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魔忍雪风中文在线:箕子与朝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2:57:11

黑石在新西兰罗特鲁阿市男子高中与学习中文的学生交谈。 摄于2009年初。

 

箕子,名胥余,因封国于箕(今山西太谷县东北),爵为子,故称箕子,与“微子”和“比干”合称“三仁”。箕子乃纣王叔父,官拜太师。其性耿直,有才能,系殷末周初著名巫学家和“占卜”宗师。纣王晚年,生活奢靡,旦夕饮酒作乐,不理朝政,吃饭必用象牙筷子。箕子看到后叹息道:他现在用象牙筷子,日后还要配上玉杯,如此贪恋珠宝珍奇之物,社稷危矣!

 

少师比干亦曾劝谏纣王,非但没能奏效,反而被剖腹摘心。纣王的哥哥微子见势不妙、干脆带着朝廷的祭器逃出朝歌。有人劝箕子也远遁避祸。他说:“君王无道,为人臣者应该多加劝谏。动辄逃离,无疑是在宣扬君主的恶政,捞取个人的名声。吾不屑为之!”于是,他披头散发,装疯卖傻,操着一把古琴,在大街上边弹边唱,时哭时笑。小时候看过一齣戏叫做《箕子装疯》,讲的就是这件事。且说纣王见此,以为他真的疯了,便免其一死,关进大牢了事。

 

公元前11世纪前后,武王伐纣,建立周朝。他把箕子从监狱里放了出来,并向其询问治国之道。箕子毕竟乃先朝贵胄,不愿作周之顺民。武王也不勉强,便封其于朝鲜,都平壤。箕子遂带领族人星夜远遁,从今胶州湾跨海东渡,建立了箕子朝鲜。此乃“朝鲜”见诸史册之滥觞。箕子朝鲜的疆域范围,大致包括朝鲜半岛北部以及辽东半岛东部平壤有箕子陵,乃其遗迹,听说早已被毁。河南淇县朝歌镇有一座“箕子庙”,唐人柳宗元曾为之撰写碑文。现该庙早已倾为废墟,仅存一条“庙儿胡同”默默诉说着悠悠往事。 

 

箕子朝鲜的历史延绵千余年,历经41代君主。公元前195年,西汉燕王卢绾北走匈奴,其骁将卫满反出京师,率部灭掉箕子朝鲜,建立了卫满朝鲜。公元前109年汉武帝东征卫满,亡其国,裂其地为四郡,划入汉之边疆序列。箕子朝鲜乃朝鲜半岛文明开化之发端,据说今朝鲜人喜爱白色乃殷商尚白之遗风。箕子从中原前往朝鮮途中,路过河北正定,留下了一支子孙,成为鮮于氏的始祖。《风俗通·姓氏篇》云:“武王封箕子于朝鮮,其子食采于于,因氏焉。”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撰写的《太子少保鮮于仲通神道碑铭》云:“先太师封于鲜,子仲食采于于而受氏。”1997年天津武清县兰城村出土了东汉时期的《鮮于璜碑》,称鮮于氏为“箕子之苗裔”。《太原鮮于氏世譜》认为,朝鮮的鮮于氏源自箕子朝鮮的后人。其分支韩姓、齐姓、黄姓,均奉箕子为始祖。跟随箕子入朝的殷商贵族有景如松、琴应、南宫修、康侯、鲁启等,他们的后裔分别为景姓、琴姓、南宫姓、康姓、鲁姓。据《中华姓氏源流史》考证,日本的箕山氏、箕田氏、箕川氏、箕岛氏、箕原氏、箕浦氏、箕尾氏,都是由朝鲜半岛迁入日本的箕子后裔。

 

箕子朝鲜是殷商遗胄在朝鲜半岛所建的地方政权,先臣于周,后臣于秦,为周秦海外之属国。代之而起的卫满朝鲜,亦以汉之“外臣”、“属国”自命。有了箕子朝鲜,才会有卫满朝鲜,才会有汉之四郡,才会有高句丽和渤海,从而构成了中国东北古代史、民族史和疆域史的基本系列。

 

大量中国古代典籍和朝鲜史书的记载,在朝鲜出土的青铜器、陶器以及朝鲜的地上古迹等,都证实了箕子朝鲜的客观存在。自古以来,中朝两国人民都珍视这一有据可查的史实。打从朝鲜有自己的历史记载以来直至上世纪60年代之前,朝鲜、韩国的史书、教科书也都在沿袭这一历史学说。韩国人自己撰写的史书《三国遗事》中明确记载,随着箕子入朝,檀君的后人便率部南迁,以免同其人马发生冲突。这些南迁者后来便成了三韩(辰韩、马韩、弁韩)的开山始祖。

 

出于狭隘的民族主义,目前部分朝鲜、韩国学者罔顾如山铁证,公然对此段历史提出异议,拒不承认箕子朝鲜的客观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