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40天徽县天气预报:从一个视角重读《实践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9:31:55
张绪文 2005年07月28日08:46【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研究“求是”的规律

  中央党校学员在研究党的思想路线的过程中,不只一次地提出:“实事求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难以贯彻执行,有诸多方面的原因。主体素质不高,“乌纱帽”看得很重,立场、观点、方法不对头,不可能做到实事求是;经济、政治体制存在弊端,权力集中于上层和个人,势必形成看领导眼色行事而不是按客观规律办事。所以,落实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必须提高主体素质,特别是深化体制改革。对此,我在有关的文章中已经发表了一些看法,这里无须赘言。如果深入考察实事求是的科学内涵,那么,可以说,要做到实事求是,本来就是十分艰难的。

  关于实事求是,毛泽东作过科学的界定。他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干工作不能跟着感觉走,更不能跟着风跑,要按规律办事情,这是实事求是的要旨。

  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是躲在后面、藏在里面的东西,不是一眼就能看到的,不是凭直观就能把握的。无论自然界还是社会历史领域,对规律的探索都要付出艰辛。就此而言,“实事求是难”的说法,不无道理。为了得到关于客观事物的规律性的认识,首先要研究“求是”的规律,即求规律的规律,也就是认识规律。毛泽东撰写的《实践论》,系统地阐述了认识的辩证运动规律,是不可多得的经典,不可不读的著作。

  《实践论》写于1937年7月。这部著作是为着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观点去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而写的,因为重点是揭露看轻实践的教条主义,故题为《实践论》,副标题则是“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引入认识论,强调实践是认识论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把辩证法引入认识论,揭示了认识的辩证发展规律。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在《实践论》中均有充分的体现。这部著作自始至终都强调实践在认识中的基础作用,认识从实践中来,受实践的检验,在实践中发展,为实践服务。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毛泽东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阐述实践的基础作用,阐述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实践论》绝大部分篇章都是阐述认识过程的辩证法。作者是在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中,论述实践的基础作用,以及认识和实践的相互关系的(实际上,所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作用,都是在运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马克思也是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阐述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阐述生产力的最终决定作用的)。

  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就是在实践中发现真理、检验真理、发展真理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也就是人们在实践中逐步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规律性的认识,并以这种规律性的认识为指导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过程。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把认识的辩证运动规律看作“求是”的规律,也就是求规律的规律。从这样一个视角重读《实践论》,对于贯彻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研究认识规律需着力把握的内容

  根据《实践论》的论述,似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把握认识规律即“求是”的规律。

  ( 一 )认识过程的两个飞跃及其实现条件。

  在实践的基础上对一个具体事物的认识,总要经过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到实践这样两个飞跃。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本质的区别。感性认识的形式是感觉、知觉、表象,理性认识的形式是概念、判断、推理;前者反映的是事物的现象、各个片面和外部联系,后者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互相统一的。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而且,在现实的认识过程中,很难找到纯粹的感性认识,也很难找到纯粹的理性认识,它们总是相互渗透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处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时,应当防止两种倾向。一是过分强调感性认识的可靠性而忽视理性认识的作用。《实践论》有这样一段话:“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对于长期搞实际工作而较少接触理论的同志来说,是值得注意的。另一种倾向是,过分强调理性认识的可靠性而轻视感性认识。事实上,感性认识贫乏的人,理解问题的深度要受限制。这对于长期搞理论工作而较少接触实际的人又是值得注意的。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这里包括:感性材料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感性材料残缺不全或不合实际,不能加工出合格的产品。迎合某种需要或屈服于某种压力搞上来的材料,你信以为真了,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这方面我们是有深刻教训的。所以,获取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是实现第一个飞跃的首要条件。现代信息手段应当充分利用,但是,无论多么现代化的手段都不能代替领导者深入实践,直接去感知事物。有了丰富而实际的感性材料,还要加工制作。毛泽东讲了十六个字:“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这就需要学会辩证思维方法。加工制作是个体的还是群体的?恐怕主要是后者,一个人的脑子总是有限的。决策的科学化有赖于决策的民主化。

  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飞跃,即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是更为重要的。这是因为,理论正确与否,要由实践检验;即使正确的理论,也要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变成现实的力量,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毛泽东说:“马克思主义看重理论,正是,也仅仅是,因为它能够指导行动。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实现第二个飞跃需要具备主客观条件。客观条件指一定的科学技术手段和社会物质力量。主观条件包括,制定同本国实际相符合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为实现这些路线、方针、政策所必需的计划、方案、措施,即把理论理性变为可操作的实践理性,还要宣传群众、组织群众,等等。

  (二)对一个事物(过程)的规律性认识,往往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多次反复才能够完成。

  《实践论》讲了两个飞跃之后,有这样一段话:“一般地说来,不论在变革自然或变革社会的实践中,人们原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毫无改变地实现出来的事,是很少的。”“原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部分地或全部地不合乎实际,部分错了或全部错了的事,都是有的。许多时候须反复失败过多次,才能纠正错误的认识,才能到达于和客观过程的规律性相符合,因而才能够变主观的东西为客观的东西,即在实践中得到预想的结果。”

  为什么对一个事物的规律性认识,往往需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够完成?这是由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状况所决定的。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其认识能力总是有限的。他们不但受到自身“肉体状况和精神状况的限制”,而且受到客观历史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的方面和本质有一个逐步显现和暴露的过程。由于客体表现程度的限制,即使主体十分努力,也常有始料不及的情形发生。

  由于对一个事物的规律性认识,常常需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那么,在完成之前,部分错了,大部错了,甚至完全错了,都是可能的。正因为如此,人犯错误,党犯错误,难以完全避免,这是认识规律所使然。当然,我们希望错误犯得少一些,代价花得少一点。办法就是尊重实践的检验,按照实践检验的结果矫正和完善原有的认识。在认识见之行动之后,认真调查研究,注意信息反馈,及时总结经验,尊重实践检验,自觉修正错误,这是认识主体顺应认识规律所应当具备的品格和功力。聪明的人,高明的党,总是从自己的、别人的,本国的、他国的,正面的、特别是反面的经验教训中学习,增长才干。

  (三)主观和客观的统一,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总是具体、历史的。

  对于一个具体事物的认识,经过两个飞跃,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如果在实践中得到检验,证明这个认识是合乎客观规律的,那么,也就有了对此一事物的真理性的认识了。但是,物质世界极其广大,其发展是无限的。人们的认识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进行。即使这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取得的认识是符合客观实际及其规律的,也只是获得了关于物质世界一定过程、一定范围、一定层次的客观真理。客观过程向前推移发展,人们的认识也要跟着推移发展;客观过程的发展没有到头的一天,人们的认识也没有到顶的一日。这个层次认识了,还有更深的层次等待我们去发掘。主观和客观的统一,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总是具体的、历史的。任何真理(也就是客观真理)都有两重属性,它们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就其正确地反映了一定的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来说,真理有绝对性的一面;就其所反映的只是物质世界一定的过程、范围和层次来说,真理又都具有相对性的一面。恩格斯在讲到辩证发展观的时候深刻地指出:“这种辩证哲学推翻了一切关于最终的绝对真理和与之相应的绝对的人类状态的观念。”列宁说:“认识是思维对客体的永远的、没有止境的接近。”毛泽东也说过:“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这个历史永远不会完结……因此,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停止的论点,悲观的论点,无所作为和骄傲自满的论点,都是错误的。”解放思想无止境,探索规律无穷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永恒的课题。中国共产党把“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郑重地写进党的思想路线之中,既是经验的总结,又是对认识规律的尊重,其意义是深远的。

  《实践论》对认识的总规律作了这样的概括:“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掌握金钥匙,开启通向自由王国的大门

  研究认识规律即“求是”的规律,掌握这把金钥匙,目的是探索客观事物的规律,自觉地逐步地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我国目前正处在实现现代化“三步曲”第三步的前二十年。这是改革的攻坚阶段,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人民将在这二十年建立起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经济政治体制,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为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的基础。鉴于这个特殊历史阶段的重要和艰难,人们通常把它称作“战略机遇期”,“矛盾突显期”。度过这段艰难的岁月,胜利的坦途就到来了。之所以叫“艰难的岁月”是因为,我们的确面临着诸多的老大难问题和错综复杂的深层次的矛盾。怎样破解这些难题?怎样解决这些矛盾?摆在首位的是,认真地研究规律,把我们的思想和行动奠立在对客观规律熟悉和驾驭的基础之上。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我们的力量受到很大摧残,“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见 《义勇军进行曲》即后来的“国歌”)。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毛泽东花功夫最多的是,在总结两次国内革命战争经验的基础上,认真地研究规律。1936年,他撰写《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提出要研究战争的规律,革命战争的规律,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毛泽东的名著《论持久战》,写于1938年5月,距“七七”事变只有10 个月。这部著作对抗日战争的前途和进程之所以能够作出令人折服的科学预见,全在于毛泽东对中日双方的矛盾作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对中日战争的规律作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从1921年建党到1949年建国,用了28年,如果以1935年遵义会议为转折点,刚好是前14年,后14年。前后两个14年,均有胜利和失败的交织。但整体看来,前14年履遭失败,后14年节节胜利,根本原因是对中国的国情和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规律,从不甚了了到比较熟悉,从必然王国逐步进入自由王国。

  从建国到现在,半个 多世纪了;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现在,也超过四分之一个世纪了。我们完全有条件在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认真地研究规律,包括宏观的规律和微观的规律。比如,我们要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还要研究和平和发展成为当代世界主题之条件下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研究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我们要研究现代化建设的一般规律,还要研究在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的中国推进现代化建设的特殊规律。我们要研究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还要研究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市场经济发展的特殊规律,研究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更加特殊的规律。我们要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般规律,还要研究我国各个地区各个行业建设和发展的特殊规律。规律有一般和特殊之分,任何事物都有规律可寻。所以,认识和实践的主体(包括群体主体和个体主体),都有探寻规律的任务,亦有发现规律的可能。

  应当如实地承认,我们面前还有很多必然王国,我们对深层次的规律还知之不多、知之不深,我们在诸多生疏的领域还不能得心应手地工作。如果认真研究规律并按规律办事情,真正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风尚,成为中华民族的风尚,成为广大干部孜孜以求的东西,成为评价干部政绩的重要标准,那么,就可以一扫浮躁、功利、形式主义等坏风气,就可以逐步克服实际工作中的盲目性,就可以真正落实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可以加强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就可以使我们整个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水平上一个大的台阶。我们期盼这一天早日到来。正是基于这样的期盼,我重读了《实践论》,并写了如上的文字。   

来源:《学习时报》(责任编辑: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