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睦相处英文:改革八论:龙年,请为改革注入龙马精神(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1:32:48
 还有一些人曾经是改革的支持者和“弄潮儿”,也为推动改革作出过贡献。但时过境迁,他们中的不少人已成为改革的既得利益者。因为担心改革继续深入会触及既得利益,一些人千方百计地阻挠改革,破坏改革,成为改革之路上的巨大阻力。某种意义上说,三十余年改革开放的历程,就是不断解放思想、冲破僵化体制束缚、破除既得利益集团阻碍的过程,今日之改革,需要各阶层人士的体认和支持,也不会因为任何力量的阻挠妨碍而止步不前。   而今迈步从头越。过去的就让它过去,未来更值得期待。2012年01月12日   “改革八论”之四:不能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   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不仅仅是一个路径选择的问题,这种思维和行为方式若不能得到纠正,将极大妨碍改革继续推进,害莫大焉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相应的,也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但是,一些人却总是无视实际,习惯于穿旧鞋,走老路,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   有些人喜欢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是因为惰性作祟。他们中的不少人曾是改革的弄潮儿,也曾敢闯敢试,但时过境迁,当初的闯劲和冲劲逐渐消退,小富即安,甘于平庸。遇到任何问题,首先想到的是过去的思路,过去的办法,而不是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有些人喜欢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是因为骄傲自负,自以为是。一些思路、一些做法过去发挥过作用,便将之奉为圭臬,认为什么办法都不如老办法好,什么思路都不如旧思路强,对一切新提议、新做法都嗤之以鼻,置之不理。   有些人喜欢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是因为对新情况、新问题不够了解,认识不足。之所以会如此,一是由于自大自满,冥顽不灵,拒斥新事物;二是由于不学习,不研究,或知识结构欠缺,最终成为“老古董”和“老顽固”。   有些人喜欢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是因为害怕承担风险。突破和创新,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但在一些人眼中,失败是可怕的,不可容忍的,失败会有损自己一贯正确的形象,让自己显得不那么伟大英明。采用老办法,至多无功,但不会有过,在无过即功的狭隘思维驱使下得过且过,成为许多人明哲保身的选择。   还有些人喜欢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则是为私利所囿。他们中的不少人是改革的既得利益者,他们对为什么要改革,以及现阶段还需不需要改革有着清醒的认识,他们对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的害处心知肚明。但因为采用新办法可能触及自身利益,采用新办法可能让自己手中的权势受影响,因此总是想方设法地压制新办法、新思路。   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不仅仅是一个路径选择的问题,这种思维和行为方式若不能得到纠正,将极大妨碍改革继续推进,害莫大焉。   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会把好事变坏,把事情搞砸。新事物有新事物的特点,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老办法包打天下,最终的结果只能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不仅会造成损失,更将贻误发展时机。   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还会给改革者泼冷水,挫伤创新者的热情。在一些地方,老办法成了金科玉律,既不能批评,更不能反对。谁要是批评反对,谁就要被视为异己,就要被说闲话,就要被戴上“不听话”的帽子,就要被穿小鞋。长此以往,只会让所有人都噤若寒蝉,都乖乖地墨守成规,唯命是从。   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更会形成极坏的示范。守旧者得势,改革者受挫,将使许多人不愿或不敢改革,被迫混日子,图安稳,随大流。   改革要求新求变。解决新问题,就要有新思路、新办法。(2012年01月13日)   “改革八论”之五:改革就是一个重建常识的过程   重建常识往往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比如,不承认这个世界上存在一些被人类共同遵守的价值;比如,生活中不时可见的权力傲慢与自负,以及以“你到底在为谁说话”为代表的官场雷语,都表明常识仍然是现实中的一种匮乏品   常识必须得到尊重,规则、法律必须被敬畏,在今天,在这样一个时代,依然有值得反复提及的理由。   所谓常识,就是那些人所共知的普遍道理和知识。常识之中,往往包含着一般的规律,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是“自然和理性”的呼声,代表社会生活的“常态”。“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常识,以“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为代表的“深圳观念”,也是常识。   但是,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常识不断被遮蔽、被颠覆。20年前,邓小平在视察先科公司时说,有的人认为,多一分外资,就多一分资本主义,“三资”企业多了,就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就是发展了资本主义,这些人连基本常识都没有——这让人感觉到,一个患有常识缺乏症的社会将是何等扭曲。如今,无论是一本叫《常识》的书的畅销,还是两年前广东高考作文以“常识”为题,都从侧面验证了重建常识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重建常识,才能走出虚无的泥沼。从人是国家机器上的螺丝钉,到作为舶来品的“纳税人”的权利意识的启蒙与苏醒,以及它作为现代政治伦理的基点的确认;从过去宣传的“集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为了某个崇高的目的,可以无条件地牺牲人的生命”,到人的生命至上,尊重每一个个体生命,承认每一个人的尊严与价值没有任何区别……曾经被扭曲的常识正在一点点顽强地还原。   但是也应该看到,重建常识往往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比如,不承认这个世界上存在一些被人类共同遵守的价值;比如,生活中不时可见的权力傲慢与自负,以及以“你到底在为谁说话”为代表的官场雷语,都表明常识仍然是现实中的一种匮乏品。可以说,改革其实很简单,其本质就是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领域重建常识的过程。   进一步说,回到尊重常识的轨道上,社会才能充满契约精神,规则与法律才能真正得到尊重与捍卫。回顾历史,那个砸烂公检法的时代,也彻底砸烂了普通人的正常生活。人们常说,司法是守住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而今,值得警觉的是,权力、长官意志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现象仍然不时出现。   比如,一些重大公共事件发生后,部分问题官员被依法严惩,但时隔不久,这些官员又会“带病复出”;司法公开是现代法治国家的一个司法信条,但是,这样的原则在一些地方不能得到尊重和实现,在一些人那里,法律只是一种“可选择的工具”……这样的现象越多,法律就越难被信仰,法治常识就越难得到普及。人类文明的发展表明,没有法治的支撑,就丧失了起码的社会正义标准和法律秩序柱石。视法治“常识”为玩物,把司法规律当做儿戏,就无法真正建设一个法治国家。   20年一晃而过,历史在无声无息中改变,社会阶层在一点点重塑,常识在一点点确立。所有这一切,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生态。我们希望,当改革进一步向深水区挺进的时候,当民生利益、个人权利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凸显的时候,那些被“放逐”的常识,包括伦理、法律、规则与制度层面的常识能更多地回归现实。   改革八论”之六:勇闯“深水区”   寄希望于做大蛋糕,在不触动既得利益格局的前提下,用发展形成的增量来缓解问题,这不过是一种“改革幻象”,也是不敢涉入改革“深水区”的表现。   改革走到今天,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是走回头路,也不是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而是要迎难而上,勇闯“深水区”。   一些人说起改革,满口支持,头头是道,但只是“口头英雄”,光说不练,不能反求诸己。还有些人也在搞改革,但只触及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避重就轻,不敢碰硬,不敢涉入“深水区”,这种只碰“软钉子”的改革,不是真正的改革。   当前,中国社会面临着诸多难题,亟须通过进一步改革来破解。   一是发展方式粗放,生态遭破坏,环境被污染,高投入、高能耗带来能源、材料、资源浪费严重,这样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二是社会建设严重滞后,民生问题凸显,就业难、上学难、看病贵、住房贵,老百姓对诸如此类的问题啧有烦言。三是贫富差距拉大,两极分化严重。资料显示,相当于中国总人口0.2‰的人,持有相当于全国城乡居民存款余额的近一半,众多“国”字号垄断行业职工人数不到全国职工总数的8%,工资与福利收入总额却相当于全国职工工资总额的55%。四是滥用公权和贪腐现象严重,令百姓深恶痛绝。   诚如学者所言,改革和转型过程会造就一个既得利益集团,这个集团会阻止进一步变革,要求把过渡时期的体制定型化,形成使其利益最大化的“混合型体制”,由此导致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畸形化和经济社会问题的不断积累。   在改革初期,提出“摸着石头过河”是一种现实的选择。但现在的问题是,一些人摸石头摸上瘾了,河却不想过了。究其原因,就是既得利益在作祟,要破除既得利益,就得勇闯改革的“深水区”。   另一种值得警惕的现象是,为了追求政绩,一些地方出现亢奋、畸形发展。在强势利益集团挤压下,中小型民营企业处境艰难,民间经济活力不足,这使得经济发展对政府推动更为倚重。由政府主导的大拆大建、上大项目成为“改革”的标签,并由此形成“增量依赖症”。   没有通过体制变革来解决问题,于是只能寄希望于做大蛋糕,在不触动既得利益格局的前提下,用发展形成的增量来缓解问题,这不过是一种“改革幻象”,也是不敢涉入改革“深水区”的表现。   眼下,改革越往前走,越是阻力重重。但路越难走,阻力越大,越是凸显了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如果对一些核心问题有意无意地回避,如果不能勇闯“深水区”,不但将贻误改革时机,更会让一些矛盾、问题不断累积,以至积重难返,难以解决。   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中国最需要的是一种勇气,一种能够正视既得利益格局、冲破既得利益格局、走出目前僵局与困境的勇气。勇闯“深水区”,就是这种勇气的最好体现。(2012-01-17)   “改革八论”之七:敢闯敢冒的精气神还在吗   过去的改革是建立新的经济秩序,新的改革需要重建权力的秩序。现代社会要求政府更多地向服务、责任、有限的权力结构转型,政府行为必须完全纳入法治的框架,规范运行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这是20年前小平南方视察时对深圳经济特区的肯定和勉励。今天,每个人都要扪心自问,当年敢闯敢冒的精气神是否不变如斯?   改革者过去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经济发展压力,必须从困境中杀出一条血路。今天,我们已经取得了经济上的巨大成就,GDP延续着两位数的增长速度,财政年年盈余,城市更加美丽,叫板国际一流城市成为响当当的发展目标之一。但不少人也开始失去改革的意志和进取的激情,一些领域开始僵化板结,机构不断膨胀,改革变成蜻蜓点水,很多人对深层次的社会问题视而不见,避而不谈。我们原有的那一股改革发展的气和劲,到哪里去了?   如今,我们再次面临改革向纵深延伸的紧迫要求。很多城市面临资源、土地、人口、交通、环境的约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进入新的凸显期,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同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矛盾更为突出。   当发展遇到瓶颈的时候,改革是硬道理。城市服务和管理者必须重新拿出干事创业的朝气,推动改革的勇气,破釜沉舟的豪气,以及为了城市未来和民生福祉的正气。但新的改革已经不是针对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而是着眼于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面临的风险更大,掣肘更多,将不可避免地触及一些人的利益。   过去的改革是建立新的经济秩序,新的改革需要重建权力的秩序。现代社会要求政府更多地向服务、责任、有限的权力结构转型,政府行为必须完全纳入法治的框架,规范运行,法治全面取代人治,公民参与权、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需要得到全面的实现。正如温家宝总理一再表达的,要创造条件让人民监督批评政府。   推动改革的力量,不仅仅是党政官员的觉悟,还应该有全体市民的共同觉悟,改革应该成为每个公民共同参与和推动的改革。作为城市公民,每个人都有责任关心城市的未来发展,为城市新的改革出谋划策,或通过公共舆论的表达指陈时弊,或通过NGO参与社会领域的自治自律,共同督促政府部门的改革和改进。   今天正值小平南方谈话20周年。20年弹指一挥间,20年沧桑巨变。今天,我们重温小平南方谈话,就是要再一次唤醒改革开放、敢闯敢冒的精气神。  2012年01月18日   “改革八论”之八:葆“特”色,再闯一片新天地   这座让世界瞩目的城市,要想再闯出一片新天地,就必须永葆“特”色,不仅在空间上特区扩容,更要在观念、思想、行动之“特”上加以深化和升华   “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这是小平同志1984年1月26日为深圳经济特区的题词。而事隔8年后老人视察南方时,又把这段题词一字一句念出来。这是对深圳的高度评价,也是对深圳人的鼓励和鞭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