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桂电影:何谓“血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9 21:29:57

1、什么是血瘤?有何特点?

答:血瘤是因体表血络扩张、纵横丛集而形成的一种良性体表肿瘤,其临床特点是出生时或生后不久,皮肤上发生肿块,色红而内含血丝,破溃则血流难止。相当于西医的皮肤血管瘤,包括毛细血管瘤及海绵状血管瘤。

2、血瘤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答:血瘤是由于肾伏虚火、心火妄动,肝火燔灼、脾不统血,血行失常,离络流溢肌肤而成。

3、血瘤有什么表现?需要什么辅助检查?

答:血瘤的临床表现:好发于婴儿和儿童,可发于任何部位。毛细血管瘤多在出生后不久即发现,局部皮肤稍突出,呈葡萄酒斑或草莓状,色泽由鲜红至暗紫色不等,随着婴儿生长而增大,与周围皮肤界限清楚,好发于面颈部。海绵状血管瘤常呈局限性半球形隆起,质地柔软,犹似海绵,用手压迫肿瘤能压缩变小,扪及颗粒状,去压后复原,好发于头颈部,易擦破出血,继发感染,形成慢性溃疡。

血瘤的辅助检查:可行血管造影或B超检查,有助于确定血管瘤的病变范围和程度。

4、如何治疗血瘤?

答:血瘤的治疗分为内治和外治疗法,具体如下:

内治方法:

如瘤体色泽鲜红,按之灼热,伴烦燥不安,口舌生疮,面赤口渴,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薄黄,脉数有力者,则为心火妄动证,治疗方法以清心泻火、凉血散瘀为主,方药以芩连二母丸合泻心汤加减:黄芩、黄连、大黄、知母、贝母、当归、白芍、羚羊角、生地、熟地、蒲黄、地骨皮、川芎、生甘草等。

如血瘤与生俱来,多见于颜面、颈部,瘤体表面灼热,伴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发育迟缓,尿黄便干,舌红,苔少,脉细数者,则为肾伏郁火证,治疗以滋阴降火、凉血化瘀为主,方药以凉血地黄汤合六味地黄丸:生地、熟地、当归、地榆、槐角、黄连、天花粉、生甘草、升麻、赤芍、枳壳、黄芩、荆芥、山药、山茱萸、丹皮、泽泻、茯苓等。

如血瘤呈痣状,或由扩张、迂回、曲折的血管构成瘤体,挤压后膨胀性较好,瘤体常因情志不遂或恼怒而发生胀痛,胸胁不适,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且干,脉弦数或弦细数者,则为肝经火旺证,治疗以清肝凉血祛瘀为主,方药选用凉血地黄汤合丹栀逍遥散:生地、当归、地榆、槐角、黄连、天花粉、升麻、赤芍、白芍、枳壳、黄芩、荆芥、丹皮、栀子、柴胡、茯苓、薄荷、炙甘草、生甘草、生姜等。

外治方法:浅表小面积、非头面部及关节部位的毛细血管瘤,可予五妙水仙膏局部外敷,腐蚀瘤体;若不慎损伤瘤体,引发出血者,可用云南白药外敷止血;海绵状血管瘤瘤体较大而局限者,经充分准备,可行手术切除;海绵状血管瘤还可行注射硬化剂治疗;毛细血管瘤可予液氮冷冻、浅层X线照射、32磷敷贴等治疗。

5、血瘤患者在生活中应如何保健?

答:血瘤患者应注意保护瘤体,避免挤压或擦伤而导致出血或继发感染;部分毛细血管瘤可保守治疗,因其可自行退化,在数年内逐渐消失,或长到一定程度后就停止发展;如果海绵状血管瘤向深部发展、侵及肌肉组织、血管、神经间隙、破坏骨组织、侵入骨髓腔、并发先天性动静脉瘘或巨肢症、血管瘤体积巨大者均应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