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磨滩瀑布:2000.8.29 社福機構商業化成趨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1:55:37

社福機構商業化成趨勢

2000/8/29

     (星島日報報道 )在政府大力推行社會福利界改革的同時,一直標榜以人為本」的非營利社會服務機構,近年亦大力改組,引入商業的管理模式,服務對象被視為「顧客」,提供服務成為「交易」。其中 ,一些社會福利機構改變人員的職銜,成了引述「商業文化」的最佳表徵﹕以往的「主任」已改稱「經理」,目的是後者更能反映其「管理者」的角色。

有學者認為,引進在商業化的潮流下,社會福利機構因自負盈虧而向 服務使用者收費,結果是窮人「買」不起服務,受惠於社福機構服務的,最終會由窮人轉為中產階段。「我們看到一個市場,中產階級都有老人家,而私人安老院有些做得不太好。」聖雅各福群會總幹事賴錦章口中的「市場」,是該會提供的收費安老院服務。收費由普通房的每月八千九百元至全面照顧的單人房三萬元。此外,該會還提共牙科、醫療、訓練課程等收費服務。兩年前,賴錦章的英文職銜由 Director改為 Chief Executive Officer(中文可譯作「行政總裁」),他之下加設了「總經理」,再之下的「部門主任」則改為「高級經理」,並進行管理上的改組。賴稱,這是「借用商界的職銜」,並「朝商界好的管理模式取經」。他坦言,如今的服務使用者是「顧客」。

     賴錦章稱,他們早於九六年開始,將「優質服務管理」引入社會福利界,所以與政府實施社會福利界的一筆過撥款並無關係。聖雅各福群每年有百分之五十五的經費來自政府資助,另有小部分資助來自公益金,其餘財政是自負盈虧。賴錦章表示,目前員工的薪酬仍與政府薪酬掛鉤,部分院社還設有勤工獎。

    仁愛堂社會服務經理梁偉康這樣形容社福界跟政府的關係﹕「政府是服務的購買者,我們則是服務的提供者。與以往不同的是,政府拿服務出來競投,訂立合約,我們的關係就是這樣。」

    仁愛堂是本港最早採用商業職銜的社會福利機構,他們早在八三年已採用「經理」及「部門經理的職銜。梁偉康認為。「經理」較「主任」等名稱更能反映「管理者」的角色﹕「他們應將全部精神放在行政管理和策劃等工作,而不是做實際服務。」他表示,仁愛堂正在進行架構重整,包括不再重請流失了的人手﹔以及發展新服務,如擴展飯堂服務,以增加收入。他透露,已有數間社福機構蘊釀更改職銜名稱。理大應用社會科學學系講師張超雄認為,社會福利機構的運作商業化已成趨勢,卻並非好事。他指出,社會福利團體眼見政府未來的資助傾向減少及不穩定,

多會「開源」及引入商業機構模式。不過,他表示無論在外國或在香港,成本與收費掛鉤及自負盈虧的趨勢,已令社會福利機構向服務使用者收費。會令付不起錢的窮人不能受惠,服務對象轉為中產階級,最終會令貧富懸殊更加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