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古文化街在那儿:《生存恐慌:最后的老手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0 21:53:17

正月剃头:也不会“死舅舅”

2012年01月18日 09:10:06 来源:《生存恐慌:最后的老手艺》 编辑:李贤娜 星评

  

提要:“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在农村,该剃的头腊月间就已剃尽。“正月剃头死舅舅”民谣传唱了近四百年。其意并非正月剃头就真会死舅舅,而是用“思旧”,委屈地抗议清政府用钢刀硬弩强行推广的“剃发令”。

  农历正月初八,是剃头匠张光富新年开工的日子。剃头匠人,一年四季在外奔波,只有春节清闲点。操劳惯了的老人,过年歇工十多天,就觉得憋得慌。清早起床,张师傅吃了碗老伴煮的糍粑,不顾全家反对,挑出剃头担子上街摆摊了。

  今天不急。正月出门剃头的人不多,张师傅慢悠悠地走着,从儿子家到常蒿路口这两公里路,老人自六十岁开始,八年来,不知走了几千回。过年前,一同摆摊剃头的几个老伙计,相约初八开张,大家都还没来。他将剃头担子摆放停当后,点了支烟,轻吸了一口,等客人上座开工。

  今年六十八岁的张光富,十一岁不到便拜师学习这门顶上功夫。三年学徒期满,当师傅的表叔送他一套剃头家什,打发他自谋生路。在老家——湖南省常德市的大龙站乡,小师傅张光富开始走村串户,一走一串就是五十年。刚解放那会儿,下村剃头主家多以鸡蛋、大米、黄豆等物抵酬,“出门一身轻,回屋压死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计工分,每天收工后要到大队会计那里登记剃头的人数与姓名,按分取粮;八十年代就包村包年了,一组一户地挨家剃头,每月转一次,年底结算工钱;九十年代中期,剃头也与市场经济接了轨,剃一次头给两块钱。

  “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在农村,该剃的头腊月间就已剃尽,“二月二,龙抬头”,新年的头发才开始打理。正月里出摊剃头,那是到城里摆摊后的事。城里人有城里人的规矩,只是正月的生意稍差点。

  “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这句民谣,传唱了近四百年。其意思并不是正月剃头就真会死舅舅,而是用“正月不剃头——思旧”,委屈地抗议清政府用钢刀硬弩强行推广的“剃发令”。

<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