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st 360 冲突:心上无嗔无价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10:29:15
心上无嗔无价宝(世间觉)

    卢山烟雨浙江潮, 
    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原来别无事, 
    卢山烟雨浙江潮。 
    打开电视机,电视正播映连续剧。剧中叙述道空和尚,幼年父母被杀,从仆人断续而不完整的话中,他误为杀父母之仇人是八臂神猿。心中充满了深仇大恨,时时刻刻想到报仇。自幼勤练武功,学得绝技,行走江湖,一心一意寻找仇人。直到有一天找到八臂神猿江大侠,眼中露出杀机,最后却在江大侠与另一和尚的谈话中觉悟前非,化除了多年来心中之仇恨。
    关上电视机后,我沉思了良久。 
    曾经为了某一件事,我伤心、失望,恨自己懦弱,恨对方之无情无义,甚至恨周围所见所闻之一切。心中之恨久久难消,心中之恨丧失了理智,左右了情绪,影响了家庭生活。一个人心中有恨,日子是非常难过的,心中有恨燃烧的是自己。我想到毁灭,想到逃避,消极悲观,怨上天之薄我。 
    自从归依三宝后,慢慢的深入佛法,从佛法中了解贪嗔痴三毒是众生烦恼、沉沦之根本,而特别强调嗔心之害。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因为一念嗔心足以使人丧失理性,造诸恶业,烧毁功德林。 
    亲近善知识,学习法要,念佛修禅,靠善知识的引导,逐渐扩展了精神的领域。由外而内的追寻下,发现了妄想执着产生了贪嗔痴的毛病。对于名利、荣辱、毁誉、情感的放不下,使得我们在喜怒哀乐中轮回不已。唯有勤修佛法,才能去妄归真,转识成智,转烦恼为菩提,净化感情,从根本上去改造自己。 
    常听人说,人活着就为了争那一口气,甚至牺牲自己生命也在所不惜。为了争那一口气,使得此社会纷争不已,明争暗斗,造成了多少人际间的冲突。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间,无法舍弃生活环境,要随时把身边的事务以般若智慧去做完善的处理。一个学佛的人所争的不是那一口气,而是应该深信因果,趁着一口气尚存,深入清净法海,寻找般若之源,掌握自己本来之面目,及在日常生活中当下去体会,对境验心,一段时间的修持后,才能与佛法默契之。 
    人由无始以来的业力故,学佛的人,了解一切果报由于业力的显现,而能以方法去面对它,转移消灭,早日完了一切果报而究竟清净。把过去的业提前受报,以早成道,这种提前受报对学佛的人反而有益。求平安只是把业力压住。然要受的仍然要受,懂得佛法学道的时候,压住它,来生未能遇佛法时,更是受不了。 
    佛陀说:“若以争止争,终不能止。唯有能忍,方能止争”。要受得了任何困境,要受得住委屈,不要忘了学佛的目的在于“了生脱死”。 
    过去心不可得,已经过去的追悔已来不及。嗔心只有加深自己的烦恼痛苦。因此,常常想到师父说过:“受报的时候要欢喜承受,未来的要防患于未然。业力不可转,所以众善奉行,诸恶莫做,努力学佛以成就自己,不可再迷失了方向。” 
    我们如能时时观照自己的本性,从虚妄与有相的空间超脱出来,而进入无住的空间。能把握自己心内的空间,也就能包容宇宙万物。 
    由此逆境,我感悟了因果,业力相互间之循环,人之生老病死,物之成住坏空,精神上之生住异灭等等无常性,从佛法中找到安身立命的方法。这是我人生旅程上的一大转变,此逆境促进了我学佛的一大因缘。更重要的是把恶因缘转为善因缘,知道如何认识自己,运用自己。没有把此嗔恨之心延续下去而再造诸恶业。 
    “安禅不须山水地,灭却心头火自凉”。自从对“空”、“无”、“得”、“失”有了更深的了解后,呈现在眼前的每一事,每一物似乎已换了美丽的色彩。走在路上也感轻快了,每个人脸上也充满了和蔼的笑容。 
    感谢佛陀的慈悲,感谢善知识的教诲,我从恨海中爬上来。我懂了,我懂了常戚戚与坦荡荡的区别。   

学佛须有实修的功夫
    《大庄严经》里有这么一段记载:从前有兄弟二人同时出家修行,其兄精进修行,不久即证得阿罗汉果位,神通具足,弟弟出家后,由于日夜精研教理,终成为著名的法师,到处讲经说法,不遗余力。
    有一天其阿罗汉哥哥对他说:“法师!你应该如法赶快修持,不可只顾忙着空谈佛法啊!”    法师弟弟回答说:“尊者!我明天就开始修行。”    阿罗汉哥哥再次向他说:“法师!难道你没有听见佛陀说:修行要像救火烧头发那么急切吗?”    其兄又向他说了很多教诫的话,他总是说:“是!是!是!尊者说的确是真理。”唯明天又过明天,他始终没有如法修持,不久,这位法师忽然身患重病,恐命将终了,此时才后悔说:“我信奉佛陀的教法,那真是大光明的法灯,而我却是一位最无明的人,连自己都不能自照了;以不能自照的缘故,以后恐将永远沉没于生死苦海中。”因此心怀大恐惧,恳求阿罗汉哥哥说:“尊者!由于我的愚痴,不听从您的教诲,如今病重将要命绝,愿兄垂愍拔济,令我远离大苦。”法师说完后即命终。    其兄以天眼观之,知道他还生在人间,即常去探望。后来有一次,其乳母抱这小孩来到阿罗汉的住处,由于失手坠地,把小孩的头撞在石头上,这小孩大发瞋恚心后,即舍生命而堕于地狱中,是时,阿罗汉又以天眼观察,看见他生于地狱中,受大苦报,即叹气说:“唉!真是悲哀,你的处境,连佛力都难搭救,何况是我呢?”    由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即使精研佛理,讲得头头是道,而不如法修持,不仅不能得见道迹,解脱生死,更会因理论坚强,我慢心生起,而堕诸恶趣.学佛要重在自身修行证悟,否则不能了脱生死!    佛教与其他宗教的一个最显著的区别就是“实修实证”,其他宗教是不允许信徒对教义有任何怀疑的,只能听从,否则就是过错。    佛教的教义虽然广大,涵盖极多,但是佛陀并不强求众生盲目信从,所以佛陀说过这样的话:“让大家在实践中去检验我说的法,不要因为崇拜我这个人而盲目信我的话。”    任何诵经、讲经、印经的功德都是非常广大的,这是毋庸质疑的。但如没有实修,证悟不了空性,也就无法去掉执着和无始以来的习气,因为实修是了生死的必要条件,所以做再多的功德,也只是为自己累积以后的福报,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象这个法师的例子就很清楚,他讲经的功德使他很快又得到一个人身,但是无常又使他很快失去了这个人身,由于嗔恨心没有去掉,所以堕入地狱。    如果不实修,给别人讲得再多对自己的解脱也是没有意义的。就好比一个教练员,他可能培养的运动员是世界冠军,但是他自己未必就是世界冠军。我们学佛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了脱生死轮回。如果自己都脱离不了轮回,还在生死波涛中沉浮,那我们又怎么能去度别人呢?    学佛,如果偏执于读经的多少,甚至得到一知半解便以为窥得全部经意,从而又生出我“慢”心,到处炫耀自己的“成就”,多于戏论,增长邪见。这样不但不能真正弘扬正法,反而会偏离正教,搞不好还会落入外道。    实修,是个漫长艰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恐怕最难克服的就是我们的习气了.只要能依佛的教诲,以戒为师,断恶修善,自净其意,自然会恍然大悟。佛出现于世无非是开导演示,只希望我们都能悟入佛知佛见而得正果!    所以修行须如广钦老和尚所开示的:    1. 经藏全在心,戒定慧也在心。戒定慧不是用讲说而已,是用行的,即是要修五蕴。    2. 有时间看一点经书,看经书是要了解知道,依经典去修持,不是看了去讲说而已。    3. 修行要表里一致,不要口是心非。过去有位祖师曾说了一个譬喻:「苍蝇在纸窗前一直飞钻,再怎么飞钻,也无法飞过那层薄薄的纸。」所以一个人若只在纸上理论下功夫,是绝对无法突破现状,解脱自在的。 佛教的人生欲望观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6-16 热点: 110    欲望,通常指驱使人想望、追求某种东西的内在动力。西方心理学的欲望一词,直接来自拉丁语appetite,“指一种渴望。心理学中的大多用法承继此意。”这种意义上的欲望,与佛学所说心所法中“于所乐境希望为性”、能发起精勤作用的“欲”(梵语chanda)含义相近。《界身足论》卷二对欲的解释颇为详悉:“谓欲、能欲性、现欲性、喜乐性、趣向性、希欲性、欣求性、欲有所作性,是名欲。”
  对于所喜欢的东西希望得到、欢喜追求、想要有所作为的一种驱动力或心理功能,叫做欲。唯识学把欲归于五大别境心所法之首,认为它是十分重要的基本心理功能,《俱舍论》甚至以欲为一切心理活动生起时同时生起的遍大地法,虽然未必确切,但重视欲的作用这一点是可取的。

人类的需要、动机和欲望
  现代心理学一般不以欲望为专题,而将古典意义的欲望所包含的内容放在需要、动机和意志中作专门研究。阿瑟.S.雷伯《心理学词典》说:“一般说来,被称为欲望性功能系统是那些从日常的生理机能如饥、渴、性等等中派生出来的动机系统。”
  动机(motivation)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促使该活动朝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作用,与其相关的概念有需要、驱力、本能、诱因等。需要或需求(need),指心理上的匮乏状态;驱力则是需求的结果。由动机到发起行为的过程(相当于佛学所谓从欲到业),是由匮乏状态→需求→驱力→行为。这种意义的动机,与佛学希望可爱事业而乐作的“欲”含义基本一致。本能(instinct)指生来俱有、不学而能的需求、驱力,如老鼠生来会打洞之类,可归于南传上座部佛学所说的无因异熟心。诱因(incentive)指能引起动机的外在刺激,如美食可引起食欲等,可归于佛学所说能引起欲的所缘缘尘或境。意志(will)则指有意识、有目的地自由选择行动的能力,相当于佛学所说的动发胜思,也常称作欲。
  现代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人的所有行为从动机发起,动机出于需要或需求。需要是个人的一种主观状态,具有对象性、紧张性、起伏性。关于人类普遍具有的基本需要或需求,心理学家有多种说法。一般分需要为生理需要、社会性需要,又有物质需要、精神文化需要之分。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五层需要说,在当代世界影响极大。五层中最低层为生理需要,如食、色、睡等。第二层安全需要,指对安全、稳定、正常秩序的需求。第三层归属和爱的需要,谓需要在社会团体中占有一席之地,需要爱情、友谊,包括威望、地位、名誉、受关心、被赏识等。第五层自我实现需要,指实现其潜力的欲望,包括完善、完美、独特、轻松愉快、自我满足、有意义、真善美等。五层需要中,前四层是维持生物性和社会性生存的必要条件,称“基本需要”,它们只有在缺乏时才产生,如感到饥渴时才需要饮食,因此叫做“匮乏性需要”;第五层自我实现需要,出于对人类存在根本问题——存在价值的正视或“存在性认知”,是一种高级需要,亦称“发展需要”。五层需要如一座五层宝塔,低级需要的满足是高级需要产生的基础。弗洛姆也把人的需要分为五种,其说与马斯洛不同:第一联系的需要,指脱离了自然状态和动物状态的个人必须通过顺从和控制的方式建立一种新联系,将自己和他人、世界联系在一起,取代受制于本能的联系。第二超越的需要,指人不能安于被动的生物性,必然要超越偶然性和必然性。三寻根的需要,指在精神上寻求安顿的需要。第四认同的需要,指一种获得自我身份感的需要。第五定向的需要,指认识与理解,理智地确定自己的取向,为理想、目标而行动和献身的需要。

  佛学对人的需要、需求、动机意义上的欲,有不少说法,主要者有四食、三欲、五欲、六欲、六食、七食、九食诸说。
  四食,谓四种食物。食(梵语ahara),为牵引、滋养、持续之义,指养育和维持生命所需要的食物。佛学分食为世间、出世间两大类,四食属世间的各种众生维持生命所必需。《杂阿含》第378经佛告比丘:“有四食资众生,令得住世,摄受长养。”《中阿含》、《长阿含经》、《增一阿含》等经和《大毗婆沙》、《俱舍》、《成唯识》等论中,皆说四食:
  1、段食,又作“抟食”、“揣食”、“见取食”,意谓分段(一口一口吃或一顿一顿吃)而食,《增一阿含》卷二一:“如今人中所食,诸入口之物,可食啖者,是谓揣食。”此食又有精细之分,粗者如米面鱼肉之类,细者酥、油、水、饮料等。段食以香、味、触三种尘为体,唯是欲界众生所必须。《成唯识论》卷四说段食“以变坏为相”,意谓食物须被破坏或经化学变化方起作用。段食的实质是吃物质,吸取物质性的营养以进行新陈代谢。
  2、触食,又作“更乐食”、“温食”、“细滑食”,以心所中的触为体,指根境识和合,由感官摄受的使人感到快乐喜悦的各种信息,如衣着、抚摩、拥抱、洗浴、按摩、音乐、香味,观赏可意的风景、书画等艺术品,欣赏美人的仪态等。《增一阿含》卷二一:“衣裳、伞盖、杂香华熏,火及香油,与妇人集聚,诸余身体所更乐者,是谓更乐食。”触食的实质是吃感觉。
  3、思食,又作“意思食”、“意食”,“念食”,以第六意识的思念为体。其实质是吃意念。《成唯识论》卷四:“三意思食,希望为相,谓有漏思与欲俱转,希可爱境,能为食事。”谓思念可爱的、悦意的境和事,能起食物滋养生命的作用。是则理想、对未来的向往,及学习、读书、获得知识、满足求知欲等,都属思食。
  4、识食,以心识的活动为维持生命不可或缺的食粮。《成唯识论》卷四谓识食“以执持为相”,主要指第八识处理信息、维持生命的作用。识食也可解释为阿陀那识执受个体生命的作用,或叔本华所谓心灵深层“生的意志”。
  四食中后三种通于三界一切众生,色界以触食为主,无色界当以识食为主。四食说明:众生的生命,需要吸收、摄取物质的、感觉的、意识的、精神的各种养料或信息,才能维持。维持生命的需要,使众生不自觉地产生种种“食欲”。四种食欲中,段食属马斯洛等所谓最低层次的生理需要;其它三种属心灵需要,触食为感觉层面的需求,包含了一部分生理需要;意思食为意识层面、精神层面的需求,可包括弗洛姆所说寻根的、定向的需要等;识食的生之欲望,应为人最根本的欲望,诸家心理学较少言及。马斯洛等所说安全、归属、爱、尊重、认同等社会性的需要,佛学亦非不谈,经中常说:“名闻利养恭敬”为系缚世人的缰锁,是腐蚀出家者而导致佛教衰落的魔网,名闻恭敬和利养(供养),即是获得别人尊重的需要和认同的需要,也包括自我实现的需要。今人戒圆《人生欲望论》总结人最根本的欲望为维持生命欲、延续生命欲,又有吉祥欲、长寿欲、幸福欲、致富欲四大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