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ying gravity:喜闻工农代表增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9 18:51:57
喜闻工农代表增加
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关于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的代表资格的审查报告,并在会后发布公告,确认2987名代表的代表资格全部有效。在其后公布的代表名单中,一个最令人关注的变化就是一线工人、农民代表的比例大幅增加,官员的比例大幅减少。其中,一线工人代表比上届增加了一倍以上,基层农民代表比上届增加了百分之七十以上,省级政府组成部门领导干部代表比上届减少三分之一。
我不知道上届工人农民代表占代表总数的比例是多少,反正就本人参加几届全国两会的经历中一个最突出的印象就是,在全国人大代表中(当然也包括全国政协委员),官员比例高、富人比例高、名人比例高、明星比例高,而作为公民比例最高的工人农民的代表,尤其是一线工人农民的代表比例却偏低。
报道说,近几届全国人大代表构成中,工人和农民代表比例呈下降趋势,引起中共中央和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正因为此,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决定”明确规定: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来自一线的工人和农民代表人数应高于上一届。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欣喜地看到本届全国人大代表的组成结构的新变化。
勿庸讳言,最近20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的经济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成分多元化、社会阶层多元化。但无论社会多么变化,作为社会成员的普通劳动群众在社会中所占的比例却始终占大多数。而作为国家的最高权利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理应使普通工人农民的比例占一个比较合理的数量。
笔者从不否认,就我国目前工人农民的现状来看,他们普遍文化水平偏低,法律知识偏少,政治意识偏弱,参政能力偏差。现在有一种观点,就是工人农民代表,一般很难表达自身的意志、公众的诉求、社会的利益,更别说去审议各类议案、律条和报告,提出质询、询问、罢免等议案及建议了。所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必须知识化、专业化,因此就产生了专职全国人大常委。
笔者无意反对全国人大常委会设立专职常委的举措,这是我国民主政治和依法治国方略进程的必然。吸收一定数量的专家学者进入立法机关,使我国的立法更科学、更合理、更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是历史的必然,社会发展的必然,也符合国际化的要求。我们不可能去依靠工人农民代表去制订法律,也摒弃了仅仅依靠政府官员制订法律的弊端。但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我国最高国家权力的民意表达集合体,是多方利益表达的最大舞台。这里既需要有法律知识丰富的专家学者型代表,需要有相当政治经验和执政能力的政府官员,也需要常年生活在基层,与普通百姓长期相处,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与工农大众生死相依,能够反映基层实情和百姓呼声的基层普通群众代表。从某种意义上说,后者植根于基层一线,他们反映的实情更接近实际,更能代表百姓的呼声,为最高国家权力机构带来真切、朴素的民意,利于我们国家的决策。很难想象,一个即使十分清廉勤奋的省县府官员,他们知道的普通百姓每天吃的是什么,穿的是什么,晚上睡的如何?一个法律知识非常丰富的专家学者,他们知道的普通百姓一元钱是如何算着花,一顿饭是如何省着吃,一个孩子是如何糊涂养的艰辛?如果我们的代表中少了他们,我们的决策就难免会有偏差,会有失误,会偏离实际。他们的人口比例可要占到我国人口总数的半数以上啊!
好在今天我们已经意识到这一点,来自基层的工人农民代表比例本届已经有所提高。这是一个清新的讯号!但是,我认为,这个比例还是偏少。就以农民工代表来说,全国1.5亿人才只有3个代表,是不是偏低了点呢?