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富二代非洲打猎:你所不知的那些过年事儿 (组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23:06:14

 

 

你所不知的那些过年事儿2012-01-23 13:58:30 来源: 羊城晚报(广州) 



        ●
宋朝人春节放假,原则上大年初一前后各放三天

  ●
明朝宫里的妃子喜欢贴的门神是“绵羊引子”

  ●
对民国穷人来说,过年有五个难关

   
 宋朝:春节放假几天

  1、
一年有五个黄金周和至少六个小黄金周

  宋朝的节假日安排,有些跟今天一样,有些跟今天不一样。

  先说跟今天一样的地方。宋朝每到传统节日,比如春节啦、元宵节啦、端午节啦、中秋节啦,都会放几天假。另外,每年也都会有两个以上的黄金周。

  跟今天不一样的地方是,宋朝的黄金周比较多。

  你看我们现在,一年黄金周也就两个,一个春节,一个国庆节,各放假七天。即使碰上特殊安排,五一劳动节再放七天假,无非也就三个黄金周而已。而在宋朝,春节放假七天,冬至放假七天,寒食放假七天,元宵节放假七天,天庆节放假七天,竟然有五个黄金周。

  众所周知,元宵节就是正月十五。天庆节呢?其实这是宋真宗定下的节日。据说宋真宗在位时的某年某月某日,天上掉下一封信,信上写了一些话,大意是夸宋真宗这皇帝当得好,可以万寿无疆,宋真宗一高兴,就把那天定成“天庆节”,号召全体国民在那天集体放假,普天同庆。

  我们现在除了黄金周,还有一些放假时间比较短的小黄金周,像元宵节啦、端午节啦、五一节啦、中秋节啦,每个节日放假三天。宋朝的小黄金周更多,夏至放假三天,腊八放假三天,七月十五鬼节放假三天,九月九重阳节放假三天,二月二中和节又放假三天,到了皇帝他妈过生日那天,叫作“天圣节”,再放假三天。一年至少六个小黄金周。

  有一点我们比宋朝人幸福:我们每七天当中有两个休息日,叫作“周末”。宋朝人每十天当中才有一个休息日,叫作“旬休”。也就是说,宋朝人每工作九天,才能休息一天;而我们每工作七天,就能休息两天。

  2、
春节有时能放一个多月长假

  有一点我们比宋朝人痛苦:我们的春节假期比较短,而且安排得很不合理。

  因为我们正式放假那天是年三十,在异地工作的人赶回家过年的时间很急迫,所以已经有人大代表提议,把春节假期提前,提前三天或者提前四天,同时再延长一下放假时间,这样才能让广大在异地工作的公众过一个不迟到的年,一个不那么紧张、慌乱、急躁、愤怒的年。

  人家宋朝的春节假期是怎么安排的呢?宋朝人春节放假,原则上大年初一前后各放三天,也就是说,从腊月二十七抑或二十八开始放假,到正月初四开始上班,比我们现在合理得多吧?

  更爽的是,宋朝的春节假期特别长。咱们前面说过,宋朝春节也是七天假,似乎并不长,可是朋友们,宋朝的春节假期经常跟其他假期连在一块儿,这一连,就成了长假。

  比方说,宋太祖赵匡胤的爷爷是腊月初七死的,宋朝皇帝把这天定成节假日,前后放假三天,从腊月初六放到腊月初九。到了腊月初十,还没上班呢,宋仁宗他妈章献太后过生日,又放假三天。章献太后的生日刚过完,冬至又到了,放假七天。紧接着天庆节,又放假七天。然后春节到了,再放假七天。春节期间,皇后生了个小太子,皇帝一高兴,又给了三天假期。这三天假期刚过完,元宵节到了,再放假三天。你瞧,一个在宋朝上班的人,他的春节假期常常从腊月上旬就开始了,到正月中旬才告结束,满满当当一个多月。

  
明朝:皇宫怎样过年

  1、
每个嫔妃蒸十几锅馒头吃到正月十七

  老百姓过年,皇帝也要过年,老百姓过年很热闹,皇帝过年更热闹。我们以明朝为例,看看皇宫大内是怎样过年的。

  儿歌里唱过:“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蒸馒头。”指的是腊月二十四和二十五打扫房间,腊月二十六准备过年的食物。

  皇宫里比民间早一步,祭灶也就是腊月二十三之前就大扫除,过了祭灶就蒸馒头。民间蒸馒头蒸得很多,家家户户蒸十几锅,能吃到正月十五。宫里蒸馒头也蒸得不少,每个嫔妃蒸十几锅,能吃到正月十七。

  在我们想象中,皇帝和皇后以及那些妃子都是一家人,自然在一个锅里吃饭,其实不然。皇帝吃的是御厨房的饭,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皇太妃、太皇太妃和各级嫔妃吃的是内厨房的饭。御厨房只有一个,内厨房则有很多个,只要品级不低并且没有被打入冷宫的嫔妃,都有一个专属于她自己的厨房。

  当然,皇帝也可以不吃御厨房的饭,他可以自由选择,他喜欢某个妃子,可以天天吃那个妃子的厨房里的饭;如果宠幸某个太监,也可以天天让那个太监为他准备饭菜,御厨房往往成了摆设。但不管皇帝吃哪儿的饭,到了腊月二十四那天,御厨房都要蒸馒头,这是规矩。馒头蒸得多,皇帝未必吃,他可以赏给臣子,而得到赏赐的臣子会觉得很荣幸,把馒头恭恭敬敬地摆到正房里,外面罩一个黄色的包袱皮儿,每天对它三叩首,感谢皇恩浩荡。

  2、
谁吃到团年饺子里包的“金佛”竹牌,皇帝就赏谁一尊金佛

  过年少不了放鞭炮。民间放鞭炮有固定日期,腊八放一次,大年三十放一次,正月初一放一次。皇宫里放鞭炮没有固定日期,从腊月二十四那天开始,一直到春节后的正月十七,每天都放鞭炮。燃放地点一般都在乾清宫正殿前面那片空地上,白天放鞭炮,晚上放烟火,白天噼里啪啦,晚上火树银花,热闹之极。

  除了乾清宫,别的宫殿是不能随意燃放的,一是怕鞭炮声使那些已经怀孕的妃子受到惊吓,二是怕引起火灾。另外妃子们也不能随意观看焰火,只有到了正月十五晚上,她们才可以自由地聚集到乾清宫前尽情观赏,无需奉旨。

  过年也少不了吃饺子。民间包饺子往往往饺子里面放一两枚铜钱,谁吃到谁交好运。宫里包饺子花样更多,年三十晚上宫里聚餐,皇帝一家大团圆,饺子里面会包进去一些小竹牌儿,竹牌上刻着奖品的名称,一般都是金佛银凤玉如意什么的,要是哪个嫔妃或者皇子运气好,吃到的牌子上刻着“金佛”,皇帝就赏她(他)一尊金佛。

  3、
宫里怎样拜年

  最后说说宫里怎样拜年。太监之间都是小太监向大太监拜年,如果拜年的小太监没有差事,也就意味着他只能领到一点儿可怜的工资而没有任何外快,大太监就会给他红包作为补贴;如果拜年的小太监有差事,譬如负责某个内厨房的采购事务,那么他不但没有红包,还得给大太监送一笔年礼,不然大太监一不高兴,他下一年很可能丢掉他的差事。

  嫔妃之间拜年就很简单了,大伙集体向皇太后和皇后磕过头,就开始互相串门。嫔妃甲到嫔妃乙那里去拜年的时候,嫔妃乙很可能去向嫔妃丙拜年了,而嫔妃丙可能正找嫔妃丁拜年,彼此都扑一个空。不过她们不介意,因为每人宫里都有一本留言簿,访客在上面留句话,就等于把年拜过了。

  嫔妃拜年的这个规矩很文明,不涉及红包和年礼,皇帝见了很高兴,想把它推广开来,让官员们学学。官员们倒也学了:下级去上级那里拜年,上级不在,他们就在上级书房里那本留言簿上留言,不过留的不光是春节祝福,还有纹银若干两。

  
民国:旧历年与新历年之争

  1、
民国政府要把春节改到新历元旦

  话说民国成立以后,无论北方的北洋政府,还是南方的国民政府,都倾向于学习西方。比方说历法,西方人用公历,1月1日是新年;中国人用农历,正月初一是新年。民国政府废除农历,采用公历,要求全国人民按公历过年,换句话说,把春节改到了1月1日那天。至于正月初一,从此叫做“废历年”,又叫“旧历年”,不许再过了。

  我们中国人最喜欢守旧,两千多年以来都是在正月初一过大年,政府一纸命令就想改了老传统,哪有那么容易的事?所以老百姓都阳奉阴违,1月1日那天做做样子,或者干脆连样子都不做,照旧过他们的农历年。有个前清师爷出身的老学究,在北京
生活,1月1日那天,巡警上门问他:“今儿都春节了,你怎么不贴春联啊?”老学究说:“非贴不可吗?”巡警说:“这是上头规定的,非贴不可。”

  老学究就回屋写了一副春联,上联是“相应函达辞旧岁”,下联是“等因奉此过新年”,横批:“遵照办理。”很明显,他对官方规定的阳历春节是非常不满意的。

  也不是所有人都反对新政策,在上海和广州这两个城市,市民得风气之先,受西洋文化影响已久,很快就适应了阳历年。元月1日还没到,很多人就忙着办年货、贴春联,宛然一副新气象。讲时髦的朋友还去邮局买一批贺年片,分别给亲朋好友寄过去。收到贺年片的人自然也得回寄一张,邮局的生意一时兴旺起来。那时候的贺年片卖到半分大洋一张,按当时广州的物价,折合人民币5角不到,是很
便宜的。

  2、
互寄贺年片成时髦

  互寄贺年片的风气从上海、广州兴起,到民国二十年代时才普及到封闭守旧的北平。北京人讲实际,把贺年片变成了促进公共关系的一种手段,还总结出了寄送贺年片的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叫“攻势拜年期”,刚进入社会,想多认识几个人,凡是多少能套上一点儿交情的人,都给人家寄贺年片。

  第二个阶段叫“守势拜年期”,朋友一天天多了,人脉一天天广了,用不着再用贺年片套交情了,所以不再主动给人寄贺年片,但是别人寄过来的也不能不回寄。

  第三个阶段叫“不抵抗拜年期”,这时候已经跻身上流社会,属于成功人士,既不给人寄贺年片,收到人家寄过来的贺年片也不回寄,端架子,摆身份,表示自己不同凡响。

  闲言少叙,再说说民国要求人民按公历过年的事。民国政府的命令只是让部分人民在元旦那天多贴两张春联和多发几张
贺卡,并没有废除掉传统的农历春节,大家到了大年三十还是合家团聚,到了正月初一还是放鞭炮吃饺子。政府不死心,又发布命令,让大伙“合并节日”: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大年三十的迎财神,都合并到大年初一进行。理由是传统节日太多,太浪费人力物力。这个命令只在北京被执行了,大年初一那天,北京市民早早地起来祭灶、接财神,然后才下饺子、放鞭炮。接财神的时候,小职员们这样祷告:“先迎灶王爷,再接财神爷,财神爷多下洋钱,保佑日本不来,我的饭碗常在,薪水不欠,永过太平年,太平年!”

  通过祷告辞可以看出,那时候老百姓的愿望无非就是能过上没有战争、没有欠薪的日子。当然,如果能在和平和不欠薪的基础上,能再发点儿财,自然也是人人都盼望的事情。所以旧历春节贴春联的时候,也会有人给财神两边挂一副:“发财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是篡改孙中山先生的遗言,涉嫌不尊重,不过篡改得很有趣。

  3、
民国穷人怎样过年

  最后说说民国穷人怎样过年。

  对当时的穷人来说,过年有五个难关:一是“债主关”,入不敷出,欠债还不了,最怕债主赶在年关要账;二是“馒头关”,过年需要买白面蒸馒头,平日里连棒子面都买不起,哪有钱买白面?三是“儿女关”,小儿女不懂事,缠着大人要压岁钱,要花要炮,要新衣服,没钱满足他们;四是“肉关”,买不起肉;五是“待客关”,客人来了招待不起。所以在华北一带,新年叫“年关”,过年叫“过五关”。

  为了把年关混过去,穷人想尽了办法。过“债主关”得躲,腊月二十七债主来讨债,推到二十八,二十八再来,推到二十九,二十九那天人家再来,门神已经贴上了,照老规矩,债主就不能再进门了,大年三十不出门,一到初一,即使在街上见了债主,说个吉利话就过去了。当时有民谣道:“二十七,店债逼。二十八,定设法。二十九,答应有。三十不见面,初一扯个淡。”说的就是穷人在年关躲债的情景。

  过“馒头关”要赊,舍着老脸去粮油店赊面,不给现钱。另外还可以分期付款,找个保人,先把馒头拿走,等正月出去,每月还一笔馒头钱,八月十五之前还清即可。当然,这样还账是必须要多出利息的,就像现在的按揭购房一样
  过“儿女关”靠哄,骗孩子说明年一定买新衣服,到了明年春节,再推到后年,推来推去,孩子大了,懂事了,不会再缠着父母要这要那了。还有一种办法就是“瞒”,特别小的孩子不知道日期,春节过去了也不告诉他,民国天津有一首竹枝词:“忽闻耳边爆竹声,低声悄语对妻言。今宵只当寻常过,莫对儿女说是年。”现在读起来是很辛酸的。

  差在“肉关”不能过,干脆过素年,又叫“和尚年”。等到客人来了,素菜荤做,看上去是烤鸭子、粉蒸肉、糖醋排骨,吃到嘴里,无非面筋、豆腐干和胡萝卜,这就叫过屠门而大嚼,聊解客人之馋。最有创意的是武汉人,客人来到,一桌子咸菜,中间放一大盆,盆里一只红通通的烧鸡,外地来的客人不懂,用筷子去夹,夹不动,拿起来一瞧,啊,原来是木头刻的。有个成语叫“呆若木鸡”,不知道是不是打这儿来的。                                       
                                      

----李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