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风改二丹阳号:三要道简释--宝僧法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13:50:54
 宝僧法师:三要道简释 
一,引子

    三要道,道就是一条道路,成佛的道路,三要道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在这条成佛的道路里,三个很主要的课题,不是三条道路,而是在一条道路里,三个很主要的课题。这是对一些众生,假如他想要解脱,乃至要为了众生的解脱想要究竟成佛的话,这是在从一个凡夫走到究竟佛果的漫长道路中的三个我们一定要经历的最主要的部分。

    这个教法来源于释迦牟尼佛,当然这本书不是佛经,但它的源流是来自释迦牟尼佛。在般若经里主要讲的两个内容,显义甚深义的中观--“空”的部分,另外一个就是道次第。所谓道次第的意思就是从我们一个凡夫走向成佛要经历的所有的步骤。这些步骤在般若经里讲得比较详细细微,而后来的众生可能因为根器渐弱了,直接从经典里就看不太懂了,于是就有一位弥勒菩萨作了一本《现观庄严论》,解释般若经里面的道次第。再后来,因为现观庄严论相当的大,有时候我们也看不懂。在三大寺里面,前后差不多要十年时间才学完一本书。当然,我们是找不到这么多时间。为了这类众生,大师们出于他们的悲心,为了后来的人能多多少少掌握这条全圆之道,也写出了一些著作。比如《菩提道次第广论》就是宗喀巴大师的很重要的著作,在格鲁派里是最广的道次第的著作,后来又写了《菩提道次第略论》,再略就是《菩提道次第摄颂》,《三要道》就是最略的。大家手上只有一页纸,但却包括了一个凡夫,从零开始,假设有一天幸运地走向佛教的这条道路,未来有一天终究成佛的话,中间要走什么,已全部包括在三要道里面了。所以对我们现代人来说,这是一个相当殊胜的教授。  

殊胜在两点:    一,学这本书的人至少大概是能对这条道路鸟瞰一遍,能拿出一个中心纲领出来,个人自己的修行可以依着这个总纲领来做。 
    二,让我们在学习一次全圆之道以后,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就能找到位置。  

    因为我想很多朋友信心是有,可能也接触很多佛教的东西,听过很多开示、讲经、做过很多火供、供养等等,甚至能帮助其他人设计佛龛。。。。但我们有没有去想,佛教影响我们什么东西?我们的生命是否受到了佛教真正的影响?我们是怎样一个佛教徒,我们对因果真的产生信心了吗?我们对下一生真的有希望吗?应该说是有的。但这些问题落实到很实际时,我们却往往突然间很茫然的。宗教提供什么东西给我们呢?我们有没有去想过?可能我们做了很多东西,也可以有些人修得很勤快,但在这之后我们获得了什么呢?终于有一天我们要走到死,我们为那个准备了什么?我们反思过我们这一生是怎么活过来的?我经常在想这些,然后再去决定我自己的宗教。  

    我不晓得与各位是不是一样?我个人的宗教选择比较慢热。我见过很多朋友,的确那种热情我觉得相对还惭愧。我跟你们一样,在城市长大,在社会里面也滚爬过一段时间,然后再重新决定我自己的人生去向,乃至后来的出家等等。我有想过我是否真的需要,我要什么?这是我经常要想的东西。  

    在今天讲三要道之前,我就会这么想:我刚才说了,这是一条成佛的道路。南传他们是以个人解脱为主的,当然他们也去帮助众生,但至少在他们的理论建设里面就不会出现一种不是为了我自己解脱,而是为了众生的解脱,以此为目的,为了以利他为目的要去成佛的。就像一个人我要学习知识,我自己要考个博士,将来找个好工作。另外一种人,我要去学习知识,为了教育人,把我学的知识推动给他们。以这样方式去学习,这是两种心态的人。如果是南传,以小乘为主系的,他们的理论建设里面,当时佛给他们讲大乘这部分就比较少。如果各位接受的是在汉传或藏传里面那种大乘佛教的话,多多少少也会接受大乘。你们有没有念过皈依颂?“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以我所集施等德,为渡众生愿成佛。”发这个愿时,我们在下意识上,至少要语言和心态上面我们还是接受我们愿意去成佛,而不单单是为了自己,那么这是一条成佛的道路。  

    在这之前,我想讨论一个问题:你们真的要去成佛吗?假设你们想去巴黎的话,一定不会买去北京的机票。没有人会说我不要去那个地方,我还要走上那条道路,那是很滑稽、不合逻辑的。我们今天佛教徒,一般我们自己承认,愿意走上大乘佛教这个佛教徒。那么人家学这条道路的时候,我们是否真的要成佛,我们想过没有?我不是否认大家的那个心。我只说,这本书里面讲的不是一般的随喜的那种,只是让大家在某一方面做得好一点,鼓励一下而已。这是一条全圆的道路,这是一条我们佛教最主心的道路。有很多法师一开讲,就会假设大家都成佛,然后我们怎么去成佛。我以前也听过很多这类的讲法,但我总是会去想,我要成佛吗?搞那一大堆,辛辛苦苦的,我要成佛吗?

    在这里,各位要成佛的请举手。

    (人数还不到半数)。

    那么不举手的,我不能假设你们不想成佛,至少可能还是有点犹豫的。

    要成佛的,举过手的那些朋友,为什么要成佛?为渡众生,对不对?说自己要成佛的,只有一个目的了,为渡众生,为什么要渡众生啊?众生很苦,自己也很苦,那为了救渡众生离苦,要成佛,对不对?我们真的很苦吗?你们自己考查过没有?觉得自己的人生真的有缺陷,真的苦,真的想解脱?我知道有些朋友,他的经历确实很苦,作为一个基本的普通人,他几乎是彻底失败的。我的一位朋友,因为父母亲是重男轻女,所以歧视她,她在家里读书相当不错的一位小孩子,然后考到大学,不让她上学。她讨好她妈妈也是不喜欢她。长大后她就算了,她觉得对家庭失望了,就想独立生活。后来她终于考上大学,然后去教书为生,她想算了,就一个人安安稳稳过日子,她也不要家庭。但没想到,终于被一个男孩子打动了。结了婚了以后,后来她操持这个家,帮助她老公获得了博士学位,后来就很多问题就发生了。她的老公又有了第二个家庭,走了。到了老年以后,她自己的孩子出问题。作为一个女人,应该是很困难的。她跟我讲,如果不是遇到佛教,找到人生真正的目标,找到一个信心。如果她不是遇到佛教,她早死好多回了。这是一种个别的例子。除了这种个别的例子,在座的朋友,你们有没有觉得真的苦到那种程度了?我还要讲清一点,不要给我背佛经,我比你们背得多,这点自信我还是有的。  

    学生:……那个打针的小孩子,他就噢噢叫。还有开刀。

    法师:当然,这也是有,也不否定,所谓的苦苦嘛。我们人生里面是有这种,当我们经历苦难的时候,比如当我们生意做得不是很好,事业也不很顺利,家庭有矛盾,儿子不出息。反正很苦,很坦白地讲,因为小时候,我们那个意识还没有完整长齐的时候,分别心没有那么强的时候,那种直接的痛,有。但是我们几乎记不得。比如佛经里面讲过,孩子从母亲胎里出来的时候,如同一个铁钳把他钳出来,有谁记得吗?不是你生孩子作为一个产妇的那种疼痛,而是你作一个孩子,从你母亲肚子里面出生的时候那种疼痛。  

    佛教无疑给我们提供了一条很有趣的道路,至少给我们人生多了一课题,至少给在座的各位今天找到一个借口,我们大家聚在一起,玩一场比较高档的游戏。可能有些朋友,暂时放弃了打麻将,暂时放弃了去跟朋友喝喝茶聊聊天,你们跑到这里,但是如果不是心里面真正能够受用的话,或者就是今天,或者就是此时此刻,你们的心没有真正为自己解脱道路思维过,抉择过,或者甚至都没有加注这种思维的话,那么,你依然可能还是只是与佛教结了一个缘。可能我这样说有点太偏激了,毕竟听一堂课还是有它的作用。但是我还是经常鼓励,因为在座的基本上还很年轻,就算有些年纪大了,至少你们还有这种机会,那么我想我们能够更进一步进行深入了解佛教。  

    就像你刚才说的那种,感觉到痛苦,但这种痛苦足以让你觉得要解脱了吗?当然,打针的时候,没钱的时候,谁都想解脱。但是那种解脱,在一般人生里面,能够提供一些给我们解决的办法嘛, 比如说肚子饿的时候,我们要解脱的,但是那个解脱大概一般人都不会去修法的--当然像密勒日巴尊者除外,那些祖师已经真正看透了这个世界。当然,后面会讲什么是苦,什么是出离心,三要道里面最重要的出离心,菩提心,空见。一定要依靠这三个。到下面讲的时候稍微再详细地讨论一下。现在我想让你们保持一种思维。我们都会说苦啊,我们要解脱成佛啊,细细想一想是否真的如此?至少我自己我感觉到,我承认到这条道路,我愿意跟从这条道路一步一步往前走,我也准备好了三大阿僧祗劫,往这条道路上奔。但此时此刻,你问:宝僧,你要成佛了吗?我愿意。但是要我就去成佛,好像……。因为坦白讲,内心里面,我觉得这个世界还是蛮快乐的,至少在外面太阳很晒的时候,我们有空调的时候,觉得还是蛮快乐的。如果在太阳下晒的时候,我基本不会想到那个地狱是多么地痛苦,我的业力是多少,如果我永远保持这种状态的话,就算躲在冷气房里面,我也不能获得彻底地解脱。只有一条道路可能让我们真正走向以后都不怕热的,就在烧红的铁笼子里面也不会怕热的,会有这种生命状态的。但我很少这样想,每次在马路上一流汗,赶紧回家开冷气。就究竟解脱来说,很坦白,我并没有那么强烈。我也要在首先在讲之前,我要跟大家声明,不能说我在讲经,我只是把以前的学习,从我的老师传过来的圣人的教法,那些佛菩萨他们走过的道路,他们给我的教导,我只是把它拿来跟大家分享。我没有东西可以教给大家,我们只能一起从这里面学,当然唯一可以跟大家多一点分享的,就是我在这方面理论方面学得比较多一点。

    讲三要道,我还是用这种方式,我会讲一部分,然后还请大家去思维。我想听你们真正内心里面的那句话,不要跟我背书。等下给你们点时间,让你们思考或提问,或作一些讨论。也想听听你们真正心里面的想法。  

二,择师和依师

    《三要道》一开始的时候,讲了顶礼至尊上师,只有一句话,但在这一句话里真正包含的东西,在《菩提道次第广论》有一整章节去讨论。专门讨论些什么呢?怎么寻找上师。当然,上师有很多解释了,有格鲁派,也有宁玛派的讲法。这里的至尊上师,按宗喀巴大师,应该是顶礼文殊菩萨,因为文殊菩萨是他的直接上师,他能够亲见文殊菩萨。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在学校里要学任何一个东西,都离不开老师。那么现在你们要找一条成佛的道路,不是一种考完试就算了的东西,我们也需要找一个老师,在汉地叫师父,藏族人就叫上师。在你们心目中是什么来着?包括释迦牟尼佛?各位怎么去看这个上师?在藏传中,皈依偈还是先念皈依上师,再皈依佛法僧,这对于一些小乘的,他们很难接受。他们经常拿出那句话来:“你们不是说依法不依人吗?为什么要跑去依一个人呢?”这个问题可能你们会碰到的,怎么理解呢?在你们心目中,怎么找一个老师?你们自己有上师吗?如何才算得上师呢?如果你们有上网,那些网站为了上师打架打得头破血流……。你们上师怎么样啊?我们格鲁派怎么样,我们宁玛派怎么样。。。。某某上师又来传法了,某某上师又来放生了。。。。。  

    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你们去买一棵青菜都左挑右挑,问价格。但我们选上师的时候却很少去想。包括我以前见过的一些大学里面的人,他已经是博士后导师了,而且是读自然科学,但他遇到宗教的时候,抉择宗教时,说这些都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你们这些都是所知障。然后我问他,那么这样,释迦牟尼佛应不是佛了,他问我为什么?我说因他欺骗众生的缘故,他问为什么?我说因为他教给我们的这些(道理)都是所知障,讲经讲得最多是释迦牟尼佛。从这事看我们真的没有思维。然后那些说你的上师怎么样啊?然后暗地里我的上师就是比你好。我每次回贴就是那句,你们都是黑社会。我不管你们什么中心,一听你们那些宗派门户之见,只有唯我独尊那种,完全不能看到众生的共通的道路,只是那种一厢情愿的自己夸自己的那种。我经常说他们和黑社会没有实质分别。这是开玩笑,但是在某种素质上蛮像黑社会的。我们经常会问:哪个宗派的啊?哪个上师的?就像电视里的黑社会问,你什么堂口的?你们老大是谁?  

    宁玛、格鲁等他们能够成为一派,必定有他们不共的见解。比如我们佛教跟其它宗教,我们是独立出来的,我们才能究竟解脱,我们才能真正走向圆满的成佛道路。我们肯定有一个宗见,与人家不共的,特殊的,自己的宗见。当然不是说不了解就不能说自己是佛教徒,但至少我们了解这个才有把握我们是一个佛教徒。如果没有这个之前,我们能说什么?我诚信佛教,关于我自己人生的宗教,我愿意跟着这条道路,这只是感情上的投向而已。同样,现在汉地说自己是格鲁派、宁玛派的,我经常问问他们,你们这派见解和其他派是有什么不共的?谁都说不出。只能说我老大是宁玛派、格鲁派的。。。。。。  

    在你们心目当中,上师是什么呢?这里上师实际指的是善知识。它跟密续里面,金刚乘里面的金刚上师不同,还没到那个程次,是显宗里的善知识,那么怎么才能成为我们的善知识,这个很重要的。当然我们要求法,假设我们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你们会接触不同的老师,会看到不同的人,这当然对你们有好的有不好的,有些可能随顺你们的,说你们喜欢听的。有可能让你们听不懂的。有一些让人很矛盾的,听起来很别扭,怎么跟经书对着干?你就无法抉择,有些人从感情上,说算了,不晓得,大概他们都是善知识吧。那么怎么算是一个善知识呢?在你们心目中你们是怎么选择上师的?我很想知道。我们需要找一个真正的善知识,为我们自己的人生找一个依止,我们以他为榜样,向他学习。至少在目前层面上,我们要跟着他修法的。  

    学生1:有大悲心,有正知见的。。。。。

    学生2:有地位的。。。。

    我先把释迦牟尼佛叫我们怎么去找老师,他给我们的那个标准先给你们。在《大乘经庄严论》里面,举了十个。作为一个大乘的善知识,一个真正能依止他的老师,一他要有菩萨戒。第二个他自己能够修定。第三个他要具足智慧。第四个他的功德要比你增长。第五个是利益众生的时候很精进。第六个他自己要多闻。第七个他究竟证到空性,证到法性。第八个说法善巧。第九个具有悲心不求财富不求名利。第十个他能够不断地说法,恒常说法,不会退弱。  

    这是十个条件,但这十个条件看来以后,我们马上会发现,其中有很多我们无法考量的。第一个他有没有悲心可以去看,但有没有戒我哪知道呢?当然你可以问了:“师父你受戒了吗?”有些人可能对佛教里面的几种戒比较清楚,但更多的可能根本就不晓得,他只知道五戒什么。他戒都不知道,就去问师父你有戒吗?就像问一个人:“先生,你有什么吗?”你怎么回答?没办法回答的问题。自己还不知道什么是菩萨戒,就去问人家有没有菩萨戒,很奇怪的。你考量人家佛教的知识,意味着自己对佛教知识很熟悉的,然后才能考量别人有没有。

    第二个定,真正的四禅八定,我个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亲眼见过,只是听说过。各位有亲自见过吗?

    第三个具智慧,在佛教里面最重要的是最究竟的见解,佛教自宗的见解特别是中观的见解,他自己能够完全地掌握,没有疑惑地掌握。在没有这个之前,他是没有智慧的。有时,法师讲的话听起来很善巧很爽,这只是一种方便,不是这里说的智慧。这种智慧我们就很难考量了,我们知道什么叫不共空见吗?至少我们有一种比较粗略的概念才可以比对。

    第四个比自己的功德增长。这个不用看,按我们汉人的习惯,想都想得出来。看到一个穿裙子的法师,在佛教方面一定比我厉害。他是法师,他穿着释迦牟尼佛穿的衣服。但是实际上的事实,还是要考量的。但你怎么考量啊?  

    第五个利他时精进,第六个多闻。。。。也是很难考量的。这十条当中如果你考察不到,你就简单一点考四条。首先多闻,他一定要多闻。然后还要见证空性。然后说法善巧。第四个不求利养地悲悯他人,对于利他的事情他不怯弱,从不退缩。如果这四个,你考量还不行,特别第二个,我是凡夫,你证不证道我怎么晓得呢?那最后只得两条了,有菩萨戒、多闻,他懂的教理很丰富,他自己能够守戒。至少要考量这两个。  

    佛菩萨给我们一个标准,去称称你们的上师。一定要去称,我接触过的那些大师不断地劝诫。从释迦牟尼佛,当时在他面前的比丘跑过来跟他学法的时候,佛说了一句话:“比丘与善士,应善观我语,如炼截磨金,信受非为敬。”你们应该善巧地有智慧的观察我说的话,怎么观察呢?他给出三样东西。就好像检查一个金子,打磨、切割、熔化。最初是打磨,如果是镀金的,一磨就看见铜了,就看见木头了。有些地方很厚,就把它切割。如果怀疑它的质材,就把它熔化。什么叫信受非为敬呢?就是只说这是佛说的,而没有决定过佛说的为什么就是对的就相信。当然有些是只有教量的,比如戒律上面,它有我们直接经验,间接经验,逻辑经验上无法验证它的,只能依靠教言量。比如因果我们可以能过理论逻辑去辩认出来的,但是正如弥勒菩萨说的,如果你随便拿一条孔雀翎,抽出一根毛,青蓝色的。假如有人问,为什么这根毛是青蓝色的。回答这种极个别的问题,是无法通过推理得出的。就比如说你有没有上一生?有。你有没有妈妈?有。你妈妈是哪个籍贯?不晓得。你有没有妈妈,是可以推出的,是人的缘故,但凡是人必定有妈妈。但你妈妈贵姓、种族、民族、多大岁数了?我不晓得。除这种极个别业需要教量外,其他都要靠理证。  

    那么选择老师,除了这两个以外,有很多说传承,这个我同意,要有共同的传承,而不是一般人拿来的,某某法师到了,然后很快给你一张表,他是32世转世的,之前他是谁谁,什么年代在什么地方是什么人,这些人你可能听都没听过,这样的传承表,我个人的看法,还是要考量。特别象你们,接触老师的时候比较短,然后有语言的隔阂,加上个人在基础上面暂时的一种匮乏。我们很难辨别他到底好不好。特别在藏传,你们要注意传承是通过其个人功德表现出来的。传承有比没有好,但是如果一个传承没有公认性的,你自己也不是很晓得,还是要考察的。我提倡这种智慧型的,用你们的理智去接受宗教,但我也反对盲目地去怀疑。特别是人的那种怀疑很容易变成一种否定性。我说的怀疑是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我们从其表象也很难判断他是否一个好上师,不要去批评,也不要去说,除非你有明显确认的证据。但是你的证据,有多大根据又要看你个人的素质了,否定他的理由要确实是和经论没有相违的,这还是需要你广泛地学习,多闻,不断地去接触,去听。在这之前我们妄断好与不好,都是不对的。  

    在此之前确实没有办法选择的时候,而且也不能长时间依止观察的时候,传承是个很好的判断,你相信的朋友介绍的--我个人比较反对,但确实没有其他办法时也只能如此。传承是公认的,而不是那种据说他是阿弥陀佛的化身--在西藏这样说的活佛估计有好几百个,其实这个化身在藏区有几种解释方式的。若没有共通的传承,你一定要有个你自己比较信任的,从他的行为观察,你对他接触比较多,对他比较信任的,可能会稳定一点。除此之外,当然可以去广泛接触学习。但千万不要太热情,一头扎下去,把自己所有的问题都推给他算了,我的上师就什么都对了,不要这样子。  

    学生:有时一帮人说这个上师好,但跟另一上师的一帮又说不好。

    法师:如果真是一个好上师的话,正常不会说别人不好,我说的正常的意思是没有确凿的理由。如果很特意去压制对方,语言暗示、用善巧的语言等,你就要去观察了。例如有些是善巧地压服对方,如那边建庙,这边建塔,他会巧妙地说,两个都好,但这边会更好一点。这些要看他是什么动机。  

    如果做生意,最简单了,是一种利益关系,这照样可用到我们佛教来。有的说佛教是不功利的宗教,你们怎么看的?我认为佛教是很功利的,但不是你们那个功利。离苦得乐,是每个人共通的目标,一个蚂蚁都有的,每一个人都在这方面进行着权衡。当然大乘佛教里面鼓励我们利益众生,放弃我执等等,但作为凡夫来说,在究竟的层面上,还不能摆脱那种自我抬举自我承认自我肯定的那种价值观,在此而言,我们跟一般的众生没有太大的相异,在这点上我大可以说佛教功利。为什么呢?佛教是那种为了达到最有利的目的,采取最恰当最省钱的方式,以最小的成本投入,达到最大的产出。我们用一点有限的投入,变成了无限的产出,从这一点来说,可以说是功利的。功利就字面来说只是我要做什么要考虑付出和收获。  

    回到选择老师上,我用做生意、功利来比喻,其实你只要忍耐一下,付出点时间就可以知道了。我发现法师也好,学生也好,大家都没有太大的耐心。如果有耐心的那些,基本上是真正很好的学生,很好的修行者。讲法的人,如果他很忍耐,真正能等你的,他可能真是一个很好的老师。而大多数那些为了某种不恰当的功利的交换那种,你只要忍一下,几个月,他一定会露出尾巴的。  

    学生:有个上师打学生

    法师:嘎举派的祖师都是打出来的,那可能有上师也打学生。但我们看传记要小心,白教的那几位祖师,帝洛巴打那洛巴,那洛巴打玛尔巴,玛尔巴打密勒日巴,密勒日巴好像没有打冈波巴,冈波巴太好了,十地菩萨的化身,出来就是接法的。这四个一代打一代,你仔细看传记,祖师每次打他的学生,学生的信心会更加坚定的,每次打他们,刁难他们的时候,他们的世间的贪欲会极速减退,变成越来越执着的追求解脱,每次打完他,他对众生的关怀都在增长,为了众生的解脱甚至愿意用自己的生命去交换。象密勒日巴,老师打他,总是想自己的老师那么好,像佛一样,肯定是我的业力问题,他对他上师的信心没有退,他世间的贪欲不再增长。一个上师如果打学生,能够打出一个具有强烈的出离心,对众生有圆满的悲心,为了众生急速地追求智慧,急速地修行,这样的上师,我都想让他打一打。  

    学生:是一个上师的学生说的,那个上师不好

    法师: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个经验,千万不要听那些学生的,藏区有一种说法,就是他们的老师象兄弟一样在云端搂着肩喝茶,但他们的学生却在下面打得像狗屎一样。宗喀巴大师曾经无数次地赞扬各宗各派,他自己的老师就来自噶举派,萨迦派等。  

    法师:接下来“于三有乐不贪著,为暇满义而精进,志依佛陀所喜道,具法缘者净意听。”这一段讲的是一个学生要做的。刚才我们讲了老师要有什么条件、标准,我们可以去作比对,但一个更重要的东西,就是我们要什么?我们的内心是否真的要成佛?如果我们只是特别空虚,《大长今》又看完了,对下面要搞什么呢又提不起兴趣来,那看看三要道吧。如果仅是填补些空虚、人生的不悦意,或者失意的时候找一种精神的寄托,那意义不是很大。或许我们真正思维过,需要一种彻底的宗教,有一天你们终于可以“于三有乐不贪著”。暇满的意思是具足追求、实践真理的条件。对求解脱,求成佛,去精进的这些人,依着佛陀所喜的、所开许的这条道路,这些具法缘的人净意听。  

    很坦白讲,我们几乎都被约束在某种共通的轨迹上,实际我总觉得我们像蚂蚁一样,很快就把我们这一生全耗完了。假设我们在进入停尸房前,我们都没想过我们这一生将来会怎么样的,这可能只是一场高级的意乐而已。在此之前,我们必须要想尽办法,让自己真正走上这条道路,做一个具法缘的人。这相当不容易的。  

    三要道的意思,不是我们今天就走到了,我们听完了就走完了。三要道走完了,就成佛了。这是一条很长远的路,我希望利用这三天,为大家建立一个总体而言的成佛道路的那个架构。之后的努力需要你们自己去努力。

    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有讲过,一个学生应该怎么去做,你们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这本书,里面讲得很详细:怎么样去选老师,老师的条件是什么,作为一个学生应该怎么做,然后确定一个老师后,如何依止他。宗大师在这里讲了一句,净信心。

    里面讲听闻佛法,要离三过:1、倒覆,倒过来的杯子一样,那就不能装水(不能装进甘露妙法);2、有漏,水装进去后,很快就漏光了;3、不净,杯子有毒。这三种情况都不能装上一杯干净的水。就是说,我们的心态完全不是为了求法,就像一个杯子倒过来一样,就像有人很奇怪的一种想法,跑去讲经的地方打坐。另外我们有些朋友要小心,对某些佛法排斥,不能多闻,或者这个听,这个不听,或者这个听过了,不听了,这就是倒过来了。再一种就是,没有想过自己为什么目的,不准备把这种东西融入自己,拿来用。只是听完以后,老师讲得好极了,特别殊胜,但讲什么了,不晓得。我们虽然不能像宗大师那样,看一遍就背下来,但至少拿到一点真正受用。第三种,就是动机有问题的,他真的努力去听,但动机或是自利的,或仅为今世的,或为名利等等。要注意不要被三种东西干扰。  

    然后听法的时候要具六想。1、病想,想自己是病人。2、医想,讲法的法师想成是医生。3、药想,所求的法想成是药。4、吃药想,依法去修行想成吃药。5、正士想。6、正法久住想。  

    这个想法,我们听起来好像是挺怪的。我都在想,宗大师或者以前的菩萨们,为什么用这种比喻呢?后来我想,修法这个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遥远的东西,我不晓得在你们生命中有多大的热情。至少在我来说,还不是那么心切的。在这点上来说,缺乏那种感情的磨合,而是一种很机械性的,很服从性的。我们想去打坐,为什么?时间到了,其实是时间到了。我不是反对打坐,你们要努力地坐,能坐几个小时坐几个小时,但在打坐修行时,要善于观察自己的内心是不是真的相应。  

    特别是初学者,要小心这种热情,这种热情不是不好,但要仔细观察,如果仅是随顺热情性的东西,就要小心,不要太过分地急于自我承认我已经是不错,去找上师说我已很有智慧了,其实还有很多问题,有时我们迫不得已的要重新来。

    这里面的内容很大很多,我不能把它一条一条细细地讲出来,我只是想谈一些你们有一些生活上用得上的,你们确实碰到的一些问题。  

    学生:从什么角度找上师较好?

    法师:我有些朋友跑来跟我说,要学藏文,要找老师,我说谁都可以啊。不行,我要找一个金刚上师。我就奇怪,学藏文而已,要找一个金刚上师?你要什么,然后去考察你的老师能给你什么。在这个角度上去找。  

    你们仔细想想,我们找老婆找女朋友,就是这套模式,首先是一见钟情,然后投进去以后,问题就来了,有种人,把婚姻谈恋爱特定到某种客观的目标上去,比较功利的。然后相处就出问题了,就看磨合期上能不能及时调整,找到一种结合点。现在很多人找上师也是,开始时像密勒日巴找他的上师,跑过去把他的脚顶在自己的头上,感觉到自己找到了一个像佛一样的上师,然后碰到一些问题,美梦就打破了。

    所以主要看自己需要什么。  

    学生:是否要找证量很高的上师?

    法师:最重要的还是多听,千万不要太感情用事。找上师的时候,要去多看,他是谁,他能够怎么样,他能给我什么。  

    学生:听很多上师讲课会不会乱了?

    法师:你们怎么看待上师,准备向上师要什么?你自己稍微想想就有了。我知道你的问题来源于有些朋友,你是这一宗的,不能去那一派的,你有这个上师,就不应该跟那个上师,就乱了等等。我还是那一句话,你们的宗教感情稍微扔掉一点点,拿一点人类的逻辑,自己去判断一下。你去问你的朋友:“乱什么??”如果乱了,那宗大师肯定就有问题了。噶举派的,玛尔巴就有问题。他的传记中就写着他至少有两个根本上师。  

    学生:根本上师不是只有一个吗?

    法师:其实你们经常把上师跟密续上面最后印证的弄混了,那个最根本的上师出现是什么时候呢?他让你真正证得空性,让你发起那个胜义的菩提心。谁让你生起那一刹那的心,当然只有一次了。  

    经论里面经常讲过,你的心有多纯正,你就从老师上拿到多少。我不是在这里宣扬让大家去怀疑去否定你们的上师,而是我发现有一点,大家都是城市里的人,我们从小就被培养成为一个怀疑论的人,现在的教育和我们的生活环境本身就是这样教育我们的,我们从小就是一个怀疑论者。藏族出生那种特殊的环境下,他们可能不会接触过多的那种物质争斗,竞争,他们的心是很纯朴的。在藏地,一些老太太,她们对三宝的那个信心是怎么样的?她的孙子,平常不听话,一巴掌打过去。有一天,这个孩子到了寺中,穿起裙子,带起那个披单,他老妈立刻就把他放在最高那层楼上,天天给送饭。这时,他不是他的孙子,他是一个出家人。如果具有这种纯朴的信心,如果你的机缘又刚好遇到佛教的话,那时候我就会说,什么上师都行,这种人不一样。我们呢?我们一方面有着极端的希望的感情,但接触后,发现不怎么样嘛,但是经里面讲了,尊重出家人,好,算了,我忍一忍,我们想迫使我们肯去增长这种精神。但是另外一方面,我们思维里面,我一直强调的,真正面对自己的时候,真的吗?我们真正能做到不怀疑吗?这是很现实的。当我们怀疑的时候就是怀疑。我就经常想一句话,假设你已经是个怀疑者,既然怀疑了,就要怀疑到最彻底。这种人要小心地选择,多听,多看,多选择,特别是对传统的经典要多看,多比较。比如这个老师这样讲,那个老师那样讲,他们之间肯定出现了问题,而且一个还说了那个老师有问题,那个说这个有问题,怎么有问题,理由是什么?一定要看到,直到自己觉得真的可以相信。在此之前,记住保持犹豫,即对上师保持“我也不晓得好与不好”的态度,不用急着去决定。  

    学生:上师也是一个代表,我们承事供养也有福报,从这个角度依止上师也可以吧?

    法师:(指着观音像)我现在问问各位,这是观音菩萨吗?这是木像,观音的唐代造型,是吗?这个不是观音,它只是一个影像。观音像是不是观音菩萨?不是。那么我们顶礼有没有福报?有,为什么?为什么有福报呢?因为这尊像引起了我们对观音菩萨的那种皈依,引起了对他的顶礼,特别是不断地鼓励我们不断的追求解脱,让我们想起了一种为救渡众生的那种悲心。是以此为助缘。你们也可以以自己的心态,对于某个表征,为自己积累福报。但是真正这个人,作为你的依止上师,那就要很小心。你要多跟他相处,多向他请教,多接触,多学习,多听。  

    回到上面的问题,宗派偏见很深,嫉妒心很强,偏见很执着的那类人,一个上师就好了,千万不要去跑道场。为什么?这种人要去跑的话,肯定在这边毁谤那边,在那边就毁谤这边,这种人绝对是要断善根的人。

    对于那种心态比较柔软,追求真理上面以那种比较开放的智慧的心态;对任何能够教导他的老师,都表示他的敬重,合理恰当的那种依止的人,宗大师说过,一百个,五百个上师都不为多。  

    学生:善财童子也跟很多老师学习。

    法师:对呀,如果有人说上师多了就一定有问题,那善财童子简直就是疯了。当然,有些人又会说那是菩萨显现给我们看的。那他的每一个表示,就是在教导我们也要那样去做。如果说,善财童子是菩萨,他做的事我们是做不到或者不要做的。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们不用去修出离心,去修禅定,那释迦牟尼佛做的不是我们要做的?不可能的事情,对不对?  

    在三要道里面,我们要全面地学,把这些道理全部看通了,一套地图不能看一半,走路是一步一步走。我们研究地图,抉择自己未来的道路,做计划书的话,我们要做得很详细。出离心是在第一步我们要走的,但我个人觉得今天才是我们最重要的一课,因为将来你们可能要去接触不同的老师,不同的善知识。可能这个是我们最迫切需要的。而讲出离心前,大家回去好好想想我们真的觉得这个世间很苦吗?明天继续。  

(以上由曹师兄记录)  

三,出离心

    昨天已经把三主要道的前面第一部分两颂八句讲过了。主要讲的是如何选择老师,如何去做一个求法的人,当一个人真正需要宗教的时候,他真正需要一条如何解脱的道路的时候,甚至是最究竟圆满的真理的时候,在佛教来说即成佛的时候,当这样的人有这样的愿望时,他最终会走上这条道路。可能在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传承里边,可能有不同的讲法、方向,有一定的侧重面,但三主要道讲的是一个(像我这样的)凡夫乃至到成佛中间所要走的几个主要的坐标。今天开始讲三主要道的第一道“出离心”。  

    原文:“无出离心无息灭,希求有海乐方法,

    由欲有乐缚众生,故先寻求出离心。

    暇满难得寿无常,修习能除此生欲,

    业果不虚轮回苦,思维能除后世欲。

    修已于轮回盛事,不生刹那之希望,

    昼夜唯求解脱心,起时是生出离心。”

    这十二句交代了整个出离心所有的教法。那整个佛法为什么一开始就要说出离心呢?第一句就讲了“无出离心无熄灭”、“希求有海乐方法”。从常人的逻辑里面这个相当好理解的。所谓解脱是什么呢?从轮回或我们现在所面对的现状的一种逃脱和出离,常常许多佛经把轮回描述成“牢笼”,而且是燃烧着的永不熄灭的铁牢笼,所以有一天你未逃出去,你便一直在这牢笼里,那么如果这个人要逃离这个牢笼的话意味着他对这牢笼有着很深切的厌恶感,就好像一个逃犯要越狱一样,他肯定是完全彻底地对他所在的牢房失望了,根本不想再坐下去了,他才会有越狱的想法对不对?才会有越狱的办法,最后才会有越狱成功的机会。如果一个人像吃皇家饭吃得不错一样,坐在那里基本上也可以“闭关”,那就没有越狱那句话了。一个不想越狱的人基本上他就不会出狱了,他可能还会想方设法搞些事情继续坐下去。  

    这次只有三天时间,这《菩提道次第广论》这一世达赖喇嘛自己这一生都学了九遍,一般人就算是在文字里走一道,就算在格鲁派传统里面也要好几年才能修学完这本书,那么我们怎样把它简略为三要道,在几天里面把它学完是不可能的。

    昨天我讲过,希望把这三要道和大家一起讨论,让大家有个总的概念,或者说作为一个佛教徒,我要认识佛教,那么佛教到底是什么东西?对于佛教(到底)是什么,我们仍然比较模糊。比如说我们成为佛教徒以后应当怎样做?我们不是很晓得,佛教里面提供一条什么样的道路我们不晓得,只是模模糊糊只鳞片抓地从这个法师这里或那里听一点;有的人今天说去放生,明天去火供,有的人今天说这个法不能学,又有的说这个法谁都能学……很多似是而非或自相矛盾的东西充斥着我们的信息来源。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否能对我们这条道路有比较客观地依着佛教自宗怎么讲解去了解,而不是根据某个人的理解、某位学者怎么理解佛教、某位佛教徒自己怎么理解佛教等等。这个讲法里边最主要是释迦牟尼佛的经论,由大师们集结的一些论点。

    佛当时说法,是对根器而不是按照课程表,没有一所佛教大学(按)一年级、二年级这样上来的,他当时见到谁就教谁,他可能见到(一人)应该教大学课程,但是来得较早──就是跟他出家的五比丘,他讲的就是“苦当思,集当断,道当修,灭当证”就完了,如是三遍那五个比丘已经证了阿罗汉了。这样的根器来说,佛重复这句话三遍,他们就证完了,在小乘里面就几乎就是博士生了。讲了苦、集、灭、道,讲完最基本的四谛他们就已经证道了,宿世以来的修行和根器(这时)已经成熟。

    但是这只是佛最初开始讲的,然后往下讲的时候,有的要教他怎么放牛才能够让他悟道,有的要教他怎么做陶器才能悟道等等。这些都是对根器不同所作的教法。因为释迦牟尼佛已经圆寂,我们此时此刻没有那个机缘见到圆满清静的化身──你走过他面前就知道你该修什么,该做什么这个清静的化身,那么现在能够遵循他的道路,我们能够依循的那个标识,就是他以前留下来的所有教法。然而这些教法我们刚才已经说过比较零散的,以对机的方式传授的,无法集结起来,我们在哪个阶位,我们自己不晓得。我们怎么去修,这条路整体是什么样子的,我们现在应该主修哪个部分也不晓得,三要道主要就是讲解这一点的。

    我想这次讲解里面不可能太详细地把全部都讲完,所以我想尽可能让在座的各位朋友能真正在生活上用得上的。即在听完这次课后你们能够受益于你们的生活和修行,受益于对人生的抉择和选择,甚至于受益于你们对佛教知识最基础的了解,我想采用(上述)这种方式而不是像在辩经学院里对每一个名词的详细定义,不采用对一个观念的辩论。  

    在开课之前有位朋友很认真地写了些东西,我想也可算是供养大家吧。是他自己的一些感想,他写成根本颂的形式,我蛮喜欢的。我们常看到许多佛教徒对于佛教有蛮高的热情去修行,可能是出于对自己的怀疑吧,我常常也不禁对他人表示怀疑,真的是那样坚定吗?这么热烈,让我感到,咦,怎么这么多菩萨来到世间?让我感到那是不是真的?我们是否忽略了我们内心对于佛教的真实感受?因而我喜欢这位师兄的坦白。这位师兄说,“世人只为今生计,名闻利养及亲友,生死因果与轮回,屡思确是不寻常,然见胜义在其中,不思佛理非明智,我今殊胜得受持,却疑世事仍有价,出离又恐误前程,佛陀所言真实否,又生迷惘忧惑心”。确实世人为今生的生计,为闻名利养不断争执,对于生死、因果、轮回,他想过确实也是不寻常的,里面有真正的道理。但是事实再想想,是否真是那样呢?对于现世的东西,他觉得还是很有价值的,“却疑世事仍有价”,他还怀疑世间的生活还是很有它自己的价值的,修了出离心会不会误了前程。让他心里生起迷惘。我觉得这种想法本身相当的好,意味着这位师兄是真正在想我们的出离心的生起是否是我们真实的需要?而且这条道路是否我们真的可行?  

    出离心是什么东西来的?确实在讲修出离心的时候有很多人就害怕了,很难听,它非常地不取悦我们,过去很多法师都讲过,修行人会感到有点刺的。特别是有些佛教徒在开始修的时候,有那么高的热情,作了特别大量形式上的模仿,他们应该也感觉到有压力的。付出是有交换的,比如说今天你们还是可以在家打麻将或参加旅行团,这样交换了不一定玩,但是还是要来坐在这里,规规矩矩的。那么我们做出的这种付出是否值得呢?我们这条路是否真的呢?  

    (面向那位师兄)我无法回答你,我只能说我过去的经历至少在理论架构上是认可的。当然有很多法师会说:“当然是真的啦,已经有很多佛在上面走。”佛教里都说这条道路行,很多宗教也说他们行,对不对?──是真的吗?有这种想法是对的,有很多人说我们对自己的宗教,对三宝有信仰的人不能有疑惑,可是那种疑惑是指无端的否认,那种没有理由的怀疑。如果已有理由相信而我们而出于某种感情偏见仍然不信,那当然是一种不正常的心态。但是说对于我们不了解的类似“解脱”呀,“业果”等等,远离我们生活的一些概念,我们若毫不怀疑地相信,我自己感觉是不容易的事情。确实我们是人来的,我们是怀疑论者来的,没有理由之前很难相信这些。  

    既然有这种怀疑,我只能给您和大家分享的一个是在开始学佛的时候“多闻”。宗喀巴大师以一个在西藏被公认为是三怙主、观音菩萨的化身,也是文殊菩萨的化身,也是大势至普贤菩萨的化身,这位三体集一的化身大菩萨,它自己每次写书的签名从来不是什么上师,什么法师,什么转世,他永远都称自己是什么?“多闻比丘”!他对自己最大的赞扬就是“多闻比丘”!他自己都说如果没有多闻你就无法抉择,没有真正良好、理性的抉择的话,你的信心不会坚定,你走上去那条路不能说不行,在某种意义上可能你只有靠运气。有一位仁波切也讲过,如果真的是像一位盲人的话,那等于像是一位盲人找导游一样,(完全是碰运气),但是我们愿意吗?问题是,我总觉得现在社会我们所接受的教育使我们作一个有怀疑论的人,但我们又不愿意解决怀疑,其实我们有能力去做一个多闻的人。  

    回到这个话题来,所谓的出离心是什么?是对现实的不满,要求离开它对不对?简单地说就是我们对轮回不满,我们要超越它,至于超越它之后是否真的有个对岸?有没有一条道或有没有一条船浮在水上让我们度过这苦海?没有的话我们就没办法!就像以前一些外道所说的无因果的,生命是一种偶然的存在形式,死了就像灯灭了一样没有前后生,没有“续集”。对于这种人生来说,那确实不用修了,苦乐就是这几年,可事实是不是这样子呢?我们就要看佛教所提供的所承认的观点是不是真的,至少我想要培养出真实的出离心必须有一种什么呢?我想必须有一种对人生的反思,反思到正如三要道里讲的这世间真的没有任何东西值得你留恋了,才可能生起这种出离心。你们觉得会不会是这样子?然后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否真的那么容易产生这种出离心呢?如果不是,如何观察我们这个生命就是轮回这种状态呢?  

    三要道里说“由欲有乐缚众生”,由于欲和乐的贪着、执着束缚了众生生起出离心,没有出离的动机,以后的解脱之道便无从谈起了。那么要真实地看到轮回本身的实际情况的话,要怎样看呢?书里面教我们是“暇满难得寿无常,修习能除此身欲”,这句话首先是告诉我们如何断除对今生的贪欲,对今生营求的那种执着。在昨天所讲的如何选择老师等等以后,最首先要走的道就是出离心,最基本的要求是我们出离对世间的执着。如果任何一个自称是佛教徒或追求真理要出离的人,他连这此生的营谋的执着都不放弃,不能有些许的放松的话,那真的要问问自己,你要解脱什么?如果这个世间还是让我们很快乐,只是你在去医院感到很难过,当亲人离开我们的时候很难过,当我们事业有挫折的时候很难过,当我们不顺景的时候很难过,但是回过头想这世间必定也充斥着让我们快乐的时间,那么这些快乐的时间让我们不断地执着这个世间。书里提供了让我们如何看待这个世间的角度,在帕绷克仁波切的这本书里讲了如何减轻对这个世间的执着。  

    “暇满难得寿无常,修习能除此生欲”所谓现世贪着是指对快乐与名利的贪求,例如想得到比世上任何人更多的衣食名利等等。任何想修正法的人必须消除这种对现实的贪着。那么如何消除呢?有两个步骤,先是四共加行的头两个,人身难得、死无常。为什么思维人身难得可以消除对现世的执着呢?我常在思维我的大哥大姐或我的长辈,他们怎么度过这一生的。当我这样去看的时候,我发现很多人,都觉得对自己的人生有一定的自主。比如说我们把手向前伸,然后往左还是往右,选择来听课还是去打游戏,上上网玩一玩……我们好像还有一定的选择权。但实际上通盘考量整个一生以后,有很多人生大的转折点上我们相当地被动。我们为什么会来到这个世界?为什么会出生在那样的家庭?为什么会遇到这样子的父母?最终为什么会受那样子的教育?考得上考不上哪些学校?以及找到找不到哪些职业?哪些机遇我们把握住或把握不住?在未发生前好像我们都能选择,可是在经过后才发觉我们的自主能力并不是那么强!特别讲到生老病死,几乎完全不在我们的控制范围之内了。再讲的近一些,如某一种情绪的发生,对某种事业的选择,对家庭的某种选择,与女朋友之间的相处等等。我们显得相当脆弱,完全不在我们的掌控之中,而我们的生活却仍然那样一直往前奔……我从3岁到现在36岁的生日都过完了,但是现在怎么样呢?我仿佛沿着一条老路,我父母亲走过的一条路,朋友走过的一条路。可能形式有些不一样,经历有些不一样,但是大致就是那个样子,(人生)一场苦与乐就完了!就到了昨天讲的对面医院那一幕了。这边滚滚红尘,五一节大马路上多少人在逛街呀,多少人在买手机,多少人在买电脑,买衣服……你在楼上往下看就像看到蚂蚁一般,但却在那个角落的那家医院,你也会看到有些人进去,有些人出来,你可以想象到最后所有的人没有一个漏掉都要进去,不能再出来了。当我们考量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们此身有多么的难得!为什么说它难得?当然非佛教徒的人听到这些会认为这些是佛教自己吹捧的,自家说自家好,例如一些宗教也说“相信神是很困难的”,正因为这样我和一些朋友包括一些佛教徒讨论时要放弃宗教里让人不禁误会的东西。我想这是一种对人生的反思,对于追求真理的渴望,这是非常难得的!人身难得在座上修的时候书上讲的很多,比如同样是生命,同样是为了追求快乐,免除痛苦,像蚂蚁、蚯蚓、市场上被人宰杀的蛇、鸡、猪等,他们都喜欢追求快乐,他们都想远离痛苦,都不想被人杀。然而在各种良知苦乐的有情当中,能够有机会反思及创造自己生命及价值的几乎只有人才有机会!为什么其他生命没有机会呢?至少我们看见的畜牲就不行了,刚才说的蚂蚁基本上他们没有这个机会了,他们的生命就是来到世间消耗一点他们认为美味的食物。有些可能是业力倒转,他们以为美味的食物,在大自然里一刹那就消耗掉了,或被其他动物猎食,这一生就完了。就像把一块木头扔在阳台上腐朽掉几乎没有太大的区别。唯一的区别是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积累的很粗的苦和乐。然而作为一个人,我们可以观想,我随便拿起瓷羹在花槽里挖5分钟,你就可以挖出比这里在坐的生命还要多的生命出来。从这个比喻我们想,在佛住世的贤劫年代他都说,从上三道往下堕的那些众生像大地的尘那么多,从下三道往上升的,只有指甲上的尘那么多。这个比喻相当恐怖!我们还要从经典里一些比量,比如我们的一位老师也说过,我们下辈子真的可以做人吗?他说你自己考量一下就好了。一个因果是转向左还是转向右就要看你所作的什么样的因多些,下一生能做人的因你积累了多少?而下辈子你做不成人的因又积累了多少,互相比较一下你大概就能晓得了。我们一天中24小时有多少是以无明的方式进入睡眠状态?以非常散乱的心从睡梦中醒来?然后以非常贪着的心完成三顿饭?以愤恨的心走向我们谋生的竞争场?拿了多少友善的心曾经帮助过一些朋友?而不是用投机的方式结识朋友,结个投资的缘。从因、体性、性质,从现量的机会,我们发现得到人身的机会可能很小。如果把生命当作金字塔的话,在下面一大节的生命是浸泡在苦海墨汁里是几乎没有能力往上升的。  

    再仔细地想,就在外面走的一大堆人里面,就算得到人身,例如如果出生在非洲没有文化,或者生时带有各种病痛或疾病,基本上都没有这个可能去接受文化教育,更不要说真理,基本的文化教育都没得到的。比如说出生在洪荒年代,远古年代的那些人,他们就完全没有能力去想这些问题了。这样一来能得到人身并听闻佛法的又砍掉了一大段了。然后能够接受教育,基本健康的也有一部分人,然而这种人中还有一些不是生在有佛出世的地方,他们想过追求真理但都没法找到路子。而确实你也生在中国,这个中国是佛的真理所推行的地方,你们也接触到了,偶尔你也生起过那么一点欢喜心,居然也还后机会让你继续下去,而且还结了让你继续下去的缘,然后还有机会碰到老师等等。不要说你今天修什么法,不要说你今天是否成佛成道,一个有机会接触到能让自己打开解脱的门的人已经站在金字塔的顶端了,有这么难得!  

    而人身难得的这个机会该怎么用?可能一回头我们就放弃,我们并不珍惜这个机会,因为我们并不想,到底解脱对我们有多大的意义?假设今天我和大家说,现在那边马路的中国银行从4:00开始,头一百位进门的人每人发给100万,我想在座的各位会有人说“好啊,可不可以请个假,只要5分钟跑过去而已,你让我赚100万以后我永远可以铁着心跟你出离了,从此我就可以踏上这条解脱的康庄大道了”。其实我们真的没有想过解脱是一件值得投资的人生事业,人生是否是一条值得我们走的路。这是因为我们对生活缺乏客观的评价,我们还是用长期以来的习惯,用佛的智慧看过来说就是用无始以来积累的那种处理方式,那种见解,那种习惯的人生观,那种轮回的人生观在看待轮回。如果我们还是那样的话,(这样)我们就会永远被人砍100万次头,砍100万次手,我们都血流成河了,我们居然还是为了那口蜜糖,为了老鼠笼里那块被人遗弃的叉烧,我们还是要去咬。我们的人生只能在这样的被动的生死当中不断转下去,因为我们实在舍不得在老鼠笼里的叉烧实在不愿意放弃。饵太近了,我们眼见的,而笼子太大了,看不见!之外解脱的世界我们看不见!  

    不过修行也要小心一些陷阱,就是说我们是佛教徒,一说到轮回苦肯定就说“苦,铁定的”,就像做选择题一样的,看都不看就认为一定是苦的。我们总是在模仿那些苦,特别是一些法师,或多年沉浸在佛教园地佛教网站的那些法友,总觉得他们总是被某种形式毒化掉了。我总觉得是他们被佛法毒化掉了(笑),毒化是闭着眼睛不再去看看自己的现实情况。“法师,轮回好苦!”“怎么会好苦?”“反正法师说、书上说的好苦”诸如此类。一会儿,“法师,待会儿我请你吃海鲜”。。。。。我会觉得这种表现让人觉得这可能是有问题的对不对?至少密勒日巴不是,他发现轮回苦的时候要拼了命往外逃呀。有没有听说过比如两人在蹲牢狱,都说坐牢实在太苦,牢狱长随时把我们拖出去打,又没有自由,我们还是逃吧。然后两人开始挖隧道了,其中一人说,“听说明天好像发叉烧包耶,我们还是吃完那顿再跑吧。”,已经挖通,看到外面的那个自由自在的世界了还想叉烧包,听说过有这种逃犯吗?简直就是周星驰搞笑版的逃犯!然而我们却是属于这种出离心的人。如果是这样,我想是个误区,要小心啊!我们在看书的时候,特别是作为一个有着高昂的宗教情感,有着满怀成佛的信心和喜悦的佛教徒在看书的时候,值得注意的是,它只是提供一个思考的方法方式,它让你去看你的实际情况,你是不是看到你自己的那个轮回值得你自己去超脱,这是很重要的,千万不要去模仿,象选民投票一样,(不假思索地)对,就是这样子,苦啊。一定要想自己的现实情况。  

    人身难得我们得到了,我如何才能使这人身变得更有价值?从而使这场投资得到更大的回报呢?这个时候你在追求真理,可是我们的另外一个想法就是,我们还有明天,时间还长着呢。一个很明显的就是我刚参加完考试后才发现我们佛教里面没有考试,我们没有应考,而不用应考的学生很难让他们去考前复习的。因为考前复习通常是最努力,最废寝忘食的,最专注的。我们平常只是在非常有空的时候才想起来要看佛书。有事当然先去干事,我也不是反对,但至少这个比例我们自己去考量一下,我们真正在这条道路上有多大的用心?有多大的出离心?  

    第二个说“死无常”,对我们修行来说,特别是四共加行来说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也是过去那些大师们一直要让我们思考的这些问题。“寿无常”是寿命不定对不对?这个“不定”是什么意思?(学生答:我们死期不定)如果那样的话,那么用我作举例,那么我的寿命应该是不定咯?如果不定的话,那么应该就是说佛也不知道我什么时候死对不对?佛就是遍智,如果那个事情存在,它将来会发生的话,他会知道。那如果我的寿命不定的话,那么佛也不了解?同不同意?(答:不同意)不同意?那么佛知道我什么时候死?首先我一定会死对不对?死的时候只有一个时间对不对?这个时间必然要来的对不对?这样的话佛应该知道对不对?那么我的死应该有定啊?对不对?如果这样的话,“寿无常”是宗喀巴大师讲错了?连弥勒菩萨甚至连释迦牟尼佛自己都讲错了?寿是不是不定的?(答:不是)寿是有定的?(学生答:是指自己无法预知)哦,说“不定”是指我们个人对自己什么时候死不知道,所谓“死无常”是什么意思?我们自己无法抉择,我们自己无法自主,我们看不透我们人生什么时候就终结了。  

    假设第一个课题就是暇满难得,那八种让我们无法追求真理的那种条件那种机遇我们都躲开了,十种追求真理和解脱的机会全部拥有了。我们现在在修法暇满人身还存在,但是什么时候失去我们不晓得。死可能来的非常的快,至少有可能在我们完全没有准备的时候就来了。如果我们明了的话,就真正可以将我们的心态转到修法上去。书里面有更多关于死无常的教法,怎么样死。比如说很多的顺缘都会让我们死。吃饭本来是助长生命的,可吃饭居然还有噎死的,正常的社交本来很好,然而却有被朋友害死的。本来晚上没车才出去散步的,结果就是有那么一步大板车把你给弄掉了等等。诸如此类说明了生命的脆弱。我个人感觉,在修行时这些问题都应不断去反思,当然我们不能修寿无常就总是“人生难得寿无常……”然后四共加行就完了。不是,而是在生活当中不断地去观察我们的现实状态。人其实对死亡没有那么坦然。我们怕死的原因是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继续地存在下去。我在藏地的时候有过一些个人的经历,濒死的经历。其实满有趣的。当完全剥夺你在世间的所有拥有权,包括你的妻子或丈夫,包括那个已经连首期带末期全部供完的房子,包括刚刚上大学或小学毕业的孩子,包括你睡过的那些枕头,你准备扔掉的那双袜子,在死的那一刻,你都放不下,希望捡回来,但那是不可能。我们总是买双程机票,每次出来只要是机票便宜都会回程机票也买好。但是在两次濒死经历的一刹那,我的经验,你就会回忆你一生的东西,但是那些东西好像风景一样急速地往回过,那个时候你可以完全体验到是“单程机票”了,你永远都回不来了。你可能忽然想起,哎哟我忘了应当好好对我妈,忽然间让老太太面对儿子的死亡怎么办啊?可是已经来不及了,你已经无力回天了。死一下子就剥夺了你的所有一切贪爱,所有一切拥有全部化成零, 那时你带出去的只有我们常常说的业力!

    假设生命真的有延长,向下一生走,而不是这一生我们马上就能成佛成道的话,如果我们真的要走上一条解脱道路,我们要准备未来的话,那么我们要小心了。我经常鼓励别人要为下一辈子,至少为死亡的这一刻做点准备,经常考虑死无常。书本上说这样才能让我们急速回到修法的状态。我不知道你们修过死无常没有?经常想到死。我们佛教说多看看死亡,多提提死亡,甚至多去看看死亡。  

    关键是要大家常想到死,这两句话也说的,能消除对现世的执着。为什么呢?想得简单些可以说在座的各位我几乎可以预言各位大致基本可以丰衣足食地善终,除非中间有人太过分地透支未来。反正正常生活的人我很少听说真的要临终还欠几个钱的,你们对这生的营谋应当是相对基本足够的。然而大家每天上班的时候,每次往银行放存款的时候会不会有这种感觉:其实我是不够的。哎,退休怎么办?我要住山的道粮怎么办?我明天那顿午饭在哪里?对不对?其实我们不缺的,然而我们偏偏却觉得很缺,明天的午饭后会想到后天的,后天的会想到明年的,明年的会想到退休的。之后又想儿子怎么办?万一他不出息,他的儿子怎么办?这就了了无期了。然而死是从来不跟我们客气的,到死的那一天你什么心愿都了了。因为经历过死的时候,将来到大家终于有那么一刻的时候我想你们会亲自体验到。我当时体验到的是我所有的朋友,所有的亲人,甚至与我最亲的我妈跟我无关系了!我要往我的下一生去逃了。如果在这种我们必当经历的时刻,我们之前没有做好准备,没有去想过,到那一天就手忙脚乱地走了,那下一世到哪里就不知道了。有些西方人问,他是不是真的有下一生?我说我不能简单地证明给你看,但至少有一点,如果真的有,你却又没有作好准备,你想将会有什么结果?  

    你修出离心,对于世间的要出离的是什么?能做到什么呢?有时我们模仿性地修。例如那位师兄供养我们的“出离又恐误前程”(笑),会不会呀?有些人会想啊,哎,出离这中间(世间与出离)怎么平衡呀对不对?有的朋友在想,我能不能半出离呢?汽车的半联动状态,我也不是完全挂上档,可进可退之间,有没有这样的道路?传统来说那些大师一致认为不应该有这种(想法)的,但是现在大概世界变了。如果要照本宣科的话,我会说:“朋友们,彻底地超越这个轮回吧。”,但我不得不说一个实话,这对我们来说可能有点困难。我们的欲望过分的沉重。生活负担,至少在精神负担过分沉重的时候──有时并不一定是生活负担带来的,是我们的欲望超越了我们的能力,超越了我们过往积累的福报。我们往生可能也遇到过某些法师鼓励过我们,给过三块钱一个乞丐,让我们今生能获得相对平稳的生活,这就结了这么大一个果。但我们可能会想,我要以李嘉诚为榜样,我要发这个大心。但可能我们的要求超越了我们以前种的因,却希望结个更大的果。如果这种愿望的压力过分强大的时候,要修出离心,你就只会去观察人生种种难过了。如果要照本宣科的话,修出离心一定要你远离一切的八风。八风是:利、衰、毁、誉、称、讥、苦、乐,这其中有四种是我们非常喜欢的,有四种是我们非常讨厌的。然后我们会修后面不好那四种,××昨天打了我一顿,好苦呀,我要出离……然后某某又给我安抚了一顿,你瞧这世界还是有美满的一面的等等。 

    当去思考死亡,思考这一切都会等于零的时候,这一切最后不能为我们营造什么,这是必然,完全倒塌,是连一片瓦都不会存在的一幢大厦。这幢大厦对于我来说就是这个身体。而这幢大厦以外的这些朋友啊,亲戚呀,事业啊,想法啊,见解啊,宗教啊,包括这条裙子,这些必然要崩塌的。如果我们能想这些的时候,我们可能自然地产生对现世的一种无所谓。我宁可用这种说法表示吧,因为很多文字上的表示会让我们极端地排斥、讨厌、憎恶世间。然而这种憎恶也鼓励了那种模仿性的出离,一种假设的感觉,好像我们就有。修完这一座后好像我们真的生起彻底的厌离心,然而同时这种感觉的延长性并不很长,一看就知道的。如果真的有这种要逃出牢房的感觉的话,它一定有一定的延伸性。然而我发现那种坐上修的延续性是相当短的。一边我正在修出离心,“苦啊,苦啊,这个世界真的没有什么可执着的啦,上师啊,你加持我吧,让我生起最彻底的出离心!我要住山洞……”,一边妈妈正在煮番薯,“不要加糖哦!”,就在这一下就断掉了。这么强的出离心突然间转到番薯糖水那边去了,让人觉得好奇怪。能不能有一天这些都无所谓?  

    当然有的朋友觉得人生会不会变得很消极?如果真的产生这种情绪,那么我们都很害怕,很恐怖,怎么讲呢?来讲讲?(学生:“消极的话,觉得世间的事情都没有什么意义了。”)没有追求了?整个都灰色了对不对?昨天情人节好好的才写了一张卡,刚贴完邮票,结果那天晚上修完以后,忽然觉得这个好没意思哦,但是寄不寄呢?8毛钱我已经贴上去了,又不能退款。。。。。恩,这样讲吧,如果真的在这种人生的基础上,假如我们往前再也没有出路的话,我们的人生只有轮回一条路的话,我们对轮回失望的话,那确实比较灰心。如果我们的人生的展望只有这一生的营谋,只有眼前你们所能看到的这一片的话,那让我们修出离心确实让我们整个生命都灰掉了。然而是不是这样子?佛教提供给我们另外的一个人生的态度,一种另外的人生观。至少在后面,我们明天会讲到的菩提心。想到我们自己个人真正的解脱。另一方面我们可以想,包括这种无聊,这种乏味,本身也是一种现实和难过的状态对不对?假设到了那种很灰的程度,比如今天看什么?佛教书不想看,小说也不想看,上网不想上,老婆也不想理,饭都不想吃,睡也不想睡,反正就是那个时候吃什么都不香,本身就相当困惑。我个人也经历过这种状态,我那时在想,有一种东西存在着,我们内心很明显地依然还感受着这个世界,即使它是无聊的,困惑的,它不是那种切肤之痛。如果刚才丢了50块在市场上我立刻就回去找,很有动机,就算苦也得有事情干。现在心情特闷,乐也乐不起来,苦也苦不到哪里去,反正就是闷。但是在这个时候我想,这种生命形式也够烦的,它继续在延续,我无法阻止它。那么据说在佛教里面有一种道路能够停止它,而且是永远地停止这种状态,让我们的生命能够真正走上自主的、豁达的、智慧的,甚至能包容关心别人的,直至对整个宇宙生命关怀的。大家都知道叫德兰修女吧?象过往那些为众生的生命拼命去奋斗的大师们,对人类奉献无限关怀的那些人,怎么会闷呢?这时想一想,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生命连饭都没得吃,我们真的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然而我们放弃了,我们太过于关心自己了,太过于寻找自己的快乐了。一旦过去的状态失去而又找不到新的路子的时候,一种假出离心压服了我们的欲望。我们还没确定我们自己的人生道路的时候,一种原来的轨迹突然间被某种形式斩断,而让我们往前变成茫然。其实出离心不是那种今天讲完明天就死了心,饭都不煮了,去修几座法吧。。。是不是?我昨天说过了,我们每个人应考量和找到自己的三要道。以前嘎当派的一位大祖师,当他每次去修行的时候,山洞那边长一棵荆棘树,每次出去化缘裙子都被划破一块。他就想,每次都划破(我的裙子),回来我砍了你。化缘回来山洞一看,明天都不晓得有没有机会出洞,砍它干嘛呀,浪费时间。据说结果他证道以后,那棵树还在那边长着。其中有另外一幅很漂亮的画在山洞顶上,有人去拜访他问这幅画,他居然连看都没看到过。对于我们来说那是大师的出离心。将来有机会《三要道》这本书要看,《菩提道次第广论》它已经把修心的方法都教给了我们了。 在这里我无法一次过给你讲述出来,你们可以自己去看。  

    学生问:“好像学佛后世间的事情都变得了无意义了?”

    法师:这样说吧,出离心是对于这个世间执着的出离,它不是对世间生活形式的出离,不是说到出离心,明天就不上班了,而是说出离心让我们反思,让我们摆脱原来那套思维方式, 摆脱原来被视为必然的目标──比如说我们一定要工作及积累财富等等。出离心也不是一些人说的,就是上班混一天算一天。我也看到一些修完出离心以后回到工作岗位他不积极了。“随便啦,这些世间的东西没意思。”“做好些有奖金!”“我都不求奖金,你管我?今天我就不加班了,我也不怕你炒我鱿鱼!今天我做副经理,明天当个普通sales也可以,再不行当个钟点工也可以,随便吃两顿就算了。”然后回去大部分时间都在网上特别是佛教网上聊。这种出离心就不是我们所说的。出离心不是一种形式上的,而是重新思考我们上班是为了什么?原来可能想他都是副处了,我也该正科了,他都开奔驰了,我怎么也奥迪吧,诸如此类。。。。。并不是修完出离心什么都不要,而是你要看到原来自认的必然追求的弱点。  

    书上说你什么时候生起的出离心是圆满的?“昼夜唯求解脱心,起时是生出离心”这一句。当有一天你们白天黑夜无论什么时候都想起要解脱,象一个逃犯一样看到牢狱的铁杆,看到了迫害你的狱卒,发了疯一样地,不要说叉烧,送只烤鸡,全聚德的烤鸭老子今天也要跳出去。你如果无时无刻都在想这些的时候,这时候出离心圆满了。当然有的朋友会想,我最近这段时间特别烦,特别的闷,家里也特别的不顺当,我这段时间出离心特别的强。但是,过了两天好了,收不回来的烂账突然间连本带息还回来了,过去来讨账的朋友突然间又不讨了,他觉得你的信用又好了,银行又说你别着急还,我们还可以加贷些给你,老妈的病又终于好起来了,那个讨厌的妹妹终于嫁出去了,从来没试过一个人有一个房间现在终于有了。那个时候出离心又起不来了你说怎么办?出离心如果圆满是对这个世间完全的失望,你会看到这个世间任何东西最终不圆满。修出离心还要想到业果,轮回的过患等等。假如这一生修得好,下一生有没有这些等等都要想。总之修出离心就是一种不净观。那些小乘的在修行的时候也在修不净观,看到花开的时候你要想到花灭的时候。因而很多人就感到“你们佛教很悲观”,就比如说今天我去白云山,明明那里桃花开了,总不会跑进去,桃花败呀桃花败。要是这样还不如不去了。不是这样的。它开了,我们看了很开心,但要知道这种开心不能太长久。当然有人会想“哎呀,花倒的时候怎么办呀?”哭呀,这样子。只要你执着于花不枯萎,常开不败的话,那你就等着伤心吧。但是对于人生的那颗桃花,我们真的存在一种常开不败,而且越开越盛的企盼。这种心态是不自在的永远牵扯着的。我们要看到这一点,为什么?当然谁也不会想着一朵桃花开着不败,但在人生当中我们希望很多东西也常开不败的。一种绝对让它开不败的是三要道里的第三个“空见”,空见要对治的是什么?我执,“我”。通常我的身体可以老化,头发可以白,钱亏一点就算了,朋友打两巴掌也就算了,“我”却丢不了。这个轮回里最深的根,最苦的根。砍不断你就永远轮回,砍断了你就成佛。决定要解脱这条根,这是我们希望它常开不败的。  

    在这种顽固的长期以来称之为轮回的世界观如果不被扭转等于没有彻底解脱的希望。而要扭转,在早期这种暇满难得,死无常,业果的观察里面我们会去看到什么?首先是看到这种生命的真实状态。打个比方说,这次我回来看到很多的同龄朋友,该有孩子的有孩子,但出现问题很多,所以他们可能因为我把脑袋剃光了,头发短了见识长是不是?把这些问题拿来跟我讨论,让我拿意见。我也挺纳闷,我也挺难过的。我说我还没结婚呢,你跟我讨论婚姻问题干嘛?我怎么教你们啊?当然我很喜欢听他们的故事,他们一些经历,可以让我们做一些参考。但是后来我在听他们的故事当中,我在想是不是有些什么东西你们看错了?关于婚姻,两个人的事情,你们当初的那个假设太圆满了。你们没有恰当想到两个人一起生活,特别是在现代的生活里边,那么忙碌,那么有个性,那么张扬,那么不妥协,那么多欲望的诉求,你自己对一样东西的学习想专注都那么难,两个人,两个想法,两套生活,还假设它圆满?我常开玩笑的那句话:所有人的结婚的概念是两个人睡在一张床上,当他们不在的时候,我看见那些双人床感觉就是一张床。如果你们俩人睡上去的时候,我感觉你们把一张床分成了两半。我睡着的地方你永远都睡不到,重叠也不可能,你必须面对的现实的是其实你和他(她)只是分担生活的一部分。在你人生的整个过程中,你也只拿了你人生的很少部分。不要以为天天回家吃饭就算是当个好先生、好太太,今天回家吃饭就已经很为家。其实你还只是拿了人生很短很少的一部分跟你的另外一半分享。很多人跟我讲其实那种分享当中,那只是一种形式的磨合。而对于心灵的磨合,是不是真的有爱情?还在于你们个人的修养,还在于你们对生活怎么看。坦白讲我们刚才讲的大多数人来不及对生命有反思,来不及对生活形式有反思的时候,我觉得那是一种最究竟的熬下去。当然那种走到底就算圆满的婚姻也算是一种圆满,问题是我们从小就是习惯写情人卡的,都是送玫瑰花开始搞出来的婚姻,不象我们父母亲那个年代,你和他结婚就完了。而我们在千挑万点里头,这个漂亮,那个有钱,这个明星,以我开了奥迪或奔驰的分量来说如何如何,不断地选择,情人卡至少有5-6个名字。在这种情况下建立起来的家庭,当初大家本是就是花心大萝卜,怎么突然间较什么真儿啊?结婚后他们很较真儿。你洗了一个碗,我洗了半个盘,一个盘子等于两个碗等这样,天呀!当初怎么不讲好?现在来为这个事情吵。  

    更多的例子让我想到当两个人相处,观察自己的朋友、婚姻、生意上的伙伴,甚至连法友,你们对自己对人生的接触和评价是否真正恰当?至少我们可以相对同意,至少以前的那些世界观,这套轮回的世界观大概是一定有问题。为什么?至少我们在轮回,在痛苦,无法自主,至少我们在修出离心的时候还担心“误前程”。按理说不会的,修出离心我不知道你们将来在事业上如何处理。比如说女朋友对男的说:“我要你去做生意,不要你去做大礼拜。”这样当然只有你自己去妥协。是你自己的出离心,你自己的三要道的第一道,你要自己去衡量。但是有一点,如果你能真实地看到你自己的话,至少你在选择信仰上比较理智,以后少一些机会后悔,至少在你后悔的时候还可以较快去安慰自己。不要哪天你50-60岁,当了30多年的佛教徒,突然间碰到什么挫折,就跑去“喇嘛你给我灌个顶吧,做堂火供吧。”是否这样你们一定要自己去观察。生命是否是苦,是不是真的脆弱的,你们所作的价值是不是没有你们原先想的那么好?这要你们去评价。如果不是你可以回来说,宝僧师你搞错了,人生很圆满,就算人生要面对死亡、恐惧感,但是我觉得我不害怕。如果你确定的话,那么出离心对你来说没有太大的作用。是不是这样靠你们去看人是不是真的生老病死,是不是很无助的,是不是真的会很迷惘?都要靠你们去实践。  

    学生:“真正的出离心是否彻底放下世间去修法?”

    法师:形式上要求是这样,密勒日巴、刚波巴大师是这样做的,但我估计在座的各位可能不是密勒日巴这样子的。  

    如果你怀疑事实是不是这样子的话你要自己去观察,比如说你可考虑:我作一种长期的营谋有什么问题呢?我们可以打个比喻,我们两个明天去做一笔生意,到年底一定赚100万,没有的话我赔你100万,但是过了春节就一个子都没有了。要不要做?或者简单一句,做决定时,赔钱的生意要去做吗?如果生命迫不得已在继续,而且只要佛没讲错的话,我们这种世界观,我们只要执着,我们就会有未来的投生,重来一次。这一生被老爸打得鸡飞狗走的日子,下一生又不知谁又把我打了一顿,没考上重点大学、重点中学。。。。。又来一次闷不闷?这还是假设得人身,得不到人身的话,基本上出生就不是人话了,都是狗叫鸡叫的了。龙树菩萨不是讲的吗?只为这生营谋的人,如果你福报好,你也顶多达到你所想要的那个东西。但下一辈子大概就没有希望了。  

    为长远营谋的人来说,他这一生一定过得安稳有序。但从小孩到老年,中间上学、考试、结婚,这个过程又来一次,烦不烦啊?如果这是真实的情况,可能我们的生命变得不那么有滋有味。当然我们还是要吃饭,还是要把那个菜做的香香的,还是要生活。但是可能我们对原来的那一套追求变得没那么所谓了。可能在这个时候我们在修出离心时想起老妈在做番薯糖水大概要下糖了,哎,下就下吧,就不会说:“老妈,那个番薯不要下糖,我不能吃。”至少我们心灵多安顿几分钟,不要太波动了,太难过了。至少有一天突然间因为什么事情要倒下,要离开的时候你已经看到了结果的必然。那在他走的时候,可能就会说,“你终于走了,我等都等到这一天了。”,而不会说“喇嘛有没搞错,我对他那么好他还是走了?”没有打保票的。只要你越靠近真实,你就越能稳定面对事实。那是一定要有圆满的出离心,为我们打开三要道的第一道大门。只有打开这道大门的人才有可能真正地走向解脱。没有一个不想逃狱的人会去逃狱的,没有一个不想去北京的人自己跑去北京的。为了今生的营谋去学佛法这种情况有,比较罕见的,他最多能和佛结个缘。但是三要道是什么?成佛之道,至少你要假设你要成佛。至于我们的心有没有生起这种心态要不断检查。至少我们要想一想,当我们挫折的时候想一想,这个挫折是怎么来的?我们连避开都做不到。当我们舒坦的时候,我们将来是不是真的那么清朗?是否真的那么有把握?当想得远一点的时候就会更现实一点。  

    我总觉得出离心是面对和看透我们的实际情况的那种心态,它不是一种模仿性的厌离。明明这个时候很高兴,朋友打电话来请吃饭,如果这时在修出离心,突然会感到朋友是狱卒!家乡是狱卒,朋友就是狱卒。如果执着于你是我的好朋友,一空虚的时候就打电话给你,至少我可以肯定,我就永远一直依赖着你,等于说一旦没有这个朋友就不能自主了。稍有空虚就打电话,电话费太贵我们就上网等等。稍微理智的时候明白这个没意思,但是很多时候还是要上去,像中毒一样。依赖着外边的世界的时候,我们永远无法自主。我想这是跟大家分享的出离心。  

    出离心是所有修行里面最难的。宗喀巴大师曾经批评过有些想急速成就的、过分高估自己的那些修行者,他们太快太高的评价了自己的修行能力,远远在没有修好这一道之前过分修行的人,没有很稳定地把主要力量放在这上面,而去急于成佛的。特别是有些格鲁派,我发现我们汉地的格鲁派把道次第形式化了。道次第是心灵走向解脱,解脱是一种智慧的开发,那么这种开发当中他自己所需要经历的那种变化过程和需要调练的一些手段。现在有些人一提到菩提道次第、三要道很欢喜,因为宗喀巴大师的作品就五体投地地顶礼,然后他们很快就把三要道变成一种课程表,变成公式的、机械化的一套形式。我的上师一位老格西每次要辩空性、因明一些很理论的东西。他就说你们一定要修到有皈依的心态。当然我们是佛教徒,我们当然有皈依对不对?后来他又说你真的皈依了吗?当你病的时候,有困难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三宝吗?你真的信任他吗?对不对?如果假设我们有病我们会找谁?找医生,如果我们要借钱,找银行。所以按道理说我们相信谁就会找谁。小孩子很难过或很害怕就会抱着妈妈的腿,他会觉得那是可以依靠的对象。在我们心目中是否真正地生起那种皈依?象我在塔公和炉霍的两位上师,他们见到任何的苦难,见到任何众生的苦难,都会想起三宝。他们是我们万人尊崇的大上师。他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接续法脉的法王。但是当他们在修行,每次跟三宝祈请的时候,讲到菩提心,在我亲近他们两位的时候,他们有时就忘了讲课,向三宝顶礼,皈依三宝,讲到阿底峡尊者、讲到菩提心的时候,他说他是一位无比大恩的上师,是他把菩提心的教法从印度带到西藏来,是全西藏所有教法的共同的大恩上师。他们想到阿底峡尊者的时候,他们就坐在那边流眼泪,好像我们就没了,坐在下边的人就没了。你会看到他们内心真正追求这条真理道路的确认。对于三宝的那种真正的依赖,在他们心中是完全生起来了。他们嘴里讲出来的法就不象我说的水上打水飘那种。我只能讲书上这样讲我告诉你们,我所能与你们分享的是从释迦牟尼佛一直到我的上师他们的教法。我们可以做生意,可以营谋,可以争取,现在是副科级可以争取正科级正处级无所谓,但是在此之后,在一切终于要推倒重来之时,如果我们真正地要走向解脱,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找一条新的路,我们为我们未来的人生甚至为我们的明天踏出更清楚的一步,更有信心的一步,会不会准备一些呢?这是出离心要修的东西,这要不断思维,不断借助任何的方式,就好像以前有句口诀叫象老狗咬住骨头一样不能放。  

    以前那些显示大成就的上师们如密勒日巴,当他的妹妹跟他说:“大哥,你修佛法,下面草原寺庙里的那位上师也在修佛法,人家是七层羊垫垫起来的高高的法座,上千的徒众围着他,黄色的法幢在头上转。你看你现在裤子都没一条,你也叫修行啊?” 密勒日巴跟她说什么?他那时已经成佛了,意味着福报与智慧双圆满。他说,“我随时都可以要那种境界,我跟我上师说过,为了我这个宗风的延续,将来要跟着噶举巴的作典范,我发愿一生住在岩洞里。”最后他的心子冈波巴大师在他的手下成为象太阳一样的两大心子之一嘎布达举的创始人。当他基本圆满了那些法教,根据传记,见到了所有的报身佛了,上师说你现在可以离开独立去修行了。但是最后传了一个谁也不传的法。从桥头那边把他叫回来,说:“儿子我有一个法要传给你,这个法太深太秘密,其它人听不懂。你是诸佛授记给我的心子,连你都不传,这个法就要失传了。”据说当时冈波巴大师非常的兴奋,老师是不是还有一手啊?然后密勒日巴把衣服撩起来把屁股和背脊让他看,看到了什么?看到那些疮、坐在石头上磨起的老茧。他说没有出离心,没有坚强的修法,没有像狱犯逃狱一样,没有这种毅力的话,如果没有真正生起那种强烈的逃脱的心态的话,没有看见轮回真实状况的话,对这个困惑我们,把我们围了无数生的轮回,解脱可能只是一句大话。  

    有一点可以保证,出离心不会让你们灰心的,只会让你们看到你们的真实生活,看到生活真实的一面,为你们真正找一个更好的投资。上面有些想法好像有点怪,好像有点脱离我们的习惯,但是不要放弃,尝试去看。至少我们可以做到为我们的将来做的更好一点。回过头来为了长远的修行,除了这些比较现实的我们做得到的,那些出离心的那些修法一定要多看。  

    写大圆满前行的巴珠仁波切知道吧?他写了一篇东西,《出世法言-莲苑歌舞》,简直是开我们的涮。他告诉我们几种出离心的相似法,我们要小心修出离心的陷阱。有很多相似出离心:一逢苦厌离,苦的时候就去修出离心,乐的时候就不修了。不单是现实功利,简直把那种表面的失落夸张成为苦不堪言。出离心是对现实很准确的考量,包括你在圆满顺心时的考量,不单是只有你在你苦的时候。遇到逆缘偶尔的灰心,“二遇逆缘偶灰心,三对密友存怨望,四因劳苦怨艰辛,五恨时移身衰老,近似厌离非厌离”,然后年纪大了,衰老了,觉得苦了,生起了一种厌离心,看似厌离非厌离的。然后厌世心也有,失败图逃避、冲动、轻狂,没有经过考量。莲苑歌舞里说到很多,你们自己去看。其中“无聊轻货财”是什么意思呢?我想有一种情况就是说,“李嘉诚有什么呀?”莫明的看不起富人等。“愚鲁计谋穷”,他得不到就想出离。其实我们需要很小心,一定要在实事上真实的看到现实生活的真实情况,客观地评价。其实厌离是一种客观评价而产生出来的心态,它不是让你刻意地把你喜欢的东西扔掉,把你喜爱的东西打烂,不是这样子。它是一种情绪,它是基于一种观察事实以后的情绪。你原来想象这样好,那样好,后来发现不是。我们还得继续生活,但是不要一生只为了两口饭。  

    有时我和一些不是佛教徒的朋友说,一生人,我拿个饭碗让你看,一个碗多小啊对不对?能装多少东西?但你仔细看,对于很多人来说,那个碗是很大的,为什么很大?每次装饭下去之后又空了。他这么一只小碗把你们的一生都装进去了。你会问这个碗怎么装进这么多?说到底我要当什么官啦,可是到最后要评价还是在那只碗里面。所以有时候因为我的身份接触到一些很有钱的人的时候,他们确实是觉得已经很无聊了,他们没有什么要争取,在整个社会他们是最尖端的,他们的财富已经无所谓了。他们也想到要超越自己,没人可比了,如比尔盖茨他们那种类型的人了。但是跟他们相处时,他们很无聊,他们生活很朴素,他们觉得实在很无聊,但他们也发现这一点。但是我们没有发现啊,只看见比尔盖茨往前冲,所以我们在那只碗里面把我们的奔驰等等全装进去了。吃完了,装进去,这么一生全部装完了。如果真的我们的一生是这样子的话,哎呀,算了,不吃都算了。我总想让我的人生更加富有更加开心。有的人有一种观点,就是说有出离心后他的物质可能相对匮乏一点,他贫穷了,他们有──西藏人也经常说那种──圆满的宗教,最彻底的见解嘛,他们说我们的精神财富是丰富的,物质生活是贫穷的。我当时在作小演讲,我说那是疯话来着,因为穷与不穷谁都知道,我们对于这个实际是还有没有贪欲的问题,当你失去欲望的时候,你对这种事情就是无所谓的。  

    (下面师兄提出世间价值问题)我们不是否认世间的价值,只是我们对世间的价值可能有的过分的判断,可能有的过分的执着而已,不是说这个世间就无趣了。实际上我们不是要破坏这社会的秩序,不是形式上的东西,而是如何看待这种东西。这种天气我们当然要开空调了,明知道要破坏臭氧层的。没有办法的,这是我们迫不得已的形式。但是在这种形式上面我们是不是为了这个碗,我们一生都要这个碗装饭?太可惜了,我受不了,我不晓得各位怎样,你们自己去看。三要道永远是你们自己的三要道。释迦牟尼佛已圆满,再没有所需了,永远尽快希望你们尽快地走完这条三要道,尽快地找到你们幸福的康庄大道。  

    学生:平常心与出离心有什么不同?

    法师:坦白讲,我个人并不喜欢”平常心”这三个字,虽然这三个字大多出自禅宗,但是现在已经被香港的电视台说得太滥了。当然我说的是究竟的平常心,像他们这样用就太离谱了,当然你可以用。再说那个平常心吧,要看在什么情况之下,他们常说“以平常心去面对”我们觉得这个词用得特别虚,到底什么意思啊?(下面师兄说,讲出离心的时候包含平常心),如果把世间名利看得很平常,那这样也可以。可是它的原意不是这样子的,它的原意是远离执着以后,特别在证悟空见的菩萨,他能够自主,平常心是说超脱普通人对事物的评价。当然修出离心时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去修,就等于这件事情的真正本质有没有我们所想的那种价值,我们期望的那种价值在里面有没有,如果没有的话我们放低一点,平淡一点。但真正的平常心是没有实体可以看到的,在缘起因果里面看到一切世间相没有实质存在的那种超越的智慧,在禅宗里是用“平常心”作定义。但是现在他们说的“平常心”变成了“平淡心”。

    还有佛教里另一个词就是“随缘”,所谓随缘是指随苦乐冷热等任何的缘能把你的心转到修道上面去。就好像要求一个学生用任何的学习条件去学习一样。去记忆想起阿弥陀佛。再有一个害怕就是在一些汉传佛教寺庙里面,每次见面就“阿弥陀佛”,然后现在电影里也经常“阿弥陀佛”,施主来了,“阿弥陀佛”……为什么“阿弥陀佛”?现在变成了“你好”、“早上好”、“中午好”、“晚安”、“再见”、“有空再来”等的代名词,还不如直接叫“早上好”多开心!不是这样子的,“阿弥陀佛”是为了不断提醒你,忘了念佛了吗?你忘了你发的愿要成佛了吗?你忘了众生的痛苦?忘了去观察轮回的实际情况?忘了去修出离心了吗?而现在“阿弥陀佛”变成了什么了?我听了直寒心。有的人别人叫他帮助一些贫困学生,他回一句“随缘”就等于说不要再找我,拜托了。什么“随缘乐助,一块不少,十块不多.”。本来是过去的大师让我们去修行让我们的生命去提高的那种方式,现在却变成了口头禅或代名词。      明天把菩提心和空见连起来讲,佛教里最中心的观点。从某种意义上,空见没有建立的话,佛教就几乎没有见地的可能。就等于很多人说宗教都一样,在空见之前确实都一样的。甚至宗萨仁波切都讲了,他跑去佛理大学学了印度教、婆罗门教,学了四年一出来他说都不想当佛教徒了,他说看到你们这些佛教徒觉得好可耻,说什么菩提心但对人没有真正的包容,没有对人的关怀,整天坐在蒲团上“菩提心啊菩提心”,可是真正有众生要你帮一把的时候,就“哎呀,我要去修法了。”这样,又“随缘”了。他发现只有释迦牟尼佛的空见,对于解脱的道路,对于烦恼这条根的寻找,没有人超过释迦牟尼佛。他说“我差点就转宗教了,不想跟你们一起混了,多丢脸啊!”当然也是一句玩笑。明天的“空见”也就是(佛法)中心之中心!   
(以上由赖师兄整理)  四,菩提心

    今天是讲三主要道的最后一天,我们沿着之前两天的三要道的主要支干继续往下讲。前天和昨天讲三要道,三要道的原作者是宗喀巴大师,也是格鲁派的创始人,在西藏称为第二佛陀的大师,他为了以后众生有学习、追随佛教的修行道路,及如何修炼的这个目的,作了《三主要道》。最究竟的是什么东西?成佛是什么东西?道路又是什么样的?这个道路过程我们要做些什么呢?以前的佛教的经典里面,你们也零零散散的学习过一些片面,在《三主要道》就是把这些由佛对机讲经的片面,组织成为一整条道路,道次第的意思就是在这条道路能够循序渐进的往前走的一条台阶。  

    一开篇讲的是,如何寻找选择你的老师,这是第一重要的。每个人在学习任何事情的时候,不管是出世间的或在世间的,甚至于一个小孩子怎么叫妈妈都是要人来教的,任何知识的学习,都是从前辈或是先于我们的人那儿学来的。那么要追求解脱,讲成佛这种究竟的意义,究竟的目的,究竟的追求的时候,对怀着这种目的,走上这种道路的人,一般世俗的教育并不提供关于这条道路的教育,那么我们如何去找老师呢?《三要道》一开始就有讲,如何去找一个老师,如何做一个学生。昨天还讲了出离心,三要道的第一道。三要道总结起来简诘的讲起来,就是出离心,菩提心,空性正见,也就是说,如果认为一个众生要成佛走上大乘的道路,从一个凡夫到最后成佛,走向个人为所有众生成佛而证取佛果的道路的话,必然会经过这三个过程,只是在什么时间,什么方式,什么独立的表象表现出来而已。三主要道一开始就是需要出离心,为什么重要呢?如果我们没有对我们现实的生活,我们生命的现状,没有一个客观,真实的评价,我们就无法看到它的弱点。我也一再强调,三主要道等等,或出离心的教授,有很多修的方法,这些修的方法只是提供一个参考,前辈大师们以前走过的,或是从他们,佛的角度如何看我们的生活现实,不等于我们自己就看不到。我一再强调,在这些学习里,修是什么意思,这个教法对你自已能不能有检验,你自已如何去看待自已的,给出一个真实的评价,假设你的真实评价如佛所讲的,你自然在那个时候,心里会生起对轮回想出逃的,出离的,想超越它的心。那么在这个心态没有生起之前,成佛之道很难说踏出第一步的。出离心一开始就把我们真正的生命状态,轮回的本质的实际情况告诉我们,但是不是这样,需要我们不断的观察。怎么修,就是不断的观察,看看是不是真的,看看生老病死我们是不是真的那么的无助,看看我们真的是不是从年青走向衰老的那种无奈,看看我们是不是仿佛被一条业力之绳牵着往前走,这个一定要自已去看。  

    我们今天要讲的是三主要道最后的两个,菩提心和正见。菩提心在三主要道的原文里面有三个记颂,原文:

    若无菩提心摄持,出离不成无上觉,

  圆满安乐之因故,智者应发菩提心。  

  四瀑流冲难阻止,业力绳索紧密系,

  投入我执铁笼中,无明黑暗笼罩之。  

  无边有中生又生,三苦逼迫常无断,

  诸母情状与处境,思已发起殊胜心。

    三主要道一直在讲成佛,道是一条路,必然去到一个地方,不是去北京,不是美国,,去哪儿?成佛在中观里一直被形容成果位,好象一个位子,经常被我们想象仿佛一个人往某个地方跑,事实上不是这样的,没有一个地方叫着“果”,如果有的话,我们就开车去了,就走过去了,脚能走到的地方。佛是一种生命的再重现,再还原的重现。生命从困惑的,迷惑的,对真理不知道,迷惘的,无明的状态回到原来的清醒的,充满了对世间圆满关怀,对世间一切所知都能了解的,回到那种状态去,那种状态是心的过程。这个果位,如果是一个地方,那是让我们的心走上的道路,而不是用脚走上的道路。那么这条道路如果有了出离心没有菩提心,就不能成为无上菩提。假设如果我们真的想走上一条解脱的道路,真的想为自已的幸福想找一个彻底的依靠的时候,对于真正的对于自已的生命有过客观的评价,内心里产生一种我要出逃,不愿意用这种生命方式,让其继续延续下去,而想要中断它,想要超越它,沿着佛教这条道路走向解脱之道,成佛之道的人,对已经生起出离心的人,如果没有菩提心的话,就不能成为无上菩提。无上菩提是什么?也就是佛果。  

    什么叫菩提心?很多人在念颂的时候,记得一句话,“为渡众生愿成佛”,这里有两个概念,目的是为了一切轮回众生的解脱,那么他要做什么?成佛。为什么要成佛?如果他基于目前的生活现状,这些痛苦的轮回准确的认识,他想超越,而超越的过程中,做为一个大乘菩萨来说,不能单单只顾到自已,他的眼光不是放在自已的解脱上,而是他能看到所有的众生一切有情都会有一种自然的求乐离苦的心态。那么他愿意帮助,为了救渡所有的众生,出离这种困境,他想到,要出离这种困境,唯有成佛才能救渡。佛不能把一种叫幸福,解脱的东西白白的一伸手就送给你,佛也不能用水把你的业力,罪恶洗净。那么只有一种情况,只有佛教导众生成佛之道,教他们自已去开发这条解脱道路才有可能。那么要教导众生,自已必然先圆满这条道路,所以为渡众生愿成佛,要发起这个菩提心。如果没有这个原因,将无法证到佛果。这是一个很深的教授,广泛的经论里,如《入菩萨行论》,《菩提道次第广论》很多的经论都有教导怎么发菩提心,菩提心是什么,发菩提心有什么好处,发菩提心的结果,不发菩提心有什么问题,发菩提心的状态是什么样的,都有完整的教授,这些有待于你们以后有机会的话,跟不同的法师从不同的经论学习,自已去补充这部分。  

    三主要道是什么?如果有一天三要道学完──今天是我讲三要道的最后一天,这一天我嘴里讲的三要道要完了,真正的你们自已的三要道还远着呢,如果三要道你们有一天走完的话,只有一个结果,如果一条成佛的道走已经完的话,那么你们已经成佛了。那就是三要道真正完成的那一天,就是你们要成佛的那一天,这中间还有很多要做。而这里我只能把三要道的主要的主要的大支干的东西交待出来,做为小的,因为大家平时难得有时间象一些出家人那样,对经论广泛的的闻思,比较少的投入学习佛法的时间里去。所以我就在想,有没有一些在三要道里适合我们的,真正让我们受益的。那么菩提心到底是什么呢?成佛,到佛果的境界里,意味着一种遍智的悲心news:/p/圆满,也可以说,他对这个世间是圆满的,完美无暇的认知。然而,这种认识需要相当广阔的容量,具有这种智慧的心态,必然相当的广阔,必然相当的柔软。柔软的意思就是,他愿意能够接受一切东西。然而有趣的是我们的生活,习惯的生活并不是这样的,我们习惯的见解,习惯的人生观,我们自已的我执的见解并不是这样的,我们更多的是关心自已的。哪怕我们嘴上说要解脱了,说要成佛了,还在不断的在说“我,我,我”!坦白的说,很多人都要成佛了,都说到,为渡众生愿成佛,那内心里很可能是什么?内心里面可能是,在彼岸有个叫佛果的地方,我经常说,在更多的众生心里面,他们会误以为那边有免费的叉烧包,比如,净土啊,成佛的果位啊,证得阿罗汉以后,超离了以后,仿佛那边就有一盘免费的叉烧包,我们赶紧往那边跑,那边有免费的午餐,有免费的所有娱乐,可能有更多的有线电视台,佛果在我们心目中可能是这样的形象。可是为渡众生愿成佛刚好相反,要发菩提心的人刚好相反,他要求你为了将来能够达到象佛那样的那种心态,那么的广阔,那么的柔软,能够接受、容纳一切众生,能够了解一切众生的根器。。。。这偏是一种我们不会想到要做的。例如我们去工作,如果你是某个公司的某一级的领导,曾几何,要去完成一个工作,我要怎么搞掂这个,我有个计划书,有一个提案,怎么搞,怎么实现等,我怎么想的,现在的教育是,我如何影响他们完成“我”的思路。我们很难客观的去评价,现有的人员,财力,他们的能力,时间,个人情况等,我们很难在客观的评价之后,找到一个真正的从对方角度,一个真正合理的处理方式或是处理事情的心态,我们永远是站在我的角度。如果投射出去,这种心态影响到我们对家庭,对朋友,对事业,对整个社会的见解,乃至到最究竟的人生观上面,都是从“我”这个见解上出发的,恰恰就是“我”这个观点,永远不肯放弃的“我的什么”的观点,束缚了我们的能力,束缚了我们自已认识这个世界能力,我们把自已关起来了。为了对治这种情况,为了消除这种情况,那么要成佛的、要走上菩萨道的那类众生,要修菩提心。  

    你们菩提心的理解方式是什么?有很多朋友理解菩提心,更多的将其想成是对别人好啊,关心别人啊,慈悲啊。。。。。这些是菩提心吗?比如说,很多人说我们要修菩提心,怎么样到庙子里去煮饭啊,抢着洗碗啊,有空的时候星期六的时候见到募款的人,赶紧去多多少少的有一块给一块,我们就觉得是一种菩提心,这是吗?如果按我刚才说的菩提心的定义的话,那种意义的话,这只能是未来发展出菩提心的一种基础,如果有志于修菩提心的人,那这可能只是一种开始,一个因,为将来真的发起菩提心种下一个因。关于如何真正修菩提心,修菩提心的利益,有机会请大家一定去看一本书,寂天菩萨所著的《入菩萨行论》,那里有广泛的教你如何修菩提心,为什么修菩提心,修菩提心有什么好处等等。  

    大家都说要成佛,大乘佛教的,要想成佛,密宗讲的即身成佛,有很多仪轨,我们都在修,我们经常说为渡众生愿成佛,参加很多法会,拜忏啊,与西藏佛教有点渊源的就去做火供啊,诸如此类的一大堆东西,这些为什么呢?我们在干什么呢?很有趣的是,做这些事情的过程,若是没有菩提心的话,正如从印度到西藏的一位大师阿底峡尊者说的,他当时笑西藏的人,“象你们这样修密续,而不知修菩提心的,只有西藏才有。”他的意思说,当你们在修那些法,表面上好象是要成佛,但成佛是什么?成佛的原因是什么?完全没有去做积累原因的事。等于是说,一个农夫准备今年种花生希望有一个好的收成,他种的时候,总是在浇水,想也不想花生的种子没有放,拼命的浇水翻土,除草啊,等着花生长出来。他说,为了成佛,拼命在修这个法,那个法,居然没有生起菩提心,只有西藏才有。当然过了一千几百年以后,这句话,跑到我们汉地了。在我们自已当中就是这样。所以在这方面,我想,真正要追求佛教的人自已就要想办法发起菩提心。  

    发起菩提心有很多种方法,一般来说,在西藏流传出来的有两个很重要的,一个是从广大行派无著菩萨传过来的七重因果方法,另外一个是中观甚深见派流传过来的自他交换法,这两种都是教我们如何发起菩提心。第二个需要学生的根器比较好一些,它要理解空性,世间本质,即下面要讲的正见部分,是基于这种理解上修的。所以,在原文上主要讲的是契从因果的那种发起菩提心的方法。我们刚才说了,菩提心是希望你将来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呢?在将来成佛的时候,证得佛果的时候,必然会进入得一种境界,就是对世间对所有一切事情的完全了解,为什么?那个心态那个时候是完全没有阻碍的,完全柔软的,那么要达到这样,一开始就要求你的心态本身就不能束缚,不能是有偏见的。如果一个有人偏见的,就好象我们人类的眼睛往前看就绝对不能往后看。我们喜欢这个,就一定不能喜欢这个东西的反面话,这就永远做不到。象佛智那样每一刹那,任何一个佛智都是遍智的,很短的一刹那时间,佛的智慧可以遍一切众生,圆一切的法。如果要达到这种结果,启蒙锻炼的时候,必然要跟这个有相似的锻炼。  

    修菩提心一开始就要修平等。大家都听过四无量心,讲起来是“慈悲喜舍”,修的是时候是反过来的,先修平等,什么叫平等?我有十块钱,给你五块钱,我留五块钱,这是不是平等?没有分别高低,如果是没有分别高低,那在修菩提心的时候,岂不是,比如我见到一个男人,一个女人,都不管他们性别的?是不是我见到我妈妈,我爸爸都是一样没有分别?有时有的人就是这样的“无分别”,现在网上经常错误理解一些佛教的理念,把“无分别”变成一种“无拣别”,几乎变成一种最深层的无明,连人类最基本的知识都没有了,“哦,我们要无分别“,对了,见到妈喊爸,见到爸喊妈,是不是这种?当然不是这种啦。“无分别”若是这样就惨啦,越修越回老家了。为了修菩提心,要修“平等舍”,舍弃的舍,舍是什么?平等是什么?是舍弃那种执着远近亲疏的分别。  

    这个世界上我们最爱的是谁?有时我们会误导,比如说,我们又讲到“爱情”,通常我们说“爱一个人的时候”,会被误导,总是会觉得能够做到完全的关怀别人,完全的爱别人,好象不是很难,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感觉,但是不是真的是这样的呢?有的人说,每个人都最爱自已,有的人说,不是,最爱的是家人。平常没关系,爱什么,爱自已?作为一个佛教徒来说,比较老实的说出了,我们也爱自已,可是当你去修菩提心的时候,你自己也跟自己说,你是菩萨,你也爱众生,你也很能付出,那种完全的付出,是不是呢?很难说。你们自已去考量是不是这种完全的付出?事实上并不容易。比如一个人在恋爱时,往往会错觉自己应该是很爱对方的,有时我们自已感觉,如果她高兴的话我就高兴,送她一朵玫瑰花,她高兴的话我就高兴,听起来多好听啊,完全是为了对方。假设是真的,我也相信是那么纯真。。。。然后呢,马上做一个实验,我说,让另外一个男孩子来,送一朵花给她,她现在很高兴看,你现在高兴不高兴?。那朵玫瑰送给那个女孩子,她笑的时候,满足某种我们的追求,某种目的达到的交换成功。如果真的是,“我为了你,只要你高兴我就高兴”好啊,现在她高兴,同样的道理,你也应该高兴。但是发现情况并不是如此。我们可以反思,我们真的到最后细心考量一下,我们也不断会发现,人类的爱,都有其局限性,只要我执永远存在的时候,那么我们永远被这种局限性束缚。想这种束缚被扭转,被彻底的解除,则需要一种与它相反的东西,那么在修菩提心的时候,我们应尽量真的站在人家的角度,去考量他需要什么。当然不是他需要白粉,我们就能给他,他要喝酒,他要抽烟,我们就供应他,助长那些不良嗜好。毕竟要关心一个人的时候,我们要完全站在人家角度如何关心他的。我们能不能做到这一点。这个相当要小心的。  

    如果要讲菩提心等等这些教法,大家都有看过。但是现实的情况,我感觉到的其实有很多问题,也包括我自已,实际表现在我个人身上的,我也出家了,学佛这么多年了,真正修菩提心的时候,回过头来我发现──很怪的和尚,满嘴都是菩提心,成佛啊,可是回家以后,连好好和父母亲相处的能力都没有,内心里面好象也很关心父母亲的,在早期可能也象一些热情百倍的同修,好象变的象佛教推销员了,看完这个众生的苦,听完那个出离心,明明拿着花朵高兴,还说好苦,看他象苦吗?实际上把我们执着的某种,几乎都不是我们真正内心的东西,真正的世界观,是将形式推给人家。某种意义上我喜欢臭豆腐的时候,拼命的拿到别人鼻子下面说,好吃。没想到原来臭豆腐是有一定局限性的。我们往往是这样的。然后我就发现一个情况,一个修菩提心的人,修了很多天,很多年,人生多么难得,世事多么无常,业果多么恐怖,我要出离,为了救渡众生修菩提心,修完站起来以后,回到家里面,连一点真正对妈妈的体晾都没有,一点都不能站在父母亲的角度替他们想一想的。我们和朋友相处的时候,也没有比以前更融洽,站在别人角度去体晾人家的。甚至有的人在教导孩子的时候,都不想一个孩子的成长是怎么样的,他的命是他的命,他是独立生活的,他毕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的想法有没有从他能够接受,他愿意接受什么,做过细心的观察呢?而是马上照样的“为渡众生愿成佛”。。。。。其实小心,有很多佛教徒,“我是佛教徒”,拉着儿子就去摁着脑袋顶礼三宝,我发现很多家庭父母是佛教徒,最后他们的孩子长大以后就不是佛教徒了,他们的界线是18岁拿到身份证以后就不是佛教徒了。我们不能给他一条真正他自己的人生,真正关怀他,真正知道他需要什么。有时我们就不能陪他上上网,一天到晚要儿子陪念经吗?当然这样有人说,为他种点习气也好,这也可能是,我不是说这样不好,也有人这样做,他的儿子居然就变成了一种习惯,这样对他也可能是一种机会。然而我说的是,我说的那个父母,那个老师,那个朋友,那个儿子面对父母,朋友,妻儿,丈夫,儿子的时候,有没有站在他的角度为他想过?我们修菩提心是什么,为了救渡众生而成佛,让他们自已去成佛,我们大家都知道的,有一点很明显的是佛陀从来不拿鞭子,意思就是不装出一幅很凶的样子。我说鞭子,是指拿着鞭子象赶羊一样的,把我们赶到涅磐,赶到佛果去的。佛是什么?佛是老师而已,当然这个老师在必要的条件下可能,显示出一些让我们非常害怕的样子,但是他毕竟是在从旁鼓励着而不是强迫我们。  

    说起菩提心,我想以前禅宗有一个故事,蛮感人的,真正做一个菩萨,怎么做的呢?赵州有一条很出名的赵州桥,赵州禅师说了一句话,赵州有两条桥,一条是石头的,一条是个光头,有人就问了:赵州桥是什么?禅师的回答是:“石头的桥驴马车在上面走过去,光头的这条,是让一切众生从我的背上走过去”。菩萨是趴下去的,不是高高在上的,菩萨是随时随地趴下去,让众生中踩着我们的肩膀,我们的身体走到涅磐中去的。甚至在最圆满最强烈的发心?有没有听说过有两种,一为渡众生我先去成佛,二愿一切众生先我成佛?当然有人就去辩了,这种是不对的,因为自已不能成佛,就不能让一切众生成佛,他们完全不晓得发心是什么。发心只是表现出修者一种极大的愿望。刚才那种辩驳“你没有成佛,如何让众生成佛呢?所以让众生先你成佛的说法很奇怪”。他完全没有想到,这是从人类的某种感情,确实象一位母亲不愿吃而先让孩子吃,那种比较得来的。所以有的大师说,能够发后面那种菩提心的往往先成佛。如果假设能做这种交换的话,做菩萨真的是要趴下去的,做菩萨是随时准备用任何方式去渡众生的。我们在经书可能看到以前的活菩萨在修布施波罗密多,他们把头,身体,布施出去,把所有的家产都布施出去。释伽牟尼佛来到这世间,为了修道的时候,他把王位都舍掉了,这些故事诉我们,做菩萨不是一种我们想象中的领头羊,一个光芒四射的导师,一个高高在上让众生膜拜的偶像。上面那种只是满足某种虚荣,甚至于在世间的某种失落以后,突然间你别管我,到那边我变成大师兄。很多人自觉在社会上没有什么竞争条件,然后因为那件袈裟,突然间变成众人的说法师,昨天还谁都不认识,今天突然间剃光头,穿上释伽牟尼佛衣服自动成了法师news:/s/,考牌、考驾照还要考,我们考都不用考,这些很奇怪的。如果菩萨做成这样,如果各位的心态培养出来的,在修菩提心的时候,没有留意,是这种心态去修的话,恐怕那个菩提心可能不那么真实。  

    我们在这儿讲一下,如何修起那种菩提心。第一个是缘众生平等,我们在关怀别人,我们自已最关怀的是自已,然后是什么?对我利益最大的人,你的妻子,丈夫,感情投放最深的人。最无奈的时候我朋友说了一句,嫁个老公没什么好的,最好就是半夜有病有痛,毫无惭愧推醒旁边的人,“我难过”,很经典。其实再推演还是和我们利益最大的那个,我们的朋友,不论感情方面,或是利益方面支持我们的,这是对我们帮助最大的,这几乎都是站在我的角度,我的,再分类,离我比较近的、比较远的,这些一定基本上还是利益。利益是什么?提供给我们的快乐,安慰。现在我们要扭转这些要怎么办,直接把握心态,当然有甚深教法,如密续等等,如果一些很有根器,有甚深的教法直接让他的心相续成熟,当然也要考虑他以前也有很深厚的基础,数世以来的修持的基础。如果没有,象我这样的人,修时要从对境上面修。因为我们人处理心态,都是从对境上面,对象上面处理心态,心态也是这样反映出去的,我喜欢的看见这个人,我的花看起来漂亮,外面的垃圾我就讨厌,从境上影响我们的心态,我们也要从境上试图调整改变这种心态。于是乎就让你有很多种观想,比如:一个亲人和一个仇人坐在你的面前是同样的,你要想数世以来,无数生以来,那个仇人都曾经做过我的母亲无数次的利益我,亲人也可能以前伤害过我,那么对他们来说,把时间一放远,很多这一世,眼前的东西就淡漠了,亲,仇,爱,恨,相对来说就分别没那么重了,这是一种技巧。  

    有一个,不晓得以前你们有没有碰过,网上有如此无聊的问题,我发现这种问题,让我们这些热情的佛教徒很难回答。我就碰到一些人这样说,你们这样的想法很奇怪,同样你妈也是仇人啊,从这点想不行吗?今世对我这么好的妈妈,对我这么好的朋友,以前是仇人,从这想不行?谁说这不是事实?无数生以来,生命象时间一样,从无数生以来一直有的。我也想,无数生以前,如果我们的生命真的有过这么延长的话,任何一个众生,有无量次机会相遇,相爱,相亲,相仇,相恨,互相撕杀都有可能,这些可能都是事实,可能都存在的。有的人会说,这都一样,这是佛教自已找些东西让我们来修,这怎么回答呢?这很简单,我们是利用这个事实来修菩提心,让我们的心态进入一种真正快乐。如果假设佛果真的是最终解脱,真的是完美的人生的话,谁都愿意走过去。事实不代表我们没有选择性,它是事实,同样是无数生之前可能做过我的父母亲,利益过我,也可能伤害过我,但是我要想,我愿意缘于你变成仇人,现在还是做仇人,然后去嗔恨,还是愿意变成一种关怀,一种生命的力量,一种稳定,高昂的生命形态?缘于这个,我们选择出来观修众生都是自己父母。他们说的所有人也可能是仇人也是事实,只是在选择面对这个事实的时候,重要的是调炼我们的心态,即是说你愿意往上还是往下?我们要成佛,调炼我们的心态,变成扩大的,柔软的,把我们原来永远自我中心的心态,生活观念,我执的观念转变过来,要扭转这个。当这样想的时候,连傻子都会回答这个问题。  

    当这种平等的心修起来以后,进而我们要想什么?接下来的是“知母”,知道一切众生曾经都是我的母亲,“念恩”,念我们母亲的恩情。在菩提道次第广论有相当广泛的论述,当我们还是小孩的时候,出生的时候,母亲是怎样把我们带到这个世间来的,她曾经是如何关怀我们,这些在经书里有很多的讲授,你们也要契合实际也要生起缘母亲的心态。为什么要缘母亲的心态?从一般人的心态来说,除极个别业力不共的情况,母亲是对你最好的。我有朋友确实因为个人的生活经历无法缘他母亲生起的,那就缘你最亲密的那个人,对你最好的人,恩德最大的人。但一般人都缘母亲最亲密,母爱在人类的爱里是无法超越的,既使她还有一点点漏洞,都可以几乎略掉了,母爱是完全的付出,完全的不计较。就算到了现在,我相信,新一代的那些年轻人都不愿意有孩子的,至少他们有一点,我在想为什么?他们说“好难养,养不起”,至少他们还在想付出,只是在现实社会的负担可能有点承受不了,他想象中这个负担,怎么照顾他,养育他,怎么让他成人,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他想的都是付出。几乎没有一个说,孩子长大了万一不养我怎么办啊?父母亲都还是完全付出的想法。同样,我们人怎么来的?靠父母亲。经书里讲,小的时候我们生出来的时候象一个肉团,只要父母亲随时稍微疏于照顾,两三小时不喂奶,扔到风吹雨晒的地方,蟑螂老鼠都可以把我们吃掉,是母亲把我们抱在怀里,我们只会哭,只会咬手的时候,是她听懂了我们的语言,喂我们食,给我们衣,帮我们清洗,生病的时候她不要命的送到医院,甚至于到神像面前许愿,以命换命,长大以后,也用她舍不得吃的最好的东西供养了你,尽她的能力让你走上最完满的人生,而千生千世以来,无数的众生都曾这样,一生一生又一世一世的服侍过我。以前有位大师讲过,有位老太太来讨饭,人类最直接的感觉,只站在这一生,我执着的感觉,你会看到一位老太太来讨饭,我们给一块钱,十块钱,我们会有什么感觉,“我终于帮助了她”──我在修布施的时候帮助人。那位大师修的是什么,这是我无量生以前的一位母亲回来了,她为什么回来,如果一位圣者能看到因果,无数生之前我做她儿子,她为了养育我,为了侍候我,她去做恶业,为了我想吃点好吃的,去做杀业,为了供养我穿得好点,去偷盗,去骗,做种种恶业之后,一生生死了,终于过了无数劫以后,有一生又做了人,但由于过去造的业未完全消尽的缘故,她只是一个讨饭的,由于某种宿世的业缘,让我们重新又遇到了。正因为无明,这个居然是无数生之前的儿子她不认识了,如果她认到的话,那个情境是怎么呢?那位大师说,她跟你要你身上一块肉,你也得马上给她,没有任何的推卸,但她居然只和你要一口冷饭而已!如果这样学菩萨道,就不会觉得自己如何伟大,如果真的这样念众生象母亲一样的恩德,而又看到众生苦难,为了报恩,希望修慈。  

    平等舍,知母,念恩,修慈,修悲,增上心,菩提心是逐次增上的。我们希望她得到现有的衣食的快乐,究意的出离的快乐,而最后成佛,希望世间一切的快乐都集中她身上,远离一切痛苦,甚至她所有痛苦由我来承担。修慈是以一切众生得乐,修悲是要以一切众生离苦,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加重一个“我是他儿子”,要救她们只有成佛,如果众生都是我父母的话,我是他们唯一的儿子,就好象,现在你是家里独子的话,你的父母,你不去瞻养他们,就没有别人了。那么这种心态生起来的时候,我愿意我去承担这个责任。增上心是什么,就是让如母众生离苦得乐,我愿意去做。然而,真正让他们离苦得乐,只有证到最圆满的佛果。那么在这种强烈心态推动的情况下,没有第二条路选择的时候,我去成佛。真正发起这个心的时候,那个就是菩提心。那不是造作,那不是要你们去模仿提醒自已去发菩提心。如果有一天,你们再忍耐不住,对一切有情的一切痛苦不能再忍耐,愿意用什么方法,去解决痛苦,帮助他们,而且发现这个方法就是成佛,这个心态毫无造作的生起来时,就是菩提心。而在那一刹那各位就是真正的菩萨。即使你没有见道,即使你还是个凡夫,如果这个愿望从你生命中生起的时候,据说就连小乘的阿罗汉都要给你让道。以前就有这么个事情,一个已经证得阿罗汉的师父带着一个小沙弥出去讨饭,他有神通,可以观察到他的心态。据说他们走路,小沙弥低着头看到地上有一个蚂蚁泡在水里,他想,这个众生太痛苦了,可以帮助它就好了,刚好他想的时候,被他证得阿罗汉的师父读到了,这个心是佛才有的,师父走到一边,让小徒弟先走。师父跟着后面,继续走,小徒弟又看到一个争斗的场面,他的心里想,这些人太难调理了,还是自已解脱吧。又被他的师父读到了,把菩提心丢掉了,那就不如我了,师父就又让小徒弟重新跟着他走了。这是小乘经典里有过的事情。作为菩提心,还有很多象阿底峡尊者和以前的菩萨都有讲过的,你要是思维一下菩提心,思维一下利益众生,能够得到的福报,如果是有实质性的,可能这个宇宙都无法容纳的下了。人家说,这又是你们吹的吧,当然这可以做为一个比较,如果一个人能帮助你一点点必然有福报回馈的话,无量是一个很恐怖的概念,如果我只是给你一口饭,一块钱,帮一点点小忙,如果都有福报回馈,在将来都可以兑换现金的话,那么我准备帮助所有的众生,无量的众生,让他们证得最圆满的果位,如果这种心态出结果的话,很难比拟的。  

    阿底峡尊者做了一个很好的偈颂,“菩提心妙宝,未生愿当生,生已不退转,辗转成增上”。他说这个菩提心是一个解脱,无论是对自已还是他人很殊胜的宝物,这个世间没有比这个更珍贵的,没有一个修法比这个更需要修的法。他愿那些没有生起菩提心的尽快生起,愿已经生起的不要退失,愿那些没有退失的坚持继续增长。《入菩萨行论》里十品全部都是讨论这四句话的,都是解释这个的。一定要去看,平时有机会要多念,多提醒自已。生起菩提心有很多的修习方法,各个传承有不同的仪轨,不同的修的技巧,口诀。如果有机会话,每当碰到一个能教你们菩提心,劝你们修菩提心的人,无论如何尽可能的放下你们的那些我慢,尽可能去尊敬他们,尽可能去接受,尽可能的鼓励自已,因为这是你们唯一的一个突破口。就这里说的“若无菩提心摄持,出离不成无上觉”,这是要成佛的唯一的契入口,宗喀巴大师曾经在《菩提道次第广论》里,用因明,用教量与理证证明,这个是鉴别大小乘的分水岭,它不以见解,不以解脱,不以是否证到空性,不以有无神通等,这些都不是区别大小乘的。香港的有些上部座,南传法师,自已研究一下,不喜欢被称为“小乘”,加之汉地本身对大小乘的分别等造成一些问题。我们一般不要去歧视的分别,但实际上是区别的,菩萨有发心,动机,所缘境,结果等等七种殊胜。当然有法师说起来,大小乘也没有象你们说的区别与殊胜的地方,只有一个区别,大乘经里听经的人比较多,小乘经里听经的人比较少。当然不是啦!大小乘的鉴别就是有没有这个菩提心,你的发心是不是为了自已,看你的动机。当然小乘也有慈悲心,也去帮助别人,小乘也修四无量,但是这个就不能成为菩提心的因,也不能说这个就等于是菩提心,因为他们所缘的,他的动机不一样。他修慈修悲,在小乘经典里可以看到,即使就算是为自已解脱,慈悲也是需要的,因为他需要心是柔软的,心态不能偏执,为了证到空性,空性本身是不偏执的。只是小乘在讲空性的时候,注重于世界存在的本质上的无自性而已,而心的无自性,它运用的部分没有去讲。当你个人就算是为自已解脱,他的心至少为救自已还需要有一定的柔软,所以他要帮助别人。但是那个帮助别人,是为了保持自已一个良好的,柔软的心态去证悟。为什么?自已搞掂,赶紧跑。所以他们也修四无量心的。还有他们也感恩,感释伽牟尼佛的恩,要把他的教法传下去,所以他们也带徒弟,也去说法。因为这样有人就混为一谈,说这也是大乘。  

    批评小乘我们要小心,我们自认为修大乘的人,真正出去对世间的,是否真有菩提心呢?巴珠仁波切二十五个相似法里,其中就有一个说我们发心的近似法,警告我们自以为修大乘的其实并没有修大乘,发心也有相似法。“一思独善故发心”,就是想着自已好,为什么,有时我们会误会的,为渡众生愿成佛,是两句话,而且第一句话“为渡众生”更重要。那我们很有趣的,我们都会想,免费叉烧包,确定了的免费叉烧包,永远都是免费叉烧包更重要。他们在享受我得到什么,永远出发点都是,“为渡众生愿成佛”,愿成佛,我多好,我变成了二障尽除,其实连二障尽除是什么都不晓得,反正没有麻烦就行了,该欠的帐全部还掉了,不晓得谁帮我还的掉的,反正是还掉了,而且还得到了免息免本的贷款,证德上与断德上两方面都圆满了,哇。。。帅呆了!而且想怎么变化怎么变化。听起来多好啊!他们一想,嘴念着,为渡众生愿成佛,动机是很明显的我准备得到什么。而为渡众生,是要准备趴下去的,观音菩萨永远都是这种资态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普门品有说,一个众生以皇帝身渡,就变皇帝,以罗刹身渡,就变罗刹,畜生道就以畜生渡。以前就说过右旋法螺就是那些八地以上的菩萨在海里,教导它们善良,他们隐没自已。显宗讲法在暗劫的时候是没有佛出世的,在究竟的密续讲解里,千万别要用这种心态去想。是没有清静化身出现,但那时候,佛菩萨出不出现?出现!他们变成老师,变成你的父母,变成你的兄弟,变成你的朋友,变成你的姊妹,教你们善良,教你们知识,那个时候众生没有办法直接追求真理,可能他们没有这种心态,他们的业力太沉重了,障碍太多了,那个时候就教你善良。教一条鱼,可能教它布施,喂食结缘,这些都做,这些都极难做的。现在有谁为了自已的母亲呆在家里?我就做不到,有时我都觉得自已没惭没愧的。回了家,有时乖乖的,我妈就说,有时间回来多住几天。。。。没住几天就说对着你好烦啊,就跑了。我们真正付出一点点关爱让他们感到安慰一点点的都做不到,一点体谅,一点包容都做不到的,然后拼命去修菩提心,那是真的吗?  

    “二思获得异熟果”,刚刚听宝僧师说某某大师讲,如果想一想菩提心,可以兑付现金的话,整个虚空都容纳不下,“哇噻,,免费投资”,马上就想,菩提心啊,菩提心啊。。。。。。“三为悲心存偏向”,虽然他在修,可是他的心态没有平等,是我妈就帮,不是就帮一半,我妈不喜欢的不帮等等。。。。“四说发心徒空谈”,口里拼命的讲,理论也讲的很清楚,小心这啊,小心那啊,最后自已还是空谈。“五昧戒条作耳风”,不晓得戒律,不晓的应该做什么,不应做什么。有三个要做,摄三宝戒,摄有情戒,就是为了利益众生不能做什么的,要做什么,努力去做。  

    虽在说菩提心,但我们没有真实付诸行动,在一些可能的情况下,能够做而逃避。看见那个捐款卖鞋的走过来,不好意思我是出家人,也是讨饭的,别找我了吧。其实虽然是缺钱,也不是没有那两块。有时我总在想,经常这样鼓励自已,有时生起起那种心态,就想钉棺材的那天肯定不是因为欠两块钱的。我这一生里面最后钉棺材之前,不是欠一个叉烧包,一个菠罗包的,我才不相信呢。当然要随力,有的朋友会想到另外一边,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就尽力啊,不遗余力的去做,一回家就和家人商量,我们把钱都捐了吧。。。(笑)你看当时文殊菩萨,据说当年为了求这个菩提心,无数生前他给当时求法的佛,盖了上百万座寺庙去求。我们也赶紧积点福报卖家产吧。当然不是。《入菩萨行》有教过,刚开始的时候要尽力,比如说没有证道之前,不能布施肢体。为什么不行?比如说,我母亲病了,有朋友病了,我捐一个肾给他,按这样的话,有人就说,你犯菩萨戒。等于说有这么一条遮止的。问题是原文上没有讲发心,它的鉴别是你有没有证得空性,证到空性据说当时就可以看世间就没有完全执着了,布施肢体就没问题了。这条戒是怕我们后悔,过分的自我期许,过分的行为,最后让我们退失菩提心。怕对于我们力所不能及的事情过分承担时候,最后我们的肩膀断掉了,就后悔。所以我自已建议,从一口冷饭一口剩菜开始布施,终于有一天能够象释伽牟尼佛那样,把脑袋也布施出去。所以刚开始的时候,用一种愉悦心情,刚开始的时候,他向我借一百块,我借不借啊?我说,既然一犹豫就不要了,然后就可以问他,一百块不行,一块如何?一块随便。那就一块。高高兴兴的给完一块,然后再发个愿,愿我以后能给你一百块。这就相当好了。我们从这种心态慢慢的积累慢慢的培养。这里说的“五昧戒条作耳风”。我想就是这个意思,菩萨戒说是这样说了,但没有去实践,完全没有投入实践的,所谓的口头上的菩提心。

    下面是三要道的第三个要道,正见。

五,空性见

    后面讲正见,三要道的最后一道。第一句话:     “不具通达实际慧,虽修出离善菩提, 
    不能断除有根故,应勤通达缘起法。”  

    意思说不能通达、了解、确认,不能获得真实的智慧(实际慧的意思是对事实的本相、对一切存在的本质的认识)的话,即使己经生起了出离心,也想成佛,愿意救度自己的母亲,你也找不到救度她的真正的方法。就象我们想治病找不到药一样。“故”就是“原因”,为此应该“应勤通达缘起法”。缘起法是什么?(下面答:空性)

    空性是什么意思呢?第三要道是“正见”,那意思说如果这是正见,那意味着我们是邪见,至少是不正见了。我们有什么不正见?看男是男,女是女,有什么不对?在座各位有没有觉得我对这个世界的看法真的有问题?如果没问题我们就不要佛教的正见,我的见就是正见了。  

    下面学生:感觉自己有局限。

    法师:比如?

    学生:自己感觉的范围很窄,我和其它人感知的东西是不同的,以我为中心去感知一件东西,只从自己角度考虑问题。

    法师:那我做到70-80%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那是不是就差不多呢?  

    法师(拿起一个瓶):你说这是不是瓶?

    学生:幻觉

    法师:唔!这个回答很有创意。但你得等一下经得住我拿这瓶子砸你的脑袋,你依然坦然地认为那也不过是一场幻觉,然后这个回答才算有效。你有这个兴趣试一试吗? 

    学生:以为这是永恒的

    法师:那我也知道这瓶水喝一口会少一口,等会要扔到垃圾桶,我也不相信这是永恒的。  

    学生:用量子力学看,很多微小的粒子我们看不到,所以我们有局限

    法师:那不学量子力学就几乎解脱无望了?  

    那我们有什么不正见?当年我在鼓吹人学佛时,有人说了一句话,顶得我死死的,他说:“我们就是这样子的啦,苦就是苦啦,什么解脱不解脱。”我们的世界观是认为有一种真实的存在,我们是知道瓶子会扔掉,我们会老,但一个现象在我们面前出现时,此时此刻我们会认为是真实的。如果是这样,那就答不了前面这句话,他会说:我们就是这样的人,我们就是有烦恼。确实,如果真的有那么一个人,那么大家混吧,甭想解脱。为什么?如果真的有你的话,所有你的苦与乐,无明和贪执都有了依靠,这些统统都可以是真实的了,也没有什么可破斥的东西。但佛教正见里跟我们说,无数生以来,这个轮回的建基、基础,最深的那条根,就是无数生以来,我们把生命、一切的现象都看得那么真实、实在。这个瓶拿起来往地上扔我也知道它会碎,但此时此刻它是那么真实的“有”。  

    在中观对这些有大量的辩论,在中观见里,经过分析后,我们会发现,一样东西存在几乎只是我们认为它是这样而已,它并没有真实地这样存在过。

    如果没有空性见的话,那等于没有佛教了,如果没有这个正见的话,正见没有在自己心目中生起时,你说你是佛教徒可以,但关于佛教里面的见解你是否把握得住就很难说了。因为几乎是所有的修行的道路都是建立在空性见上面的,如果这个不坚强的话,在某种意义上我们是无法对修行进行有效的论证,等于是说,因果,业力,修行之道,成佛的佛果,解脱的果位,就很难成立的。  

    正因为我们有这种真实存在的执着,所以一切世间,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感情,甚至于对于我们的修行都受其影响。很多老师都说过,“我”是个很聪明的人。别忘了,我们这生记得我们当佛教徒当了多少年了?年长的可能四五十年,可是你们开始接触佛教,开始做一点相类似的修行,就算你们开始修正见,修空见,然而,“我”是一直在自动修行,永远的不断自我巩固。他是从无数生以来一直在修行,要击打它并不是很容易的。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当我们去修行的时候,包括在修空性,修菩提心的时候,“我”会聪明的,他用另外一种方式跑出来,我们就会有一种好的感觉。经常我都会听到一些师兄修完以后说:“今天我座上修的感觉很好。”或者"升起了特别完美的觉受。"我听完这个怎么总是觉得,好象刚刚鸦片过足瘾的那种感觉。要小心,“我”永远伴随着,我们一天还保持着这种见解,我们就是凡夫。直到有一天,我们发现“我”是假象。  

    在这个过程中,要学习正见。但对学习正见,有很多朋友怕这个,包括一会儿还讲的。因为对于空性见书上在藏地有两种讲法,甚至不同老师的看法也是不同的。当然对你们来说,还是比较困难一点。大家在这方面没有太多的接触,对一些专有名词,我执,无我等等,听可能听过,但到底是什么不太清楚。三法印里的第二条,诸法无我。据说宗喀巴的心子克主杰大师,他在跟宗喀巴大师听空性的时候,听到后来,忍不住扯住宗喀巴的裙子发抖,宗喀巴就说,你开始真的对空性有觉受了。空性在这位大师心里真正伤害到他,彻底的伤害到了他最顽强的执着,那个我见。恐怖的业果看到了,那个真正的内心长久长久以来的执着,被人家象刮疮一样刮掉,他害怕了,拿着宗喀巴的裙子在发抖。但现在我们在讲“无我”,好象蛮好玩的。这可能意味着什么,我们各自仔细思量。  

    能见轮涅一切法,从因生果皆不虚,

  且能破诸所执境,彼入佛陀所喜道

    “能见轮涅一切法”见到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从因生果皆不虚”,一切法都是因生法,都是因果法,“且能破诸所执境”对于境没有执着。“彼入佛陀所喜道。”他就进入佛喜欢的道路了。  

    “现相缘起不虚妄,离执空性二了解,

    何时见为相违者,尚未通达佛密意。

    不复轮替而同时,甫见不欺缘起已,

    普灭实执所执境,彼时见观察圆满。

    又由现相除有边,及由空性除无边,    若知空性现因果,不为边执见所夺。”
    这就是中观见的部分,即讲正见的部分。简单的讲,刚才我们说,把一切事情看成真实的话,什么叫真实?这里真实的意思就是我们看到一件事或东西时,假设这个东西还是存在的,当我们去接受一个对象的时候或者考虑一个东西存在的时候,我们从来不想,这个可能只是参考着某种东西临时的一种存在方式而已,把它当作是实在的。打个比方,长和短,谁能拿出来一个叫“长”的东西,或者拿出来一个叫“短”的东西?但是长短有没有?长短有,长短从何而来的?长短一定是基于某种特殊的环境,借助于某种临时的参考物,互相参考的过程中,展现出来的表象,让我们把握,这就是我们看到东西。按道理来说,仅此而已。男与女,苦与乐,有与无,各种各样的事物,花,一种颜色,一种香味,一段感情,一种事业等等事物,都是临时拼凑的。就是说在它条件、名称具备时存在,例如笔,由笔套,笔芯,滚珠等等配件组成,它们都有独立的名称,这些独立的名称每一个又不能形成独立的笔,只有这种临时的状态,依着我们人类的语言例如普通话,还有文化等等,这些没有一样可以缺乏才叫“笔”。假如到英国,叫笔,谁会拿出这个东西出来?当任何这些原因使它成为一个“笔”,展现在我们心目中的时候,或是此时此刻展现在你们心目中去认识它的时候,我们忘了,这是一种临时状态。习惯的认为,此时此刻真的有一只“笔”。就象刚才我们说的,“我”如果真的是有话,那就只有轮回了。中观里说,如果苦是真的,那就不能解脱。只有一种情况,除非“苦”是假的,苦是一场梦,“苦”是我们自导自演一场闹剧,只有闹剧才会闭幕,只有假的才会消失,只有梦才会醒。如果它是真的,你们就可以起来回家了,不用学了。但它是不是假的?有人会说,佛教讲的是有道理,是不是真的,不晓得。你去衡量一下,是不是真的。你举出任何一件事,假设它不需要任何参考点,不需要任何辅助,它就能够独立存在的话,那就没有所谓“无我”了。  

    不过要小心,佛教里常讲的“无我”──当初就是这样翻译的,而一般说的“我”是一种有情的代名词,是第一人称。在中观见里,在佛教里“我”讲的是一种“自主不依缘起而有的存在”,一种实际真实的存在。并不是说第一人称的我。而补特伽罗我就是有情存在了,这个作为有情的我是存在的,我喝水,我写字等。所谓的无我的“我”是指真实探究而言,我们没有办法找到这样的一种真实不依缘起的存在状态。”  

    同样,为什么我要苦,为什么会苦,为什么会轮回这些都能成立了。我们不要想象轮回有一种苦,就象一瓶水一样,突然一天,我们用修一点什么出离心,菩提心,正见就能把它扔了,我们就高兴了,不是这样的。它依赖是我们某种见解的错误,我们的痛苦是在这种“真实”见解上面建立起来的。大手印有一位大师讲了一句非常有趣的话,但这句话有两面性,他证道以后唱了一道金刚歌,里面有一句,“我是一只猪,我躺在泥里面有什么过失”,换句话意思就是说,我们是众生有什么错?没有。因果就是这样,只要你有执着,只要你有这个我见,自动就会为这个“我”去建立,营谋你自已的东西,就会以此为中心。相反,刚才那些修菩提心,是试图减弱它,试图削弱它,去抵消它,迫使你进入正见上面,乃至最后在配合止观的根本定上面,亲自感悟,亲自感受,证悟这个“无我”,亲自见到它,见到这个真实的状态。但是远在这个之前,你基本上还是执着“我”的,我在修行,我在什么,我要为众生。。。这个“我”是无法放弃的。远在放弃之前,你的所有的东西,看上去都是那么有道理,必然谁也不能拿我怎么样,除非正见里面告诉我,“我”是假的,那如果这个“我”是假的,那就有问题了。而这个假的,有人可能想,假就假吧,问题是,我们对这个假的误以为真的无明,无明所滋生的东西,那个从我的见解来处理人生,从我的见解去处理关系的,从我的见解处理世界观,小到家庭大到公司事业,人际关系,甚至国际关系,一切混乱都产生了。一切的恶果都由这个滋生出来的。有时“我”表现的很聪明,先开花再结个苦果,就象老鼠笼里的叉烧,当你忍不住去咬的时候就关住你,而且越关越紧。在真正去考虑苦的根源的时候,你会找到就是“我”,如果这点不被破除,轮回就有基础了,这条轮回的根就永远不能断了。  

    为了证明它是假的,这里有很多教导我们怎样去观察的。比如从缘起上面,什么是缘起?就是你们要看到一切事物只是相对临时的存在。那么这个最初有什么利益呢?有很多人修空性,修法本的时候,观空咒,法本上就有观空啊,那是观什么呢?观虚空吗?毫无所思吗?我想这里是提供了一些参考,就是说你们要看到一切事物,任何在你心目中出现的东西都不是真实存在的。当然你每时每刻都做到最好,但不行的话,在大的氛围上面尽量做到。很简单,在处理家庭问题,关系问题,处理社会问题上面,你要看到,任何负面的东西,任何好的东西,任何结果,任何一个事实出现的时候,肯定是在某种状态下被促成的,而这种状态却在我眼前成为一种现实,一种结果,无论它好与坏,然而可能只是我的一种主观印象而已,如果你们能够保持这种觉醒的话,那可能会好很多。正如昨天曾经举过的一个例子,家庭问题中的两个人之间,你会发觉任何问题都是在某种状态之下互相促成的。如果能这样想,我们至少可以不再简单地埋怨。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菩萨在修忍辱的时候,他的想法就会转过来,他看到因果,他会看到事物组成因由的多面性,不再沉溺于原来的单一思维方式,从而开展有效的修心之道。在寂天菩萨《入菩萨行》里,菩萨的想法不是普通人的想法,譬如,你砍他一刀,他还想,你出了一刀,我出了一块肉,要促成这件事,我还出了一块肉呢。那有的人会说,谁会这样啊,总不会是我拿肉碰你的刀啊。细细想想,是你出的,无数生之前结下的,你准备好了为这世他拿刀,你出肉,砍一刀。譬如,过去生中你拿刀先砍他一刀,种下这个种子,这生你又千辛万苦的跨过几个轮回时空,你找到他,又“想尽办法”促成这个缘起,“想尽办法”触怒他,还让他发现这把刀,终于砍下来。当你能够看到这个现实的话,你就不会象我们单纯的想,小子,你砍我一刀,然后想办法砍回去一刀。如果能看的远的话,看到这一刀的来源的话,也许你就不会那么嗔恨了。最后观察这一刀是怎么形成的。痛是怎么形成的,从粗入细的时候,你还发现这个痛还是另外一回事。  

    另外简单的做个实验,用一根针扎自己手背,刚刚开始痛,很有趣的,当这样试时候,第一下是痛,忍住,过一阵子,那种接触还在,时间延长,放松的时候,不要将这个“痛”字粘上去,它只是一种非常刺激的感觉,这种刺激的感觉在某种意义上跟抚摩你的手臂其实没什么太大差别。再细心的观察,这是一种感触,与这个不同,很难马上就把这个叫痛。在某种意义上,在一种训练过程以后,这种感受和那种苦不同了,苦是什么?是要脱离的。经过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你那种急速要逃脱,急速要摆脱的心态没有那么强烈了。在尝试很多次,仔细的观察以后,会发现它只是那样的一种情况。当然这是一种尝试,让你发现我们是怎么认识的。  

    关于苦与乐,关于我们这个世界,关于我们这个对象,关于我们所有的一切,关于我自已,到最后到底是怎样存在的?我们当初有没有真的看错?我们看错的有什么问题?看错的没问题继续看错,不用改。但是看错有问题,如果你考察过轮回的一切真的就是这样滋生出来的话,就要去改。有“我”,于是就有对象,有对象忍不住就有好与坏,亲与疏,仇与爱,当这些都出来的时候,我们当然有理由,我喜欢吃这个拿这个,不喜欢就不要。喜欢这个就追求,不喜欢就排斥。如果真的由这个引申的话,那么轮回就是这个“我”造出来的。  

    这里面提到最究竟的中观见的一个讲解,这个讲解不断提醒我们要小心。有的人在想空性的过程中,会把空当成“没有”。例如这支笔,一路拆到最后,我们会想到最后什么都没有了,如果是这样的感觉的话,那么对空性的把握是有问题的。当讲空性的时候,又没有能力建立因果等都要避免。一开始是很难理解什么是空性,我已经讲了那么多,大家听起来也蛮好玩的,但是事实空性是什么还是相当难把握的,它到底是不是空?什么是色即是空?  

    这个书的作者是宗喀巴大师,关于宗喀巴大师如何描述空见,传统上面格鲁派一般认为,宗喀巴大师开创以来,以三大寺为主系的格鲁派的追随者,他们对于这本书在正见部分是一种讲解方式,另外最近有些藏地的法师有一种另类的讲解。我个人赞成以宗大师以后格鲁派的大师的讲解方式来讲解。那么按格鲁派,怎样理解空呢?

    首先什么是真实存在?不是缘起。什么不是缘起?每次我们拿个瓶子,念头就是如何用这个瓶子,喝水等,很难超越我们原来的思维方式,用新的思维方式去想;每次拿起来,就有这种执着的,自然而然的这就是一个瓶子,从来不想它是那种临时架构的状态。如果我们每次都有这种临时架构的东西的想法,我几乎可以打个保票,就是没有什么可以执着的东西。我们怕死为什么?一段关系没有了伤心,为什么?丢了两块钱还难过,为什么?如果我们早知道了news:/s/news:/s/,就象庄子,他老婆死的时候,他拿着盆子敲打歌唱。当然他不是想让她死,而是他看到该到时候自然到了,多好的事情,道理就是这样。象该煮好的饭终于熟了,该赚到钱终于进了我的帐户,从因果上来看,当他的妻子离世的时候,本来该去的去了,他高高兴兴唱歌。当然啦,在我们眼里看来,这人是疯子。当佛教远未传到我们这儿的时候,已经出现了这样的一个人。如果我们真的这样去看待的时候,那我们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几乎和解脱非常非常的靠近的了。如果一个人完全没有一秒不离开这种正见的话,那肯定就快要解脱了。然而我们不是,我们还是要执着的。所以那个“空”字代表着,一直提醒我们,那种执着的,实在的,不依缘起的,用字面形式表达即自性存在,是空的。藏文里“空”就是无,但是在格鲁派里讲一个瓶子空的时候,他是说,你所执着的那种的实实在在的,不依缘起的瓶子是空的。瓶子有没有?有。怎么有?依缘起而有。  

    有一些宗派就直接按经的字面意思讲,就说,瓶子是空的,在世俗的层面是存在的,在胜义的层面,在究意真理的层面是不存在的。然而宗喀巴大师认为,如果在言语表述的过程中,我们说凡夫看见的时候,就等于是世俗的人看起来是有,到了圣智菩萨缘空性的根本定的时候它是无,于是乎我们在语言表述方式上面,出现两个层面,我们是有的,到那边就无的,甚至于我们几乎可以假想,我们这边是有因果的,佛那边是没有因果的。这样的讲话问题就很大了。因为如果是这样的话,就中了另一个语言上的圈套,当然如果是用与一般人不共的语言可能就没问题,也可能过去的大师这样说,那个时候的人根器高,不会混淆。但宗喀巴大师的考虑是如何帮助一些象我们这样的,还只是在初期阶段,还依靠我们的推理,逻辑的,因为我们还没有直接的经验,也就是证量,去了解空性。我们了解空性,几乎只是靠我们的推理,逻维,推理逻辑就必须使用语言。我们必须使用我们习惯的那套语言,习惯那套思维逻辑。在这套思维逻辑上面,如果无法合理的让人接受佛陀所讲的空见的话,动不动就是超越言语,那对于我们来说如何解释经典?经里面确实就是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但在格鲁派自宗主流的讲法里,认为经里的讲法有另外的意思,认为主要是针对执着的部分。在凡夫有我见执着的,真实存在的,不依缘起的那个瓶,“自性有”要破除的,而依缘起的瓶,宗咯巴大师的这种说法可以同时成立的。从空性破除无见,从缘起有破除实质有。 

    当我认识一个东西是临时的标签--注意这个标签是个共同业力的标签,而不是随便谁说一个就行的,把苹果说成香蕉是不行的,这个标签是一个共同的名言,所谓名言,不是某人名言,是我们共同业力积累出的共同语言的。我们还是在遵循现有的语言规律在讨论问题,在凡夫认识的层面上讨论的时候,我们有个共同认识。名言是共同名言。──在此而言,当他在说这是临时而有的东西的时候,它就不是实在的,我们几乎就可以放弃那种观念了。如果这是一种空性,说它是空的时候,就某种意义上意味着它并不是不存在,说它是空的时候,是指它不是自性有。这句话暗藏着什么?它不是一个苹果,暗藏着另外一种意思,它是某种东西对吧?当我说它不是自性有,是空的时候,“它不是自性有”意味着它暗藏着某种意思──并非不存在。我们现量直接经验到的,谁也不能否认它的存在。然而是不是我们执着的自性有?不是。是不是有?有,缘起有。所以在这一点上面,宗喀巴大师那种运用我们共同的语言,非常巧妙的,把两种在我们思维里独立的理解拼起来了,当然我们在表述的时候还是有前后的,他居然给拼起来了。在帕绷喀仁波切《三主要道释》里面就说,在因明论式里举一个因的时候,宗大师就能做到可以同时成立两方面。  

    然而,在现代的某些法师的说法里面,他们否认这种说法。他们说,宗喀巴大师讲的原意不是这样的,他们用了一些他宗的见解,把宗大师的意思讲解成:“于世俗谛中,一切现相,依靠缘起而成之诸法,于名言中是真实不会虚妄,亦不会毁灭的,但于胜义中真实性空而言,即是超离一切所许之见”。这个宗见很特别的。他说在胜义谛里是超越一切言语的。我个人认为,到目前为止,这种讲法我并不赞同,表示不能理解。因为和在这一宗里有一个很出名的米旁仁波切,在他的《中观庄严论》里面的一些观点的比对来看,我感觉,以前宁玛派为主的大师们在讲真实谛即究竟层面上说不是言语可以表达的,和他们的意思不同。我们经常能看到的这句话“超越名言”,怎么理解?在圣者的胜义谛,当你亲自证到的空性的根本智当前之际,是无法用语言表达。在某种意义上来,水是热的还是凉的,我们有分别的判断。但是很有趣,当我们真正喝水的时候,舌头碰到水,我们都有这种感觉的,真正直接经验的时候,“凉”和“热”这种名言没有必要了。当然回过头来,别人问你的时候,水是凉的还是热的,你也会马上回答,凉的或是热的。但此时此刻的感觉,只是一种种感觉而已。恰好就是这种极特殊的,此时此刻碰到的感觉,确实很难用语言去表达,回过头来是可以给它一个标签,但是那种直接经验的过程当中确实无法表述出来。同样的对于空性,我们绝大多数的凡夫是没有直接经验的。宁玛派有些观点是站在大圆满佛的果位往下看的,在那个层面上,我个人理解是,有可能强调从根本定上的究竟见解。确实,这点格鲁派也会承认的,单单是语言、文字,单单是思维方面的抉择,不足以砍断轮回的根,需要真正的经验,真正的见道,真正的证悟空性。但是问题是,我们是凡夫,我们在语言上面把握这个正见的过程当中,是否有种更圆巧,更随顺我们语言的表达?而这一点上面,确实在传统以来,在整个藏传系统里面,在比较靠近我们的说法上,这点宗喀巴大师是无以伦比的,确实比起其它的教法是无以伦比的。若问在名言中怎么讲解空性,什么是了义?若还是“超离一切所许”即什么都不用讲了,在圣者根本定中远离分别心是可以,但现在是向凡夫讲经,总不能一言不发吧?其实这个问题米旁仁波切答过的,米旁仁波切说,若要回答,则应答“空性无遮”。这和格鲁观点几乎一致的。所以,就名言安立究竟之说,我觉得宗喀巴大师的讲解方式更贴近我们语言表达的习惯逻辑。如果宁玛派也这样认为是对的,而只是为了侧重于对根本定中证空的智慧而言,简别离言诠的重要性而安立其不共定义的了义见的话,这显是没有矛盾的两种说法。要辩,也应先在“了义”一词的定义先作确定辩论。否则,那不过是一套名词两种歧义的呱嘈而已。然而,现在有些法师在此之上另加一头,非要使用名言说格鲁派的观点不究竟。这种会引伸一起纠缠了。  

    若他在使用名言中说胜义是超离一切所许,而不作我上述的简别的话,那很简单,瓶无自性作有法,应在圣根本智前有(或没有)?彼宗将如何回答?他不能承认一切承许,说有,他也不承认,说没有,他也不承认,因为是远离分别。其实远离分别的意思就是,在胜义根本定,是菩萨缘空性的智慧本身没有承许,而不是“瓶无自性”本身离有无承许。菩萨在那个过程中,由于没有分别心,完全是现量的,直接经验空性,那个时候不存在任何承许,分别心没有生起的情况下,确实他无法回答。但现在就上述宗是不是能承许,是就凡夫学人胜解密意有没究竟可言而论,是在辩论或是要给我们凡夫讲解,要立一套语言令我们理解,若在这种情况下也毫不作简别地说“任不承许”,我真不能想象那些对通机教法作无言安立的颠倒世间行。因为这种任不作承许的表达方式,也可能会引起“有”和“无”不成互绝相违的问题。对于那些在名言上不作对象简别,而简单就一体上说“非有非无”的说法,是世间的疯人疯语。  

    我们这里只是提供一种思考,但千万不要变成一种意气之争。要用你能够接受的语言去考虑事物的真实性,考虑我们生命中的真实状况,考虑我们要走的这条道路,找到自己的三要道才是关键。我也不是要批评他们的讲法,只是想说,他们的这种讲法在格鲁派来说,可能会在世人习惯的语言系统中引起混乱而已。  

六,结语     最后一颂:
    如是三主道诸要,子能如实通达时,     当依静处起精进,速疾成办究意愿。

    最后是鼓励我们,“子”是指宗大师的学生,也就是指我们。如果我们能通达三主要道时,应该依静处精进修持,尽快为了利益一切众生去成佛。

    按西藏传统的讲法,讲完后要翻过去读第一段

    敬礼诸至尊上师!

    一切佛经心要义,是诸菩萨所赞道,

  有缘求解脱津梁,我今随力而宣说。  

  于三有乐不贪着,为暇满义而精进,

  志依胜者所喜道,诸有缘者净意听。  

    为什么这样?从头再开始。这条路很长,不知道各位什么时候成佛,什么时候从这场苦难的人生当中挣脱出去,如果我们想有一天我们能真正去面对自己的话,那真的是要去实行。这次只是针对我们比较容易理解的,和我们生活比较接近的讲解,以后你们要更多地去闻思。特别在菩提心方面,我再次强烈地建议你们一定要去看《入菩萨行论》《修心八颂》。佛陀及过去的大师的传记要多看,过去的大师所走过的路,我们可以跟着他们的脚印一步一步往前走。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我们的暇满人身就浪费了,最功利的,起码今天下午听课的时间就浪费了。  

    追求真理的时候不需以神的名义,甚至不需要以佛的名义,关键是自己能找到有究竟信仰的也能安安乐乐走完这一生的路。也希望有一切的有情能尽快碰到这样的道路。       (完)
    注:颂文部分是采用仁钦曲扎译师的译文  


心与明觉
——第三世多竹千仁波切 

    我们在密法中提到“心”也提到“明觉”,“心”和“明觉”两者的关系,我们今天讲这个部分。关于“心”和“明觉”一般人会以为是同样的东西,都会有一个模模糊糊的概念,会觉得“心”和“明觉”是差不多的,至于“心”是什么?“明觉”是什么?并没有一个很确定的了解,今天我们就根据大圆满的修行者当中,成就很高的成就者优渥甲札他的教法来说“心”与“明觉”。

    我们说众生是有情,这有情是藏文说的“森见”,就是有心的,也就叫众生,中文就是有情。我们一天到晚跟心在一起,心到底有什么样的作用呢?我们可以说,我们所有的妄念,所有的起心动念,不管善与不善,它都是心在作用。在唯识宗里提到,心有所谓的五十一个心所,这五十一个心所包括善与烦恼的心所,不管是划分成五十一个心所或四十八个心所,它讲的就是一个心,所以我们说心和心所是一样的。心和心所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心的部分,我们眼、耳、鼻、舌、身、意接触到六识,接触到外尘的时候,就会起种种的分别,起喜欢或讨厌,或者是不喜欢也不讨厌,或者起了嗔恨,总之会起种种妄念,这也是我们心显现出来的一些现象。我们对于很多东西喜欢的时候,就想要去拥有它。不喜欢的时候,我们希望不要掉到自己头上来。不管喜欢不喜欢,要或不要,都是心在起作用。所以我们说心都在一颗期待、疑虑、取和舍的妄念中打转,相对于期待、疑虑、取和舍的妄念的另一面,就是没有任何期待、疑虑、取舍的种种妄念状态,这种我们叫做第一刹那的状态,这第一刹那的认知,我们就叫做“明觉”。

    心常常处在一种昏沉的状态,或落入掉举的状态,或落入善的念,或恶的念当中,这是心的常态。但是如果不在这种种的情况之下,而显现出另一面停留在心的一种自性当中,它是一种空的状态,一种空明的状态,这空明的状态我们就称之为“明觉”。我们说没有妄念的状态,实在是非常难得,比方说我们在打坐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的妄念纷起,要得到刹那的清净,刹那没有妄念的状态,几乎都不可得。就好像一桶水被摇动之下,混浊看不到清澈的状态,就像一桶水在混浊的状态,看不到水底的石头,或者看不到容器底部的花纹。如果你让这桶水静止下来,你就可以很清楚看到这桶水底下的石子、沙子或容器底下的花纹,这桶水清澈的状态,就如同我们的心在没有任何妄念干扰之下,所现出来的样子。

    心常常处在一种能、所二执的状态下,心里所起的妄念常常都会再现起,就好像在石头上刻下了字一样,它要去除是很困难的。比方说我们还是会常常想起多年前的一些朋友,特别说有一些事情,令我们非常非常执著的,那我们特别难以把它忘记。比方说有一件非常执著的对象,或者是一件令人起嗔恨心的事情或对象,就是让心起很大作用的对象。你特别难以把它忘记,这样好像你在石头刻下很深很深的痕一样,这就好像在石头上的画是特别能留得很长久的。就好像阿育王时代他立了非常多的石碑,所以这些碑文到现在都还看得到,因此我们说妄念,就好像在石头上刻画一样,它留下的影响是久久不会散的,就好像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多生多劫的习气,这些习气即使到现在还是存在的,所以有些人他天生的习气,就是非常的善良,有很多善念在。有些人习气就是不好,有很多的恶念在,有些人过去的习气,善念的习气非常强,即使别人加害于他,他也不会想报复他,也没有不好的想法,有的人就可以善良到非常深的程度。有些人就是妄念非常强,人家还没开口他就算定人家会口出恶言,或者说出对他不利的话,所以对人处处起疑。这也是他过去习气所及,所以这种受妄念,受习气所系缚住的一个情况,我们说是心的作用。

    但是就“明觉”的观点来说,明觉是离一切能、所的,所以它的本质是清净的。就明觉的层面来看,妄念起时就是妄念消散时,这情形就好像我们在虚空中画画一样,你画下的那一刹那,就是这画产生和消失的同一刹那,就好像你在水面上作画的时候,这画一画到水面立即消失,这里妄念的生起与消失几乎在同一个刹那。那意思并不表示说妄念不会生起,妄念还是会生起,只是说它在能、所二执之间没有很强的联系,所以他一生起就消失,就好像你在水面上画画,你可以在水面上画画,但是这个画不会留在水面上。所以我们可以说能执和所执之间,有很强的连系和执著时,我们称它为“心”,能执和所执之间没有很强的联系和执著的时候,我们叫做“明觉”。

    比方说我们在修禅定的时候,身心会有轻安的觉受产生,会有明晰的感觉,没有妄念的感觉,妄念止息的感觉,这种种觉受会让我们感到非常快乐,这就是我们说的法喜。对于这种禅定,我们会有这觉受产生,我们在修禅定产生轻安及种种感觉的时候,对于这些觉受我们会起贪著心,对于这种觉受产生贪著就是不清净的。在禅定当中生起轻安、明晰、无妄的觉受,不是这些觉受不好或不对,而是对这觉受产生贪著的时候就是不正确。我们修止的时候产生轻安的感觉,就喜欢上这种轻安的感觉,每一次要修止就是希望再进入轻安的感觉,抱著这样的目的去修止,所以我们在修行的时候,不应该对修行产生的境界起贪著心。不管是好的现象生起,我们都应该继续不断的修行。如果说我们对种种的觉受不起任何贪心,继续不断的去修行的话,那对修行觉受的贪念就会自然的消失。如果我们能可以跨越这种对觉受的贪著,继续不断的修行的话,心就能跨越限制,达到“明觉”的境界。

    所谓进入“明觉”的境界,明觉的状态就是一种不可说、不可思议、空性的状态。明觉它是离能、所的,所以我们不能说把心放在明觉当中,因为它是超越能、所二执的,所以也没有一个东西叫做明觉。就好像眼睛可以看花,所以花是眼识所对准的一个目标,眼识有一个目标可以对准,但明觉却不像花一样有一个目标可以对准,因为它是离一切能说。这明觉我们可以说它就是法身,也可以说是本来面目,名字有众多,但是所指就是同一个。不管称它明觉、法身、本来面目或是空性,都是不同的名目,指的都是同样一件事。明觉也是无可修的,它是离修与不修,关于明觉它是超越修与不修,它可以说是大修,所以我们说明觉它是体性空、自性明、大悲遍满。所谓体性空就是无常,只要是落入有,就会落入常,所以空性就是无常,所谓自性明它离常见,也离断见,自性明它是超越断见,大悲遍满是说,明觉并不是空无一物的,明觉当中是有慈悲。

    “体性空”是三身当中的法身,一般法身以普贤王如来代表,它是具有虚空的颜色,全身赤裸的,不戴任何装饰,所以我们说明觉就体性空,这方面的特质来说,它就是跟法身一样。“自性明”是指报身,报身佛有著全身的装饰头戴宝冠等等,身上还有丝绸的衣服,一共有十三种装饰,圆满报身的装饰是圆满的,这个就代表著自性明,也就是说可以看得清楚,在报身佛身上所披挂的,所装扮的种种装饰品和衣物。就报身佛来说,一般我们都会说圆满报身,所以圆满报身所具备的,就是一切受用。不管身上所穿的、所用的东西,在饮食任何方面需要用到的,都是圆满不缺的。所以说圆满报身,所谓的圆满就是具足一切。

    “大悲遍满”是指慈悲,大悲遍满是说慈悲遍布一切众生,没有被遗漏的。大悲我们一般说它就是化身,诸佛菩萨都是化各式各样的身来救度众生,可以说佛菩萨的慈悲遍及所有的众生,没有一个众生被遗漏。诸佛的化身有两种,祂化成清静的化身和不清净的化身,目的都是为了要利益众生。为什么叫清净化身呢?那就像释迦牟尼佛一样,释迦牟尼佛祂是相好庄严,祂是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随行好,像这样的清净相,祂是超乎一般常人的相好,所以说祂是清净的化身。不清净的化身,是说佛为度恶道的众生,化现在地狱道及畜生道、恶鬼道当中,化身在三恶道当中的化身,我们就说是不清净的化身。

    所以我们说“心”与“明觉”的差别一个是清净,一个是不清净。清静的明觉就是我们常说的三身,所以心与明觉两者,如果了解到心与明觉的关系是很重要的,要悟到明觉必须要从心下手,如果了解这颗心是很重要的。

    了解心是很重要的,为什么呢?那是因为我们的身、语、意三门当中,是以心来带动其他的。没有一件事情不是心起的,比方说我们要说好话或坏话之前,总是由心先动念,身体的行动也是由心来带动。比方说一个人如果心智生出很大的障碍心,已经没有办法起作用,身体也就像植物一样,没有办法有动作。没有心的状态下,身跟语是没有办法起作用的,所以心为首要。察验心是很重要的,要看这颗心,可以从观心的来处、住处、去著手,就好想我们可以观察自己的心,看它是从哪里来的?它现在住在哪里?它未来要往哪里去?这样说并不表示,你可以看到这个心,看到它来来去去,我们可以说心过去是无生的,现在是无住的,未来是无识的,也可以说它是空性。但是书上是这样写,上师也这么说,我们听到这样的想法,不能全盘接受就算了。因为没有经过思索,没有经过自己观察,就接受这样的观念,对自己来说是没有作用的。必须自己去找这颗心,自己去证实这种说法,如果可以真正去找这颗心的话,最少对这一生的执著自然减少。

    因为我们去找心的情况下,发现心是没有的,跟我们去找,我发现这个我是没有的情况下,对于我执就自然减少,我执减少,就不会对自己的执著很强,对别人生起嗔恨心。我们都说要舍弃烦恼,但是舍弃烦恼,不能光靠嘴巴说或者心里想就算了,一定要看你所贪的对象是存在?还是不存在?如果你发现所贪恋的对象是没有的情况下,贪念就自然消失。如果你所嗔恨的对象不是真实的存在,你的嗔念也就自然消失。当我们了解我是没有的,心也是没有的情况下,一切的痛苦也就会自然消失。因为我们不了解无我跟无心,总认为有一个我在,所以就有总总的忧愁。担心人家对我不好,担心我会生病,担心我会老,我会死,总是绕著我起总总的烦恼。因为我们很固执的总认为有一个我,而且认为这是真的。有我在感觉到苦,有我在感觉到快乐,所以我们就会落入我的陷阱当中,没有办法解脱。

    如果悟到我是空的情况之下,我执就自然解除。了解到心没有来处、没有住处、也没有去处、就好像了解到没有过去、没有现在、没有未来一样。我们所执著的心,总是认为这个心在过去生、现在生、未来生都是在的。所以我们有总总的执著和忧愁,每一个人都不喜欢死亡,但是因为我们认为有一个我在,对于死亡之后所遇到的情形,我们是无知的,所以我们会产生总总的忧虑。我们对死亡都不害怕,因为我们都相信自己不会死,所以对未来我们有总总的计画,因为我们觉得未来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认为是有的,所以在这有的上面,起了种种的执著、烦恼、痛苦。所以这一切都是从心生起的,我们要找源头,就应该从心找起,如果说我们可以很正确的去找这个心,就可以了解到空性,可以悟入空性,当你悟入空性之后,就可以从生、老、病、死的痛苦中解脱。

    我们看这世界的痛苦,以及承受痛苦的人的能力是不同的,比方说有些人他勘忍很大的痛苦,有些人对小小苦的都不能忍受。拿太阳来说,有些人晒晒太阳就受不了,有些人对晒太阳无所谓,有些人晒太阳有种种顾忌的,让他们不敢去晒太阳,为了防止太阳晒到他身上,他要做很多的防晒和很多的努力,这就是痛苦的来源。

    其实说起来只是一种想法的差别而已,有些人觉得在太阳光照射之下,皮肤颜色变得是很丑的;有些人却觉得阳光一晒,皮肤颜色变得很美。认为很丑的就会想尽办法,让阳光照不到自己身上,觉得很美的,就想尽办法去晒晒太阳,所以这完全是想法不同,所以一切都是从想法来的。修行要经过很大的努力才会有结果,所以有些人很乐于修行,再大的辛苦他都不怕,他可以做顶礼、做供养、做献曼达,就算是自己的身体,因修行而受伤,他也会觉得这是好事,这是令人高兴的事,而欢喜的去承受它。但是有些就没有办法接受,或者我们就世间有很多人,为追求名利连生命也都可以不顾,他也乐于承受,所以说这完全是一个想法的问题。

    我们知道过去的修行者在献曼达的时候,手去拨拭曼达盘,所以手却受伤了,他正面受伤就换背面献曼达,看来为了献曼达,他的手都受伤,但是在做献曼达的人却是满心欢喜的。这是因为他为修行的缘故,忍受一切的痛苦,也就是他把自己的贪欲减低,把修行的事看得非常重要,所以他可以忍受种种的痛苦,完全是由心的想法来决定一切的。比方说有人为了早餐就非常的执著,早餐如果慢一点吃到,心里就觉得很不踏实,午餐没吃到或者比较慢吃,就觉得很不舒服。但是要知道,过去有些修行者,现在也有这样修行者,都是日中一食,所以根本没有三餐可以吃。有的人为了修行四、五天,没有东西吃的情况下也觉得好,如果自己对修行是很重视的情况下,即使肚子挨饿,也不会觉得很辛苦。修行就是在练这个心,要练这心让它能渐渐的悟到本性,悟到本性见到自性之后,就可以从生、老、病、死当中解脱,所以吃这些苦却是有意义的,有目的地,这样持续去修行,最后就会见到自性,也就是证得法、报、化三身,也就是成佛的意思。

    一般“心”与“明觉”在藏文口语是混用在一起的,没有严格区分之下,会觉得心与明觉是指同样的东西。就因为在口语上他们常被混合使用,大家也觉得好像相同又好像不同,这样情况下这两个名词就有必要做界定和划分。一般藏文中就有“森”和“惹巴”这两个词,“森”就是一般我们接触到的心,凡是有心的就叫做众生,这就是我们中文翻译的有情众生就是“森见”,是有心的、有情的,有心的我们就叫做众生,中文是说有情。“惹巴”是明觉,特别是指智慧,比方说你见到了自性或者成佛、成等正觉,讲的就是明觉。

    一般我们说每个人都又六根,六根就有六识,这六根碰到外境,比如说眼根碰到外境的花的时候,眼根碰到外境的尘,根尘碰到一起产生认知,这认知产生分别,有了分别就会有妄念,这起心动念的妄念我们把他叫做心。这个心在起作用的时候,它主要起的就是一个分别的作用,也就是心在打妄念的时候,这个心常常在起喜好厌恶的差别,他常常会希望接触到好的,对好的它就会贪著,对于不好的它就会想尽办法想要去除。所以这个分别主要就在于分别好坏,有了好坏的分别那就会有贪著,以及厌恶、嗔恨的差别会产生。心的作用这种分别,就是会有能、所二执产生,也就是有能执的我和所执的外境,被执的外境有能以及所的差别。因为心会有分别的作用,在分别之后就会有取和舍的现象产生,心会落入昏沉和掉举,也就是因为这些妄念的缘故,所以有取舍、有疑虑以及期待种种的作用产生,起这种种作用的我们叫它心,我们会落入轮回当中,也是由于这心在做种种的分别和执著,所以令我们落到轮回当中,所以说会去取舍、有疑虑、期待。没有任何分别的,也没有任何无明的状态下,那个第一刹那,毫无取舍,毫无分别,毫无疑虑,毫无期待的第一念我们叫做“明觉”。

    所以我们可以说有明和无明的差别,在无明的状态之下我们叫做“心”,有著无明的心的众生叫做有情。相对无明的是智慧,明就是智慧,明的状态是觉,可以觉知一切,见到实相的这样的心,我们把它叫做觉。在明觉状态的众生已经不叫众生,它就是佛。所以我们知道心和明觉的差别之后,就知道有情和佛的差别,我们只是可以这样说,但是这样说并不代表我们已经知道了,所以我们不太容易了解心和明觉的差别。但我们只能听到这个概念,对于明觉和佛的境界,我们是没有办法轻易的了知,问题出在我们众生从无始以来,就有一个俱生的无明存在,这俱生的无明,最根本的就是我执。

    这我执就是在无我上忘执为我,只有我的情况下是最大的无明,最根本的无明。在根本的无明之下,要知道什么是成佛的境界,就非常的困难。我们这样一听之下,我们就觉得我们不要跟心玩耍,我们就直接从明觉下手可不可以,这就不是我们能力所及的。因为明觉的状态是什么?我们并没有那个经验,也不是我们的境界,但是有可以迫近明觉的方法,也就是有可以觉悟的方法可以遵循,就是从“心”下手,怎样从心下手呢?就是我们一定要反观自心,我们就来观察这个心,它究竟长什么样子?这个心它从哪个地方来?它又住在什么地方?它往何处去?我看到我的心在认知一切,我也看到我的心在想东想西,我们大家对自己的心这件事情是没有任何怀疑的。我们每一个人其实是把心跟我绑在一起,因为我们会说:“我这样想,我那样想”。我这样想,就是说我的心理这样想,所以说“我”和“心”,在我们经验中常常绑在一起,混在一起,像这样子我们就说我有这个心,可是这个心在哪里?去找一找是很重要的。如果你到处去找心,找不到这心,确定没有这个心的时候,其实你已很接近“无我”。

    有些人就认为你既然说无我、无心,那我就接受这个概念,我承认无我,我也承认无心,这样子我算不算证到无我。其实这是不算的,你光是听到这个概念,接受这个概念,跟你真正证明无我,证明无心,这是有很大差别的。如果你光是接受无我、无心这样的概念的话,并不能够让我们觉悟,一定要透过听闻或听上师来说佛法,或者从佛经上去阅读,总之你先听、先读,知道这个概念之后再去思考。自己真的去思考上师所说的,佛所说的,祂这样子说有没有什么矛盾,有没有什么错误,仔细去思考他们所说的是不是对的,自己在这上面会产生很多很多疑团,当这些疑团产生之后,你再继续不断的去思考,在不断的思考后渐渐的把疑团一个一个打破,理出头绪来的时候,当你的疑团一个一个被打破,你的妄念一个一个被打破,这时候,你就渐渐的可以说,你已经了解到或证实经上所说的,上师说的无我,只有透过这样的方式,你才可以把一般说的错误的妄念打破。

    一般我们是想说心一定是存在的,因为我们观察自己会发现,自己的身和语是从心出发的。也就是说心里先有一个想法,然后口里会说出一些话,身体就会做出一些行动,所以我们都一直看到心在带头,引著身体和口去做一些事情,所以我们说心是存在的,我有感觉到,我有察觉到,也看到心的存在。

    在练止息的时候身体要采毗卢七支坐,利用“阿”字或佛像练止息,不管用什么办法,就是要让心的妄念止息。练习止息的部分可以让妄念减少,让心处在一个安住的状态。有些人当然用“阿”字来做练习,当你用“阿”字、用佛像或用任何东西来练习做止息的功夫的时候,都是用大的物件然后渐渐的把它变小,比如说用“阿”字的话也是从一个很大的“阿”字练习然后在把它换成比较小的“阿”字,尺寸从大变小,这是通常练习止息的一个办法,因为你要把这心安住在这“阿”字,如果说一开始你用很小的“阿”字,你会发现你的心没有办法一直很安住在这上面。心是很狂野的你要把它局限在小小的范围之内,一开始这样做的话有些人会受不了的。

    在练止息的时候身体要采毗卢七支坐,眼睛就观你所放的物件上面,如果说你把东西放的比较低,那当然心比较容易安静,但它也容易昏沉,当发现自己有昏沉的状态之下,你就将脸调高,调到水平,这样可以把昏沉的状态去除。有时候你会发现在打坐的时候心会胡思乱想,有散逸的状态或掉举的状态,你无法控制你的心思,像这样子的状态妄念实在太多,心往外驰的状态很严重的情况下,你就应该把你的眼光调低,当你把眼光调低的时候,掉举和散逸的情况就得到改善。所以我们这样去练习妄念渐渐得到止息,心就会存在一个非常宁静的状态,这就是心安住的一个情况,那就好像大海上没有波浪,风平浪静的一个状态,练习止息的结果,心就会渐渐的在一个静止的状态。心的觉知认知部分是说,心能觉察心是不是在打妄念的状态或者心是在安止住的状态,所以可以去觉知心的安住或者转动的状态,这我们叫心的觉知,就是我们说的“正知觉”。只是说心可以觉察自己的状态是不是在打妄念,或是不是能够安住的种种状态,都可以清楚的知道,这个是我们说的心的觉察能力,像这种觉知的能力对修行者来说,尤其是初修学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可以帮助初修学者找到一条修行的道路,这种觉察能力对于了悟空性和证到实相来说是比较没有办法用得上力的。这种觉知能力可以帮助我们心安住一处,在心可以非常稳定安住的状态下,“空”也许会在刹那或者微细下显现,但是对于证悟空性、见到实相这部分还是会距离很远。

    我们在练习打坐的时候会看到妄念的起落或者去看住妄念,这种能力都是靠心的觉察力,所以我们是利用心的觉照能力去看妄念的起落,或者是把念头住在妄念上面,有人说去看心的起落或把念头住在妄念上面,这个就是正确的禅定,但是以龙钦巴的见解来说去看妄念的本性,以及将念头住在妄念上,这些方法都是不正确的。

    为什么说这方法不是正确的呢?因为当我们把妄念当作一个对象去观察的时候,我们已经把妄念当作一个境,然后对这个境加以观察的时候,就有一个能见者,也就是一个观察者,这是一种念头,这样的情形下就会有一个被看到的对象,也就是境,以及能见者二者的存在,所以这样长久去做,有一个能见者,即被观察者,也就是能见的人和被观察的对象,这是能、所二执。长期在这种能、所二执相对情况下去练习,其实就是轮回的因,不能说是正确的解脱的因,它是轮回的因,也可以说是轮回的根本,它既然是轮回的根本,就是轮回产生的源头,当我们在讲十地,五学道的时候,都说我们要抿除的就是这种能、所二执,从这里来看有一个被见的对象,及能见的对应方式,就不是正确的禅定办法。当我们打坐的时候,常常说要去看妄念到底是好或不好,看妄念的起落,看妄念的多少,我们的练习是错误的吗?其实也不是这样说,只能说是阶段性的。对于刚开始学止息功夫的人来说,他的确是也以从看住妄念来下手,但是对于想要证到空性、见到实相的人来说,靠这种工夫是得不到结果的。

    在我们上前行课的时候说过,我们要观自己的动机,也就是观自己的念头,当你观自己的动机是好的,你就放一个白色的石头。当你观自己的动机是不好的,你就放一个黑色的石头。照这样看,前面说看妄念是错误的,这里又说要观念头的好坏来加增黑白石头,这两个不是相冲突了吗?其实不是的,每一个阶段有每一个阶段的使用方法。就阶段性而言,它是必要的,所以我们在观妄念善恶的时候,它的目的是说:让我们把自己没有觉察的恶念作一个校正,也就是让我们的善念愈来愈多,恶念愈来愈少。在下这个功夫的时候,当然就要看妄念,观自己的动机,所以说它不是究竟的办法,也就是说,想要证到空性见到实相的人来说,这样的修行者,他一直执意在观妄念是没有结果的,对于初修学者来说,它不失一个好的练习方法。

    心有安住、转动、觉知三部分,对初修学来说,知道这三部分并且去关心其实是必要的。当我们用功在观心的住、转、觉的时候,其实都还是落在心的妄念当中,没有超出妄念,既然它是妄念,就是我们在更近一步的时候要舍弃的对象。有时候,我们打坐的时候会掉举、散逸,心散乱的时候,是不是由它散乱呢?其实也不对,是应该要把它收摄回来。就好像我们在昏沉打瞌睡的时候,要把念头提起来,让自己不再昏沉。掉举的时候要收心,昏沉的时候要提起,所以心掉举也好,昏沉也好,要把它调整,然后放在正确的位置。

    当我们在作收摄心的时候,这种也是一个念头,我们在打坐的时候,心散逸出去了,往往在心散逸出去的时候,自己是不能觉察的,就是不知道自己的心已经散了,只要在某一个刹那,察觉到心已经没有放在该注意的对象的时候,才发现心已经散出去了,然后在把它收摄回来,所以看到心散失,以及心散失的情形,都是念头。当看到一个散出去的心,以及看到的那个散出去的心,这两者存在的时候,那个时候,你还是应该把心收回到你应该注意的方法上面,而不要由它散去。但是也不要再去找心散到什么地方去,者再去找谁在发现这个心散逸了,不要在这上面再去注意,如果你在这样去追的话,那会在妄念上再起妄念,会升起更多的妄念。为什么不要这样做呢?因为我们再去追究的话,就容易落入戏论。

    有时候有人在打坐,妄念起的时候,就不去造作由它去。由他去之下,慢慢就会有一种空荡荡的感觉,就以为是实相,是空性。这个其实不是真正的实相,也不是空性,这叫执空。认为这是空,这也是一种执著,你认为它是空的时候,那是一种念,不是空。如果以这种空荡荡的觉受,长久坐下去,会不会见到空性呢?也不会。如果一辈子把时间用在这种空荡荡的长坐当中过一生,只是浪费时间,见不到实相,所以这叫做“执空”,不是真正的实相,所以这是不正确。

    有时候我们在禅坐会发现自己没有办法定下心来,有时我们在打坐的时候,心就落在一种说不出是什么,没有什摩好坏,没有什么辨别性的状态当中,那种情形就是你说不出是什么?又好像没有妄念的情况,日夜的处在一种这样状况当中,有人说这是一种没有感觉的状态。外面的情况对他来说,他是没有知觉的,这种状态有人说它是种很好的禅定,有人可以在这上面一坐坐上几天,甚至于一个月,这种境界其实就好像失去知觉罢了!这当然是心安住一处的觉受,有些人打坐坐到这样的境界的时候,去请问别人,若问到的喇嘛是外行人,不是内行人的话,就会告诉他这样已经坐到很好,坐到日夜衔接,没有差别了。成就者优渥甲札说:“这样的回答,就好像以盲导盲。”这种禅定长久的去坐,也没有任何结果会产生,所以这个就是我们在打坐的时候,落入到执空的境界当中,这也算是一种妄念,因为你认为这是空,所以它是另外一种妄念的状态。

    又有人说,打坐的时候要在前念不生,后念不起的状态当中,去找心的本质。有人说在前念不生,后念不起当中看到的就是心性,也就是空性。有人持这样的观点,其实持这样的观点,就好像是在说孩子话,为什么这样是在说小孩子的话呢?那是在龙钦巴的如意宝藏中说:“假如说没有前念,没有后念,又那来的中间?”这就是说,前念不正,后念不正,中间怎么会有一个正念冒出来呢?所以在前念不正确,后念不正确,中间放一个正确是不合理的,所以持这种看法的人,是跟佛陀所说的经续是相违背的。所以这种错误的念头,是我们想要求解脱和证一切智的人,所要远远丢开的。

    所以,光由这些方式要见到自性,这些都不是正确的解释,这些是优渥甲札根据龙钦巴的如意宝藏来说这样的看法是不对的。有些喇嘛他自己的禅定并不是很正确,盲目的去做,这些主张应该在离四边或八边当中安住在空性中。有一种人他是没有正确的空性观的,空是要离四边或离八边的,他在空性的见地还不正确的情况下,就是盲目的去做。有些人对空性必须是离四边或离八边的见地,并不是很清楚的了解,他们就主张说,只要在禅定时置心一处,自然空性就会在你心中现起。所以说要能够注意在应该注意的方法上,所以他们认为说,你要置心一念,心要放在一个念头上,这种方法禅定是不正确的。这种禅定方法,我们可以说它接近“无色天”的禅定方法,为什么这样说呢?如果在一无所有的想法当中入定,那结果就一无所有,那就跟“无色界天”的结果很像,这是吉美林巴的看法,有人主张禅坐的时候,就坐著任由妄念来来去去,不要做任何的造作。

    有人说当妄念起起落落的时候,你不去造作它,这个就是法性。有些大的修行者认为这就是禅定,所以用这方法禅定的人也蛮多的。有些人认为这是很高的见地,是少为人知的办法,自以为这样打坐的人也很多,但是实际上,以内行人的修行来说,或者有点悟见实相的人来说,就会认为这种禅定办法是没有意义的禅定办法。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主张这种方法打坐的人,就说当妄念生起的时候,妄念没有任何形状,也没有任何颜色,就由它去。认为说妄念起的时候就放下,但是当你说放下的时候,就有一个东西被放下,但是实际上妄念不是一个东西,妄念没有形状,也没有颜色,妄念也不是一个东西,所以也找不出它的颜色和形状,认为有一个妄念和放下妄念的人,这种看法基本上是不对的。

    就像我们说虚空上有一朵莲花,莲花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这样说是没有意义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虚空的花和兔子头上的麟角都是没有的,因为它根本不存在,所以就不是讨论的对象,所以这种禅定的方法,只是说说并不是有所定境可寻。所以以上就是各式各样主张用不同方法禅定的人所说的见解,可以说很多方法却不是正确的。 

    接著我们要讲阿赖耶识和法身的区别,一般我们对阿赖耶识的认识,都认为它是一个含藏种子的地方。它可以含藏轮回的种子,也可以含藏涅槃的种子,总之它是一切业种所放置的地方。所以它是一切妄念、习气置放的地方,阿赖耶识本身是无记。阿赖耶识它本质是智慧,只是它没有办法显出智慧的特性,而它处于一种混浊的状态,所以我们说它没有办法现出它的清净相,也就是智慧。但是清净相智智慧,也就是隐藏在它当中,这比喻就像是一盆混浊的水,水也有它干净的本质,就好像我们也有智慧聪明的状态是一样的。但是在刹那间迷妄了,所以智慧本质显不出来,所以混浊的状态是一种习气所积习的地方,这就是我们说的阿赖耶识。

    所以含著很多沙尘的地方,就像我们说含藏著无明的阿赖耶识,进一步来说法身,智慧法身也就是不混浊的水,现出清净相的阿赖耶识。离混浊状态的水,我们比喻成智慧法身,所以我们常说觉空、智慧法身讲的是同一件事情,我们把智慧叫“耶谢”,这“耶谢”就是指本初智,在藏文中“耶”是指从本以来,“谢”是智慧,智慧是本来就有的,从本初就有的。心与智慧的差别是指,存在一种混浊迷妄的情况我们叫心,当心转迷成觉的时候叫智慧,所以我们说心和智慧,就好像我们说阿赖耶识和法身一样。

    我们会常常认为说有情和佛是会有差别的,但是从认识心和智慧,阿赖耶识和法身的关系之后,就可以知道水是一样的,一个是混浊状态,一个是清净状态。也就是说有情和佛是一样的,一个是迷的状态,一个是悟的状态,所以说它们完全没有分别,也不是正确的。就好像混水和净水一样是水,但是你不会把混水拿来喝,你会把净水拿来喝,同样佛与众生,你说它完全一样吗?但是又有些不一样,所以前面所说的阿赖耶识和法身,的确有些差别,如果对前面所说的法身智慧和心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现观庄严论”,“现观庄严论”中关于身,就分三身、四身、五身,它有很细微的差别,今天就讲到这里,有问题吗?

    今天我们讲怎样检视自己的过错,修行佛法与一般世间观念有很大的不同,一般世间观念是一切由内往外看,修行人最讲究的是由外往内看。修行人大部分是由小乘开始修起,不管是小乘也好或由小乘进入大乘的修行者也好,所有修行都是从皈依开始,在三种戒律当中,第一种戒律讲的是别解脱戒,为什么将小乘的戒律称别解脱戒?“别”是指个别,也就是个别的补特迦罗,也就是个人为了脱离轮回的缘故,来接受这个戒律,所以称它为别解脱戒。

    为什么称小乘,“乘”基本上是指载物的车辆,小乘的意思是说这车很小,只能乘载个人的重量,个人的生死个人了,这种负载量我们把它叫做小乘。一般乘载量比较小,像交通工具脚踏车、摩托车或者小型汽车,它能载的乘客很少,马力也很小,像这样的小车,我们把它叫小乘。所以像一般小型的车辆,刚开始的设计就是针对个人,所以没有设计太多马力和空间为其他人,所以它就是这样小的车子。

    同样小乘修行的起点,最初就是为个人寻一个生死的出路,所以就是想个人要透过修行的方法,达到个人的解脱,这种想法就是我们说的小乘。所以从大乘的观点来看,这种修行的出发点我们称它为小乘,就戒律来说小乘所接受的戒律主要就是别解脱戒。

    所以我们在皈依的时候,最初接受的是别解脱戒,皈依戒与优婆塞戒是一样的,优婆塞戒和皈依戒是属于别解脱戒。我们身为佛教徒我们也皈依过,我们要著眼的地方是我们自己皈依了也受了戒,自己是不是真正得到了戒?自己有没有好好守戒?这是我们要著重的地方。而不是去看别人有没有皈依?别人是不是佛教徒?别人皈依之后有没有好好守戒?这不是我们注重的地方。但是我们说别解脱戒它是属于小乘戒,但是别解脱戒却不局限在小乘中,为什么如此说呢?那是因为大乘的修行也接受别解脱戒,大乘修行者他的动机是有别于小乘修行者,所以大乘的修行者也要接受皈依戒,然后进一步接受居士戒或沙弥戒或比丘戒,由于大乘修行者出发心不同,所以他们所守的别解脱戒在意义上,就有别于小乘修行者所受的别解脱戒。

    我们大家是皈依过的佛教徒,但是我们在接受皈依的时候要知道,对于皈依对象来分还是有层次上的不同,一般来说大小乘共同皈依的层次,就是我们共同认定皈依的对象,就是佛、法、僧。佛就是引导指出解脱道路的导师,法是修行的方法就是这条道路,僧就是修行道路中的伴侣。所以佛法僧是大小乘共同皈依的对象,除了这个层次之外,皈依的对象还有所谓的上师、本尊、空行三根本以及三身,还有脉气、明点、体性、自性以及大悲,所以就对象来看就有层次的不同。

    再来就是皈依者的动机及皈依者本身程度会有不同,从这样来看就知道,就一个简单的皈依当中细分也有很大的分别。在皈依的时候我们可以往内看,看自己的层次是在那一个层次,你往外去看别人的时候,是看不到任何东西的。我们往外看别人的程度是看不出来的,了不起看到别人的样子,也许它是西藏人的样子,也许是中国人的样子,也许是西方人的样子,头发是金黄色,眼睛是蓝色的,这是你看得到的形象,但是内心的世界,内心的程度是无法看穿的,就是因为看不到,也就可以有很大说谎的空间。所以很多人自称见到了本尊,也有很多人自称自己已经开悟,但是不管他说什么,说出来有一个共通性,就是无可证验,因为无可证验,所以说者自说,信者自信。但是别人的情况和别人的程度,这都不是我们关心的,真正我们在修行的时候,应该关心的是我们自己的程度,所以当自己皈依的时候,你要往内看自己的皈依发心是小乘?还是大乘?还是密乘?是密乘还有高低之分,你就可以用种种的方法来看自己,自己的程度到那里?看到自己的程度之后,就有办法在自己的程度上下功夫,去转变自己。

    不管是小乘也好,大乘也好,密乘也好,外密也好,不管你到那一程度的皈依,它有一个共通点,就是接受别解脱戒的人,最基本应该具有的就是出离心。就离心来说,我们要如何检视自己有没有出离心,我们可以这样去想、去看,我们从出生到现在经过这么多年,自己对自己生活了解多少,你认为在这世间有没有快乐,你得到了快乐吗?你得到的快乐你有没有看到,它是稳定或是不稳定的?你有没有在这多方面的去看,你有没有在这当中得到一个结论:就是轮回是苦是无常的,这点你有没有确实的认识,如果你对轮回是苦是无常的这件事还不确定的话,那你就不可能对轮回产生厌弃心。

    我们很多人都承认小时候有小时候的不快乐,长大以后求学有求学时候的辛苦,工作有工作的劳累,种种的辛苦我们都看到,但是即使我们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大部分的人总是觉得这些都没关系,因为有一个快乐是可寻的,有一个快乐是可以得到的,所以我们每天天一亮眼睛一睁开,一直到一天的结束,我们所做的事情就是尽量去找得到快乐的方法。从天亮眼睛睁开到天黑眼睛闭上之前,我们都是一直相信有快乐可寻,有得到快乐的方法,我们对这个是始终相信不移的。

    当有时候,我们说:“现在大家一起来修行说佛法。”这时候,每个人就开始盘算自己的时间,就想说我这个时间不行,我要做这件事,我那个时间不行,我要做那件事,时间总是排得很满,因为在你内心深处,可能觉得它比佛法还重要,这就可以推出一个结论:就是你对轮回是没有看破的?你觉得去做那些心里觉得更重要的事情,是可以令你快乐的,至少你觉得做那些事情会比佛法令你觉得快乐。佛法讲的是从轮回当中解脱会有快乐,可见你并不相信这件事,你还是把世间的事安排在佛法之前,如果还在这样程度的话,就表示没有出离心,事实上我自己也无法开放所有时间讲佛法,这样看来我们大家都一样,我们大家在出离心上面都没有很明确的有出离心。

    所以在没有很深厚的出离心之前,你要说你确实在守别解脱戒,或你确实得到别解脱戒的话,其实是很难的。因为你基本上出离心是不够的,我们在接受别解戒,有人是重复接受很多次,有人很早就接受别解脱戒,不管怎样,我们得到别解脱戒的时候,在出离心这方面我们想过吗?我们真的想出离轮回的痛苦吗?这个出离心从我们心里显现过多少的时间?也许在求别解脱戒那时,你心里真的很有心得想要出离痛苦的轮回,但也只是在那几分钟有这样的心情。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去接受皈依境,都去接受别解脱戒,但是仔细想一想我们真的在守别解脱戒吗?我们真的有出离心吗?如果出离心没有很深刻的情况下,我们真的把别解脱戒守的很好吗?这是我们应该常常反观自照的,常常应该不断的反省、思考,出离心能够生出来,这样我们才有资格说我们在守别解脱戒。

    所以我们的别解脱戒是不是非常正确、纯净,就是真正的去看我们有没有出离心。平常我们就会说我喜欢皈依呀!我皈依的对象是三宝呀!我也对三宝很好呀!我很喜欢三宝所以我也常常去供养三宝,我会顶礼,我会礼拜,但是你想想念皈依时你目的是什么?有很多人就说我事事有点不大顺利,我身体不大健康,我有一些事情碰到障碍,我皈依三宝求三宝保佑我,让我这些事情都很顺利。很少人是因为说我要出离轮回的痛苦,我现在来皈依三宝,很少有这样的心情显现,所以从这里来看我们总是希望三宝来解决我们眼前的障碍和痛苦,并没有真心想从轮回当中出离而求皈依。所以我们有很多人对轮回并没有很彻底的去了解,对轮回是苦这件事并没有很确定的去认定它,大部分的想法是说对你说的轮回是苦我都看到了,我也承认,但是我相信这些会消失的,会没有的,我有办法让它没有,所以我们总是认为说这轮回是可以改善的。

    如果说我们认为轮回有可改善,可安居的话,那我们和世间没有佛法信仰不修行的人其实没有什两样,甚至他们比我们做的更快,比方说一般没有佛法信仰的人,他们认为说停车很困难,停车位的问题要解决,就想办法去解决停出位的问题。再想到空气污染,就想到排放废气是一个问题,怎样让汽车不再排放废气,这些都是在做改善轮回当中的事情的想法。当我们修行者也认为说轮回可以改善是有希望的话,那我们与一般世间的想法没什么两样,所以当我们的想法与世间人想法一致的时候,我们就没有什么比一般世间人更高明的地方,所以我们在皈依也没么特别的意义,这里总归要讲的就是,佛教一切基础在于出离心,出离心的建立在确实看到轮回的痛苦,确认轮回是苦这件事,这个都是我们可以观的部分。

    所以大乘修行者基本上是要有出离心,而不是说你生在有中国人或西藏人的地方,你就觉得你是大乘佛教徒,但是依大乘修行者没有小乘基础,就谈不上是大乘,小乘的基础就是出离心,再讲到大乘最重要检验的点,就是有没有菩提心。小大乘最大的区别不是名称,而是它实质意义上,实质上要比小乘要有殊乘的地方才能称大乘。

    这种利益众生的菩提心,并不是有时有,有时没有就算了事,应该是时时刻刻持续不断有这样利益一切众生的菩提心。菩提心是为利益一切众生,所以要成就一切众生的事业,利益一切众生,讲的是所有众生,没有一个众生被遗漏。有菩提心的修行者,他是时时刻刻愿意利益一切众生,没有一个众生被他遗漏。当然实际上来说,我们没有一个人可以拔除所有人痛苦的能力,但是我们说到菩萨戒当中,讲到菩提心有两种,一种是行菩提心,一种是愿菩提心。

    基本上一个大乘修行者,一定要有愿菩提心,也就是说我做不到,但是我愿意这样的心。虽然实际上,我做不到拔除一切众生的痛苦,但是我心里愿意这样去做解除众生痛苦。心理上可以发这样的愿,在修行上也有方法可以这样去观,虽然我实际上做不到,但是我可以用观想的方法,把众生的痛苦拔除。我虽然没有办法实际上给每一个众生药,让他们立刻解除生病的痛苦,我可以观想承受他们的痛苦,令他们从痛苦当中解脱,至少在观想上可以这样做。

    这种观想最简单可以利用呼吸来修,没有一个人可以不用呼吸的,所以我们在呼吸的时候,可以顺便修行,在把气呼出去的时候,就想说把自己一切功德,所有快乐,所有善行、善果,全部布施给所有众生。吸气时就想所有众生的病痛,所有障碍,所有痛苦在我呼吸当中吸进来让我承受。像这样不断去练习,刚开始好像没有用的样子,但是长久这样练的话,就有解除众生痛苦的能力产生。所以利用呼吸来观想是最简单的办法,每一个人从出生到断气当中,每天都在呼吸,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呼吸来修菩提心。当然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在尽自己的能力,在做自己能力可以做的事其实也很多,并不是任何的事情都做不到,当然有些超乎我们能力之外的事,办不到也是没有办法勉强的。

    当我们在修本尊的时候,其实也有可以利益众生的机会,比方说我们都会观收放光,在放光时一方面可以供养诸佛菩萨,另一种观想就是利用放光清除所有的恶业,所有的痛苦,所有的障碍,这也是利用修行来利益众生的地方。所以当我们修菩提心的时候,也没有办法跑到每一个众生的跟前,来解除他所有的痛苦,这是暂时我们能力做不到的,并不是说我们做不到。就不要去做它,而是实际情况下我们能做多少就算多少。但是除了实际情况之外,我们还有可以利益众生的方法,那就是利用观想,也就是利用心的力量来利益所有众生

    前面所提是愿菩提心,接下来行菩提心,行菩提心讲的就是实践,行菩提心主要的项目就是六度,六度当中第一度就是布施度,布施讲的就是施舍,所有众生都有贫穷的痛苦,但是讲到布施,是不是有必要解除每一个众生的贫穷,当然这是目标,但是以实际状况来说,这是做不到的,这世间有无数的佛曾经降生在这世间,但是从来没有一个佛把祂世间所有的贫穷都给解除,所以可见得解除所有一切众生贫穷的苦,第一是做不到,第二是不是绝对必要?当讲到布施度的时候,他强调的是说,你一个人在行布施的时候,心要做到究竟圆满。所以六度讲的是心的究竟圆满,比如说你在做布施时,你要彻彻底底的能舍、愿舍,没有执著,没有保留的去做布施这样一件事情,而不是说你要有充分的财物,让每一个众生都没有贫穷的痛苦,同样的守戒也是这样,所以讲到菩提心,重点就是说你要有那样一个心,所以我利益的对象是所有的众生,没有一个众生被遗漏,所以是平等的去看待一切众生,愿意利益每一个众生,没有一个众生被遗漏。

    有这样一个心,当时没有那种能力,但是你不断去修行,你要把这个愿力时时刻刻掌握住,那一天你真的成佛有那个能力,你就愿意照你当初的愿望这样去做,所以当我们在检视自己有没有菩提心的时候,要检视的重点是菩萨是不遗漏任何一个众生的,就是他利益众生是没有偏私的,这样的话,我们进一步来看自己,你对自己不喜欢的人,你愿不愿意去利益他?或者你看到些强盗或小偷的时候,你心里会不会产生一些强烈的愤怒?或者你看到警察抓坏人的时候,你心里有没有一些快感?认为坏人就该有这样的下场,你心里有没有这样的想法,如果有的话,你已经落入偏私当中,这是很细微的地方。

    你自己有没有菩萨的心肠,有没有菩提心,就从这里去看,所以对这菩提心自己是不是已经做到,这个戒自己有没有真的去守,就要这样反观自己,看自己有没有偏颇?看自己对自己喜欢的人和不喜欢的人有没有差别?当然我们要练菩提心,是从四无量心去练,四无量心是慈、悲、喜、舍,如果要修要先从舍做起,舍讲的是平等,你有没有办法平等去对待一切众生,你是不是对待自己喜欢的人,和对待仇人有很大差别?你会不会有亲痛仇快的心情产生?自己喜欢的人有受到一点点痛苦就非常舍不得,自己的仇人受到很大的痛苦一点同情心都没有,这样就没有做到菩提心所要求的平等对待一切众生。

    很多人都接受过密法,接受过密法的人,基本就有别解脱戒菩萨戒和密咒戒在你身上,当然我们在受戒那一刻是得到了戒,比得戒更重要的是,这个戒有没有留在修行当中,也就是说留在自己心里头,如果说没有很彻底或很认真的去守这个戒的话,得戒后失戒也是很快,尤其是要失去菩萨戒是很容易的,因此受了菩萨戒之后,要每天次再受戒,为什么要这样做,就是太容易丧失了菩提心。

    别解脱戒一般来说要犯戒是比较困难的,我们说的别解脱戒和皈依戒,其实就类似杀、盗、淫、妄就不会很容易去犯,所以犯戒的情况就不会很容易发生。我们会觉得犯杀生很容易,杀一只蚊子,踩死一只蚂蚁是杀生呀!但是别解脱戒的杀生并不是这样,解脱戒的杀生戒如果破了最主要是指杀人,其实要犯妄语戒也是很容易呀!别人问路的时候明明往东我就告诉他往西,我就打妄语了。其实也不是这样,破妄语是指大妄语,所谓大妄语是指未证言证,自己没有证悟骗别人说证悟,自己没有见到本尊,骗别人说自己见到本尊,自己没有神通骗别人说有神通,这个是大妄语,打这种妄语才是破了妄语戒。打妄语基本上是你骗的对象相信你的谎言这才成立,说打妄语不容易破戒,因为骗子太多,大部分的人都不相信大多数的人,所以打妄语在没有人相信的情况下妄语戒也不容易破,所以这样来看别解脱戒,别解脱戒要真正得戒是很困难的,必须要有出离心,所以得到别解脱之后要破别解脱戒也使很困难的,因为不容易去犯。

    如果你破了别解脱戒要恢复是不可能的,因为破别解脱戒那情形就像一个瓷器被摔破一样,摔破的瓷器就没有复原的机会,所以持戒是很重要的。当我们在接受灌顶时就得到三昧耶戒,三昧耶戒最重要的是清净相,基本上要接受三昧耶戒的人,他必须要有别解脱界和菩萨戒的基础,没有别解脱界和菩萨戒的基础就没有办法接受三昧耶戒,在接受密宗灌顶的时候,有些人之前没有别解脱界和菩萨戒的基础,都会在灌顶当中得到解脱戒和菩萨戒。

    三昧耶戒最主要讲的是清净相,所谓清净是纯净的意思,这个净相主要讲的就是我们所见、所闻、所想三部分必须要清静,我们所见的只有两种,一个是外器世间,一个是内情世间。外器世间是指我们生活的环境,以我们现在所在地方是台湾,所以我们的外器世间就是台湾这个地方,我们怎样看台北这个地方,你可以说台湾是个小岛,在海中间的一个小岛,没有对外的道路。从一个角度来看她好像是一个监狱无处可跑,地方很小、很挤、人很多,天气热的时候很热,冷的时候很冷,你可以说你看到台北是这样子,你也可以强调说这是实际状况,但是修行密法的人就不可以这样去看。当我们觉得它像监狱,监狱就不是清净的想法,是关犯人的地方。

    你觉得台湾太狭窄,人和人间很挤,挤也是不舒服的,我们说修行人重事实,是不是修行人要颠倒来看,明明是这样子,你要他倒著来看才算是,这样的说法来看也不完全,因为我们本来就是颠倒人。我们看到的事情本来就是颠倒的,我们认为我们所看到的是事实,就是因为我们是癫倒人,我们可能对这点很不能接受,但是看看那猪圈很脏,但是猪都认为那儿是天堂,它有办法躺在那里,它有办法在当中非常快乐,我们看到那猪圈的情况,不要说在那里睡觉,就是站在那里也站不下去。我们认为是很脏的,猪认为是天堂是很快乐的,为什么会这样?那是因为心的不清净,心的清静和不清净的差别,不清净的心所看到的一切都是不清净的,清净的心看见的都是清净的。我们所看到的山呀!树呀!或者房子呀!我们都觉得是很实在的有,但是以大乘的观点来看,这些都是虚幻的,这跟我们的看法又好像相违背,我们刚说台湾的情况有些特别,但是以佛法观点来看,特别是大乘观点来看一切都是空性。

    外内器世间一切都是空性,没有什么绝对的不清净存在,以密乘的观点来看更是,认为说任何地方都是净土,台湾和弥陀的净土没什么两样,是清净圆满的。我们常常说要去观净相,要去练习观净相,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就是要去把我们原来错误颠倒的想法,不断的转变,最后转成对的方向,这叫“观修净相”。

    所以我们要练习的,就是把我们认为不清净的外器世间及内情世间,不断的以清净的方法去观,观到后来真正显出它清净的相来。外器世间我们观成净土,内情世间我们要想,我们看到很多畜生道众生或者人当中,有的长得实在太不好看,或有些人实在太不善良,总是看到很多缺失,这些也是不清净相。真正以清净观来看,所有一切有情众生,它都是菩萨男、菩萨女都是佛,所以在看内情众生的时候,也要去净相观去看,这是我们说修生起次第法的时候所做的练习。

    比方说我们修升起次第的法,首先我们要观空,在空当中观莲花,莲花的上面,如果你观的是弥陀净土,要观阿弥陀佛以及祂周围的眷属,还有净土当中的宫殿或者百尊要观出来,这是我们说的练净相观的方法。这是生起次第的修行,在接受灌顶之后,开始要修行的时候,往往要做这些练习。再来说到闻的部分,也就是听的部分,我们听到各式各样的声音,在台湾你可以听到汽车的声音,飞机的声音,你可以听到各式各样机器的声音,在房子里面可以听到冷气的声音。

    总之,你听到的声音实在是非常多样,不管听到什么声音,我们也是要把这些声音观成是清净的。怎样把声音观成清净的,我们要把所听到的声音观成是咒语的声音,比方说你现在在阿弥陀佛的净土中,就将声音观成是阿弥陀佛念咒声,观成弥陀净土当中,随时流转的法音。再说到心的部分,我们心想的不是善就是恶,有时不思善、不思恶,做离戏的情况。我们要把一切所想,想它和空性是相契合的,这就是我们所说,在修大圆满将心离一切妄,让它留在不造作离戏的状况,这就是清净观的修行方法。所以我们从所听、所见、所想三方面来修行,这就是修生起圆满次第的法。这就是我们接受密法灌顶后修行的内容,自己有没有修,自己必须要看看。

    从前面看起来,求戒在得到三种戒律以后,对三种戒律的内容自己有没有去守?这都是在修行时候要检视自己的,得了戒之后是一件很欢喜的事情,但是真正有没有确实去守戒是更重要的。这都是我们在修行的过程当中,自己要时时看住自己的地方,当自己发现自己做的不够好的时候,就要设法去改进它,当然要改变是不太容易的。

    当你觉得自己不容易改变的时候,你也有其它的方法可以用,它就是不断对自己上师和三宝去祈求,藉著自己的祈求,就会得到帮助的力量,让自己真正可以进步。至于到底对那尊佛来祈求呢?有些人说佛、法、僧到底是那尊佛,对佛、法、僧也不是很熟,这样祈求好像不是那样顺手,我们现在是释迦牟尼佛的时代,所以对释迦牟尼佛来求,有些人是修净土法门的,也可以阿弥陀佛为祁求的主要对象。对释迦牟尼佛祈求或对阿弥陀佛祈求其实都是一样的,有些人学密就可以对自己本尊莲花生大士或是观世音菩萨等等去祈求,不管你是对那尊佛或菩萨或本尊作祈求,你都要想其实祂们本质都是一样的,没有分别的,会分别是自己去做分别,分别是最不必要的。所以在祈求的时候,不管你是针对那一尊佛菩萨或本尊祈求,他们都是一样的,所有诸佛菩萨都集中在你祈求的对象。

    如果我们可以这样去做的话,对自己在守三种戒律上会有很大帮助,会令我们的戒律和我们的修行越来越稳固。以上就是大成就者优渥甲札在检视自己过患的部分,他所做的开示,一般我们要检视自己范畴非常的广,也很不容易掌握可以此为检视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