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到两当多少公里:巴马寿星的饮食习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1:28:04

巴马寿星的饮食习惯


       巴马长寿地区地处中温带区域,这里一年四季如春,气候温和,空气清新,日照时长,这里的长寿老人大多数居住在石山区。巴马地区主要生产粮食作物是大米、玉米、红薯,还有豆类,如:黄豆、绿豆、竹豆、毛豆、刀豆、猫豆、四季豆、豌豆、豇豆、饭豆、火麻。巴马长寿老人的饮食,主要是大米、玉米为主,全部饮食清淡,一日三餐终生与玉米粉粥为主,同时搭配杂粮、饭豆、绿豆交替食用。多数长寿老人晚年更离不开玉米粥。巴马副食品丰富,黄豆、竹豆、毛豆、刀豆、猫豆、四季豆、晚豆都为长寿老人喜爱食用。蔬菜一年四季均有应时新鲜的供应食用。这里野生菜类品种甚多,长寿老人食用最多的是苦麻菜、藤藤菜,巴马长寿老人食用最爱吃的而又能经常吃到的食物食谱中,大都有一个共性的土生土长(束生速长)。其中以植物为最多。主要有如:香菇、花菇、云耳、木耳等木生食用菌。还有紫红菇、滥菇、伞菇等土长食用菌。同时包括水菇、石菇的水产食用菌。这是巴马长寿老人爱吃而又能经常吃到的东西。各种食用菌已被列为人类理想的保健食品,特别是蘑菇和香菇。蘑菇素有“常吃蘑菇,延年益寿”之说,香菇则有“菇中之王”的美称。香菇对中老年人来说,确系大有裨益的理想食品。巴马长寿老人全部饮食清淡,肉类食用量和品种不多。一般以猪肉、羊肉、牛肉、鸡肉及蛋类等,肉类每月食用订能吃上三至五餐不等。油类以植物油为主,搭配少量猪油,他们一生主要食用火麻仁油、山茶油、黄豆油等植物油。长寿老人饮用水都是山上的泉水和天然地下河水,这些水质无污染,常年清新,水色透亮,是特有的泉水,冬暖、夏凉,饮用时感觉有点甜味。长寿老人说:“这泉水,是一股仙山洞泉水,喝了使人精神振奋,常青不老,延年益寿”。

     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广西巴马这方孕育百岁寿星的土地,到底蕴藏怎样的神奇因素?巴马为何多人瑞?国内外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生态环境良好;饮食接近自然;终生体力劳动;遗传基因保障;性格开朗乐观等。用中国传统医学认为的“天人合一”的观点来解释,即巴马寿星之所以生命有序,恒久不衰,得益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依。

1、自然环境因素
   巴马地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位于东经106'51一107'23,北纬23'51—24'23,海拨在174—1216米之间,盘阳河把巴马一分为二,北面是灰岩石山区,南边是沙岩丘陵区,这里远离尘嚣,环境清幽,峰峦叠嶂,四季常青,雨热同季,冬暖夏凉,日照年平均1531小时,年降雨量1578厘米,平均相对湿度79%,年平均气温为20°C左右,气湿气温调节合理,宜物宜人,符合生理需要,最为独特之处,巴马的年平均气温对长寿的支持正适合黄金分割律,宇宙间万物凡符合黄分割律的总是最美的形体,医学上与0.618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它解释为:人为什么在环境20°C—24°C时感觉最舒适,因为人的正常体温是37°C。而37°C与0.618乘积为22.8°C,这一环境温度中,肌体的新陈代谢、生理节奏和生理肌能均处于最佳状态。巴马的年平均温度和人体正常温度与黄金分割律的积乘数值非常接近,巴马人长期在这样的舒适的温度下生活,因此巴马长寿老人多与环境温度是有一定的关系的,得到了最佳环境温度因素的支持。这是大自然对巴马情有独钟,可谓得天独厚。

巴马盘阳河沿岸及石山溪谷负氧离子的含量高

    2、遗传因素和晚生晚育
    纵观巴马有百岁老人的家庭,大都有家属长寿史,有的连续二、三代都有90岁以上的老人,其中不乏百岁姐妹,百岁兄弟之例子。甲篆乡平安村巴盘屯108岁的黄妈凤来老人,其父活到95岁,母亲活到98岁才相继去世。巴马镇已故寿星卢娣花三姐妹,老大卢娣花111岁去世,老三罗的妹(同母异父)97岁去世,老三卢的肖今年107岁,尚健在。因此说明遗传基因是巴马长寿现象的支持因素之一。
    巴马的壮、瑶民族人多习惯晚婚晚育,壮族还有婚后不落夫家的习俗,就是结婚后女方不到丈夫家长期居住,少则二、三年,多则七、八年,然后才定居丈夫家生活生子,同时还有夫妻分床睡觉,减少过多过频的性生活,保持旺盛的生活情绪。

婚后不落夫家的习俗有利健康

3、后天因素对长寿的影响
    (1)终生体力劳动:巴马长寿老人自小就从事农业劳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促使他们肌肉发达,关节灵活,能促进心冠状脉血液循环,提高心力储备,使血压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减少,延缓衰老。巴马90岁以上的老人中,极少发现有高血压病,证明“生命在于运动”、“动则不衰”的养生原理的正确性。有的百岁老人还能从事轻微的体力劳动,他 (她)们的劳动此时已不是生活所迫,而是当作延续生命的需要。如弄劳屯的黄彩顺老人,100岁还能穿针引线,穿梭织布,生活起居能完全自理。
    (2)饮食结构合理:据调查,巴马长寿老人的饮食特点是:低脂肪、低动物蛋白、低盐、低热量和高维生素。一生以素食为主,间有少量荤食,主食大米和玉米,玉米经剥粒后磨成粉状,煮成米糊,辅以青菜、豆类和薯类,提高营养互补作用。粥食易于消化和人体吸收,可润肠通便,肠胃病少,森下敬一博士称之为“粥食长寿乡”,这是巴马寿乡与其他四个世界长寿乡最大区别的个性特征之—。
    巴马长寿老人基本上都是用植物油煮菜,伴以少量的动物油。植物油主要是茶籽油和火麻仁汁,火麻属桑科植物,春种秋收,籽粒与葫椒籽粒相似。用时将其舂碎,然后伴水挤出汁液点菜,火麻油是唯一能够溶解于水的植物油,所含脂肪为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亚油酸、亚麻酸较一切植物油都高,味道清香可口,吃后有助于人体吸收和生理调节,能降低胆固醇,润燥滑肠,防止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等等,所以也有人称为“长寿油”。

巴马长寿老人爱吃的火麻菜

巴马长寿老人对饮食不主张暴食暴饮,饭吃十分饱,保持一定的饥饿感,保持旺盛的食欲。医学专家分析发现,饭吃六七成饱的人几乎不生胃病,这也就是巴马长寿老人饮食上的0.618。一生中保持每餐吃饭七成饱的李先应老人就活了一百岁。
    据调查所知,巴马长寿老人都是终生食用绿色食品,他们前半生都生活在化学肥料尚未普及使用的年代,其主粮大米、玉米、杂粮及蔬菜,全是施放农家肥生长的,不沾染化学成分。老人不喜欢吃味精,要求食品保持原汁原味,有50%的老人喜饮少量的自酿低度米酒,且多为晚餐才饮用,饮适量的酒,对消除疲劳,增强血液循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性格乐观开朗。巴马90岁以的老人大多不识字,虽然没有宗教信仰,但受儒教、道教传统思想影响,忠厚传家,相信善恶有报,“人穷骨头硬”、安于现实,思想单纯,易于满足现实,上山劳作,爱唱山歌,怡然自得。四代五代同堂的家庭,人人尊重老人,尽孝为先,老年人对生活没有特殊的要求,知足常乐,我们所采访调查的老人,个个都是性格开朗,开口就笑,邻里和睦相亲,极少动怒,俗话说:笑—笑,十年少,这种精神上的健康无疑也是长寿的因素之一。

巴马长寿老人性格开朗

4、社会因素对健康长寿的影响
    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医务人员的努力,巴马消灭了天花、霍乱等烈性传染病,控制和消灭广疟疾、麻风病,通过计划免疫,人民健康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巴马人平均寿命由解放前的35岁提高到现在的69.51岁。和小康社会要求平均年龄70岁仅差0.49岁,县委、县人民政府非常关心老龄工作,每年定期为百岁老人体检,发现患有疾病及时给予治疗,每月都能给百岁老人发放生活补贴费,逢年过节,县领导给老人贺节、送慰问品,使长寿老人感受新社会的幸福,感受到党和政府对老人的关心和爱戴,从而心情舒畅安度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