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初春的诗句及意思:民国初期的副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9:23:06

民国初期的副刊

     副刊热与副刊殃

    “五四”时期,报纸副刊影响渐大,成为大中学生的追捧读物,大有代替其它一切书刊之势,进入副刊最辉煌的黄金期。沪上大报《申报》、《新闻报》相继辟设副刊,副刊成为大报里的小报。最后,形成京沪四大副刊———《民国日报》“觉悟”(上海)、《时事新报》“学灯”(上海)、《晨报》“副镌”(北京)、《京报》“副刊”(北京)。当时电台广播都还没出现,报刊是惟一传媒,要出名,只有上报刊。而所有报刊文章中,惟副刊有点艺术性,可以一展才华。

    学生如此痴迷副刊,实在是今天无法想象的“副刊黄金期”。同时,副刊来稿“主题集中”,也是不可重复的社会现象。这与当时大背景有关,“五四”运动中,学生出了风头、体现了力量,各政治派别创办报刊,都辟设副刊与专栏,向学生遥招橄榄。胡适回忆说:“梁启超派所办的两大报:《北京晨报》和《国民公报》里很多专栏,也都延揽各大学的师生去投稿。当时所有的政党都想争取青年知识分子的支持,其结果便弄得(知识界里)人人对政治都发生了兴趣。”

    副刊热带来的一个副作用就是副刊成殃,当时学生只读副刊不读书,类似1990年代京沪学界流谚“现在学生只读《读书》不读书”,实在是谁都没想到的“边际溢效”。对此现象,当时即有学者提出批评。1925年10月5日,张奚若在《晨报》副刊发表《副刊殃》:“我为甚么这样的讨厌副刊呢?说起来也很简单。第一,今日一般学生在学堂里不肯读书、不能读书,单靠这种副刊作他们的校外讲义和百科全书,而副刊里却连年累月除胡说乱写瞎抄外,空无一物。‘缘木求鱼’,那会有结果。第二,看副刊的是学生,做副刊的也是学生。拿副刊作教科书因属荒时,藉副刊作出风头的场所,更属堕志。学荒志堕,他们将来的造就可想而知了。”

    撑市面的鸳蝴派

    “撑市面”为沪俚,意谓出锋头抢时髦的流行物。辛亥后,革命成功,民国既立,报刊舆论从呼吁革命一变为关注生活,市民气息骤浓,大有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之势。沪上小报很快酿出迎合市民趣味的鸳蝴味,相继出现李涵秋、包天笑、张恨水等鸳蝴派大将。李涵秋百万字长篇《广陵潮》,连载《申报》副刊“自由谈”,吸引了很大一部分读者。后来,《晨报》上陈慎言、《世界日报》张恨水等人的长篇小说,也很有名。文学作品为报纸招揽读者、提高发行量,报纸则为文学作品提供传播平台,扩大读者群,提高知名度,能使作家一夜走红。报纸连载长篇小说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最强增长点”。

    鸳蝴派全称鸳鸯蝴蝶派———卅六鸳鸯同命鸟,一双蝴蝶可怜虫。青年阅读趣味总是首先倾向婚恋题材,鸳蝴派对青年具有相当引诱性。1926年初,徐志摩在北京主编《晨报》副刊,他也抱怨:“副刊的来稿,除了骂人,就是谈恋爱;随你当主笔的怎样当心选稿,永远拿‘不要诱惑青年’一句话当作标准,结果总还是离不了‘性,性,再来还是性!’”

    副刊的稿费

    辛亥前,众多文士看到能够以文卖钱,翻译小说及创作小说者渐众,无论业余玩票还是卖文为生,投稿者已不少了。但辛亥时期的报刊除了小说,副刊诗文尚无稿费。老报人包天笑回忆说:“从前的报纸并没有什么副刊,虽然也登载些小说、杂文、诗词之类,都附载在新闻的后幅……当时报纸除小说以外,别无稿酬。写稿的人,亦动于兴趣,并不索稿酬的。”

    不索酬当然不是对金钱没兴趣,而是想索酬也索不到,报刊不靠诗文吸引读者。除了杭州《之江日报》等少数副刊给予旧诗词小额稿费,诗文作者一般是吃不上稿费的,甚至还要倒贴报刊“版面费”(如同今日为评职称缴费发表)。诗歌要迟至1927年以后才有稿费。当时能卖钱的是各式新闻,起码三四角钱一条,多则可以卖到一块一条。

    小说因有助于提高发行量,有利于报刊拉广告,有商业效益,作家才能吃上稿费。1913年4月25日,鲁迅第一篇文言小说《怀旧》发表于《小说月报》(第四卷第一号),五千字,稿费大洋五块,千字一元。鲁迅尚未成名,这样的稿费不算差了。那会儿币值甚高,小家窄户每月几块钱就能过日子了。最令今人感动的是:1912年12月6日周作人将兄长这篇小说寄给《小说月报》,12日即得留用复信,28日收到稿费五块银圆。稿未发而酬已至,今天哪有这等好事!

    比较一下,下等巡警月薪八块大洋,效益稍好的工厂工人月薪八块。民初,江阴纱厂青年女工,日薪仅七分。京津运河纤夫,劳务费二—八块;运粮船,一趟二块多洋钱;运瓷器的船,八块一趟(不能碰破一点)。通州盐滩附近农民基本家家有船,没船的纤夫给有船人家打工,每月也能挣十多块大洋。青年作家一篇小说五块银圆,“性价比”很高了。

    有的政治性报刊很穷,根本开不出稿费。声名赫赫的《民国日报》,不但没有稿费,有时甚至还没有印报的纸张,主编叶楚伧、邵力子要脱下皮袍典押换钱,方能开机印报。曹聚仁在《民国日报》“觉悟”副刊上一年发表了几十万字,除了满足发表欲,无有分文稿费。沪上《时报》经济状况较好,为鼓励投稿人的热情,设赠一些书券,可上有正书局挑选一些出版物,算是变相设酬。

    文人的稿酬

    辛亥前已流行计字稿费。包天笑回忆录中:“这时上海的小说市价,普通是每千字二元标准,这一级的小说已不需修改的了。也有每千字一元的,甚至有每千字仅五角的,这些稿子大概要加以修改。”当时很抠门的,更没有今天电脑计数如此快捷方便,标点符号及所有空白一律剔除。

    林纾这一级别的名家,稿费达5—6元/千字(译稿一般2—3元/千字)。1900—1920年代,林纾日均稿费9.76元,相当每天收入上好大米288斤,还不算五四前后他在北京正志学校兼教的500元月薪。林纾不谙外文,须与他人合作共译,分享稿费,可林纾绝对属于中国作家“先富起来”的第一人。1922年,商务印书馆向名满天下的梁启超约稿,专门在商务旗下最著名的《东方杂志》辟留栏目,稿酬开至20元/千字。1922年10月,商务印书馆经理张元济致信梁启超:“千字二十元乞勿为人道及,播扬于外,人人援例要求甚难应付。”梁著《中国历史研究法》等书,商务给的版税为40%.

    1 6岁的周瘦鹃(1 8 9 5~1968)第一篇处女作———描写法国军官爱情的译稿,稿费16块大洋,举家欢腾,欣喜若狂,穷困中的周瘦鹃看到出路。1914年,不到20岁的周瘦鹃就在多家杂志发稿,《礼拜六》周刊每期一篇,“一个月所得稿费,总有好几十元,远胜于做小先生活受罪。”小先生即小学教师,年轻人大多缺乏耐性,刚刚离开烦人的学校,最不愿去当“小先生”。一位苏州南菁书院高才生,1903年入《申报》当编辑,月薪28元,十分满足:“就是每月28元,也比在苏州坐馆地、考书院,好得多呀。”

    1910年,胡适考上第二批庚款留美生(全国录取70人),除了学杂费全部公家承担,每月还有80美元(相当200银圆)生活费,很富裕了,但为寄钱养母,他为《大共和日报》翻译了一些东西,如都德《最后的一课》等,稿酬由报社径寄母亲。

    虽说大报副刊稿费只有1.5元/千字,但对文学青年来说,多少是点补贴,江阴寒医子弟徐中玉(1915—),就是靠副刊稿费补贴支撑每年200大洋的学习费用,完成青岛山东大学的学业。朱光潜留学英法八年,也一直靠写文换酬维持生存。

    经济对文学的渗透

    宏观上,副刊稿费对这一时期中国文学的推动之力毋庸置疑。少年丧父的张恨水(1895—1967),身为长子必须挑起家庭重担,为供弟妹上学,他拼命写作,以文换钱。张恨水多次坦言:“我的生活负担很重,老实说,写稿子完全为的是图利……所以没什么利可图的话,就鼓不起我写作的兴趣。”

    辛亥后,青年张恨水在芜湖做编辑,月薪仅六个银元(约合两块多美金),无论如何不够的。截至1948年底,张恨水写了55本小说,名篇《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等,收入相当可观。上海小报传闻:“张恨水在十几分钟内收到几万元稿费,在北平买下一座王府,自备一辆汽车。”虽为子虚乌有的飞短流长,但也说明世人眼中,作家有可能达到这一量级。

    萧乾晚年说:“中国报纸的文艺副刊,一向是作家们的摇篮。许多青年都是始而在报纸副刊上出现,继而杂志,然后出单行本,成为作家的。”萧乾本人就是倚托沈从文主编的《大公报·文艺》副刊,以写小说代替工读。1933年,沈从文每月发他一两篇小说,保持仍在燕京新闻系攻读的萧乾月入二三十元,“在当时,那就很阔气了。”甚至萧的大四毕业论文,亦由沈从文一章章发表,换得稻粱。

版次:GB04   版名:历史   稿源:南方都市报   2012-01-27 作者:裴毅然,学者,上海财经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