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f法分型:解表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2:19:50
解表药:
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解表药;解表药一般都具有发汗的功效,通过发汗而达到发散表邪,以解除表证的目的。部分药物兼有利尿退肿、止咳平喘、透疹和止痛等作用。
所谓表证,就是指病在浅表。多见于外感初期,肺部受邪,症状有恶寒、发热头痛、无汗或有汗、鼻塞、咳嗽、苔薄白、脉浮等。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上呼吸道感染及传染病初期的症状。表证是由外邪侵犯肌表所引起,可分表热证和表寒证两型。后者又有表实与表虚之别。发热、无汗、恶寒、脉浮紧等寒象较明显的为表实证、以麻黄汤主之;发热、自汗、恶风、脉浮缓等寒象较轻的为表虚证,以桂枝汤主之。表热证是指发热为主;既不恶寒,又不恶风,口渴、咽痛、舌质红、脉浮数等热象较明显的表证,以桑菊饮、银翘散主之。
解表药根据其性味和临床功效的不同,可分为发散风寒药和发散风热药两类。发散风寒药多属辛温,故又名辛温解表药,适用于风寒表证,代表药物有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等;发散风热药多属辛凉,故又名辛凉解表药,适用于风热表证,代表药物有柴胡、葛根、牛蒡子、薄荷、菊花等。
据近代研究,认为解表作用与以下药理作用有关。
1.发汗作用:祖国医学认为本类药物一般都有发汗或促进发汗的作用,通过发汗使表邪从汗而解,有所谓“其在皮者汗而发之”,“体若燔炭,汗出而散”的理论,可见发汗是中医治疗表证的重要治法之一。解表药中以发散风寒药类的发汗作用较强调,其中以麻黄配桂枝的作用尤为显著,如麻黄汤就是一典型发汗方剂。麻黄中所含挥发油有发汗作用,近有资料证实麻黄碱和麻黄水溶性提取物能促使实验动物发汗。生姜的挥发油和辛辣成分(姜酚及姜烯酚)能使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受寒后煎服生姜汤则感觉全身温暖,说明生姜能改善体表血循环而协助发汗。桂枝也因能扩张末梢血管,促进皮肤表面的血液循环而加强麻黄的发汗作用。
2.解热作用:本类药物大多有不同程度的解热作用,使实验性致热动物体温降低,以柴胡作用最显著,桂枝、荆芥、防风、葛根、紫苏、浮萍等也有一定的退热效果。其作用方式,有通过发汗,或促进发汗,以及通过抗炎、抗菌和抗病毒等作用而促使体温下降。此外,葛根等还有降低正常体温的作用。
3.镇痛作用:柴胡、桂枝、细辛、防风、紫苏等对小鼠尾部机械压迫法或醋酸扭体法等引起的疼痛反应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表明它们均有一定的镇痛作用。
4.抗菌、抗病毒作用:体外实验证明,柴胡、桂枝、紫苏、防风、薄荷、桑叶等对多种细 菌,如金葡菌、溶血链球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结核杆茵以及某些致病性真菌分别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麻黄、桂枝、柴胡、紫苏、菊花等对流感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解表剂主要用于外感六淫所致的表证。选方15首,根据功效不同,分为辛温解表、辛凉解表和扶正解表三类。
1.辛温解表  此类方剂适用于外感风寒表证,其中麻黄汤麻、桂并用,发汗散寒力强,又能宣肺平喘,为辛温发汗之重剂,适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无汗而喘之表实证。桂枝汤中桂、芍并用,发汗解表之力逊于麻黄汤,但有调和营卫之功,为辛温解表之和剂,适用于外感风寒,发热有汗而恶风之表虚证,以及一切营卫不和的杂病。九味羌活汤发汗祛湿之力较强,且兼清里热,适用于外感风寒挟湿,恶寒发热,无汗身痛,兼有口苦微渴等里热证者。香薷散功能祛暑解表,化湿和中,适用于暑月乘凉饮冷,外感于寒,内伤于湿之恶寒发热,头重身痛,无汗胸痞,腹痛吐泻等症。小青龙汤长于解表散寒,温肺化饮,适用于素有寒饮又感风寒之恶寒发热,咳喘痰多清稀,胸膈满闷者。止嗽散功能宣肺利气,疏风止咳,选药温润和平,适用于外感风邪,解表不彻,肺气不利之咳嗽咽痒而微有恶寒发热者,加减运用得宜,可用于诸般咳嗽。
2.辛凉解表  此类方剂适用于外感风热或风温初起的表证。其中银翘散与桑菊饮均为治疗风热表证的常用方剂,但银翘散解表之力大,且能清热解毒,适用于风热犯卫之热重寒轻,咳嗽咽痛,口渴等症,为辛凉平剂;桑菊饮解表之力轻,重在宣肺止咳,适用于风热较轻,邪在肺络,以咳嗽为主症者,为辛凉轻剂。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长于辛凉宣肺,清热平喘,适用于外邪入里化热所致的肺热咳喘证,应用时当根据发热轻重与汗之有无而酌定麻黄与石膏的用量。柴葛解肌汤功能解肌清热;适用于风寒入里化热,初犯阳明,或三阳合病之恶寒渐轻,身热增盛,无汗头痛,鼻干嗌干,眼眶痛,脉浮微洪等症。升麻葛根汤解肌清热而透疹,适用于麻疹欲出不出而身热无汗者。
3.扶正解表  此类方剂适用于正虚而感受外邪之证。其中败毒散发散风湿,益气解表,适用于体虚而感风寒湿邪之表证,痢疾初起见表寒证者亦可应用。参苏饮功能益气解表,且长于理肺化痰,适用于气虚外感风寒,兼有痰饮气滞证。再造散功能助阳益气,散寒解表,适用于阳气虚弱,外感风寒证。加减葳蕤汤功能滋阴解表,适用于阴虚之人感受风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