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M 无限更新:关于“春节”应该改在“立春”日的论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5 03:00:30
我要发帖
『天涯杂谈』 关于“春节”应该改在“立春”日的论证
点击:90  回复:4
作者:一乙  发表日期:2006-11-29 20:51:00回复
去年其实就已经有历法专家提出中国的“春节”应该放在“立春”日了。但是网上一片骂声和反对声。这是很可笑的。其实,只要具备一定的历法知识,就会发现,“立春”日是比现行所谓“春节”要合理的真正的“春节”。现行的“春节”的历史,只有90年,是1914年由袁世凯确定的。当时中国采用了公历,为了保留传统文化,当时的内务总长建议中国设立“春节”(夏历元旦)、“夏节”(端午日)、“秋节”(中秋日)和“冬节”(冬至日)。自此之后,夏历岁首才被称为“春节”(以前叫“元旦”),这个“春节”历史并不悠久,也并没有很多人所说的那么意义重大。事实上,整个民国时期,很多人都想把这个节给换了,孙中山就多次提出要废除“春节”。
大多数人对非本专业知识都是无知和盲从的。比如,关于“二十四节气是按阳历还是按夏历”这个问题,你问100个人可能有超过90个人会回答说是按夏历的。但二十四节气其实是严格的太阳历,完全按照太阳运转规律而确定。再比如,关于“阳历和夏历,哪个更能反映农业生产规律”这个问题,你问100个人可能超过95个人会回答说是夏历。但其实,夏历不完全能反映农业生产和气候变化,因为夏历的“年”每年长短不一的,不完全符合地球绕太阳一圈的周期时间,而只有太阳历才是准确反映农业生产规律和气候变化的历法。这也说明,称呼“夏历”为“农历”是不合理的。
了解中外历法之后,就会知道,“阳历无月,夏历无年”,也就是说阳历的“月”不是自然的“月”(即与月亮盈亏没有联系),而是人为固定划分的;而夏历的“年”也不是自然的“年”,而是人为的用19年7闰的方式以接近回归年的目的“搓合”出来的。比如说,夏历猴年(2004年)有384天,而夏历鸡年(2005年)只有254天。所以,以夏历过“一年一度”的“年节”是不合理的。夏历适合被使用来过“月节”,比如“中秋节”。而像每年首日这样的“年度节”——“春节”,应该采用太阳历来过。
夏历的“大年初一”,其实是最接近“立春”日的月首日(因为夏历的“月”是严格的天文意义上的“月”),这只是从历法层面上逼近“春节”的日子,而并非真正的“春节”。所以,作为最重要的一年一度的“年度节”,显然应当采用符合太阳历的节气——“立春”日,也就是公历的2月4日(误差不到一天。同时,符合夏历的“月节”如中秋节等也应当被保留和发扬。两者并不矛盾。
用阳历过“年节”,用夏历过“月节”。这才是合理的、科学的节日历法原则。根据这样的原则,大家应该用阳历,而不是夏历,来过生日。
添加到专辑

鑫万福珠宝
香港品牌 国际品质 珠宝定制专家

优悦生活
优雅品质 愉悦生活

深圳建国医院
深圳最好的男科医院
更多企业空间>>
小心慎用壮阳延时保健品
男性必须看,如何提高夫妻的生活质量和持久度?
父母必看:孩子致盲内幕!
台灯-让近80%中小学生患上近视,青光眼及白内障
更多>>
',1)">
作者:一乙 回复日期:2006-11-29 21:13:24 回复
阳历、阴历、阴阳历与二十四节气
阳历是根据太阳的运动周期来制定的。将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定为一年,称作一个太阳年或回归年,其平均长度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365.2422天)。阳历把一年分为12个月,但这里的“月”与月亮的盈亏并无直接联系,只是人为的强制划定。阳历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历法,又称为太阳历、公历、西历、格列历。阳历月的长短与月球的运动无关。
阴历(又称太阴历)是根据月亮的运动周期来制定的。人们将月亮圆缺晦明一次定为一个月,称为一个朔望月,其平均长度为29天12小时44分03秒(29.5306天)。取大月30天,小月29天,大小月相间排列。阴历取12个月为一年,历年长354.3672天。由于阴历一年比阳历一年少10.875天,而阳历年才是具有气候、农业价值的——因为是太阳,而不是月亮决定了地球的冷暖变化,所以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已不再使用这种纯粹的“阴历”了。
阴阳合历是将阴历和阳历协调起来的历法。我国夏历(农历)就是典型的阴阳合历。夏历将月亮围绕地球运转一周所需时间(朔望月)和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时间(回归年)并列为制定历法的依据。由于朔望月和回归年之间没有公约数,我国农历通过设置闰月的办法将二者巧妙地统一起来。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中国的传统历法应该叫“夏历”,称之为“农历”其实不妥,而称之为“阴历”则就根本是错误的。
可见,阳历的“年”和阴历的“月”才是具有天文意义的概念,分别指地球绕太阳一周与月亮绕地球一周的时间,而阳历的“月”与“阴历”的“年”则是没有意义的。中国的夏历(阴阳历)则结合了这两点,利用闰月来弥补阳历年与阴历年之间的差值。我国农历闰月的设置采用的是“19年7闰法”,即19年中含有7个闰月,平均2~3年出现一个闰月。这样的结果是每两三年夏历年的一月一日就与阳历年的一月一日有一个误差拉大又拉小的周期过程——当然,这个误差要远远小于“纯阴历”的误差。
可见,中国传统的“阴阳历”是一种从任何角度上看都绝对优于“纯阴历”的历法。但毕竟“阴阳历”与“阳历”之间还是存在以两三年为周期的误差的,在当今以“阳历”为国际通用历法的情况下,中国的夏历就会造成一些不便。那中国传统上有“阳历”吗?答案是肯定的,中国的“阳历”就是二十四节气。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是严格、准确的阳历,它是完全按照太阳的运转来制定的,正因为此,二十四节气才准确的反映了气候变化与农业生产规律。
中国人把一年分为四季,分别是春、夏、秋、冬。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三个月,冬天是最冷的三个月,春天则是从冷向热过渡的三个月,而秋天就是从热向冷过渡的三个月。节气中,以太阳直射地球北回归线的日子为“夏至”,以太阳直射地球南回归线的日子为“冬至”,这两天分别是北半球昼最长和昼最短的日子;并以太阳直射赤道的两天为“春分”和“秋分”,这两天昼夜等长。古代中国人发现,以地球为中心,会发现太阳一年绕地球一圈,这个圈就叫“黄道”。以“春分”日太阳的相对位置为黄道0度,则“夏至”日为黄道90度、“秋分”日为黄道180度,“冬至”日为黄道270度,而“立夏”、“立秋”、“立冬”、“立春”则分别是对上述四个象限的等分点,分别对应了黄道45度、135度、225度、315度。春天即从“立春”到“立夏”之间的90度,也就是三个月;夏天即从“立夏”到“立秋”之间的90度、三个月;秋天即从“立秋”到“立冬”之间的90度、三个月;冬天即从“立冬”到“立春”之间的90度、三个月。二十四节气就把一年的时间,也就是黄道360度均分为24等分。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立春”日是地球-太阳体系运转意义上的春天的起点,也是从春、夏、秋、冬四等分意义上春天的起点。显然,把“春分”日作为一年的第一天是最具有客观价值的,它不因地球上不同地域的气候不同而改变。而且因“春分”日的测定来自太阳运转,所以与国际通用的阳历较为符合,一般是在公历的2月4日或2月5日(因公历通过四年一闰的方式弥补太阳年365.2422天小数点后面的时间,加上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不完全是地球自转一周时间的准确倍数,故而存在一两天的误差)。所以,“立春”日显然比当今中国现行的“春节日”(即夏历的一月一日)要来的准确和科学,可以说,“立春”日才是真正的“春节”。
我国现行的“春节”,其实是经按月亮盈亏规律修正过的历法意义上的“立春节”,其误差上下浮动十几天,我们可以称之为“阴阳春节”,这并非真正的“春节”。所以,我建议我国废除伪“春节”,改过节气和太阳意义上的“立春”节,因为如果我们以一月一日到三月末为春天,以四月一日到六月末为夏天,以七月一日到九月末为秋天,以十月一日到十二月末为冬天,则只有“立春”日才是真正的一月一日,这样不但符合了地球的运转规律和气候规律,更重要的是,这也与国际通行的阳历紧密吻合,从而避免了很多不便。当然,我觉得也可以以“春分”日为一年的第一天,因为这天太阳直射赤道,是黄道0度,具有天然的可区分性,这样从地球-太阳轨道运行角度上而言更加科学,只是这样就与春、夏、秋、冬的传统四季划分不符了。
总之,二十四节气是一种极为科学的节气划分,它准确的反映了地球环绕太阳旋转与气候变化的规律。可以说,二十四节气是最科学、绝对正确的历法——虽然它并非一个历法,只是对夏历(阴阳历)的一个补充。二十四节气划分反映了古代中国人高超的天文和历法成就。公历的缺点是:一,“月”没有天文意义;二,公历的一月一日选错了日子。夏历的缺点是:夏历年与太阳年不完全吻合。所以,只有配合了二十四节气的公历或夏历,才是完整的、科学的历法。
最后,再次呼吁中国废除春节,改过“立春节”,这才是真正的“春节”。
作者:飘瓶噢噢 回复日期:2006-11-29 21:15:39 回复
专家就是专门反对大家的人。
还说什么专家意见,见笑了
作者:匿名发帖3 回复日期:2006-11-29 21:34:38 回复
春节只是一个节日,一个放长假、家庭团聚的日子。
只要有春节,它在哪一天并不重要,历法专家们实在太较真了,有工夫不如去研究点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