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的诺言一个歌曲名:汗与喘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3:57:32
 《难经·十四难》:“至之脉,一呼再至曰平,三至曰离经,四至曰夺精,五至曰死,六至曰命绝,此至之脉也。
故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惊而夺精(心跳加速),汗出于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苦,汗出于脾。故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勇敢而劳甚,损伤精气,故肾虚汗出.醉饱入房,汗出于脾

惊而夺精,汗出于心。四至曰夺精
夜行喘出于肾,这个时候会造成肺病有所堕恐,喘出于肝,会害到脾.
有所惊恐(惊伤突然在心),喘出于肺,会害到心
度水跌卜,喘出于肾与骨
当是之时,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着而为病也.
 4.1   推知病情缓急

    某种程度上,汗出多少昭示疾病的轻重缓急。在疾病的发展、转归过程中,汗出多少与机体正气盛衰密切相关。肌表不和、营卫失调所致的自汗量少而微;阳气亏虚,气虚不摄,津液外泄,则出汗量多。《素问·经注节解》曰:“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多汗身寒”,“多汗气寒者,气虚自汗也。”危证汗出,其汗出如珠如油,量多质黏,状如雨淋,且伴呼吸急促,四肢厥冷,脉微欲绝,为正气衰脱,阴阳离绝之危候(《灵枢·经脉》)。由此可知,观汗出量的多少可测知病情的轻重缓急 [3]。

    4.2   判断病证顺逆

    《内经》认为,在外感热病过程中,如果病证由无汗到汗出,往往标志着邪正相争、正复邪却的过程,是病情好转的佳兆,即预后良好,为顺证。如《素问·评热病论》曰:“今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却而精胜。”若汗出与脉证不相应,或诸症不减,或他症又起,均表明邪气亢盛,正气衰脱,正不胜邪,病情恶化,病势重笃,或复染他疾,多属预后不良,为逆证。
如《素问·评热论篇》帝曰:“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为何?”歧佰对曰:“病名为阴阳交,交者死,不治。”;“今汗出而辄复热者,是邪胜也;不能食者,精无俾也。……今脉不与汗相应,此不胜其病也,其死明矣”。这种将汗出与发热、脉象、神志、饮食合参,视汗出进退及前后诸症的变化判断疾病发展的顺逆及预后,至今仍不失为全面辨证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