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回填是什么:[青史评论]知己之主与竭命之良--“三顾草庐”的真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16:38:51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我虽不是英雄,但年少时读《三国演义》,也常为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所陶醉,为诸葛亮未能一统天下完成夙愿而感慨流涕。但记得当时就对“三顾草庐”的史实虽然向往但却疑惑,已四十多岁名动天下的刘皇叔,为何会对才二十多岁籍籍无名的诸葛亮一顾二顾乃至三顾?以管仲乐毅自诩的诸葛亮不就是想入世干一番大事业吗,为何会对刘备的礼贤下士一拒二拒差点三拒呢?我当时就很替诸葛亮担心,万一这毛头小伙架子摆足了,最后却没有实际才能,帮不了刘备啥忙,那“三顾草庐”岂非成了千古笑谈?还好,史实非常完美,诸葛亮才德兼备,“三顾草庐”成了“万世一时”的千古传奇。但,真那么巧?与诸葛亮素不相识的刘备凭啥那么肯定年轻的诸葛亮一定有过人的才干?历史,还对我们隐瞒了什么?这个疑问一直萦绕在我心头,随着阅历渐长读书渐多,当我最近花了许多时间研究和梳理那段历史时,我忽然发现了一些史书背后的史实,恰好解开了我一直以来的疑问。原来人人皆知的“三顾草庐”,其实绝大多数人,包括《三国志》作者陈寿在内,都是知之不详的。现在,我就把我所认为的更接近史实的“三顾草庐”,介绍给诸位。
   一、“遂许先帝以驱驰”的确切时间
   现在史学界公认的诸葛亮投靠刘备的时间是建安十二年(207年),这其实是不准确的。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
   “刘备以建安十三年败,遣亮使吴,亮以建兴五年抗表北伐,自倾覆至此整二十年。然则备始与亮相遇,在败军之前一年时也”(《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
   因为迷信史学权威裴松之的轻易论断,所以我们也人云亦云地认为诸葛亮投靠刘备的时间是207年。但我们不妨掰着指头仔细算算,从建安十三年(208年)到建兴五年(227年),按“年头”算的确“整二十年”,但按“时间跨度”算只有十九年!就象从2005年到2006年,我们可以说有“两个年头”了,但按“时间跨度”我们只能说才一年。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追忆往事,按正常的逻辑,“二十有一年”当然应该是指“时间跨度”,因为他在回忆“遂许先帝以驱驰”有多长时间了。“时间跨度”是准确的“实指”,而“年头”则是概括的“虚指”,诸葛亮既然已精确到“二十有一年”,当然用的该是“实指”而非“虚指”。所以,“遂许先帝以驱驰”的确切时间,应该是在206年而非207年。
   接着再来分析一下“二十有一年”,首先它表示的是还不到二十一年,否则就该直说“二十一年矣”而不必加个“有”;其次它表示快到二十一年了,因为“有”在古汉语中还有“接近”的意思,例如孔子在《论语》中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意思就是“我快十五岁时立志于作学问”。所以,我们姑且把“二十有一年”暂定为二十年零八个月左右,然后来作一个反推。诸葛亮的《出师表》和刘禅的答表据《诸葛亮文集》记载都发生在建兴五年三月(227年3月),往前推二十年零八个月,应该是206年8、9月间,即是在建安十一年秋。这个从时间上粗略推导出来的答案,恰和我从其他途径推导出的结论高度吻合,所以,诸葛亮“遂许先帝以驱驰”的确切时间,我暂定为“建安十一年秋”。
   二、两种“截然相反”的说法
   对“三顾草庐”有些研究的人都知道,历来对“三顾草庐”就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说法,主流的说法是诸葛亮《出师表》中的“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以及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所说在徐庶的大力推荐下“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另一种说法则是魏鱼豢《魏略》和晋司马彪《九州春秋》中所言:
   刘备屯于樊城,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坐集既毕,众宾皆去,而亮独留,备亦不问其所欲言。备性好结毦,时适有人以髦牛尾与备者,备因手自结之。亮乃进曰:“明将军当复有远志,但结毦而已邪”?备知亮非常人也,乃投毦而答曰:“是何言与!我聊以忘忧耳”。亮遂言曰:“将军度刘镇南孰与曹公邪”?备曰:“不及”。亮又曰:“将军自度何如也”?备曰:“亦不如”。曰:“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无非计乎”!备曰:“我亦愁之,当若之何”?亮曰:“今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发调,则人心不悦;可语镇南,令国中凡有游户,皆使自实,因录以益众可也”。备从其计,故众遂强。备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礼之。
   因为有诸葛亮的自叙在,所以历来的史学界大都认为《魏略》和《九州春秋》中的记载不可信,裴松之的评论是“虽闻见异辞,各生彼此,然乖背至是,亦良为可怪”。意思是说同一件事因为传闻各异所以各自表述时有些出入很正常,但互相对立到这个程度却真是奇怪。鱼豢是魏国著名史学家,司马彪更是晋国的皇室学者,还是《后汉书》的作者,《魏略》和《九州春秋》都是良史,可以排除故意杜撰和造假的可能。如果因为鱼豢是和诸葛亮同时代的人,可能还不知道蜀相诸葛亮自己有“三顾草庐”的说法,所以采信了失实的传闻入史,但司马彪则是晋朝人,对“三顾草庐”不可能不知道了,为何还不将那一大段“亮乃北行见备”的记载删除?从这可以看出,鱼豢和司马彪一定是有比较可靠的依据的,而且他们认为这可靠性甚至超过了诸葛亮的自叙!
   三、到底谁先去见谁?
   首先,确定一下这段“传闻”的发生时间。“是时曹公方定河北”,关键是当时“河北”指何处,《三国志》中有相关记载:
   “河北平,太祖领冀州牧,徙诩为太中大夫”(《三国志-贾诩传》)
   “(建安九年)八月,……生禽配,斩之,邺定。九月,令曰:‘河北罹袁氏之难,其令无出今年租赋’!天子以公领冀州牧”(《三国志-曹操传》)
   “太祖既定河北,而高幹举并州反”(《三国志-杜畿传》,高幹造反时间在205年末)
   从上可知,“河北”是对袁绍领地冀州的别称,那么“是时曹公方定河北”是指建安九年(204年)曹操定邺之事吗?这还不准确,因为当时袁尚败退屯聚中山(冀州境内),袁谭降而复叛,“略取甘陵、安平、勃海、河间”,只有当“(建安)十年春正月,攻谭,破之,斩谭,诛其妻子,冀州平”、“熙、尚奔三郡乌丸”(以上均录自《三国志-曹操传》)之时,才称得上“是时曹公方定河北”,所以,那段传闻应该发生在建安十年(205年)。再从“时适有人以髦牛尾与备者,备因手自结之”可看出,当时应该是初冬,因为以髦牛尾编帽是寒冬时的用具,其他季节都不太合理。同时送髦牛尾如果在寒冬时节未免也晚了些,当然该是在天气刚变寒的初冬最合逻辑,所以“传闻”的发生时间应该是在205年初冬。时间大致确定后,我们忽然就可发现,这“传闻”和诸葛亮的自叙并无任何矛盾,“三顾草庐”无论发生在206年还是207年,都和205年初冬发生的“传闻”并不抵触。诸葛亮简略的自叙中,只说了有“三顾草庐”的史实,并未排除“三顾草庐”前他曾去见过刘备的可能。
   其次我们不妨推导一下这“传闻”的来历,它当然并不来自两个当事人刘备和诸葛亮,否则陈寿不可能不知道。那么除了两个当事人,还有谁会知道得那么详细呢?“坐集既毕,众宾皆去,而亮独留”,分明只有诸葛亮留下来了,还有谁会对这事如此了解呢?一个比较合理的推断,那就是“坐集既毕”之后进来收拾“会场”的樊城当地的衙役,这衙役可能是一人也可能是多人,我们不妨简化为一人。该衙役在收拾“会场”的过程中,恰好就耳闻目睹了诸葛亮和刘备的第一次见面,当然会知之甚详,而后来魏人鱼豢编写《魏略》收集史料时,该衙役的叙述就成了“传闻”的来历。请注意,鱼豢编写《魏略》时樊城在曹魏手中,所以该“传闻”只记载于魏国的史料而在蜀国的史料中找不到。因为该衙役在当年的特殊身份,的确能够近距离接触刘备和诸葛亮,所以鱼豢和司马彪才会认为该“传闻”比较可靠,即便有诸葛亮自叙的“三顾草庐”,《魏略》和《九州春秋》仍要把这“传闻”记上。
   必须说明的是,该衙役叙述的史料大体史实是可信的,但他也加入了一些自己错误的判断,例如说刘备是因为诸葛亮“年少”而又“非旧”才不答理他的,这明显只是旁人的揣度,并不可靠;再例如“备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礼之”,樊城的衙役只知道“樊城初会”事件,并不了解后来发生在南阳卧龙岗的“三顾草庐”,他想当然地认为是“樊城初会”造就了君臣遇合,并因此影响了鱼豢和司马彪的记载,所以才使得史书中的“樊城初会”看起来竟然和当事人诸葛亮的自叙相“对立”。其实“樊城初会”只是“三顾草庐”的序幕而已,它们不但毫不对立,而且紧密相连,没有“樊城初会”,就绝不会有接着发生的“三顾草庐”!
   四、诸葛亮为何“北行见备”?
   在《名高天下,自当辨襄阳南阳》一文中,我已推导出205年时诸葛亮是刘表南阳屯田的“田官”,刘备驻扎在新野对屯民提供军事保护,为何205年“樊城初会”时刘备驻扎在樊城?为何诸葛亮去见刘备是“北行”而不是“南行”(南阳在樊城北,而隆中和襄阳均在樊城南)?205年秋冬之际发生了什么特殊事件吗?仔细研究和梳理各类史料,我忽然发现了一个不为人知的史实:
   “建安十年,璋闻曹公将征荆州,遣中郎將河內陰溥致敬,公表加璋振威將軍,兄瑁平寇将军”(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刘璋传》)
   “故安赵犊、霍奴等杀幽州刺史、涿郡太守,三郡乌丸攻鲜于辅于獷平。(建安十年)秋八月,公征之,斩犊等,乃渡潞河救獷平,乌丸奔走出塞”(《三国志-曹操传》)
   按《华阳国志》的记载,建安十年(205年)曹操要攻打荆州,但《三国志-曹操传》以及曹操的将军谋士的传记中并无任何此类记载,205年初曹操平定河北后,在“秋八月”是攻打赵犊和三郡乌丸,和荆州并不相干。但联系一下205年初冬“樊城初见”时刘备从新野移屯到了樊城,诸葛亮则从南阳转移到了隆中或襄阳(如此才符合“北行”),就会发现《华阳国志》的记载并非空穴来风,而是事出有因。“兵不厌诈”是曹操的拿手好戏,“秋八月”整军出征前故意放出风声说这次是去攻打荆州,造成荆州人的慌乱,给刘表和刘备制造麻烦。而远在益州的刘璋都听到了这个传闻并赶忙派人向曹操“致敬”(由此也可见这个传闻是“官方发布”而非“小道消息”),荆州人没听到这个传闻是不可能的。正因为此,所以205年秋冬之际在荆州的南阳应该发生了一次未被史书记载的“屯民逃散”事件。很简单的逻辑,曹操攻打荆州,南阳首当其冲,南阳屯民不愿当“炮灰”,为保命,逃到襄阳附近或其他地区更安全,身为“田官”的诸葛亮无法阻止屯民大规模的逃散,也只得回到了隆中故居躲避或是回到了襄阳向刘表汇报。而当曹操“秋八月”出征的目标明确后,驻防新野的刘备南下到樊城,召集屯民重返南阳,因为秋收需要大量人手。同时也召集一些相关人士研究“屯民逃散”事件的善后办法和预防措施,“田官”诸葛亮当然也在被召集之列,这应该就是“亮乃北行见备”的基本原因。
   五、并不和谐的“樊城初会”
   明白了诸葛亮“北行见备”的基本原因,也就明白了“樊城初会”时为何刘备会对诸葛亮爱理不理,因为诸葛亮是“田官”,对“屯民逃散”事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又因为诸葛亮和刘表有世交加亲戚的特殊关系,刘备也不便过于责难,所以自顾自编髦牛尾帽子对单独留下来的诸葛亮干脆装没看见。但当诸葛亮出言调侃时(“但结毦而已邪?”),刘备终于压不住火,把帽子往地上一扔,骂到:“你说的这是什么话”!(“投毦而答曰:‘是何言与’”!)刘备当时正求贤若渴,而且性格也是“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三国志-刘备传》),如果只是因为诸葛亮“年少”且“非旧”的原因就对诸葛亮爱理不理,这不符合他一向“善下人”的性格;如果不是因为对“田官”诸葛亮有怨气,也不会仅为了诸葛亮一句玩笑话就摔帽子发脾气,这不符合他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性格。
   但接下来诸葛亮的分析却让刘备受益匪浅,诸葛亮指出,“屯民”都是些“上了荆州户口”的老实人,但在荆州境内还有大量没“上荆州户口”的“游户”,当荆州有难时,只让老实人在前面顶着,当然会引起“屯民”不满(“平居发调,则人心不悦”),这才是发生“屯民逃散”的最根本原因。然后诸葛亮又提出了让“游户自实”的具体措施,面对正发脾气的刘备,诸葛亮气定神闲,侃侃而谈,当然会让刘备刮目相看。而且按诸葛亮的措施实施后,效果明显(“备从其计,故众遂强”),这就使得刘备对二十余岁的诸葛亮青眼相加,必欲得之了。为何“樊城初会”并不是君臣遇合之时呢,其一当时诸葛亮是刘表的人,刘备当然要和刘表商量后才好去请;其二刘备也要看看诸葛亮的措施是否有实际效果,只会纸上谈兵的书生他可不想要;其三诸葛亮是“不求闻达于诸侯”之人,他向刘备献计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将功折罪”(“屯民逃散”他当然有管理不善之责),而刘备摔帽子发脾气当然会让诸葛亮不满,他不太可能在当时就轻易投靠刘备。
   六、顺理成章的“三顾草庐”
   当205年底刘备按诸葛亮的措施让大多数“游户”都“自实”并为自己效力之后,他便打定主意一定要把诸葛亮这样的奇才收归己用,在向刘表通报并得到同意之后(刘表当然认识不到诸葛亮是奇才),对诸葛亮的一顾二顾乃至三顾就顺理成章地发生了。而诸葛亮因为对刘备心存芥蒂,互相还不充分了解,所以前两次都找借口婉言谢绝了。前两次顾草庐的具体时间难以确定,但第三次的时间却有迹可寻。
   “仆躬耕南阳之亩,遂蒙刘氏顾草庐,势不可却,计事善之,于是情好日密,相拉总师”(《诸葛亮文集-黄陵庙记》)
   请注意“情好日密”这句话,它前面有“势不可却”,这表明了“情好日密”是指第三次顾草庐,同时又表明这次是一次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事件,而不是一次单日事件,否则诸葛亮何来“日密”之说?但刘备在南阳要管理的事情很多,有啥合理的理由让他多日和“田官”诸葛亮共处呢?我认为最合理的解释就是--“防秋”!即在206年秋收时节,刘备带着他的军队来到南阳“屯民”中间,帮“屯民”们收割,并直接提供军事保护,免得上一年发生的“屯民逃散”事件重演。“防秋”正是一次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事件,这也给刘备和诸葛亮互相加深了解“情好日密”提供了必要条件,也只有当秋收后“屯民”们都闲下来时,“情好日密”后面的“相拉总师”才好成立(总不能在秋收前或秋收时把“屯民”拉来当兵吧)。所以,第三次顾草庐君臣遇合的时间应该是在206年秋,这也和前文按《出师表》中的“尔来二十有一年”粗略推导出来的答案相吻合。
   七、更接近史实的真相
   203年左右,刘表重新控制了南阳郡后,组织了大量流民来到地广人稀的南阳郡屯田,诸葛亮和弟弟诸葛均也在其列,当时23岁左右的诸葛亮还被刘表任命为南阳(宛)附近的“田官”,负责管理流民并收粮收税。205年初,曹操平定了河北,荆州人尤其是南阳人都很害怕,因为曹操的下一个目标很可能就是荆州,而南阳首当其冲。205年秋曹操整军出征前,故意散布假消息说是要攻打南阳,结果造成了南阳屯民的大量逃散,诸葛亮也逃回襄阳向刘表汇报。逃散事件的发生让“南阳军区司令员”刘备非常恼火,心想我堂堂刘左将军坐镇新野,曹操寸兵未至而屯民土崩瓦解,太不给我刘备面子了吧!八、九月间,前方敌情已明,曹操是北上攻打赵犊和三郡乌丸,和荆州不相干,于是刘备南下樊城召集逃散的流民回南阳秋收,同时也召集相关人员开会商讨时事,田官诸葛亮也在被召集之列。
   会议开得并不理想,与会人士提出的诸如改善屯民待遇减少屯民赋税等措施让刘备听得很不舒服,心想这是乱世少来这些书生之见,但表面上不便发作,敷衍而已。会开完了,大家都走了,满肚子不痛快的刘备拿起别人送给他的髦牛尾编帽子解闷。这时他忽然发现有一个年轻的田官还没走,刘备虽然不是很熟悉,但也知道叫诸葛亮,是刘表的世交兼亲戚。刘备本来就对诸葛亮未能管理好屯民很不满,碍于刘表的面子不便发作,仍然低头编帽子,对诸葛亮爱理不理。但诸葛亮却走过来施礼并调侃说:“刘将军应该有更远大的志向吧,难道您准备编帽退曹”?这可把刘备惹火了,把帽子往地上一摔,骂到:“有你这么说话的吗?我不过编帽子解闷而已”。面对正发脾气的刘备,诸葛亮不为所动,气定神闲:“将军一定是为了屯民逃散的事烦闷吧,其实这也怨不得屯民。去南阳屯田的屯民都是按户籍调拨的,而上了户籍的屯民都是些老实人,荆州还有大量未上户籍的游户,受着荆州的庇护耕着荆州的田地,却不交粮不上税不服兵役劳役,当荆州有难时却都是老实人在前面顶着,如此不合理,哪能怪屯民们逃散呢”。刘备一听很有道理,连忙改容请教:“先生有什么好办法吗”?诸葛亮答到:“将军可以和刘镇南商量一个期限,在此期限前自实的游户给予一定奖励,超过期限仍不自实的给予一定处罚,举报者录功,包庇者治罪,另外早就上了户籍的老实人也要给予减免一定税赋的奖励。照这措施认真施行,游户问题应该会得到解决,流民们也一定会真心为荆州出力”。刘备听完频频点头,并还想向诸葛亮请教其他问题,但诸葛亮因为对刘备的失礼心怀不满,借口秋收事繁,要马上回南阳,施礼告辞了。
   按照诸葛亮的措施认真施行后,效果非常理想,游户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刘表和刘备的实力都得到了相当的强化,刘备因此知道诸葛亮是不同于一般书生的奇才,特意恳求刘表让诸葛亮到自己手下来帮忙,刘表也答应了。但去南阳请诸葛亮入伙的过程并不顺利,看起来因为“樊城初会”的一些不愉快,再加上互相还不够了解,诸葛亮前两次都婉言谢绝了。但刘备很看重诸葛亮的气度和才能,再加上还有徐庶等人的大力推荐,206年秋收时,刘备带着部分军队到宛城附近“防秋”,并替屯民们收割庄稼,乘机接近诸葛亮,经常恭恭敬敬地去“草庐”拜访,开诚布公,倾心交谈,对诸葛亮提出的一些工作措施总是大加赞赏,照单全收,终于得到了诸葛亮的信任和感激。再加上曹操本就是他们共同的敌人,诸葛亮姐弟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就是拜曹操所赐,乡亲们被曹军杀得尸横遍野的情景诸葛亮没齿难忘,匡扶汉室也是当时大多数读书人的正统思想。所以,秋收后,当刘备第三次诚恳邀请时,诸葛亮终于同意入伙,并为刘备规划了远大的战略构思--“草庐对”。
   以上,就是我眼中的更接近史实的“三顾草庐”。


 
    帖篇“名文”供大家参考:
  刘备并未“三顾茅庐”
  刘备三顾诸葛亮的茅庐,两人在隆中对话的故事,千秋传为美谈。近日,我国著名史学家史式教授考证指出:刘备并未“三顾茅庐”。
  刘备“三顾茅庐”之事,最早出处是诸葛亮的《前出师表》,此外,“正史”的《三国志》中《蜀志》卷五也有类似的记载。与此相反,三国时魏国史学家鱼豢所修撰的《魏略》却记载是诸葛亮去见刘备,而不是刘备去访诸葛亮。他见机行事,用激将法去刺激刘备,争得刘备另眼相看。当时还有一部名为《九州春秋》的史书,也记载了诸葛亮去谒见刘备的事,内容与《魏略》的记载大致相同。
  两种记载到底谁真谁假?史教授指出,鱼豢是魏国有名的史学家,记事十分认真,他又是诸葛亮同时代的人物,在《前出师表》还没有问世之前,他已动手编撰《魏略》,写下了诸葛亮去见刘备之事。史式教授还有一个根据,《三国志》成书100多年后,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命裴松之为之作注,裴松之对“三顾茅庐”提出了质疑。
  史式教授认为,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提“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有他的苦衷,刘备嘴上说:“吾得孔明,如鱼得水”,而实际上,刘备对他并没有言听计从。诸葛亮在向扶不起的刘阿斗上《前出师表》的时候,不能不想起刘备不听其劝告一意孤行的往事。如果我提兵在外,无暇内顾,阿斗又不听话,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来,岂不糟糕!于是就向阿斗编造出一套“三顾茅庐”的故事来,说明你爸爸对我是如何尊重。可见诸葛亮为了争取北伐胜利,后方又不出乱子,只好对阿斗编造出一些假话。
  过去有不少人还对诸葛亮有误会,认为他连年兴师,艰苦奋斗,只不过是为了报答刘备个人的“三顾”之恩。史式对“三顾茅庐”的新解,证实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一意为了蜀国,更说明了诸葛亮为国为民长期奋斗的一片苦心。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0年07月29日第三版)



    简答
  
   
    一、试释「三顾茅庐」
   
    三顾茅庐是刘备去三次,第三次才见到孔明,第一次与第二次都没看到人,不是三次每次都见到人。三顾也未必是多顾,以三代称虚指。
   
    仔细看原文,《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二、中外疑义
   
    《魏略》是敌国的野史,《三国志》则是本国正史,野史与正史有疑问,或是本国记载与外国记载有相左,应该采信孰听?比方东京档案拥有大量丰富史料,但是争得过南京的尸骨或口述传闻吗?信远还是采近,这就由人选择。
  
  
  --
   
   旭日盈窗 格格孔明诸个亮
   
   幽香满院 郁郁畹华每兰芳
   
  --
作者:凌云雕龙 回复日期:2006-3-15 13:16:08 
    忘了补几句:
  
   
    大量的外国文献记载,该事变当地死亡极少,少到可以否认屠杀。
   
    但是当地的石碑,却刻上死亡三十万人,表明强烈谴贵大屠杀。
   
    两者在「外国史料」及「本地传闻」有所差别,而且裁判书精确到个位数,传闻只是大约并不严谨,不可能刚好死亡数就是万计的整数。而且前者记载的时间又比较早,内容十分认真,又是同时代的人物,反观后来才翻案的时间太晚,又均非当事人,数字模糊不精准等。
  
作者:歌痕 回复日期:2006-3-16 08:24:03 
    谢谢夏虫MM顶帖,不过我何时变性为MM了?!
作者:歌痕 回复日期:2006-3-16 08:31:09 
    三顾茅庐是刘备去三次,第三次才见到孔明,第一次与第二次都没看到人,不是三次每次都见到人。
  …………………………………………………………………………
  既是三“顾”,那就表明三次都见到了,“顾”是一定含有“见面”的意思的,不过你不懂甲骨文,和你一下也解释不清。
  简单说吧,“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如果没见面,何以刘备得入草庐“之中”?如果是“第三次才见到孔明”,诸葛亮何来“势不可却”之说?
作者:歌痕 回复日期:2006-3-16 09:13:22 
    《魏略》是敌国的野史,《三国志》则是本国正史,
  …………………………………………………………
  真是喷饭,魏与晋是敌国?《三国志》是《晋书》?《魏略》什么时候成了野史?樊城属魏还是属蜀?不含利害关系的时人记时事,反比不上后人记往事可靠?
作者:有本史记在机箱上 回复日期:2006-3-16 10:55:23 
    LZ想象力了得。连该衙役都参与进来了。魏略的记载不如三国志来的可靠,这是前人的结论,连裴松之都表示怀疑。魏与蜀是敌国,鱼豢记蜀国的历史,当然不可靠。
作者:magda 回复日期:2006-3-16 11:49:06 
    雕龙说的是陈寿为蜀人...蜀书所采史料应该大多出于蜀汉文献,说两史互为敌国之史也无不可
  魏略可信度是比较低一点...否则裴注时也不会删删减减...魏略说的阿斗的故事也很经典呢....
作者:湖底的青鱼 回复日期:2006-3-16 13:24:44 
    相当的佩服LZ啊!分析的有道理!
  顶你一个!
作者:dgabriel 回复日期:2006-3-16 13:34:43 
    魏略说的阿斗故事,楼主来论证一下吧
作者:歌痕 回复日期:2006-3-16 16:27:57 
    陈寿为蜀人时没写《三国志》,陈寿写《三国志》时是晋臣,所以“《魏略》是敌国的野史,《三国志》则是本国正史”是病句,这就无需多解释了吧。
  裴注《三国志》引用得最多的是《魏略》,这应该可以证明《魏略》的可信度是较高的,不会因“阿斗故事”而减色。其实就是这个看似荒唐的“阿斗故事”,也还不能轻易否定呢。
作者:歌痕 回复日期:2006-3-16 16:36:49 
    我来说说“阿斗故事”吧,先贴一些资料:
  初备在小沛,不意曹公卒至,遑遽弃家属,后奔荆州。禅时年数岁,窜匿,随人西入汉中,为人所卖。及建安十六年,关中破乱,扶风人刘括避乱入汉中,买得禅,问知其良家子,遂养为子,与娶妇,生一子。初禅与备相失时,识其父字玄德。比舍人有姓简者,及备得益州而简为将军,备遣简到汉中,舍都邸。禅乃诣简,简相检讯,事皆符验。简喜,以语张鲁,鲁(乃)洗沐送诣益州,备乃立以为太子。初备以诸葛亮为太子太傅,及禅立,以亮为丞相,委以诸事,谓亮曰:“政由葛氏,祭则寡人。”亮亦以禅未闲於政,遂总内外。臣松之案:二主妃子传曰“后主生於荆州”,后主传云“初即帝位,年十七”,则建安十二年生也。十三年败於长阪,备弃妻子走,赵云传曰“云身抱弱子以免”,即后主也。如此,备与禅未尝相失也。又诸葛亮以禅立之明年领益州牧,其年与主簿杜微书曰“朝廷今年十八”,与禅传相应,理当非虚。而鱼豢云备败於小沛,禅时年始生,及奔荆州,能识其父字玄德,计当五六岁。备败於小沛时,建安五年也,至禅初立,首尾二十四年,禅应过二十矣。以事相验,理不得然。此则魏略之妄说,乃至二百馀言,异也!又案诸书记及诸葛亮集,亮亦不为太子太傅。(《魏略》)
  先主临豫州,住小沛,纳以为妄。先主数丧嫡室,常摄内事。(《三国志-甘夫人传》)
  (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先主败绩,曹公尽收其众,虏先主妻子,并禽关羽以归。(《三国志-刘备传》)
作者:zbeeangel 回复日期:2006-3-16 17:01:01 
    3
作者:有本史记在机箱上 回复日期:2006-3-16 17:04:03 
    (章武)三年(223年)夏四月,先主殂于永安宮。五月,後主襲位於成都,時年十七。《三國志後主傳》
  
  阿斗即位时17岁,陈寿估计不会记错阿斗的年龄吧。。。可以推算阿斗出生于建安十一年(206年),这时刘备已经去了在新野,可笑“阿斗故事”中阿斗却出生于徐州的小沛,还被卖到汉中。估计鱼豢吃错药了。抽了。。
  
作者:歌痕 回复日期:2006-3-16 17:17:09 
    仔细研究上面的史料就会发现,建安五年时,刘备丢了个儿子,不是甘夫人生的刘禅,而是“嫡室”生的长子。我个人认为,后来张鲁送回来的就是这个长子,因为已时隔十多年,刘备难以相认(当时又没有“亲子鉴定”的技术),也无法相认(刘禅名位已定,突然多个长子反而对国家不利),但也不好弃之不理(万一真是自己的儿子呢)。所以我认为刘备做了冷处理,一方面接纳并感谢张鲁给自己送回了儿子,另一方面又不在国中宣扬此事,只不过给长子买田建宅让他过富家翁生活罢了。而后来降曹的张鲁给魏国带去的消息则是刘备的长子是他送回去的,所以魏国的史料才会把后来继位的刘禅和长子混为一谈。
  当然,在没有其他旁证的情况下,以上只是“假说”而已,我研究的结果是《魏略》里的“阿斗故事”绝非“妄说”那么简单,裴松之读书还欠细致欠思考。另外,长子应该叫“刘升之”,至于为什么,诸位有兴趣的话自己先去查书,实在查不出不妨再来问我。
作者:歌痕 回复日期:2006-3-16 17:20:17 
    “机箱上”,慢点“抽”,别那么武断,静心再琢磨琢磨。
作者:magda 回复日期:2006-3-16 17:42:52 
    就算是病句可是人人都看的懂,这里又不是小学语文课堂
  佩服下楼主的想象力...衙役...富家翁...
作者:有本史记在机箱上 回复日期:2006-3-16 17:47:58 
    LZ的历史是“琢磨琢磨”出来的。。PF
作者:歌痕 回复日期:2006-3-16 17:51:03 
    哈哈,承蒙夸奖。不过我的想象力都是建立在史料之上的,用以连接史料间的空白,想象力哪里出了错,不妨指出。
作者:有本史记在机箱上 回复日期:2006-3-16 18:11:18 
    LZ说“建安五年时,刘备丢了个儿子”,莫名其妙,真不知道建立在史料之上的?
  
  查了下史书,建安五年,刘备是2次丢了“妻子”(妻与子),但2次又很快又找回来了,“復得妻子”。这难道就是LZ所谓
  “想象力都是建立在史料之上”?至于此时刘备的儿子是谁?我看在没有史料的情况下,没有必要“琢磨”出来吧。
  
  在LZ的眼中,衙役,败军之将(张鲁)的话,都是信史的传播者和记录者。更不用说历史学家鱼豢了。
作者:歌痕 回复日期:2006-3-16 18:20:15 
    “先主复得妻子,从曹公还许”。
  “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先主败绩,曹公尽收其众,虏先主妻子,并禽关羽以归”。
  哪个史料在先?哪个史料在后?你就是这样读书的吗?
  “建安五年,刘备是2次丢了妻子(妻与子)”,你这又是哪看来的?我欢迎置疑,但也请认真些,别信口开河。
作者:歌痕 回复日期:2006-3-16 18:24:51 
    你也不想想,建安五年丢的儿子如果马上又找回来了,后来咋会轮到“阿斗”继位呢?走马观花地看书,又能看出啥名堂呢?
作者:歌痕 回复日期:2006-3-16 18:37:15 
    208年曹操攻下荆州后,樊城就属于魏国,刘备集团再也没有染指了,曾经侍奉过刘备和诸葛亮的樊城衙役,他们口述的史实,魏人鱼豢接触得到,而蜀人陈寿接触不到,所以关于荆州往事的记载,《魏略》比《三国志》更可靠些,能理解吗?这些史实亲历者的口述,为何就不可以成为信史的基础?
作者:有本史记在机箱上 回复日期:2006-3-16 20:22:13 
    嗯,刘备是把一个儿子丢了,但LZ说“阿斗故事”是丢失的一个儿子的故事,也从另一方面说明历史学家鱼豢的记载有着不可原谅的失实(LZ可以琢磨这个后来张鲁送回来的儿子被当作“富家翁”养起来,别人也可以猜测是鱼豢(魏)贬低敌国(蜀)君主的出身,而假造的历史)。
  
  《三国志刘备传》:建安元年……下邳守將曹豹反,閒迎布。布虜先主妻子……先主求和於呂布,布还其妻子。……布遣高順……復虜先主妻子送布。曹公自出東征助先主圍布於下邳,生禽布。先主復得妻子。……五年,曹公東征先主,先主敗績。曹公盡收其眾,虜先主妻子,并禽關羽以歸。
  
  建安元年至五年,刘备三丧其妻子,在兵荒马乱中,刘备那个年幼的儿子(不是阿斗)具体有什么样的经历,没有可信的记载,我不敢琢磨着他被卖,又娶妻生子。
作者:language 回复日期:2006-3-16 20:57:10 
    3
作者:七瓣丁香 回复日期:2006-3-18 10:52:12 
     TOO 凌云雕龙
  --
     
     旭日盈窗 格格孔明诸个亮
     
     幽香满院 郁郁畹华每兰芳
     
    --
   记忆原来的对子不是这样的,应该是 : 竹格孔明诸葛亮。
  后来据说一直没有人对上,就有近来好事者给变通了。
  好象还有一个联对是: 提锡壶,游西湖,锡壶掉西湖,惜锡壶乎?
   这些东西记的是上初中时候在什么杂志上看的,现在想来就记住这些了。上面那个什么 锡壶 的是说苏东坡没有对上来的,自己脑袋中乱七八糟想了这么些,很久以前看的了,也许有什么出入就不知道了。
作者:歌痕 回复日期:2006-3-19 20:31:20 
    “鱼豢的记载有着不可原谅的失实”,这未免太苛求古人了。鱼豢把张鲁单方面的说法载入《魏略》,造成“阿斗故事”一定程度上的失实,但他又看不到蜀国的资料,也没法找刘备核对,限于当时条件,应该是可以原谅的。
  《魏略》是鱼豢的私史,并非官修史籍,鱼豢是有学术良知的知名学者,“猜测鱼豢贬低敌国君主的出身而假造历史”纯属无稽之谈。
作者:歌痕 回复日期:2006-3-21 18:55:13 
    我仔细读过《三国志》和残本《魏略》,个人认为,《魏略》的史学价值绝不在《三国志》之下,尤其是对“荆州往事”的记载,详尽度和可靠度都在《三国志》之上。
作者:惊艳十八枪 回复日期:2006-3-22 20:20:51 
    楼主应该去做侦探,在网上发文太屈才了,:)
作者:champaign 回复日期:2006-3-22 21:36:53 
    探讨一下,众皆散去,就说明当时知道刘备与诸葛亮会面的不止一人,当然不一定知道,他们说了什么
  在蜀汉也应该会流传这件事,陈寿有机会知道
  况且,三国志成书晚于魏略,陈寿必也知道书中的这些部分
  为什么没有采信呢?
  所以楼主的推论难以确定
  至于
  -----------------------------------------------------------
  鱼豢的记载有着不可原谅的失实”,这未免太苛求古人了。鱼豢把张鲁单方面的说法载入《魏略》,造成“阿斗故事”一定程度上的失实,但他又看不到蜀国的资料,也没法找刘备核对,限于当时条件,应该是可以原谅的。
  -----------------------------------------------------------
  这应当是写史书人的问题。魏不会连刘禅的年龄都不知道吧,那还打什么仗阿?
  
  
作者:中年悍妇 回复日期:2006-3-22 23:01:50 
      刘封是刘备的亲子,是不是应该比刘禅要大一点?这个家伙给自己的儿子叫刘封、刘禅,真是“司马昭之心”啊。
作者:pinkeye 回复日期:2006-3-22 23:21:15 
    嗯,楼主有道理。
作者:dgabriel 回复日期:2006-3-22 23:27:36 
    
  
  作者:中年悍妇 回复日期:2006-3-22 23:01:50 
  
      刘封是刘备的亲子,是不是应该比刘禅要大一点?这个家伙给自己的儿子叫刘封、刘禅,真是“司马昭之心”啊。
  ----------------------------------------------------------
  封本寇氏子,关备何事。
作者:中年悍妇 回复日期:2006-3-23 07:27:48 
     三国志写的就一定可信?刘封这个名字是刘备起的就行了。
作者:南窗寄傲生 回复日期:2006-3-23 09:49:13 
    刘禅的“禅”倒未必就是隐喻“禅让”。。他字公嗣,“禅”和“嗣”在字义上有联系吧。
  古人给儿子取名希望继承家业,往往用“绍”、“继”、“承”等字,“禅”和“嗣”意思也差不多。
作者:淘气小公主 回复日期:2006-3-23 10:34:06 
    原来如此啊


作者:subwolf 回复日期:2006-3-23 14:57:40 
    可把刘备惹火了,把帽子往地上一摔,骂到:“有你这么说话的吗?我不过编帽子解闷而已”。
  ------------------------
  如果真的发火,就不会有“我不过编帽子解闷而已”这句解释。这句解释表明刘备当时并不生气,而是觉得略略理屈,做了一个小小的辩解。
  此外,如果有个小小的衙役告诉你这么大一件事情,作为一个合格的史官,你是应该立即相信呢?还是寻求其它旁证佐证?
  作为生活在魏国的人,他周围的环境本来就相对仇视蜀国,而且对蜀国的消息相对闭塞,所提他自然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其记录的可信度和公正性。
  刘备三顾的可信度我以为相当高。因为诸葛第一次北伐的时候,上出师表,提到此事。此时老臣还有不少人在世,他不可能当众撒谎,不怕穿帮。就算当庭无人敢反驳他,知情人也会事后议论,那么类似的流言应该首先流传在蜀汉大臣之间,而不是首先流到魏国。
  刘备三顾的疑惑只集中在一点,就是刘备为什么要三次拜访一个不出名的诸葛亮?不过这一点是存疑,而非因此就断定三顾是假的-就像有人存疑夏是否存在,这很自然。但是因为有存疑,就断然说夏肯定不存在,这就很不对了
作者:乌龙茶壶 回复日期:2006-3-23 15:35:04 
    岂不糟糕!于是就向阿斗编造出一套“三顾茅庐”的故事来,说明你爸爸对我是如何尊重。可见诸葛亮为了争取北伐胜利,后方又不出乱子,只好对阿斗编造出一些假话。
  =============
  诸葛亮会这么做吗?
  
  
作者:乌龙茶壶 回复日期:2006-3-23 15:37:09 
    建安五年时,刘备丢了个儿子,不是甘夫人生的刘禅,而是“嫡室”生的长子。我个人认为,后来张鲁送回来的就是这个长子,因为已时隔十多年,刘备难以相认(当时又没有“亲子鉴定”的技术),也无法相认(刘禅名位已定,突然多个长子反而对国家不利),但也不好弃之不理(万一真是自己的儿子呢)。所以我认为刘备做了冷处理,一方面接纳并感谢张鲁给自己送回了儿子,另一方面又不在国中宣扬此事,只不过给长子买田建宅让他过富家翁生活罢了。而后来降曹的张鲁给魏国带去的消息则是刘备的长子是他送回去的,所以魏国的史料才会把后来继位的刘禅和长子混为一谈。
  ================
  这段的想象力相当不错,小说家可以拿去参考。
  
作者:乌龙茶壶 回复日期:2006-3-23 15:40:43 
    作者:南窗寄傲生 回复日期:2006-3-23 09:49:13 
    刘禅的“禅”倒未必就是隐喻“禅让”。。他字公嗣,“禅”和“嗣”在字义上有联系吧。
    古人给儿子取名希望继承家业,往往用“绍”、“继”、“承”等字,“禅”和“嗣”意思也差不多。
  =====================
  哈哈 他的大哥叫刘封,封禅啊,还要想别的意思?
  既然刘备到荆州后要了个义子,可以肯定当时他身边没有儿子,楼主猜测张鲁送子的可能性蛮大的。
作者:汴梁牛二 回复日期:2006-3-23 17:02:37 
    楼主这就是典型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了。现代无数翻案文章,就是这样炮制出来的。
  
  我觉得,首先诸葛亮是法家信徒,很难想像会采用这样的欺诈手段来震慑刘禅。楼主曲解“三顾”的真实意思也很难说的通,出师表里面的“三顾”之意本来很明了,何以要造出那么多曲折来重新解释呢?用“奥卡姆剃刀”来判断一下,楼主明显不占理。
  
  其次,《三国志》是正史,《魏略》是私史或者说是野史;孰轻孰重一望可知。《三国志》历来被认为记录准确,公正严谨;能够做到不避嫌,不逢迎。陈寿和诸葛亮的联系并不良好,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没有必要也不会为诸葛亮美饰。所以显然《三国志》的记载应该被采信。
  
  一般人写翻案,多半是找些正史语焉不详或者有漏洞的地方,广收野史的记录而成。楼主居然在正史记录如此明确,且有当事人文献对照的地方也写翻案,这个勇气确实不小。不过还是劝一句,那些所谓的学者的惊人之语,不听也罢。
作者:dgabriel 回复日期:2006-3-23 17:16:46 
    
  作者:中年悍妇 回复日期:2006-3-23 07:27:48 
  
     三国志写的就一定可信?刘封这个名字是刘备起的就行了。
  -------------------------------------------------------
  可是这名字就不是刘备起的。三国志写的不可信?那就没刘封了。
作者:歌痕 回复日期:2006-3-23 20:08:02 
    TO“champaign”:
  “三国志成书晚于魏略,陈寿必也知道书中的这些部分”,我可以负责地说,陈寿写《三国志》时一定没看过《魏略》,你只要把裴注《三国志》时所引的《魏略》文字仔细读读就能明白。陈寿的主要参考书是官史《魏书》而不是私史《魏略》。
  “魏不会连刘禅的年龄都不知道吧”,这质问有理。但诸葛亮首次北伐时,魏明帝曹叡“露布天下”:“亮外慕立孤之名,而内贪专擅之实,刘升之兄弟守空城而己”(《三国志-魏明帝传》注引《魏略》)。刘禅字公嗣,他两个弟弟也没有字“升之”的,要知道,这可是“露布天下”呀,不存在《魏略》误记的可能性吧。我觉得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张鲁送回的“长子”叫“刘升之”,魏国不清楚刘备对“刘升之”的“冷处理”,把继位的刘禅当作刘升之了。所以连魏国官方对刘禅的情况都那么不了解,那么鱼豢的“阿斗故事”又何必责之过苛呢。
作者:歌痕 回复日期:2006-3-23 20:39:22 
    TO“subwolf”:
  投毦而答曰:“是何言与!我聊以忘忧耳”。
  如果刘备没生气,那就该是“敛手而谢曰”而非“投毦而答曰”,“投毦”是礼貌的做法吗?“是何言与”,意即“你说的是什么话”,这是客气话吗?
  句尾的“耳”字也很有意思,崔琰曾因“事佳耳”获罪,曹操的解释是“谚言‘生女耳’,‘耳’非佳语”,意思是说当时平常人生了男孩习惯说“生男也”,而生了女孩不开心才说“生女耳”,所以句尾用“耳”常表示轻蔑(详见《三国志-崔琰传》)。由此可见刘备的“我聊以忘忧耳”也不是啥好话,言下之意就是“你个小小田官懂个屁”。由此可知刘备“真的发火”了。
  “因此就断定三顾是假的”,这个我不知何意,我的文章您仔细看了吗?我哪里说了“三顾草庐”是假的?
作者:歌痕 回复日期:2006-3-23 20:51:45 
    “很难想像会采用这样的欺诈手段来震慑刘禅。楼主曲解“三顾”的真实意思也很难说的通”,
  ………………………………………………………………………………
  “牛二”先生,我哪里说了诸葛亮用了“欺诈手段”?哪里曲解了“三顾”?您仔细看了我的文章吗?
作者:汴梁牛二 回复日期:2006-3-23 22:19:39 
    “欺诈手段”指的楼主引的史教授的大论,虽然楼主不表对此的评论(看来楼主也认为这位史教授的段子过于离奇),但拿出来为自己的观点造势的意思还是看得出来的。
  
  三顾茅庐,明明史书写的是“凡三往,乃见”,楼主偏要编出一套“防秋”的故事,搞成三次见面,难道不是曲解? 其实我说楼主曲解都是不准确的,楼主根本是用演义小说的精神信口开河而已。
  
  观楼主的几篇文章,往往以假设开头,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精神演绎。中间好像引用很多资料,其实枝蔓横生,只是起到迷人耳目的左右而已。因为楼主心中早已计议已定,所引资料自然每每以失之毫厘开始,以谬之千里结束。最后终于达到楼主别开生面的目的。
  
  就以这篇文章为例,楼主引裴松之的文“虽闻见异辞,各生彼此,然乖背至是,亦良为可怪”,有意给读者造成裴松之对两种说法的矛盾感到无法取舍的印象,从而在立论上先站稳马步。然而,楼主有意略掉前面一句“臣松之以为亮表云‘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则非亮先诣备,明矣”,就是说裴松之明确的认为是《魏略》的记载是不正确的。楼主不会没有看到这一点,只不过如果这一点道出,楼主就没有了烟雾弹。可以看见,楼主就是用这种态度和手段来一点点积小错为大误,最后达到哗众取宠的目的的。
作者:歌痕 回复日期:2006-3-23 22:25:19 
    再帖一次吧:
  三顾茅庐是刘备去三次,第三次才见到孔明,第一次与第二次都没看到人,不是三次每次都见到人。
  …………………………………………………………………………
  既是三“顾”,那就表明三次都见到了,“顾”是一定含有“见面”的意思的,不过你不懂甲骨文,和你一下也解释不清。
  简单说吧,“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如果没见面,何以刘备得入草庐“之中”?如果是“第三次才见到孔明”,诸葛亮何来“势不可却”之说?
作者:歌痕 回复日期:2006-3-23 22:33:16 
    “但拿出来为自己的观点造势的意思还是看得出来的”。
  …………………………………………………………
  你真的看出来了?那我在“躬耕地”之辨里帖的那两篇不同意见的文章也是“造势”?
  
  “历来的史学界大都认为《魏略》和《九州春秋》中的记载不可信”,
  …………………………………………
  我文章里的这句话你看见了吗?有了这句话我为何还要把“裴松之明确的认为是《魏略》的记载是不正确的”加进去?还“烟雾弹”,哎……
作者:歌痕 回复日期:2006-3-23 22:42:35 
    批评我是愿意接受的,只要批评得有理。但批评之前拜托至少把我的文章仔细(!)看一遍,这个要求不过分吧?
作者:凌云雕龙 回复日期:2006-3-24 08:02:16 
    转贴
  
  
  《史料研析──《魏略》可信度评估》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35162.shtml
  
  (前略)
  
    四、「三顾茅庐」与「孔明见刘备」
   
    野史经常与正史有不同的记载,道听涂说常有惊人之语。
   
    提到孔明「北行见备」,表示地理上孔明由南向北,樊城的南方为襄阳,《魏略》岂不暗示孔明躬耕或隐居于襄阳?所以才能向北渡河至樊城,但孔明躬耕于隆中,分明「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应该改写为「东行」比较好?因此《魏略》方向感有所错误。
   
    (一)方向感
   
    以下按比例绘制,假设河宽一里,隆中与襄阳相距二十里。
   
                            樊城
   
    ==========================汉水====
   
     隆中<─      二十里       -> 襄阳
   
    按隆中在襄阳以西二十里,樊城与襄阳仅隔汉水,除非汉水河宽超过二十里以上,否则由隆中到樊城,看看是北行还是东行。
   
    (二)征兵收粮
   
    所谓建议刘备向刘表落藉录众,这也是不可能的事,根本上就是「客犯主权」的僭位行为。因为刘表才是荆州的统治者,就算向刘表进言,举凡登记荆州户口、管理荆州游民、征集荆州兵卒及使荆州收租纳税等,都得全归荆州牧刘表才行。从此就可看出《魏略》的不合理,因为刘备不可能向刘表「建议」录用荆州民兵给刘备,「(刘)备从其计,故众遂强」,当着荆州领导而巧取豪夺荆州兵民。荆州有士族、豪族等地方势力,征兵课税再怎么轮也不会给刘备,客人焉有明抢主人兵民的道理(背后暗夺也就算了,居然当面对刘表明抢?)
   
    以刘备录户取兵,等同于刘备掌握荆州户藉,而且借此户政资料征兵(甚至要求户民缴税等)。不管范围是全荆州还是荆州部分,这种喧宾夺主,当然是「向虎狼拔牙」。此不同于刘表给兵,因为给兵只是定数,一但刘备掌握户政,可源源不绝征兵收粮。
   
    若以现在为例,就是在城市中严打没有居留证的流动户口,现代顶多劳动服务,挖挖河道或缴罚款便可离开,但按《魏略》,则是黑户游民被抓到要充军,而且不是在荆州刺史下当荆州兵,而是变成刘备私人部曲。如果有朝阳城管当着北京市长的面,要求查辑外省黑户,而且声明缴获不归北京而供朝阳城管使用,这个城管有没有喧宾夺主之嫌,而且北京市长还会欣然同意,自动放弃户藉管理权力等。《魏略》的说法,好比有人向兖州牧曹操「建议」:「加强对兖州黑户查缉,就地没收财产及征兵入伍。」而且财货及兵民均不缴给曹操,这种与虎谋皮,恐怕只有《魏略》才说得出来。
  
  (后删)
  
  
  --
   
   旭日盈窗 格格孔明诸个亮
   
   幽香满院 郁郁畹华每兰芳
   
  --
作者:南窗寄傲生 回复日期:2006-3-24 12:37:01 
    作者:汴梁牛二 回复日期:2006-3-23 22:19:39
  因为楼主心中早已计议已定……
  ======================================
  这句点中七寸。。
  所以楼主于论证不利的史料,往往视而不见。
  论证的目的是为了尽可能接近历史,而非故作翻案,露才扬己。
   
作者:南窗寄傲生 回复日期:2006-3-24 13:09:48 
    作者:歌痕 回复日期:2006-3-23 20:39:22 
    TO“subwolf”:
    投毦而答曰:“是何言与!我聊以忘忧耳”。
    如果刘备没生气,那就该是“敛手而谢曰”而非“投毦而答曰”,“投毦”是礼貌的做法吗?“是何言与”,意即“你说的是什么话”,这是客气话吗?
    句尾的“耳”字也很有意思,崔琰曾因“事佳耳”获罪,曹操的解释是“谚言‘生女耳’,‘耳’非佳语”,意思是说当时平常人生了男孩习惯说“生男也”,而生了女孩不开心才说“生女耳”,所以句尾用“耳”常表示轻蔑(详见《三国志-崔琰传》)。由此可见刘备的“我聊以忘忧耳”也不是啥好话,言下之意就是“你个小小田官懂个屁”。由此可知刘备“真的发火”了。
  ============================================================
  姑且不论《魏略》这段话的真实性与否,但楼主对此处文义的理解实在有点。。(我拿不准是楼主没理解透文义还是下意识地曲解)
  
  《魏略》说得很清楚,见面之初,刘备对诸葛亮并不在意,所谓“以诸生意待之”。鱼豢归纳的原因有二:“(刘)备与(诸葛亮)亮非旧”,又“以其年少”。
  
  “(刘)备性好结毦,时適有人以髦牛尾与备者,备因手自结之。”诸葛亮此时进言道:“明将军当复有远志,但结毦而已邪!”这句话含有规劝批评之意。
  
  刘备的反应是什么?楼主认为是生气、发火。但从文中看呢:
  
  “备知亮非常人也,乃投毦而答曰:“是何言与!我聊以忘忧耳。”
  
  文字的逻辑关系很清楚,刘备“乃投毦而答”的原因是他从诸葛亮的进言中看出“亮非常人也”。不知道为什么楼主对这前一句话的意思避而不谈?
  
  刘备的动作和回答能按楼主那么解释么?
  “投毦而答”其实是指刘备立即丢下手中髦牛尾(证明他意识到自己先前这样作的确与身份不妥当),而刘备的回话翻译一下,大致就说:“(你瞧)这话是怎么说的,我只不过聊且拿它解闷罢了”,明显是一句给自己打圆场,找台阶的话。这句话是写得很生动的,刘备尴尬的神情、回话,千载下都历历可感,楼主怎么把它理解成那个样子了?
  
  先入为主害死人。。:)
作者:歌痕 回复日期:2006-3-24 19:13:22 
    TO“凌云”:
  诸葛亮为何“北行见备”,我文章里有解释,自己去看。您的大作已拜读,非常佩服,那么错漏百出不知所云的帖子,您都敢帖出来。
  刘表和刘备的关系,帖些史料自己慢慢看:
  “表自郊迎,以上宾礼待之,益其兵,使屯新野”。
  “表病,上备领荆州刺史”。
  “表病笃,讬国於备,顾谓曰:‘我兒不才,而诸将并零落,我死之后,卿便摄荆州’”
  “或劝备宜从表言,备曰:‘此人待我厚,今从其言,人必以我为薄,所不忍也’”
  “或劝备劫将琮及荆州吏士径南到江陵,备答曰:‘刘荆州临亡讬我以孤遗,背信自济,吾所不为,死何面目以见刘荆州乎’”!
  多看几遍,看明白了,我们才有讨论的基础。别只看到个“表疑其心,阴御之”就认为二刘是勾心斗角的关系,连荆州都要让,还会在乎本就在荆州户籍外的一些“游户”?
作者:歌痕 回复日期:2006-3-24 19:43:51 
    TO“南窗”:
  咱们一句一句来,看看是谁“没理解透文义还是下意识地曲解”。
  1)“众宾皆去,而亮独留,备亦不问其所欲言”。
  诸葛亮独自留下来,刘备不会不知道诸葛亮有话想说吧?但却爱理不理,自顾自“结毦”,把诸葛亮晾一边,这是礼貌的做法吗?刘备并不高兴诸葛亮留下来,您看不出?
  2)亮乃进曰:“明将军当复有远志,但结毦而已邪”?
  您认为“这句话含有规劝批评之意”,不错,但明明还有讽刺调侃之意,您看不出?“明将军”只会“结毦”?这还讽刺得不轻呢。
  3)备乃投毦而答曰:“是何言与!我聊以忘忧耳”。
  如果只是放下帽子,那叫“释毦”,既然动作是“投毦”,那就表明刘备说话时的动作不客气,和人说话时“投毦”,还不算发脾气?“是何言与”,你说的是什么话?这还不算骂人?“耳”非佳语,曹操如是说。
  先是刘备不理人,接着诸葛亮来讽刺调侃,然后刘备“投毦”“是何言与”,句尾还加个“耳”,还不算发火?只不过是有一定限度的发火罢了。
  有不同意见很正常,但因为意见的不同,就“心中早已计议已定”,认为别人是在“故作翻案,露才扬己”,那么的确,“先入为主害死人”。
作者:歌痕 回复日期:2006-3-24 19:47:12 
    必须说明的是,该衙役叙述的史料大体史实是可信的,但他也加入了一些自己错误的判断,例如说刘备是因为诸葛亮“年少”而又“非旧”才不答理他的,这明显只是旁人的揣度,并不可靠;再例如“备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礼之”,樊城的衙役只知道“樊城初会”事件,并不了解后来发生在南阳卧龙岗的“三顾草庐”,他想当然地认为是“樊城初会”造就了君臣遇合,并因此影响了鱼豢和司马彪的记载,所以才使得史书中的“樊城初会”看起来竟然和当事人诸葛亮的自叙相“对立”。
  以上是我文章中的一段,如果能看明白,就不会说“刘备‘乃投毦而答’的原因是他从诸葛亮的进言中看出‘亮非常人也’”之类话。希望您能看明白。
作者:南窗寄傲生 回复日期:2006-3-24 20:20:31 
    TO“南窗”:
    咱们一句一句来,看看是谁“没理解透文义还是下意识地曲解”。
    1)“众宾皆去,而亮独留,备亦不问其所欲言”。
    诸葛亮独自留下来,刘备不会不知道诸葛亮有话想说吧?但却爱理不理,自顾自“结毦”,把诸葛亮晾一边,这是礼貌的做法吗?刘备并不高兴诸葛亮留下来,您看不出?
    2)亮乃进曰:“明将军当复有远志,但结毦而已邪”?
    您认为“这句话含有规劝批评之意”,不错,但明明还有讽刺调侃之意,您看不出?“明将军”只会“结毦”?这还讽刺得不轻呢。
    3)备乃投毦而答曰:“是何言与!我聊以忘忧耳”。
    如果只是放下帽子,那叫“释毦”,既然动作是“投毦”,那就表明刘备说话时的动作不客气,和人说话时“投毦”,还不算发脾气?“是何言与”,你说的是什么话?这还不算骂人?“耳”非佳语,曹操如是说。
    先是刘备不理人,接着诸葛亮来讽刺调侃,然后刘备“投毦”“是何言与”,句尾还加个“耳”,还不算发火?只不过是有一定限度的发火罢了。
    有不同意见很正常,但因为意见的不同,就“心中早已计议已定”,认为别人是在“故作翻案,露才扬己”,那么的确,“先入为主害死人”。
  =====================================================
  你对上面“1)”的理解和我没什么不同,当时刘备的确“把诸葛亮晾一边”
  
  至于“2)”,是不是有“讽刺调侃”问题不大(说有也可以),总之大方面是批评规谏刘备。这点和楼主意见也一致。
  
  但你上面引“3)”时候怎么又把前半截话给省去了?
  “备知亮非常人也,乃投毦而答曰”
  这前后句是有逻辑联系的,楼主怎么回避了呢?
  你说“知亮非常人”是肯定诸葛亮性的话,还是贬低诸葛亮的话?知道他“非常人”却要破口大骂,如果诸葛亮是个“凡人”反倒会被刘备尊敬么?
  没这么奇怪的逻辑吧。
  至于“是何言与!我聊以忘忧耳”这句话的意思,我实在读不出有什么发火的意思(也和后文的文义接不上),可以请其他人分析下这个句子,疑义与析吧。
作者:歌痕 回复日期:2006-3-24 22:13:31 
    “南窗”先生,我引了我文章中的一段话,但可惜您根本没仔细去看。好吧,那我就再详细阐述一下自己的看法。
  我相信该衙役的眼和耳(“樊城初会”是否来源于衙役的追叙暂且不论),因为在这事上他没必要撒谎,但我不太相信该衙役的脑子,很简单,他只是个不入流的小人物,对于刘备之类大人物的想法用他的脑袋去揣度,格格不入。换言之,“樊城初会”关于刘备言和行的记载,我相信,但关于刘备心理活动的记载,我不信!因为那不可能是衙役询问了刘备而得出的结果,只可能是该衙役自己的揣度。所以不单“备知亮非常人也”我不信,而且前面的“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我也不信,后面的“备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礼之”我也不信。因为这些都是关于刘备心理活动的记载,从衙役嘴里说出来,可信度不是该大打折扣吗?
  如果您仔细看了我的文章,就不会说啥“文字的逻辑关系很清楚,刘备‘乃投毦而答’的原因是他从诸葛亮的进言中看出‘亮非常人也’”,这只是衙役自己的逻辑,而不是刘备的逻辑,您看明白了吗?
作者:歌痕 回复日期:2006-3-24 22:22:48 
    打个比方吧,我去井冈山采访,有位当地的老人还记得毛泽东和彭德怀的一些往事。他追叙毛泽东和彭德怀当年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可信度当然极高,因为他也是历史的见证者。但他如果要说毛泽东是这么想的然后这么做了,我可能也会记下,但却不会太相信了,很简单,毛泽东的想法,不是他能揣度得了的。
作者:清韵流香 回复日期:2006-3-25 03:46:24 
    其实刚看开头时候,还有些话挺想质问楼主的;之后,看了楼主的论据,便只有点头称是的份了。
作者:华梦如忆 回复日期:2006-3-25 06:52:49 
    呵呵,天涯里高人真不少,三国玩的这么透的,少见。
作者:令狐的粉丝 回复日期:2006-3-25 17:16:22 
    楼主真是高人!
  对三顾茅庐的事实真象分析的合情合理,相信是历史的原貌.
  正象楼主提出的疑问一样,假如仅凭别人的推荐就屈尊降贵的隆重相请而不加考察的话,如果请到的是有真材实学的济世之才真是刘备他上辈子烧了高香修来的.反之,请到的是赵括一样的人,将如何实现他恢复汉室江山的壮志?岂不让人笑掉大牙.像这种撞大运的事,真悬,我都替他冒冷汗.
  感谢楼主的辛勤劳动,顶一下以示敬意!
  顶!
  顶!
  顶!!!
作者:修竹一世 回复日期:2006-3-25 18:08:54 
    工
作者:duckey2118 回复日期:2006-3-25 20:11:08 
    三顾茅庐怎么扯到刘备的儿子上去了,
  不过楼主的说法很有道理。
  三国志过于简略,不过也有他的道理,这样的小事,虽然引起后人争议但是并不是太重要。
作者:乌龙茶壶 回复日期:2006-3-26 12:16:16 
    “魏不会连刘禅的年龄都不知道吧”,这质问有理。但诸葛亮首次北伐时,魏明帝曹叡“露布天下”:“亮外慕立孤之名,而内贪专擅之实,刘升之兄弟守空城而己”(《三国志-魏明帝传》注引《魏略》)。刘禅字公嗣,他两个弟弟也没有字“升之”的,要知道,这可是“露布天下”呀,不存在《魏略》误记的可能性吧。我觉得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张鲁送回的“长子”叫“刘升之”,魏国不清楚刘备对“刘升之”的“冷处理”,把继位的刘禅当作刘升之了。所以连魏国官方对刘禅的情况都那么不了解,那么鱼豢的“阿斗故事”又何必责之过苛呢。
  
  =================
  诸葛亮北伐时不知道刘禅还说的过去,投降之后还不知道有些说不过去了吧?
作者:dgabriel 回复日期:2006-3-26 13:03:16 
    楼主的假设全靠那个“衙役”了。
  看看明史对日本的记载:
  “日本故有王,其下称关白者最尊,时以山城州渠信长为之。偶出猎,遇一人卧树下,惊起冲突,执而诘之。自言为平秀吉,萨摩州人之奴,雄健跷捷,有口辩。信长悦之,令牧马,名曰木下人。后渐用事,为信长画策,夺并二十余州,遂为摄津镇守大将。有参谋阿奇支者,得罪信长,命秀吉统兵讨之。俄信长为其下明智所杀,秀吉方攻灭阿奇支,闻变,与部将行长等乘胜还兵诛之,威名益振。寻废信长三子,僭称关白,尽有其众,时为万历十四年。”
  简直就是一团浆糊,照理说明军和日本在朝鲜打了那么一仗,对日本的认识还是那么浮浅,可见敌国之史的准确度。
  
作者:歌痕 回复日期:2006-3-27 13:40:36 
    诸葛亮北伐时不知道刘禅还说的过去,投降之后还不知道有些说不过去了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禅投降之时,鱼豢已死,《魏略》已成书。
作者:乌龙茶壶 回复日期:2006-3-27 14:16:36 
    楼主比我仔细
作者:疑问重重 回复日期:2006-3-27 18:21:09 
    事实
作者:屐痕处处 回复日期:2006-10-9 01:54:50 
    是真的吗?有点晕……
作者:何叶 回复日期:2006-10-10 18:24:12 
    高人很多,不敢多言。
  
  只是我觉得“耳”算是一个中性词。
  
  “生女耳”翻译成现代话应该是“生了个女儿罢了”。
  
  “只增笑耳”--“只不过增添些笑料罢了”
  
  算不上是不好的话吧?
作者:满坐衣冠胜雪 回复日期:2006-10-11 22:32:12 
    曹操的解释是“谚言‘生女耳’,‘耳’非佳语”,可见“耳”在当时不能算是一个中性词,我支持楼主的看法。
作者:拟寻欢 回复日期:2006-11-16 16:24:37 
    倘若《魏略》讲的故事属实,那么知道刘备与诸葛亮初会这一事件的人应该有很多,为何最后只有鱼豢这一个大致同时代的人对此有记录?
作者:大头鱼鱼 回复日期:2006-11-16 16:55:15 
    不错,不错。
作者:旖生 回复日期:2006-11-16 17:43:57 
    不错,不错。
作者:瞧热闹来 回复日期:2006-11-16 21:00:16 
    誓死保卫江核心!打倒大脸帮!
作者:朱周毛 回复日期:2006-11-16 21:10:45 
    333333333333
作者:shomars 回复日期:2006-11-28 17:17:59 
    阁下口中这个衙役本来就出自推断!还有什么严谨可言。
  就算真有衙役其人,如果不是阁下所归之的一人而是多人。
  众口相传之下是否又会有偏差?“耳”,一语气助词耳,作为这些未必有多少文化基础的衙役,他们真的能知道而且记清楚这里面的含义吗?
作者:shomars 回复日期:2006-11-28 17:22:23 
    另外,耳作为一个中性助词,是否佳语完全在乎当时的说话语气。
  曹操本来性格多疑,再加上权势薰天,怀疑手下人不说自己好话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所谓他给出的解释似乎也不能作为什么证据吧?
作者:hoyufe 回复日期:2006-12-2 01:05:35 
    现在到底是不是真实的已经不重要了.三顾草庐无论真假都会存在于人们的心中...
作者:hoyufe 回复日期:2006-12-2 01:17:40 
    不要整天没事找事...
作者:hlbbbb 回复日期:2006-12-2 06:27:34 
    二零零六年十月十九
    
    《一本“畅销书”的炼成》是煮酒第一强力贴,生命力之顽强有目共睹,作为非历史题材帖子,能够挂在煮酒主版两个多月而不转版务,不被结扎、封贴,堪称奇迹。
    
    那么,热贴是怎么炼成的呢?号称打假第一人的歌痕和第二人的赫连勃勃大王又是何方神圣,又有何种法力呢?
    
    这些张嘴别人马甲,闭嘴别人造假的达人们,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呢?
    
    原来他们竟然都精通变身之术,以一当十,力敌千军。
    
    请look他们加过马赛克的IP,就能明白其中奥秘:
    
    
    1、赫连勃勃大王
    
    *02.93.3.88 赫连勃勃大王
    *02.93.3.88  帝国正斜阳
    *02.93.3.88  排开两股一跃而上
    *02.93.3.88  注水白丁
    *02.93.3.88  深圳大闲人
    *02.93.3.88 冬短夏长
    *02.93.3.88 升班黑马
    *02.93.3.88 看客8
    
    *1.144.203.166  一日双飞
    *1.144.203.166  又得一日闲
    *1.144.203.166  深圳堂吉诃德
    *1.144.203.166  偷得浮生几日闲
    *1.144.203.166  冬短夏长
    
    *1.144.203.166  赵大狗
    *1.144.203.166  我是SB吗
    *1.144.203.166  葱伴豆腐
    *1.144.203.166  证券反骨
    *1.144.203.166  fm1bf
    *1.144.203.166  陈歌
    *1.144.203.166  周武伐纣
    *1.144.203.166  懒虫早起
    *1.144.203.166  股东代码
    *1.144.203.166  行走之立方
    *1.144.203.166  馒头村村长
    *1.144.203.166  两耳不闻窗外事
    *1.144.203.166  馒头村的村长
    
    
    2、歌痕
    
    *18.21.100.85  歌痕1
    *18.21.100.85  政如飘风
    *18.21.100.85  惊艳十八枪
    *18.21.100.85  高若愚
    
    *18.21.103.219  过街明矾
    *18.21.103.219  煮酒之痛
    *18.21.103.219  明矾是个啥玩意
    *18.21.103.219  明矾和粪蛆的差异
    *18.21.103.219  赵客缦胡缨25
    *18.21.103.219  歌痕
    
    3、红粉佳人们(来自西部一个城市)
    *18.88.8.111  赫连依依
    *18.88.8.111  龙啸舞
    *18.88.8.111  超级笨笨猫
    *18.88.8.111  afu1573
    
    *18.88.2.165  天女维摩
    
    *22.209.119.31  笑傲江湖任盈盈
    *22.209.119.31  高若谷
    
    *18.88.11.1  句句珠玑
作者:皮火 回复日期:2006-12-2 10:05:44 
    作个标记
  看楼主继续掰,^_^
作者:霜菊断秋 回复日期:2006-12-2 11:59:26 
    问题的焦点还是在于各自相信的是谁的著作,无论正史还是野史,你相信就是史,不相信就是屎,所以《三国志》也好,《魏略》也好,不用再辩。要辩的反到是RP,谁能保证这些所谓的“史官”真正的能做到刚正不阿,谁能保证这些自传的名人不为自己贴金,所以“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信的”(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要确认最好的办法只有一个——时光隧道。辩有用吗???冷冷一笑!!
作者:jqhlbb 回复日期:2006-12-2 13:30:28 
    无耻,应该有个限度!--给“当年明月”和你的那些朋友们
    首先,恭喜阁下的帖子《明朝那些事儿》回复过万点击过百万,这是“煮酒”前所未有的盛事,只是不知这恭喜会不会让你脸红?
    刚开始注意你的帖子是在四月份,天天飘在“煮酒”首页,回复和点击出奇地高,于是进去看了看,感觉一般化,回复也十之八九没有技术含量,基本上属于为了回复而回复。当时就明白不过是自卖自夸而已,找一群朋友,注册多群马甲,再利用些高科技手段(例如“按键精灵”之类),这类闹剧很容易办。“煮酒”的一些红人们也干过,只不过人家都懂得适可而止,些许小无耻,大家可以容忍,相视一笑而已,毕竟天涯没有明文禁止这类炒作手段。
    不过随着回复和点击的火爆攀升,阁下的朋友们开始信心爆棚,有些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一会儿批评一下“赫连”,一会儿影射一下“萧让”,大有扫荡“煮酒”唯我独尊之势,这就让人有些讨厌了。我说你帖子的百万点击是靠“按键精灵”来的,你肯定不服气,那我就举个简单的例子吧,5.1那天和朋友出去玩,晚上2点多才回家,上“煮酒”一看,你的帖子照例在首页排头,因为睡不着,于是特意关注了一下,“煮酒”首页的其他帖子一小时内的点击平均增加为20左右,这非常正常,老混“煮酒”的人都应该知道,而阁下的帖子一小时内的点击增加为500-600,真让人瞠目结舌。要知道,在那一小时内你的帖子并没有一个新回复,而且你4月30日在帖子里还明白表示要出游三天,三天内不会更新,那么三更半夜每小时增加500-600的点击是哪来的?2号晚上也是玩到很晚回家,又关注了一下,还是相同的情况。若说这点击不是靠“按键精灵”来的,大概骗鬼鬼也不信吧?
    如果阁下的水平足够高,那么利用一些这样的手段我也可以睁只眼闭只眼,东西好,广告做得过分些我可以容忍。但那两晚仔细看了看阁下的小部分文章,差点没把我牙笑掉了:
  我实在忍俊不住了,无知不是你的错,但无知还要穷显摆就是你的错了。你这么写说明你根本不懂中国古代官员们的丧葬制度,官员们下葬,灵堂之外还都是要搭祭棚的,祭棚里都有“知宾”,负责接待、引导吊客,例如有高官贵戚来吊丧,是可以“插队”的,祭棚里会有死者的简介,“知宾”也会对每位吊客进行必要说明,所以即便会有和死者不熟悉的“撞门丧”,也不可能出现你描写的那种“幽默”发生。文章写轻松些可以理解,但不可以轻松到瞎掰的地步。
    
    以上仅仅只是你4月29和30日两天的文章里我找到的毛病,你的帖子里垃圾回复太多,我没耐性看全,不过由此及彼,你文章的总体水平也可知了。就这种文字,你和你的朋友们自吹自擂也就得了,还偏要在“煮酒”玩“劣币驱除良币”的勾当,不过自取其辱罢了。我和阁下素不相识,所言皆为公义,先贤有教:“立德、立功、立言”,中国历来的文化传统就是立德为先,立德之本,首在诚信,人无诚信,不知其可,文章写得再好,诚信有亏,也是不足道的,何况阁下的文章实在只是一般般。如果你能把文章外的功夫用到文章里来,那么我这个帖子本没有发布的必要。
    我知道我很傻,傻得象安徒生童话里那个大叫“他其实没穿衣服”的小孩,“煮酒”里的聪明人多着呢,事不关己,我何苦来趟这混水呢。不过没办法,鲁迅的书看多了,把自己看傻了。记得鲁迅临死前长叹:“中国要是有一百个象我这样的傻子,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了”,我非常希望,我能成为那“一百个傻子”中的一员。
  
  
  
作者:jqhlbb 回复日期:2006-12-2 13:31:26 
    作者:歌痕 提交日期:2006-5-19 06:45:00
  
    无耻,应该有个限度!--给“当年明月”和你的那些朋友们
  
  
  
  
  
  
  
  
  
  
  
  
  
  
  
  
  
  
  
  
  
  
  
  
  
  
  
  
  
  
  
  
  
  
  
  
  
  
  
  
  
  
  
  
  
  
  
  
  
  
  
  
  
  
  
  
  
  
  
  
  
  
  
  
  
  
  
  
  
  
  
  
作者:shomars 回复日期:2006-12-10 15:29:06 
    另外还有一句话让我感到可笑。
  阁下声称顾一定含有见到的意思,也许确实如此。
  可是所谓跟我们说不清楚是因为我们不懂得甲骨文,请问阁下是否学过历史呢?
  难道三国时代的历史乃至我们口口相传的三顾之说都是用甲骨文记叙的吗?
作者:满坐衣冠胜雷 回复日期:2008-11-15 5:22:09 
     国际莎士比亚戏剧节将于2008年11月31日开幕,开幕演出剧目为中国剧目:《赤壁》,由 满坐衣冠胜雪 先生 担任编剧,田沁鑫任导演。
    
    
    
    《赤壁》改编自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李尔王》,之所以写书之余,写这出戏,是因为满坐衣冠胜雪 先生自幼曾读梁实秋先生编译的《莎士比亚全集》,又兼喜爱汉末魏晋史,且能承担此光荣之国际任务,荣幸,故中国国家话剧院找到满坐衣冠胜雪 先生时,他答应了。后历经长达数月之构思、创作,故成此剧,满先生甚为欣慰。
    
    
    
    写这出戏时,马未都同志曾对满坐衣冠胜雪先生 说,歇了吧,写戏是很难的,且很艰苦。后来他认为,马未都是对的。确实很艰苦,也很难,之间的过程就不说了,写了一稿,改了三稿,无论如何,结果满坐衣冠胜雪 先生很满意。
    
    
    
    这出戏剧原本是英国的剧,经满坐衣冠胜雪 先生编剧,搬到了三国时代,原本是悲剧,经满坐衣冠胜雪 先生编剧,也还是悲剧,但有记者看过彩排,说是喜剧,也有人说是正剧,到底算何品种也就不说了,反正好看就行。
    
    
    
    该剧于11月31日在国家大剧院(就是俗称鸟蛋的那个)上演,有空就去瞅瞅,没空就算了,从外地赶过来之类的事情求您别干,满坐衣冠胜雪先生说他真担当不起,谢谢了。此外,也多谢各位一直以来的支持,再说一句,满坐衣冠胜雪 先生主要专攻,并将始终是写书,必定几十年如一日,尽力为大家继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