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梅因防空加点:褒褒贬贬陕西人——细数陕西人的“十好”(转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3:48:54
褒褒贬贬陕西人——细数陕西人的“十好”(转载)访问数:3418  回复数:93
楼主
回复 
作者:武松打松鼠  发表日期:2009-7-14 08:08:42    一.好溯源  
  
    “我们先前……”这是阿Q和未庄人的一个口头禅,不料竟成了咱老陕最爱说的话。以致让我怀疑,上世纪20后代鲁迅先生来西安讲学,给易俗社题的“古调独弹”四个字,那“古调”未必是指剧社的秦腔戏,倒恐怕是反映满街可闻的秦音“我们先前……”吧。  
  
    不错,古
  长安,古关中(秦川)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发祥地,中国文明史最悠久的那一段,写在这儿,所以陕西人最喜欢追溯各种事物的源头,而把“第一”拿到自己手里,在心理上得到某种虚假的满足。  
  
    古代神话中有神农氏和后稷,传说他们最早教民稼穑,因此就认定中华民族从游牧向农耕转移是从“咱陕西”开始的。造字的仓颉,据说是关中白水人,由此文字也是“咱陕西”创造的。 
  
    最早的礼教是周礼,周在我们陕西的岐山、凤翔一带。最早的政治改革是秦国的商鞅;最早走向世界的是汉代城固的张骞;最早的史书又是韩城司马迁写的《史记》。你说“咱老陕”先前了得吧?  
  
    西安更不得了,是建都历史最长、建都时间最早的城市,又是中国第一个百万人口的大都会,那时候的世界,只有西安和古罗马可并称最辉煌的大城市。全球惟一呀!  
  
    还有一个神话色彩很浓的轩辕黄帝,我们把农耕、纺织、冶炼、盖房子,以及团结统一中华民族的各个版块等等一切创造发明的东西,都归到这个轩辕黄帝身上。  
  
    大禹治水是在韩城的龙门,花木兰是在肤施替父从军,肤施就是今天的延安呀。黄河文化的源头是在延川境内的黄河拐弯处,君不见这段黄河自古叫伏羲河吗,河弯里的山色多么像阴阳八卦,那就是中华太极图的诞生地啊,现在都印到韩国国旗上去了!  
  
    ……谈到这些,秦人无不兴高采烈。我也经常谈,谈得眉飞色舞。  
  
    这些史料,许多都是对的、值得我们骄傲的。有的虽属传说,也是秦人美好的愿望,它一直构成秦地重要的精神凝聚力。但如果我们总是陶醉在过去的辉煌,总做源头上的冠军,而有意、无意忽略我们在现实社会并不乐观的排名,甚至是非常落后的序号,不是很有那么一点悲哀吗?
  

关注楼主收藏转发至天涯微博

 
 
  • 拉手网 中国最大的团购网站
  • 西安世园会 “天人长安 创意自然”绿色引领时尚!
  • 深圳建国医院 深圳最好的男科医院
更多品牌专区>> 1#
回复 
作者:武松打松鼠  回复日期:2009-7-14 08:12:00  二.好为中  
  
    似是而非的中心论,也是秦人自傲于人的资本。如果说中国是中央之国,这个中央之国十三个王朝的首都西安,那就是中央之国的中心。西安在空间位置上恰好大致在国之中央,因地位居中,北京时间也采用地处西安郊区临潼陕西天文台的报时(时间中心)。西安城北的泾阳又是中国
  的大地原点(空间中心)。这种时空的中心感,辐射着全球的华人,西安人当然可以自傲于人了。  
  
    更了不起的是,纵贯陕西南北有一条神秘的东经119度。不但中国的时空中心在这一带,而且精神中心也在这条纵线上:黄陵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在这条纵线上,周秦汉唐建都的西安也在这条纵线上,革命圣地延安也在这条线上,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和革命文化传统都在这条线上,陕西的中心情绪就更浓郁了。顺便说一句,这些归纳、鼓吹,我自己便唱着主角,20年来不遗余力。  
  
    山东人孔子曾经不无嘲弄地说陕西人“地虽僻,行中正”,而陕人自己不但把北方人叫夷狄,把南方人叫南蛮子,惟有自己开化得早,而且说“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陕西埋的是皇上”,一说到黄土地下的72个皇上,腰也挺了,气也粗了,声也大了。  
  
    我到过成都,成都由于地处西蜀,盆地意识较浓,他们编了一段民谣,描述盆地小民百姓的生活追求:“打点小麻将,吃点麻辣烫,喝点根兜酒,看点歪录相。”(“根兜酒”是那种很便宜的杂酒)可见他们常常陶醉于一种小康而闲适的生活。陕西人则不一样,比四川人穷,可是参与意识强,眼睛常常瞅着中南海,总是关注国家中心地带的动向,并热衷于参与其中。最好每天中央台的新闻联播都能上几条陕西新闻。“文革”时代我去陕北米脂高西沟,见到村支书高祖玉,他第一句话就问:“彭老总打进冷宫挂甲屯,现在怎么样了?”这件事当时我还压根不知道呢,这位村支书地处边缘,却丝毫没有边缘意识,很叫我吃了一惊。说到底,这还不是故都情结!
  2#
回复 
作者:武松打松鼠  回复日期:2009-7-14 08:17:00  三.好称大  
  
    陕西无论从面积、人口到经济力量,乃至政治影响,在中国都不算大省。但正如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在剖析秦俗时说的:秦“悍然有拓八州而朝同列之气”和“强毅果敢之资”。陕西人自古素来“尚质”、“尚直”、“尚武”,到了现代,实力不足以撑住“强”与“悍”的面子时,仍然
  改不了老大自居的习惯,一有机会便要自吹自擂,称一次“大”,过个把瘾。一会儿说自己是文学大省,一会儿说自己是科技大省,一会儿说自己是文物旅游大省。  
  
    这些“大”,不能说“大”得全没有根据,但有些兄弟省市这方面的实力比我们强,他们却并不称大。上海曾经称过大上海,那是名副其实,而且是30年代半殖民地畸形商业经济的产物,带一点广告的味道;北京实力也比我们强,广东、江苏、山东等地实力更是远比我们强,可没有听说过称大北京、大广东、大江苏,他们不喜欢这样炫示。  
  
    好称大,常常忽略了我们的弱势、弱点。就是在这些真正大的领域,热衷于称大也容易掩盖发展的不平衡和潜伏着的危机。不是有些明智的人说,与其称陕西是╳╳大省,不如称为╳╳资源大省来得确切。(其实,既然还只是“资源”,又何必称“大省”呢?)陕西省科技人员比例在全国很高,但科技成果转化率却在下游,科技产生的效益在全国排在后面;科技人才固然多,但中、低级人才比例过大,高级科技人才严重匮乏,结构失衡,跟不上高新科技现代化步伐。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但开发和管理差距很大,严重影响了丰厚的资源转化为丰厚的经济与社会效益。过去是“白天转庙,晚上睡觉”;现在这方面好转了不少,却又假冒伪劣满天飞。在去秦俑馆的路上,假秦俑遍地,搞得有的外地游客来一趟西安,进了好几个秦俑展馆,竟然没有看到真秦俑。所以有外宾说,去中国,常常是北京交朋友,西安看景点,上海花钱。就旅游而言,我们不过是京沪感情投资和经济投资的一个中转站。  
  
    秦人的确应该深思,这样、那样的“大”,加起来为什么反倒等于“小”,反倒成了一个经济小省呢?   
  
    在好称大的背后,隐藏着一种心理自卑。真正大的地区,有实力的地区,谁都能看见,他们也很自信,所以无需称大。我们既小且弱,又不服小、不服弱,历史上又称惯了大,便以此来掩盖自己信心的不足。我记得拿破仑传记片第一个镜头就是让他的手下人为他量身高,因为他矮,几乎天天要量,经常踮起脚以获得一个假的高度来满足、抚慰自己受了伤的心灵创伤。我和贾平凹都是矮个子,有次谈起来,竟然都觉得比对方高一点,说完哈哈大笑,都明白了自己在身高上的虚弱,所以后来贾平凹为我一部书写序,开宗明义第一句便是:“我和肖公都是矮子,照相总是坐着。”   
  
    好称大,也有积极一面。孔子说过,秦国虽小,气势大,因此好称大也可理解为对大的热切向往和追求。这当然无可非议,但那不是靠嘴头功夫可达到的,而要用几倍、十几倍于别人的劳动、奋斗来换取的呀。
  3#
回复 
作者:武松打松鼠  回复日期:2009-7-14 08:19:00  四.好不争  
  
    儒的哲学是“入世”,道的哲学是“不争”。秦人一面好入世,一面又很君子,好不争。道的不争是一种精神境界,秦人的不争情况却很复杂。  
  
    一是自惭形秽。因为我们穷,说不起话,也争不过别人,便不争。我们到了京城,总是坐在旮旯拐角,当二排议员。不说话还
  能显出一点矜持,一说话反倒露出了穷酸。所以京沪穗的人、东部的人说我们“没有也不争”,中央的人、上级单位的人,说我们“不给也不要”。当然“争”不光是争钱,重要的是争项目,而我们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比较差。花大本钱总算改造了一点投资环境,但是把海内外的投资吸引来了,我们有时却又过分古道热肠、重义轻利,热情的温度超过了争项目、落实项目的温度。在抓项目上,我们常常过分大度、宽厚,在我们举办的洽谈会上,有的项目空中飞人般让别人截走了。我有一位深圳朋友,来西安参加商贸洽谈会,给西安也签订了几个项目,却也把外商带到西安的一个亿元以上的大项目半空截走,带到他那儿落地了。他好不得意,我好不脸红。  
  
    好不争还有一种心理,是贵胄情结在作怪。自古以来,天子脚下的古都人,看惯了别人送上门的贡奉,养成了君子不言利,君子不开口的毛病。到了市场经济时代,还想以不争来掩盖失落,便只能显出自己的无能。受农耕文化熏陶的小生产者从来没有风险意识,习惯了小打小闹,不敢大踏步向前、大踏步后退,不能将有得有失、时得时失、大得大失,视为市场竞争中的正常现象。我们总是怕输、输不起,以输羸论英雄。为了不输,宁可不争,穷日子穷过。穷有穷福,穷得挺有面子。
  
  4#
回复 
作者:武松打松鼠  回复日期:2009-7-14 08:21:00  五.好自闭  
  
    陕西农村每家每户都有一个院墙,关中八大怪之一是“房子半边盖”,不让雨水流到院子外面。农家房舍的窗子都朝院内开着,没有一扇外向的窗子,自己不看外面的风景,也怕别人窥探自己的领地。关中的地窑更封闭了,整个村落都在地平线下,一家切出一个方形土坑作为院落,
  三面是窑洞,一面是上地面的通道,像墓穴一样。陕北的窑洞,窗子也是朝向院落,密不通风。这种民居建筑方式,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陕西人的自闭心理,又反过来一代一代培养了三秦儿女的自闭文化。  
  
    城市也一样,西安的城墙是全国惟一一个保留完整的城墙,它的文物价值当然是无与伦比的,但从陕西人对于城墙的珍爱、眷恋和自豪中不也透露出一种消息,那就是倾向自闭、安于自闭的潜意识。我曾说,西安城墙是历史老人将钟楼这颗石印盖在黄土地上的一枚印章,它也深深地盖在陕西人的心上,成为陕西人自闭心理的极好意象。  
  
    封闭内视是陕西人的一种不自觉的嗜好。在历史的镜子中,反复端详自己,发现自己逝去的风韵,美人迟暮却顾影自怜。我出席过一些全国文化人聚会的场合,在交谈中,老陕一不小心就把话题扯到周秦汉唐,扯到羊肉泡馍馍,而且总要说,全国哪里的羊肉都膻,就陕西的羊肉不膻(好像陕西的羊也吃的是宫廷后院的草),当下逼着别人回答好不好吃。当然没有一个敢说不好吃,最后剩在碗里的却不少。不要说了解、熟悉外国了,连兄弟省市都知之甚少,常常为全国早已闻名的某省某地的名人名城名产惊诧不已,而且最初的本能的反应是怀疑:“你们那里也有这么好的地方?”自闭得叫人脸红。  
  
    另外,一千多年中央王朝的优越感,总有一种以为自己是中华文化正宗嫡传而自豪的意识,别人都是夷、是狄、是海派、是胡脉。高傲导致自闭,自闭又涵养了高傲。   
  
    自闭的直接后果是自执、偏执、执拗、倔强,一条道走到黑,不愿根据千变万化的现实生活调整坐标,这可能是关中人“生、蹭、冷、倔”的负面表现。
  5#
回复 
作者:武松打松鼠  回复日期:2009-7-14 08:22:00  六.好自足  
  
    有个老朋友快要退休了,单位让他到南方各地考察了一圈。回来后,他对我说,走了这一圈,我发现天下最好之地还是关中。我听了十分吃惊。这是在改革开放20年之后,东西部差距明显拉大的情况下说的,这是从一位老干部、决策者口中说出来的。这种无缘由的自足,实在匪夷所思
  。  
  
    说奇怪也不奇怪。小富即安、不思进取,大概是关中人的老毛病。记得60年代初,我在《陕西日报》社工作,有记者了解到生活境况稍稍比陕北、陕南好的关中农村,有一种“够吃论”思想,农民最大的理想是吃饱就成,至于吃什么和吃得好不好的问题,他们是不讲究的。在吃之上的精神追求和精神生活质量,对他们更是奢侈得连想都不敢想的事。这就好像柳青笔下的梁三老汉,他能够想到的最大的消费,便是去集上吃豆腐泡馍。他生气时对儿子说:“我天天去吃豆腐泡馍呀,把家产踢腾了算毬”。那时《陕西日报》专门就“够吃论”组织了讨论,促进关中农村克服“够吃论”的小生产思想。   
  
    三十多年过去了,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了,富裕的南方都在进行富而思源、富而思进的教育,我们这里安贫乐道、小富即安的现象却俯拾皆是。农民年均收入已掉到全国最后几位了,还觉得天下惟我富有。既不富裕却又不思进,怎么能有大的作为呢?  
  
    西安郊区的农民由于城市的扩展,正逐步地失去土地,他们本可以将出售土地的钱作为自己搞实业、搞商贸的起步资金(这样的人当然也不少),但是我们的确看到有相当多的农民靠吃地租、房租过着闲散庸懒的日子,乃至于成为新时期农村的“八旗子弟”。在西安有许多小市场,像布匹、装修、饮食,都被浙江人、四川人占领,更多的市场空隙也正在被其他的外地人所占领,西安人的钱装到了人家的腰包里,人家在西安买房子,携家带口的搬过来,甚至于组成了成片成片的社区,文明富裕的“西安浙江村”不过是其中之一。西安人不但不屑于去占领市场,反而用一种古都子民的傲慢口气说:“这些活都是我们古都人能干的吗?”   
  
    这就使我们看到了,在自足的深处是懒惰、是好逸恶劳,自足掩盖的是现代市场意识的欠缺。
  6#
回复 
作者:武松打松鼠  回复日期:2009-7-14 08:24:00  七.好沉稳  
  
    都说陕西人醒得早、起得迟,许多事情不是不知道,是知道了不去干。即使得了风气之先,也总是想着:等等看看再说吧。等到没有了风险再动,结果把机遇看过去了,等过去了。等别人把路踏出来、老陕才急急忙忙去赶末班车,那已经是拾人牙慧了。这叫我想起俄国一个作家叫冈察
  洛夫的,他写了一部长篇小说叫《奥勃洛莫夫》。主人公是农权制崩溃前的最后一代农场主。他好冥想,不行动。小说一开始他就醒来了,到了七八十页第一只袜子还没有穿上。列宁曾经让苏联共产党人好好读这部书,检查自己心里有没有“奥勃洛莫夫”的影子。我看陕西人也该查一查自己心中的“奥勃洛莫夫”情结。  
  
    陕西人好静不好动,好出门不如赖在家,金窝银窝不如穷窝,在一种静态生存中苟活着。对于动,对于变,有一种本能的恐惧。“挣起赔不起”,求稳求保险这些与现代大都市日趋激烈的竞争氛围格格不入的文化心态,仍然根深蒂固。据《西安晚报》报道,置身今日激烈竞争的大环境中,西安市民生活仍然以“稳”字当头,投资与消费理念与南方差距很大。西安人把钱往银行里送,为的是“稳当”,南方人把钱从银行里往出贷,求的是发展。  
  
    咱们老陕信奉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满足于取得低水平的消极的平衡。有时候这一招还真灵,例如它使陕西在政治上比较稳定。因为陕西人不爱跟风,等风头过去了,他才懒洋洋的想到要跟一下,但是原来的风头已经被新风头替代了,已经用不着跟了。这又巩固了陕西人的信条,还是一动不如一静好啊!  
  
    现在有人说北京霸气、上海洋气、深圳酷气、成都闲气、沈阳虎气,西安该是什么气呢?我想该是暮气吧,静观待变,以静制动,老气横秋,暮气迷蒙。  
  
    其实我们祖先并不是这样暮气沉沉的啊,他们以活跃的生命力在中国历史上建功立业,开创了一个一个的新局面,比如周代的管理(周礼)、秦代的改革(商鞅)、汉代的开拓(汉武帝和张骞)、唐代的开放(贞观之治),都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在社会思潮和社会管理的每一个方面都起到了奠基礼的作用。历史老人在这里写下了最有为的篇章,建功立业的豪强之音在这些篇章中回响。 
  
    我们的祖先比我们年轻多了,而我们比祖先还老态龙钟,这真是历史的幽默。
  7#
回复 
作者:武松打松鼠  回复日期:2009-7-14 08:26:00  八.好名分  
  
    陕西人穷讲究、好热闹。干啥事都讲究形式,追求排场,爱搞这样那样的仪式,而且总要把这些形式、仪式搞得热热闹闹、红红火火。你仔细听一听古城井字形大街上哪天不响一两遍锣鼓,不驰过一两队花车。在古城墙上,城楼或者角楼的旁边,又有哪一天不飘起几个气球标语,飞出
  一曲洋鼓洋号。和陕西人好静不好动相反,陕西人可又爱起哄,爱围观,爱赶时尚,既满足了好面子的主事者的面子,又满足了自己肤浅的小市民式的好奇,给平谈的生活加了一点装饰音,放了一点调和面。  
  
    在好面子、好起哄的混乱中,陕人从不忘争名分、列顺序,不管是什么性质的活动、会议和仪式,请官员、请名人并且给名人、官员排座次、排名单,总是最重要、最麻烦、最煞费苦心,而最后又总是闹得八面不讨好、四处焦头烂额的一件事。  
  
    陕西人好面子、好名分,说近一点和官本位思想作怪有关系。这几年又加上了“金”本位,谁的含金量大,谁就往前站。论资排辈的这个“资”实际有两个意思,既是资格,又是资金。 
  
    这种现象,说远一点大约还是脱不了皇城根下子民的贵胄情结,虽然凤凰落架不如鸡,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再穷愁潦倒,架子还是不倒,谱还是要摆的。在这里面,我们浪费了多少精力、时间、金钱,引起了多少明争暗斗,又激起了多少很不高尚的欲望和行动。我曾想,如果把耗费的这些能量都输到发电机里去,古城的夜景会美丽一千倍吧。
  8#
回复 
作者:武松打松鼠  回复日期:2009-7-14 08:27:00  九.好非异   
  
    “异”不一定是反对自己、阻碍自己的东西,更多的情况下只不过是和自己不同、自己感到陌生的东西。对于异己的人和事,开始是好奇,接着便看不惯,并且热衷于把这种看不惯传播出去,形成舆论。再下来,舆论诱发行动,非议便转化为排他。回想起来,我们生活中的许
  多矛盾不都是这样开始的吗?一个窝里斗很严重的地区和单位,常常是非异心态很浓重的地方。   
  
    如果“异”者是错误的、落后的,那该非;如果“异”的正确,甚至“异”的进步,那非异便是一种社会前进的障碍心理和消解力量了。你迈着四方步在黄土地上走惯了,见有人骑马扬鞭而过,你就看不惯、讨厌,千方百计要把别人从马上拉下来,最起码也要来一句“省骂”:你算个毬。在这样的环境中,新事物成长之难是可以想见的了。   
  
    世界文化发展的第一阶段是封闭发展阶段,相互不交流、不沟通,也就是看不到“异”的时代,所以发展缓慢。第二阶段是竞争发展阶段,相互看到了异,看到了不平衡,于是竞争。这种竞争常常是一个吃掉一个、一个打败一个。由见异到非异到排异,有时甚至发展到流血。异质文化以流血的方式在竞争中发展。虽然社会在这样进步着,但是在打败对方的同时,把对方的优势和精华也抹杀了。这仍然是一种非此即彼的单向思维。现代社会文化的发展进入了综合发展阶段,这里没有谁打败谁的问题,只有融会各家优势,构成发展自己的动力,非异、排他,在斗争和兼并中前进,已转化为交流、融会,在“双羸”中共同前进。如果我们还热衷于非异,前进的步子将会越拉越远。
  9#
回复 
作者:武松打松鼠  回复日期:2009-7-14 08:29:00  十.好农本  
  
    我60年代中期住在西安东大街,经常能看见乡里的马车辚辚而过,一路马粪,把你引到骡马市的骡马大店。那时西安一出城门便是麦地,我在南廓门割过麦子,在草场坡春游看过田野风光。西安居民也大多才从农村土坑搬到城里的木床上,被子还没有暖热。那时候的西安可说是一个很
  大的村落,世界第一村。它使人感到纯朴,也给市民心里带来了农本意识的浓厚影响。前面谈到的自足、自闭、不争、非异,在某种程度上都和农本意识脱不了干系。  
  
    农本意识必然导致重农抑商,只愿意在土地上以终生的辛劳维持简单的再生产,换取低水平的生存循环。不会也不愿意去学会通过市场使自己的劳动产品增值,扩展和深化原有的生产领域。对于运用现代市场新的操作方法,在许多没有商机的地方看到商机,使资产转换为资金,存量转换为增量,则更是陌生。最重要的是农本意识使人对市场、对商业、对金融怀着天生的戒备、厌恶,这就从集体无意识的层面,从社会文化气氛的层面抑制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农本意识在人际关系上,自觉不自觉地以血缘、族缘、地缘关系网代替在事业中建立起来的理解和友谊,代替公平、公正、公开的现代竞争。血缘、族缘、地缘关系网,是种种不正之风的温床、权力腐败的温床。由于它是人生道路上的一种不公平竞争,甚至不是竞争,而是交易,它也滋生着懒惰和无能。这都是陕西现代化的精神路障。  
  
    热爱乡土、崇尚农耕,这是我们民族极可宝贵的感情,但是如果我们在心理上永远停留在农耕文化阶段,虽然没有土地,心里还是农民,迟迟完成不了由乡而城的转化,完成不了由自然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化,真正的现代都市和市场观念就无从诞生,更何谈发展?  
  
    最后,我开个玩笑吧,我发现,半年前陕西电视台的标志,三秦——QQQ,如果不用拼音而用英文读,那不正是阿Q的Q,不正是阿Q精神的三级强化么?真不愿意这是一个具有讽刺意味的暗示啊。好在现在改成了有点现代味儿的闪电式图案。 
  
    如果这“十好”是一面镜子,我想说,它首先照出了我自己精神某些零碎的影子。因而,尽快甩掉千年文化积淀的历史重负,知耻而后勇才能轻装疾进,重铸西部精神文明的现代新辉煌,这样一些结束的话,也就首先是对我自己说的。
  10#
回复 
作者:日事日清  回复日期:2009-7-14 08:39:00  真知灼见11#
回复 
作者:武松打松鼠  回复日期:2009-7-14 08:52:00  等十年来拍砖的12#
回复 
作者:十年后我是什么样  回复日期:2009-7-14 10:03:00  好朔源:
  
  其实没有什么,追本朔源是人之常情,要不然怎么会有美国人去写“根”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呢?朔源有问题么,法国人德国人至今还在争论谁是那个什么王的后代记不清了。人类至今还在研究自己从何而来,了解历史了解自己的兴衰就能知道自己真正应该关心什么,比如说GDP是不是应该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13#
回复 
作者:十年后我是什么样  回复日期:2009-7-14 10:09:00  这些史料,许多都是对的、值得我们骄傲的。有的虽属传说,也是秦人美好的愿望,它一直构成秦地重要的精神凝聚力。但如果我们总是陶醉在过去的辉煌,总做源头上的冠军,而有意、无意忽略我们在现实社会并不乐观的排名,甚至是非常落后的序号,不是很有那么一点悲哀吗?
  -----------------------------------
  呵呵,谁说我们忽视了现实的排名了?在街上你随便拉一个陕西人问一下陕西现在落后不,我想100%会回答落后。所以说什么有意无意的忽略现实的排名实在是一种闭门造车的猜测,不负责任的揣度。实际上物极必反,矫枉过正,陕西人现在缺少的不是对落后的现实的认知,而是在将近二十年落后之后的无可奈何和麻木不仁,缺少凝聚力和自豪感。而追说历史恰恰是增强凝聚力和自豪感的一剂良药。不顾现实一味的诋毁这一优势恰恰是信口雌黄的表现。14#
回复 
作者:008224  回复日期:2009-7-14 10:11:00  有点老了15#
回复 
作者:十年后我是什么样  回复日期:2009-7-14 10:18:00  好为中:
  
  地理位置在中国中心这是陕西的现实,陕西人嘴上好为中,实际上精神文化上陕西人则早已偏居一隅了,回朔一下近代陕西出的名人那个不是拥有大局观念的“忠臣良将”,冯玉祥、杨虎城、刘志丹那个不是顾及大局观念而做出了中国其他地方将领罕见的退让。所以恰恰相反陕西人虽然嘴上总是说什么大地原点中国的中心,毗邻中国最多的省份。然而一个“西”安,就足以描绘出我们陕西主流思想偏居一隅没有独立自主意识的现状,所以,陕西人喊中不是喊的太多而恰恰是含的太少,只有最终喊出陕西人的自我意识剔除陕西的那种忠臣良将的意识才算是合适,所以也是我一直呼吁“西安”应该更名为“长安”的原因。只有这样我们陕西人才能真正的从思想上得到解放。16#
回复 
作者:十年后我是什么样  回复日期:2009-7-14 10:21:00  陕西人则不一样,比四川人穷,可是参与意识强,眼睛常常瞅着中南海,总是关注国家中心地带的动向,并热衷于参与其中。
  -------------------------------------------------
  这实在不是什么缺点,美国民众几乎都在关注白宫中将会出现什么政策,这种政策对自己是有利的还是不利的。这是陕西人的缺点么,麻烦不要玩弄这种文字游戏好么。17#
回复 
作者:十年后我是什么样  回复日期:2009-7-14 10:31:00  号称大:
  
  的确我们有大秦腔,又八大工程,其实他与小并么有什么优劣饿差别,作者很喜欢玩弄这种文字游戏,好大与好小其实各有利弊,而这这也恰恰证明了好小者的一个缺陷就是,他无法占到一个更高层面上看到大和小各有利弊,而简单的认为好小就是好的。所以,好大还是好小并没有什么,关键是他是不是贴近民生,是不是因地制宜,是不是具有激发民众山产建设激情的作用。
   好大的人可能会不注重细节,但是他看的长远,喜欢小的人做的很精致但是却经常性的钻牛角尖,比如日本人,什么都做的很小巧精致,但是整个民族的民族性却体现出一种很容易进入一种全民的偏执疯狂状态,日本有,我们中国也有。建国后全相应毛主席号召摧毁成千个过程中陕西没有向全国一样推到城墙留下了这一遗产就是好大使得陕西人不会陷入那种偏执和疯狂的结果。18#
回复 
作者:十年后我是什么样  回复日期:2009-7-14 10:34:00  好不争
  
  深表赞同。19#
回复 
作者:日事日清  回复日期:2009-7-14 10:41:00  坐看十年拍砖
    手机上天涯,随时围观热点:3g.tianya.cn20#
回复 
作者:十年后我是什么样  回复日期:2009-7-14 10:48:00  五.好自闭
  
  请你仔细看一下作者的论据实在是荒诞无稽
  院落的封闭就是思想的封闭?四方的城墙就代表思想的封闭?这样的论断不是牵强附会你还能找出牵强附会的例子么?
  
  关中八大怪之一是“房子半边盖”,不让雨水流到院子外面?
  ------------------------------------------------------
  陕西缺不缺水?如此智慧的举措竟然成了陕西人思想封闭的例证?今天才知的全国应该马上停止爱心水窖的建设因为那将会使西部缺水地区的人思想更加封闭。
  
  
  关中的地窑更封闭了,整个村落都在地平线下,一家切出一个方形土坑作为院落
  -----------------------------------
  关中的确渭南华阴宝鸡从小到大跑遍了,我真的没有见过整个村落都是在地平线下的情况,如此个案都能作为陕西人保守的例证,那是不是说今年陕西有很多人获得了彩票的大奖就说陕西人不再贫穷落后了?楼主转载的时候也大概看一看这样逻辑你也能看的过眼。因为在我看来这根本就是造谣了。
  
  扯到羊肉泡馍馍,而且总要说,全国哪里的羊肉都膻,就陕西的羊肉不膻(好像陕西的羊也吃的是宫廷后院的草)
  -------------------------------------
  几十年前陕西流行一句话,羊肉膻,牛肉丸,猪肉倒好没有钱。从未听说过那个陕西人说陕西的羊肉不膻,倒是经常听新疆人说新疆的羊肉不膻。其他的我就不想辨了什么照镜子啊什么的只能说作者想象力太丰富了。他整天这么想不累么。
  
  所以后来贾平凹为我一部书写序,开宗明义第一句便是:“我和肖公都是矮子,照相总是坐着。”   
  ----------------------------------------------
  看着好像这个文化人还挺有来头,为中国的文坛担忧。
  21#
回复 
作者:武松打松鼠  回复日期:2009-7-14 11:22:00  哈哈
  真没辜负我转帖的用意啊22#
回复 
作者:十年后我是什么样  回复日期:2009-7-14 11:50:00  六.好自足  
    
      有个老朋友快要退休了,单位让他到南方各地考察了一圈。回来后,他对我说,走了这一圈,我发现天下最好之地还是关中。我听了十分吃惊。这是在改革开放20年之后,东西部差距明显拉大的情况下说的,这是从一位老干部、决策者口中说出来的。这种无缘由的自足,实在匪夷所思
  -----------------------------------------------
  呵呵,深有同感,西安和沿海差别不大,不仅是老干部,我也一样这样感觉。关键是大家的标准不同,沿海地区就是像是暴发户,刚刚生活好了几十年就到处指手画脚,沿海的引以为豪的是经济成就吧,经济成就的骨干是沿海的商人吧,那么看看中国商人给世界人民的印象吧。好像前一阵西班牙和意大利都焚烧过中国货,好像俄罗斯灰色清关针对的就是中国商人吧,有意思的是相同的加快通关的政策也针对欧洲其他国家的人,但是出问题的却只有中国商人。中国商人又一次习惯性的谴责别人的环境和制度。然而只要有点良知的中国人都会为此汗颜,因为俄罗斯灰色清关事件不仅暴露了俄罗斯制度的缺点却也暴露了我们中国商人的无耻和没有道德底线。沿海城市转了一圈一个个不伦不类的城市一个群没有道德底线的暴发户,已经在歧路上走了不知多远的城市,已经走在悬崖边上的城市,却总是在笑话城市建设很有自己的特色,按自己思路稳扎稳打的西安不觉得可笑么,谁在自以为是?谁在夜郎自大?是那些郑人学步不伦不类的地方,还是西安?
   
    
      说奇怪也不奇怪。小富即安、不思进取,大概是关中人的老毛病。记得60年代初,我在《陕西日报》社工作,有记者了解到生活境况稍稍比陕北、陕南好的关中农村,有一种“够吃论”思想,农民最大的理想是吃饱就成,至于吃什么和吃得好不好的问题,他们是不讲究的。在吃之上的精神追求和精神生活质量,对他们更是奢侈得连想都不敢想的事。这就好像柳青笔下的梁三老汉,他能够想到的最大的消费,便是去集上吃豆腐泡馍。他生气时对儿子说:“我天天去吃豆腐泡馍呀,把家产踢腾了算毬”。那时《陕西日报》专门就“够吃论”组织了讨论,促进关中农村克服“够吃论”的小生产思想。
  ---------------------------------------
  “够吃论”作为一个关中人我倒也是第一次听说。退一步讲能够提出“够吃论” 不恰恰是关中人一种思考的体现么,够吃论如果在发展一下,不就是马斯洛需求论的雏形么?而且大家不是还在讨论么?很显而易见的是由于对这种思考的不重视,在嘲笑中将中国的马斯洛扼杀于摇篮之中了。到底是谁浅薄无知呢。  
    
      三十多年过去了,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了,富裕的南方都在进行富而思源、富而思进的教育,我们这里安贫乐道、小富即安的现象却俯拾皆是。农民年均收入已掉到全国最后几位了,还觉得天下惟我富有。既不富裕却又不思进,怎么能有大的作为呢? 
  ------------------------------------------------
  呵呵,马克思说过给商人百分之百的利润他就可以冒生命危险,这点是客观规律,所以陕西为什么落后不是所谓陕西人安贫乐道可以解释的需要,反思的是为什么陕西获得100%利润的机会为什么这么少。中国革命实践中陕西人起得早动手早而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改革开放三十年为什么陕西这么多起的早而且动手早 企业却都一个个破产倒闭了?但是这三十年的陕西发生了突变?
    
      西安郊区的农民由于城市的扩展,正逐步地失去土地,他们本可以将出售土地的钱作为自己搞实业、搞商贸的起步资金(这样的人当然也不少),但是我们的确看到有相当多的农民靠吃地租、房租过着闲散庸懒的日子,乃至于成为新时期农村的“八旗子弟”。在西安有许多小市场,像布匹、装修、饮食,都被浙江人、四川人占领,更多的市场空隙也正在被其他的外地人所占领,西安人的钱装到了人家的腰包里,人家在西安买房子,携家带口的搬过来,甚至于组成了成片成片的社区,文明富裕的“西安浙江村”不过是其中之一。西安人不但不屑于去占领市场,
  ------------------------
  西安人不屑去占领市场么?晚二十年的政策优势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西安就像一个小孩和成人竞争?作者了解是什么是竞争么?很少有人能将竞争的失败归结为一方的不屑去占领市场。陕西的很多企业在干戈开放之初领全国之先不仅有思想而且有行动,正当陕西人雄心勃勃要去占领全国市场的时候,却一个又一个因为巨大的税务压力和恶劣的融资环境而中途夭折?是什么导致的是陕西人没有占领市场的意识?还是国家政策大环境强加给陕西企业的失败?作家难当不是因为写作技巧,而是因为其不仅要有写作技巧还要有深入的思考,跨行业切中问题本质的能力。
  
  
  反而用一种古都子民的傲慢口气说:“这些活都是我们古都人能干的吗?”  
  --------------------------------
  呵呵,造谣是无耻的。
    
      这就使我们看到了,在自足的深处是懒惰、是好逸恶劳,自足掩盖的是现代市场意识的欠缺。
  -------------------------------------
  的确在什么义乌商城沿海的小商人比较多,但是那里面也不乏陕西商人,而郊县的集市上则请一色的都是陕西商贩,陕西人缺的不是吃苦耐劳,沿海的比较优势是先行一步带来的垄断和信息优势。如果说真有不屑的话陕西人的很多不屑和西班牙人、意大利人俄罗斯人的不屑是一样的是对那些人不择手段行贿腐败败坏了商业环境的不屑。若是允许陕西地方保护的话,只怕陕西商人也会一样烧掉沿海人的货物的。
  
  市场意识:)作者知道不知道什么是市场意识。
  
  文章是用来载道的不是危言耸听哗众取宠的。
  23#
回复 
作者:十年后我是什么样  回复日期:2009-7-14 11:51:00  作者:武松打松鼠 回复日期:2009-7-14 11:22:00
  
    哈哈
    真没辜负我转帖的用意啊
  
  ----------------------------------
  呵呵,没错我还要感谢你的转帖24#
回复 
作者:十年后我是什么样  回复日期:2009-7-14 12:04:00  都说陕西人醒得早、起得迟,许多事情不是不知道,是知道了不去干。即使得了风气之先,也总是想着:等等看看再说吧。
  ------------------------------------------------------
  还是那样凭借这些东西要调查研究而不是闭门造车,改革开放之初陕西不仅醒的早而且动手早,很多陕西企业发展起来以后倒下的原因都是资金链断裂,这恰恰和政策相关没有政策优势的陕西税费成本高、融资环境差。结果深受其害的陕西人要求政策上的公平却被一些人别有用心的歪曲为只知道要政策!!作者所说的“等等看”从何而来?
  比如华山申遗陕西醒的早动手早,可惜啊,连来取经的地方都申遗成功了,却陕西却因为体制问题连国内的一关都过不了。在中国这个神奇的地方决定成败的隐私太多了,不是你起得早动手早就能成功的,很多时候不过是为他人作嫁衣裳而已。25#
回复 
作者:十年后我是什么样  回复日期:2009-7-14 12:07:00  陕西人好静不好动,好出门不如赖在家,金窝银窝不如穷窝,
  -----------------------------------------------------
  陕西的村落都已经成了妇孺村的今天,作者这样的话是不是太闭门造车了一点。楼主转载的时候麻烦稍微加一点判断。26#
回复 
作者:十年后我是什么样  回复日期:2009-7-14 12:13:00  九.好非异
  
  这一段就完全的造谣了,陕西文化的特点就是尊重自我同时开放引进,这一点可举的例子实在太多了。作者通篇在做什么无非就是拉人下马。而且手段拙劣,造谣污蔑,牵强附会,言之无物。所以,还是那句话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拉人下马的功夫我想看过这篇文章的陕西人都会对作者佩服的五体投地自叹弗如的。27#
回复 
作者:十年后我是什么样  回复日期:2009-7-14 12:29:00  十.好农本
  
  改革开放之初提的是什么,无农不稳,无工不富,农业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能够提出“够吃论”恰恰说明陕西人在吃饱了以后思想并没有闲着。记得以前听闻业内的一个传言,某国内知名公司老总身价百亿,每天就买七八个馒头吃。这不是“够吃论”的一个典型代表么。我曾经到过一些陕西农村小院,吃的嘛的确一般,可是屋里屋外全是水泥铺地,院周种一圈青竹,不大的院落却还用青砖起一个花坛。这说明什么么,说明对吃喝没有追求并不等于对其他方面没有追究。我的姥爷大字不识一个,家里吃的也一般,60年代却还自己花钱买元件组装了一个收音机,“够吃论”有错么?陕西人重视农业不等于陕西人不重视其他。陕西人有够吃论并不等于吃饱没有吃好以后陕西人就没有其他追求。农本,农真的是本,中国如果没有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只怕现在中国还在解决吃饭问题呢。谁忘了农本迟早会受到惩罚。
  
  真不希望陕西商人焦躁激进搞得自己臭名远扬。28#
回复 
作者:日事日清  回复日期:2009-7-14 14:44:00  肖云儒的这篇文章引发激辩相信也在作者意料之中,也正验证了好非议之说!29#
回复 
作者:逸风佳  回复日期:2009-7-14 20:48:00  真是吗?我还没怎么发觉也30#
回复 
作者:天堂官人  回复日期:2009-7-15 00:44:00  我对十年兄 佩服的是五体投地31#
回复 
作者:mixfaye  回复日期:2009-7-15 19:06:00  从东部来到西安快一年了。
  喜欢这座城市,但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
  有些时候,跟西安本地人聊天时提起这些不足。
  基本都被回以特色二字。
  觉得特色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就如原始社会一样,也很特色,但己经不适合现今发展的潮流,经济落后不能掩盖文化上的繁盛。但曾经的辉煌也只是曾经而己。32#
回复 
作者:十年后我是什么样  回复日期:2009-7-15 19:18:00  作者:日事日清 回复日期:2009-7-14 14:44:00
  
    肖云儒的这篇文章引发激辩相信也在作者意料之中,也正验证了好非议之说!
  
  --------------------------------------
  呵呵,那么又如何解释“好不争”,难道是自相矛盾?肖云儒的文章没看过,如果这是肖云儒写的,那他不过如此。33#
回复 
作者:十年后我是什么样  回复日期:2009-7-15 20:00:00  陕西的名声,很久以来一直以为,陕西一些文人功不可么啊,这些文人不懂企业经营,不懂经济,农业社会里还算是有生活,在市场经济社会里其实根本就可以称作是没有生活,整日里闭门造车从陕西人性格中寻找陕西这三十年古怪的落后,那不是南辕北辙么?34#
回复 
作者:十年后我是什么样  回复日期:2009-7-15 20:05:00  陕西的名声这么差,很久以来我一直以为,陕西一些文人功不可么啊,这些文人不懂企业经营,不懂市场经济,农业社会里还算是有生活,在市场经济商品经济社会里,其实根本就可以称作是没有生活,面对近三十年陕西的落后,整日里闭门造车从陕西人性格中寻找陕西这三十年古怪的落后的原因,那不是南辕北辙么?很多重要的东西被他们扁的一直钱不值。我就奇了怪了,陕西的辉煌的历史,这么好的一个凝聚人心、激人进取的东西,竟然被这些个文人糟蹋呈现在这样了,真是让人扼腕痛惜。
  35#
回复 
作者:日事日清  回复日期:2009-7-15 22:22:00  作者:十年后我是什么样 回复日期:2009-7-15 19:18:00
    作者:日事日清 回复日期:2009-7-14 14:44:00
    
      肖云儒的这篇文章引发激辩相信也在作者意料之中,也正验证了好非议之说!
    
    --------------------------------------
    呵呵,那么又如何解释“好不争”,难道是自相矛盾?肖云儒的文章没看过,如果这是肖云儒写的,那他不过如此。
  
  -----------------------------------------------------------
  呵呵,在我看来你是有意的避重就轻!
  
  就“好溯源”来说,就字面上来理解,溯源本身是一件好事,你举了美国人写“根”的例子,加以佐证,但是就“根”而言,美国人是为了呈现黑奴制和黑人受压迫这样一段历史,而作者文中的陕西人溯源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获得一种心理上虚无的满足,这两者之间有本质的区别。相信作者这一层意思你是看的懂的。
  
  同样就“好不争”而言,作者文中的“不争”是说陕西人在经济上不争,而且总结了两个心理上的原因。但是陕西人在涉及自身面子的问题上,那可就不是不争了,你看你看那些说陕西或者西安不好的帖子中那些粗暴的回复,看看那些标榜陕西或者西安有多牛B的帖子,就知道陕西人争的什么了。
  
  所以当陕西人在为肖云儒的“陕西人“十好””激辩的时候,我们应该思考我们争的是什么?争到了什么?该争什么?
  
  陕版有很多人喜欢看你拍砖,我也一样,但是我还是希望你扔出高质量的砖头,而不是为了拍砖而乱扔砖头。36#
回复 
作者:武松打松鼠  回复日期:2009-7-16 07:54:00  这是我收藏了N年的老帖子了.
  我觉得肖先生对陕西的评价很中肯,切中要害.
  之所以现在把它转到陕板,是因为是觉得陕板有一块大板砖,只要遇到有帖子说到陕西肯定要抡几砖.
  我是专门看热闹的.
  大板砖象什么?我真的不好说.只能说我娃乖,我娃倩,绝对不能提我娃把人家窗户玻璃砸了那挡子事.
  大板砖绝对陕西,也难怪.37#
回复 
作者:十年后我是什么样  回复日期:2009-7-16 09:31:00  呵呵,所谓非“异”陕西人在肖云儒眼里又何尝不是“异”那么究竟谁在非“异”,是辩护的我,还是肖云儒?该说的我已经说了,如果说无中生有的东西都可以看作是中肯我就没话可说了,还是那句话之前没有看过肖云儒的文章,如果这就是他写的,那么他不过如此尔尔。
  
    就“好溯源”来说,就字面上来理解,溯源本身是一件好事,你举了美国人写“根”的例子,加以佐证,但是就“根”而言,美国人是为了呈现黑奴制和黑人受压迫这样一段历史,而作者文中的陕西人溯源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获得一种心理上虚无的满足,这两者之间有本质的区别。相信作者这一层意思你是看的懂的。
  ---------------------------------------------
  呵呵,都是朔源竟然朔出这么多道道来,我还是那句话,曾经的辉煌是凝聚陕西人,激发陕西人再创辉煌的良好的资源,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何尝不是通过到处宣扬自己拥有五千年文明来激发国人的自豪感,凝聚国人重塑辉煌的信心,如今陕西的辉煌历史竟被有些人糟蹋成这样,以至于有些人陕西人都羞于谈陕西曾经辉煌,实在令人扼腕叹息。任何一个陕西人看到陕西的落后都会问一个为什么,有几个人是满足虚荣了。若是我满足虚荣了我还会在这里“争”。喜欢闭门造车的人的一个特点就是根本不顾及现实世界什么样。我之所以一直在思考陕西为什么落后,很多陕西人之所以一直在思考陕西为什么落后,难道不是因为陕西曾经辉煌,这难道是陕西人心理上虚无的满足?问题找不到点子上只会起副作用,原本是可以将陕西拉出淤泥的稻草却被一些自以为是的文人以救人的名义破坏了,之后呢?难道面对现实的“绝望”就是你们所想要的?
  
  什么叫避重就轻,即便是避重就轻也比无中生有强,陕西人的问题就是不争,总是觉得不仅承认别人在经济的上的领先,而且总是认为别人的评价也是对的,不愿意和别人去争论,总是在自己身上来寻找自己落后的根子。
  
  肖云儒老先生不管学习没有学习过现代的科学的管理经验,马列主义总是学习过吧。作为一个很有名望的大家,竟然唯心到认为陕西人的性格是陕西经济落后的原因。真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他的思想还停留在文革年代呢吧,他自己就没有脸红过么?
  
  实际上还是那句话,羊和狼的区别就在于
  
  羊总是在检讨,狼之所以会吃我完全是因为我跑的慢。而狼呢,则总是说你跑的慢所以你活该被我吃。这个比喻我觉得是非常生动的反映来陕西遭受谴责的现状。
  
  说道避重就轻,我倒想问问是谁在避重就轻,肖老先生完全无视东西部将近二十年的政策差距。
  
  1、陕西有多少公司有外贸经营权。陕西有多少企业的外贸必须经过沿海企业?
  2、有多少国家元首第二站就是西安,陕西有多少国际航线,也就是说很海外游客即便只是想看看兵马俑他也要先到北京和上海。
  3、西安有多少海外国家的使馆
  4、当各种国际性的活动落在沿海时,陕西人只能望洋兴叹
  5、政策带来的巨量的海外投资有多少是在陕西?
  6、中钢协这次谈判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大量的沿海企业仅凭一纸批文什么也不干就谋取暴利,而事实上这种不公平改革开放前二十年一直存在。
  
  
  有些人说是陕西政府无能,我想问问仔细思考一下陕西政府在其中只不过是别人手里的指挥棒能起多大作用?
  
  有些地区的人依靠国家不公平的政策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惯了,如今政策公平了,好日子眼见着到头了,能甘心么?所以就千方百计诋毁陕西,千方百计的破坏可以增强陕西人的自豪感进而能让陕西人积极起来动起来的陕西昔日的荣耀。因为他们知道昔日的辉煌和现在的落后的巨大落差反差会使陕西人更快的清醒起来,而陕西人一旦清醒这种荣耀所带来的凝聚力更加可怕,所以要想继续让陕西人睡觉只有破坏陕西人的引以为荣的东西。有些陕西的文人什么也不懂,只知道人云亦云,其实不易于与虎谋皮。
  
  现在都讲科学,有些个文人应该多了解一些科学思想了,了解一下整个社会的运作方式,不要在闭门造车在陕西人的性格特种中寻找陕西落后的原因了。其实真正睡着的恰恰是这些个自以为是的文人。38#
回复 
作者:十年后我是什么样  回复日期:2009-7-16 18:44:00  大板砖象什么?我真的不好说.只能说我娃乖,我娃倩,绝对不能提我娃把人家窗户玻璃砸了那挡子事.
  -----------------------------------------------------
  呵呵,今天有个人来说我娃把窗子砸了,我就必须承认,不能调查,即便调查了不是我娃,我也必须承认,否则就是我只允许说我娃乖。39#
回复 
作者:十年后我是什么样  回复日期:2009-7-16 18:46:00  肖云儒的其他文章我没有看过,但是仅就这篇文章而言,很一般。很多地方以偏概全的不像啥,比如说什么陷入地下的民居什么的,太可笑了。也就楼主这样的人会觉得中肯。40#
回复 
作者:拾柴火的闲逛人  回复日期:2009-7-17 12:00:00  世界上最最无耻的人是什么人吗 ?
  
  就是对一些本不了解的事情乱加评论、概括的人41#
回复 
作者:sun911209  回复日期:2009-7-17 17:38:00  因地位居中,北京时间也采用地处西安郊区临潼陕西天文台的报时(时间中心)。
  
  
  北京时间的授时台是在渭南的蒲城县,我上学的时候就知道 它离我们中学不到400米 附近的人都称他“326” 以前不知道为什么
   现在才明白它是“中国科学院326工程”42#
回复 
作者:十年后我是什么样  回复日期:2009-9-5 09:01:00  ding43#
回复 
作者:在猫扑上学自动化  回复日期:2009-9-5 09:35:00  这篇文章我看了很不舒服,陕西的确很落后,需要陕西人民抛弃陈旧观念,大力发展经济。
  但文章中很多不符实际的言辞,只会给陕西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44#
回复 
作者:sowecy  回复日期:2009-9-5 09:40:00  善待批评当也需有自醒之志!45#
回复 
作者:qidaixingfu79  回复日期:2009-9-5 16:21:00  楼主的贴子很好,虽然是转来的。
  做为一个陕西人,都希望陕西能一直留在中国十大城市的榜单里。
  如果一个人能首先想想自己的不足之处,那么这种思想就是积极的。46#
回复 
作者:longbuhui  回复日期:2009-9-5 21:36:00  实话实说
  1.作者讲的观点,10点我基本都赞同。
  2.其中有些依据确实牵强。
  3.这些缺点确实大家都能感觉到它阻碍了当地的进步和发展。
  4.对于以上观点都认为说的很不错,可以给80分以上。但是出去对家的一种爱,在鸡蛋里面挑骨头。或者说是好为中。
  5.请求楼主告知我,文章的出处和作者的经历。
   谢谢!47#
回复 
作者:bhl201099  回复日期:2009-9-6 21:46:00  一句话,我生在这里,长在这里——儿不嫌母丑!
  48#
回复 
作者:cash无所谓  回复日期:2009-9-7 00:28:00  1.地理位置不怎么样,经济发展不起来
  2、陕西人的素质确实不怎么的,试想谁愿意去一个素质差的地方投资。
  3、气候原因导致大部分人不喜欢那里的环境。
  4、懒人少了,经济自然发展了。49#
回复 
作者:风吹猫毛动猫不动  回复日期:2009-9-7 07:22:00  谢谢楼主50#
回复 
作者:武松打松鼠  回复日期:2009-9-7 08:44:00  之所以转肖先生该文,也是思考良久作出的选择.
  本人在陕西国企工作了16年,苦于微薄收入不能养家糊口,只好出来打工了.
  在东部沿海工作生活了8年,深感陕西与东部沿海的差距,不只经济,包括思想观念、职能部门工作作风等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原来发表过部分帖子,其实是想引起人们注意、思考,能对陕西的发展有所借鉴,结果迎来的是板砖满天飞,当然也就不想再说什么了。
  对于我自己来讲,一切都无所谓了,在这边有自己的房子、车子,家里人也都过来了。但是那里还有我的父老乡亲、亲戚、朋友、同学、以前的同事,我是为他们感到无奈。
  爱拍砖你们随便拍,我只看看。51#
回复 
作者:十年后我是什么样  回复日期:2009-9-7 10:07:00  作者:cash无所谓 回复日期:2009-9-7 0:28:00
  
    1.地理位置不怎么样,经济发展不起来
    2、陕西人的素质确实不怎么的,试想谁愿意去一个素质差的地方投资。
    3、气候原因导致大部分人不喜欢那里的环境。
    4、懒人少了,经济自然发展了。
  
  ---------------------------------------------
  你的素质也很一般,你好像是在江苏吧,气候原因,我去了南京一次相当不喜欢南京,因为我曾经说过,一个包带过去,一个月没打开,回来后就是一股子霉味,说的就是南京。就好像你不喜欢西安的气候一样我一样不喜欢南京的气候。你又凭什么说"大部分人不喜欢那里的环境"
  
  在说到素质,我去过的城市中南京人说话中是脏字最多的。素质很高么?52#
回复 
作者:十年后我是什么样  回复日期:2009-9-7 10:13:00  作者:武松打松鼠 回复日期:2009-9-7 8:44:00
  
    之所以转肖先生该文,也是思考良久作出的选择.
    本人在陕西国企工作了16年,苦于微薄收入不能养家糊口,只好出来打工了.
    在东部沿海工作生活了8年,深感陕西与东部沿海的差距,不只经济,包括思想观念、职能部门工作作风等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原来发表过部分帖子,其实是想引起人们注意、思考,能对陕西的发展有所借鉴,结果迎来的是板砖满天飞,当然也就不想再说什么了。
    对于我自己来讲,一切都无所谓了,在这边有自己的房子、车子,家里人也都过来了。但是那里还有我的父老乡亲、亲戚、朋友、同学、以前的同事,我是为他们感到无奈。
    爱拍砖你们随便拍,我只看看。
  
  -----------------------------------------
  那我就继续拍,有房有车很了不起么,我毕业七年就已经有房有车了?而且还完了贷款。目前创业两年。您陕西混了16年,沿海混了8年才有房有车。你到底应该反思的是自身的这种怨天尤人的性格呢,还是整天在这里谴责陕西让陕西反思呢?53#
回复 
作者:武松打松鼠  回复日期:2009-9-7 15:45:00  和你们不能比呀,你们都是“高素质人才”,老夫原来在国企只是一名翻砂工。
  买房子不为住,权当投资吧。好在买进时每平米6500,现在已经涨过11000了,150平米的房子将来卖了够自己养老。
  54#
回复 
作者:十年后我是什么样  回复日期:2009-9-7 15:54:00  呵呵,有趣啊。我想说的是我从毕业开始任何事都没有找过任何关系,一切都是自己拼出来的,就在陕西。不管素质高不高,我问心无愧。而且我目前已经开始创业两年。我觉得比那些整天就知道怨天尤人的人,换了个地方有了套房,有了辆车,就激动地忘乎所以,指点这个,指点哪个的人要强,而且不是一点。
  
  55#
回复 
作者:十年后我是什么样  回复日期:2009-9-7 15:58:00  说实话,原先看奥运火炬传递,看到肖云儒被北京主持人顶的那个劲我还挺支持肖云儒的,以为他年老思维灭有年轻人快。看了他这篇文章,我忽然产生了疑问,有些问题到底是肖云儒反驳不了还是他根本就不愿意反驳,或者他也根本不了解陕西。56#
回复 
作者:CCG2000510  回复日期:2009-9-7 17:38:00  你所描述的大多数问题,其实是中国所有地方面临的问题,你说的极少的问题,我想给你补点知识。你说的房子半边盖,那是你不懂传统的盖房有大房和厢房,本是连在一起,呈u形,和北京的四合院差不多,只是少一边做大门,有钱人才可以这么盖,一般就盖成你看到的半边房子,加上现在院基窄。并不是雨水留自己家里,你不怕泡坏墙基啊。至于不留窗户,你问下风水先生,一个完整的院子是不能朝外留窗户的,怕漏掉风水,门窗全靠里,就算大门,你见过北京四合院外墙上有窗户吗。至于窑洞,你祖宗还是猴子时也是这么住的,你就别妄自菲薄了。所以,这么一个有文化内涵的建筑,被你这样的外省没文化的傻笑57#
回复 
作者:棱子  回复日期:2009-9-8 11:49:00  呵呵,大略看了一下,虽说是大家,有真知灼见,也有牵强附会,一己之见而已。比如关中地区的“房子半边盖”,是因为关中平原林木稀少,为了省工省料,偏房一般盖成半边,叫“撒子”(读音),正房却不是,当然,积聚雨水的功能也要看地区是不是缺水,这正是关中人长期适应地理气候的一个伟大的创造,说这是封闭观念在作怪太牵强了。58#
回复 
作者:asasasqq188  回复日期:2009-9-25 22:16:00  陕西也好,其他地方也好。有好处就有坏处,有优点就有缺点。不要一听别的说自己的不好就针尖对麦芒,没意思。最好反思一下自己的不对,西安乃至陕西有几个凭自己的真本事富起来或创业的?这个比例明显少于其他省份。身在西安数年的外地人这个感受尤其明显。本人到了全国不少地方,唯独在西安,笔记本电脑被盗、钱包被偷、公交卡都能被本人帮助的当地人掉包。淳朴是不假,但欠缺的还很多。59#
回复 
作者:十年后我是什么样  回复日期:2009-9-25 22:44:00  1、你凭什么认为西安凭自己真本事创业的就少?你又凭什么认为明显少于其他城市?你又凭什么认为外地自己创业的都是凭自己真本事富起来创业的?!
  
  2、我从小到大西安就丢过一次手机,至少有两次吃饭拉在桌上服务员追出来还我。我也去了全国很多城市,短短几年就丢了一个相机、一个手机、被骗了一个手机。这又该怎么说?至于便携我在外地出差住的都是单位的三星级标准的宿舍,便携都寄存倒是真没有丢过。
  
  3、我过去的同事在外地租房住的也有在外地丢笔记本电脑,丢钱包的也不少见啊?
  
  4、公交卡被人掉包,你太牛了,我想你一定长的很像有钱人,一个坐公交的有钱人,所以会让人误会你公交卡里存了成千上万块钱?在我们西安,大家都知道公交卡容易丢没人会冲很多钱在里面这是我们西安人的常识。
  
  是啊有对的有错的啊,所以,说的不对的地方我们当然有权利反驳和澄清啊。不要别人一反驳就说别人是针尖对麦芒,不要只允许自己批评别人不允许别人澄清反驳,这样很没意思。60#
回复 
作者:十年后我是什么样  回复日期:2009-9-25 22:55:00  作者:asasasqq188 回复日期:2009-9-25 22:16:00 58#
  
    陕西也好,其他地方也好。有好处就有坏处,有优点就有缺点。不要一听别的说自己的不好就针尖对麦芒,没意思。
  -----------------------------------------------
  人都是长了一张嘴说别人的,我很好奇你为什么注册这么一个马甲把自己的家乡隐藏起来?你可否把你的家乡告诉我,我提提意见,我很想知道“通情达理”的你。面对别人批评自己家乡时的表现。61#
回复 
作者:JACKY_CHUENG  回复日期:2009-9-26 16:53:00  写的好,我曾听一个郭杜的农民,去了趟青岛回来说:青岛还没有他家后花园好,我一听当时就晕到了,设想一下,他家的后花园该多牛B呀!好吹,好大,农本..........62#
回复 
作者:十年后我是什么样  回复日期:2009-9-26 19:48:00  没去过青岛,不过中国很多城市,漂亮的只有那么一两条街.63#
回复 
作者:skylan2010  回复日期:2009-9-28 15:41:00  作者:JACKY_CHUENG 回复日期:2009-9-26 16:53:00 61#
  
    写的好,我曾听一个郭杜的农民,去了趟青岛回来说:青岛还没有他家后花园好,我一听当时就晕到了,设想一下,他家的后花园该多牛B呀!好吹,好大,农本..........
  ---------------------------------------------------------
  你知道你家在哪里吗,讲出来晒晒,没准你家灶台就在郭杜后院吧64#
回复 
作者:zjr8997  回复日期:2009-9-28 22:50:00  肖云儒这个老匹夫,就凭他在《望长安》里说白起、王翦都不是秦人这件事,就足以让本人鄙视他了!
  装作一副砖家的模样,到底是盆地人,到老都改变不了假打的本性!65#
回复 
作者:zjr8997  回复日期:2009-9-28 22:57:00  老实说,这所谓“十好”,放在中国很多地方都适用,可惜他们很多原本是蛮荒之地,没什么“源”可溯,没什么“大”可称,永远也居不了“中”!
  什么封闭呀、农本啊、自足啊、不争啊,放到肖云儒这个盆地老匹夫老家可能更贴切!
  66#
回复 
作者:zjr8997  回复日期:2009-9-28 23:01:00  陕西好称大,是因为我们有这个资本,我们就是要称大,怎么啦?
  历史上有大周、大秦、大汉、大唐,什么时候听过大川、大蜀?
  没有秦人的开发和治理,你盆地现在还不知道是什么鸟样子呢!67#
回复 
作者:zjr8997  回复日期:2009-9-28 23:06:00  历史就是历史,现实就是现实,一码是一码,陕西现在经济是不发达,但是凭什么我们不能为辉煌的历史骄傲!
  辉煌的历史绝对不是包袱,而是巨大的精神财富!
  68#
回复 
作者:zjr8997  回复日期:2009-9-28 23:14:00  我到过成都,成都由于地处西蜀,盆地意识较浓,他们编了一段民谣,描述盆地小民百姓的生活追求:“打点小麻将,吃点麻辣烫,喝点根兜酒,看点歪录相。”(“根兜酒”是那种很便宜的杂酒)可见他们常常陶醉于一种小康而闲适的生活。陕西人则不一样,比四川人穷,可是参与意识强,眼睛常常瞅着中南海,总是关注国家中心地带的动向,并热衷于参与其中。最好每天中央台的新闻联播都能上几条陕西新闻。“文革”时代我去陕北米脂高西沟,见到村支书高祖玉,他第一句话就问:“彭老总打进冷宫挂甲屯,现在怎么样了?”这件事当时我还压根不知道呢,这位村支书地处边缘,却丝毫没有边缘意识,很叫我吃了一惊。说到底,这还不是故都情结!
  、、、、、、、、、、、、、、
  肖云儒老匹夫这段话写得尤其无耻!
  你盆地人做井底之蛙反倒比人家陕北老农“位卑未敢忘忧国”先进文明高尚了?难怪以前盆地人被陕北张献忠屠杀呢!
  你一个堂堂的砖家教授还没有人家一个老农民关注了解时政,简直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陕北米脂距离西安又有多远,也能跟故都情节拉扯上?
  陕西人比四川人穷?大概只有盆地走出来又长期钻在家里的所谓砖家才会说这样无知片面可笑的屁话!69#
回复 
作者:zjr8997  回复日期:2009-9-28 23:19:00  肖云儒老匹夫恐怕对明清时期的秦商缺乏最基本的了解,正是肖老匹夫眼里如此不堪的老陕却曾经长期垄断西南诸省的商业、金融业,须知即使现在,在成都和重庆的市中心,都有一条“陕西街”,而遍布西南各地的陕西会馆更能说明问题!
  70#
回复 
作者:zjr8997  回复日期:2009-9-28 23:24:00  四川自古以来文人有才无德,从西汉杨雄、司马相如到当代郭沫若,肖老匹夫有才方面勉强狗尾续貂,无德方面一路货色!71#
回复 
作者:逍遥打工仔  回复日期:2009-9-29 08:59:00  还是希望此帖沉了吧
  72#
回复 
作者:陈仓庸才  回复日期:2009-9-29 10:33:00  北京时间也采用地处西安郊区临潼陕西天文台的报时(时间中心)。---------------------------------------------------------------------------------------------------------------------------楼主下次查查再发,授时中心在渭南的蒲城县。73#
回复 
作者:十年后我是什么样  回复日期:2009-9-29 11:25:00  个别西安人害怕引起争论,我们仔细想想我们究竟害怕什么呢,害怕别人揭我们的短?我想问两个问题:
  
  1、西安现在还有什么短没有被揭么,连对西安的造谣污蔑网络上都已经漫天飞了,我们还有什么短没有被揭呢?
  2、很多人所谓希望正视西安的缺点,那么因为怕别人揭短而刻意的保持沉默容忍避让是一种正视问题的态度么?
  
  所以不要怕引起争议,争议会让更多人关注西安,对于正确的批评我们接纳,对于恶意的污蔑和诋毁我们反驳和澄清。因此争议恰恰可以让我们更多的看到西安的缺点,也恰恰可以让我们看到更多西安的优点,恰恰可以澄清许多对西安的误解甚至污蔑,恰恰可以将一个更加公正的西安的形象呈现于世人眼前。
  
  争议是沟通的一种方式。所谓不打不相识就是这个道理。74#
回复 
作者:十年后我是什么样  回复日期:2010-1-5 14:32:00  顶顶,说实话看了这篇文章,我对所谓文学评论家肖云茹老先生,还这是尊敬不起来。您的文学评论都是建立在这样一种完全不顾事实的胡说浪谝的基础之上么。75#
回复 
作者:wxh78422  回复日期:2010-1-8 15:52:00  西安发展慢,关键官僚办事、服务效率太差、而且很黑。不说别的我就一个工伤等级认定,从4月一直到11月才下来,而且中间如果不找人,估计到明年了
  76#
回复 
作者:80后的麻木  回复日期:2010-1-9 16:10:00  我是一个外地人,我看了这篇有关陕西人的文章后颇有感想,也来凑个热闹说上几句。
  首先我要声明一点,我不是针对所有陕西人说的。
  陕西人豪爽,大方,好面子。这是我以前没有来陕西的时候就听说过的。来到陕西之后也充分的体会到了。但是“人”真不好说。
  豪爽,大方,好面子确实不假,但是也仅仅是部分人。
  同样,不知足,不思进取,给点颜色就开染坊,不爱干净的现象也一样存在与部分人中。
  我来了3天没有洗澡,身上难受,就向朋友发牢骚,结果朋友说在陕西这边一个月洗一次澡都是算勤快的了。汗呐......
  在工作的地方对新同事大方一点关心一点,朋友告诉我你对他们太好了,他们不会感谢你的,很有可能他们还会骑在你头上去。又汗......
  希望所有陕西人为我这样的外人做个好的榜样,让我把陕西人的优点都带回我的家乡向我的乡亲父老说说,别让我觉得平生再也不想到陕西了。77#
回复 
作者:swfABC  回复日期:2010-1-9 17:00:00  这东西才是真正大家的东西,说的非常到位和准确,这是陕西人的大幸啊,只要好好研读,有勇气面对,往后的子孙后代就不会永远落后下去!!!
  
  一个地方的文化太太重要了!!!78#
回复 
作者:天黑黑地黑黑  回复日期:2010-1-14 22:51:00  肖云儒这帖子太没水准了。79#
回复 
作者:lqywbd  回复日期:2010-1-17 00:40:00  mark80#
回复 
作者:lqywbd  回复日期:2010-1-17 00:41:00  v81#
回复 
作者:zhaohaotian  回复日期:2010-1-24 01:03:00  好久没来了 来看了这个帖子感觉总结的不错,82#
回复 
作者:hanynzj  回复日期:2010-1-24 09:56:00  强烈支持楼主!!!把我想说的都说了,,,而且楼主的举例非常具有代表性,只是我说不了这么好。
  惭愧地说,我家亲戚也这样,吹的时候那个豪爽啊,感动得令人想哭,实际上那个,,,
  听的最多的一句,饿走了那么多地方,还是咱西安好,你看,,咱这,,,,,汗!你去的是非洲不?
  夜郎自大的人太多太多,如果人们都可以想一想,真的是这样吗?那么,西安可能可以发展地快一点。
  我生长在陕西,我的身份证上写着杭州。
  我正在听着杭州的市歌《梦想天堂》,有句歌词:让远方的翅膀不想家。。。有些感动,,,杭州的冬天应该不会太冷。。。83#
回复 
作者:hanynzj  回复日期:2010-1-24 10:05:00  慢慢往上看,看到69楼在骂人,,我就不骂你了,不能和你一样没素质,把你算成群主十系列之五,你没意见吧??有意见的话那就之三吧,反正你是其中的,自己挑一个好了84#
回复 
作者:wxh78422  回复日期:2010-1-25 11:59:00  好不争
  
  是啊,就说吃辣吧,湖南、贵州、四川,什么不怕辣,辣不怕。怕不辣,吹的天花乱坠
   老陕吃辣也是非常厉害滴,就是不吹,吹什么?没意思,自己感觉好就行85#
回复 
作者:十年后我是什么样  回复日期:2010-1-25 15:14:00  作者:天黑黑地黑黑 回复日期:2010-1-14 22:51:00 78#
  
    肖云儒这帖子太没水准了。
  
  ------------------------------------
  支持,基本上是在闭门造车。86#
回复 
作者:武松打松鼠  回复日期:2010-1-26 08:23:00  唉87#
回复 
作者:Qyrtu2  回复日期:2011-8-10 13:36:00  陕西有很浓重的文化底蕴,这将是支撑陕西成就未来的先决条件。我们有资本为过去自豪,并不是楼主说的骄傲,而且这些过去都是正面的雄迈的汉人文化,一定要发扬和继承,没有不对。这些坚定了我们的自信。至于经济,表面上看是落后于其他省份,因为我们不愿意用我们热爱的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等做代价换取,现在陕西人反而脚踏实地,俗话说有多大的胃口吃多少饭,没像有些省份急功近利,一味攀比,为了那些虚华的名声把自己搞的精疲力尽,劳民伤财。要想真正赢得未来就得有章法,有计划,一座城市人文才是先决条件,陕西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会让我们走的很远,我们不愠不火,不卑不亢,稳扎稳打,我们有思想,思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各地有各地的情况,我们陕西因地制宜,虽有一部分灰色现象,但西安的整体一向是光明,正面的东西占主导。88#
回复 
作者:Qyrtu2  回复日期:2011-8-10 14:00:00  我们的地方人胸怀宽大,包容,待人平和,智慧,自信,勇气,注重天人合一和谐,发展未来与继承过去并重,看得远,连普通老百姓身上都带有这些特点,这些正面的品质是主导,有些弊端怕什么,陕西人敢承认和正视缺点,我们一直都不输给任何人。记住吧:文化底蕴才是一个人乃至一个城市发展长久的根本。深厚的文化底蕴给陕西人带来了智慧,发展的速度很有节奏,我们注重平稳中赢得成绩。再说了陕西人正面封闭了,你这点说的不对,你看看多少陕西人走出家乡在南方和沿海打工,从工厂做工的个人,物流,档口从商,白领,工程师,多了各行各业,事实上,陕西从来没有落后于全国的发展步伐,我们不仅不自闭,而且关心国家的未来,我们尊重相信和服从国家政策,对西北对陕西是蓄势待发,在找发展的契合点,每个城市发展的基础都不一样,采用的方法也就不同。陕西人胸怀开光,真正解放了思想,不是你们所说的发展经济好像都要用同一个模式,都得学南方和沿海走过的路,好的模式和方法我们借鉴,不好的东西陕西一直都摒弃,总而言之,我们不着急,因为陕西有资本,同时在机遇到来之前先武装我们自身的某些不足,机遇永远垂青有准备的人,陕西时刻在准备着。89#
回复 
作者:Qyrtu2  回复日期:2011-8-10 14:40:00  LZ也别拿川人说事了,四川人在我们本地和我们很融洽,我们在四川成都,重庆也都从商,做事,没有间隙和隔阂,别没事挑拨离间。陕西的河南人也多得很,我们对他们也很好,要不他们很多人也不能在陕西几代人都落户扎根,关中八百里平川自然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地域和历史造就了陕西人心胸宽大,包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们拥有开放的贵胄心态,没落的贵族也是贵族,走到哪凭良心说没人说陕西人不好,皇城根城墙下的百姓也见过世面,并不可笑无知和愚昧,还没改革开放以前陕西就”人才爆炸“本地未发展之前暂时用不了那么多,向外输出了,那些不理解陕西历史过去的人别老把别人的缺点提上日程,最多有人拿陕西的某些不足和缺点说事,这可以理解,陕西人心地善良,民风淳朴,带有西北风骨的陕西豪迈和宽广心理。我们敢说我们的未来不是梦不是一味的个人英雄主义,而是做到了,只有做到才有话语权。我们有些老陕人对其他地方不服,那是因为被我们看到了他们的实质,表面做的挺亮堂,实质上并没多好,好似外面镀层金却败絮其中。那些人才是真正喜好吹嘘不脚踏实地的人,总有一天会翻车,我们老陕人就是看不惯这些才不服气,不会向你们这些非正宗的歪门邪道低头认输。说陕西人懒,哪懒了,地没种饿着了还是没学习没人才了,哪个我们也没落下,说陕西经济落后,目前我们承认GDP不行,排名不好,可陕西平稳中在发展,项目和高新技术开发区,产品线和城市建设没一个不现代化了,发达不敢说,但都和全国都接轨了,总体上让到我们这里的人感到舒服,和谐。不像有些地方说是搞经济,搞GDP,搞的本地是乌烟瘴气,生活的自然环境被改变了环境差,人的心态被扭曲,物质和人文精神道德发展速度不匹配,全畸形了,难道说这就是我们也必须想要的,你们畸形,我们可不想学。这才看出陕西人才是真正的拿智慧来热爱和拥抱我们的家乡,并抱有信念,我想说楼主有在陕西生活过吗,还是来过一两回走马观花只看表面现象,你要是期待和看重物质享受急功近利你就到沿海去看,我们这里理所当然的会让你失望。90#
回复 
作者:sowecy  回复日期:2011-8-10 15:17:00  平常心,最难拥有,其中包括自知、自省、自信和自重!91#
回复 
作者:也曾登秋原  回复日期:2011-8-15 07:43:00  不知道肖公是怎么写出这文章的。我只觉得任何一个在社会上混过的人不应该会写出这样的文章。
   “好溯源”。除了一些吃饱了没事的人会在茶余饭后谈谈这个之外,每天工作的人谁会把这事情挂在嘴边?或许所谓的文人会经常缅怀历史吧,我们每天光是 为了养家糊口都够TMD忙了。
   “好为中”。你不说我还真不知道。
   “好称大”。大不大和自己有什么关系。
   “好不争”。我感觉文人还是别谈经济比较好。看得出作者对于经济发展的理解还是处于招商引资的概念。这在现在已经是一种深为诟病的发展模式。除了少数具有长远打算的投资商外,一般的投资商选择投资地的条件其实很简单,哪給的优惠条件高就去哪。而且在交易会上口头允诺的投资额度,很多都是虚数。做为投资方,我们也去参加过西洽会,我们把在陕西某个县投了1千多万的项目可以说成数亿,当然县领导也要求我们这么做。
   “好自闭”。自己过自己的日子,本来就是这样。如果我有钱,我也希望有自己的独门小院住着。普通的人,专心过自己的生活就是最重要的,对于遥远地方的东西,如果和自己生活无关,谁会去操心。
   “好自足”。“西安郊区的农民由于城市的扩展,正逐步地失去土地,他们本可以将出售土地的钱作为自己搞实业、搞商贸的起步资金”。我们运作自己的项目时,也遇到过向农民征地的问题。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农民比你们这些专家学者更了解市场的多。西安的农民,一家能有多少地?就算全部出让又能有多少钱?况且大家都知道,土地价格逐年上涨,为什么要急着出让。当然,农民毕竟是弱势群体,最终仍要出让自己的土地,因为他们没有土地所以权。还有,搞实业、搞商贸,说起来容易,你要自己去做,就知道有多困难了。就农户那一点养命钱,拿出来和别人竞争,成功的只会是极少数,大部分都会赔的很惨。
   “好沉稳”。如果不是好沉稳,那西安城墙早就被拆了。沉稳不是坏事,三思而后行。只是如果想到了还不去做,就不是沉稳而且拖沓了。
   “好名分”。这个我在工作中,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日本,人们对于名分、座次、尊卑的关注绝对比陕西人强百倍。这个主要来自儒教文化的影响。任何学过日语的人都知道,对于上级和长辈该怎么说话,对于同侪或下级怎么说。还有山东人吃饭时,主陪副赔、一客二客等等的座次,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楼主有些少见多怪了。
   “好非异”。我想说明一点,窝里斗是管理和制度的问题,不是心理问题。现实中的竞争,异常残酷,绝不是想楼主想象的那样,当然政客们每天会把“双赢”挂在嘴边。实际上,很多事情都是有我的就没你的,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很可能也会如此。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败给英国,从此从国际舞台销声匿迹;美国又取代英国,日不落帝国从此成为历史;苏联解体,昔日的红色帝国灰飞烟灭。我在日本,听到过日本的中学生谈论中国的GDP超过日本的事,估计日本人心头也不大舒服。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当然需要学会共处,但是,这是一个很难的课题。  
   “好农本”。西安是个大农村,我去过其他很多地方,有人告诉过我,天津是个大农村、武汉是个大农村、石家庄是个大农村、济南是个大农村。。。我在想,或许,中国就是个大农村。我们现在还有一半以上的农业人口,他们被排除在各种社会福利的覆盖范围之外,农本肯定是个大问题。楼主可以去世界任何一个国家,“血缘、族缘、地缘”都是很重要的关系纽带。在日本,不管是求学还是求职,有人介绍和没人介绍就是天壤之别。韩国也和此类似。西方国家我了解不多,但是我知道美国上学或求职推荐信是挺管用的东西。
  
   不知道这是什么年代写成的文章,感觉象是上世纪80年代吧。文人们还是谈谈文学什么的吧。谈经济或者社会科学,你最好先做充足的调研、数据收集、分析、并且到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实地的研究从而进行比对,而不是想当然的谈天说地。如果肖公能有郎咸平那样的水平,这文章也不会这么漏洞百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