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有地震带吗:阅读,理想,创造价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15:53:26

第四部是个休止符,休息、停顿一下。回顾一下,不说自己,说一些可能有点绕的逻辑,或许是对前三部最好的补充。

有人喜欢逻辑,有人喜欢情感,接下来的文字是属于前者的。

-------------------------------------------------------------------------------------------------------------------

第四部:那些年,那些文章

-------------------------------------------------------------------------------------------------------------------

关于Follow Your Heart的本意

给明天依然年轻的我们》(“原文”)中解释了Follow Your Heart的本意和被误解的版本的区别。正是因为许多只讲口号、不讲方法的励志文,很多人以为Follow Your Heart就是“我想一觉睡到国庆节”或者“我想做个吃货”之类的我想什么就干什么的意思(摘自原文)。当然,可能没有那么肤浅,但离不开“想什么就干什么”这个核心。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原文的评论中,有许多人提出了类似下述问题:“我家中上有老下有小,还有个媳妇儿等我养,我怎么可能Follow Your Heart?”

答案是,你的人生目标一定会涵括你对自己、对身边亲人好友、对世界的考量。(摘自原文)

“听从你的内心”之所以是一个容易被误解的口号,是因为在你没有经过沉淀、震撼的洗礼之前(例如那个一支笔和几张白纸的测试),你以为你听从的是内心,但实际听从的仍然是你的欲望,而欲望总是不负责任的。对于“我的内心究竟需要什么”这么复杂的问题,你不能像问“今天晚饭吃什么”一样随便地“问一问”你的心。你需要一个人生目标。记住,你的人生目标就是你的心(摘自原文)。

所以如果你静下心,花了一个小时、甚至更多时间,找到了一个让你震撼到哭出来的人生目标,那么那个目标对你的含义一定包括了你所要承担的责任。因为这个目标一定包含了所有真正在乎的事情,而对于你在乎的事,你一定会愿意背负责任的压力。如果你是一个山村的农民,那么让你震撼到流泪的目标或许就是让全家人过上富足的生活;如果你是一个残疾的少年,那么让你震撼到流泪的目标或许就是能够自力更生。总之,没有人知道什么能震撼到读者你,但原文提供了思考问题的方法,这包括了对于欲望、外界、标签、天才、时间、经历、人生目标、后悔、和现实的解剖,你需要拿着这些方法去找到你自己的答案。

关于先有标签还是先有理想

有人说,我们面对一个“战略性”问题:

1。先去做自己不喜欢、不感兴趣的事,去获得那些被社会认可却“没有意义”的金招牌,给自己铺上一条华丽的后路,然后再去 follow our hearts;或者

2。像诸多励志文的作者所鼓励的那样,放下一切,今天就开始 follow our hearts

这里,我想分享两个小故事。第一个是大学里我用功读书的一个体会。我进大学的第一年,一个学长告诉我一个道理:其实每一个人,只要愿意什么都不做,就是拼命读书,那么每一个人都能拿A。大学四年以后,这个道理被验证了,但我自己却发现了另一个一次次被验证的道理:是的,拼命读书是可以都拿A,但是永远只有你真正发自内心喜欢的科目,你才能拿到A+。用原文的话来说,学长的道理,说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是付出领域的专家,我四年后体会到的道理,说的是你必须找到奔跑的方向。

我要说的第二个故事的我在微博上说过。女主角是原文中提到过的Stacy。我和Stacy五年前在论坛上认识,当时我们只是两个很喜欢唱歌的中国高中生,两个人喜欢录合唱歌曲。后来上了大学,迫于家里的压力,她修了经济专业,但她坚持选了音乐作为第二专业。五年后,我已经离开了学校,唱歌只是我的一个爱好,但Stacy依然在坚持音乐。只是她身上多了哈佛音乐学PhD的标签,并同时在她梦想中的伯克利音乐学院进修,也因为这两所波士顿地区顶尖标签的组合,她身上已经有了不少中国媒体喜欢用的“第一”。若硬要说顺序,那么用时间买标签可能很难收到附赠的梦想,但用时间买梦想老天却常常附赠了标签。就像为了赚大钱而创业的创业家往往赚不到钱一样,为了标签而努力的人们往往得不到标签。

关于解决温饱问题和满足更高层次的需求

很多质疑的声音来自一个理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这五个需求是一层层递进的。原文提到过,思考一下,是否连最贫穷最饥饿的人们,都一直在生活中同时追求着这五个高低层次的需求。你会发现其实这五种需求一样真实,离你一样近,也一样远。(摘自原文)如果真的是满足了最底层才有高一层,那么非洲难民们互相之间或许就没有爱,也没有帮助别人的行为,我们也不会再见到舍己救人的行为,更不会见到有人愿意为了国家的民主和和平牺牲自己的一切。从另一个角度考虑,是否可能因为中国人不断强调一切都要一层层递进的,所以这些人类发自内心的价值在这个国家越来越被淡化。关于是否真的是递进,留给大家发散思考。

我唯一的希望是,不要把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的不满足,作为不追求高层追求的借口。因为你必须客观地认识到,能看到这篇文章,有时间上人人网或者新浪博客的人们中的99%都已经达到了满足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的标准线。如果有人说没满足,那么你需要思考和沉淀--没满足的究竟是需求还是欲望。

关于所有的“战略问题”

想单独说一下类似于上面那样的“战略问题”。事实是,在面临选择的时候,最懒的解决方案就是在两者当中选一个,这也是做了很多年的考卷以后我们的习惯思维(这又涉及到了雷区重重的教育问题,不扩展)。

这就好像谈判在许多人眼里就是简单的讨价还价。当你只需要二选一的时候,当你只考虑是你多赚一点,还是他多赚一点的时候,你思考的极限也不过就是两者优劣、后果的比较。但如果你曾经有过一个好的谈判学导师,他教你的第一句话一定会是:永远不要将谈判的思考局限在讨价还价上。(Never Bargain Over Positions)。

所以我想对那个发站内信给我的朋友说,一定会有一个可以同时满足你的基本物质需求、和你对动物保护事业的追求的模式。做NGO和做非盈利机构的并不是都在露宿街头,他们都有各自的盈利方式。如果你真的热爱动物保护事业,那么你应该努力思考一个盈利模式,并不断探索可以加速这个模式实现的机会和资源。只有在你跳出选A还是选B的框框后,你才能发现同时满足A和B的解决方案。记住,你需要找到一个可以同时实现这五种需求的平衡点。这个平衡点就是只属于你的奔跑方向。(摘自原文)

用谈判学的话来说,这叫创造双赢的可能(Finding Options for Mutual Gain)。找到这个平衡点的过程会很艰难(不然还要谈判学干什么),而且一定比你解决二选一的“战略问题”、或者一个维度上的讨价还价要难,但正因为这是你所热爱的道路,所以你要用120%的努力去找到这个可能。这个艰难的过程解释了为什么你最后的回报,也就是你所拥有的人生的质量,会远远更高。

关于如果

“如果Denny没有拿到黑石的Offer,他写不出这篇文章。”这句话很对。同样正确的话还有:“如果没有上好学校,他写不出这篇文章。”“如果没有出国,他写不出这篇文章。”“如果是在山村里,他写不出这篇文章。”等等。。。

在人生的每个阶段,只有我们已经拥有的那些经历,决定了我们下一步会做什么。(摘自原文)用思考别人的如果的时间执行自己的经历,因为“经历”的反义词就是“如果”。“如果”是很没有意义的一个词,经历是一个充满意义的词。

关于阅读

有人觉得这个小屁孩好像逻辑思维挺不错的,想必是看了很多书,所以问我要书单。但事实是,我看的书不多。不过我倒是想分享一个关于看书的理论,大家可以去思考:拥有两三本很好很好的书,反反复复地看,收获到的智慧要远远大于看十本书,每本看一遍。背后的思考如下。

文字是作者将智慧转化成信息的一个媒介。所以即使是很好的文章和书,你在读第一遍的时候,收获的只是信息。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带着自己的思考,读第二、第三遍,你收获到的才是知识。而只有在长时间思维的沉淀以后,读第四、第五遍,融入你自己的经历,你才能收获智慧,你才会知道每一句话究竟要表达什么意思。

所以伟人们总是强调独立思考,但很多人没有真正理解独立思考的含义。独立思考其实涵盖了两点:一、保持一个人思考,二、不带褒义或者贬义的偏见。当你选择了去看一篇文章和一本书,如果你不想浪费你的时间货币,那就带上独立思考的这两点。看完以后,无论是同意还是不同意其中的观点,都要留给自己很长一段时间的沉淀时间。

即使它震撼了你,不要发表观点,先想一想是不是带着崇拜的态度去读了,然后思考这些信息究竟可以给你带来什么作用。即使它让你不削一顾,也不要发表观点,先想一想是不是带着鄙夷的态度去读了,然后也思考这些信息可以给你带来什么价值。如果说我的逻辑辩证的能力还可以,那么或许就是从这个过程中锻炼出来的,跟看很多书无关。

别人的评论和你持有的偏见,这两者对你将要用时间货币去读的文字来说都没有意义。关于评论的例子是,有校内上33岁的人觉得原文不成熟,也有微博上40岁、50岁的中年人推荐他们的朋友去读原文。关于态度的例子就是,有些人从伊索寓言中读出了儿童故事;有些人从伊索寓言中读出了俗套的大道理;有些人从伊索寓言中读出了改变他们世界观的领悟。用什么样的心去读,就更容易读出来什么的文字。但无论如何别人读出来的感觉不会决定你将从中获得的阅读价值。所以记住,作者是谁没有区别,因为文字本身并没有价值。给阅读带来价值的,是你用独立思考和自己经历去翻译这些文字的这个过程。

关于《给明天依然年轻的我们》

我在原文上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那就是我这篇原文起了一个非常有误导性的标题。“给明天依然年轻的我们”这个阳春白雪的名字,让许多人在读这篇说明文的一开始大脑中就代入了读励志文的防御体系。许多需要一字一句去思考的说明性文字因此被忽略了。

仔细阅读了一些针对原文而写的批判、或者警示的文章。很坦诚地说,我不理解这些文章中的一些逻辑。后来我问我身边的朋友,他们说问题出在,“原文只是提供了一个思考问题的方法,但许多读者都以为你想让别人走和你一样的路。”

听到这里,不知道你是不是会和我一样联想到一个对比。我联想到的是西方教育和中国教育: 前者的潜意识是提供思维方式,后者的潜意识是灌输答案。但我不想展开,因为这又是一个布满愤青的雷区。总之,要记住一句可能已经被批判者忽略的话,谁都不是你的标杆,这是一个没有标杆的时代。(摘自原文) 

关于创造价值

有人说原文之所以会火,"一、因为它是关于理想主义的;二、它是有关“个人梦想”的;三、主人公来自沃顿、放弃了黑石150万年薪。"我想说的是,乔布斯远远比沃顿和黑石更有说服力,他在斯坦福的演讲也早已是2011年中国普及率最高的视频,这也意味着这整个组合成为了潜意识里的陈词滥调。如果原文真的是和乔帮主一样宣传“理想主义”和“个人梦想”,没有人会愿意去听一个小屁孩老调重弹。过去的两个星期里,十几万人转载和分享了这篇文章,或许是因为原文提供了一个思考问题的方式,让听惯了年过半百的成功者讲的千篇一律的大道理的人们,有了一个实际的工具,开始思考和沉淀。至少,希望是如此。

                                                                                                                                                      Denny(微博) 

                                                                                                                                                      2012年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