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坎德尔导弹改进型:“八八六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2:56:16

“八八六六”

(2012-01-26 11:20:57) 转载标签:

杂谈

分类: 往事如烟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读小学的时候,曾学过陆放翁的这首《游山西村》,至今倒背如流,我最喜欢的就是第二句“丰年留客足鸡豚”,古时候没有党的领导,也能吃得那么好?我很怀疑。

儿时,经常听父母讲雁北农村有钱人家婚宴的丰盛,形容丰盛时一个最鲜明的词汇就是“八八六六”。以前以为“八八六六”是个形容词,及至中年才知道,这是个实打实的数词。

原来,雁北婚宴的“八八六六”筵席,所有菜肴均采用手工粗瓷大碗盛放,“八八”就是八碗热菜、八碗凉菜;“六六”就是六碗热菜,六碗凉菜。八碗热菜中又分四碗荤菜、四碗素菜。为何要称之为“八八六六”?老人们说,因为要取“发发禄禄”的吉祥谐音。

在雁北,不仅结婚要“八八六六”,亲朋好友聚会、商家接待客户、大户人家寿筵、小孩满月、等都要用“八八六六”。因其席面排场、气氛祥和、乡俗浓厚、味道鲜美,而成为筵席文化之精髓,深受人们喜爱。

八大碗热菜的四荤为:扒肉条、炖牛肉、清蒸羊、四喜丸子;四素为:大烩菜、八宝粥家常豆腐、醋溜白菜。其中,用带皮五花肉做成的扒肉条是必不可少的。这道菜不同于普通的红烧肉,其工序、火候都有很细致的讲究,口感酥烂,肥而不腻,入口即化。

八大碗的凉菜也分为四荤四素,四荤为:酱猪耳、麻辣鸡丝、卤猪肝、卤凤爪;四素首要为:雁北大粉盘,是用土豆淀粉粉条、心里美萝卜丝、绿豆芽、豆腐皮拌成的。剩余三种是:花生米、海带丝、荞面碗坨。

婚宴的主食共三种:饺子、油炸糕、烙油饼。

发达地区如今讲究饮食要清淡。可是在我们这里的农村,农民兄弟们最喜欢的还是肥酒大肉。

八大碗往往用于宴客之际,每桌八个人,桌上八道菜,上菜时都用清一色的大海碗,看起来爽快,吃起来过瘾,具有浓厚的乡土特色。按说美食该配精美餐具。然而这里全是粗瓷碗盘——村里就这条件啊。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村民常常饿肚子。他们肚子越饿,他们越梦想到吃“八八六六”。可“八八六六”当然是永远吃不到的。“八八六六”只有在田间地头,村民们精神会餐时才常常提到,说的人们口水直流。

那个时期,只有公社的干部们聘闺女、娶媳妇才有可能吃到“八八六六”。那可怜的村民吃什么呢?平常吃的是糊糊,那就是莜面或者玉米面熬成的比浆糊还稀的粥。农民们也大量地采野生的苦菜,煮半生后,腌泡在大瓮里,能吃一年。他们常常吃山药鱼鱼、山药片片、山药丸丸、莜面囤囤。为了省粮,都要掺一半以上的土豆。农民最喜欢的食物是用黄米做的油炸糕。可是每一个人一年才能分到半斤油。如果全家是四个人,只能分到二斤油。那二斤油全家要吃一年,他们怎么会舍得吃油炸糕呢?他们只有吃不用油炸的素糕。素糕也是那种连皮一起碾的毛糕,吃时拉的嗓子眼疼,屙时憋的屁眼疼。

1960年,舅舅家表哥们娶媳妇也是“八八六六”,不过此“八八六六”就不如彼“八八六六”了:

1、水煮杨树穗。

2、盐淹柳树芽。

3、青炒榆树钱。
4、熬榆树皮。
5、凉拌苦芥菜。
6、拌野菜大丰收。
7、野芹沾大酱。
8、煮薯藤。

就这样的“八八六六”,人们也吃的盆光碗净,因为那时的人们饿的眼睛都绿了,肚里一点油水也没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