有些严重的问题,所以直到现在才修好。

父亲坦白地告诉儿子说,自己给修理站打过电话了,也知道了他们不到4点时就已经把车修好了。男孩低下了头,看无法抵赖,只好承认是去看电影了。

父亲没有掩盖什么,表明自己很生气。沉默了一会儿,父亲突然说,是在生我自己的气。作为一个父亲,他在反思是不是哪里做错了,让他的孩子宁可撒谎,也不敢告诉他真相。最后父亲要儿子自己开车回家吧,他要走回去,以便做一次彻底的反思。

公司离家有整整18公里,男孩央求着父亲,让他坐上车一起回家,可父亲坚决不同意,他坚持要一步一步走回去,边走边反省自己平日的言行。男孩知道父亲上了一天的班,已经十分辛苦,现在又要步行18公里远的路,每一步都将非常艰苦。男孩流泪了,从此再也没对父母说过一句谎话。

这位父亲不一定懂得多少高深的教育道理,在貌似苦肉计的行为中,他着实用自己的言行教育了自己的儿子。“从此再也没对父母说过一句谎话”的儿子,不是父亲训斥的结果,而是他自己深刻反省得来的。一旦有了这样的体验,是极其稳固与持久的。

罗杰斯认为,所谓自己,就是一个人过去所有生命体验的总和。假若,这些生命体验我们是被动参与的,或者说是别人的意志的结果,那么我们会感觉,我们没有在做自己。相反,假若这些生命体验我们是主动参与的,是我们自己选择的结果,那么不管生命体验是快乐或忧伤,我们都会感觉是在做自己。

是不是在做自己,这一点极为关键。那么,让学生做自己,就是允许学生独立体验,形成自己的认识与结论,教师是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

在国外的一间教室里,有如下的场景:

第一幕:教室里,女老师对孩子们说,今天我们来学减法。然后在黑板上画了一棵树,“树上有10只鸟,猎人打下了3只,还剩几只?”

第二幕:一个小女孩站起来:“还剩7只。”老师表扬她:“好样的。”

第三幕:后排有一个小男孩站起来:“老师,我不同意。一只也没有了。那些鸟又不傻,同伴被打死了,哪里还会留在那里。”老师想了想,说:“我很欣赏你的思维方式。但是,你太浪漫主义了,数学是理性的,正确答案还是7只。”

第四幕:小男孩对她说:“既然你喜欢我的思维方式,我就给你讲个题:公园里有三个女人,第一个在啃冰棍;第二个在舔冰棍;第三个呢,在吮吸冰棍。哪个是结了婚的?”

第五幕:年轻的女老师涨红了脸:“我想,是第三个吧?”小男孩摇摇头,“完全不对,你应该看她们哪个戴着结婚戒指才对。”

最后一幕:小男孩加了一句:“不过,老师,我也很欣赏你的思维方式。”

课堂上的小男孩可爱极了,他自由跟老师对话,发表自己的看法,表面看似乎还有点恶作剧,但实质上是他本性的自然流露。问题的根本在于,他为什么能有这样的机会,还是那位年轻的女教师友好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这位老师保护了孩子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平等地对待孩子的意见。我觉得这样的生成并没有破坏课堂的节奏,反而丰富了课堂的内容,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

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是培养学生人格魅力的阵地。哲学家马丁·布伯说,真正的对话是“从一个开放心灵者看到另一个开放心灵者之话语”,同时他还强调信任的“对话”并不意味着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无条件的同意,冲突和反对是不可避免的情形。

在上面的课堂上,我们分明感受到学生受尊重的情景。这正是打开孩子心灵密码的有效手段。我们常说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那么在上述的案例中,应该能真正感悟到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