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巴赫齐柏林买得到吗:章立凡:“革命尚未成功”的历史启示——中山诞辰有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9 13:27:47
章立凡:“革命尚未成功”的历史启示——中山诞辰有感
● 章立凡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 http://www.tecn.cn )
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最近主张召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尤须于最短期间,促其实现。是所至嘱! ( http://www.tecn.cn )
——孙中山政治遗嘱
今年11月12日,海峡两岸的国共两党,都在隆重纪念孙中山一百四十周年诞辰。回顾孙先生的一生,他的革命成功了吗?有什么历史教训可以汲取吗? ( http://www.tecn.cn )
孙中山领导反清革命,1905年创立同盟会时的宗旨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建民国,平均地权”,后来又将十六字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但三民主义并没有真正实现。 ( http://www.tecn.cn )
孙中山将大总统职位让给了袁世凯,但袁习惯于威权政治,不知民主为何物。1913年宋教仁被刺后,孙中山又搞“二次革命”讨袁,在东京成立中华革命党,要求成员宣誓打手印效忠他,遭到同志黄兴等的反对。由于敌我力量对比悬殊,“二次革命”很快失败。 ( http://www.tecn.cn )
袁世凯称帝不成而死,中国陷于南北分裂,孙中山依靠南方军阀搞武力统一未成;1922年发动北伐后,又与主张“联省自治”的同志陈炯明闹翻。因为得不到列强的支持,他转而“以俄为师”,按苏俄模式改造国民党,并与新生的中共结盟。 ( http://www.tecn.cn )
与此同时,他与奉系军阀张作霖、皖系军阀段祺瑞秘密结成“三角同盟”,共同策动冯玉祥于1924年10月发动“北京政变”(冯自称为“首都革命”),推翻了直系政权。同年末,孙中山发表《北上宣言》,扶病入京。1925年3月12日在京病逝。 ( http://www.tecn.cn )
伟大革命家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直至逝世仍未成功。因此当时公祭的灵堂上,悬挂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挽联。 ( http://www.tecn.cn )
无论过去或现在,海内外史家对孙中山的革命历史都存在不少批评,尽可见仁见智。但作为结束中国封建帝制、创造共和的第一人,他的历史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 http://www.tecn.cn )
中山先生的最后遗言是“和平、奋斗、救中国”,他的继承人蒋介石却在1949年被赶出大陆,退踞台湾,导致中国分裂至今。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孙中山发起的革命未能成功呢?因为革命政党会变质,革命会走向反面。 ( http://www.tecn.cn )
孙中山早年继承了洪门血脉,以传统会党的方式从事革命活动,后来创立中华革命党,仍是封建家长制的遗风,要求党员效忠党魁。这套东方秘密社会的组织形式,后来又与苏俄式政党的暴力革命模式相结合,对他的继承人蒋介石有重大影响。国民党在大陆和台湾执政的历史,充满了血腥与独裁。 ( http://www.tecn.cn )
蒋介石于1927年与中共决裂,翌年完成了“武力统一。但国民党上台执政后,中山先生“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的承诺,却一直没有兑现。此后中国内战外患不断,直到八年抗战结束,废除了不平等条约,算是赢得了一个大国地位,在民族主义上有所建树。但国民党在民权、民生方面政绩不佳:弁髦民主,坚持一党专政;贪腐横行,导致财政崩溃;最终在内战中被中共打败。 ( http://www.tecn.cn )
农民对土地的需求是中国历史变革的原动力,历代农民起义和王朝更迭,都离不开土地问题;而建设现代化国家,资本是决定性的推动力。在蒋介石执政期间,官僚资本无节制扩张,土地问题造成大量的农村破产。虽然推到了帝制,但会党政治的暗箱操作和暴力传统,使国民党重蹈“以暴易暴”的历史“周期律”覆辙。 ( http://www.tecn.cn )
人类走向文明的历史已经证明,革命只是一种比较激烈的社会变革形式,但并不等同于暴力,政权也不能永远靠暴力维持;革命只是短暂的,改良则是长期的,“不断革命”是对革命的误读。 ( http://www.tecn.cn )
历史教科书将毛泽东领导的革命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区别于孙中山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满足了中国农民对土地的需求,以暴力革命的方式实行土地改革;同时与民族资产阶级结盟,接受了他们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阶层政治协商的共识,是实现新民主主义宪政,共同发展民族经济。 ( http://www.tecn.cn )
但为了提前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毛泽东中断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很快又以合作社、人民公社的形式,将土地重新集中;又通过公私合营,最终实现了民营资本的国有化。在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的垄断之后,由于没有摆脱农民革命的会党传统及苏俄政党模式,家长制和不透明的决策机制居于主导地位,导致了“反右”、“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一系列的决策失误。 ( http://www.tecn.cn )
国民党在台当政期间,通过“三七五减租”和“耕者有其田”的土改,以及发展出口加工业,使台湾经济逐渐起飞,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1987年,蒋经国顺应历史潮流,通过政治革新运动,先后解除三大禁令(戒严、党禁、报禁),台湾逐步走上现代民主之路,海峡两岸关系日趋缓和。 ( http://www.tecn.cn )
但经济繁荣和政治民主,并未使国民党保住政权。历史上“2.28”事件造成长期的族群分裂,助长了台独势力的崛起,国民党内与黑道结盟的黑金政治,最终导致“百年老店”在大选中败北。以陈水扁为首的民进党政权,未能接受国民党失败的历史教训,治国无方造成经济衰退,而在政治贪腐方面却有过之而无不及,以至陷于今日之困局,足以引发国人对持续一个世纪的党派政治之思考。 ( http://www.tecn.cn )
国民党从失国到下台的过程,是一面历史的镜子。革命党成为执政党以后,需要珍惜自己的历史地位,不辜负革命的理想和人民的期望。如何摆脱会党政治的旧习,完成政治角色的转换?如何在致力于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关注民生疾苦并保障社会公正?一个世纪的历史教训,确实发人深省。 ( http://www.tecn.cn )
发展经济离不开土地与资本。80年代中国大陆开始了经济上的改革开放,但历史的惯性阻滞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以致于某些不受制约的权力与资本联姻,“权力寻租”造成一些地方政权“黑社会化”,因侵夺土地造成的“群体事件”,至今层出不穷。没有民主宪政和分配公正,就无法实现社会和谐。 ( http://www.tecn.cn )
国共两党在历史上是“以俄为师”的革命兄弟,曾共同拥护三民主义,两度并肩奋斗而又反目成仇。如今老师之国不复存在,两党在“一个中国”的理念下,三度携手的身段令人瞩目。但国民党在台湾能否重掌政权,共产党在大陆能否摆脱“生死存亡”的困扰,双方都需要反思。 ( http://www.tecn.cn )
从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迄今,中国一直在“以党治国”的政治模式中徘徊,如何以“天下为公”的民主宪政,驱除“结党营私”的腐败顽疾,是海峡两岸中国人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超越了政治倾向及党派之分。 ( http://www.tecn.cn )
孙中山临终前“革命尚未成功”的遗憾,至今令人浩叹!不认真反省历史,就无法赢得未来。纪念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意义不仅限于统一…… ( http://www.tecn.cn )
2006年11月10日 北京风雨读书楼
2006年11月23日 《社会科学报》,作者授权天益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