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美理音ed2k连接:关于高中历史教学的几点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2:41:44

关于高中历史教学的几点思考

新课程方案的实施,使高中历史教学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分散、繁杂的专史体例取代了系统有序的通史体例,庞大繁琐、无所不具的知识体系,全新而又前沿的教育观念考验着广大的历史教师。许多的无奈、尴尬正在不同的课堂上展现、体验,由此引发的教学思考是:高中历史教学该怎么办?

首先,该如何估价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初中生大多在1417岁之间就面临升入高中,就是说他们在1316岁时,其历史学习达到何种程度,知识积累、能力训练是否适应目前高级中学的课标水准,是不能忽视的问题。单凭某些发达地区的水准,或某些有限的调研,就普遍推广,忽视区域性、特殊性、整体性的差异,会出现事与愿违的结果。目前,历史学科初、高中知识衔接形成的裂缝,能力水准透视出的层次差异,历史课程被普遍边沿化的状况,初、高中教师与高校教师之间缺乏沟通的现实,是不可能用一两篇文章所弥补的。课程改革的基础在于对现实中存在问题的准确把握和诊断,去其痼疾,发扬优势,继承原有课程体系的优秀成分,通过实验形成新的符合实际的课程体系。而现在,我们某种程度上对初中生的基础估价偏高,把高中生当作硕士生培养。实际上,在不乏有十分优秀的生源前提下,对整体存在的不足估价偏低。这种高水准与低积累的落差,致使历史课堂漏洞百出,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注释跟不上学生的需求,课时少,进度快,容量大,到高三时学生面临的问题已堆积成山。

其次,大割裂、多重复的专史体例,一标多本的课程现状,高中师生该咋办?根据国家教育部制订颁发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历史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

必修课:

      必修Ⅰ:政治文明史

      必修Ⅱ:经济文明史

      必修Ⅲ:精神文明史

选修课: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5、探索历史的奥秘               6、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实际上,必修课是高中生的基本课程,而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高中课程水平测试之后,就告别了历史课程的学习。只有读文科的学生才可能继续。这部分学生到高三后才了解历史课程的基本面貌,才知道历史课也有整体布局。而其他的学生连历史的基本轮廓也没有,仅学到了一鳞半爪的史实,大多还是历史的理论知识。例如,从中国古代史来看,它的基本内容分散于三个学期的三本必修课程中,其架构是: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发达的古代农业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古代商业的发展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古代的经济政策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宋明理学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好像一个人,被拆成了骨架、内脏、皮肤和血液等部分,然后,到一定时间再整体组合。一个完整的个体变成了具有独立存在的数个个体,组合时需要师生在某种主体史观的主导下,创新成一新的整体。当然,这使教师和学生基本上摆脱了对教材的依赖,立足于对知识和能力的重建,依据即是历史课程标准。这符合世界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是新教育理念的体现。不过,相当部分的学生不得不面临支离破碎的历史知识体系。

从知识重复的角度看,其严重性有时甚于旧教材。以孙中山先生为例,必修1第四单元的第13课辛亥革命、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必修3第六单元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选修4的第四单元第1课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选修2的第6专题,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专制的斗争;必修2的第三单元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等,这些专题或课程,直接、间接的与先生的史迹相关联。它们相互重复,重叠,交错布局,角度多样。师生们只有站在历史长河发展的制高点,通观全史,取舍合理,才能良好把握。可见,新课程的设计原是为了避免重复,减轻学生的负担,却造成了新的重复。

从历史教师的角度看,准确的解读历史课程标准,通读并把握一标多本的教材,也绝不是件易事。其他地方不谈,就我们学校来说,至今正在使用的人教版教材,老师们也没有见到其全部。况且,高考指挥棒下,人们最看重的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分数,特别是提高分数的技术手段。至于历史四大版本教材中有关部分的征订(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大象版),基本不在领导层的视线之内。相对来说,学生乃是“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了。

其三,新课程下的教师培训,本是个严肃认真的课题,实际上有“雷声大而雨点稀”之嫌。从发展的观点来看,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国家制订颁布课程标准,推广新课程是顺应历史,振兴民族,强国富民的伟大举措。因此,国家政策的制定实施,各种资源的广泛开发,基本资金的充足提供,师资培训的有序开展,教师知识与能力的充实提高,都是不可忽视的具体环节。

历史教师培训,分为国培、省培等不同的层次,其落实和成效影响着课程改革的成败。而囊括所有的历史教师,包括未来走向教坛的青年教师的培训规划都是不可缺少的。然而,从现实看,参加国培计划的教师非常有限。他们能亲身聆听诸如:赵亚夫、叶小兵、聂幼犁、黄牧航、唐蓝、齐世荣等大师的教诲,带回大师们对历史教改的殷切期望和历史哲思。实际上,师资培训还主要靠省、市地方落实的,模式也是多样化的。例如:河南省教育厅近年来多次组织名师到北京、上海的培训,每两年一届的省级优质课大赛,省普通教研室组织的教学督导检查等,都从教学理念和模式创新上对师资培训起了应有的作用。上述例举的措施,覆盖面相对狭窄。大部分教师的培训工作基本利用假期时间,就近从简画龙点睛式完成的。培训者和被培训者都有仓促上阵、走马观花之感。更有甚者,还有教师在培训完毕时,尚不知课程标准的样本,就匆匆进入课程实施的环节。至于像朱汉国、朱煜等教授对历史课程标准的解读,尤其缺乏了解。

师资培训成功的范例是上海市晋元中学的“李惠军历史工作室”。领衔人李惠军,其旄下有一批青年教师诸如:邱剑锋、陈康衡、邹玉峰等,并邀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聂幼犁,《历史教学》杂志社编辑任世江,上海市中学特级教师孔繁刚,上海市教委教研室教研员於以传等参与历史新课改的探究,及其对历史教师的培训。目前,成效显著,显示了教师培训和历史教研的威力,代表着新课程研讨与教师培训的发展方向。

其四,新课程内容更多的是以论代史,以论领史,给教学留下了巨大的空间,造成师生暂时的适宜性难题。历史学科特有的魅力是生动感人的故事性,对人性发展的启迪性,和经验教训的借鉴性,及其对未来的预见性。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在太史公司马迁的笔下,事件明晰,人物生动,语言简洁,读之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的框架,奠定了中国经典史学的基本模式,为后代史学家继承和发展。负荆请罪,荆轲刺秦,垓下之围,苏武牧羊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千百年来为人们传唱不绝。何者?历史人物威武不屈,忠贞报国,深明大义,视死如归的品性从内心深处打动了后人,弘扬正气造就了中国历史的主体。这样的史学赢得了人们由衷的喜爱。像司马迁、班固、范晔、陈寿等千古传承的史学家们,天文地理、风土人情、先贤故旧、物产性理、异域习俗等无所不晓,又足踏域内,遍采古轶,纤细甄别,才写下令人叫绝的史书,留下恒久的人类遗产。

继承了传统史学的当代史学家,创造了丰富而辉煌的史学成就。老一代的如:郭沫若、范文澜、翦伯赞、吕思勉、尚钺、王玉哲、白寿彝、周一良、吴于廑等,新一代的如:沈志华、马敏、杨奎松、阎照祥、王加丰等,他们卓越的工作为当今中学历史教学提供了宽广深厚的基础,引进了前沿的史论和方法,探索着前人尚未开辟的史学研究蹊径,功业千秋,泽被后世。按理中学历史教学应该是引人入胜的,然而,却处于尴尬的边沿化境地,实愧于先贤圣哲,又负于当今名家。究其实,中学历史教师的整体素质需提高,史识、史论、史才需不断的扩容和铸造,历史教材的编写特别需要更新。至少教材的内容不能吓倒广大的读者。

然而,今天的高中历史教材,仍属于高级压缩饼干的模式,内容枯燥,概念罗列,结论、史论多于史实。仅从目录来看,似乎是狂人日记,一种失忆人的梦呓记录,格局错综,跨度之大,使原本历史基础薄弱的学生们有方位迷失、不知所从的感觉。整体上看,三本必修课学完,王安石变法、俄国1861年改革、明治维新、百日维新、两次世界大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等众多史实竟淡出了学生们的视线。具体来说,以必修1第一单元为例,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主要讲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三大制度,第2课则讲秦朝统一的条件、皇权制和中央官制、郡县制,第3课罗列中央集权、君主专制、选官用官制度,第4课讲解废丞相、内阁制度、设立军机处。以上内容4个课时讲完,学生就坐不住了,若加上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发展,讲到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内阁制、政党政治,美国的1787年宪法、三权分立政体、联邦体制,法国的1875年宪法,德国的1871年宪法,学生们因无法区别上述种种概念而迷糊了,老师们也难以清晰阐述,根源在于宪政史是史学教育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之一。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系张元教授倡导的历史课程故事化的方法只能是高中师生的奢望。

由此看来,这种可读性较差的教材,难坏了高中师生。正如任世江先生所说“高中历史科的新课程改革,一是教材问题,没有一本使学生爱看、爱学的教科书,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就缺乏最基本的条件。目前的教材还只能是老师们下功夫,学生跟着学。”就目前中学历史教材的可读性来说,我们既不知道西方国家的情况,也不了解我国台湾地区的内容与体例,是否中学历史教材可读性差属于世界性问题?

从自己读书的经历来看,我仍然是喜欢历史书籍的。梁启超先生的《清代学术概论》、李侃等编写的《中国近代史》、徐中约先生的《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金一南先生的《苦难辉煌》、陈军的《北大之父——蔡元培》、樊树志先生的《国史十六讲》、陈廷一的《宋霭龄传》等,可以说引人入胜、脍炙人口,一点也不为过。希望中学历史教材的编写也有如此的效应。

以上几点思考难以让人认同,是自己很不成熟的见解,若贻笑大方,敬请多多谅解!

 

 

        平顶山一高      张新玉

                        201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